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武汉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可利用的潜能

合集下载

296武汉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可利用的潜能

296武汉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可利用的潜能

武汉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可利用的潜能武汉科技大学文远高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肖尚德熊启华摘要以水文资料为基础,结合武汉地理气候特点,确定了武汉地区夏季和冬季可资利用的潜能。

根据武汉市的气候特点,按四个月需要空调,以10℃利用温差计算夏季提取的冷量为63.73×1011GJ。

以3个月、10℃利用温差计算冬季提取的热量为47.80×1011GJ,相当于163077.5吨标准煤所提供的热能。

关键词地下水,能量利用,资源,武汉1 武汉地理气候特点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缘,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

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和其最大支流汉水在城中汇合,将市区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

市区及郊县的总面积为8467.11平方公里。

武汉处于丘陵地带,经平原边缘向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部低平,南部丘陵、岗垄密集,北部低山林立,80%以上面积为岗垄平原和平坦平原地区。

武汉淡水资源丰富,以长江为主干,构成庞大的水网,水域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

对这些水资源在暖通空调中加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夏季湿度大、气温高,昼夜温差小,日高气温≥35℃的天数达21天,有的年份甚至达40天以上;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实际气温达40℃时常有之,是全国有名的“火炉”。

在冬季潮湿寒冷,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里建筑热环境处于不舒适状态,是典型的冬冷夏热地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汉地区空调迅速普及,至2006年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空调器144.6台[1]。

而空调的使用,特别是风冷热泵的使用,会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化[2]。

近年来武汉市已建成的地下水源热泵空调工程有20多项,因此有必要探讨整个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可利用的潜能。

2 武汉的水文地质概况武汉地区处于长江中游,长江、汉江汇聚武汉并穿城而过,第四系沉积主要受长江、汉江控制,沿河两岸分布着一级阶地冲洪积地层,具有典型的河流相二元沉积结构,上部为粘性土,下部为砂性土,总的特征为上细下粗,在粘性土和砂性土之间大多有一定厚度的粉土、粉砂、淤泥质土交互土层,习惯称“过渡层”。

武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武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作, 保 持 水 资 源供 给 与 需 求之 间 的相 对平 衡 。 关键词 :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 现 状 分析 ;对 策
1 基 本 情 况
武汉 市 江 河 纵 横 , 河港沟 渠交织 , 湖泊库塘 星罗棋 布。 全 市 水 面总面积 2 1 1 7 . 6 k m , 约 占全 市 国土 面积 的 1 / 4 , 水 面 率 居 全 国省 会 城 市 之 首 。 其 中, 境内5 k m 以上 的河 流 有 1 6 5条 , 水 面 面
供水总量 的 3 5 . 4 %。 地 下 水 供 水 在 全 市 供 水 量 中 所 占 比 重 不
2 现状供水能 力及结构分析
2 . 1 现 状 供 水 工 程 供 水 能 力
据《 武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 现状年 2 0 1 0年 , 下 同) , 全 市 工 程 现 状 总供 水 能 力 5 7 . 2 6 2 2亿 m 。 其中水利工程保证率 7 5 %
的可供水量为 1 8 . 8 7 5 0亿 m , 占总 供 水 能 力 的 3 3 . 1 %; 自备 水 源工程 2 2 . 4 4 2 4亿 m , 占总 供 水 能 力 的3 9 . 0 %; 公 共 供 水 工 程 年供水能力 1 5 . 4 1 9 8亿 m , 占总 供 水 能 力 的 2 7 . 0 %; 地 下 水 工 程年供水能力 0 . 5 2 5 0亿 m , 占总 供 水 能 力 的 0 . 9 %。
积共 4 7 1 . 3 1 k m ; 大于 0 . 0 5 k m 的 湖 泊 有 1 6 6个 , 水 面 面 积 共
程供 水 量 6 . 8 8 2 6亿 m ,占 总 数 1 8 . 4 % ;引 水 工 程 供 水 量 3 . 7 2 8 2 亿m , 占 总数 9 . 9 %; 提水工程供水量 2 6 . 8 7 2 4亿 m , 占 总数 7 1 . 7 %。

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第14卷第4期2005年7月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 he Yangtze Basin Vol.14No.4J uly 2005 文章编号:100428227(2005)0420429206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曾 群1,2,蔡述明3(1.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湖北武汉430079;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200062;3.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摘 要:水作为人类所需要的不可替代的一种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解决武汉市的水问题,直接关系到武汉市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采用定量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武汉市水资源进行评价,找出近几年来武汉市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趋势,为武汉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具体步骤是: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武汉市各年代水资源评价指标分别赋值、确定权重;其三,按照加权相加的方法(即综合指数法)评定出武汉市各年代水资源利用得分;最后根据各年代分值的大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武汉市水资源利用变化趋势。

