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

合集下载

遥感水华的种类

遥感水华的种类

遥感水华的种类水华是指水体中大量浮游生物繁殖过度,导致水体变为绿色或棕色的现象。

水华的发生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遥感技术能够通过卫星或飞机等远距离获取水体的信息,对水华进行监测和研究。

根据水华的特征和成因,可以将水华分为蓝藻水华、绿藻水华和硅藻水华等几种。

一、蓝藻水华蓝藻水华是指由蓝藻类(又称蓝藻、蓝细菌)引起的水华现象。

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多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

蓝藻水华的主要成因是水体富营养化,特别是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输入,使蓝藻大量繁殖。

蓝藻水华的特点是水体呈现绿色或蓝绿色,且水体表面会形成一层臭氧味较重的浮沫。

蓝藻水华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同时还会释放出毒素,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二、绿藻水华绿藻水华是指由绿藻类引起的水华现象。

绿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藻类,多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

绿藻水华的发生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特别是高浓度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输入,使绿藻大量繁殖。

绿藻水华的特点是水体呈现绿色,且水体表面常会形成绿色的浮游物。

绿藻水华严重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三、硅藻水华硅藻水华是指由硅藻类引起的水华现象。

硅藻是一类单细胞的藻类,主要分布于海洋和湖泊等水域中。

硅藻水华的发生与水体中的硅酸盐浓度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

当水体中硅酸盐浓度较高,并且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输入时,硅藻会大量繁殖,形成硅藻水华。

硅藻水华的特点是水体呈现棕色或黄褐色,且水体表面会形成一层厚厚的浮游物。

硅藻水华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对水生生物造成窒息,也会引发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

四、其他水华类型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水华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水华。

例如,赤潮水华是指由赤潮藻类引起的水华现象。

赤潮藻类是一类浮游植物,其繁殖会导致水体呈现红色或棕红色。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水华,如硫细菌引起的硫细菌水华、硫氧化细菌引起的硫氧化细菌水华等。

水华是一种严重影响水体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现象。

水产养殖中水华的危害都有哪些?

水产养殖中水华的危害都有哪些?

⽔产养殖中⽔华的危害都有哪些?
蓝绿藻类⼤量繁殖,在⽔⾯形成⼀层绿⾊、云斑状、带状的物体,俗称“⽔华”。

⽔华的危害:
1、⽔华的形成,在⼀定程度上既阻碍空⽓中氧⽓的溶⼊,降低⽔中溶氧,⼜与养殖⽔⽣动物“争氧”,尤其在夜晚和连续的阴⾬天⽓,将加剧⽔体缺氧程度。

2、同时“⽔华”还会诱发亚硝酸盐和硫化物的毒性,并且阻碍有毒⽓体的逸出,使养殖⽔体⽔质恶化,造成养殖⽔⽣⽣物疾病发⽣或暴发。

3、“⽔华”中的藻类死亡后,藻体蛋⽩腐败分解,会产⽣羟胺、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可致使⽔⽣⽣物死亡。

⼩翠为⼤家推荐来⾃⽇本的翠绿岛牌蓝绿藻治理⽤蓝绿藻⽣物抑制原液,由近百种有益微⽣物组成。

翠绿岛牌蓝绿藻⽣物抑制原液的发酵⽅法其实很简单。

但是,它却能充分地释放出原液蕴含着的效能和活⼒,增殖海量的微⽣物!
但是,由于蓝绿藻⽣物治理和⽔质净化处理总体来说是⼀项⼗分复杂、技术性很强的⼯作,在各地实际需要处理的⽔体中,⽔中的成份、酸碱度(ph值)、各种污物的浓度、环境温度、流量、……、等等、等等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具体驯化、培养的⽅法(配⽐等),客户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多次试验和研究,以找出适合客户具体环境条件下的实⽤处理⽅案。

翠绿岛牌蓝绿藻治理⽤蓝绿藻⽣物抑制原液能够抑制⽔中蓝绿藻的爆发式增长、降低⽔体中的有害物质和有害微⽣物,在⽔体的理化性质和⽣态环境两个⽅⾯,消除蓝绿藻的影响,改善和净化⽔质。

每升原液,能处理100多⽴⽅⽶⽔体;每⽴⽅⽔体,处理成本才2块钱;能消除⽔体恶臭味; 能净化⽔质,消除⽔体污染,让污⽔变清⽔、让⽔体清澈; 能降低COD、BOD含量,降解氨氮;能分解⽔中有机物。

水华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水华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

下面给大家分析水华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水华产生的原因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涉及到的藻类有蓝藻(即蓝细菌)、绿藻、硅藻等。

自然形成的水华现象会很快消失,并不会带来环境影响。

而人为的往水体中排放氮素(主要是铵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和磷素(主要是正磷酸盐和各种形态的磷酸盐),使得淡水富营养化,超出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中国的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现象。

水华现象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华现象发生都很频繁。

水华的治疗方法(1) 采用物理方法:捞取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其它漂浮物。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循环过滤的方法去除水藻。

(2) 采用化学方法:(经常使用容易引起化学物质积累,造成二次污染;藻类等浮游生物产生耐受性,微生物变异等后果)使用硫酸铜、季铵盐、活性剂、高锰酸钾、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化学药剂,对过多的浮游生物、藻类进行杀灭、絮凝、沉降等手段,能够比较迅速改善水质,看到效果。

