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合集下载

检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完整版)

检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完整版)

检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完整版)___检验科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包括以下评价指标:一、科室管理(50分)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包括:禁止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和技师必须注册、执业医师和技师不能超范围执业、禁止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实验室工作必须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

本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

3.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8分)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以上是___检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的评价指标。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将会有相应的扣分或否定评价。

例如,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的将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发现医护人员未能遵循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的将酌情扣分。

同时,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的将酌情扣分,核心制度缺失的将不得分,少一条扣1分。

验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案和标准,定期评价质量控制效果,及时纠正偏差;2)实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3)建立标本追溯制度,确保检验结果的可追溯性。

3、检验后质量控制:1)及时向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完整的检验报告,确保检验结果的及时性;2)建立异常结果处理制度,对异常结果及时通知临床医生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3)定期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提高检验质量。

呼吸内科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呼吸内科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呼吸内科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呼吸内科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诊断、治疗以及护理等多个方面。

为了保证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呼吸内科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论述,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与有效性。

一、质量管理体系呼吸内科质量管理体系是基于现有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实践经验而形成的。

该体系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程序为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诊疗规范: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诊疗规范,确保医生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遵循科学依据,减少误诊、漏诊等问题。

2. 质量监控: 在医疗过程中,通过使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以及监测仪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3. 医疗安全: 呼吸内科作为一个涉及重症患者的科室,医疗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开展医疗差错事故报告与分析,提高医生及护理人员对医疗风险的认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4. 医疗质量评估: 定期对呼吸内科的医疗服务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患者满意度、诊断准确率、治疗效果等方面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二、医生管理医生作为医疗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对于呼吸内科的医疗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医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

1. 专业培训: 针对呼吸内科医生,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包括最新的医疗技术、疾病诊治进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

2. 临床路径管理: 制定具体的疾病诊疗路径,明确每个病种的治疗流程,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减少多种治疗方案导致的不确定性。

3. 专家会诊: 对于疑难病例,组织呼吸内科专家进行会诊,确保每个患者都能够得到高水平、多学科的综合诊疗服务。

三、护理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日常照料和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1. 护理质量评估: 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

神经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考核标准

神经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考核标准

神经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1、月门诊人次;2、出院人次;3、平均住院床日;4、药品比例;5、床位使用率;6、处方合格率达95%;7、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8、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9、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10、传染病报告率100%;11、甲级病历率90%;1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3、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1、压疮发生率;2、跌倒发生率;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5、24/48小时重返ICU率;6、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7、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8、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0、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三级重点专科】1.重危患者(昏迷,危象,癫痫持续状态)的监护和抢救;2.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3.二维或三维经颅多普勒超声(TCD);4.诱发电位、肌电图(包括神经传导速度)、脑电地形图、眼震点图等检查;5.肌肉、周围神经、脑组织活检;6.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研究;【三级一般专科】1.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2.颅内高压对症治疗及病因追查;3.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诊断(诱发电、血CSF免疫学检查);4.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5.脑电图、肌电图等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细胞学、酶链扩增技术及病毒抗体监测。

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一、缺血性脑梗死(一)卒中接诊流程。

1.按照卒中接诊流程。

2.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估;3.45分钟内完成头颅CT、血常规、急诊生化、凝血功能检查。

消化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消化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消化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消化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是指一套用于评价消化内科医疗工作的规范和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自身工作质量总结和提升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患者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针对消化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一)患者满意度评价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患者对医疗团队的医疗技术、医患沟通、护理服务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患者满意度评价可以通过匿名问卷调查、电话随访、面谈等方式进行。

(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是消化内科医疗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可以客观地反映医疗工作的效果。

常用的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治愈率、好转率、缓解率、复发率、死亡率等。

(三)合理用药评价合理用药评价是消化内科医疗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消化内科疾病需要常规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合理用药评价可以测评医务人员是否遵循药物使用的规范和标准,是否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

合理用药评价可以通过随机抽样复查医嘱单、患者用药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等方式进行。

