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歌词两首1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两首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552d80b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9.png)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入门引导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歌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思维能力。
学生将在学习歌词的过程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通过欣赏音乐,达到锻炼情感的目的。
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练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意思;2.学生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3.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4.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准备1.PPT或黑板白板;2.歌曲播放器;3.歌词打印或PPT。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教师播放一首歌曲,并让学生仔细听歌、思考歌曲背后的故事。
然后,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歌曲的背景。
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渐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故事。
步骤二:学习教师给学生分发歌词,并指导学生熟练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意思,强化学生对歌曲背后故事的理解。
另外,老师可以给学生阅读理解题,让学生巩固对歌曲的理解。
步骤三:分析在这一步,老师可以向学生传授“默读、理解、感悟、表达”的方法,让学生在默读歌词的同时,加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然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作业。
步骤四:展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用朗诵、歌唱、绘画、口头表达等方式,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步骤五:结论在最后,老师可以再次播放这首歌曲,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点评,并让学生做出自己的总结和感想。
作业1.让学生抄写歌曲歌词,并在课后默读至少三遍;2.给学生准备一些关于歌曲的问题,并请学生在课后回答。
歌曲介绍歌曲一:童心向党歌曲简介:《童心向党》是一首庆祝建党90周年的歌曲,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创作,表达了澳门青少年向党的情感和忠诚。
歌词摘录:童心向党红旗在飘扬;祖国花园欢歌在回荡;五星闪烁,万物生光;炎黄子孙护家园。
歌曲二:马嵬坡歌曲简介:《马嵬坡》是一首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歌曲,由一位叫邓中夏的大学教授创作。
(五年级语文教案)《南泥湾》歌词
![(五年级语文教案)《南泥湾》歌词](https://img.taocdn.com/s3/m/5b3e1dbed4d8d15abe234e7e.png)
《南泥湾》歌词
五年级语文教案
词:贺敬之、曲:马可、编曲:朱晓榖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呀,遍地是牛羊呀。
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
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2004-03-11]。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两首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9a127a3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4.png)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一:《一定要幸福》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歌曲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生活幸福感和向往心理。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3.练习歌曲节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口感。
2.歌曲中重要的愿望和情感表达。
教学流程1.制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并理解自己的愿望。
2.欣赏歌曲:播放《一定要幸福》音频,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分组合唱: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合唱,练习歌曲的节奏和发音。
4.分析歌词:通过反复欣赏歌曲和听取学生的意见,分析歌曲的核心内容,并讨论主题。
5.讨论故事:引导学生通过歌词思考人们的幸福和不幸福,谈论自己的愿望,并且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表达自己的看法。
6.学生演唱:鼓励学生分组展示,可以让优秀小组进行表演,并且边唱边舞,增强表演效果。
教学反思1.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互动环节,如分类游戏,拼图等,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精神。
2.在分析歌词和讨论故事时,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加强个性化的指导,以确保所有学生的参与度。
3.在学生展示环节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提供一些小奖励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歌词二:《读书声》教学目标1.了解朗诵的基本技巧和朗诵的价值及其成果的特点。
2.能够朗诵《读书声》这首歌曲,并且掌握其中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技巧。
3.通过朗诵歌曲,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和表演力。
2.体会和表达朗诵中所表现出的情感。
教学流程1.制定学习目标:了解朗诵的基础知识和价值,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朗读教师的演示:教师在音乐后台朗读《读书声》的歌曲,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音调节奏。
3.朗诵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朗诵,首先练习音调,然后逐步进入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4.个人优化:让学生单独进行演练,优化每个学生的朗诵效果,从而达到整体水平的提高。
最新《词两首》五年级语文教案(精品)
![最新《词两首》五年级语文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e1e27b9a767f5acfa0c7cdcc.png)
《词两首》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
2.朗读课文。
背诵《忆江南》。
3.理解两首词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4.能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忆江南》,理解词的意思。
2.能对《忆江南》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词。
(板书:3词两首)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学生可根据“预习”或搜集到的有关词的资料自由谈。
)3.读读这两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二、学习《忆江南》1.介绍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播放视频资料“白居易简介”。
小结:白居易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2.简介时代背景3.解题:“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
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
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4.自学(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4)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诗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意思,然后可欣赏插图。
(5)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三、布置作业背诵并抄写《忆江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渔歌子》中的3个生字。
2.朗读《渔歌子》。
3.理解《渔歌子》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4.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歌词两首》教学指南
![《歌词两首》教学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521f0e8964bcf84b8d57b59.png)
《歌词两首》教学指南
《歌词两首》教学指南
歌词两首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灌溉”“磅
礴”“烙印”等带有生字的新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这两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4. 欣赏和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文配乐朗读磁带、两首歌曲的演唱磁带或碟片。
教材建议
本文是两首歌词,也是两首分别描写长江和赤子情怀的诗歌,所表达的共同情怀是爱国情怀、民族精神。
《长江之歌》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写出了长江的多彩神韵、磅礴气势和源远流长,写出了祖国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和无比依恋之情。
作者把长江比作一位温情而充满力量的母亲,每一句话,都是雄浑的乐章,如同巨浪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读着它,就如同和着涛声,对着长江动情地诉说。
《我的中国心》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表达了海外赤子热爱祖国的真诚情怀。
语言深入浅出,非常凝练。
作者用“萦”字表达了对祖国的魂牵梦绕;用“烙”字表达了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重千斤”是说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作者心。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1歌词两首|鄂教版(共25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1歌词两首|鄂教版(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320876bcd126fff6050b14.png)
• 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 谁?
