影响铁路客运量的因素分析
中国客运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可编辑)
![中国客运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ec574a2810661ed9ad51f39d.png)
中国客运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也有明显的改善和发展。
运输行业的重要性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快速提高,不管是旅客运输还是货物运输的发展与变化都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而在其中旅客运输又成为运输行业的重中之重。
进一步提高客运业的发展,是我国在新时期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对于客运业的分析研究,在我国大部分还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或者依据相关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只进行表面的比较对照,从而描述其发展趋势, 缺少对客运行业情况的深层次定量分析。
因此,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技术对这个领域进行尝试性研究,选择客运量这个指标代表客运业发展进行分析。
本文首先对客运量及相关的发展情况和趋势在总的层面和不同客运方式层面分别进行了分析,进而采用 EG 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不同运输方式的客运业总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客运线路建设长度、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这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公路、民航客运量与第三产业结构比例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民航客运量与人均GDP是单向因果关系,并且需要进一步完善、改变不同客运方式的比例。
关键词:客运量,影响因素,因果检验1 中国客运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s fast development, our country's transportation also has the distinct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oftransportation industry enhances fast along with our economy unceasingdevelopment, no matter is the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or goods traffic's developmentbecome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passengertransportation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To further enhance passengertransportation's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the essential condition in the economicalsteady quick development in the new timeBut regarding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s industry analytical study,in our country,majority of them mainly use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r based on the relatedstatistical department's statistical data, only carries on superficial comparison , thusdescribes its trend of development, lack deep leve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i ndustry’s situati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uses thequantitative analysis technology to conduct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to this domain,choose passenger capacity to stand for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industrydevelopmentFirst,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chinese passenger capacity andrelated factors totally and in different modes of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Then, useEG Conintegration Test and Grainger Causality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passenger capacity of different modes i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and GDP perperson、 the tertiary industry’s ratio、the line of passengertransportation、urbanpopulation’s ratio.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passenger capacity of public road 、civil aviation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s ratio have no Grainger consequence.; thepassenger capacity of civil aviation and GDP per person has uni-directional Graingerconsequence; we need to perfect and change the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passengertransportaion modesKEY WORDS: Passenger Capacity; Influence Factor; Granger Csusality Test2 中国客运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目录第1章前言.11.1 选题意义及背景11.1.1选题意义..11.1.2国内背景..11.1.3国际背景..31.2国内研究现状..41.3研究思路与方法.6第 2 章格兰杰因果检验..72.