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苏辙六国论比较

合集下载

试论“三苏”《六国论》的异同

试论“三苏”《六国论》的异同

试论“三苏”《六国论》的异同袁猛【摘要】Suxun and his sons all have written The Theory of the Six Countries 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about the six nationsburst .Suxun hold the bribery policy to the Qin State is the biggest disadvan-tage,and Sushi said there should be "value intellectuals".However Suzhe hold the situation is the first reason .Many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different aspects ,but ignored the same aspect because of the three different points .It will focus on these same areas in this paper .%基于苏洵父子三人都曾写过《六国论》,且对于六国破灭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而展开分析:苏洵持“弊在赂秦”,而苏轼认为应“重士”,苏辙则从“势”的方面入手。

三人观点不一,因此人们关注异的方面较多,对同的方面则大多忽略。

除了立论点,研究揭示了三篇文章中还存在许多相同的观点。

【期刊名称】《蚌埠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六国论;异同;利【作者】袁猛【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北宋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重要三席,分别针对七国之事写了《六国论》,阐述了对六国灭亡原因的不同看法。

六国论原文+翻译+赏析+背景

六国论原文+翻译+赏析+背景

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苏轼《六国论》与苏辙《六国论》比较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苏轼《六国论》与苏辙《六国论》比较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苏轼《六国论》与苏辙《六国论》比较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廉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整也。

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材料二: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节选自苏辙《六国论)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六国论》翻译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翻译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翻译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摘要: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六国论》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作者: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陈友冰战国后期,山东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对抗函谷关西的秦国,当时无论是内在力量还是外表声势,六国都大大超过偏于西隅的秦国,但其结局恰恰是六国纵散约败,一个个被秦国蚕食鲸吞。

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横扫六合,登上始皇帝的宝座。

这一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一直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纷纷探究其中的原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以为史鉴。

北宋苏氏父子和元代李桢的《六国论》,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三篇。

由于他们立场、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六国破灭这一历史事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结论虽然不同,但又都能言之成理,史论虽不全面却又都持之有故,而且选材典型、论证周密,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因此,比较一下他们在确立论点、选择材料、组织论证时的不同方法,分析一下他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历史现象,乃至论说文的教学与写作,是有帮助的。

一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全文就围绕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进行论证。

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

”这里采用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非兵不利、战不胜”,目的在于要把“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突显出来。

然后,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赂秦之害:一是从赂秦者来说,“赂秦而力亏”,这是破灭之道;另一是从不赂秦者来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不赂者以赂者丧”。

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

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论证“赂秦而力亏”。

从秦国方面来看,它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通过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到力量消耗殆尽,再想抗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只有束手待毙,所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三苏《六国论》比较

三苏《六国论》比较

三苏《六国论》比较
三苏都曾写过一篇《六国论》,讲真,虽然苏轼声望很高,但很显然苏洵的《六国论》要技高一筹。

苏轼强调了“士”的作用,认为六国诸侯卿相争相养士士六国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用他们来治国,给予优渥条件,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窝里斗,让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得以实施,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六国论》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最新-《六国论》(苏洵)、《六国论》(苏辙)、《伶官传序》(高中二年级语文) 精品

最新-《六国论》(苏洵)、《六国论》(苏辙)、《伶官传序》(高中二年级语文) 精品

《六国论》(苏洵)、《六国论》(苏辙)、《伶官传序》二. 重点、难点:教学目的:《六国论》(苏洵)一、学习本文论证的严密性。

二、借鉴本文对比论证和例证、引证等论证方法。

三、理解本篇史论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六国论》(苏辙)一、了解作者分析的战国时期的战略形势及主张六国应采取的自安之计。

二、比较阅读苏轼父子的三篇《六国论》,并进行鉴赏。

了解对同一问题根据自己占有的材料,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可以自成一家之言。

《伶官传序》一、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史实、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结构布局特点。

二、体会正反对比论证的写法。

三、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教学重点:《六国论》(苏洵)一、作者简介:苏洵(1018-118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曰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二、文章背景及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六国论赏析

六国论赏析

六国论宋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能够(28)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1.率:一律,一概。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六国论》练习(含答案)