关键词: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文献标识码:A1 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水资源开发利用既要实现显著的效益,又不至于造成社会和环境所不能承受的破坏,在争取实现最大效益的同时,使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最大,不利影响最小,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之间取得平衡,这就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概念[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

解决武汉市的水问题,直接关系到武汉市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既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2,3]。

武汉市在过去的发展中出现了东湖水体污染、长江武汉段水质下降等水问题,严重影响了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提升地下水管理效益——武汉地下水管理优化方案

提升地下水管理效益——武汉地下水管理优化方案

提升地下水管理效益——武汉地下水管理优化方案引言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它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地下水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介绍武汉市地下水管理的现状以及优化方案,以提升地下水管理效益,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武汉市地下水管理现状1.1 地下水资源利用情况武汉市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被广泛用于城市供水、工业生产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地下水的大规模开采以及人类活动的增加,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超采和下降,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

1.2 地下水管理效益问题地下水超采和下降速度较快,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井水干枯的问题比较严重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需要加强地下水污染源的管控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管理,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地下水管理手段较为传统,缺乏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支持。

2. 武汉地下水管理优化方案2.1 加强地下水补给与补充建立地下水补给与补充系统,通过人工补给、人工渗漏等方式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同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减缓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

2.2 强化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强地下水污染源的监测与管控,建立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体系,采取措施减少地下水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完善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进行修复和治理。

2.3 推行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动管理建立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联动管理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优化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利用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将地下水与地表水纳入统一的水资源管理范畴,实现水资源的整体优化利用。

2.4 引入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建立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实时监测与管理。

利用数据分析和技术,对地下水资源进行预测和预警,提高地下水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武汉地下水管理标准

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武汉地下水管理标准

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武汉地下水管理标准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地下水是城市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工业和农业活动的重要水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作为中国的中部大城市,武汉市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武汉地下水管理标准,以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

1. 建立地下水保护区建立地下水保护区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武汉市应根据地下水水质状况和城市规划,划定地下水保护区的范围和级别。

根据地下水的重要性和敏感度,可将地下水保护区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地下水保护区是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应严格限制污染源的设置和农业活动二级地下水保护区对污染源的限制较为宽松,但也需要进行监测和管理三级地下水保护区主要限制一些对地下水影响相对较小的活动。

2. 加强地下水监测和污染源防控为了确保地下水质量的安全,武汉市应建立全面的地下水监测网络。

监测点的选择应基于地下水流动路径和污染源的分布情况,覆盖城市的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水源。

监测参数应包括水质指标、水量指标以及特定有害物质的检测。

监测数据应定期报送并进行分析评估,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应对地下水污染事件。

同时,武汉市应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源的设置和排放。

对于工业企业和农业活动,应制定相应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明确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治理要求。

对于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要避免将潜在污染源设置在地下水保护区内。

对于已存在的污染源,要实施相关的治理措施,例如地下水污染源整治工程等。

3. 完善地下水管理法律法规为了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武汉市应完善地下水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在法律层面上,要制定相关的地下水保护法,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在管理层面上,要建立健全的地下水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机制。

还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其管理和应对地下水污染的能力。

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4600字

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4600字

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4600字本篇论文目录导航:武汉市水资源危机化解路径探究武汉市水资源发展新思路探析绪论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武汉市水资源危机化解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外水资源危机化解成功经验借鉴化解武汉市水资源危机的途径探析武汉市水资源治理问题研究结束语与参考文献2 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2.1 武汉市基本水情2.1.1 河流、湖泊数量多,水域面积广武汉市对水资源的开发以地表水为主,拥有众多的河流及湖泊,水域面积广。

全市5km 以上的河流共165 条,境内总长2166.4km,河道水面面积471.31 km2,河道水面率(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比例)为 5.57%.以市区内部的长江为例,在武汉市的境内流程达到144.5km,水面宽度1000~2000m.而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在武汉市境内的流程也达到62km,水面宽度100~400m.全市共有湖泊166 个,湖泊水域面积达到779.56 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域面积的36.8%,中心城区有湖泊40个。

在全市的湖泊中,面积在3.33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1 个。

武汉市最大的湖泊是梁子湖(跨行政区湖泊,在武汉市内面积158.7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最大湖泊是东湖,东湖也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面积33 平方公里。

2.1.2 少数河流及湖泊的污染程度加剧尽管武汉市呈现出总体水质情况较好的特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河流和湖泊的污染加剧。

2006 至2011 的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据统计,河流方面,在2009 年之前,作为武汉市主要引用水水源的长江武汉段以及汉江武汉段的水质均呈现了好转的态势但蚂蚁河的水质较2009 年有所下降。

在湖泊方面,全市主要检测湖泊按功能类别统计如下(表2.1),水质劣于Ⅴ类的湖泊的数量除2007 年,其它年份与上一年相比逐年减少,但是到2011 年劣V 类湖泊的数量又略有回升。