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72.1.1 序列平稳性检验..72.1.2 序列协整性检验102.1.3 格兰杰因果检验11第 3 章客运量及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133.1 关于客运总量及相关的发展趋势..133.2 指标与数据的选取..173.2.1 指标变量的选取173.2.2 数据来源及数据调整193.3 客运量与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193.3.1 我国客运量总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193.3.2 单位根检验203.3.3 EG协整检验233.3.4 格兰杰因果检验24第4章总结..274.1 结论..274.2 研究中发现的问题..29参考文献.31致谢331 中国客运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图表索引图 3- 1 我国客运量变化趋势图.13图 3- 2 铁路、水路、民航的客运量发展趋势图.14图 3- 3 公路客运量发展趋势图.15图 3- 4 不同客运方式构成比例图15图 3- 5 客运线路建设长度发展趋势图..16图 3- 6 不同运输方式的线路比较图..17图 3- 7 客运量与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比较图20表 3- 1 客运量与宏观经济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18表 3- 2 客运量与客运建设水平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19表 3- 3 公路客运相关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21表 3- 4 公路客运量相关变量差分后的单位根检验结果.21表 3- 5 铁路客运量及相关变量单位根检验22表 3- 6 铁路客运量及相关变量差分后的单位根检验..22表 3- 7 民航客运量及相关变量的单位根检验..22表 3- 8 民航客运量及相关变量差分后的单位根检验..23表 3- 9 公路客运量协整检验结果23表 3- 10 铁路客运量协整检验结果.24表 3- 11 民航客运量协整检验结果..24表 3- 12 公路客运量与产业结构、GDPP指标的格兰杰因果检验25表 3- 13 铁路客运量与城市化水平指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26表 3- 14 民航客运量与相关变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261 中国客运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 1章前言1.1 选题意义及背景一个国家,过去和未来的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都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 民间流传的一句话,最形象的表达了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要想富,先修路”。
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8e87b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0.png)
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铁路客运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并且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铁路客运量的不断增加,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安全意识不强铁路客运人员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往往忽视了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导致了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些工作人员对于安全意识培训缺乏兴趣,仅仅是应付式地接受培训,对于培训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都不够到位。
针对这一问题,铁路部门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引导员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对于安全事故的预防意识。
建立健全的安全文化,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二、设备老化铁路客运设备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老化现象。
设备老化会直接影响到安全运行。
设备老化会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容易发生故障,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为了解决设备老化的问题,铁路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更新老化的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管理体系不完善铁路客运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
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会导致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得到落实,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会增加。
管理体系不完善还会导致管理漏洞,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为解决这一问题,铁路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章,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从而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推进。
四、安全技术水平不高铁路客运的安全技术水平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提高。
安全技术水平不高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影响到列车的安全运行。
为了解决安全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铁路部门应提高对安全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素质的要求,加强技术人员的学习和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安全技术,提高我国铁路客运的安全技术水平。
五、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铁路客运的安全管理除了内部因素外,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分析报告客流量与运输安全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分析报告客流量与运输安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8a03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0.png)