但是,这些效果只是暂时的、局部的,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降解营养源,原来水体中的底等生物抗污染抗杀灭的能力比较强,一旦这些药剂的浓度减低、反应作用弱化后,这些低等生物又会迅速生长,恢复原样。

更要注意的是,这些化学药剂的经常性、长期性使用,会引起化学物质的积累,引起水体中毒,造成二次污染,要谨慎应用。

(3) 采用复合方法:用含有微生物菌剂的黏土来吸附包裹水体中的藻类,然后用絮凝剂絮凝沉降已经包裹住藻类的黏土,阻断藻类生长的光照条件,达到把藻类从水体中均匀分布的状态中聚集与水体分离的目的,增加水体的透明度。

以上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水体的感官指标:提高透明度、减少异味和减低臭味;能够降低水体的污染指标:降低DOD、氨氮等。

湖北地区常见15种水华颜色和藻类组成

湖北地区常见15种水华颜色和藻类组成

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系池塘养鱼以肥水、密养、混养为特点,由于水中溶解有机质和营养盐类十分丰富,浮游植物量很高,水色很浓,有时还出现藻团、浮膜等,也就是说经常保持强烈的是水华。

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以分为15个基本类型。

(1)隐藻水华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蓝隐藻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

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

全年都可出现。

(2)膝口藻水华这是湖北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

优势种为扁型膝口藻,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

(3)裸甲藻水华这是由蓝绿甲藻)大量繁殖引起的,在湖北、江浙和广东肥水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

夏季常与扁型膝口藻共存。

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长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鱼农称为“转水”(4)角藻水华在养鲤池中有时见到,优势种为飞燕角藻,水色呈不均匀的黄褐色,可见到飞燕藻集群形成的浓褐色斑块。

(5)颤藻或席藻水华由颤藻属或席藻属的某些种类形成的水华。

水色蓝绿到灰绿,但个别种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孟氏颤藻,水华常呈黄褐色,微红颤藻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水华呈红褐色。

多在夏季出现。

(6)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由螺旋鱼腥藻或其他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引起的水华。

优势种极为突出,可占生物总量的95%以上,水色蓝绿或深绿,可见到翠绿色絮纱或蓝绿色浮膜。

夏季出现。

(7)微囊藻水华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和粉状微囊藻,水色蓝绿,深绿或黄绿发白。

铜绿微囊藻水华水面常有蓝绿或黄绿色浮膜,主要夏季出现。

(8)尖头藻水华水色蓝绿或黄绿,水面常有浮膜,夏季或初秋出现。

(9)微型蓝球藻类水华由蓝球藻目一些极微型种类引起的水华。

优势种常为蓝球藻、棒条藻、蓝纤维藻、粘球藻和平裂藻等属的种类,水色深绿、蓝绿、褐绿、褐和黄褐。

(10)团藻目水华通常由衣藻、四鞭藻、空球藻和实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和其它鞭毛类的数量也较多。

水生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水华:有些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赤潮:有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囊壳:特殊的细胞壁状的构造,囊壳中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

蛋白核:蛋白核是绿藻、隐藻等藻类中常有一种细胞器,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组成。

与淀粉形成有关,又称之为造粉核。

藻类:藻类是低等植物中的一个大类,它同花草树木一样具有叶绿素,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假空泡:又称伪空泡,是某些蓝藻细胞内特有的气泡,充满气体,使植物体漂浮。

异形胞: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无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它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

形状与一般细胞不同,细胞内缺乏或很少有藻胆素,没有假空泡和贮存物质,细胞壁较厚,圆形色淡,成熟的异形胞是透明的,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

厚壁孢子:丝状蓝藻常在丝状体上产生厚壁孢子。

厚壁孢子是由普通营养细胞增大体积,积累丰富营养,细胞壁增厚而成。

湖靛:微囊藻大量繁殖形成沙絮状水华,呈铜绿色,渔民称之为湖靛。

段殖体:蓝藻藻丝上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的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的藻丝分段,又称藻殖段。

动胞子:又称游泳孢子,细胞裸露,有鞭毛,能运动。

静孢子:又称不动孢子。

有细胞壁,无鞭毛,不能运动。

似亲孢子:在形态构造上与母细胞相似的静孢子称为似亲孢子。

壳套:硅藻壳面边缘略有倾斜的部分。

相连带:硅藻细胞中与壳套相连且与壳面垂直的部分。

间生带:又称节间带、间插带。

数目一条两条或多条、花纹的形状。

隔片: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成片状的结构。

假隔片:隔片一端是游离的壳缝:是羽纹硅藻细胞壁上的一个重要结构,在壳面沿纵轴有一条裂缝即为壳缝,又称纵沟。

假壳缝:细胞壳面仅有横纹构成的假壳缝,而无真正的壳缝。

管壳缝:菱形藻等壳缝呈管状,称为管壳缝。

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的大小时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叫复大孢子。

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

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

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我国池塘养鱼以肥水、密养、混养为特点,由于水中溶解有机质和营养盐类十分丰富,浮游植物量很高,水色很浓,有时还出现藻团、浮膜等,也就是说经常保持强烈的是水华。

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以分为15个基本类型。

(1)隐藻水华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Cyclotella)、蓝隐藻(Chroomonas)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

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

全年都可出现。

(2)膝口藻水华这是无锡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

优势种为扁型膝口藻(Gonyostomum depressum),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Gymnodinium),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

(3)裸甲藻水华这是由蓝绿甲藻(G.cyaneum)大量繁殖引起的,在江浙和广东肥水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

