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应用常识第3讲

合集下载

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2)成分分析法
成分分析法分析的对象是句子。 主要做法是:
a、把句子划分为六个成分; b、词作为划分成分的基本单位; C、根据六个成分的搭配排列确定句子的格局。
六个成分: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我 弟弟 已经 准备 好了 一切 用品。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
动+名
修建房屋 关涉和被关涉 述宾
形+动
迅速增长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动+形
交待清楚 被补充和补充 中补
名+的+动 信号的中断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动+的+名 修建的房屋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3) 结构关系与句法结构的功能性质
结构的功能性质,结构的被用性质。当一个句
法结构作为材料构成新的结构时,充当不同的 结构成分,可以构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如:
看大门的 卖菜的 粉红色的 图书馆的
(12)介词结构
介词附着在其他词语之前构成介词短语。介词 后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如:
(走)向图书馆 朝北(跑)
对我(说) 向上(爬)
(13)比况结构
比况短语可以由“似的”等助词附着在词后构 成,也可以附着在短语之后构成。如:
火一样 逃跑似的 (高兴得)什么似的”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1、句子成分分析法与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1)“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称为“暂拟 系统”
代表“暂拟系统”的文献: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
《语法和语法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汉语知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1979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出现是汉语语法学发 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第3讲特殊词类

第3讲特殊词类
语法 第3讲 特殊词类
目录|CONTENTS
01
无定代词
02
语气副词
03
敬谦副词
04
结构助词
01
无定代词
代词
代词(pronoun),是指代名词或一句话的一种词类。
汉语: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英语: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 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连接代词、不定代词和替代词。
或域國国

后来借作肯定性无定代词,泛指人或事物。 或劳心,或劳力。(《孟子•许行》) 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五年》)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孟子•许行》)

或然率(或然比)也叫概率,几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科 学说明和测定。

补语标志。 何兴之暴也?(《史记·项羽本纪》)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定语后置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传·齐桓公伐楚》)
02
语气副词
语气副词
语气副词可分为四类: (一)表示肯定和强调语气:诚、信、必等 (二)表示测度语气:其、盖、殆等 (三)表示反问语气:岂、宁、巨等 (四)表示祈使语气:唯、其等
表示肯定和强调语气
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吕氏春 秋·爱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第三讲 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第三讲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一、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 成成分之间的显性的语法关系,即语法结构 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所隐含的语义 结构关系。
二、层次分析完全是一种静态的分析,因此
有些现象它解释不了。例如:
a.木头桌子质量
b.羊皮领子大衣 a.北大数学老师 b.土壤钾盐含量
单就构成层次和内部的句法结构关系看,前两 组一样,后两组一样。
(2)我国首次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 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 先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 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例(2)的基本脉络是:飞船——返回——地 面”。
优点:对句子的理解和把握----简洁、清楚、
明了
局限性是什么呢?先看下列例子:
(3)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4)我们便宜他了。 例(3)作为句子主干的 “*思想清除”,根本就不 成立。例(4)句子的主干是“我们便宜”,句子 可以成立,但是不是原来的意思了。
原因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分析过程中不大关注语
法结构的层次性。
句子成分分析法有它的局限性,但决不能认为句
子成分分析法就没有用了,就没有价值了。我们 说某种分析方法有局限,是说它只适用于一定的 范围,服务于一定的目的,而不是说它就一无是 处。其实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初级语法教学或对外 汉语教学中,还是能发挥它的作用的。
4、分析时,先一举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谓语,
(1)我的好朋友早已斟满了一杯香香的葡萄酒。
例(1)的中心词----主语是“朋友”,谓语是 “斟”,宾语是“葡萄酒”。 因为“斟”是个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 “葡萄酒”这个中心词就是宾语成分。 “我”、“好”、 “早已”、“满”和“一 杯”、“香香的”分别是主语、谓语、宾语 的各种附加成分。