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分析报告客流量与运输安全分析摘要:交通运输行业一直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对交通运输行业客流量与运输安全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全面展现了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客流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建议,以期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1.客流量分析1.1 客流量现状根据我国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客运量累计77.98亿人次,其中道路客运量59.98亿人次,占比超过70%;通过铁路、民航、水路等方式运输的客流量分别为31.62亿人次、6.72亿人次和2.46亿人次。
1.2 客流量问题分析从整体上看,客流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客流量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1)客流集中度高:大规模节假日、长途交通堵塞等因素导致客流量集中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城市中心地带导致客流高度集中,出现拥挤和不安全的现象。
2)客流稳定性低:出租车、网约车系统的兴起,对传统公共交通方式构成了威胁,导致客流稳定性降低;同时,特定地区的客流量旺季与淡季变化较大,导致资源浪费和交通拥堵。
1.3 客流量优化方案a.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规划:调整地区经济布局,开发跨地区交通运输线路,缓解城市道路运输压力,分散客流压力。
b.增加公共交通灵活度,引导市民、游客使用公共交通方式,增加其满意度。
c.推广智慧客运:整合多部门数据,建立智慧客运调度系统,提高客运效率与质量。
2.运输安全分析2.1 运输安全现状2019年,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共发生交通事故406.9万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00.5万起,造成死亡5.99万人,受伤44.22万人。
相对于人口基数,交通运输行业的事故死亡比例和受伤比例高于其他行业。
2.2 运输安全问题分析1)交通事故次数高:合理性处理交通事故,是避免运输安全事故的关键。
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安全管理制度,交通运输行业在事故预防和救援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影响民航客运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民航客运量的相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d5347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a.png)
影响民航客运量的相关因素分析影响民航客运量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民航客运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选取了国民收⼊、铁路客运量、民航⾥程数与来华旅游⼊境⼈数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运⽤线性回归的⽅法来对这些影响因素进⾏相关的定量分析,并建⽴相关模型。
试图为我国的民航业的发展提供⼀些有参考价值的预测和信息。
关键词:民航客运量、影响因素、线性回归、定量分析⼀、航空业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航空运输作为现代化运输⽅式,其发展程度直接能反映⼀个国家的经济⽔平。
我国航空业发展起步较晚,最近⼏年虽然发展⾮常迅速,但是和国际上的航空公司相⽐还是有很⼤差距,⽽随着改⾰开放的进⼀步加深,民航业要⾯临更多的激烈竞争。
因此,加强对民航业的重视与研究,提⾼民航业的改⾰和发展,可以有效提升民航业的竞争⼒。
(⼀)民航客运量的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的民航业发展迅速,在起步的近20年的时间⾥,平均增长速度在年15%左右,最近两年增速加快。
但是相对于国内航线的迅猛发展,国际航线却很疲软。
进⼊21世纪以来,我国航空业开始采⽤统⼀的标准,2002年实⾏政企分离以来,我国航空运输量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民航客运量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民航客运量的因素有很多,综合有关学者和该领域的专家的观点和意见,我们得出有着最直接影响的是国民收⼊、铁路客运量、民航⾥程数与来华旅游⼊境⼈数四个指标。
国民收⼊是⼀个国家整体经济的直接反映,⽽航空业在本国的发展更是与经济的好坏息息相关;铁路客运作为我国客运最为重要的运输,会和航空业形成⼀定的竞争;民航⾥程数反映了⾏业的发展⽔平,最后⼊境旅游⼈数也是与航空客运量有直接关联。
⼆、数据来源与分析本⽂主要以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2历年的数据作为数据来源,从中采集了国民收⼊、铁路客运量、民航⾥程数与来华旅游⼊境⼈数历年的数据,如下图⼀:数据分析:以年份为横轴,作出四个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势图。
为了避免异⽅差,这⾥我们对原始数据去⾃然对数处理。
分析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分析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b81d693f83c4bb4cf7ecd1c5.png)
分析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摘要: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交通,切实了解和掌握我国铁路旅客运输市场的需求情况,并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及途径,力求实现铁路旅客运输业新的发展。
本文针对国内外铁路及社会发展状况和旅客群体属性等,从路网规模、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客流结构等因素,分析我国铁路的客运需求特点。
同时结合我国既有铁路客运特点,从客流细分、旅客支付能力和客流增长趋势等方面,对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客流需求特点进行预测分析。
关键词:客运市场现状客运需求旅客运输需求差异解决措施根据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最近5年内我国铁路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各条客运专线的分阶段投入运营,将构筑我国铁路快速客运通道网,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世界各国的成功运营经验表明,高速铁路是促进区域一体化、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强大助推器。
然而,我国的国情和路情与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等发达国家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充分利用客运专线网,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一流运营管理的目标,尚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1、我国客运市场的现状1.1我国客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客运市场管理逐步规范,客运市场秩序逐年好转,总体上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1 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依然落后,行业管理的政策和措施落实不到位。
