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总复习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程序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学《第九章 教学(下)》知识点重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九章教学(下)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述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一)个别教学制(即因材施教)个别教学制的优点:教师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包括天赋、特长、接受能力和努力程度而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特长和个性。
个别教学制的缺点: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个人的社会化(二)班级上课制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称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机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中国采用班级上课京师同文馆班级上课注重集体化、社会化、同步化、标准化班级上课制优点:可以对学生集体教学班级上课制缺点:没有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别指导,不里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
(三)道尔顿制诞生于道尔顿中学道尔顿制,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是才请教师辅导。
(四)分组教学制1.能力分组(尖刀班与普通班)利:因材施教弊:区别对待,学生定位不清2.作业分组(同班分方向)(五)特朗普制即大班上课(公共课),小班研究(专业课),个别教学。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导组织形式(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为什么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形成了一套严格制度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
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的系统科学知识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化课的类型和结构(1)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
按教学任务可分为:1.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2.单一课和综合课按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2)课的结构新授课技能课复习课综合课:1.组织教学2.检查与复习3.提出教学目的并讲授新课4.巩固新课5.布置作业(二)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1.作业又称课外作业或家庭作业2.参观参观一般分为三种: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3.讲座4.辅导教师给予引导、其实、咨询和指点三、教学工作的基本关节(一)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1.学期教学计划2.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备好课,必须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二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二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程序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2.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道饵顿制.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5.班级授课制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点:不利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6.备好课⑴做好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⑵制作好三种方案.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课题即单元教学方案;课时教学方案.7.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8.好课的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9.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指向性;综合性;操作性;灵活性.10.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⑴内容型策略.⑵形式型策略.⑶方法型策略.⑷综合型策略.第十章德育理论和德育活动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2.德育形式上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内容上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健教育.3.德育的意义: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⑵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⑶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4.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5.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⑴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⑵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⑶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⑷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6.我国中学阶段具体德育目标要求:⑴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①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②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③孝顺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④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⑤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⑥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⑵能力方面.①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②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③逐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④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⑤能够初步掌握搜索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⑥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具有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⑶能力方面.①了解和掌握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②知道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④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7.心理辅导的原则:⑴激励性原则.⑵预防为主的原则.⑶因材施教原则.⑷愉悦性原则.⑸支援性原则.8.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9.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⑴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⑵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⑶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⑷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10.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基础,行是关键.11.德育原则:⑴导向性原则.①以马列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③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⑵正面教育原则.①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②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③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④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⑶知行统一原则.①联系实际,讲清理论.②组织时间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和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③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⑷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①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②提出的德育要求要合理明确具体并序列化.③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⑸因材施教原则.①要注意学生的身心特点,承认过程性和差异性.②要根据现实有的放矢,切忌一般化.③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教育.⑹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①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②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加强德育的计划性.12.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⑴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育.⑵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⑶课外校外活动.⑷社会实践活动.⑸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⑹班主任工作.13.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自我教育法;实际锻炼法.第十一章班级与班级管理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这种管理模式,班级组织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始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2.班级管理的作用:⑴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⑵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⑶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3.班级管理的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4.班集体的基本特征:⑴明确的共同目标.⑵一定的组织结构.⑶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⑷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班集体的教育作用:⑴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⑶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6.