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概要

合集下载

形势与政策之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之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

南海问题反映出海洋政治社会对海权、海洋资源的关注,海防、海洋军力和海洋安全问题,海洋政治社会中的大国博弈。

南海问题是南海争端当事方以及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中国的经济、政治等的举动,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

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法律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有人说我国的国土象一只雄鸡,但如果把我国的海洋算进去,我国的领土更像一把火炬。

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责任。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下面我仅从以下三个角度阐释我对南海问题的认识。

历史依据:主权在我无争议祸因利益起争端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

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中国明朝海军多次通过南海下西洋,是南海的唯一正统力量,南海东南亚国家的君主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接受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才是合法正统的,南海周边国家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是中国中央政府的藩属国。

海南岛在中国西汉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中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所谓越南等南海的东南亚国家拥有南海主权的说法根本就是不合法不合理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

形势与政策 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         南海问题

正确看待南海问题[提要]自古以来,中国都对南海地区拥有主权,由于中国的强大,并且南海地区多为中国的藩属国,所以这些藩属国也承认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无可争辩的主权。

直到美国的石油公司在南海发现大量石油这一重要战略物资,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南海逐渐成为世界上航运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

越南等周边国家意识到了南海的重要性,开始逐步有计划的开始侵占南海的一些岛屿。

由于此时的中国刚经历完十年动乱,加上改革初期,一切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略了该地区的重要性。

这一状况,更是加剧了越南等周边国家的野心,肆无忌惮的出去中国的领海地区,抢占岛屿、渔业、石气等资源。

由于海洋意识薄弱,一直没有切实的解决,所以才最终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在工业发展的带动下,石油资源的大量进口,造成了中国的石油进口90%以来于海上航道,而这又必须是经过南海海域。

再加上,中国大量出口至欧洲的廉价商品也必须通过南海海域进入印度洋,从而到达欧洲。

另外,南海又有丰富的石气资源,这一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

中国开始意识到南海的重要性,开始越来越强硬的强调南海的主权,这不仅仅是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这已经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

所以,南海问题才会越来越火热,越来越尖锐。

背景资料2011年6月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越南、菲律宾等国均以不同方式主张自己在南海的利益,中国方面积极应对,这一阶段性争端渐渐平息。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形势与政策 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 南海问题

南海争端问题个人信息:摘要:目前,就我国海洋政治形势而言,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复杂的历史变迁、激烈的资源争夺、海上航路的维护、长期无法落实实权等原因造成南海问题不断升级。

为了抑制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和复杂化发展趋势,笔者提出几点意见,希望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尽快圆满解决南海争端问题。

关键词:南海国际越南近年来,作为世界上具有战略、经济地位的南海成为周边各国和某些大国争抢的对象,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和趋向国际化。

南海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安全问题。

能否快速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已成为中国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南海问题的产生南海问题主要是指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在南海主权归属问题上的争议。

南沙群岛的归属是南海问题的核心。

1、复杂的历史变迁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南沙群岛。

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内政部委派员接管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然而,日本当时公开表示的是放弃南沙群岛“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但却没有明确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

后南越在国际会议上声明其对西沙南沙群岛的“权利”。

此后,使得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

2、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越菲马等国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马来西亚则在南海大肆开采石油,鼓吹东南亚国家联合起来成立南沙集团,增加与中国的谈判筹码。

另外,区域外大国如美国、日本以保护航路自由为借口介入南海,怂恿越菲马等国不断挑战中国战略底线。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导致南海问题矛盾重重《公约》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

据此,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取“先占岛后圈海”策略和“先圈海后占岛”策略,同时,都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形势与政策南海争端

形势与政策南海争端

形势与政策——论南海争端问题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但是自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诸岛的归属以及海域的划分形成了冲突与争端,即所谓的“南海问题”。

一、南海战略地位南海,幅员辽阔,拥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浩瀚海域,其间更是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岛、礁、滩、沙等。

地处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地区,南海不仅拥有着异常丰富的渔业资源、深海动植物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相比较于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海重要的战略地位更加不容小视。

