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传播疾病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皮肤性病学精品PPT课件
病因病机
剧烈瘙痒:虫蚀肌肤所致,故瘙痒 难忍。
具有传染性:如疥虫引起的皮肤病 能通过接触而传染。
伴有蕴温生热症状:如由肠寄生虫 引起的皮肤病,常伴有肠胃湿热,脘腹 疼痛,纳呆或便溏、便秘等症。由疥虫 引起的皮肤病,常伴有局部肌肤湿热蕴 阻现象,出现糜烂、流水等症状。
病因病机
八、毒 毒邪有两种含义:一是邪盛谓之毒如火毒、热
病因病机
风为百病之长,易挟风、湿、热邪 为皮肤病的常见病因。
风邪又分为外风和内风。外风多为 阴阳不调,汗出当风,或体虚受风多为 、化燥生风, 多为慢性皮肤病之因。
病因病机
二、寒
寒邪分为外寒与内寒,外寒只由外 界寒邪侵袭人体,易伤阳气。阳气受损, 经络气血淤滞而致某些皮肤病,内寒多 是脾肾阳虚,寒从内生,可使肌肤阴阳 不足,还可以致使肌肤气血淤滞而发病。 寒邪引起的皮肤病具有如下特点:
病因病机
临床上可以从各种皮肤病的具体症状, 运用四诊八纲加以分析归纳,然后探求 它的病因,探测其疾病的转归,为治疗 提供理论依据。
皮肤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有风、湿、 热、虫、毒、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不 足等方面。
病因病机
一、 风
风邪可以单独致病也可宜与其他邪合而 为病。当人体肌奏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阻 于皮肤,邪毒结聚,致气血运行失常,肌肤 失养,而致皮肤病。由风邪引起的皮肤病有 如下临床特点:
病因病机
肢体青冷或苍白:寒邪侵袭,阳气 阻闭,不达四末,寒性收凝,故经络气 血淤滞,肤色青紫,气血运行障碍,不 达四末润泽肌肤,故肤色苍白,如冻疮, 雷诺氏症。
疼痛:寒邪收凝,筋脉拘挛故疼痛, 如结节性血管炎。
病因病机
三、暑
暑为夏令炎热之气,发病多在盛夏 暑热季节,多挟湿,因此在治疗时应注 意加用利湿、化湿之药, 暑邪发病特点:
皮肤性病学ppt课件
性传播疾病与皮肤病
皮炎是一类皮肤炎症性疾病,而湿疹 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两者在临 床表现和治疗上有一定区别。
一些性传播疾病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 皮肤症状,如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 等,需要与普通皮肤病进行鉴别。
银屑病与脂溢性皮炎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 现为红色斑块上覆有银白色鳞屑,而 脂溢性皮炎则表现为皮肤油腻、红斑 和鳞屑。
04
皮肤性病的并发症与康复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感染
皮肤性病可能导致皮肤屏障 受损,增加感染风险。处理 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抗炎 药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疼痛
某些皮肤性病可能导致疼痛 ,如带状疱疹。处理方法包 括使用止痛药和抗炎药,以 及物理治疗如按摩和热敷。
瘙痒
瘙痒是许多皮肤性病的常见 症状,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 组胺药和外用药物,避免搔 抓以免加重症状。
皮肤性病案例的启示与教训
重视早期诊断
许多皮肤性病在早期阶段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应提高对早期诊断的重视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 疗措施。
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同皮肤性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不同,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 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THANKS。
诱发因素和家族史。
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病变的形态、颜色、 大小、质地等,以及是否有淋 巴结肿大等其他异常。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尿液等相关实验室 检查,以帮助确定病因和病情 严重程度。
病理学检查
对于一些疑似恶性皮肤肿瘤, 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显 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和病变特征
。
皮肤性病的鉴别诊断
皮炎与湿疹
前景
未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皮肤性病学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例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 方法将会在皮肤性病的治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人们对皮肤健康和美容需求的增加,皮肤性病学的 研究和应用范围也将会不断扩大。
皮肤性病学梅毒PPT课件
提供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 增强身体免疫力。
强调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向患者强调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治疗依 从性。