长期以来,由于客运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退出机制不完善,使铁路运输企业从管理、服务和经营中,逐步转变为纯经营型,把国家的铁路客运班线变成了企业创造效益的一大途经,重收费、轻管理。
给市场管理增加了很大的困难,给社会和客运市场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从而,也造成了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1.1.2在运输市场中,普通旅客运输仍占主导地位,优质运输供给还显不足,还不能为不同层次需要的旅客提供多样性的运输服务。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从事客运的门槛儿非常低,市场经营主体仍然存在规模小、服务能力低、诚信度不高、供给层次低等问题。
河南省铁路客运量预测中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河南省铁路客运量预测中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b3b70f90c69ec3d5bb751d.png)
是 对 于 客 流 影 响 因素 的分 析 不够 透 彻
现 有 客 流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中仅 仅 对 各 影 响 因 素 予 以 简 单 罗 列 , 没 能 对 各 凶 素 问 的 关 系 、 次 、 构 进 行 深 入 细 致 的 而 层 结 研 究 分 析 , 而造 成 在 客 流 预 测模 型 自变 量 的 选 取 中参 数 选 从 取 不 当 , 能反 映 出对 客 流影 响 的 关键 因 素 。 不
间相 互 关 系 比 较 复 杂 , 时 在 认 识 、 析 、 价 各 因 素 时 , 同 分 评 若 得 不 到全 面足 够 的 信 息 , 难 以形 成 明 确 的 概 念 。 则 为 这些
场 、 握 未 来 的 重 要 保 障 。随 着 铁 路 体 制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化 , 把
对 客 运 运 量 进 行 预 测 分 析 己经 成 为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对 铁路 客运 日常 组 织 工 作 的 基 本 要 求 。它 有 助 于 铁 路 旅 客运 输 企 业 根 据 客 运 市 场 的 变 化 , 态 实 时 地 调 整 产 品结 动 构 , 促进 铁路 客 运 的 发 展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意 义 。 虽 然 预 测 对 方 法 众 多 , 存 实 际 应 用 巾 预 测 结 果 往 往 偏 差 较 大 , 巾 比 但 其
包 括 铁 路 局 、 类 运 营公 司及 子公 司 在 内 的铁 路 各 级 部 门 均 各
都 是 灰 色 因素 、 色 关 联 性 在 起 作 用 , 以 对 该 灰 色 系 统 进 灰 所
行 分 析 和 研 究 时 , 解 决 如 何 从 随 机 性 的 时 间 序 列 , 到 关 要 找 联 性 和 关 联 性 的度 量 值 , 便 进 行 因 素 分 析 , 方 案 的 决 策 以 为
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与客运量分析
![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与客运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70725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3.png)
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与客运量分析在中国,春运被誉为“人类大迁徙”,是每年农历春节前后人们返乡和旅游的高峰期。
铁路作为中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春运期间承载着巨大的客运量。
本文将对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和客运量进行分析。
一、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概况春运期间,全国各地的火车站、高铁站都迎来了高峰客流。
旅客们通过铁路系统回家团圆或出行旅游。
按照统计数据,春运期间是铁路运输的高峰期,也是一年中客流最为集中的时段。
根据过去几年的数据分析,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高峰时段集中:春运的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春节前后的十天左右。
在这段时间内,铁路客流量达到最高峰,各大车站相继出现爆满的情况。
2. 线路选择变化:与以往相比,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乘坐高铁列车。
高铁的快速和便利性成为春运的主要选择,尤其是对长途旅行的人群。
以高铁为主的线路客流量不断攀升。
3. 铁路运力增加:为了应对春运期间的客运高峰,铁路部门通常会加密列车运行密度,增加运力。
新开行的临时列车和加班车也为旅客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
二、春运期间的客运量分析春运期间的客运量可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整体客流量、客流分布、旅行目的地等。
1. 整体客流量:春运期间,铁路客流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每年都在不断刷新记录。
根据统计数据,近几年的春运期间,铁路客运量每年都在创下新高。
2. 客流分布:春运期间,铁路客流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这些地区既是人口密集的区域,也是劳动力输出地。
因此,相对于其他地区,这些地方的铁路客运量更高。
3. 旅行目的地:春运期间,旅客的主要目的地包括返乡过年和旅游观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期间旅游,这进一步带动了铁路客运量的增加。
三、影响春运期间客运量的因素除了节假日和农历春节的时间长短等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对春运期间的铁路客运量产生影响。
1. 经济条件:春运期间,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对外流动量大。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概况、铁路客运行业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概况、铁路客运行业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c27cb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8.png)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概况、铁路客运行业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一、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概况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对于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经济布局和国防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一直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十二五”时期,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3.4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6倍,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铁路、民航客运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50%以上,城际、城市和农村交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场站一体化衔接水平不断提升。