《六国论》练习(含答案)

《六国论》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

《心术》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太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不动。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当是之时,而无腹心之臣,可为寒心哉!昔者高祖之末,天下既定矣,而又以周勃遗孝惠、孝文;武帝之末,天下既治矣,而又以霍光遗孝昭、孝宣。

盖天下虽有泰山之势,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

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奏于朝,召试舍人院,辞疾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

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方奏未报,卒。

赐其家缣、银二百,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

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节选自《宋史·苏洵传》,有删改)文本二: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苏洵苏辙六国论观点上的异同点

苏洵苏辙六国论观点上的异同点

苏洵苏辙六国论观点上的异同点苏洵和苏辙这俩父子,听名字你也知道,他们肯定有一肚子的智慧,差不多是“父传子业”这种大理想的代表。

尤其在他们的《六国论》中,苏洵的观点和苏辙的观点其实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又各有千秋,怎么看都挺有意思的。

你要说一样的地方,那肯定有,毕竟两人是一家人,思维也受父亲的影响。

但要说不同的地方,嗯,还是挺明显的,就像两个人都站在同一个问题上,但看法和态度上,差得有点远。

咱们就拿《六国论》来说说吧,看看他们俩怎么通过各自的笔触,讲出对六国灭亡的不同感受。

先说说苏洵的看法。

他认为六国之所以会败给秦国,不是因为秦国有多强,而是六国自个儿太软弱,根本没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和行动。

他把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离心离德”,就是说大家各自为政,互相不信任,联合起来的意愿几乎为零。

换句话说,六国之间就像个拆散的小团体,大家互相看不顺眼,谁也不愿意搭把手,结果就被秦国一口气吞掉了。

所以,苏洵说,六国如果能像秦国那样统一思想,搞个“大团结”,也不至于被灭了。

听上去,这个想法挺简单直接的,像极了今天的“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

如果六国那时候能有点团队意识,可能结局就不一样了。

然后再看看苏辙,他的观点又有些不同。

苏辙认为,六国的问题虽然也在于联合不够,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六国的“骨头”太软了。

秦国不光有统一的思想,它还有强大的实力和高效的运作机制。

六国的、懒散、决策迟钝是其灭亡的主要原因。

你想想,六国的上层,几乎都在玩“官僚主义”——只是口头上说着要联合,可根本没有实际的行动。

就算偶尔有些小联合,也因为各自的利益冲突,最终只能散伙。

苏辙直言不讳,说这就是“无能”在作祟。

与其说是外敌太强,不如说是内部自己不行。

六国都缺乏强有力的政治体系和高效的执行力,才让秦国轻松就成了赢家。

苏辙的这一看法,更像是在批评当时的政治,简直就是“病入膏肓”了。

说白了,苏洵的看法更侧重于“合作”和“团结”,但也有点理想化的味道,毕竟六国当时的复杂局面,可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统一的。

【诗歌鉴赏】苏洵《六国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苏洵《六国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苏洵《六国论》原文翻译及赏析苏洵《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注释、兵:兵器2、善:好。

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赂,贿赂。

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道:原因5、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6、率:都,皆。

7、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8、完:保全。

9、以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希望有所帮助!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从《六国论》来分析苏辙对苏洵政论文的继承与创新

从《六国论》来分析苏辙对苏洵政论文的继承与创新

品位•经典文艺评论从《六国论》来分析苏辙对苏洵政论文的继承与创新O王心宇(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摘要】基于苏洵、苏辙父子二人都写作了散文《六国论》,针对六国败亡秦王统一天下这一史实阐明自己的观点,苏洵认为“弊在赂秦”,苏辙则归于“不识天下之势”,虽然观点不同,仍可以看出二人行文一脉相承,本文试从结构、修辞、主题三方面入手分析苏辙对苏洵政论文的继承和做出的创新。

【关键词】六国论;逻辑;修辞;借古讽今苏辙与苏洵父子二人均以极高的散文艺术成就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两人写作的同题散文《六国论》为例,虽然表达的观点不同,仍可以看出苏辙在逻辑结构、修辞手法以及借古讽今的主题上继承了苏洵的政论文,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散文风格。