“我”指每个人自己。 “你、我们”泛指他人,全世界的人们。
让世界充满爱
说说:学了这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表达关爱的形式
• 捐款 • 行动 • 歌唱 • 语言 • 书写
当看到有人落泪时, 我们为他( )去泪水, ( )着他的眼睛,( )他的手, 听他( ),为他送去( )和( )。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 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 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
王致中17 岁, 在贵州以背 煤为生。一筐 煤40公斤,从 煤坑向上爬100 米,然後再走 1000米山路, 挣1元人民币...
而这个孩子只有 10岁,他身旁跟 他差不多高的背 篓,是他每天的 劳动工具。他说 他很想上学,可 是家里没有钱交 纳每年140元的学 杂费。现在,他 在一天天长大, 他必须用这个背 篓来证明自己活 着的价值。他没 有白活。
温暖、感动、友爱、幸福……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正确,读流利。
2、学习生字、新词。
认一认,读一读:
cā
捧起 擦干 凝望 温暖
依旧 忍受 期待 珍存
歌词两首·让世界充满爱
学习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前4句,勾画 出“我”做了些什么?想一想,你从中体会 到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有什么疑问可以和学习 伙伴交流讨论。
词是一种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形式,类 似诗歌, 但也有它自身的特点, 押韵和对 仗是必须的, 但非严格。 它也有其规定的 架构。
五年级语文教案:歌词两首1
![五年级语文教案:歌词两首1](https://img.taocdn.com/s3/m/c45dfd3602020740be1e9bb2.png)
五年级语文教案:歌词两首1这篇课文选自两首歌词。
《让世界充满爱》是音乐人郭峰在1986年为纪念国际和平年所创作的主题曲。
歌词揭示了爱是关心、爱是帮助、爱是奉献的主题。
《手拉手》是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
歌词传递着一种和平、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传递着人类和谐这一基本信念。
这两首歌词简洁流畅、配以舒缓、明快、朗朗上口的旋律,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流传至今。
歌词作为一种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形式,类似诗歌,但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押韵和对仗是必须的,但非严格。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
【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让世界充满爱》;第2课时:学习课文《手拉手》,总结全文,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你们一定有过伤心难过、孤独寂寞的时候,这时的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是的,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要爱,都渴望爱。
有这样一首歌词就写出了爱的真谛。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吧。
(板书:让世界充满爱)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播放歌曲。
聆听着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首歌,被它所感染、打动。
《歌词四首》说课教案说课稿
![《歌词四首》说课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5bb7f5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9.png)
《歌词四首》说课教案说课稿一、说教材《歌词四首》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由四首歌词组成,分别是《送别》、《长城谣》、《故乡的云》和《跟你走》。
教材旨在通过这四首歌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欣赏和创作能力。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现代诗的鉴赏能力尚显不足,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发现诗歌的美。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丰富,对家乡、亲人、朋友有深厚的感情,易于引发共鸣。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首歌词。
(2)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亲人、朋友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首歌词。
(2)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1)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送别》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2)简介四首歌词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1)学生自读四首歌词,注意朗读节奏、语气、情感。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讨论(1)分组讨论,分析四首歌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2)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创作实践(1)教师出示一首未完成的歌词,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学生展示作品,全班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关于家乡、亲人或朋友的歌词。
六、说板书设计课题:《歌词四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歌词两首》教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歌词两首》教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78d4d3551810a6f52486b5.png)
《歌词两首》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地理解"荡涤""灌溉""磅礴""烙印"等带有生字的新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这两首歌词所表达的共同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4. 欣赏和学习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文配乐朗读磁带、两首歌曲的演唱磁带或碟片。
教材简析本文是两首歌词,也是两首分别描写长江和赤子情怀的诗歌,所表达的共同情怀是爱国情怀、民族精神。
《长江之歌》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写出了长江的多彩神韵、磅礴气势和源远流长,写出了祖国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和无比依恋之情。
作者把长江比作一位温情而充满力量的母亲,每一句话,都是雄浑的乐章,如同巨浪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读着它,就如同和着涛声,对着长江动情地诉说。
《我的中国心》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表达了海外赤子热爱祖国的真诚情怀。