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

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二、南海的历史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

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

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

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三、南海的现状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声明,陆续侵占吞食了其中的一些岛屿,形成以武力非法侵占我国南沙岛屿的局面,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

截止目前为止,在南沙群岛中,我海军仅守卫着永暑礁等7个岛礁,国民党海军则驻扎在最大的岛屿--太平岛上;越南已占据了我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了9个岛礁,马来西亚也占据了5个岛礁,南沙海域的32个主要岛礁,有31个完全在他国的控制之下,南沙海域划界纠纷十分严重!四、南海问题的实质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国家的利益,南海的利益包括资源利益和战略利益,南沙之争,其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

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

三是作战舰艇与保障舰艇的比例失调
目前美国作战与保障舰艇比例约为 3:2,日本为3:1,印度为5:4,而我国 海军这一比例严重偏低,保障舰艇比例 偏低将严重制约海上作战的范围和持续 时间,在未来的作战中极可能出现打得 到但保障不到的尴尬局面。 上述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对南沙控制 能力偏弱,其它周边国家由于握有距离 较近的区位地理优势,形成了鞭长莫及 与近在咫尺反差。
1、强化岛礁军事设施
2、加大海域管控力度 3、强化军事控制力量
4、举行以南沙为背景的演习
5、大肆掠夺资源 6、掠夺水产资源 7、掠夺旅游资源
资料图:越南在我南沙群岛建设的灯塔
越南野心最大,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 ‚主权‛。到2002年,越南占据27个岛礁, 守军增至2020人;如今被越强占的南沙岛 屿已达29个。 70年代,菲律宾派兵先后占领了3个南沙岛 屿,如今占领总数达到9个(也有说10个)。第 二大岛中业岛已被菲设为南沙群岛指挥中心。 马来西亚于1983年和1986年分别占领了弹 丸礁、南海礁和星仔礁,目前共侵占南沙岛 礁5个(由于对外公开资料数据不一,也有说 6个)。
南沙群岛最南端的曾 母暗沙距赤道200多海 里,距中国大陆约1000 海里。而它们距周边相 关争端国的位臵则比较 近。比如,它离菲律宾 的巴拉望等不到100海 里,离越南南部东海岸 大约350海里。我国南 沙群岛的南通礁距离文 莱海岸只有48海里 .
美日等国介入的因素
南海地处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美日亚太地 区战略调整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为继续保持在亚 太地区有利的战略态势,遏制和牵制中国的崛起, 美日积极插手南海问题,拉拢东盟国家。而南海 问题就成为美日插手的最好突破口和切入点。 东盟因情就势,实行“以大制大”的平衡政策, 在南海问题上频打“美国牌”和“日本牌”。近 年来,东盟各国调整了排美倾向,开始重新构筑 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加强军方高级将领的互访, 联合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联合演习。马来西 亚还为美国军队重新提供了海军和空军基地,并 大量从美国购买军火。

形势与政策课 南海问题讲稿

形势与政策课 南海问题讲稿

南海问题讲稿南海问题的出现至今已有几十年了,而国人对南海问题的原因、历史和现状却知之甚少,同时也对南海的重要性认识不深。

本文旨在让读者对南海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情况有个大体的了解,意识到中国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从而认识到中国南海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同时,本文还就现存争端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方案,可供读者参考,以进一步引发读者的思考,形成和强化全民的海洋意识。

一、南海及南海诸岛的概况(一)南沙群岛的地理概况“南海诸岛是南海中中国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

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公里,共有岛、礁、沙和滩200多个。

诸岛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北至黄岩岛。

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其中西、南、中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的西南部,由200多个岛、礁沙组成,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

”(1)南沙群岛则是分布范围最广、岛礁数量最多的一组大群岛,国际习惯称其为“斯普拉特利群岛”。

南沙群岛[1]在祖国南疆的最南端,是南中国海诸岛中岛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椭圆形珊瑚礁群。

位于北纬3°40'至11°55',东经109°33'至117°50'。

北起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东至海里马滩,西到万安滩,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水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约占南中国海传统海域面积的五分之二。