黄伯荣《现代汉语》上下册-知识点重点总结

黄伯荣《现代汉语》上下册-知识点重点总结

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定义1、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三、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2、词汇方面(1)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第二章语音一、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三、语音的社会属性1、它首先体现在音义结合的社会性上,语言的各种意义靠语音表达出来,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只要得到社会公认即可2、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3、语音有系统性,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4、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四、语音单位:音素、音节、生母、韵母、声调、音位1、音素(1)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普通话中的“他tā”和“踢tī”都各是一个音节,两者声母相同,声调相同,但是ɑ、i不同,即韵母不同,发音就不一样,ɑ、i再不能往下分了,它们就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

现代汉语讲义全部

现代汉语讲义全部

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论一、语言(一)语言的特征1.本质特征: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2.功能特征:思维工具,交际工具;3.结构特征: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的构成语言的构成要素有三:语音、词汇、语法。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词汇、语法的表现形式。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是语言材料的组织方式。

(三)语言的功能变体:口语、书面语。

•二、现代汉语(一)汉语的分期: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二)现代汉语指的就是五四运动到现在的汉语(白话和白话文)。

古代汉语指的是"五四"以前的汉语。

实际指的是古代书面语,即文言。

"现代汉语通常有广、狭两种含义。

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则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本课程讲述的是普通话。

•(三)汉语的世界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大国之一,汉族是文化发达最早并且是具有高度成就的民族,对人类的文化有很多有价值的贡献,在世界的文化历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语言是文化的形式,因此汉族在输出文化的同时,汉语的语词也输出了,给其他民族语言以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亚洲各民族语言的影响更加显着。

如:•日本语中的汉语借词很多,有人统计日语中的汉语借词占日语全部词汇的55%,如"中国"、"中华"、"京师"、"疾病"、"生徒(学生)"、"先生"、"汉书(中国书)"、唐风(中国式)、"电话"、"散步"、"手表"、"落花生"、"砂糖"、"米"、"书"等等。

日本的文字可以说有两个组成分,一是汉字,一是假名。

汉字中有一部分是日本自造的字,1981年日本公布的常用汉字还有1945个。

初中语文通用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课件简要ppt

初中语文通用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课件简要ppt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1)
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一.名词
• 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老板、李白、白 居易; 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黄瓜、白菜、拖拉机、 计算机;
1、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胖、笔直、 长、短; 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纯粹、 高明、美丽、诚实; 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拘 谨、悠闲、忙碌、兴奋、激动。
4、表示颜色的,如:红、白、绿、黄、黑等。
(形容词常常用在名词或动词的前边,起修饰 限制作用。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 井栏;我在慢慢地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4、定语(()):在名词前面的用来修饰、 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 所属等。如: (我的)祖国
5、状语( [ ] )。如: [在今天]完成 6、补语(〈 〉)。如:走得〈 飞快〉
7、中心语(一般不标示或用着重号• 标示 ) 如:走得〈 飞快〉
2、短语的类型
从结构关系看,短语可以分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 语等。 (1)主谓短语
• 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成分 组成的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
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定语、 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如:
(我的)老师 (清晰的)字迹 (一个)顾客 (可爱)的人 (可贵的)精神
[恭敬地]鞠躬 [小心地]翻阅 [完全]相信 [更加]坚强 [多么]漂亮
经过。
副词与形容词的区别

第三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变换分析法分析

第三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变换分析法分析

第三讲变换分析法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层次分析不能分化类似下列的歧义句:(1)嘎子在屋顶上发现了敌人层次分析法虽然很有用,但是也有局限。

那就是它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而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于句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种种有意思的现象,特别是歧义现象。

可以抽象为:(2)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名词[受事]以上分析的语感对不对?怎样从形式上来加以验证?怎样有效地来分化这种歧义句式。

语言学界找到的新的思路、新的对策、新的方法就是变换分析法。

这是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事物的特性将会在内外两个方面表现或反映出来。

从内部来看,一个事物的特定,一定会在其构成成分上,或构成成分的配置上,或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上,或在其他某个方面表现或反映出来。