其中,部分大型湖泊如南湖和东西湖的水质每年都被检测出为劣Ⅴ类。

武汉东湖风景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武汉东湖风景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武汉东湖风景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要本文从东湖风景区水资源基本情况出发,对东湖水环境演变历程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东湖风景区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东湖风景区:水资源保护;治理一、前言东湖位于武汉市东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城中湖”,也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东湖旅游业2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东湖水资源污染带来的可持续发展危机。

如何保护东湖水资源,实现东湖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东湖风景区基本情况(一)东湖风景区概况。

东湖属雍塞湖,是江汉湖群中的一个浅水、半封闭、人工控制型湖泊,港汉湖岸交错。

东湖风景区总面积81.6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2平方公里。

东湖风景区沿湖依次划分为听涛、白马、落雁、磨山、吹笛五大景区。

(二)东湖水资源概况。

根据武汉市勘测设计院2006年的最新测量成果,东湖平均水深3米,最深5米,东湖水面面积为33.2平方公里,湖岸线总长133.7公里,年均降水量1,192毫米,蒸发量1,269.6毫米,全湖汇水面积132平方公里,丰水位21米(黄海高程)时的总容量13,489万立方米。

由于历史原因,东湖被人为分割成14个湖区,其中最大的湖是郭郑湖,湖面面积12.8平方公里。

通过对东湖水下地形及淤泥厚度的核磁共振扫描,东湖最大淤泥厚度4米,平均淤泥厚度1.06米,淤泥总量3,522万立方米,是东湖库容的20%。

三、东湖水质状况分析(一)东湖水环境演变历程。

东湖形成的初期是与长江相连的,之后由于自然和人工的作用,削弱了江湖连通;而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入湖,导致东湖水体生态环境恶化。

主要表现在水质感官差、水体腥臭、蚊蝇孳生、底泥淤积,水体功能得不到良性发挥。

20世纪五十年代,东湖水质清澈,鱼翔浅底,登高望远,碧波千顷;到六十年代,由于人工筑堤修路建桥,造成湖汉分隔,削弱水体的交融和流动;至七十年代后,随着武汉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剧增,排入东湖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幅度增加,有毒物质污染日益增多,且地表径流向湖泊中汇集大量有机物、无机肥料、残毒农药、溶解性固体杂质,以及钙、镁盐类与锰等重金属。

武汉市地下水水质现状

武汉市地下水水质现状

武汉市地下水水质现状武汉市地下水资源量为9.03亿m3,占总水资源量的27.8%,具有分布面积广、补给源充足、含水层连续、渗透性好等特点,具备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

目前,武汉市的地下水污染防控工作由水务部门负责实施,水务部门利用遍布全市的监测井,定期检测获取地下水污染数据,并将地下水质量状况公布于每年的《武汉市水资源状况公报》、《武汉市水环境状况公报》中。

根据近几年《武汉市水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0年全新统孔隙承压水水质、上更新统孔隙承压水水质和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水质呈现逐年变差的趋势,2011年和2012年水质有所改善,总体保持稳定。

根据《2012年武汉市水环境状况》显示,影响武汉市地下水水质的主要组成分为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氨氮、氟化物、总铁、锰、砷等。

一、地下水污染来源随着武汉市的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活动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水体污染逐渐加剧。

武汉地区地下水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业污染根据调查、收集等资料的统计武汉,全市废水排放量8.81亿吨,其中工业废水1.71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19.41%;生活污水7.10亿吨,占废水排放量的80.59%。

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3.98万吨,其中工业排放量1.49万吨,农业源排放量3.88万吨,生活源排放量8.26万吨。

全市氨氮排放总量为1.68万吨,其中工业排放量0.139万吨,农业源排放量0.34万吨,生活源排放量1.17万吨。

全市重点污染企业拥有工业废水处理设施342台(套),年处理工业废水11.43亿吨。

2014年全市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22座,全年共处理污水约7.28亿吨。

在之前很多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工业污染的主要特征是重金属含量高和化学需氧量高。

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多数直接排入附近河流,受污染最严重的是河谷潜水,而河谷潜水往往又是城市的供水水源,因此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染是城市供水安全的隐患。

湖北省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

湖北省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

总之,广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可持续性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只 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广西的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希望学界和有关部门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共同为广西 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贡献力量。
谢谢观看
1、优化水资源配置
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 案。加强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建设,缓解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2、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综合规划。推行水资源的市 场化运作,通过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3.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水资源质量评价
湖北省的水资源质量整体较好,但受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等影响, 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根据湖北省水利厅的监测数据,截至 2020年底,全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6.3%,比2015年提高15.百分 点。
二、湖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20年底,湖北省实际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6.5%,其中地表水开发利 用率为24.7%,地下水开发利用率为11.8%。然而,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 题:
1、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受传统粗放型用水模式和管理水平的影响,水资 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2、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在部分地区,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不足、水资源配置 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3、水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忽视了水资源保护 的重要性,导致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三、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分 析
为实现湖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水资源保护
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完善水资源保护 法规体系,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