高速铁路装备制造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电动汽车、特种船舶、国产大型客机、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进展,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交通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世界领先,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实现全国联网,新能源运输装备加快推广:,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随着综合运输通道的完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客商务出行、休闲旅游出行等需求及货物跨区域运输、调配的需要逐渐增加。
2013年以来,我国旅客运输周转量及货物运输周转量整体处于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
《2020-2026年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按照运输方式进行分类,交通运输可以分为铁路、公路、水运、民用航空等方式,各类运输方式的旅客运输周转量呈现不同发展态势。
其中,铁路、民用航空旅客周转量增长速度较快,铁路运输旅客周转量占比由2011年31.02%提高至2018年41.34%;民用航空旅客周转量占比由2011年14.64%提高至2018年31.31%;水运旅客周转量占整体旅客周转量比重较低,处于较为稳定状态;公路旅客周转量及占比有所下降,由2011年54.09%下滑至2018年27.12%。
铁路swot分析案例范文
![铁路swot分析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4a218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c.png)
铁路swot分析案例范文一、优势(Strengths)1. 大运量与高可靠性。
嘿呀,铁路那可是运货、载人的一把好手呢。
一列火车就像一个超级大胃王,可以吞下超多的货物,无论是煤炭啊、钢材呀还是那些堆积如山的集装箱。
而且它就像个准时的老伙计,风雨无阻,按照时刻表稳稳当当跑,很少会出现晚点很久的情况。
比如说从北京发往广州的货运列车,一趟就能拉走好几千吨的货物,要是靠汽车得排成老长的车队了,还容易被堵在路上,可铁路就没这烦恼。
2. 较低的单位运输成本。
这铁路运输就像团购似的,量大就便宜。
你想啊,修一条铁路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但是一旦建成,这一趟列车拉那么多东西或者那么多人,平摊到每个货物或者旅客头上的成本就比较低了。
相比起飞机,飞机那燃油费啥的可高了,铁路主要是电力驱动,成本就降下来了不少。
就像从上海到成都,如果坐火车的话,票价相对飞机便宜很多,对于那些不赶时间的旅客来说,性价比超高。
3. 广泛的覆盖网络。
铁路就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密密麻麻地覆盖着大地。
在咱国内,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很多地方都通了铁路。
比如说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虽然可能经济不太发达,但是铁路线也能延伸到那里,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出行的便利,也能把当地的特产运出去。
而且铁路还在不断地延伸和完善,就像在一些新兴的工业园区,铁路也会很快铺进去,方便企业运输货物。
4. 安全性高。
坐火车那可是相当安全的。
火车在固定的轨道上跑,就像火车被轨道紧紧地牵着,不会像汽车那样在路上到处乱窜。
而且铁路部门有一套严格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体系,从列车本身的检修到铁轨的保养,那都是一丝不苟的。
就像每次坐火车听到广播里说“列车经过严格检查,请您放心乘坐”,心里就觉得特别踏实。
不像坐飞机有时候遇到气流颠簸啥的,心里还会有点小紧张,坐火车基本不会有这种提心吊胆的感觉。
二、劣势(Weaknesses)1. 灵活性较差。
铁路就像个一根筋的家伙。
它只能按照铁轨铺设的路线走,要是中途想改变路线,那可太难了。
铁路客运高峰期站台客流拥挤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铁路客运高峰期站台客流拥挤时空分布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9726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0.png)
铁路客运高峰期站台客流拥挤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和出行需求不断增加,铁路客运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铁路客运高峰期,车站站台的客流量往往会非常拥挤,这给旅客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
因此,了解铁路客运高峰期站台客流拥挤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有效减少客流拥挤,提高站台乘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时空分布特征1. 高峰时段分布铁路客运高峰期一般是春运和端午、中秋、国庆等法定节假日,以及寒暑假等长假期间。
在这些时段,铁路客流量激增,站台客流拥堵现象非常严重。
高峰时段一般是7:00-9:00、11:00-13:00、17:00-19:00等,这些时间段内站台客流量最高。
2. 空间分布站台客流拥堵的空间分布主要是在候车室、站台出入口、安检口等狭窄的区域。
在候车室,旅客在等待上车时往往集中在入口处,这会造成拥堵;而在站台出入口和安检口,旅客在进入和离开站台时也会造成一定的拥堵。
二、影响因素分析1. 节假日等事件由于铁路客运高峰期一般是春运和各种节假日,这些时间会吸引大量人员回家探亲或出游,导致站台客流量剧增。
2. 列车时刻表列车时刻表对站台客流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同一时间段内,如果有多趟列车到站或离站,会导致站台客流聚集,从而出现客流拥堵的情况。
3. 站台设计站台设计不合理也是造成站台客流拥堵的原因之一。
如站台狭窄、出口不够、候车室空间不足等,都会影响旅客的出行效率。
三、缓解站台客流拥堵措施1. 加强候车室管理加强候车室管理,合理引导旅客,使其分散在候车室内的各个角落,从而减少客流集中的情况,降低拥堵程度。
2. 提高列车换乘效率合理调整列车时刻表,增设列车,提高列车换乘效率,缩短列车停留时间,降低站台客流量。
3. 改善站台设计改善站台设计,增加站台出口和进站口,增加候车室空间,缓解站台客流拥堵。
四、结论铁路客运高峰期站台客流拥堵是铁路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缓解。
关于铁路客运量的预测及客流高峰期应对措施的探讨