夏季长与扁型膝口藻共存。

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长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鱼农称为“转水”。

(4)角藻水华在养鲤池中有时见到,优势种为飞燕角藻(Ceratium hirdndinella),水色呈不均匀的黄褐色,可见到飞燕藻集群形成的浓褐色斑块。

(5)颤藻或席藻水华由颤藻属或席藻属的某些种类形成的水华。

水色蓝绿到灰绿,但个别种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孟氏颤藻(Oscillatora moeegeotii)水华常呈黄褐色,微红颤藻(O.rubesens)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Phormidium luridum)水华呈红褐色。

多在夏季出现。

(6)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由螺旋鱼腥藻(Anabaenaspiroides)或其他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引起的水华。

优势种极为突出,可占生物总量的95%以上,水色蓝绿或深绿,可见到翠绿色絮纱或蓝绿色浮膜。

夏季出现。

(7)微囊藻水华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rocystisaeruginosa)和粉状微囊藻(M.pulverea),水色蓝绿,深绿或黄绿发白。

水华生物知识点总结

水华生物知识点总结

水华生物知识点总结水华生物是指在水体中过度繁殖并形成大量浮游生物的现象,通常是由蓝藻和藻类植物引起的。

水华生物不仅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还可能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本文将对水华生物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水华生物的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方法等。

1. 水华生物的形成原因:水华生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体中养分过度富集。

这些养分包括氮、磷、硅等,可以是来自于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等。

养分过度富集会导致水体中藻类等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从而形成水华。

2. 水华生物的危害:a. 水华会使水体变得浑浊,影响水质。

水华会使水体中的悬浮物增多,使水变得浑浊,降低水质。

b. 水华会消耗氧气,造成水体缺氧。

水华生物过度繁殖后会死亡并分解,这些死亡的水华生物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c. 水华生物产生毒素,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一些水华生物会产生毒素,对饮用水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d. 水华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

水华会影响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存繁衍,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

3. 水华生物的防治方法:a. 控制养分输入,减少污染源。

可以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减少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减少水体中的养分输入,从而减少水华的发生。

b. 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水质。

可以通过生态修复、人工湿地建设等方式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水质,降低水华的发生几率。

c. 控制水华生物的过度繁殖。

可以通过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利用生物和化学手段控制水华生物的过度繁殖。

4. 水华生物的监测和预警:水华生物的监测和预警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华现象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测定水质指标、观测浮游生物数量等方式进行水华生物的监测和预警。

总之,水华生物是对水体环境和水生生物构成威胁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污染源的控制、改善水体环境、控制水华生物的过度繁殖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水华生物的发生,保护水体环境和水生生物的健康。

水华

水华

水华治理的手段
1、控污截源
(1)源头控制 首先,要提高流域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能力,并且 开发科学施肥技术,降低农田氮磷流失;其次,要努力 推广生活节水措施,减少生活污水产出量,并且要减少 面源污染,这是实现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目标的最重要 前提。只有营养负荷降到一定程度,蓝藻水华才会逐渐 消失,代之以水生植物为主的健康生态系统才能得到恢 复。 (2)截污控污 利用已有的水利工程设施,调整流域河网水系功能结 构和水力过程,保育植被,恢复景观生态,有效发挥灌 木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充分利用河网水系对流 稀释、动力复氧、沉降吸附能力,建立生态干流与河渠, 削除进人流域湖荡的污染物。
三,农业及生活用水的面源污染 首先, 农业结构由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有机 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变为以化肥为主、有机肥 为辅; 人畜的排泄物作肥料为主转变为以废弃 物向水体排放为主。 现在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 普及, 农村、城市大部分使用抽水马桶, 绝大部 分粪便排入水系, 洗衣粉、洗涤剂的使用使得 富含磷的污水进入水体, 集约化养殖也使畜禽 粪便向水系排放, 成为太湖地区水体富营养化 的一大源头。 其次,由于大量使用化肥, 而作物对化肥的 吸收利用率只有30%~40%, 其余60%~70%多流 失至水体, 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源头。
水华的危害
水华的危害重大,导致水华发生的重要的因素之 一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 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淡水中 “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 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 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 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此外,自来水厂的过 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 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味。所以每次发生水 华现象都会给人类和自然界带来巨大的损失或灾害。

水华 蓝藻

水华 蓝藻

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因为微生物以无与 伦比的生长速度和多种代谢途径而成为治理蓝藻水 华污染的先锋,尤其是由多种微生物菌种组成的有 效微生物菌群(EM菌),相对于其他单一菌种来 说在污染物的矿化和生物净化循环方面更具优势, 通过营养竞争等途径在控制蓝藻暴发和构建健康平 衡的水生生态系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控制对象
亚硝酸氮浓度 硝酸氮浓度
PO3 -4 -P浓度
无论是是与我们最接近的“水华”还是 赤潮,发展到如此严重地步,再一次向人们 发出警告。再不治理水污染,中国人民将连 水都没有喝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 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对工农业废 水排放的管理力度,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处 理能力,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减缓水 体的富营养化,并力求逆向演替(即从富营 养转为中营养和贫营养)。
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传统处理方法
❖ 物理方法
隔离法、超声波破碎法、电磁波处理技术
❖ 化学方法
除莠剂直接杀灭法、絮凝剂沉淀法、天然矿物絮凝法
❖ 生物方法
营养物质竞争法、生物捕食法、生物排斥技术
先探进索技技术术
❖ 小球藻USTB-01 ❖ 罗非鱼 ❖ 有机微生物菌群
采用一种具备光照自养和无光照异养双重生长能力的小球藻USTB- 01, 在异 养培养阶段获得可高效吸收磷的超高细胞浓度小球藻USTB-01, 然后按不同比例 投加于围隔水体中, 控制蓝藻水华和去除水体氮磷的效果。结果表明, 投加小球 藻USTB- 01后能够明显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与发展, 与非小球藻相比, 按照水体 体积千分之一投加小球藻液后, 不仅可以持续降低蓝藻颗粒质量分数达47% 左右, 而且可以快速降低水体中的磷浓度。因此, 对于一水体按照水体体积千分之一投 加小球藻U STB- 01后, 在5天以后水体清澈, 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藻华名词解释