武汉城市圈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若干思考

武汉城市圈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若干思考

6卜
的2 , 0倍 这种发达的水系给武汉城市 圈工农业等建设带 来 了巨大的发展。从 水资源空 间分布来看 ,武汉城市 圈内武 汉 、孝感 、黄 冈和成宁 四市水资源量 占圈内总水资 源量 的 7 .1  ̄ 图 1 , 8 %(1 )水资源总的分布趋势与各市国土总面积大 7 1
小呈一致 的特征 。由于人 口稠密度的不同 , 2 0 据 0 7年统计
武汉城市圈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湿 润气候中心 区, 具有常
年雨量丰沛 、 雨热同季等特点。 从年降雨量来看 , 圈内多年平 均降水量 10 r 降雨多集 中于每年 4月 至 9月 , 占全 20 m; a 约 年 降 雨 量 的 7 %至 9 %左 右 。  ̄ 0 7年 年 降 水 量 达 0 0 20 9 9 . m, 4 1 r 与上年 比较增 长了 3 3 但与 多年平均 比较减 5 a . %, 2 少了 8 3 呈现偏枯趋势。 . %, 8 从水 资源总量来看, 武汉城市圈 水 资 源 总 量 为 2 3 6×18 , 其 中 地 表 水 资 源 量 为 5. 8 0m, 277 3. 3×18 3 0m, 地下水资源量为 7 . 62 5×18 。 0m 采用最新 的 人 口统计资料 , 圈内人均水资源量为 8 83 1 相当于全 国 0. t  ̄ 71 3 平均值(4 0 的三分之一稍多 ; 20m) 耕地亩均水资源 占有量为
二、 武汉 城市 圈水资源 可持续 利用问题分析 ( ) 资源 出现短缺现象。 一 水 近几年来 , 结合武汉城市 圈水资源总量和用水量变化趋 势, 水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 , 而用水总量则呈现上升趋势 , 部 分城市 如武汉市 、 鄂州市 、 仙桃市水 资源量已不能满足该区
文以武汉城市圈水资源利用作为研究对象 , 从其水资源现状

武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武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论武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姓名:刘云凤一、摘要。

武汉水资源丰富,但在利用上有许多方面不合理。

比如说,前些时日的强降水,使武汉成为“水城”。

在这个方面就没有合理的处理水资源问题。

武汉被称为四大火炉之一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因此出现了大量的空调使用,不仅会使冬季更冷夏季更热,还污染了环境。

更严重的是,使用煤炭和木材等取暖,使一些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措施来改善这些现象。

鉴于此,我将从武汉的水环境治理、地下水的利用、雨水等水资源的利用三个方面来解决以上问题。

二、正文。

(一)老思想:水污染问题及其治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活污水的治理已经成为水污染治理中的主要矛盾,其对淡水资源危害不容小视。

本文基于对武汉市的调查,通过定量的分析,证实了水价对生活污水排放量在一定时期内有影响,因此根据已有的水价收费政策进行调整,认为要控制生活污水排放量,首先应改先使用后收费的征收方式为先购买后使用的征收方式;其次按照居民用水需求量差别定价;同时,允许居民之间交易水权,政府作为中介方推动交易的顺利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当中,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含服务产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成员)由于生活利用而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冲厕用水、生活洗涤用水、厨房污水等,不包括赢利性主体,如个体的餐饮业,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污水排放量。

这些居民生活用水耗量大、处理费用高、成分复杂(水中含洗涤用剂、汗液与化学品成分、脂肪、米糠菜屑等)。

在改善生活用水污染方面,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观点。

这些观点大体分为两类。

其一是强调增收税费等手段。

全意波、司言武¨。

(2009)论证了增收水污染税的合理性。

强调通过税收杠杆减少生活污水,同时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提升建设筹集资金。

其二是强调水污染管理的制度改进。

陶萍,田金信口(2007)则着重分析在我国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引入BOT等触资模式,建议实行特许经营制度,解决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武汉市地下水管理办法(2022年)

武汉市地下水管理办法(2022年)

武汉市地下水管理办法(2022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0.04•【字号】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312号•【施行日期】2022.10.04•【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武汉市地下水管理办法(2006年12月2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74号公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经2017年10月28日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282号第一次修改自2017年10月28日起施行经2020年7月2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299号第二次修改自2020年7月21日起施行经2022年10月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312号第三次修改自2022年10月4日起施行)第一条为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防止水质污染和地质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保护及其相关管理工作。

本办法所称地下水是指储存于地下含水层中,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排泄关系的逐年可以回复的动态水量。

第三条地下水管理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严格保护、厉行节约的原则,充分发挥地下水的综合效益。