语言深入浅出,非常凝练。
作者用"萦"字表达了对祖国的魂牵梦绕;用"烙"字表达了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重千斤"是说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更是说祖国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澎湃"一词表达了对祖国浓烈的血浓于水的思念。
歌词中还有很多地方,用词非常精当,表现出如倾如诉的平实风格,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思念母亲的游子正发自肺腑地唱着自己心中的歌。
学习这两首歌词,除引导学生随文识写生字外,重点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悟,透过字里行间,体验长江的源远流长、气势磅礴以及无比伟大的情怀,感悟海外赤子对祖国深深的依恋之情,体会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
解读与提示* 一、《长江之歌》《长江之歌》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母亲河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 全诗共两节:第1节:共三句。
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春潮""丰采""惊涛""气概",体会长江的宏伟博大,抓住"甘甜""哺育""健美""挽起",体会长江多姿多彩的"慈母"情怀。
小学五年级语文 22 歌词两首
![小学五年级语文 22 歌词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07ee2d04195f312b3069a5c0.png)
22 歌词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你们一定有过伤心难过、孤独寂寞的时候,这时的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是的,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要爱,都渴望爱。
有这样一首歌词就写出了爱的真谛。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吧。
(板书:让世界充满爱)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播放歌曲。
聆听着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首歌,被它所感染、打动。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深入领会歌词的内涵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熟练。
3、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把你感受到“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
6、全班反馈。
三、深入学习,体会歌词的内涵。
1、自由朗读,交流学习:(1)说说这首歌词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是什么?(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加点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1)出示句子:轻轻得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两首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195150f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c.png)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词一:《小河流水》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小河流水》,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发音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播放器和音乐文件《小河流水》2.教师准备歌曲歌词的PPT或者黑板板书教学过程引入: 1. 教师播放歌曲《小河流水》,让学生先闭上眼睛,仔细听歌曲的旋律。
2. 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是描述哪种场景的呢?学唱歌曲: 1. 教师发放歌词,让学生跟读歌词,逐句学唱。
2.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进行跟读、模仿。
3. 教师分段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和发音。
示范一段歌词:小河流水欢快跳跃白浪翻滚真是美山间溪涧水如玉清清澈澈心无力4.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歌,逐渐加快节奏。
情感表达:1. 学唱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和想象。
2. 提问:你们对歌曲中的小河有什么样的感受?总结通过学唱歌曲《小河流水》,学生不仅培养了音乐表达能力,也加深了对自然景色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歌词二:《我爱你中国》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我爱你中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家国意识。
教学准备1.播放器和音乐文件《我爱你中国》2.教师准备歌曲歌词的PPT或者黑板板书教学过程引入: 1. 教师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学唱歌曲: 1. 教师发放歌词,让学生跟读歌词,逐句学唱。
2.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进行跟读、模仿。
3. 教师分段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和发音。
示范一段歌词:我爱你中国我永远爱你我的祖国我爱你红旗招展星月闪耀我看见你远方的脸4.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歌,逐渐加快节奏。
情感表达:1. 学唱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和想象。
2. 提问:这首歌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们觉得祖国是怎样的?总结通过学唱歌曲《我爱你中国》,学生可以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并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理解。
五年级语文下册 儿童诗两首 1教案 统编新课标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儿童诗两首 1教案 统编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bb3f1fcc22bcd126ff0ce4.png)
儿童诗两首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学习《我想》(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
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1.生自由读诗。
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2)“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2.生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水墨画》(一)自读自悟,理解大意1.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2.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3.学生质疑,释疑。