![关于铁路客运量的预测及客流高峰期应对措施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0ce942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e.png)
关于铁路客运量的预测及客流高峰期应对措施的探讨内蒙古乌海市016000摘要:铁路客运量预测是指对铁路客运量未来发展的科学描述及推测,为铁路客运计划和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是合理规划铁路客运系统的基础。
而铁路客流高峰期是指铁路客流在某段时间内显著增长,如春节、国庆等,这导致铁路上缺乏足够的运输组织设备,需用特殊方法进行运输组织的时期。
关键词:铁路客运量;客流高峰期;应对措施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无疑是现代交通运输业的中流砥柱,在交通领域,铁路是一种大众化交通方式,运量分析已成为研究和评审热点。
铁路客运量预测是铁路客运生产的重要基础,有效的客运量预测有助于铁路管理层制定客运营销策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铁路运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一、铁路客运高峰期的特点在铁路客运高峰期时间段内,旅客呈现出集中出行的特征,在这段时间内,客运站客流量剧增,旅客发送量大,以某火车站为例,节假日期间,单日最高旅客发送量达到21893人,比平峰期的7865人高出14028人,对车站的安全有序运行构成了巨大挑战。
铁路客运高峰期的旅客客流主要由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民工流等组成。
客流变化大、聚集快,具有地域性、方向性、时间性、复杂性、可诱导性等特点。
二、铁路客运量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
旅客出行需求主要来自生产与消费,很大一部分是生产性旅行需求。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公务活动越多。
因此,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需求。
②居民消费水平。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走亲、访友、休闲旅游等活动需求必然会增加,消费性需求也会随之变化。
③人口规模和城市化程度。
客运的对象是人,人口的显著变化必然导致旅行需求变化。
我国地大物博,生产力分布不均,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显著。
随着城市化和人口集中的加速,人力资源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客流量也将相应增加。
④季节性因素。
季节变化对客流影响是指全年四季交替引起的客流波动,包括四季更替等自然变化直接引起的旅客出行次数与时间变化。
影响铁路客流的因素及相关度分析(可供参考)
![影响铁路客流的因素及相关度分析(可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b76654243323968011c92f1.png)
影响铁路客流的因素及相关度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客运交通业提出了高层次、多方位的要求。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运输市场,铁路客运面临着公路、民航的双重夹击,所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目前铁路客运量占全国总客运量的比例由1992的11.6下降到7.5,铁路旅客周转量占全国旅客总周转量由1992的45.4下降到36.4[1])。
虽然铁路市场份额的下降有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流的原因,但也有铁路自身生产与经营分离、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原因。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若要提高铁路客运的吸引力,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则必须以满足旅客需求为出发点,探讨与分析影响铁路客流各主要因素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1.1 影响客流的因素对于各种交通方式而言,影响客流量的因素较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项:①经济发展水平。
旅客的旅行需求主要来源于生产和消费这两个不同的领域,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生产性旅行需求。
因此,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旅客的旅行需求。
②居民消费水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了人们起码的生存和安全需求后,探亲、休养、旅游、访友等的需求也必然增长,与此相联系的消费性需求也将相应地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发生变化。
③人口数量和城市化程度。
旅客运输的对象是人,人口数量的变化必然引起旅行需求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集中加速,人口流动相对频繁,客运需求量也将变大。
④旅行费用。
即运输服务价格。
在一定的旅行条件下,旅客具有选择运价较低的运输工具的倾向,尤其是消费性旅行需求更是如此。
在我国富裕程度还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票价仍将是旅客选择运输方式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⑤运输服务的质量。
安全、迅速、便利的运输服务将刺激旅客的需求;反之,则抑制旅行需求。
⑥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
对于某一运输方式而言,其他运输方式的运价水平、服务质量及其发展情况会直接影响其需求。
⑦政策因素。
国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增长,对国家的资源配置、能源交通等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方面施行宏观管理和调控,因此国家针对交通运输制定的有关政策必然会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铁路客运需求分析与短期客流预测
![铁路客运需求分析与短期客流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4595b02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8.png)
铁路客运需求分析与短期客流预测摘要:当下国内外对于铁路客运需求分析的研究主要围绕宏观上分析区域内影响客运需求的主要因素展开,这一类研究可以为铁路企业掌握整个客运市场的体量作为参考,但对既有铁路精确到日常的生产而言很难发挥指导作用。
由于现今城际列车每日的高频开行以及铁路票价的常年稳定,旅客对于铁路客运的需求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且具有一定规律,因此对于各个区间客运需求的分析完全可以通过挖掘历史数据得知。
为此,寻找一个可以有效处理客流历史数据,从而在复杂庞大的数据中分析各时间区段下客运需求规律的方法是一个策要的研究目标。
本文主要分析铁路客运需求分析与短期客流预测。