从外部来说,一个事物的特性,一定会在跟其他事物的联系接触上表现或反映出来。

所以对于诸如“我在屋顶上发现了敌人”这样的歧义句,当我们无法从内部找到化解的方法时,那我们就应该从外部去寻找出路。

下列句子的词类序列相同,但所表示的意思却正好相对于a、 b两种类型的句子:(3)a. 嘎子在树上发现了敌人的坦克。

嘎子在车顶上发现了藏在树林里的敌人。

嘎子在河里发现了敌人的车队。

b. 嘎子在抽屉里发现了一把手枪。

嘎子在枪栓上发现了一个记号。

嘎子在煎锅里发现了一块烧饼。

(3)a可以跟下列词类序列发生联系:(4)名词[施事]+发现+名词[受事]时,名词[施事]+(是)在+名词[处所]而(3)b可以跟下列词类序列发生联系:(5)名词[施事]+发现+的+名词[受事]+是+在+名词[处所]例(3)a的词类序列(设为[A]式)可以变换为(4)词类序列(设为[C]式),即(6)[A]式→[C]式例(3)b的词类序列(设为[B]式)可以变换为(5)词类序列(设为[D]式),即(7)[B]式→[D]式注意:[A]式只能变换为[C]式,不能变换为[D]式,即(8)[A]式→[C]式[A]式→*[D]式反之,[B]式只能变换为[D]式,不能变换为[C]式,即(9)[B]式→[D]式[B]式→*[C]式实际上,(2)的词类序列表示的语义关系相当复杂。

导学案答案:第三讲词类

导学案答案:第三讲词类

导学案答案:第三讲词类第三讲词类【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

2.能力目标:①能够正确判断词的词性;②能够辨析易混词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该讲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为提高学生个人母语素养以及他们日后正确传授语言知识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1.词类系统及各类词的语法特征。

2.正确判断每个词的词性。

3.辨析易混词类和易混词。

【学法指导】1.课前阅读纸质教材《现代汉语》下册7页-43页,并完成后面的预习要求。

2.通过课中学习和讨论,梳理该讲内容。

3.课后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课前预习】一、什么是词类?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举例说明。

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即为了弄清词的语法功能和用法、说明语句的组织规律而对词进行的分类。

词类的划分标准: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次要标准是词的形态,参考标准是词的意义。

例略。

二、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

(数词)2.他去过三(次)上海。

(量词)(动量词)3.我不(干)这种事。

(动词)4.青年们要到(西部)去。

(名词)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名词)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人)。

(名词)7.他刚刚走(下)山。

(趋向动词)8.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

(指示代词)10.这个人非常(好)。

(形容词)三、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决心(形-名/动)可爱——热爱(形-动)荣誉——光荣(名-形)企图——意图(动/名-名/动)答案——答应(名-动)气愤——气魄(形-名)批语——批示(名-名/动)残杀——残忍(动-形)诱饵——诱惑(名-名/动)兴奋——兴趣(形-名)安心——担心(形-动)道歉——抱歉(动-形)安慰——欣慰(形/动-形)感激——激动(动-形/动)四、注明下列句中粗体词的词性。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

《现代汉语》串讲资料(1-3)

《现代汉语》串讲资料(1-3)

一、现代汉民话共同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它既有共同语——普通话,也有不同的方言。

(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使用情况:是全体汉族人民之间交际的语言,也是汉族与兄弟民族之间、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用来交际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汉民族通过长期的互相交往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现代汉语的前身:春秋时期的“雅言”(又称“夏言”),汉朝时的“通语”,明清时代的“官话”,“五四”运动时的“白话”。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和口语形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民族共同语的两种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以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是口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形式是书面语。

普通话在省和海外称“国语”,新加坡则称“华语”。

二、现代汉语的方言形成方言差异的主要因素:由于人口增长,生活区域扩大;由于社会动乱,人民向远方迁徙;由于山川阻隔、交通闭塞,人民往来不便;由于与异族接触,发生语言的互相影响和融合。

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汉语方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差异。

其中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词汇次之,语法方面的差异最小。

现代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等七大方言。

(一)北方方言旧称“官话”,以话为代表,使用人口最多,约占汉族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北方方言包括四个次方言:1、华北方言;2、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4、江淮方言(二)吴方言也叫江浙话,以话或话为代表,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八点四。

(三)湘方言以话为代表,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

(四)赣方言以话为代表,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四。

(五)客家方言以东部的话为代表,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

(六)闽方言通行于大部,东部潮山地区和南面的雷州半岛以及,两大省……,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二。