藻华名词解释

藻华名词解释
藻华(algal bloom),也被称为藻类水华、藻类高发(algal bloom),是指水体中大量藻类迅速繁殖和富集的现象,导致水体呈现出明显的绿色、黄色、褐色等异常颜色。

藻华通常发生在富含营养物质(如氮、磷)和适宜温度的水体中,在夏季和秋季较为常见。

藻华的形成是藻类迅速增殖的结果,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藻类的集群。

常见的藻类包括浮游藻、蓝藻和硅藻等。

它们受到水体中的营养盐的供应和一系列环境因素(如水温、光照、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当这些条件与适宜的生长阶段相结合时,藻类会迅速繁殖和富集。

藻华对水体和生态系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水质恶化:大量藻类的富集会导致水体浑浊,消耗水中氧
气,使水质恶化。

藻类在晚上或阴天时进行呼吸作用,消
耗大量溶解氧,造成水中动物无法生存。

2.水生生物受影响:藻华会阻碍光线进入水体,影响水中植
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3.湖泊富营养化:藻华是湖泊富营养化的指示物之一,因为
藻华往往是过量营养盐造成的结果。

4.毒素产生:某些蓝藻和其他藻类会产生毒素,称为藻毒素。

这些藻毒素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对渔业和
水产养殖业产生负面影响。

藻华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控制和减少藻华的发生,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输入,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此外,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也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和处理藻华事件。

水华的名词解释

水华的名词解释

水华的名词解释水华,又称藻华、藻类水华,是指水体中大量藻类生长繁殖形成的现象。

藻华通常出现在富含营养物质的水域中,如湖泊、河流、水库等。

在水华期间,水体的颜色可能会由清澈变为绿色或棕色,有时还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水华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正常情况下,水中的藻类数量保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起到调节水体生态的作用。

然而,当营养物质过度富集,如过量的氮、磷等,就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引发水华现象。

水华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水华会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水中氧气供应不足的问题,对水生物产生严重影响。

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往往会由于缺氧而死亡,造成水生态系统的崩溃。

其次,一些藻类会分泌有毒物质,称为藻毒素。

当人们饮用受到藻毒素污染的水源时,可能会引发中毒事件,危害人体健康。

另外,水华还会对水体的景观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使得水域的美感大打折扣。

水华的发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如农业、工业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废水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都会导致水体中营养物质的过度富集。

此外,气候变化对水华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气温升高、风向变化等因素都可能促进水华的形成。

为了解决水华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对水体的监测,及时发现水华的迹象。

其次,控制水体营养物质的输入,限制废水排放,减少化肥的使用等,以防止过度富营养化。

此外,可以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如增氧、投放杀藻剂等,来治理已经发生的水华。

最重要的是,需要提高公众对水污染和水生态保护的意识,推动人们改变生活习惯,减少对水环境的破坏。

水华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环境问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合力,才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理水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水华的存在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重要性。

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面对水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共同建设美丽的蓝色星球。

蓝藻及蓝藻水华的治理措施

蓝藻及蓝藻水华的治理措施

蓝藻及蓝藻水华的治理措施蓝藻水华是水体中的蓝藻快速大量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藻群体或者导致水体颜色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严重时可在水体表面漂浮积聚形成一层绿色的藻席,甚至藻浆,蓝藻水华发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水体富集了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近年来,蓝藻水华在养殖水体中呈现高发、频发、暴发态势。

从本质上讲,蓝藻水华是以蓝藻为载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的结果。

在含营养物质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在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或并有腥臭味的浮沫,被称为“水华”。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孔繁翔研究员等在2007年对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4阶段的理论假设:即蓝藻的生长与水华的形成可以分为休眠、复苏、生长、上浮及聚集4个阶段。

每个阶段中,蓝藻的生理特性及主导环境影响因子有所不同。

在冬季,水华蓝藻的休眠主要受低温及黑暗环境所影响。

春季的复苏过程主要受湖泊沉积表面的温度和溶解氧控制,而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所需要的物质与能量,决定水华在春季和夏季的生长状况。

一旦有合适的气象与水文条件,已在水体中积累的大量蓝藻群体将上浮到水体表面积聚,形成可见的水华。

水华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远远大于水体环境的自身容量。

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束毛藻等十多个属,其中微囊藻属是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的蓝藻。

当微囊藻之类具假空泡的蓝藻过量繁殖时,水的透明度极低,有光层变的很薄,蓝藻长时间处于低光照下,假空泡形成很快使细胞迅速上升,以致内压的升高尚来不及使假空泡破裂,藻体已升到光照过量的表层,形成斑状浮渣,浮渣分解时散发腥臭味,夜间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容易使鱼缺氧而死。