加强心理关怀与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关怀和支持,帮助患者减轻心 理压力和负担。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梅毒的病原学
梅毒的流行病学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其病原体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
皮肤性病学梅毒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皮肤性病学与梅毒概述 • 梅毒病原学及传播途径 • 临床表现与分期诊断 •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原则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皮肤性病学与梅毒概述
皮肤性病学简介
皮肤性病学是研究皮肤和性传播疾病的医学分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觉、 代谢等多种功能。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 括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等。
02
梅毒病原学及传播途径
形态与结构
梅毒螺旋体是一种细长、螺旋状的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生存条件
梅毒螺旋体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离开人体后不易生存,但在适宜条件下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
多学科合作与综合治疗
未来梅毒治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合作和综合治疗,包括皮肤科、性病 科、感染科、心理科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参与和协作。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和验证。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梅毒防控工作
未来梅毒防控工作将更加重视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 增强身体免疫力。
强调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向患者强调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治疗依 从性。
加强心理关怀与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关怀和支持,帮助患者减轻心 理压力和负担。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梅毒的病原学
梅毒的流行病学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其病原体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
皮肤性病学梅毒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皮肤性病学与梅毒概述 • 梅毒病原学及传播途径 • 临床表现与分期诊断 •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原则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皮肤性病学与梅毒概述
皮肤性病学简介
皮肤性病学是研究皮肤和性传播疾病的医学分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觉、 代谢等多种功能。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 括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等。
02
梅毒病原学及传播途径
形态与结构
梅毒螺旋体是一种细长、螺旋状的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生存条件
梅毒螺旋体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离开人体后不易生存,但在适宜条件下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
多学科合作与综合治疗
未来梅毒治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合作和综合治疗,包括皮肤科、性病 科、感染科、心理科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参与和协作。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和验证。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梅毒防控工作
未来梅毒防控工作将更加重视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中医外科学—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总论73页PPT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医外科学—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总 论
6
、
露
凝
பைடு நூலகம்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皮肤科相关传染性疾病PPT课件
22
手癣和足癣