包括三次方言:闽南、闽东、闽中。

现代汉语应用常识第3讲

现代汉语应用常识第3讲

备课笔记
第1页
课题:词类(实词一)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谈谈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二、词类的划分:
(一)什么是词类?
指词的语法分类。
(二)划分词类的依据
分类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1.词的语法功能。
(1)词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不能充当,充当什么。
例如:行动过火。
过失很大。
第三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授来自时间第五周 周二 第 7、8 节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词类(实词一)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和掌握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各类词的语法特征、类型和使用。 2.能够运用功能标准划分词类。 3.认识词的兼类与活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一、基本内容:
1.词类、实词、虚词。 2.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二、重点: 动词、形容词。 三、难点: 区别词。
讨论、思考:
1.几种特殊动词。 2.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 3.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区别词比较。
作业:课后 2、4、5。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高更生《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8 分钟,授新课 60 分钟,安排讨论 20 分钟,布置作业 2 分钟。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方式: 讲授 讨论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有过失,而且过失很大。
(2)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
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例如:假象——一种假象
*不假象
假装——*一种假装 不假装 *很假装
反常——很反常
例如:小张和小李都是我的同事;

第3讲 校对是非之文字校对

第3讲  校对是非之文字校对

第三讲校对是非之文字校对(一)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

不过该表公布后又作了几次调整,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1956年3月恢复“阪、挫”2字。

1986年10月恢复“诉、讌、晔、詟、诃、鳝、纳、划、鲙、诓、雠”11字。

1988年3月恢复“翦、邱、於、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桉、愣、晖、凋”15字。

3次共恢复28字,这些字不作为异体字对待。

)。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准。

(简体字:指流行于群众之中、未经整理和完善的、形体较简易的俗字和手书字,它不具有法定性,可以有多种写法。

简化字:指经过专家整理和改进、并由政府主管部门正式发布的法定的简体字,写法只能有一种。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新字形为准。

不规范汉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第二批简化字、自造字。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镕、榘、邨等。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异形词异形词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图书编校时遇到异形词应使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里的推荐形式。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未收的异形词可以采用《现代汉语词典》的推荐形式。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选:按语-案语保姆-保母、褓姆辈分-辈份本分-本份标志-标识秉承-禀承成分-成份喘吁吁-喘嘘嘘答复-答覆订单-定单订户-定户订婚-定婚订货-定货订阅-定阅二心-贰心分量-份量分内-份内分外-份外分子-份子愤愤-忿忿丰富多彩-丰富多采复信-覆信孤苦伶仃-孤苦零丁股份-股分光彩-光采喝彩-喝采弘扬-宏扬宏论-弘论宏图-弘图、鸿图宏愿-弘愿宏旨-弘旨洪福-鸿福纪念-记念简练-简炼精彩-精采连贯-联贯连接-联接连绵-联绵连缀-联缀联结-连结联袂-连袂联翩-连翩马蜂-蚂蜂绵连-绵联模拟-摹拟凝练-凝炼漂泊-飘泊漂流-飘流飘零-漂零飘摇-飘飖人才-人材神采-神彩死心塌地-死心踏地推诿-推委诿过-委过毋宁-无宁毋庸-无庸五彩缤纷-五采缤纷稀罕-希罕稀奇-希奇稀少-希少稀世-希世稀有-希有洗练-洗炼贤惠-贤慧小题大做-小题大作秀外慧中-秀外惠中直截了当-直捷了当、直接了当指手画脚-指手划脚装潢-装璜容易混淆的词举例“分”与“份”“分”与“份”同音而词义不同,容易混淆。