周边自西、南、东依次毗邻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

南沙群岛由55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但露出海面的约占五分之一。

南海问题的焦点就是最南端的南沙群岛。

目前,周边许多国家不仅对岛群提出了主权要求,而且还占领了大部分岛礁,对其附近海域进行疯狂的资源掠夺。

中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南海主张和政策形式与政策

南海主张和政策形式与政策

南海主张和政策形式与政策中国南海的主张和政策自古以来,南海就是中国的海域,我们国家对其拥有主权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南海在中国的的主权地位也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但是由于美国战略转移,以及二战后日本归还南海主权后,其归属问题没有明确,导致南海周边的国家以种种借口入侵我国南海海域,导致南海形势恶化。

形成近些年来一直干扰我国安定的“南海问题”。

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甚至拥有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不仅如此,天然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也相当的丰富。

除此之外,它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使之成为周围各国争相侵占的重要原因。

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中国及其岛屿通向外部世界的交通要冲,是马六甲海峡通往南亚各国的必经之路,控制着及其重要的交通要塞和国防航线,重要的战略位置不言而喻。

尽管中国一再强调南海是中国的领海,我国对其拥有绝对的主权。

但南海问题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南沙群岛被周边各国用种种借口侵占,而中国控制的仅仅是几个小岛屿。

面对日趋恶化的紧急形势,维护南海的权益必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南海问题极其复杂。

首先,南海是个半封闭的海域,环绕各国,而各国之间的资源竞争又特别剧烈,从战略这方面讲甚至已经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而且周边各国都要求拥有部分岛屿的主权,使得我国面临多方的压力。

维护南海的利益是我国当今局势下不可忽视的问题,从现实情况分析,解决南海问题,必定是一场长期渐进,艰难复杂的持久战。

因此,选择正确的维权路至关重要。

所以,此时此刻,我国对南海的主张和政策,以及将要实行的措施,将对南海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将就这三个方面对南海问题进行相关论述。

一、我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主张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一些领土边界问题。

同样,这一立场适用于南沙群岛。

中国愿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同有关国家妥善解决有关南海的争议。

形势与政治 中国周边环境——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治 中国周边环境——南海问题

中国周边形势——南海问题10注会10班XXX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第一条。

而如今,由于各种经济与政治的利益,诸多国家不惜牺牲与我国的关系,加入到非法占据并大肆开发南海资源的行列中。

南海问题,涉及国家主权与领土、历史与法律等,是政治、历史、国际法、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人们也纷纷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

南海简介南海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在经济和国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西南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数据显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180个,大概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

仅是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

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披复,这些沉积物与我国北部湾、海南岛的新生代沉积物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地。

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逐步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

南海的海底资源,在社会和经济效益上,都是不可估量。

南海问题的产生南海,从来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截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南海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

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1967年间联合国探测团提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南海问题【摘要】近年来,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对于南海主权的争端愈演愈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南海问题。

由于南海问题牵涉到了许多国家的利益,所以中国保全领土,维护主权的的路途就变得十分艰难。

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对中国经济,政治等多方位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保全领土主权的完整,解决南海问题已变得迫在眉睫。

【关键词】南海问题,成因,现状,对策一:南海问题的成因与现状南海问题主要是指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在南海主权归属上的争议。

其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南沙群岛主权归属问题;二是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分问题。

南海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经济方面来说,南海具有丰富的资源,并且又是重要的贸易通道,它对所属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法律方面来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一步提高了南海的价值。