(四)医疗安全评价医疗安全是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消化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来说,医疗安全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对医疗过程中的意外事件、术后感染、医疗事故等进行评价,可以发现医疗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医务人员提供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的方向。

二、考核标准(一)技术能力考核技术能力考核是对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的评估。

消化内科医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类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能够独立处理各类疑难病例,并具备常见疾病的手术操作技巧。

(二)医患沟通考核医患沟通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医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顾虑和期望,并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和解答。

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1、普通病人应在48小时内有主治医生评估结果及诊治方案,72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医师评估结果及诊治方案,并逐步实施。
未按规定执行的不得分,执行不到位视情况酌情扣分。
20
2、危重病人应成立相应抢救小组,并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者担任组长,随时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未成立抢救小组的不得分。未随时对病情变化进行记录的酌情扣分。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5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省级以上(含省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5
四、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200分)
200
1、由具备执业资质的医师、护士,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服务。
1、病区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未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不得分。
填写评价表一式两份,一份存科室,一份交医务科。
4
七、患者安全目标与持续改进(50分)
50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1、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未执行查对制度不得分,不足3种识别方法者酌情扣分。
2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应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不符合护理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7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无相应预案不得分。
6
2、有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无联系渠道酌情扣分。
4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5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省级以上(含省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5
四、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200分)
200
1、由具备执业资质的医师、护士,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服务。
1、病区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未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不得分。
无科室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的酌情扣分。
3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无科室继续教育培训目标和实施目标的酌情扣分。
4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未进行考评的不得分。
4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省级以上(含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6)转科、转院制度:需转科患者,应有转入转出记录;转入科室应按新入院患者标准进行处置;精神类疾病或特定传染病需转外院治疗患者,需经医务科同意执行。
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酌情扣分。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一条扣1分,扣完为止。
8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

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

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1. 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科室的医疗质量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医院科室的医疗质量,某医院制定了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并逐步推行实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的内容和考核方法。

2. 考核内容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门诊服务考核门诊服务考核主要评估医生对患者的诊断能力、治疗技术和沟通能力等。

具体考核指标包括就诊时间、医生满意度、门诊医疗纠纷率等。

住院服务考核主要评估医生对住院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

具体考核指标包括住院医生满意度、手术成功率、住院感染率等。

2.3 医疗质控考核医疗质控考核主要评估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能力和效果。

具体考核指标包括对重大骨折病人的手术治疗成功率、对急诊患者的应急反应时间等。

专科技术考核主要评估医生在各个专科领域的技术水平。

具体考核指标根据科室特点而定,例如手术科室可考核手术成功率,放射科室可考核影像诊断准确率等。

3. 考核方法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 数据收集和统计医院科室通过收集和统计相关数据,如门诊就诊量、手术病例数、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等。

3.2 定量评价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医院科室对考核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如计算平均就诊时间、手术成功率等。

3.3 定性评价除了定量评价外,某医院科室还进行定性评价,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专家评审等方式对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进行评价。

3.4 考核结果反馈和整改根据定量和定性评价结果,医院科室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

4. 考核结果应用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结果将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4.1 绩效考核医院将根据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结果进行绩效考核,为医生提供激励和奖励,同时也帮助医院管理层评估科室的工作表现。

4.2 改进管理考核结果可以为医院科室提供改进管理的依据,有助于发现问题和短板,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这套体系重点在医疗行为的规范、核心制度的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目标、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强化了微创、介入的规范化管理及医院感染防控、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对大型手术及危重患者进行评估,引入了“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的标准;急救质量方面,对院前、院内急诊、院前培训、专科医疗分别作了重点规定;医技方面,不同学科有了更适合本专业的质量控制指标,如放射专业,分别对急诊、普通放射作了规定,对放射介入包括人员、大型设备、诊疗规范及术后随访作了明确要求,对放射的特殊性、安全、个人防护作了明确规定;规范了消毒供应室、手术室、重症病房、内镜室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护理质量,重点是护理分级管理、护理工作制度、护理操作常规、护理缺陷管理及专科护理等内容。

李元峰,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科大学毕业。

现任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政协文体医卫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康复医学学会会长,全国病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医科院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医院管理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临床耳鼻喉专业及医院管理工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先后在全国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编著作一部。