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⑴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⑵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⑶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⑸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7.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⑴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⑵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教低.8.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⑴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⑵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⑶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9.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10.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⑴了解学生,研究学生.①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②了解学生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了解学生;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⑵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⑶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①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要定期和任课教师互通情况;全面调节安排好各科教学负担;②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③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力量:定期家访,及时和家长沟通;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积极争取和鼓励社会各种有利因素对学校提供支持.第十二章学校教育管理1.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科学管理对教育管理的影响:⑴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⑵强调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管理.⑶以科层管理为组织基础.2.以人本主义为导向的民主的人际关系管理思想的特点:⑴注重管理中的人际管理研究.⑵注重人的需要的满足.⑶注重领导方式的研究.3.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人伦管理理论特点:⑴强调政教合一.⑵重视知行合一.⑶讲求人伦秩序.4.行政管理模式: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5.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⑴中央集权制国家在逐步加强“民主化”,给地方以更多的办学权限,同时建立各种咨询审议机构,鼓励多方面参与的积极性.⑵地方分权制国家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家教育计划,逐步加强中央的教育行政管理权.既要加强中央对教育行政管理的领导,又要充分发挥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⑶建立中央办学与地方办学,教育部门办学与业务部门办学,国家办学与社会集体个人办学相结合的教育行政体系,这是总的发展趋势.⑷政府对学校实行宏观管理,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⑸提倡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科研相结合.6.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⑴多元化办学体制.⑵以地区统筹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⑶实行教育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⑷多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①确保国家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②提高个人教育投资比例.③面向全社会筹集资金.7.学校管理的特点:中介性;管理的对象是人;相对独立性;基础性.8.学校管理中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昨天的;今天的明天的教育价值观.9.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⑴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转向到学校的效能管理.⑵由重视部门优化管理转向到整体优化管理.⑶由重视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职能转向到赋予教职工以强烈的工作动机责任感和成就欲.⑷由重视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化制度化为主,转向到以权变思想为指导的灵活的管理.⑸在管理方法上由重视行政管理方式为主,转向到行政方式与科学手段相结合.10.教师的权利:自主开展教育活动的权利;自主从事学术研究的权利;指导评价权;获得报酬权;参与学校管理权;自身发展权.11.教师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12.教师资格五要素:国籍;思想品德;学历;教育教学能力;程序.13.教师待遇:工资;津贴;住房;医疗;退休等方面的总和.14.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方法:目标,动机,关心,奖罚激励法.。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程序教学课件
教学策略
• 2、形式型策略: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肯普 分为:集体教/学、个别学习和小组教/学形式。 波西瓦尔分为:以教师/学校为中心和以学生为 中心的策略 • 3、方法型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为中心。 • 接受式——发现式;全习法(学生一次学习全部 内容)——分习法(分部分学习,达标后统一归 纳成整体);集中学习——分散学习;无交流传 递(教师以说明和解释为主要途径的教学)—— 交流传递(师生有信息交流,有提问、程序学习、 小组学习和讨论等)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
•
改布 外 ( 置作三 与业) 批的课
具有启发性、 典型性;难易 要适度;有明 确的要求;适 当指导,不包 揽;及时检查 和批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 辅四 导) 课
有个别辅导、 小组辅导和 集体辅导三 种形式。教 给学生正确 的学习方法 等。
查业 ( 与成 五 评绩 ) 定检 学
测验:实现教学内容 和发展的教学目标。 题型:供答型,简答式 和陈述式;选答型。 效度 、信度、难度、 区分度。 评价:是手段。
教学策略
• 4、综合型策略:直接从教学目标、任 务出发,综合展开教学。 • 指导教学:结合行为主义与认知派学习 理论取向的教师主导取向。旧-新-系统 讲-练习-反馈。 • 发现教学: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 学生自学取向。引-发现-合作-新知。
教学组织形式
• 4、设计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综合设计学习 单元,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在生活情境中确定 学习目标,并制定工作方案,按方案进行各 种活动并检查工作,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负 责单元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由杜威首创。 • 道尔顿制。1920年,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 州道尔顿中学创建,称道尔顿制。教师不再 上课,学生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 。
中学教育学总复习资料大全
中学教育学总复习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概念及其演变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形态第三节教育的基本要素基本概念:广义教育、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学习者(受教育者)、大教育观(泛教育观)。
基本问题: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动物界活动与人类活动的区别是什么?)2.什么是教育(广义与狭义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概念与本质)广义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机构中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大教育观是怎样形成的?其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大教育观即“泛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学习化社会”、“教育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
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空间上充注人生各种场所,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处境,提高生活质量。
4.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点是什么?(原始性;融合性;同一性)5.古代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相对独立性;鲜明阶级性和森严等级性;保守性;象征性;形式单一与方法简单;专科与职业教育萌芽;学校和文字出现)6.学校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学校会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物质准备,如剩余产品、体脑分工、时间、人力;人才需求-社会条件;文字产生和文化发展-现实条件)7.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哪些?其发展趋势是什么?(特点:鲜明生产性;大众化、普及化、民主化;内容科学化、班级教学/授课制出现;体系较完备。
发展趋势: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等)8.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凡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以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学习者(受教育者,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和教育中介(笼统地指那些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包括教育媒体、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手段)。
教育学第九章 教育过程 PPT课件
媒介性: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作用,
增强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就应该发挥各教学媒体 的功能,使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形成优化的媒体组合 系统。不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流程就失去了有 效的载体。
3、依据
系统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本身是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之上, 教学过程又是教学系统的子系统,因此教学过程设计就应 该考虑教学中的各种因素。这必然涉及学习需要、教学目 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方面的确定和选择, 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对这些因素和环节 必须进行通盘考虑并整体设计,失去任何环节的设计都有 可能与我们既定的教育目标相差甚远。
后努力学习;
5、学校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追求学术优异,百分制是鉴 别学术成就的典型代表;