由于海洋意识的淡薄和自身能力的制约,使中国在过去的很年内护忽略了对南海的经营,这使得有些国家有机可乘,挣着夺取南海这块“肥肉”。

南海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多方占领。

越南迄今为止共占领中国南沙岛礁29 个之多,是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

菲律宾非法将我国41 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版图,并占领9 个岛礁。

马来西亚于1983 年8 月和1986年10 月以军事演习为名侵占了弹丸礁、光星仔礁和南海礁,此外还将27 万平方公里南沙海域划入其版图。

印度尼西亚和文莱虽没有侵占南沙岛礁,但分别侵入了我国传统海域5 万和3 万平方公里。

中国台湾省控制着南沙群岛最大岛屿太平岛。

而中国是南沙群岛的合法拥有者,却只占有7 个岛礁。

这样南海海域形成了6 国7 方纷争的局面。

第二,扩充军备。

越南基于海洋战略利益的计量, 比较早地实施海洋战略, 着手打造强势海军。

最近,据俄罗斯纽带新闻网道,越南海军正在建造30至40 艘400 吨级的军舰,并计划投入38 亿美元,在越南东北部建造一座占地3 000 公顷和可停靠4万吨级战舰的大型军港,2006 年2月1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已下令购买无人间谍飞机数架进行海洋侦查和监控, 以保卫其海疆。

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

南海!南海!美丽的地球,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而长久以来,由于人们长期居住在陆地上,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新世纪伊始,海洋意识也开始渐渐出现,渐渐兴盛。

原因很多:第一,陆地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无法满足人类长期发展需要。

而海洋却拥有丰富的资源。

据相关数据表明,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估计等于全球农产品常量的一千倍,未来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80%出自海洋,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预测储量有1.4万亿吨,海洋是人类丰富的资源宝库。

第二,海洋是重要的战略运输通道,是经济全球化的动脉和纽带。

当今国际贸易中的95%由海上运输承担,目前世界上集装箱运输和大型油轮的运输,可以实现港口与港口之间的门对门服务。

第三,海洋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要,海洋是保护国家的重要战略屏障。

而且能够控制海洋的国家,能够成为海上的霸权国家,如历史上的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英国,美国等等。

第四,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的陆地生存空间紧张,开发海洋成为人类扩大生存空间的必然选择,联合国《21世纪议程》估计,到2020年,远海地区的人口将占到全球的总人口的75%......各个方面的信息都表明,海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兴大国能否和平崛起,发达国家能否保持优势,对海洋的掌控与利用至关重要!正因如此,国际上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纷纷要求扩展大陆架和专属经济特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2008年,澳大利亚申请扩展它的大陆架,很快就得到联合国大陆架海洋划界委员会的批准,它可以扩展25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管辖区域,因为澳大利亚周边几乎没有邻国,且海域东西南北延伸没有对方国家异议,所以,它比较容易扩展,而今全世界唯一存在岛礁,海域,大陆架主权和主权利益的多边交叉争议的就是我国南海,它同时也是世界上争议面积最大的海域。

黄海是我国海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海,渤海,黄海,东海加一起还不如南海大,南海面积近360万平方公里,是继太平洋的珊瑚海,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之后,世界第三大海。

中国南海问题(形势政策)

中国南海问题(形势政策)

托。
× × ×
二、南海问题
概述: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 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但70年代开始,越、
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
并提出主权要求。
(一)南海诸岛受控制现状
东沙群岛
1 、东沙群岛完全被 台湾军队控制;
2、西沙群岛完全由 我军管辖; 3、除黄岩岛由菲律宾 侵占外,中沙群岛 其余岛礁也由我军 管辖。
中国南海问题
主要内容
一、南海及南海诸岛的概况 二、南海问题 三、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 因 四、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对策
一、南海及南海诸岛的概况
(一)南海诸岛的地理概况 (二)我国拥有南海及南海诸岛的主 权不容质疑 (三)战略要塞地位至关重要南海

地理概 述 (一)南沙群岛
东沙群岛
的地理概况

2、交通枢纽地位
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 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60%外贸运输从南沙 经过。我国进口原油的4/5是通过马六甲海峡 运输的,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船只总量的 60%是我国船只。
太平洋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3、军事战略地位
1、南海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是
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运输线的必经之地,也 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的关键所在。 2、位于越南金兰湾基地和菲律宾的苏比克湾 基地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重大的战 略价值。
(五)南海危机最新动态

马来西亚和越南5 月6日向联合国大 陆架划界委员会 联合提交200海里 外大陆架“划界 案” ,欲与菲律 宾一起将南海瓜 分完毕。
三、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

形势与政策(中国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中国南海问题)