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十佳博爱医院院长。

麻醉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评价指标一、科室管理(50分)1.严格执行医疗卫管理法律、法规和章。

评价要点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临床科室质量考核标准及指标、考评办法

临床科室质量考核标准及指标、考评办法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3
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工作制度,并建立完善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与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
查制度,无制度扣3分,不完善扣1分。
危急值报告制度
1
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登记不完善扣0.5分。
科室设备管理
2
科室医疗、工作仪器维护及保养、使用情况,有科室仪器登记本
无科室仪器登记本扣0.5分,仪器维护保养差扣0.5分。
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30分)
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10%
不足扣1分,每增加1%加1分。
中医特色
5
中成药辨证使用率≥90%
每降10%扣2分。
5
中医证候准确率≥90%
每降10%扣2分。
5
中医治疗率≥80%
住院病历每降1%扣2分。
5
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0%。
每降低2%扣1分。
医疗安全工作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自愿报告制度
3
坚持“三查七对”发现差错及时登记,小差错报告科主任;大差错及时上报医务科,发生医疗纠纷苗头力争在科内及时处理;上报医院医务科,当事人要配合医务科处理;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查差错登记本,如差错未登记或未上报一起扣2分;有小纠纷或纠纷苗头处理不及时扣4分,不配合医务科处理医疗纠纷一起扣4分, 发生大差错、医疗事故的科室扣8分。
诊断
5
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0%。
每降低2%扣1分。
医疗安全工作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自愿报告制度
3
坚持“三查七对”发现差错及时登记,小差错报告科主任;大差错及时上报医务科,发生医疗纠纷苗头力争在科内及时处理;上报医院医务科,当事人要配合医务科处理;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2.3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2.3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3
6.清洗消毒登记内容齐全(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编号。清洗时间,消毒剂名称,消毒时间及操作者姓名。)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3
7.传染病患者应使用专用内镜或安排当日最后检查。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3
8.必须进行静脉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的监测,并有专人负责。
未进行感染监测的不得分,监测落实不到
位的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超过48小时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6
2.积极开展纤维支气管镜下的介人诊疗项目。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3
3.严格掌握介入诊疗技术的适应证。
不能严格掌握介入指征不得分。
6
4.建立介入诊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
来源可追溯不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介入
诊疗器材。
无相应登记不得分,未按规定使用器材的
不得分。
4
5.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有登记
5
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菌株监测。
1、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掌握非限制类抗生素、限制类抗生素及特殊类抗生素使用指征。
未严格执行分级管理制度视其情况酌情。
7
2、严格掌握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和治疗性使用原则。
违反抗生素使用原则酌情扣分。
7
3、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必须符合卫生部要求。除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性泌尿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可以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外,其他感染需使用氟喹诺酮时必须要有病原微生物支持。
未对耐药菌感染实行监控的不得分。
5
5.呼吸机清洗、消毒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4
5.纤支镜介入诊疗医院感染防控。
1.纤支镜的清洗、消毒严格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医疗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相关的考核标准。

一、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是指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的系统化方法。

构建一个有效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了解其服务水平,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以下是构建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几个关键要素:1.1 指标选择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指标来度量医疗质量。

这些指标应涵盖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包括诊断、治疗、手术、护理等各个环节。

指标选择应基于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数据收集和分析医疗质量评价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手段进行。

同时,数据的分析也需要借助统计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以发现问题和趋势,并提供改进措施。

1.3 评价周期医疗质量评价应设定一个适当的评价周期。

评价周期的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般而言,评价周期可长达一年或更长,同时也可以设定中期评价和自查等方式加强质量控制。

二、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是评价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绩效的依据。

良好的考核标准可以激励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和纠正问题。

以下是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几个重要方面:2.1 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进而调整和改进服务质量。