关键词:高速铁路;客流预测;需求分析引言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逐渐完善以及运输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掌握客运需求规律、科学优化资源配置对于铁路企业进行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极为重要。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客车票额合理分配、客票收益管理研究等都需要铁路企业对自身客流的历史需求规律进行合理剖析和对未来需求做到准确把握。
为此,铁路企业亟须科学准确的客运需求分析与短期客流量预测的方法,以充分利用客票系统积累的海量数据,对客运市场变化及客流波动快速做出反应。
1、铁路枢纽客运需求分类预测方法1.1城市对外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本研究利用“市外总需求与分配——运输方式划分——铁路客运需求——每行客运需求——各中心客运需求”的阶段,对市内客运需求的部分进行了中心城市客运需求分析。
一部分海外旅行必须首先通过铁路到综合枢纽,然后通过铁路进行。
请求的这一部分,即在贸易点内部转移的数量,也是贸易点客运请求的一部分,必须单独作出安排。
过境运输需求预测模型的需求部分与城市外部行程预测模型的需求部分相似,但在方法分配阶段,由于高速公路、铁路等的功能不同。
,把城市的过境交通和对外交通结合起来,作为过境运输设施,运输能力合乎逻辑地降低,运输能力的降低可能影响旅行的时间和舒适性等。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旅行费用总体上发生变化,因此影响到最初规划阶段的方法结果,出入能力的减少主要考虑到每条线路的功能位置、中央运输规划和城市外部运输模式的结果从线路出行需求到枢纽出行需求,可分为三种情况:1 .如果两城市之间存在直航线路,无论直航是否停在城市铁路局,过境交通不会产生城市交通枢纽需求;②如果两个城市之间没有直达铁路,且线路间的运营工程不可行,过境交通应转入城市铁路中心;③如果两城市之间没有直达铁路,但项目上可以安排线间运营,过境交通不需要出站换乘,城市交通枢纽也没有需求。
上海铁路交通运营客流简析-毕业论文
![上海铁路交通运营客流简析-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39c93680eb6294dc886c15.png)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上海地铁1号线投入运营已超过10年,2号线、3号线投入使用近5年。
10多年来,上海轨道交通逐步建立起一套安全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
根据历年客流数据结合实际运营生产情况,对客流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影响客流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对客流研究的结果既可以为运营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又可为轨道交通的规划管理部门及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资料。
关键词轨道交通;客流量分析;预测1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概况上海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于1995年4月10日开通,运营时间已经超过10年。
10年间,上海轨道交通整体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运营线路从开通之初的1条发展到目前4条,累计输送乘客23亿人次,到2005年年底运营线路将达到5条线,运营里程也将从开通之初的16.365达到112日均客流量也从开通之初的24万人次,提高到现在的160多万人次。
除5号线〔5号线有11座车站约17日均客流2万多人次)外,目前3条运营线路长达77.41(0计57座车站,线路布置示意图见图11号线北延伸于2004年年12月28日开通,在车辆严重匮乏、发车间隔120匕的情况下,北延伸日均客流仍保持15万人次以上。
“五一”期间,3条线〔、2、3号)的最大日客流超过203.3万人次。
自进入2005年以来,3条线路的客流量继续稳定增长,与2004年相比,日净增客流30多万人次。
客流稳定高速增长使3条线的运营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早晚高峰时间段列车超载严重,据现场测算,每节车辆乘客超过450人,列车满载率超过130 1号线北延伸部分区间的满载率甚至达到161^以上,车厢内已经变得十分拥挤,一列六节编组的列车在1号线早高峰时间段的载客可达2500人以上。
这种拥挤状况近期尚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只有在列车数量充足,实施大编组、小间隔的客运组织后,高峰时间段的拥挤状况有望得到较大改善和缓解。
指数平滑模型和回归分析预测在铁路客运量预测中的运用和比较
![指数平滑模型和回归分析预测在铁路客运量预测中的运用和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4e484e3a8956bec0975e3ba.png)
作业——指数平滑模型和回归分析预测在铁路客运量预测中的运用与比较姓名:学号:班序号:专业:指导教师:年月目录1.铁路客运量预测概述 (2)1.1 客运量预测的概念 (2)1.2 预测的思路步骤 (2)1.3 影响铁路客运量的因素 (2)2.指数平滑模型在铁路客运量预测中应用 (3)2.1 指数平滑模型介绍 (3)2.2 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的应用实例 (4)2.3 指数平滑模型结果分析 (5)3.回归分析模型在铁路客运量预测中的应用 (6)3.1 回归分析模型介绍 (6)3.2 回归分析预测的应用实例 (6)3.3 回归分析预测结果分析 (10)4.指数平滑模型和回归分析预测在铁路客运量预测中的比较 (11)5.结论与建议 (11)附录一三次指数平滑模型应用在铁路客运量预测中的MATLAB代码以及运行结果 (12)附录二回归分析模型导出结果数据 (13)附录三部分中国统计年鉴2013 (15)参考文献 (16)指数平滑模型和回归分析预测在铁路客运量预测中的运用与比较1.铁路客运量预测概述1.1 客运量预测的概念客运量又称客运运输量,是指在一定的运输供给条件下所能实现的人的空间位移总量,是运输需求与供给、运输需求与运输服务水平相互作用的反映,是在一定运输能力下所实际完成的运输需求量。
客运量的预测主要内容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总客运量和旅客总周转量等[3]。
客运量是评价运输组织效果的指标,是衡量旅客运输生产劳动量的尺度,是统计期内运送的旅客数量,其实质体现了运输部门的绝对成果和运输组织方式满足社会客运需要程度的大小[4]。
对未来若干年的客运量及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可以有效地计划和组织旅客运输,为客运系统的规划布局提供依据,以达到促进旅客运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需要的目的,对于客运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预测的思路步骤进行客运量预测,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交通系统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以保证预测的精度,客运量预测工作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5](1)确定预测目标;(2)分析影响客运量的主要因素;(3)收集所需资料;(4)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5)误差分析;(6)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最终预测结果。
高速铁路客流分析
![高速铁路客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4e225f0740be1e650e9aa9.png)
(2)预测客流结构。客运需求预测包括质与 量的预测。