现代汉语3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现代汉语3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二)词义的概括性
• 词义所反映的任何一种客观事物或现 象都是进行了概括的。一般的词指的 都是整类事物或现象。
•书
• 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具有概括性,即 使专有名词也不例外。
• 旗子
• 有些词所表示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只有一个,而不是 一类。
• 地球、太阳、长江、北京 • 它们的词义也是概括的。
(三)词义的模糊性
• 【原因】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 条件。
(二)色彩义
• 词的色彩义是指依附于理性义的各种各样的表 达色彩。
• 大部分词只表示客观的事物或现象,不带感情 色彩,例如“房屋”、“树木”,这一类词称 为中性词。另一部分词体现出鲜明的感情色彩。
1.感情色彩
• 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 扬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这 样的词称做“褒义词”。 • 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厌恶、贬 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贬义色彩,这 样的词叫做“贬义词”。
67
(3)有时用同音词和音近词组合的谐音手法,可以表达强烈的爱 憎感情。例如: 果然正像老百姓说的那样:“遭殃军”、“刮民党”,又是夺 来又是抢! 这里,“遭殃军”是“中央军”的谐音,“刮民党”是“国民 党”的谐音。人民群众运用这种谐音手法,揭露了国民党反动 派及其军队的残暴腐朽,表达了对他们的愤恨和讽刺。 同音词在语言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很多同音词的存在,是造成一些人写别字的原因之一,有时会 引起意义上的混淆,影响思想表达,甚至造成误解。因此 ,我 们要正确地掌握词义及其书写形式,防止张冠李戴,把汉字写 错。
• (4)词的义项既互相联系,又互相补充。一个词 的几个义项之间是环环相连的,各自独立的,即 各个义项出现的语言环境是各不相同的。

初中现代汉语基础语法知识课件(37张PPT)

初中现代汉语基础语法知识课件(37张PPT)

(一)主语残缺(陈述主体、陈述对象)
(1)由于田芳各方面突出的表现,使她获得了学校“优秀团员”的称号。 (2)通过这次座谈会,使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同学们到医院看望老师,老师一看到同学们来了,立刻坐了起来。 (4)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正确的方向,培养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 设的有用人才。
(二)谓语残缺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在一般主谓句中,谓
语也是不可缺少的。谓语残缺,一句话主体的情况不明,就会使人看不明 白。
(1)他的这种拼搏精神,大家一致赞扬他是勇于攀登的人。 (2)太原市民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文明卫生城市。 (3)大家必须认真分析问题,反复思考、善于用脑的习惯。 (4)陈老师是个有三十年教龄,工作起来不知疲倦的。 (5)我相信,只要你个人的不断努力,你会做出成绩的。
如果句子结构已经完整,表达的意思也清楚了,还要使用一些不必要的词语,就会出现句子成分多余,使句子显得累赘。
句子
04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的语言表达单 位。它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并有一定的语气。
在句子里,词和词之间有一定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句子的组成
部分就叫做句子成分。
句子的一般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其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基本成分,这是句子的“主干”;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连带 成分,这是句子的“枝叶”。
初中现代汉语基础语法知识
课件(37张PPT)
(三)宾语残缺 用词造句时,并非每个句子都必须要有宾语,但是,如果应当有宾语而缺
少了宾语,句子的意思就会表达不准确,甚致使人误解。
(1)他表演了一个类似西班牙民间舞的舞蹈。 (2)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阶段。 (3)今天报纸上继续发表文章,介绍我国的新成就,我读后深受鼓舞。 (4)在解题的时候,教师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注意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汉语讲义(第三章词汇)

现代汉语讲义(第三章词汇)

一、古代词语的延续 1.传承词:在历史上很早就产生, 现在在现代汉语中仍很活跃。 2.今用古词语:属于某一时代的专 有词语,因为某种交际的需要今天还 会偶然使用。
二、方言词 普用方言词:普通话由于表达的 需要吸收的方言中的某些词语。
三、社区词语 社区词语:只在某个社区流通, 反映该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有 词语。
第二节 构词法
一、基本类型 1.现代汉语的单纯词(单个语素构成)和合 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成)。 2.单纯词:(1)连绵词(双声叠韵),(2) 音译词,(3)口语词(?)。 3.重叠词(?):词根重叠。是单纯词还是 合成词?如是合成词,则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 或者是单独一类? 4.派生词: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的词。(1) 前缀+词根,(2)词根+后缀,(3)词根+中缀 +词根。 5.复合词:词根和词根组合而成的词。(1) 主谓式,(2)述宾式,(3)偏正式,(4)述 补式,(5)联合式,(6)量补式。
第三章
词汇
第一节 词汇概述
一、现代汉语词和词汇 1.词: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的词 汇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 最小的语言单位。 2.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和 语的集合体。也就是词和固定短语的 集合体。
二、语素和词 1.语素: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 单位。 2.语素和词的区别。 确定语素的方法:替换法。 3.语素的基本类型:自由语素和不 自由语素、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词缀和词 根)。 4.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语素以单 音节为主,词以多音节为主;词语有 明显的双音节化倾向。
第五节 词汇的Leabharlann 语系统一、成语 (一)成语的特点:历史上沿用下来或群众 中长期流传的见解精辟并含有特定意义的固定 短语。 1.历史的习用性。来源:神话寓言、历史故 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 2.意义的完整性:古汉语语素和语法。 3.结构的凝固性:大多为四字格式,次序一 般不能改变,成份不能轻易更换。 (二)成语的民族性。 汉族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四字结构。 (三)成语的作用。 言简意赅,表现力丰富,整齐匀称,富有韵 律美。