第四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地下水的管理工作。

各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的管理工作。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范围内地下水的管理工作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其管理机构具体负责。

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做好地下水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有节约和保护地下水的义务。

在地下水的保护及其相关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区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全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规划,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协调,经武汉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武汉市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 Abs tract】 The developing status, excellence and shortcoming of
Groundwater Heat Pump (GHP) around the world and in china are described. The hydrogeology characteristic and the application, developing of GHP in Wuhan are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its future application in Wuhan area are summarized, the main direction of reinforce studying currentlyis put forward.
【 Key words 】 Wuhan;groundwater heat pump; hydrogeology
1 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发展及其优缺点
1948 年, 第一台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美国俄 勒冈州波特兰市联邦大厦投入了运行。在其后的几 十年中,特别是近十年来地源热泵在欧美工业发达 国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应用技 术。美国近年来在地源热泵方面进行了大量推广工 作, 到 2000 年底, 美国有超过 40 万台地源热泵系统 在家庭、 学校和商业建筑中使用。我国从 1997 年开
The Application Actualityand Developmental Foreground of Groundwater Heat Pump in Wuhan City
ZHOU Jian-wei ,XIE Xian-ming1,ZHOU Ai-guo1,XU Zhao-biao2

湖北武汉地区深基坑地下水控制

湖北武汉地区深基坑地下水控制

二、武汉长江一级阶地深基坑地下水控制的历史回顾
武汉地区深基坑地下水控制作为重要课题始于1994年,当年深基坑因地下水作用引 起重大环境破坏的基坑有威格大厦和泰和广场。前者由于在没做任何控制措施的情况下 大开挖,产生管涌、突涌,导致坑外煤气管线破裂,使数万居民供气中断;后者由于竖 向及水平(封底)帷幕局部失效,产生大范围侧壁管涌和基底突涌,导致周边环境严重 破坏——武胜路路面下沉40—50cm,高架桥歪斜、周边居民楼破坏。之后,又曾在世贸 广场、武广大厦、建设大道的金融大厦、时代广场、市妇联大楼等基坑因浅部管涌而引 起周边环境破坏。对这些事故分析的结果,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武汉长江一级阶地
3
地下水失控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特点
1、地层分布特点——(上、中、下三段)
· 上段
①杂填土(或素填土) ②淤泥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 ④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 ⑤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 ⑥粉细砂 ⑦中粗砂、砾砂、卵砾石
隔水层 上层滞水
地层分 布特点
中段 下段
承压水
2 地下水类型
上层滞水 含于①层杂填土、②层淤泥和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中的粉土、粉 砂夹层中。为不连续的、厚度及含水性很不均匀的含水层。 下层承压水
武汉地区深基坑地下水


武汉地区深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危害,主要发生在长江一级阶地 上。深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变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有 两种: 正常的含水层固结沉降,引起的地面轻微沉降
渗透破坏引起的周边环境严重破坏
为澄清地下水变化引起周边环境变化的性质、特点并进一步总结出深基坑地下 水控制要点,本文将从地层分布组合及其地下水类型和地下水失控对环境影响的 特点、武汉地区深基坑地下水控制的历史回顾和基础理论的回顾这三个方面进行 分析,进而总结出地下水控制要点。

推进地下水减量与节约利用——武汉地下水管理新措施

推进地下水减量与节约利用——武汉地下水管理新措施

推进地下水减量与节约利用——武汉地下水管理新措施简介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武汉市地下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为了推进地下水减量与节约利用,武汉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措施,以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介绍武汉地下水管理新措施的背景、主要内容和预期效果。

背景地下水是武汉市的主要水源之一,但长期以来,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和过度利用导致了严重的水资源不足问题。

据统计,武汉市地下水位每年下降约1米,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由于地下水资源的短期和长期利用效益差异,过去的地下水管理往往偏重于短期利益,忽视了对地下水资源的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武汉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地下水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1.地下水资源调查和评估:为了全面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状况和利用方式,武汉市政府启动了地下水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

通过定期监测和研究,评估地下水的开采情况、水质状况和地下水循环过程,为制定地下水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地下水减量和节约利用目标制定:根据地下水资源量和需求的平衡,武汉市政府制定了地下水减量和节约利用的目标。

该目标既考虑了各行业的用水需求,也考虑到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该目标将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保证目标的实现性和合理性。

3.水资源监测系统建设:为了实时监测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情况,武汉市政府建设了水资源监测系统。

该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等,能够对地下水的流量、水位和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地下水开采过度和水质恶化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

4.地下水资源管理政策制定:在调研和评估的基础上,武汉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地下水资源管理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地下水开采许可管理、水资源费率制定、水资源利用优先级制定等。

其中,地下水开采许可管理是核心措施,通过许可制度,限制地下水的开采量,减少水资源的利用。

5.广泛宣传和教育活动:为了提高公众对地下水节约利用的认识和意识,武汉市政府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推动地下水治理创新——武汉地下水管理试点项目