一、纵横文风,逻辑严密苏洵一生博览群书,尤喜战国策,久而久之,战国策士文浸润他的思想,影响他的文风。

王安石评价称“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1],这是十分客观也是极高的评价o所谓纵横学,指战国时游说之士为进谏诸侯所做文章,因其雄辞善辩,豪宕驰骋而著称于世。

时隔六百年,在苏洵政论文上再次感受到先秦遗风,《六国论》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它开篇立论,在第一段开头就点名“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然后采用设问回答的方式,重申赂秦之弊,接下来先从正面论证赂秦者必亡,诸侯国不断割地与秦以求一时之安,“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⑵,以致诸侯国力衰弱,未战之前就胜负已定,“至于颠覆,理故宜然”[21o 第三段再反过来说明齐、燕、赵国属于未赂秦者但终因赂秦者亡的道理,最后提出六国诸侯应齐心合力对付秦国的方法论,并启发今人。

整篇行文规整有度,上下呼应,言语精炼,风格纵横恣肆,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可谓深得战国纵横策士文之真传。

而苏辙自幼得到父亲苏洵的悉心教导,其生平学问皆受到父亲影响,加之天资聪颖,在政论文这种文体上亦有很高的建树。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陈友冰战国后期,山东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对抗函谷关西的秦国,当时无论是内在力量还是外表声势,六国都大大超过偏于西隅的秦国,但其结局恰恰是六国纵散约败,一个个被秦国蚕食鲸吞。

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横扫六合,登上始皇帝的宝座。

这一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一直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纷纷探究其中的原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以为史鉴。

北宋苏氏父子和元代李桢的《六国论》,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三篇。

由于他们立场、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六国破灭这一历史事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结论虽然不同,但又都能言之成理,史论虽不全面却又都持之有故,而且选材典型、论证周密,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因此,比较一下他们在确立论点、选择材料、组织论证时的不同方法,分析一下他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历史现象,乃至论说文的教学与写作,是有帮助的。

一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全文就围绕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进行论证。

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

”这里采用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非兵不利、战不胜”,目的在于要把“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突显出来。

然后,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赂秦之害:一是从赂秦者来说,“赂秦而力亏”,这是破灭之道;另一是从不赂秦者来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不赂者以赂者丧”。

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

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论证“赂秦而力亏”。

从秦国方面来看,它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通过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到力量消耗殆尽,再想抗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只有束手待毙,所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论(苏洵、苏轼、苏辙版)

六国论(苏洵、苏轼、苏辙版)

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苏辙《六国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课内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文中加点字的解释、用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责怪窃怪.天下之诸侯:形容词意动B.韩、魏塞秦之冲.:要道发愤西.向:名词用作动词C.藉.之以蔽其西:慰藉秦之.用兵于燕、赵:取独D.以二国委.秦:委托以.取其国:介词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从《六国论》看苏洵、苏辙的史论散文文风

从《六国论》看苏洵、苏辙的史论散文文风

从《六国论》看苏洵、苏辙的史论散文文风基于苏洵、苏辙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身份在散文史上的地位,我们可以从他们分别撰有的《六国论》中一窥其史论散文的特有风貌,即苏洵的激切恣肆与苏辙的曲折委吐。

首先,立论的现实针对与史家视角。

与辙文偏重对六国破灭这一事件本身进行的立论不同,洵文的立论动机不局限于以史说史,而更在于借古讽今,指摘时弊,因此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换句话说,苏洵是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主人翁身份,来讽谏宋朝统治者对外采取的纳贡称臣、妥协苟安的政策的,而这恰是他形成激切恣肆文风的重要因素。

相对的,苏辙则是以一个客观史学家的局外人身份,来评说历史事件的,那么他的理智从容就构成了文章的主要基调。

其次,情感的激切与沉稳。

如果说洵文的开篇是恣肆的气势裹挟着激切的情感突兀而来,那么,辙文的开篇则是在“深思远虑”的读史思索中融入沉稳的情感的。

洵文在论说之始,便开门见山地抒发“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议论,这里没有多余的文字,也不容许犹疑,就是如此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而辙文的开始,则是先铺叙史实与史思,然后才顺理成章地引出“诸侯灭亡,在不知天下之势”的观点。