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词两首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词两首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deca015ef7ba0d4b733b3e.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词两首教案《渔歌子》教学设计一、出示词语,认读记忆:1、师:考考同学们,行不行?生:……(师适当激励:信心不足?不敢?)(1)师:我这有一些词语,请同学们声音响亮的读出来。
(点击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词,师做相应评价(2)请全体学生读词。
师问: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生:颜色。
师:前三个表示,后三个表示。
2、(1)师:这回要增加难度了,(点击出示四字词语)谁还能声音响亮的读出来。
指名学生读。
再请全体学生读。
(2)师:如果我说这个地方“山是青的,水是绿的”,你可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生:……师:还可以用哪个词?生:……如果有一个地方的树木特别绿,绿的颜色快要滴下来了,用哪个词?如果有一个地方颜色特别多,那的花有白的、红的、蓝的、粉的;那的树有墨绿、青绿、翠绿等等,用什么词?生……3、(1)师:我这还有一组词,大家来一起读一读。
(点击出示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2)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老师上课的状态,用什么词?生……4、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记下这些词语,比比谁记得多?(1)生背,师提示:出声的读、背有助于记忆了。
(2)指导学生汇报自己记住的词。
师相机纠正出错的,并让出错的同学再读正确。
5、请全体同学高声朗读一遍词语。
二、由歌曲入手,走入《渔歌子》师:奖励同学们的优秀表现,请大家听一支歌。
(播放渔歌子的歌曲录像,让学生反复看和听。
)1、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很优美的歌曲,和歌曲同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很多画面,哪一个画面留在了你的脑海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师相机引导:如果让你用词语或者是句子来形容这些画面,你怎么说呢?学生试用刚才记忆的词语组成短语来说景物。
2、刚才的歌好听么?这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歌词中蕴含着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你知道是哪几句么?找学生念。
3、还有谁知道?也来念念。
补充出来(点击出示课件),不用写,说一说就可以:怎样的西塞山?怎样的桃花?怎样的流水?……同桌互相说说。
五年级语文下册 词两首2-2教案 人教版 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 词两首2-2教案 人教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205fdc0066f5335b8121ee.png)
3.词两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塞〞、“笠〞、“蓑〞三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两首词的意思。
2.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情意目标:1.通过对两首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3.使学生感悟这两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两首词的意思,根据这两首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课前准备:课件。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背诵《忆江南》〔齐背、单独背〕二、学习《渔歌子》。
1.以师生谈话的形式简介作者。
2.解题。
渔歌子,词牌名。
3.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一名学生自愿当小教师上台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台下学生可以对“小教师〞问难质疑,“小教师〞解疑,假设“小教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台下同学可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教师可引导、帮助。
在生生、师生的相互解答、质疑中完善对这首词的理解。
〔着重理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引导学生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②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③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怡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拓展性练习。
1.自学自解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晓景》,也可自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来学习。
2.交流自学情况。
3.读一读、背一背。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音,记忆字形。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
五年级语文教案 歌词两首-一等奖
![五年级语文教案 歌词两首-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fd4540ca3968011ca2009169.png)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读、唱歌词。
2、了解歌词的题材特点。
3、体会押韵、叠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并练习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押韵、叠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并练习运用。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平板电脑、课件、微课学生准备:学唱这首歌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释课题,创情景,整体感知歌词。
1、问题导入。
师:爱是什么?我们需要爱吗?今天我们学习22课歌词两首中的一首。
板书课题《让世界充满爱》,齐读课题。
2、理解“世界”。
师:什么是世界?指生回答师:世界一词源于佛经,“世”代表时间,“界”代表空间,世界一般是指地球上的一切。
再读课题。
3、跟唱歌曲,整体感知。
师:这首歌是音乐家郭峰在1986年为庆祝国际和平年而创作的一首歌曲。
我们来感受这首歌,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学生跟唱。
师:看了这些图片,跟着唱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用一个词语概括。
学生回答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首歌,都被它所感染,所打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词吧!(二)划段落,知主题,了解歌词的特点。
1、对比课文读歌词,找出歌词特点。
师:有位哲人说“音乐中歌词第一,节奏次之,声音居末。
”可见歌词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请同学们读歌词,看看它和我们平时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学生自读、思考、交流。