推动地下水治理创新——武汉地下水管理试点项目

推动地下水治理创新——武汉地下水管理试点项目引言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地下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过度开采问题。

为了有效推动地下水治理创新,在中国武汉市启动了地下水管理试点项目。

本文将探讨武汉地下水管理试点项目的背景、实施内容以及取得的成效,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治理创新的推动作用。

背景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武汉市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但同时也面临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和过度开采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和农业用水需求不断增长,地下水资源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武汉市政府决定启动地下水管理试点项目,目的是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监管力度,保护地下水资源,推动地下水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内容强化监测与评估地下水管理试点项目首先通过建立全面的监测体系,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地下水位、地下水质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和过度开采的问题。

制定管理规定和标准为了加强地下水管理,地下水管理试点项目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定和标准包括地下水利用行为的准入条件、地下水的开采量控制、地下水污染排放的限制等。

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技术支持在地下水管理试点项目中,武汉市政府积极引进先进的地下水治理技术。

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共同研发出了一系列适用于武汉地下水特点的治理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技术、过度开采地下水的补给技术等。

通过不断创新和应用技术,推动地下水治理的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地下水管理试点项目还注重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包括举办讲座、开展媒体宣传、设立展览等。

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地下水治理的重要性,共同参与到地下水管理工作中来。

成效分析武汉地下水管理试点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 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强化监测、制定管理规定和加强技术支持,武汉市成功控制了地下水过度开采和污染排放情况。

武汉市地下水资源区划

武汉市地下水资源区划

武汉市地下水资源区划二○○八年八月武汉市地下水资源区划(武汉市水务局二〇〇八年六月)为加强地下水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防止水质污染和地质灾害,落实“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武汉市地下水资源区划》。

该区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收集、系统分析武汉市现有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划分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及开采区,为地下水资源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一、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3、《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34号)4、《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5、《武汉市地下水管理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74号)二、技术标准及相关文件1、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5218-94 )2、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 50027-2001)3、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DZ/T 0124-94)4、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48-94)5、地下水监测规程(SL183-2005)6、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程(HJ/T164-2004)7、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2005)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9、《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10、《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99)11、《武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00-2030年)》12、《武汉市水资源公报(2006年)》13、《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北省地下水超采区和禁采区区划的批复》鄂政函[2007]54号14、《武汉市区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1:5万)》(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90年)15、《湖北省武汉市地下水资源调查与开发区划报告》(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1998年)16、《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县地下水资源调查与开发区划报告》(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1998年)17、《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地下水资源调查与开发区划报告》(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1998年)三、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标准1)地下水禁采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已经引发环境地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或水质污染等。

应对地下水位下降——武汉地下水管理预案

应对地下水位下降——武汉地下水管理预案

应对地下水位下降——武汉地下水管理预案摘要地下水是武汉市重要的水资源之一,然而近年来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有效的武汉地下水管理预案,以应对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

预案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加强地下水监测、推行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大水资源补充力度以及加强公众意识培养。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我们有信心保护武汉市的地下水资源并确保可持续利用。

1. 引言地下水是地下岩石层中储存的水资源,对于两栖量以及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供水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过度开采、地质构造改变等原因,武汉市的地下水位连续下降,给水资源带来严重的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可行的地下水管理预案势在必行。

2. 加强地下水监测为了更好地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必须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监测井网、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多种手段,用于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和水质的变化。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可以预测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为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 推行水资源节约利用为了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必须推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节水意识的认识。

可以通过政府主导的工程措施,例如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加强污水回用等,减少对地下水的需求。

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对浪费和滥用水资源的行为进行惩罚和限制。

4. 加大水资源补充力度为了平衡地下水的水量,必须加大水资源的补充力度。

可以通过引水工程将外部水源引入武汉市。

可以加大水库建设的力度,储存雨水资源,以便于在干旱季节进行补给。

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进行海水淡化处理,以供给武汉市的用水需求。

5. 加强公众意识培养公众的意识和行动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因素。

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对地下水重要性和保护的认识。

同时,可以建立志愿者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如清理河道、植树造林等,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武汉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

武汉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

武汉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
肖尚德;牛俊强;李嵘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卷),期】2007(000)0S1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武汉市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较详细地介绍了武汉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和其开发利用情况,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武汉市环境地质问题或地质灾害特点、形成机理,并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总页数】4页(P)
【作者】肖尚德;牛俊强;李嵘
【作者单位】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1.8
【相关文献】
1.新疆巴里坤县地下水开发利用及环境地质问题 [J], 李续续;居马·吐尔逊;伊永强
2.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御对策 [J], 买买提江·阿布都艾尼
3.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御对策 [J], 彭燕;沈照理
4.徐州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成因分析 [J], 刘远征;王涛;刘沂轩
5.江苏省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 [J], 黄敬军;张丽;缪世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可利用的潜能武汉科技大学文远高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肖尚德熊启华摘要以水文资料为基础,结合武汉地理气候特点,确定了武汉地区夏季和冬季可资利用的潜能。