与辙文层层递进的客观推理相比,洵文不仅使用了“呜呼”、“悲夫”等嗟叹词,并且还在夹叙夹议中表达了对以地事秦的痛惜,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激愤等,其充沛的情感溢于言表。

也就是说,洵文重在以情说理,而辙文重在以理说理。

再次,论证的繁复与缜密。

不论是洵文正面阐述的“赂秦”危害,还是辙文正面阐述的“天下大势”,接下来的论证,父子二人不约而同地笔锋一转,都选择了反面假设论证即洵文的“并力西向,而胜败未可知”,辙文的“厚韩亲魏以摈秦,则彼秦者将何为哉?”的方式。

父子二人还同时以引物托喻的方法来形象地支撑论点,即洵文“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极言赂秦的危害,辙文“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极言韩魏所处战略位置的重要。

苏洵苏辙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六国论比较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 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 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委:托付。 区区:小,少。 当:抵当。 折:损折。 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
托付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 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屈服 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 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 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 知天下之势也。
咎:怪罪。 疏:粗疏,粗略。 势:大势、形势。
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 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 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 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 解天下的情势啊!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 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 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 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摈(bìn):排除。 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出身:挺身而出。
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通过比较阅读,分析文章的脉
络,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明确 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揣摩作者的写 作意图。
简介作者
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老泉, 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 与父苏洵、兄苏 轼均以文学著名,后人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 “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一、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字 词及文言现象
4.关于六国破灭,秦王朝历二世而亡的原因,众说纷纭。
1.贾谊在《过秦论》里认为九国之师败给秦军的根本原因是——————— ———————;而秦王朝历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 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 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 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 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 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 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 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 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委:托付。 区区:小,少。 当:抵当。 折:损折。 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
托付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 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屈服 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 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过 秦 论
阿 房 宫

谊赋

国苏
论 洵、




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摘要,请你根据其 信息内容提取3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 过4个字。
《过秦论》叙写了秦犯下的很多罪过,但最重要的一条 应是“焚书坑儒”,残暴地毁灭了和谐文化。汉代则吸取 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兴太学以养,行教化美习俗”的建议及选用贤才,大 兴和谐文化,实现了近五百年的统治。唐朝的繁荣昌盛,与 隋朝实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和谐文化也发挥了重要作 用,并使封建统治延续了长达一千多年。
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 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 亡。
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 华山以西为山西。这里指崤山以西。
我曾经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奇 怪全天下的诸侯,凭借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 十倍的军队,奋起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 秦国,却免不了灭亡的命运。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 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 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 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塞:阻塞,挡住。 冲:要冲,军事要道。 山东:崤山以东各诸侯国。
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 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 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 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 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 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 出来了。
关于六国破灭,秦王朝历二世而亡的原因,众说纷纭。
1.贾谊在《过秦论》里认为九国之师败给秦军的根本原因是——————— ———————;而秦王朝历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
2.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认为,六国破灭和秦族族灭的根本原因是————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 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 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 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摈(bìn):排除。 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出身:挺身而出。
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通过比较阅读,分析文章的脉
络,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明确 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揣摩作者的写 作意图。
简介作者
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老泉, 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 与父苏洵、兄苏 轼均以文学著名,后人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 “三苏”,均列现象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 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 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 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 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
乘:乘势攻击。 附:依附。 障:屏璋。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 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 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 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 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 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 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 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 知天下之势也。
咎:怪罪。 疏:粗疏,粗略。 势:大势、形势。
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 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 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 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 解天下的情势啊!
3.苏洵在《六国论》里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 ————————————————————————。
4.苏辙在《六国论》里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 ————————————————————————。

国苏 辙

教学目标
1、疏通文字,整体把握课文。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 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 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 有腹心之疾也。
郊:与下句“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 野、国土的意思。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 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 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 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 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
答:—————、——————、——————。
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宫 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是: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 人也。
苏洵在《六国论》里,也有相似的劝诫统治者吸 取教训的语句: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 在六国下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