南海争端
对于黄岩岛是中国领土的立场, 菲方过去从未表示过异议,但1994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 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来,菲方突 然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 济区内为借口,先是宣称对黄岩岛 拥有海洋管辖权,后公开叫嚷对黄 岩岛拥有主权。据统计,从1997年 以来,菲在黄岩岛抓捕和骚扰我渔 民的事件平均每年二三起。每次事 发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提出 了抗议和交涉,但菲方充耳不闻, 侵犯行为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呈变 菲将在中菲南海争议区采气 或将加深两国矛盾 本加厉之势。
中国渔船与美国海军无暇号间谍 船在南海对峙
美国在南海的行动
• 美方对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10 余个国家开展了所谓“航行自由”行动。 • 4月15日,访菲的美国国防部长卡特与菲律宾国防部长加 斯明一起乘坐军用运输机,登上正在南海进行巡航的“斯 滕尼斯号”,为美军在南海的所谓“自由航行”加油打气 。 • 美国在南海区域进行联合军演。
南海争端
南海仲裁案
2013年3月26日,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 而国际法庭欲“强行”仲裁南海争端。 2013年4月初,中菲南海争端并未提交至国际海洋法法庭,而是遵 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并在争端一方菲律宾的要求下 ,进入到争端解决机制之一的“仲裁”程序中。2013年7月16日, 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国际法庭对中菲南海争端仲裁程序已 经开始。 2015年10月3日,菲宣布暂停岛上工程,等待国际仲裁。 对此,中国坚持不接受、不参与。无论仲裁案最终结果如何,中 方都不会接受和承认裁决。
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3、从战略上分析,南海 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素 有“亚洲的地中海”之称。 南海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 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是东 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 欧洲必经的重要国际航道。 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 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 海,60%的外贸运输从南 海经过。

南海问题之我见 毛概&形势与政策

南海问题之我见 毛概&形势与政策

1南海问题南海问题南海问题南海问题之我见之我见之我见之我见南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

北接中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同东海分界。

东南至菲律宾,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属于九段线之内的有210万平方公里左右。

南海位居热带,平均水深1212米,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

由于其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元朝时期,南海就已经划入中国版图。

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包括清政府、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政权)一直声称拥有南海的主权,而且没有引起过其他国家的争议。

20世纪60年代,南海海底勘探出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此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成了亚洲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点之一。

从70年代起,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开始占岛。

80年代,印度尼西亚、文莱也趁火打劫,混水摸鱼,向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并利用东盟组织联合起来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南沙群岛国际化,使我国南海及南沙群岛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动。

南海尤其是南沙群岛大量岛屿被占。

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

中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本无争议的南沙群岛为何会形成主权争议如此复杂的南海问题呢?原因有三:其一,就是其本身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澳洲来往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著名的海上的“丝绸之路”。

国际上一直有观点认为,谁控制了南海,谁就控制了东南亚,从而控制了西北太平洋和澳洲大陆。

此外,南海尤其是南沙群岛海域资源量极其丰富。

据专家保守估计,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十分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

形势与政策之南海纷争问题

形势与政策之南海纷争问题

南海纷争之由及方案1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金边出席第七届东亚峰会。

阿基诺三世在会上表示,菲律宾希望中国能够成为用智慧寻求和平的表率,“只有中国能够仁慈与慷慨地对待周围这些弱小的邻国,该地区的稳定才能得到保证,我们所有国家才能在当前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保持发展。

”而对于这一荒唐的言论,温总理只是回答说:“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不存在主权争议,中国维护主权的行动是正当和必要的。

”自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而近几年随着外部势力的介入及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态度的日益强硬南海问题被进一步复杂化,甚至有转化为国际问题的趋势。

而温总理的话简明有力地表明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坚决不退让。

南海纷争之源引起南海纷争的缘由是多方面的。

第一,能源。

这是引起纷争的核心因素。

它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以后,拥有丰富油气资源、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的南海成为世界热点争议地区。