(3)运用运输市场调查法。运输市场调查法是我 国运输企业增长期使用的主要运量预测方法。
注意 事项
思考与练习
1.填空题 (1)旅客运输构成按出行目的可以分为____旅行和____旅行两大类。 (2)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省会城市平均距离在____km左右。 (3)客运需求预测对于合理的交通设施的投资、____、运输发展战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2. 简答题 (1)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简述客运市场需求的含义。 (3)从宏观层次分析,客运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高速铁路客流分析
高速铁路客流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高速铁路客运需求分析。 (2)熟悉高速铁路客流吸引范围。 (3)掌握客运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学习重点
(1)高速铁路客运需求分析。 (2)高速铁路客流吸引范围。 (3)客运市场需求预测。
1.1 高速铁路客运需求分析
旅客运输需求简称客运需求。旅客运输构成按出行目的可以分为公务性旅行和个人旅行两大类。 以出差、通勤、经商、务工为目的的客运需求来源于生产领域,是与人类生产、交换、分配等活动 有关的需求,可称为生产性旅行需求,这种需求是生产活动在运输领域的继续,其运输费用进入产 品或劳务成本。以探亲、旅游为目的的客运需求来源于消费领域,可称为消费性旅行需求,其运输 费用来源于个人收入。
影响客运需求的因素有很多,从宏观层次分析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人口数 量及结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综合交通发展水平等,从微观层次分析包括旅行速度、运价水平、 发车密度、运输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等。从高速铁路运营部门的角度分析,一些宏观因素通常是无 法改变的,但是运输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和改变一些微观、直接的影响因素,使不断变化的运输需求 能更好地与运输供给相匹配,确保运输安全,提升运输企业的公众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4——2009年
影响铁路客运量趋势变动的
因素分析
学院工商管理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0910
学生姓名李川
学号**********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客对铁路运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铁路也面临越来越多考验。
对铁路客运量进行预测分析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对铁路客运日常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促进铁路客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目标、多属性的复杂的开放式大系统,一般来说铁路客运量与国民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客运方式等因素有关,要弄清楚其中所有因素很不容易,因此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利用已知完全明确的信息用于铁路客运量的预测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铁路客运量的准确预测是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之一,准确预测铁路客运量是铁路运输企业面向市场、把握未来的重要保障。
一、变量选取
影响我国客运量的因素来自于方方面面,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并结合我国现状,我找出几个可能影响铁路客运量的因素:铁路客运量,铁路线里程,铁路客运量,国内旅游人数。
因为铁路线里程容易量化并反映了民航的客运能力所以选择它,人们出行是否选择火车可能受到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导致国民可能坐飞机。
所以我选取了以上几个变量进行分析。
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三、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的建立
设定模型如下:
Y=B0+B1X1+B2X2+B3X3+B4X4
其中,被解释变量:
Y——铁路客运量
解释变量:
X1——国民收入
X2——民航客运量
X3——铁路线里程
X4——国内旅游人数
四、模型的检验、诊断和修正
(一)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检验、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由表可知,修正R2=0.889,说明样本有很好的拟合优度。
2、F检验
由表可知,F=47.918,P(sig)=0.000,回归方程显著,国民收入、民航客运量、铁路线里程、国内旅游人数对铁路客运量有显著影响。
3、t检验
可以看出铁路线里程对铁路客运量有显著性影响。
从表可知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铁路线里程每增加1万公里,铁路客运量减少280.542万人;国民总收入每增加1亿元,铁路客运量增加0.034万人;民航客运量每增加1万人,铁路客运量减少4.090万人。
(二)多重共线性的诊断和修正
1、多重共线性诊断
从表可知国民总收入、民航客运量、国内旅游人数的VIF均大于10,说明存在很强的共线性。
2、多重共线性修正
(1)拟合优度
表中可知第二行修正后的R2=0.929,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
(2)F检验
由表可知,在第2个Model中,F=98.861,P(sig)=0.00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3)t检验
由表可知,经过逐步回归分析,只剩下两个符合条件的变量,分别是:X4(国内旅游人数)和X3(铁路线里程)。
回归方程可以写成:Y=91930.236+66.426X4-269.463 X3
其经济意义是:在铁路线里程不变的情况下,国内旅游人数每上
涨1万人,铁路客运量增加66.426亿元;在国内旅游人数不变的情况下,铁路线里程每增加1万公里,铁路客运量减少269.463万人。
(三)异方差性检验
1、国内旅游人数和标准化残差的散点图
2、铁路线里程和标准化残差的散点图
由上面2个残差图可以看出,国内旅游人数和铁路里程与标准化残差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因此该模型是可用的。
(四)Durbin-Wston检验
由表可知,DW值=1.525,经过查询DW检验表,得知d L=0.98,
d U=1.54所以,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是可用的。
六、总结
(一)最终模型
Y=91930.236+66.426X4-269.463 X3
修正R2=0.929,F=98.861
(二)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国内旅游人数和铁路线里程对铁路客运量的影响是最显著的。
在铁路线里程不变的情况下,国内旅游人数每上涨1万人,铁路客运量增加66.426亿元;在国内旅游人数不变的情况下,铁路线里程每增加1万公里,铁路客运量减少269.46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