皮损初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 疱液清,壁厚而发亮,不易破 溃,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 房性大疱,水疱数天后干涸, 呈领圈状脱屑。
23
动物性皮肤病
1.疥疮 2.虱病
24
疥疮
疥疮是由疥螨寄生于皮肤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 本病为接触传染,集体宿舍或家庭内易发生流 行,同睡床铺、共用衣被甚至握手等行为均可 传染。
25
疥疮
表现为丘疹、丘疱疹及隧道。
26
虱病
虱病是由虱寄生于人体反复叮咬吸血引起的传 染性皮肤病,本病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阴虱为性传播疾病),亦可通过被褥、衣帽 等物品间接传播。
27
虱病
可在发根处发现虱及虱卵
28
性传播疾病
1.梅毒
2.淋病
3.尖锐湿疣 4.艾滋病
29
梅毒
4
单纯疱疹
早期局部常自觉灼热,随后出现红斑、簇集状小丘疹和水疱,可相互融合,数 天后水疱破溃形成糜烂、结痂继而愈合。
5
疣
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粘膜所 引起的良性赘生物,临床上常见有寻常疣、扁 平疣、跖疣和尖锐湿疣等。 本病传染源为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主要经过 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HPV通过皮肤黏膜微小 破损进入上皮细胞内(特别是基底层细胞)并 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 引起上皮良性赘生物。
6
疣
其中寻常疣、跖疣在临床上较扁平疣和生殖器 疣传染性低。
7
寻常疣
典型皮损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表面粗糙, 质地坚硬,可呈乳头状增生。
8
扁平疣
皮损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 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多骤然出现,数目较多且密集。
性传播疾病2( 皮肤病学课件)
3、血清学试验
硬下疳发生后1~2周梅毒血清试验开 始转阳,7~8周全部阳性,血清试验阴性并不 能排除一期梅毒,特别是病情不足两周者
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有不洁性交史。 (2)潜伏期3周左右。 (3)典型症状:外生殖器无痛性硬下疳。 (4)实验室检查:在硬下疳处检出梅毒螺旋
体。 (5)梅毒血清试验阳性。
有大量梅毒 螺旋体,传 染性强
二期梅毒 (扁平湿疣 早期)肛周 多发性大 小不等的
红色斑丘 疹,表面湿 润
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有不洁性交史或下疳史,病程2年以内 (2)多种皮疹伴全身淋巴结肿大 (3)实验室检查:粘膜损害处暗视野.直接
免疫荧光或其它方法能找到梅毒螺旋体, 梅毒血清试验强阳性
艾滋病:2009年皮肤科年会资料分析, 目前国内艾滋病的流行特点:流行范 围广,疫情上升明显,面临艾滋病死亡高 峰,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流 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自1985年我国首例病例以来,到2008年9 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261302 例,其中AIDS 77000余例,死亡34000余 例(最近新闻数字感染者加发病者为 37万人)。根据2008年报告的HIV感染 者统计,
三期梅毒 结节性梅毒疹
三期梅毒 (树胶肿)
三期梅毒 (主动脉瘤)
潜伏梅毒有什么危害?
五、治疗
1、青霉素类:为首选药物,常用苄星 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G 2、头孢曲松纳:可作为青霉素的首选 替代药物(近几年开始应用) 3、四环素类和红霉素类:疗效稍差, 通常作为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过敏者 的替代药物。
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概论 一、定义: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是一组主要通
硬下疳发生后1~2周梅毒血清试验开 始转阳,7~8周全部阳性,血清试验阴性并不 能排除一期梅毒,特别是病情不足两周者
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有不洁性交史。 (2)潜伏期3周左右。 (3)典型症状:外生殖器无痛性硬下疳。 (4)实验室检查:在硬下疳处检出梅毒螺旋
体。 (5)梅毒血清试验阳性。
有大量梅毒 螺旋体,传 染性强
二期梅毒 (扁平湿疣 早期)肛周 多发性大 小不等的
红色斑丘 疹,表面湿 润
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有不洁性交史或下疳史,病程2年以内 (2)多种皮疹伴全身淋巴结肿大 (3)实验室检查:粘膜损害处暗视野.直接
免疫荧光或其它方法能找到梅毒螺旋体, 梅毒血清试验强阳性
艾滋病:2009年皮肤科年会资料分析, 目前国内艾滋病的流行特点:流行范 围广,疫情上升明显,面临艾滋病死亡高 峰,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流 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
自1985年我国首例病例以来,到2008年9 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261302 例,其中AIDS 77000余例,死亡34000余 例(最近新闻数字感染者加发病者为 37万人)。根据2008年报告的HIV感染 者统计,
三期梅毒 结节性梅毒疹
三期梅毒 (树胶肿)
三期梅毒 (主动脉瘤)
潜伏梅毒有什么危害?