南海蕴藏的石油储量异常丰富且品质优良。

为了石油资源,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开始疯狂抢占南海岛礁。

第二个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各国对石油的需求呈不断上升。

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主要是因为南海被相信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

而世界大国美国和地区大国日本等则主要是担心一旦承认中国南海地区的主权,中国就会完全控制南海,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脉。

第二,战略价值。

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如果我国能控制南沙海域,我军防御纵深将增大上千千米。

这一宝贵的战略纵深,不但加大了我军海、空力量的回旋余地,而且对于我国抵御强敌战略空袭,掩护陆上兵力行动具有突出意义。

第三,大国介入。

解决海岛争端绕不开的一个国家,美国!目前中国所有的领土争端看似与美国无关,但美国却最关键。

形势与政策论文-国际形势之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国际形势之南海问题

国际形势之南海问题南海的问题发展到如今,越显得焦灼。

首先,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南海问题的起因。

南海问题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南海问题实质上是南沙争端。

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五国六方”。

西沙争议仅存在于中越两国之间,是由越南单方面挑起的。

越南把所谓的“西沙争议”引入南海问题,是蓄意将南海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

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南海问题实质上是指南沙争端。

一、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升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并不存在南沙争端问题,除了南越当局对中国南沙群岛提出过“主权”要求外,没有其他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这一事实持有异议。

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从未对南沙岛礁及附近海域有任何主张或行动。

南沙局势相对平静,南沙争端的国际影响也十分有限。

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南、菲律宾等国纷纷出兵占领其声称“拥有”主权的岛礁,南沙争端开始凸显。

南海问题虽然很早就有,但是真正地开始大凸显是在2009年,南海问题大凸显的原因是美国在广义东亚的对华战略和外交方向与个别东南亚国家的躁动。

还有外交,竞争谁的朋友多。

也就是美国的东亚太平洋外交,要以这样的手段在东亚赢得经济外交影响,加紧竞争,减少中国在东亚太平洋的外交影响。

2010年希拉里在河内发动性了美国创新性大政策,即南海问题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争端要通过多边谈判解决,美国是其中一份子。

南海的问题从09年大凸显之后,在之后的几年中国对南海问题的基本态势、外交态势、战略努力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2011年6月以前,中国跟周边个别东南亚国家,特别是越南越闹越大,美国插手越来越厉害。

2011年6月在巴厘岛开的论坛,从那时候开始中国政府战略变得更加清楚、丰富,而且我们减少了在硬方面针锋相对的对待越南的措施,更重要的是2011年巴厘会议后四个月,越南总书记访问中国,达成了非常重要的协议,使中国和越南一度非常尖锐,有可能演变为有重大的外交影响,比如军事冲突、外交干涉,比如疏离中国、东南亚、东盟国家关系的局面相当有效的加以控制,直接到现在基本有效,当然越南还在操控,但操控程度跟过去不一样。

形式与政策-南海问题与我国的基本政策

形式与政策-南海问题与我国的基本政策

南海问题与我国的基本政策坦荡无垠的中国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8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强调:“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

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人民都不会答应”。

一、南海问题现状1、中国南海概况南海是位于东南亚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台湾本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南沙群岛地处我国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端,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

现属海南省辖区。

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

此外,还蕴含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

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

2、南海问题的现状南海目前的现实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被周边多个国家占领并在不断搅局:第一,多国侵占中国岛屿。

其中,越南侵占29个岛礁、菲律宾侵占了9个、马来西亚侵占5个、文莱侵占1个。

中国大陆和台湾省仅实际控制着8个岛礁。

第二,多国扩充军备拟强占南海岛屿。

近年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为巩固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加快了海军建设步伐,不断更新武器装备,不惜重金购买军舰,提高立体作战能力。

第三,自定法律宣示主权。

有关国家企图把其占领中国的南沙岛礁合法化。

第四,大国插手。

南海地区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资源引起区外大国的关注。

美国、日本和印度基于政治、经济和战略目的,利用各种手段不同程度地干涉南海问题,使南海问题越来越复杂化。

二、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南海问题之所以产生,主要有如下原因:1、南海地区资源丰富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

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

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2、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