根据武汉市的气候特点,按四个月需要空调,以10℃利用温差计算夏季提取的冷量为63.73×1011GJ。

以3个月、10℃利用温差计算冬季提取的热量为47.80×1011GJ,相当于163077.5吨标准煤所提供的热能。

关键词地下水,能量利用,资源,武汉1 武汉地理气候特点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缘,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

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和其最大支流汉水在城中汇合,将市区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

市区及郊县的总面积为8467.11平方公里。

武汉处于丘陵地带,经平原边缘向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部低平,南部丘陵、岗垄密集,北部低山林立,80%以上面积为岗垄平原和平坦平原地区。

武汉淡水资源丰富,以长江为主干,构成庞大的水网,水域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

对这些水资源在暖通空调中加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夏季湿度大、气温高,昼夜温差小,日高气温≥35℃的天数达21天,有的年份甚至达40天以上;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实际气温达40℃时常有之,是全国有名的“火炉”。

在冬季潮湿寒冷,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里建筑热环境处于不舒适状态,是典型的冬冷夏热地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汉地区空调迅速普及,至2006年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空调器144.6台[1]。

而空调的使用,特别是风冷热泵的使用,会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化[2]。

近年来武汉市已建成的地下水源热泵空调工程有20多项,因此有必要探讨整个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可利用的潜能。

2 武汉的水文地质概况武汉地区处于长江中游,长江、汉江汇聚武汉并穿城而过,第四系沉积主要受长江、汉江控制,沿河两岸分布着一级阶地冲洪积地层,具有典型的河流相二元沉积结构,上部为粘性土,下部为砂性土,总的特征为上细下粗,在粘性土和砂性土之间大多有一定厚度的粉土、粉砂、淤泥质土交互土层,习惯称“过渡层”。

一级阶地后缘的局部分布有湖积地层,淤泥及淤泥质土厚度最大可达20m以上。

一级阶地范围内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地下水[3][4]。

①上层滞水:普遍分布于城区地表厚度不等的人工填土中,受大气降水、生活下水等的补给,未形成统一的地下水位及一致的地下水动态联动性。

水位一般在地面下1~2m,因生活下水长期补给,水位季节变化不大。

对浅开挖即有影响,开挖面积大时,可明排处理,但大量排水可能引起以填土为地基的建筑物沉降。

②潜水或弱承压水:分布于沿江一带浅部的粉土层中,埋藏在地面下3~4m,厚度3~4m,受大气降水、生活下水和丰水期江水补给,联通性较好,水位一般在地面下2~3m,季节变化较大。

对开挖影响大,易于形成侧壁流砂、流土。

③孔隙承压水:是一级阶地的主要含水层,其分布面积二百多平方公里。

埋藏深度自地面下8~10m至基岩,总厚度20~40m。

此含水层以厚层粉细砂为主,砂质较纯,分选好。

其顶部过渡层厚度3~7m,有的地方厚达10m多或更大,具有明显的层状构造,垂直渗透系数远远小于水平渗透系数。

其底部为中粗砂或砾卵石层,厚度一般为2~5m。

从长期整体角度而言,以垂向下渗补给为主,由于含水层被长江、汉江等大河流切穿,江河成为地下水的天然排泄区,并形成互补关系。

水位一般在地面下1~3m,年变化幅度3~5m。

对开挖影响大,可能引起坑底突涌。

在河流的二、三级阶地以形成时代较早的冲洪积粘性土为主,古河道区下伏有粗颗粒土。

二、三级阶地范围内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地下水。

①上层滞水:普遍分布于城区地表厚度不等的人工填土以及坳沟低洼部位的粘性土层裂隙中,受大气降水、生活下水和湖塘沟渠等地表水的补给,水位因地势不同而深浅不一,水位季节变化不大。

对浅开挖即有影响,开挖面积大时,可明排处理。

②孔隙承压水:呈条带状分布于古河道下部的砂卵石及粘性土与粉土的混合土层中,含水层顶板埋藏深度15m以下,厚度数米至数十米不等。

具有承压性质。

此含水层以含粘性土的砂卵石为主,其渗透性因粘性土含量不同而变化很大,含水层较为封闭,补给相对困难。

对深开挖(如人工挖孔桩扩底清底)有影响,难以用降水方法处理。

武汉地区基岩以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

基岩中的地下水比较重要的是岩溶裂隙水,分布于向斜核部石炭、二叠及三叠系灰岩中,埋藏深度一般大于30m,对深开挖作业有时有影响。

石灰岩与一级阶地第四系砂层直接接触时,可能因潜蚀引起地面塌陷。

3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状况武汉市区内地貌形态明显地表现为两种基本类型,其一是以内动力构造运动并经外动力的剥蚀作用形成的构造剥蚀地貌形态;其二是晚近期构造运动以及外动力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剥蚀堆积和侵蚀堆积地貌形态。