五、治疗
1、青霉素类:为首选药物,常用苄星 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G 2、头孢曲松纳:可作为青霉素的首选 替代药物(近几年开始应用) 3、四环素类和红霉素类:疗效稍差, 通常作为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过敏者 的替代药物。
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概论 一、定义: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是一组主要通
《皮肤性病学总论》PPT课件
1 2
手术切除
对于较小的皮肤肿瘤或赘生物可手术切除。
皮肤移植
如皮瓣移植、植皮等,用于修复皮肤缺损。
3
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需专业医生操作,术后需护理和康复。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
如冷冻、电疗等。
化学疗法
使用化学药物局部涂抹,如鬼臼毒素等。
其他治疗方法注意事项
需专业医生操作,注意治疗副作用和禁忌症。
05
CATALOGUE
提高公众的皮肤保健意识,定期进行 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皮 肤问题,有助于维护皮肤健康。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皮肤性病的发病机制, 探索新的治疗靶点,为新药研发 和治疗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
临床研究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验证新型药物和技术的疗效和 安全性,推动其在临床上的广泛 应用。
01
适度锻炼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02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
03
定期检查身体
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提高身体抵抗力。
06
CATALOGUE
皮肤性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新型药物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皮肤性病的新型药物不断涌现,如靶向药物、 免疫疗法等,这些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注意药物副作 用和相互作用,定期复查 。
光疗与激光治疗
UVB光疗
用于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等。
激光治疗
如脉冲染料激光、二氧化碳激光等,用于治 疗血管瘤、疣等。
PUVA光疗
用于治疗银屑病、蕈样肉芽肿等。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PPT临床皮肤科与性传播疾病
01
02
03
04
炎症性皮肤病
如湿疹、皮炎等,表现为红斑 、丘疹、水疱等症状。
感染性皮肤病
如疖、痈等,表现为局部红肿 、疼痛等症状。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如银屑病、天疱疮等,表现为 红斑、鳞屑等症状。
肿瘤性皮肤病
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 ,表现为结节、溃疡等症状。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诊断方法
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 查等,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果。
治疗原则
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等。同时,注意保持皮肤 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等刺激。
02
性传播疾病概述
性传播疾病定义及分类
定义
性传播疾病是一组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包括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 、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艾滋病等。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包括PCR、实时荧光PCR、基因芯片技术等。
应用范围
适用于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传播疾病的诊断和病 原体分型。
结果解读和报告出具流程
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是否存在性传播疾病感染。
报告出具流程
实验室检测完成后,由专业医师对结果进行解读和审核,出具规范的检测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 测项目、检测结果、结论及建议等内容。同时,对于阳性结果或疑似病例,应及时通知患者并建议其到专业医疗 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皮损形态描述
详细记录皮损的颜色、大 小、形状、表面及基底情 况,以及皮损的分布和排 列特点。
症状询问
了解患者的主观症状,如 瘙痒、疼痛等,有助于对 皮损的全面评估。
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护理课件
肤干燥、脱屑。
防晒措施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外 出时涂抹防晒霜、戴帽子、穿
长袖衣物等。
饮食调理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取富含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
果、蔬菜等。
皮肤病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
根据皮肤病的类型和症状,选 用适合的外用药物,如抗真菌
药、抗炎药、角质剥脱剂等。
内服药物
对于严重的皮肤病,可能需要 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组胺 药、免疫抑制剂等。
定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性传播疾病的筛 查,及早发现和治疗。
性传播疾病的治疗原则
及时诊断
一旦发现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症状, 应及时就医,进行准确的诊断。
规范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采用合适的治疗 方法,遵循治疗规范,避免自行购 药或滥用药物。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复查, 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02
强调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等预防措施,以及早期发现
和治疗的重要性。
性传播疾病的社会影响
03
阐述性传播疾病对个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提高
公众的警觉性和责任感。
提高个人卫生与防护意识
个人卫生习惯