患者满意度评价应综合考虑等待时间、服务态度、治疗效果等多个因素。

2.2 疗效与安全疗效与安全是评价医疗质量的核心要素。

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治疗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合理性。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一节急诊急救部分
1.急诊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
1.处方合格率达95%;
2.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
3.传染病报告率100%;
4.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5.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
6.跌倒发生率;
7.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
8.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
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10.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附件二:三级医院评审指标
【三级医院重点专科】
1.心肺脑复苏临床操作(体现进展);
2.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3.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4.多脏器功能衰竭监护、抢救及科研;
5.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
6.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的呼吸监测血气动态监测;
7.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抢救;
8.经食管调搏治疗顽固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9.急诊胃镜的应用。

【三级医院一般科室】
1.心肺复苏临床操作;
2.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
3.急性心律失常的抢救;
4.各种休克的抢救;
5.呼吸衰竭血气监测及抢救;
6.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抢救;
7.ARDS的早期诊断和抢救;
8.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抢救;
9.复合伤诊断和抢救;
10.各类危象的诊断和抢救;
11.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早期诊断;
12.安置临时起搏器。

第二节非手术部分
2.1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人卫出版社李元峰主编 16开 688页定价:¥98该书是进一步落实“医院管理年”、“医院等级评审”、“医疗质量万里行”的配套资料,首次引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的医疗质量管理规则与方法,遵循了卫生部近年来有关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相关法规及评价体系与管理指南,参考了相关专业的行业规范、疾病诊断及治疗指南或共识意见,对临床不同专业制定了适合本专科发展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主要内容有:科室管理、门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急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患者服务与持续改进、患者安全目标与持续改进、医院感染防控与持续改进、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专科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等10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增加了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科室重点监测指标、单病种质量控制、医疗技术综合指数等内容。

对医技科室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了相应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这套体系重点在医疗行为的规范、核心制度的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目标、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等内容,对大型手术及危重患者进行评估,引入了“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的标准;同时增加了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科室重点监测指标、单病种质量控制、医疗技术综合指数等内容。

第一章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与地位第二章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一节急诊急救部分1、急诊急救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EICU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3、急诊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4、急诊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二节非手术部分1、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消化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3、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4、肾脏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5、感染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6、血液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7、内分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8、风湿免疫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9、儿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0、皮肤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1、神经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2、肿瘤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3、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4、中医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5、特需病房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6、老年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三节手术部分1、肝胆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小儿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3、胃肠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4、血管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5、泌尿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6、整形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7、乳腺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8、心胸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9、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0、神经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1、移植中心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2、妇产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3、耳鼻喉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4、眼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5、颌面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6、烧伤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7、SICU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四节医技部分1、麻醉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手术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3、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4、放射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5、超声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6、心血管超声和心功能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7、检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8、病理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9、药剂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0、内镜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1、消毒供应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2、营养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五节行政后勤部分1、后勤管理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服务中心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3、设备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4、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5、人力资源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6、监审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7、预防保健科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8、病案统计科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9、信息研究所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0、院长办公室(国际合作办公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1、保卫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2、住院部办公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3、纪委办公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4、护理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5、车辆管理办公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6、科技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7、门诊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8、图书馆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9、基建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0、医务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1、工会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2、教育培训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3、财务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4、党委办公室(宣传部、总支、团委)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5、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六节医技满意度调查6.1 病理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2 药剂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3 核医学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4 营养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5 超声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6 心血管超声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7 放射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8 检验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9 麻醉科质量问卷调查表第七节行政、后勤满意度调查(质量问卷调查)7.1 后勤管理部质量问卷调查表7.2 服务中心质量问卷调查表7.3 设备部质量问卷调查表…。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医疗机构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判断的系统体系。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刺激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水平。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 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主要评估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包括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护理质量、医疗安全等方面。

其中医疗技术水平是评估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和诊疗能力的重要指标,医疗护理质量评估医疗人员对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医疗安全评估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如何进行风险控制等。

2. 结果指标:结果指标主要评估医疗机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治疗效果是评估医疗机构提供的治疗服务对患者疾病的控制和康复效果的指标,包括疾病康复率、病死率等。