预设:语言简短预设:无明显段落2、划分段落,了解歌词的主题。
师:段落是指内容上相对完整的意思。
歌词有没有段落呢?(板书:段落)先思考有几段,每段讲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学生自主划分段落,指生展示段落划分情况。
师总结:爱是关心、帮助、祝愿,就是这首歌想要表达的主题。
(三)知押韵、品叠词,体会歌词语言特点。
1、对比感受歌词“押韵”的魅力。
(出示第一段和略作修改的第一段)师:老师把这段歌词略作了改动,但意思没变。
大家对比着读一读,然后说说你读后的感觉。
学生对比读并谈感受播放微课,了解押韵。
鄂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歌词两首》PPT课件1
![鄂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歌词两首》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781cfbf3960590c69ec3767a.png)
无论你我可曾相识, 无论在天边在眼前。 写作者美好的祝愿和期望。 真心地为你祝愿, 祝愿你幸福平安
连用两个“无论”,强调了不管我们是否熟识,
不管我们是否身处一地,我们都会“真心的为你 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
是啊,爱,使我们心灵相通;爱,使我们不再孤 单。我们需要爱,世界需要爱。爱让人不再孤单,
《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首录制于 1986年的中国公益歌曲,由郭峰作曲, 陈哲等作词,100多位中国流行音乐歌手演唱。
当时,正值国际和平年。而围绕这个主 题,当年有两首合唱曲最为引人瞩目——一 首是世界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作曲作词, 与美国众明星演唱的《We are the world》, 另外一首则是由罗大佑主创、台湾香港众多 明星演唱的《明天会更好》。一天,中国录 音录像总社一个年轻的女编辑受香港举办世 界和平演唱会的影响,向郭峰做了个提议: “他们敢做60名歌星的演唱会,我们为什么 不可以做一个百名歌星的演唱会,献给世界 和平年?”
尚。
第二部分:写各国运动健儿推到一切障碍, 迎接和平,实现理想。
“障碍”指一切阻 “让理解的歌声永飞扬”指世
挠和平的因素。如: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不公平,
强权、种族歧视, 而且会长时间内都很难改变
战争等。
而奥运精神便是打破种族、
本段再次使用反复 的修辞手法。表达 作者强烈愿望---构 建团结和平,和谐
“你”代表着他人。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表达着爱的真诚。
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
有爱的生活是全世界 人们的共同期望
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同欢乐”“同忍受”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词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选自两首歌词。
《让世界充满爱》是音乐人郭峰在1986年为纪念国际和平年所创作的主题曲。
歌词揭示了爱是关心、爱是帮助、爱是奉献的主题。
《手拉手》是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
歌词传递着一种和平、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传递着人类和谐这一基本信念。
这两首歌词简洁流畅、配以舒缓、明快、朗朗上口的旋律,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流传至今。
歌词作为一种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形式,类似诗歌,但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押韵和对仗是必须的,但非严格。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
课时安排:
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让世界充满爱》;
第2课时:学习课文《手拉手》,总结全文,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你们一定有过伤心难过、孤独寂寞的时候,这时的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是的,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要爱,都渴望爱。
有这样一首歌词就写出了爱的真谛。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吧。
(板书:让世界充满爱)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播放歌曲。
聆听着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首歌,被它所感染、
打动。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深入领会歌词的内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熟练。
3.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把你感受到“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
6.全班反馈。
三、深入学习,体会歌词的内涵
1.自由朗读,交流学习:
(1)说说这首歌词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加点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1)出示句子:
轻轻得捧起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2)请同学朗读,谈自己的体会。
3.指导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升华
1.总结全文:同学们,人类最崇高的行为是“奉献”,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叫“关爱”。
让我们打开心结,真诚相待,与人为善,放飞爱心,将爱播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吧!让我们将爱的真谛都融入到我们的歌声中。
2.齐唱《让世界充满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要爱,都渴望爱。
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歌词。
(板书:手拉手)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3.播放歌曲。
聆听着这首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学们也喜欢这首歌。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深入领会歌词的内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熟练。
3.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
6.全班反馈。
三、深入学习,体会歌词的内涵
1.自由朗读,交流学习:
(1)说说这首歌词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加点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1)出示句子:
推倒一切障碍,让理解的歌声永远飞扬。
(2)请同学朗读,谈自己的体会。
3.指导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拓展升华
1.总结全文:同学们,我们在奥运赛场上,传递着一种和平、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传递着人类和谐。
让我们将爱融入到我们的歌声中。
2.学唱《手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