强调勤洗手、勤洗澡、保持衣物清洁等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防护措施
提供针对不同皮肤和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和建议,如使用防晒 霜、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部位等。
根据症状和诊断结果,医生会 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 物治疗、光疗、激光治疗等。
性传播疾病基础知识
性传播疾病的定义与传播途径
01
02
03
定义
性传播疾病是一类通过性 接触、血液、母婴等途径 传播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
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主 要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等。
防晒措施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外 出时涂抹防晒霜、戴帽子、穿
长袖衣物等。
饮食调理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取富含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
果、蔬菜等。
皮肤病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
根据皮肤病的类型和症状,选 用适合的外用药物,如抗真菌
药、抗炎药、角质剥脱剂等。
内服药物
对于严重的皮肤病,可能需要 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组胺 药、免疫抑制剂等。
定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性传播疾病的筛 查,及早发现和治疗。
性传播疾病的治疗原则
及时诊断
一旦发现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症状, 应及时就医,进行准确的诊断。
规范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采用合适的治疗 方法,遵循治疗规范,避免自行购 药或滥用药物。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复查, 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02
强调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等预防措施,以及早期发现
和治疗的重要性。
性传播疾病的社会影响
03
阐述性传播疾病对个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提高
公众的警觉性和责任感。
提高个人卫生与防护意识
个人卫生习惯
强调勤洗手、勤洗澡、保持衣物清洁等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防护措施
提供针对不同皮肤和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和建议,如使用防晒 霜、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部位等。
根据症状和诊断结果,医生会 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 物治疗、光疗、激光治疗等。
性传播疾病基础知识
性传播疾病的定义与传播途径
01
02
03
定义
性传播疾病是一类通过性 接触、血液、母婴等途径 传播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
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主 要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等。
皮肤性传播疾病概论PPT课件
9
流行状况
2006年全国31个省报告梅毒174506例,发病率为 13.3 5/10万,较2005年上升了31.43%;淋病 162043例,发病率为12.39/10万,较2005年上升 了12.25%;
截止到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 1837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
艾滋病的全球肆虐,已经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损 失。
7
流行状况--我国STD:
解放前流行十分猖獗,除梅毒外,淋病、软下疳和 腹股沟肉芽肿等病种也普遍存在,对人民健康构成 严重威胁。
解放后在政府部门的努力下,我国STD流行得到了 基本控制。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和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STD 再度复燃。
8
流行状况
1987年16个试点城市报告性病14000例,发病率 26.04/10万,其中淋病占11151例,占全部性病的 80%,梅毒819例,仅占5%(多来自新疆);
我国梅毒发病率逐步升高,请看一组数据
1994年以前梅毒占1/10万以下; 2003年—占5.63/10万; 2004年—占6.81/10万; 2005年—占8.71/10万;
11
诊断和鉴别诊断
常用的诊断方法有病原学诊断、临床特征和病征管理流程 (1)与生殖器部位非感染性疾病鉴别 --白塞病、接触性皮炎、多形红斑和固定性药疹等 (2)与生殖器部位感染性疾病鉴别 --包皮龟头炎、急性女阴溃疡、下疳脓皮病和前庭大腺炎等 (3)先天异常或理化因素刺激 --皮脂腺异位症、阴茎珍珠状丘疹和女阴假性湿疣等 (4)皮肤肿瘤--鲍温病样丘疹病等
性传播疾病 (STD)
1
流行状况
2006年全国31个省报告梅毒174506例,发病率为 13.3 5/10万,较2005年上升了31.43%;淋病 162043例,发病率为12.39/10万,较2005年上升 了12.25%;
截止到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 1837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
艾滋病的全球肆虐,已经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损 失。
7
流行状况--我国STD:
解放前流行十分猖獗,除梅毒外,淋病、软下疳和 腹股沟肉芽肿等病种也普遍存在,对人民健康构成 严重威胁。
解放后在政府部门的努力下,我国STD流行得到了 基本控制。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和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STD 再度复燃。
8
流行状况
1987年16个试点城市报告性病14000例,发病率 26.04/10万,其中淋病占11151例,占全部性病的 80%,梅毒819例,仅占5%(多来自新疆);
我国梅毒发病率逐步升高,请看一组数据
1994年以前梅毒占1/10万以下; 2003年—占5.63/10万; 2004年—占6.81/10万; 2005年—占8.71/10万;
11
诊断和鉴别诊断
常用的诊断方法有病原学诊断、临床特征和病征管理流程 (1)与生殖器部位非感染性疾病鉴别 --白塞病、接触性皮炎、多形红斑和固定性药疹等 (2)与生殖器部位感染性疾病鉴别 --包皮龟头炎、急性女阴溃疡、下疳脓皮病和前庭大腺炎等 (3)先天异常或理化因素刺激 --皮脂腺异位症、阴茎珍珠状丘疹和女阴假性湿疣等 (4)皮肤肿瘤--鲍温病样丘疹病等
性传播疾病 (STD)
1
皮肤性传播疾病ppt课件
热
疮?