6、百分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评价传统 7、能做到定量分析,便于统计;
8、可精确地计算学生的成绩。
反对意见: 1、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全面的评定需采取多种方式; 2、教师往往被困在要考试的内容上,也就是说,这样做
第九章 教育过程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国内外教育过程的基本模式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
一、教育过程 二、课堂教学设计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教育过程 1、定义 教育过程是教育活动展开的时间流程及其结构。 2、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中介
课时计划
2、上课----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
如何上好一堂课? 1)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2)内容正确,掌握熟练 3)方法恰当,启发思维 4)语言清晰,教态自如 5)教书育人,调动全体 6)结构合理,组织得好
10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教育学模块三——教学)
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与要求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与功能(一)概念教学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
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这之中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在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形式,也包括人员的分配,主要解决的是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时间和空间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功能表现为:1、教学组织形式决定了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有效运用,同时也决定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共同影响教学效果。
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这些因素发挥各自的最佳功效,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的真正具体落脚点。
教学组织形式具有综合、集结性的性质,是教学的真正具体的落脚点。
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定义、教学原则的体现、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等,最终都要综合、集结、具体落实到一定的组织形式中,并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开展教学活动。
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会使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达到最佳的结合,有助于教学工作效率,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因此要求教师掌握各种组织形式的特点,从而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取得现有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历史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目前仍在发展变化。
(一)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1、个别教授(个别教学制)。
人类最初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由儿童对成人模仿而进行,另一方面也靠成人逐个向儿童传授知识、技能而进行。
学校出现后,教学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组织的知识授受活动。
由于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所垄断且受教育的人数不多,因而学校教学普遍采用个别教授形式,由一个教师面向一两个学生进行教学。
我国商、周至隋唐时期的各级官学和私学,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各类学校以及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和宫廷教育等,均采用个别形式进行教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⑴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⑵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⑶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⑴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⑵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⑶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⑷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⑸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⑹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6.现代教育的特点:⑴具有鲜明生产.⑵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⑶内容日益科学化.⑷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⑸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中学教育学——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2.古代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⑵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①称苏格拉底讽刺;②叫定义;③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过程中起助产作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卢梭《爱弥尔》.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5.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主编出版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6.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⑴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⑵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⑶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中学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⑴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⑵政治决定着教育的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⑶政经制度制约教育制度.⑷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2.教育对政经制度的影响:⑴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⑵宣传思想形成舆论.⑶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⑴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和才力与物力).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的作用.⑷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⑴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⑶人力资本理论.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⑴科技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⑵科技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⑶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6.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⑷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与教育.⑴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⑵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⑶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8.文化对教育的作用⑴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⑵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⑶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⑷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⑴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村金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⑶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10.学校文化的特征:⑴是一种组织文化⑵是一种郑和性较强的文化.⑶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⑷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11.学生文化的成因:⑴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⑵同伴群体的影响.⑶师生的交互作用.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⑸社区的影响.12.学生文化的特征.⑴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经验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⑴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⑵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学教育学——第四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⑴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⑵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⑴内发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⑵外铄论代表人物: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⑶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⑴不平衡性.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⑵ 顺序性.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⑶阶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⑷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⑸互补性.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6.遗传的意义.⑴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⑶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7.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8.