现代汉语应用常识第3讲分析

现代汉语应用常识第3讲分析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
教学资源:多媒体
第三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1.词类、实词、虚词。
2.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二、重点:
动词、形容词。
三、难点:
区别词。
讨论、思考:
1.几种特殊动词。
2.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
3.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区别词比较。
作业:课后2、4、5。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高更生《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8分钟,授新课60分钟,安排讨论20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
授课时间
第五周周二第7、8节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词类(实词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和掌握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各类词的语法特征、类型和使用。
2.能够运用功能标准划分词类。
3.认识词的兼类与活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一、基本内容:

2020版 第1部分 专题2 第3讲 “成分残缺或赘余”与“结构混乱”

2020版 第1部分 专题2 第3讲 “成分残缺或赘余”与“结构混乱”

第3讲“成分残缺或赘余”与“结构混乱”成分残缺:除无主句、独词句和省略句外,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句子必须具备的语法成分残缺不全,就是句子的成分残缺;其中主语和宾语的残缺,高考考查频率较高。

成分赘余:一是重复;二是句子里多了不该有的成分。

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修饰成分赘余、虚词赘余等。

一、成分残缺语。

2.滥用使令动词造成主语残缺,可删掉“使”,或删掉“在”“中”。

3.成分残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是状语,后缺少主语。

4.“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的应该是“节目”,而不是“观众”,应在“受到”前加“这档节目”。

5.成分残缺,“高度负责的态度”前面缺少谓语动词,可在“要”后加上“本着”。

6.句中的动词“参与”并不支配宾语“责任”,句中缺少一个与“责任”相呼应的谓语中心语。

应在“主动”后加上“承担”。

7.宾语残缺,缺少动词“打击”的宾语,应在“商品”后加上“的行为”。

8.成分残缺,介词“按照”缺少宾语,可在“生态乡”后加“的目标”。

9.介词残缺,应在“确保”前加“为”。

10.成分赘余,删去“的实验”。

11.“……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成分赘余,删去“仰赖的”。

12.宾语赘余,去掉“的安全”。

13.“堪”具有“可以,能够”的意思,与“可”语义重复。

14.“15%到30%”本身就是约数,后面不能再加“左右”。

[即时训练]请辨析下面句子的语病。

1.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辨析:2.从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在中国未来的10年内依然是一个很好的行业,可是这个行业需要洗牌,需要价格和利润回归正常。

辨析:3.为方便高原艰苦地区军人的出行,青藏铁路公司为高原军人预留六张硬卧票的优惠政策。

辨析:4.2018年房地产调控依然保持高压状态,更多热点城市加大调控,围堵投机行为,而部分三四线城市则依然处于去库存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
教学资源:多媒体
第三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五周周二第7、8节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词类(实词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和掌握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各类词的语法特征、类型和使用。
2.能够运用功能标准划分词类。
3.认识词的兼类与活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一、基本内容:
1.词类、实词、虚词。
2.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二、重点:
动词、形容词。
三、难点:
区别词。
讨论、思考:
1.几种特殊动词。
2.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
3.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区别词比较。
作业:课后2、4、5。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高更生《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8分钟,授新课60分钟,安排讨论20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