热疮:粘膜与皮肤交界 处,红斑灼热,针头 大小簇集成群水疱
作出诊断—鉴别诊断
水 痘?
水痘:全身症状明显、“四世同堂”
鉴别诊断
黄水疮
脓窝疮:深脓疱疮 继发性脓皮病
作出诊断
1、诊断 中医: 黄水疮 2、诊断依据: 西医: 脓疱疮
Impetigo
(1)儿童
(2)夏季发病
(3)发于暴露部位(面部)
第十章
第 6节
癣
2019/1/23
什么是癣?
广义:凡皮肤增厚伴有鳞屑或有渗液的皮 肤病,统称为癣。包括多种急慢性皮肤病, 如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湿癣(湿疹)、干 癣(慢性湿疹)、圆癣(体癣、股癣)等。
狭义:真菌性皮肤病
癣
(tinea)
癣是指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
甲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
病因病机
浅部真菌感染(风、湿、热邪) 风热:多表现为发落起疹,瘙痒脱屑; 湿热:渗液滋水,瘙痒结痂; 郁热化燥,气血不和,肤失营养:则皮 肤肥厚、燥裂、瘙痒。
癣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不同部位有较大差异) 二、自觉症状(瘙痒) 三、实验室检查 真菌直接镜检 真菌培养
(一)头癣的诊断
摘自《广州日报》
手足口病
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 染病管理。
治则:清热、解毒、化湿为主
可采用金银花、茵陈、大青叶、生薏仁、 甘草等煎水预防。 “常证”、“变证”
新编十问歌
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Biblioteka 防治1.完善法律保障 2.重视宣传教育 3.规范疫情报告 4.加强行为干预
规范性病医疗市场,对感 染者进行正规治疗
•娱乐场所积极推广使用安 全套,加深对安全套的认 识及接受
目前形成了以宣传教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 理的防治策略,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 参与的防治局面正在形成。
·
15
防治
1.完善法律保障 2.重视宣传教育 3.规范疫情报告 4.加强行为干预
·
16
防治
1.完善法律保障 2.重视宣传教育 3.规范疫情报告 4.加强行为干预
•1991年《性传播疾病防治管理
·
5
常见STD的病原微生物及临床特征
病名 淋病 梅毒
病原微生物 淋病奈瑟菌 梅毒螺旋体
临床主要特征
尿道刺激症状、尿道口流脓
一期硬下疳、二期梅毒疹、扁平湿 疣、三期树胶肿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乳头状、菜花状赘生物
非淋菌性尿道炎 沙眼衣原体B-K型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L1-L3型
生殖器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
软下疳
艾滋病的全球肆虐,已经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损 失。
·
7
流行状况--我国STD:
解放前流行十分猖獗,除梅毒外,淋病、软下疳和 腹股沟肉芽肿等病种也普遍存在,对人民健康构成 严重威胁。
解放后在政府部门的努力下,我国STD流行得到了 基本控制。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和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STD 再度复燃。
·
17
防治
1.完善法律保障 2.重视宣传教育 3.规范疫情报告 4.加强行为干预
关键在于经常性和持久 性,针对不同人群采取 形式多样、有针对性内 容的宣传活动 加深人们对STD危害性 的认识并获知正确的预 防方法。
·
18
防治
1.完善法律保障 2.重视宣传教育 3.规范疫情报告 4.加强行为干预
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检测 系统,规范和指导各级医 疗机构的实验室检查。 •准确地掌握STD流行情况, 预测流行趋势,掌握流行 规律,相应调整卫生资源 的分配。
杜克雷嗜血杆菌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轻微尿道炎、急慢性宫颈炎 生殖器初疮、腹股沟综合征
簇集性水疱,反复发作
外生殖器痛性溃疡
免疫缺陷、条件致病菌感染、恶性
肿瘤
·
6
流行状况
STD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组常见的传染病