环境: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⑵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⑶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9.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⑴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⑵个体的心理活动.⑶社会实践活动.10.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⑴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不仅教给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人们驾驽怀疑知识技能.⑵对人潜力的发掘.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⑶对人的力量的发挥.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协调,尽可能获得真正全面的发展.⑷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的教育的本质和真谛.1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⑴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⑵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⑶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⑷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2.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13.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14.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时期.15.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中学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⑴国家的教育目的.⑵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⑶教师的教学目标.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⑴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①教育的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②教育的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③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⑵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⑶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⑷马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5.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⑶培养现代人的品质,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6.素质教育:⑴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⑵是全面发展的教育.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⑷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中学教育学——第六章教师与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⑴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情感、个性特征.⑵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学生地位的传统认识:在现实社会中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3.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权利的主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还受社会的特别保护.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⑴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⑵受教育权.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5.学生的义务:⑴受教育的义务.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⑶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⑷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⑸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6.教师职业性质:⑴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⑵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⑶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7.教师职业的特点:⑴人类文化的传递者.⑵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⑶示范者的角色.⑷管理者角色.⑸父母与朋友的角色.⑹研究者角色.8.教师劳动的特点:⑴特殊的复杂性.⑵独特的创造性.⑶鲜明的示范性.⑷显效的长期性.9.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⑴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②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③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⑴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①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交往能力.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教育研究能力11.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⑴优良的个性品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⑵积极的创新品质.创新教育观念教育能力.12.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⑴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⑵热爱学生.⑶团结协作精神.⑷良好的道德修养13.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14.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⑴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⑵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⑶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5.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16.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对教师的要求:树立新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中学教育学——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程序
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程序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它所探讨的问题包括: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和学生如何相互协调进行教学活动;如何有效地控制、分配运用教学时间和教学场所设备等问题。
教学组织形式具有社会制约性,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依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生产力低下和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古代社会,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的形式。
随着产生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16世纪,欧洲开始出现按年龄编班的授课制;17世纪,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和阐述,很快被各国普遍采用。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03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得以普遍推广。
在此期间,班级授课制是在被批评、改革中不断完善发展的。
日前,我国仍以它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等划分等级并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由教师根据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按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一般是在课堂(教室)里进行,因此容易把班级授课制混同于课堂教学。
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班级授课制相对于个别教学、小组教学而言;课堂教学则相对于现场教学、野外实习而言。
课堂教学具有学生、教师、内容时间、场所等因素固定的特点。
班级授课制之所以能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因为它具有其它组织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有较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因而它能够使较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系统而有重点地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可以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既能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又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教师学与教学论复习答案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
4.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0教师上课要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内容正确适当;教学方法灵活适用;教学结构紧凑;教师语言简洁生动、教态亲切;教学效果良好。
第九章习题库参考答案:
1.什么是教学组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方式。其演变经历了个别化教学为主的阶段、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阶段、改造班级授课制的阶段。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教育实践中应如何发扬其优点而避免其缺点?0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限制;2.教学形式固定化、程式化;3.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通过班级授课与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教学形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等方式,来发扬班级授课制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
9教学下
出一张曾经打开、折合过许多次的两张笔记本 纸,海伦一眼就认出了这是马克的“优点单”! 这时,其他同学也都从自己的贴身口袋里拿出 了自己的“优点单”。大家说:我们都保留着 这份“优点单”,随时随地都带着它。它在我 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想到自己的闪光 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问题:结合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分析教师 应该如何评价学生?