患者满意度是评估患者对医疗机构服务满意程度的指标,包括对医疗服务态度、环境卫生、医疗费用等方面的评价。

3. 过程指标:过程指标主要评估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操作流程的质量。

通过评估医疗机构的流程和操作,判断医疗机构是否遵循规范,减少操作风险,提升工作效率。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是指根据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排名的标准。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核心是量化指标和评分体系。

量化指标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得,根据指标的权重和评分规则进行评分,以确定医疗机构的质量水平。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具体明确:标准要求明确,指标具体,可以衡量医疗机构的质量水平。

2. 全面综合:标准要涵盖医疗机构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等,以全面衡量医疗机构的质量。

3. 可比较性:标准要求具备可比较性,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进行相互比较,以便患者和社会公众对医疗机构的质量进行参考和选择。

4. 动态更新:标准应根据医疗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发展更新,以适应医疗质量评价的需求。

总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是医疗机构提升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评估和考核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促使医疗机构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总结标准(五篇)

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总结标准(五篇)

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总结标准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是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对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内科医疗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的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标准是必要的。

下面将从内科医疗常见问题的控制要点、质控指标的选择和医疗质量评估等方面总结内科医疗质量控制的标准。

一、内科医疗常见问题的控制要点1. 诊断准确性控制:内科医疗中,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医疗机构应确保医生具备良好的临床诊断能力,制定临床诊断规范和指南,并定期进行诊断结果的审查和评估,确保诊断准确性。

2. 治疗方案的规范性控制:内科医疗中,治疗方案的规范性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医疗机构应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确保医生按照规范执行治疗,并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用药安全控制:内科医疗中,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医疗机构应制定科学的用药指南和规范,并组织医生进行用药培训和考核,确保医生合理用药并严格遵守用药安全规范。

4. 患者随访管理控制:内科疾病的治疗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的随访管理对于治疗效果的监测和调整非常重要。

医疗机构应组织护士和医生进行患者随访,确保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进度,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医疗安全控制:内科医疗涉及多种检查和治疗操作,医疗机构应制定安全操作规范和流程,并进行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质控指标的选择1. 临床指标:根据内科疾病的特点和治疗目标,选择适合的临床指标进行质控。

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血压控制率、血脂控制情况等指标作为质控指标。

2. 用药指标:针对内科常用药物,选择合适的用药指标进行质控。

例如,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可以选择合理使用率、抗生素选择合理性等指标进行质控。

3. 病例管理指标:选择与内科疾病诊治相关的病例管理指标进行质控。

例如,选择病历书写、诊疗过程记录的规范性等指标进行质控。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与管理流程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与管理流程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与管理流程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与管理流程
⒈引言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旨在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利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的基本原则、具体指标和管理流程。

⒉考核体系的基本原则
⑴全员参与原则
⑵指标化管理原则
⑶连续改进原则
⑷安全管理原则
⑸奖惩并重原则
⒊考核指标
⑴医疗质量指标
⒊⑴临床质量指标
⒊⑵医疗安全指标
⒊⑶医疗效率指标
⑵医疗服务指标
⒊⑴患者满意度指标
⒊⑵医疗纠纷处理指标
⒊⑶医疗信息管理指标
⒋考核管理流程
⑴制定考核计划
⒋⑴确定考核周期
⒋⑵制定考核指标和方法
⒋⑶确定考核责任人和时间表
⑵实施考核工作
⒋⑴收集考核数据
⒋⑵数据分析和评估
⒋⑶绩效评价和排名
⑶考核结果反馈
⒋⑴向医疗机构反馈绩效评价结果⒋⑵向相关部门报告考核结果
⑷连续改进和跟踪
⒋⑴制定改进措施
⒋⑵跟踪改进效果
附件:
⒈考核指标数据表格
⒉改进措施实施记录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基于一定的指标和标准,对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评估的一套体系。

⒉医疗安全:指医疗过程中防止意外事件和医疗错误,保障医疗机构服务的安全性。

⒊临床质量指标:用于评估医疗机构临床工作质量的指标,如手术成功率、药物错误发生率等。

⒋患者满意度指标:用于评估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指标,如对医生、护士等人员的满意度等。

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总结(3篇)