而且蓝藻死亡后产生羟氨或硫化氢,对水生动物有毒,破坏水体,降低水体的利用价值。

1蓝藻水华的一般成因1.1内因——蓝藻生物学特性蓝藻对高温、低光强和紫外线的适应,可以过量摄取无机碳和营养物质,低的氮磷比等因素都有利于蓝藻生长。

水生生物学知识点复习

水生生物学知识点复习

一、名词解释1.水华:水华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赤潮:在特定的环境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繁殖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2.蛋白核(Pyrenoid):又称淀粉核、造粉核。

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组成。

与淀粉形成有关,故又称造粉核。

其形状、数目和排列的位置是分类上的依据。

3.同形世代交替: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更迭,由于孢子体和配子体的植物体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叫同形世代交替。

异形世代交替:孢子体和配子体外形不同异形胞heterocystis:是丝状蓝藻(除颤藻目)产生的一种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的特殊类型细胞;球形或椭圆形,比营养细胞大,光亮透明,胞内无色素和贮存物质;与营养细胞相连处有钮状增厚部,称极节球(polar-nodule)。

4.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浮游动物(zooplankton):是指悬浮于水中的水生动物。

它们或者完全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做远距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抗水的流动力。

一般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

浮游生物Plankton :为悬浮在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无运动能力或游动能力很弱,不能做长距离运动,而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

5.复大孢子(auxospore):当细胞分裂到一定大小后,在某种环境下,可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到原来大小,增强生命力,这种孢子称复大孢子(auxospore)。

6.结合生殖:两条丝体相对,各相对细胞壁突起,连接成接合管,每个细胞内原生质体浓缩成配子,其中一条丝体的配子通过接合管与相对丝体细胞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萌发成新个体。

7.藻殖段hormogonia:又称段殖体--丝状体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于间生的异形胞或机械力量断开后形成若干短的藻丝分段,每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新个体。

水华与赤潮

水华与赤潮

水体富营养化
预防 治理
藻类爆发性繁殖
发生于
淡水湖泊
发生于
海洋
水华
赤潮
水华和赤潮的防治方法
从根本上来讲,预防藻类爆发 性繁殖的根本方法是防止水体富 营养化。也就是要切断污染源不 让污水流入湖泊或海洋。但事实 上切断污染源的方法是一件很不 容易实施的事情。因此就需要用 一些其他的方法虽然不能从根本 上去除但还较有成效。
水华的危害:
3.产生异味 如果在饮用水中有异味藻,就直接影响 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4.影响自来水厂的生产力 由于水华藻类的堆积,造成水厂的滤池 堵塞,使水厂的处理能力下降,从而使 成本提高,但出水量却减少,从而导致 供水紧张。
5.破坏水体景观,影响游览观光
赤潮的危害:
1.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及海洋水体均衡 (1).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发生赤潮灾害时,海洋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 坏,水体中许多化学指标都发生了变化,导致 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 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2).对海洋水体的破坏 赤潮生物的同化和异化作用使水体中CO2浓度 降低,导致水体PH值升高这样就会导致种群结 构发生改变。同时大量藻类浮上海面影响水体 透明度,大量水下生物死亡。
赤潮的危害:
2.对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 (1)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打破了海洋原有的 生态平衡,破坏了正常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造成鱼、虾、贝索饵场丧失,导致渔业减产。 (2)赤潮后期,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在分解 者的作用下会使海洋环境严重缺氧并且产生 一些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导致海洋生物缺氧死 亡。 (3)另外,赤潮藻类在其代谢过程中会产生 毒素,也会毒死一些海洋生物。
赤潮的危害:
3.对海洋旅游业的危害 赤潮灾害导致海洋水体变色, 大量海洋生物死亡,严重破坏了 美丽的海滨景观。并且在人们进 行水上活动的时候,如果接触赤 潮水体,会导致皮肤瘙痒、刺痛 等使海洋旅游业大打折扣。

水华和赤潮的形成过程

水华和赤潮的形成过程

水华和赤潮的形成过程水华和赤潮是水体中常见的两种现象,它们都与水体中的藻类或浮游生物过度繁殖有关。

下面将分别介绍水华和赤潮的形成过程。

一、水华的形成过程水华是指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而形成的大量藻类聚集体。

水华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营养盐富集:水华的形成与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密切相关。

在水体中,一些富含氮、磷等营养盐的底泥、农田排放、工业废水等会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营养盐的富集。

2. 藻类生长:水华的形成离不开藻类的生长。

当水体中的营养盐富集到一定程度时,藻类开始大量繁殖。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3. 藻类聚集:随着藻类的繁殖,它们开始聚集形成藻群。

藻群会随着水流的运动而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水华。

4. 水华扩散:水华一旦形成,往往会迅速扩散。

这是因为水华所产生的有机物质会吸引一些底栖动物,这些底栖动物会聚集在水华周围,形成一个底栖动物带。

底栖动物带的形成,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藻类,从而加速水华的扩散。

5. 水体富营养化:水华不仅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中氧气含量降低,同时也会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二、赤潮的形成过程赤潮是指海洋中浮游生物过度繁殖而形成的现象。