1.你性格沉静,常常不拘小节,待人接物却稳重大方。平日里 言语并不多,但我知道你心志高远,骨子里一种倔强和坚忍。 你上进心强,刻苦钻研,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于向新的 高度挑战,善于把握自我发展的机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还要学会有条不紊,提高工作效率,以期取得更大的成功! 2.雏鹰的生长是翅羽的丰满,树木的成长是年轮的增加,少年 的生长是身体与智慧的拔节!在过去的三年里,目睹你长大 成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你从幼稚的孩童成长为有理想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 在课外时间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 作用: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或技能的缺陷,加以纠 正,并作出评价和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出建议。
四、课外辅导(课后教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是使教学适应 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
(二)试题编制的要求 1、试题分布范围要广,其知识覆盖面要大
2、试题的类型要多样化
3、试题之间不应有任何的重复或相关
4、试题要一定的分量
5、试题的文字表述要准确、简明、易懂,标点符 号要正确。 (三)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评定的方式有评语、评分和评级三种。
四、教师教学评价
(一)评教的意义 (二)评教的要求
测验。
3、调查法 4、自我评价法
三、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P274)
教育学备考指导—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学备考指导—教学组织形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育学备考指导—教学组织形式【考点讲解】(一)个别教学制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教育学第九章第四节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 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 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一定的教 学组织形式,内含着特殊的师生互动、特殊的时空安排、 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等。 二、现代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大致有以下三种。 1.全班上课 3.班内个别教学 2.班内分组教学
(二)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 1.课外教学 2.现场教学 (三)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 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 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学材料,在同一节课里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 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1.备课的内容
备课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钻研教学材料、了解学生、设计 教学样式和编写教学计划等四个方面。 2.备课的种类 (1)学期备课 学期备课,是指对整个学期全部内容与教学活动做准备。 (2)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是指对某门课程的一个单元内容的教学活动做 准备,是在做好学期备课基础上进行的。 (3)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是是指一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安排顺序和时 间分配。 4.教案编写 教案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计划 或方案。 (二)上课 上好课要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目标明确 3.方法恰当 5.教学效果优异 2.内容正确 4.教学组织严密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与批改 三 课外作业的布置 课外作业的布置、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 作业和练习,学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 巧;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能 力,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习惯。 (四)课外辅导 四 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五)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 考查包括课堂提问,检查作业,书面测试等方式。 考试一般有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 评定总成绩时,考查与考试成绩,应以考试成绩为主;期 考、年考与平时考、中段考成绩,应以期考、年考成绩为 主;平时表现与考查考试成绩,应以考查考试成绩为主。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程序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或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实例、案例或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并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激活学生的前知
总结词
教学目标定向是教学策略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重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03
02
01
备课
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组织课堂秩序
根据备课内容,重点讲解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讲解知识重点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创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互动交流
上课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适量、有针对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认真批改学生作业,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主动性,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机会。
定义
特点
优势
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共同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定义
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
特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
总结词
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应注意评估和调整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下)——教学组织形式
6、程序步骤
(1) 介绍讲述纲要 (2) 详述内容 (3)综述要点
7、 运用的基本要求
科学性
思想性 系统性 启发性 艺术性 语言要求:清晰准确、简练形象、 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快慢适度、抑扬 顿挫。
二、对话策略(提问策略) 1、基本形式 提问——回答
孔子的谈话法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2、适用范围 传授新知识 各科教学 巩固新知识
检查新知识
3、 特点 适合于问题 —— 发现的教学模式
4、 优点与局限 (1) 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4) 有利于因材施教 。 (5) 独立探究,费时较多。 (6) 一般只适用于已知---未知。
5、 提问的种类: a、判别性的(是不是、对不对) b、叙述性的(是什么) c、述理性的(为什么) d、发散性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想法或方法) 6、提问的环节