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总结(3篇)

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总结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是医疗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内科医疗的各个方面,包括诊断、治疗和护理等。

在内科医疗质量控制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科学规范、细致入微、个性化、安全高效等。

首先,内科医疗质量控制要符合科学规范。

医生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流程,例如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制定诊断方案,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制定治疗计划等。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临床指南和规范,尽量避免不合理的药物应用和操作。

此外,医生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和专业知识。

其次,内科医疗质量控制要细致入微。

细致入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医生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要详细了解其病史、既往治疗情况等,以便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其次,医生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注意病情的动态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细致入微,例如用药交流、定期测量生命体征、关注患者饮食和休息情况等。

此外,内科医疗质量控制要个性化。

每位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都是不同的,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例如,在药物选择上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史和病情的不同进行调整,避免使用可能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或不适用的药品。

此外,在护理工作中也要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最后,内科医疗质量控制要安全高效。

安全是医疗服务的首要任务,医生和医护人员要保证医疗操作的安全性。

医生在进行手术和治疗操作时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要求,注意消毒措施、手术和治疗的操作规范等。

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感染控制,避免医疗器械和药品交叉感染。

此外,医生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保证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高效是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和时间,提高医疗效率和工作效能。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日期:年月日1234567附件一: 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8附件二: 科室重点监测指标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三级重点专科〗1.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全套临床生理检查);2.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3.心脏监护CCU,RCU(血流动力学监测:动态血压,腔内压测定);4.冠状动脉成形术(气囊扩张)(可选);5.冠状动脉造影术;6.左心导管检查及造影;7.二尖瓣(气囊扩张)(可选);8.核素心肌显像;9.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10。

埋藏式永久起搏.〖三级一般专科〗1.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Holter,食管调搏);2.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抢救;3.心肺监护CCU或RCU;4.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可选);5.心脏压级量负荷试验(踏车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试验);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一、急性心肌梗死(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二)实施左心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

1.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102.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无禁忌症者)。

(五)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七)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AMI)健康教育。

(八)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二、心力衰竭(一)实施左心功能评价.(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钾剂.(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

(五)醛固酮拮抗剂(重度心力衰竭)。

(六)住院期间使用利尿剂、钾剂、ACE/ARBs、β-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七)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钾剂、ACE/ARBs、β—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八)非药物心脏同步化治疗(有适应症)。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医疗质量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医疗机构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制定。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标准应当包括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医疗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医疗程序的规范性等内容,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二、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内容。

1. 医疗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医疗机构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疗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

2. 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医护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医疗设备,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 医疗程序的规范性,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规范的医疗程序,包括患者就诊、诊断治疗、手术护理等各个环节,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连续性。