赤潮的形成过程与水华相似,但有一些特殊之处:1. 光照条件:赤潮的形成与光照条件有关,充足的阳光是赤潮发生的必要条件。

光照条件较好的海域更容易形成赤潮。

2. 营养盐富集:类似水华,赤潮的形成也离不开营养盐的富集。

海洋中的底泥、工业废水、农田排放等都会导致海洋中营养盐的富集。

3. 海洋环流:海洋环流对赤潮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环流会影响浮游生物的分布和聚集。

当适宜的环流条件出现时,浮游生物会大量聚集形成赤潮。

4. 赤潮扩散:赤潮形成后,会随着海洋流动而扩散。

赤潮扩散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洋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5. 毒素释放:赤潮中的一些浮游生物会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对其他生物有害。

水华的名词解释

水华的名词解释

水华的名词解释1. 水华的定义水华是指一种水体中大量浮游植物或蓝藻繁殖过度,导致水体表面出现大面积且浓密的绿色或蓝绿色浮游植物聚集体的现象。

水华一般发生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主要由于过量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导致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所致。

2. 水华的成因2.1 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富营养化通常由人类活动引起,包括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

农业中使用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使得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工业和城市化过程中,废水排放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也会富集在水体中,加剧了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2.2 光照和温度光照和温度也是水华发生的重要因素。

藻类对光合作用的要求较高,充足的光照能够促进藻类的繁殖。

而适宜的温度则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和繁殖。

2.3 水体环境水体环境的改变也会导致水华的发生。

例如,水中的溶解氧浓度降低、水体的湍流度减小等都会增加藻类的生长和繁殖。

3. 水华的影响3.1 水质恶化水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水质恶化。

大量的藻类繁殖过程中消耗氧气,并分泌有害物质,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降低,水中的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3.2 阻碍光照和水流大面积的水华浮游植物聚集体会阻碍光照和水流,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浮游植物聚集体阻碍光照,使得水下植物难以进行光合作用,长期下去会导致水下植物死亡。

同时,浮游植物聚集体还会阻碍水流,影响水体的通气和循环,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和恶化。

3.3 毒素释放某些蓝藻会分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这些毒素可以通过水体蓝藻的进食和接触而进入到食物链中,进而对其它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人类饮用受到毒素污染的水源也会引发健康问题,例如中毒、胃肠道疾病等。

4. 水华的防治4.1 减少富营养化要防治水华,首先需要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合理施肥、轮作和间作,有效控制养分的流失。

水华有黑色的吗

水华有黑色的吗

水华有黑色的吗
大家对其水华都没有详细的了解,不过对其生活在沿海城市的人群来说,对其水华还是很了解的,从颜色上就可以看出,那么水华有黑色的吗?给大家讲解下。

水华没有黑色的。

水华(Algal
Blooms)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又叫蓝细菌,包括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发菜等)、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

“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

另外,海水中若出现类似现象(一般呈红色)则称为赤潮。

引起水华的原因:
水华现象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成因就是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因为废水中含有很多的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久了就导致富营养化,结果藻类等水生物疯长,疯狂的吸收营养物质,有很多都是金属元素,堆积在植物体类,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色的现象。

温馨提示,水华没有黑色的,上面对其水华的颜色有详细的介绍,让大家对其水华的颜色有所认识,所以说还需要对其水华现象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等进行了解,这些都属于海洋灾害小知识。

水色与水华

水色与水华

水色与水华作者:曾仕贵来源:《湖南农业》 2014年第9期衡阳县畜牧水产局曾仕贵水色是溶存于水中的物质——悬浮物或胶状物所表现的颜色。

在水色组成中,既有天然的金属离子,也有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还有泥沙、有机质、悬浮的残饵和施加的各种有机肥料、腐殖质及色素,甚至与当时当地的天空和水底色彩反射等有关。

如富含钙、镁、铁盐的水呈黄绿色,富含溶解腐殖质的水呈褐色,含泥沙多的水呈土黄色且混浊。

水华,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钾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一般来说,水色通常反映了水体中所含主要浮游植物细胞的颜色,即浮游生物——特别是藻类的繁殖是形成水色的主要原因。

金藻、黄藻、硅藻、甲藻水华呈褐色或褐绿色,绿藻和裸藻水华呈绿色,蓝藻水华接近深绿色或蓝绿色。

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蓝藻中有些种类(孟氏颤藻、泥褐席藻等)因含较多的黄褐色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和红色素(藻红素)而使细胞呈黄褐、红褐、紫红等颜色;裸藻通常呈绿色,但血红裸藻细胞内有大量血红素而使藻体呈红褐色,有些裸藻因具囊壳或被甲,使水呈壳、甲的颜色,如裸藻囊壳富含铁质呈红色或黑褐色。

此外,同一种类的色素组成在生活条件的变化下也是可以改变的,特别是蓝藻和绿藻当种群增长到指数增长期末时,常因养分(氮、磷、碳或微量元素)不足或其他原因而使细胞出现“老化”现象,这时叶绿素减少而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增多,因而使藻体发黄或呈褐色。

可见,简单地从水色难以完全判别浮游生物的组成和水质的优劣。

海洋中,某些甲藻是形成赤潮的主要生物,有的还能产生赤潮藻毒素(贝毒),是目前已知的最毒的有机化合物,其毒力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还强10万倍,对渔业和人类生命安全危害很大。

因此,在赤潮多发季节,海鲜一次不宜吃得太多,特别是避免食用贝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我国池塘养鱼以肥水、密养、混养为特点,由于水中溶解有机质和营养盐类十分丰富,浮游植物量很高,水色很浓,有时还出现藻团、浮膜等,也就是说经常保持强烈的是水华。