近20年来逐渐呈现出流行范围扩大、发病年龄降低、 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患者增多和耐药菌株数增多的趋 势,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办法》,八种STD列入监控范围;
•1998年国务院批准下发了《中
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
• 2000年卫生部制定颁发《性传
播疾病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把我国STD防治工作逐步纳入规
范化管理轨道
• 2006年国务院直接指导制定了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
划(2001~2005)》
第二十八章 性传播疾病 (STD)
·
1
主要内容
概念 流行病学 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征管理 防治
·
2
概念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 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
不仅可在泌尿生殖器官发生病变,而且还可通 过淋巴系统侵犯泌尿生殖器官所属的淋巴结, 甚至通过血行播散侵犯全身各重要组织和器官。
·
3
以往列入性病监测病种(狭义STD):
淋病 梅毒 尖锐湿疣 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 生殖器疱疹 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艾滋病
·
4
未列入性病监测病种(广义STD):
生殖系统念珠菌病 阴道毛滴虫病 加特纳细菌阴道炎 阴虱病 、疥疮 股癣 传染性软疣 乙型肝炎
肠道细菌感染
13
病征管理
采用病征处理可以很少或不需要实验室支持,但 实验室诊断可为流行病学调查及STD病征管理方 法提供依据。
尽管病征处理用于STD诊疗并非最为敏感和特异 (尤其对女性宫颈感染),但对于那些无法得到 最先进诊断技术的基层医疗单位来说,是迄今效 益/成本比最佳的诊疗手段。
·
14
防治
STD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医学知识的普 及、人们防病意识的提高和有效的防治措施等综 合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8
流行状况
1987年16个试点城市报告性病14000例,发病率 26.04/10万,其中淋病占11151例,占全部性病 的80%,梅毒819例,仅占5%(多来自新疆);
我国梅毒发病率逐步升高,请看一组数据
1994年以前梅毒占1/10万以下; 2003年—占5.63/10万; 2004年—占6.81/10万; 2005年—占8.71/10万;
吸毒和性传播是主要途径,分别占37.0%和28.0%, 血液传播途径占5.1%,母婴传播占1.4%。
·
10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同性或异性性交(95%以上) 间接接触传播 –被污染的衣物等 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输血或静脉成瘾者共用注射器 母婴垂直传播-胎盘感染胎儿 医源性传播-污染的医疗器械 器官移植、人工受精等传播
·
12
病征管理
STD病征管理符合STD医疗服务“快速和有效” 的基本要求。
基本原理:
是将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归纳,每一类相关的症状和 体征即为一种病征,对每种病征的处理设计相应的流 程图,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健康教育、咨询及性 伴通知等综合处理,治疗时针对所有可能引起该病征 的病原微生物。
·
·
11
诊断和鉴别诊断
常用的诊断方法有病原学诊断、临床特征和病征管理流程 (1)与生殖器部位非感染性疾病鉴别 --白塞病、接触性皮炎、多形红斑和固定性药疹等 (2)与生殖器部位感染性疾病鉴别 --包皮龟头炎、急性女阴溃疡、下疳脓皮病和前庭大腺炎等 (3)先天异常或理化因素刺激 --皮脂腺异位症、阴茎珍珠状丘疹和女阴假性湿疣等 (4)皮肤肿瘤--鲍温病样丘疹病等
·
9
流行状况
2006年全国31个省报告梅毒174506例,发病率为 13.3 5/10万,较2005年上升了31.43%;淋病 162043例,发病率为12.39/10万,较2005年上 升了12.25%;
截止到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 病1837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 124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