行动区(有效监控区)
2.马蹄式 ►增加师生交往 ►提供相同视觉通道 ►受场地局限
3.模型式 ◆增加了师生互动
◆增进了学生间的联系与交往
四、课的类型与结构
(一)课的类型 即课的分类、种类。
新授课
根据教学目标 巩固课 技能课 检查课
单一课 根据教学任务的数量 综合课
讲授课
根据教学方法
实验课
练习课
a、发问
b、候答 c、叫答 d、理答
7、提问策略及运用
发问策略: 具体明确 a、问题内容 趣味性 启发性
面向全体 b.提问方式 态度亲切自然
候答策略:
给思考时间
叫答策略:
给每个学生机会
理答策略: 仔细倾听,循循善诱 鼓励畅所欲言 作出分析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第九章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认识
[前苏联]斯卡特金 《中学教学论》 钟启泉译 《现代教育学基础》
教学组织形式
由既定的作息制度和规章制度规定的师 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组织形式的认识
罗正华 《比较教学论》
教学组织形式三个特点
第一,教师和学生都要服从一定的教学程序。 第二,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服从作息时间和规章制度。 第三,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 接触实现的。
课
程
与
教
学
论
教学组织形式
孔 子
夸 美 纽 斯
杜 威 泰 勒
赫尔巴特
目 录
教学组织形式的认识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的认识
时间
教学活动
空间
教学组织形式 是其结构特征
教学内 容 教师
学生
教学组织形式的认识
刘克兰 《教学论》
教学组织形式
关于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教学的 时间和空间应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 和利用的问题。
目 录
01
复式教学的含义及特征
02
复试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
复式教学的含 义及特征
复式教学的含义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 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 学的组织形式 。
三年级 自动作业
二年级 直接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的认识
[前苏联]休金娜 《中小学教育学》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出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的按时间的 严密的组织,与教师的活动是相互联系的。
共性
• 教师和学生都要服从一定组合形式 • 形成一定的“搭配”关系 • 并以此种关系共同活动 • 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
中学教育学:(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程序
主要纲⽬:第⼀节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演变第⼆节教学⼯作的基本程序第三节教学策略基本概念: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个别教学、分组教学、设计教学、道尔顿制、课的类型、课的结构、课外辅导、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主要问题:1.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按照⼀定要求组合起来进⾏活动的结构。
※2.列举教育⼏种有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
演变历史: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集体/课堂教学)—分组教学—多样化教学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特殊组织形式:现场教学、复式教学。
※3.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其主要特点、优缺点有什么?班级授课制⼜叫集体教学、课堂教学,是指把年龄相仿、⽔平相近的学⽣编成有固定⼈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预先制订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分科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主要优缺点,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积地培养⼈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
(⼴泛运⽤的原因)缺点:由于过于强调集中、同步和标准,不利于照顾学⽣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多采⽤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容易肢解知识整体性,理论脱离实际。
(要求改⾰的原因)(常识:兴起于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教学论》奠定其理论基础。
19世纪中叶普遍采⽤,我国最早采⽤是清朝1862年在北京设⽴的京师同⽂馆,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泛推⾏)。
4.什么是个别教学?其主要优缺点有什么?个别教学:是教师和学⽣⼀对⼀、⼀对⼆的⽅式轮流进⾏教学,在教师对某⼀学⽣施教时,其他学⽣按照教师要求进⾏学习,包括预习、复习、练习或作业。
(最早采⽤)。
优点:教师教学的知识难易、内容⽅向、教学⽅式和教学进程因⼈⽽已,因内容不同⽽不同,很好地照顾了每个学⽣的能⼒⽔平和兴趣爱好。
缺点:教学规模⼩、教学成本⾼、教学效率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学总复习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程序主要纲目:
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演变
第二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第三节教学策略基本概念: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个别教学、分组教学、设计教学、道尔顿制、课的类型、课的结构、课外辅导、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主要问题:
1.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探2 •列举教育几种有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
演变历史:个别教学- 班级授课制(集体/课堂教学)- 分组教学-多样化教学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特殊组织形式:现场教学、复式教学。
探3 .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其主要特点、优缺点有什么?班级授课制又叫集体教学、课堂教学,是指把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预先制订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主要优缺点,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广泛运用的原因)缺点:由于过于强调集中、同步和标准,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容易肢解知识整体性,理论脱离实际。
(要求改革的原因)
(常识:兴起于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奠定其理论基础。
19 世纪中叶普遍采用,我国最早采用是清朝1862 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02 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广泛推行)。
4 .什么是个别教学?其主要优缺点有什么?个别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一对二的方式轮流进行教学,在教师对某一学生施教时,其他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学习,包括预习、复习、练习或作业。
(最早采用)。
优点:教师
教学的知识难易、内容方向、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因人而已,因内容不同而不同,很好地照顾了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
缺点: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率低。
只能适应古代农耕社会低水平生产力发展状况,不能满足机器大工业时代经济发展对熟练工人的大规模需求。
5.什么是分组教学?其主要特点、优缺点有什么?