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以分为15个基本类型。

(1)隐藻水华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Cyclotella)、蓝隐藻(Chroomonas)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

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

全年都可出现。

(2)膝口藻水华这是无锡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

优势种为扁型膝口藻(Gonyostomum depressum),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Gymnodinium),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

(3)裸甲藻水华这是由蓝绿甲藻(G.cyaneum)大量繁殖引起的,在江浙和广东肥水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

夏季长与扁型膝口藻共存。

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长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鱼农称为“转水”。

(4)角藻水华在养鲤池中有时见到,优势种为飞燕角藻(Ceratium hirdndinella),水色呈不均匀的黄褐色,可见到飞燕藻集群形成的浓褐色斑块。

(5)颤藻或席藻水华由颤藻属或席藻属的某些种类形成的水华。

水色蓝绿到灰绿,但个别种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孟氏颤藻(Oscillatora moeegeotii)水华常呈黄褐色,微红颤藻(O.rubesens)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Phormidium luridum)水华呈红褐色。

多在夏季出现。

(6)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由螺旋鱼腥藻(Anabaenaspiroides)或其他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引起的水华。

优势种极为突出,可占生物总量的95%以上,水色蓝绿或深绿,可见到翠绿色絮纱或蓝绿色浮膜。

夏季出现。

(7)微囊藻水华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rocystisaeruginosa)和粉状微囊藻(M.pulverea),水色蓝绿,深绿或黄绿发白。

铜绿微囊藻水华水面常有蓝绿或黄绿色浮膜,主要夏季出现。

(8)尖头藻水华水色蓝绿或黄绿,水面常有浮膜,夏季或初秋出现。

(9)微型蓝球藻类水华由蓝球藻目一些极微型种类引起的水华。

优势种常为蓝球藻(Chroococfus)、棒条藻、蓝纤维藻、粘球藻和平裂藻等属的种类,水色深绿、蓝绿、褐绿、褐和黄褐。

(10)团藻目水华通常由衣藻、四鞭藻、空球藻和实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和其它鞭毛类的数量也较多。

水色绿,水面常有绿色浮膜。

(11)绿球藻目水华通常由小球藻、栅藻、四角藻、十字藻、绿球藻、和空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等鞭毛藻类和小环藻占一定数量,水色绿或黄绿,透明度较大,过在水浅和常施化肥的鱼池出现。

(12)裸藻水华主要由红裸藻形成水华,通常阴藻和其他鞭毛藻的数量的数量也较多。

水色绿中发红,绿色或红褐色,水面通常有红色浮膜。

(13)囊裸藻水华通常由棘刺囊裸藻和旋转囊裸藻等形成水华,水面烟灰或红褐色。

(14)硅藻水华主要由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和菱形藻等形水华,阴藻和绿球藻通常也有较多的数量。

水色褐,透明度较大。

多在春秋出现。

(15)金藻水华常由棕鞭藻和单鞭金藻等形成水华,通常硅藻和阴藻的数量较多。

水色金褐色,透明度较大。

主要在早春出现。

老一辈养鱼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看水养鱼”的宝贵经验,实质就是观察水华的色、貌及其变化。

关于水色和浮游植物种类关系,有过一些零碎的报道。

一般人为:金藻、黄藻、硅藻和甲藻的细胞呈褐色或褐绿色,其水华也接近上诉颜色;绿藻和裸藻细胞呈绿色,其水华也接近绿色;蓝藻细胞呈深绿或深蓝色,其水华也接近深绿或蓝绿。

然而,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

首先,同一门藻类在色素组成上虽然有其共性,但还有特殊情况,如蓝藻门种类一般呈蓝绿或灰绿,而有些种类(孟氏颤藻、泥褐席藻等)因含较多的黄褐素(胡罗卜素和叶黄素)和红色色素(藻红素)而使细胞呈黄褐、红褐和紫色等颜色;裸藻通常呈绿色,但血红裸藻和细胞内有大量血红素而使水呈红褐色;有些藻类因具囊壳被甲,使水呈壳、甲的颜色。

此外,同一种类的色素组成在生活条件的变化下也可以改变的,特别是蓝藻和绿藻当种群的增长达到指数增长期末时,常因养分(氮、磷、碳或微量元素)不足或其他原因而使细胞出现“老化”现象,这时叶绿素减少而胡罗卜素和叶黄素量增多,因而使藻体发黄或呈褐色。

各种藻类对光照条件的适应而改变颜色的现象更是广泛存在。

据观察,金藻、硅藻、隐藻和甲藻的水华几乎都是褐、褐绿或褐青,而蓝藻、绿藻、和裸藻的水华就不仅仅呈绿和蓝绿色,特别是蓝藻几乎在各种水色中都可能占有较大的数量。

可见,简单地从水的颜色是难以判别浮游生物的组成的,况且水质次价高的优劣不只是种类组成的问题。

推广微生态制剂和生物鱼肥促进水产养殖健康发展高光明笔者曾在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科学养鱼》杂志第六期发表本文。