4. 医疗服务的效果评价,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医疗服务效果评价体系,对医疗服务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5. 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三、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实施。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实施需要医疗机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医护人员应当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规范操作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医疗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评价。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评价应当由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结果应当客观、公正、准确。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结语。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1、病区应有警示标识和语言提示等,防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
无相应警示标识不得分。
3
2、建立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措施,并有处理流程或预案。
未建立相应报告制度与措施不得分。
3
3、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无相应评估与报告制度不得分。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5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省级以上(含省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5
四、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200分)
200
1、由具备执业资质的医师、护士,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服务。
1、病区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未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不得分。
10
2、普通患者入院后由当班医师和护士接诊,并根据病人病情确定初步诊疗和护理计划,并在2小时内执行。
未在规定时间内执行的酌情扣分。
10
3、危急重病人入院后当班医师和护士立即进行初步评估,立刻通知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处置病人,确定初步诊疗方案,并立即执行。
未按规定及时进行处置的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10
2、由上级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住院诊疗(药物、手术、康复)计划/方案的适宜性,并记入病历。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对诊断不明的病例,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主持。
4)术前讨论制度:介入手术应进行术前讨论;对于疑难、复杂等可邀请相关科室参与,应在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主持下进行。
5)会诊制度:急诊会诊随请随到,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平诊会诊应在48小时内完成;会诊科室应安排主治以上职称医师会诊。
3
4、认真实施有效的预防压疮护理。
出现不良后果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3
5、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1、医护人员应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未主动上报安全(不良)事件造成不良后果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3
2、针对患者疾病诊疗,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做出正确理解与选择。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记录的,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20
2、严格遵循病历的真实性,如实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及病情变化。严禁出现电子病历复制及提前书写病历等不良事件,严禁伪造病历。
一旦出现伪造病历,提前书写病历,电子病历复制的均不得分。
20
3、严格执行卫生部病历的相关规定,妥善保存病历,不泄密。
出现泄密或相关病历资料遗失的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未能落实相应核心制度的,视其情况发现一条未执行这该项不得分,对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的,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30
4、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严格执行病历的时效性。应及时完成病历书写,要求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一周内完成死亡讨论记录。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术后连续三天有病程记录。住院病程满一月需进行阶段小结。
1、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与益处、费用和临床试验等真实情况具有知情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的权利。
不尊重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知情权,违背患者或法定代理人意愿或选择,不得分。
5
2、科室具有告知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真实病情及诊疗方案的义务,特殊检查,治疗和用药应签订书面“知情同意”。
环境脏乱,遭到患者投诉者不得分。
2
2、保护患者的隐私。
泄露患者隐私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2
6、患者评估。
1、科室负责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管理。
无患者病情评估不得分。
3
2、患者评估的结果应在住院病历中有记录,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住院病历中无记录不得分,记录不完善酌情扣分。
3
3、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进行管理评价,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每月随机抽查医护人员一至两名,不熟悉相关制度者,酌情扣分。
4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和常规。
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发现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能遵循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的,酌情扣分。
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日期: 年 月 日
评价指标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
分值
评分
一、科室管理(50分)
50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一票否定或倒扣分(做到打√,做不到打×)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10
5、加强医患沟通,维护患者权益。
1、应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及时告知患者家属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并有记录。
无相关记录者不得分。
10
2、特殊检查、治疗及用药患者及家属应有知情权,并签知情同意书。
无相应知情同意记录的不得分,无患者或患者法定代理人签字的不得分。
10
六、患者服务与持续改进(50分)
不符合护理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填写评价表一式两份,一份存科室,一份交医务科。
4
七、患者安全目标与持续改进(50分)
50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1、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未执行查对制度不得分,不足3种识别方法者酌情扣分。
2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应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5
4、患者及其家属教育与沟通。
1、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信仰、维护患者和家属权利。
不尊重患者价值观或信仰,遭到患者或法定代理人投诉,不得分。
3
2、科室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疾病防治知识教育和指导,支持其参与诊疗活动。
未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应教育或指导,不得分。
3
5、就诊环境管理。
1、科室应尽力向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无科室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的酌情扣分。
3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无科室继续教育培训目标和实施目标的酌情扣分。
4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未进行考评的不得分。
4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省级以上(含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6)转科、转院制度:需转科患者,应有转入转出记录;转入科室应按新入院患者标准进行处置;精神类疾病或特定传染病需转外院治疗患者,需经医务科同意执行。
7)临床用血制度: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成分输血达到卫生部要求;输血前患者应签署用血知情同意书,并进行输血前检查;血袋必须及时回收;输血应有记录。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对死亡病例,应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主持。
无相应知情同意记录的不得分,无患者或患者法定代理人签字的不得分。
7
3、保护患者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宗教信仰。
泄露患者隐私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3
3、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1、。科室应建立投诉渠道,并有专人负责处理投诉纠纷,并有记录及整改意见。
科室未建立投诉渠道,无相应记录及整改意见不得分,记录或整改意见不完善酌情扣分。
未对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5
3、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介入、手术等有创检查和治疗前及药物治疗时。
未进行该项目时酌情扣分。
3
九、专科医疗治疗与持续改进(150分)
150
1、RCU管理规范
2、纤支镜介入诊疗技术
1、纤支镜下常规检查预约时间不超过48小时
超过48小时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酌情扣分。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一条扣1分,扣完为止。
8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有一名执业的医师或护士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发现一起执业医师或护士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不符合人力资源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