根据武汉的水文地质特点,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水及碳酸盐岩溶裂隙水,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根据其水力性质可进一步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及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两个亚类。

岩溶水次之。

开采地下水主要用于工业冷却降温、啤酒酿造及饮料行业,少量用于生活用水,总体上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地下水开采量约占允许开采量18%,有较大开采潜力,但应科学规划、合理开采,同时要特别防范因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表1给出了武汉市城区和郊区的地下水分布及开采现状。

3 可资利用的潜能地热资源是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

按国家标准《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89),地热资源按温度分为高温、中温、低温三类。

世界各国利用地热的经验表明,高温地热资源(在150℃以上)主要用于发电,地热发电后排出的热水可供直接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在150℃以下)则以直接利用为主,不进行能量转换。

低温热能资源是指温度接近环境温度(0~40℃)的热源,可资利用的能量是温差显热。

它包括地表水温差能源、低温地热能等。

这些资源由于温度低,一般直接利用比较困难,利用的水平较低。

对这些能源如何有效利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水源热泵是以水为热源的可进行制冷/制热循环的一种热泵型空调装置。

它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如地下水、地热水、地表水、海水及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位热能资源,并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高位电能的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

地球表面浅层水源温度一般都十分稳定。

与风冷热泵相比,水源热泵的出力稳定,制冷制热效率高,能效比可达3.5~4.5 以上,无结霜除霜问题。

通常水源热泵消耗 1kW 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 4kW 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在夏季,水源热泵机组在制冷时通过地下水把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带走,提取地下水中的冷量;在冬季制热时地下水把蒸发器释放的冷量带走,提取地下水中的热量。

在这个过程中,水源热泵所能提取的冷量或者热量Q为=ρ∆Q CV t式中 Q——水源热泵所能提取的冷量或者热量,kJ/a;C——水的定压比热,kJ/kg ℃;ρ——水的密度,kg/m3;t∆——所利用的地下水温差,℃。

地下水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要满足制冷和制热的要求,只能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增加地下水流量,一种是加大机组进出口的地下水的温差。

要增加地下水流量就要增加钻井数量或井的直径,这会增加费用,不可取。

因此在保证机组制冷和制热性能的前提下,增加地下水利用温差以尽可能地利用其潜能。

为了节约地下水的取水量,减少取水井及回灌井的数量,从而达到减少投资和节能的目的,就要尽可能的加大地下水在蒸发器内的进出口温差,充分利用地下水所蕴藏的潜能。

如果在冬季蒸发器的进出口水的温差由8℃增加为10℃,那么地下水流量可以减少20% 。

表2 按10℃、5℃、8℃温差确定的武汉市地下水可利用能量水源的水温应适度,适合机组运行工况要求。

对于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使用水源来讲,制冷时水源温度一般要求在 14-33℃;制热时水源温度一般要求在 8-22℃之间。

例如,清华同方GHP型水源中央空调系统在制热运行工况时,水源水温应为12—22℃;在制冷运行工况时,水源水温应为18—30℃。

武汉地区地下水温度为18~20℃。

据此,武汉地区地下水利用温差为5~10℃。

根据武汉市的气候特点,一般6、7、8、9四个月需要制冷空调,故以4个月计算夏季提取的冷量。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室外气象参数:武汉市冬季≤5℃的天数67天,起止时间12月16日~次年2月20日;≤8℃的天数105天,起止时间11月26日~次年3月10日,所以以3个月计算冬季提取的热量。

表2为按10℃、5℃、8℃不同利用温差确定的武汉地区地下水可资利用的潜能。

表中同时给出了冬季所利用的热能折合成标准煤的吨数。

若地下水利用温差为10℃,则冬季所利用的地下水热能相当于163077.5吨标准煤所提供的热能。

4 小结武汉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水质良好,分布不均匀,并且有长江和汉江等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补给。

根据武汉水文地质状况,武汉地区地下水年可开采量约为45753.22×104m3。

以水文资料为基础,结合武汉地理气候特点,确定了武汉地区夏季和冬季可资利用的潜能。

根据武汉市的气候特点,按四个月需要空调,以10℃利用温差计算夏季提取的冷量为63.73×1011GJ。

以3个月、10℃利用温差计算冬季提取的热量为47.80×1011GJ,相当于163077.5吨标准煤所提供的热能。

参考文献:1.武汉统计年鉴20062.文远高,连之伟. 由空调引起的城市热污染的模拟与分析. 见:全国建筑节能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武汉出版社, 2003:.3. 宋榜慈,李受祉. 武汉地区工程中的地下水问题及其处理对策, 工程勘察2004(5):6-94.陈焰华等.武汉地区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前景分析.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453-4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