意在倡议水产养殖控制污染的同时,而又能促进水产业的发展,故建议大力推广有益微生物产品。

《科学养鱼》杂志虽然是我国水产业发行量最大的专业期刊,但读者大多只限于业界内。

而环保、水利及制订政策法规的人大、政府部门鲜有订阅此杂志,从而我的呼吁也就无法让决策者知晓。

有的地方政府对于大水面水产养殖不加区别地限制性使用一切肥料,这对水产养殖带来很大的影响。

笔者在此帖上本文,是希望相关人士了解水产的特殊性,也对生物渔肥有所了解,在政策上对推广应用生物渔肥给予支持。

一、水环境保护需要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复合鱼肥近年来,各类养殖水体由于投肥养殖和渔药的滥用,引发的鱼类病害和水环境污染,日渐成为实施健康养殖的瓶颈,部分水库水质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严重影响到水库供水、灌溉等功能,有的水利设施因水质问题受到腐蚀,加速水利工程老化。

湖北省境内共有大型水库53座,投肥养殖的水库有21座,占40%;中型水库233座,投肥养殖的水库101座,占43%;小型水库投肥养殖的占10%以上,水库水质被污染状况令人担忧。

当前,人们普遍关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以致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水利部门对湖泊、水库等水体投入品(鱼药、肥料等)加以限制,这是必要的。

传统农用有机肥料(粪肥)、化学肥料(尿素、碳铵等)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其引发的鱼类病害和水环境污染也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认为应区别对待水体投入品鱼用肥料,要把微生态制剂和以益生素为主要成份的生物复合鱼肥与传统农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区别开来。

现代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复合鱼肥,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技术产品,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改良水环境,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预防和减少了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替代抗生素和传统农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之优点,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包括湖泊、水库的水产养殖中应大力推广。

为了使人们对微生态制剂(益生素)和生物复合鱼肥的安全性及诸多优点产生共识,笔者在此作必要的概述。

二、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复合鱼肥的应用概况1947年,孟哈德首次发现,用乳酸杆菌饲喂仔猪可有效增加仔猪体重,并改善仔猪健康状况。

但直至20世纪60-70年代,益生菌制品才真正被重视并应用于养殖业。

我国开展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

微生态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业是近几年来事。

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和水体环境改良泼洒剂。

以益生素为主要成份的生物复合鱼肥主要功能是培育优良藻类、保持优良水质、减少鱼虾病害。

生物复合鱼肥目前已应用于池塘、湖泊、水库等各类水体。

两类产品均已用之于鱼类、虾类、蟹类、珠蚌、贝类。

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复合鱼肥因其优良特性而成为替代抗生素和传统农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的较为理想品之一。

三、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特殊加工工艺而制成的制剂,它具有补充、调整或维持动物肠道内微态平衡,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产性的目的。

广义地说微生态制剂既包括正常微生物成员,尤其是优势种群的活菌制剂即益生素,还包括一些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物质所制备的制剂,其能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或生长态效应。

(1)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类可分解糖类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厌或微需氧,Ph值为3.0-4.5时仍可生长繁殖。

目前,用于微生态制剂的主要是乳杆菌、粪链球菌等,该类菌不耐高温。

经80℃处理5分钟,失活率达70%-80%,但耐酸性较强,对胃内的酸性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

乳酸菌大都能在肠道内定植,合成维生素,分泌消化酶类,辅助食物消化,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克服腐败过程,降低宿主血胆固醇,增强宿主对乳酸的耐力。

(2)双歧杆菌双歧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37-50℃或Ph8.0-8.5不生长。

该菌对葡萄糖的代谢可归属于异型发酵,与其他乳酸细菌不同,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有双叉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等。

大量研究证明,双歧杆菌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治疗肠道功能紊乱,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能减少内毒素的产生,延缓机体衰老。

(3)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属于需氧牙孢杆菌中的小致病菌,以内孢子的形式少量存在于动物肠道中,目前应用的主要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

该类菌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耐高压等特点。

芽孢杆菌在肠道中主要是通过生物夺氧维持肠道生态平衡,它在肠道短时间定植后,可以消耗大量的氧气维持肠道厌氧环境增强肠道对厌氧菌的定植力。

该菌在肠道中将淀粉转化为单糖,再由肠道中其他的菌种将这些单糖转化为乳酸,降低肠道ph值,从而起到抑制病原菌的作用。

(4)酵母菌动物肠道中酵母菌的数量较少,但可发挥一定的生理功能。

目前应用的酵母菌,主要有假毕酵母、红色酵母、酿酒酵母和啤酒酵母。

酵母细胞富含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适口性好,可促进采食,提高消化吸收率,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可直接和肠道病原体结合,中和肠道毒素。

(5)反硝化细菌菌株反硝化能力强,以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作氮源,繁殖迅速,作用效果显著。

针对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偏高的情况有特效;针对藻类过度繁殖的水体能够大量消耗氮素营养,切断藻类氮素营养,维护良好水色;菌株在溶氧充足及厌氧条件下均可生存并进行反硝化反应,能够优化底质微生态环境,还原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使之生成无害的氮气,解除亚硝酸盐的危害;消耗氮素营养,净化水体;竞争性抑制致病菌在养殖水域生长和繁殖;改良底质;促进对虾、鱼类健康。

(6) 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属于自营养性、好气性细菌,在水中参与氮的各种形态的转化。

亚硝化菌把氨离子氧化成为亚硝酸离子,并获得能量。

而硝化杆菌把亚硝酸离子氧化成硝酸离子,并获得能量。

亚硝化菌和硝化杆菌因不同的代谢方式,把有毒的氨离子氧化成为亚硝酸离子,再氧化成无毒的硝酸离子,达到净化水体、改良水质、促进对虾、鱼类健康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