分组教学:指学校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实质上属于集体教学,目的是为了使班级授课制更优化,解决其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
主要优缺点。
优点:较好地照顾学生个别差异,重视学生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缺点:(1)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鉴别不一定科学,忽视学生发展性;(2)对
学生心理发展负面影响较大,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慢班和普通班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3)家长、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分组教学问题上意见很难达成一致;(4)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中和确保学生能受到恰当教育,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教育管理比较麻烦。
6.什么是设计教学和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杜威首创,其学生克伯屈改进和完善,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学科界限,强调学生已有知识和兴趣,组成以学生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在生活情境中确定学习目标,制定" 工作方案" 。
道尔顿制:帕克赫斯特于190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设,主张"个别化"教学,取消班级授课制,强调以"各科作业室"代替"教室"。
由1-2 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按月安排学习内容,师生双方每月签定"学习合同" ,然后学习、作业、研究讨论、考试测验甚至游戏,记载学习进程并公布,如此循环。
只有经过考试及格后方能签下个月的合同。
这两种组织形式从不同角度改革班级授课制的刻板模式,20 世纪30 年代后没有发展。
7.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1)备课(2)上课(3)作业检查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8.怎样才能把课备好呢?
(1)做好三项工作:钻研教材;要注意弄懂、吃透、内化教材三阶段。
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包括组织内容和选择教法。
(2)制作好三种方案:学期(学年)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总要求、教材各章节或课题及其教学时数、时间的具体设想、教学形式与所需教学手段的策划等。
课题(单元)教学方案。
内容包括名称、教学目的、课时划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课型与教学方法等。
课时教学方案(课案、教案):内容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型、主要方法、教具、教学进程、教学后记或反思等。
其中教学进程是课案是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教学方法和运用和教学时间的分配等,课案可详可略,格式可分文字式、表格式、卡片式三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9.什么是课的类型?课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课的类型指依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类型:根据教学任务可将课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等,根据一节课完成任务的数量又可将课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根据教学方法可将课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等。
10.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怎样?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
综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探11.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
表达清晰。
气氛热烈。
总之,教学过程紧凑,教学效果好。
12.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的哪些要求事项?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要精练、典型。
作业分量、难易要适度。
布置作业的要求要明确。
作业批改和讲评要及时。
13.什么是课外辅导,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的帮助和指导。
必要环节、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和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
内容: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及时复习功课、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了解学生独立作业和自学情况和学习条件;查明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家长联系,确保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保持一致);做好对优秀学生(先进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后进生)的帮助、辅导工作(对优秀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其拓展学习深度和难度;鼓励优秀生帮助后进生;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14.什么是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试题类型有哪些?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重要环节)是指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价教学活动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调节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对学生、教师、家长甚至学校、社会、家庭作用巨大。
试题类型:包括供答型试题(包括简答题/填充题、陈述题/ 论述/作文等)和选答型试题(包括是非题、选择题、匹配题等)
15.一个好测验的标准是什么?
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一个好测验的标准)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即有效性、可靠性程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后,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稳定性、准确性程度;难度指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又叫鉴别力,是指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的区分程度。
16.什么是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
即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教师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指向性;综合性;操作性;灵活性。
17.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根据构成因素,可将教学策略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主要类型。
(1)内
容型。
指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所形成的教学策略。
又可以分为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及其抽象理性的特点,在教材排列上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综合式)和问题化策略(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主张学校教学应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内容)。
(2)形式型。
指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主要包括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小组教学形式(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或以教师/ 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学
生为中心的策略(英国教育技术家波西瓦尔)。
(3)方法型。
指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在学习方
式上可分为接受式与发现式、全习法和分习法、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在师生信息传递关系上可分为无交流传递和有交流传递(包括提问方式、程序学习方式、小组学习方式和讨论方式等主要传递方式)。
(4)综合型。
指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目前主要包括结合行为主义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教师主导取向(又称指导教学,要点是从过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新的认知,教师系统地讲解学习内容,及时练习评价与反馈矫正)、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学取向(要点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实践的教学活动)。
18.综合所学专业,写一个课时计划(即写一个教案或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