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辨识

合集下载

系统辨识算法

系统辨识算法

系统辨识算法一、引言系统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输入输出数据进行观测和分析,从而建立数学模型以描述和预测系统行为的过程。

系统辨识算法是在给定输入输出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估计和辨识的算法。

系统辨识算法在控制工程、信号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系统辨识方法系统辨识方法可以分为参数辨识和非参数辨识两类。

1. 参数辨识参数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来描述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常用的参数辨识方法有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估计法、递推最小二乘法等。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基于最小化误差平方和的优化方法,通过优化目标函数来估计参数值。

最大似然估计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方法,通过似然函数最大化来估计参数值。

递推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基于递推迭代的方法,通过更新参数估计值来逼近真实参数值。

2. 非参数辨识非参数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分析,来估计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常用的非参数辨识方法有频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等。

频域分析法是一种基于信号频谱特性的方法,通过对输入输出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来估计系统的频率响应。

时域分析法是一种基于信号时域特性的方法,通过对输入输出信号的时序关系进行分析,来估计系统的时域特性。

小波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通过对输入输出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进行分析,来估计系统的时频特性。

三、系统辨识应用系统辨识算法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控制工程系统辨识算法在控制系统设计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对控制对象进行辨识,可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从而设计出性能优良的控制器。

例如,在自适应控制中,可以利用系统辨识算法来实时辨识系统模型,从而根据实际系统特性调整控制器参数。

2. 信号处理系统辨识算法在信号处理领域有重要应用。

通过对信号进行辨识,可以提取信号的特征和结构,从而实现信号去噪、信号分析、信号识别等目标。

例如,在语音信号处理中,可以利用系统辨识算法来建立语音模型,进而实现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

机械系统的系统辨识与参数辨识

机械系统的系统辨识与参数辨识

机械系统的系统辨识与参数辨识在机械工程领域,系统辨识和参数辨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系统辨识主要是指从输入和输出的测量数据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揭示系统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而参数辨识则是指利用已知的数学模型,从实测数据中确定模型的参数值。

这两个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深入理解和优化机械系统的性能。

系统辨识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机械系统,包括机器人、汽车、航空航天设备等。

通过系统辨识,工程师可以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动力学特性,从而优化系统设计和控制策略。

例如,在机器人领域,系统辨识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机器人的动力学参数,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轨迹跟踪和运动控制。

在汽车行业,系统辨识可以用于优化发动机燃油效率和悬挂系统的动力学性能。

系统辨识的方法包括基于物理模型和基于数据的方法。

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这种方法需要事先了解系统的机械结构和物理参数,然后使用数学工具,如微分方程和线性代数等,来推导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基于数据的方法则是基于实测数据来推断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这种方法不需要事先了解系统的物理参数,而是通过对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学建模,来揭示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参数辨识是系统辨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确定系统模型中的参数值。

参数辨识的方法可以分为线性和非线性方法。

线性参数辨识方法通常是通过最小二乘法或极大似然法来确定参数值。

而非线性参数辨识方法则需要使用更加复杂的数学工具,如优化算法或贝叶斯推断方法等。

参数辨识的目标是使得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机械系统的系统辨识和参数辨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首先,机械系统往往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性,这使得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非常困难。

其次,实际采集到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可能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这会导致辨识结果的误差。

另外,系统辨识和参数辨识需要大量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对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有一定的要求。

第02讲系统辨识三要素

第02讲系统辨识三要素

第02讲系统辨识三要素系统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输入和输出数据的观测和分析,求解出系统的数学模型的过程。

系统辨识主要有两种方法:非参数辨识和参数辨识。

在进行参数辨识时,需要确定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模型结构、参数估计方法和误差分析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要素。

首先,模型结构是系统辨识的核心要素之一、模型结构决定了辨识出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

模型结构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问题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确定。

常用的模型结构包括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时变模型等。

例如,对于一个物理系统来说,可以尝试使用一阶惯性环节、二阶惯性环节等常见的线性模型结构进行辨识;对于一个生物系统来说,可以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等非线性模型结构进行辨识。

选择合适的模型结构可以提高系统辨识的精度和可靠性。

其次,参数估计方法是指在给定模型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对系统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求解出模型参数的过程。

参数估计方法分为两类: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

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观测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之间的残差平方和来估计模型参数;最大似然法通过最大化观测数据的似然函数来估计模型参数。

当观测数据服从高斯分布时,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等效。

参数估计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数据性质和实际问题来确定。

对于小样本数据,最大似然法常常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大样本数据,最小二乘法通常是更好的选择。

最后,误差分析方法是指用来评估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的方法。

误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残差分析、模型检验和辨识结果评价等。

残差分析是通过分析辨识结果与观测数据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模型拟合程度的方法。

模型检验是通过将辨识结果应用到实际应用中,观察其预测能力和鲁棒性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辨识结果评价是通过计算模型的性能指标,如均方误差、决定系数等来评估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误差分析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问题和辨识结果的要求来确定。

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可以选择较为简单的误差分析方法;对于复杂的问题,需要选择更为精确和全面的误差分析方法。

系统辨识的基本步骤

系统辨识的基本步骤

系统辨识的基本步骤
系统辨识的基本步骤包括:
1.数据采集:从现实世界中获取需要识别的信息,例如人脸图像、
语音信号、文字等。

数据采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识别效果,因此需要注意采集环境、采集设备等因素。

2.特征提取:从采集到的数据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3.模型建立:根据提取的特征,建立相应的模型。

4.模型训练:使用训练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调整模型参数,提高
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5.模型评估:使用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评估,计算模型的精度、召
回率、F1值等指标,以检验模型的性能。

6.模型应用: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实际场景中,进行目标检测、
分类、跟踪等任务。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任务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适应性。

《系统辨识》课件

《系统辨识》课件

脉冲响应法
总结词
脉冲响应法是一种通过输入和输出数据 估计系统脉冲响应的非参数方法。
VS
详细描述
脉冲响应法利用系统对单位脉冲函数的响 应来估计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观察系统 对脉冲输入的输出,可以提取出系统的传 递函数。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线性时不变 系统,且不需要知道系统的具体数学模型 。
随机输入响应法

线性系统模型具有叠加性和齐次性,即 多个输入产生的输出等于各自输入产生 的输出的叠加,且相同输入产生的输出
与输入的倍数关系保持不变。
线性系统模型可以通过频域法和时域法 进行辨识,频域法主要通过频率响应函 数进行辨识,时域法则通过输入和输出
数据直接计算系统参数。
非线性系统模型
非线性系统模型具有非叠加性和非齐次性,即多个输 入产生的输出不等于各自输入产生的输出的叠加,且 相同输入产生的输出与输入的倍数关系不保持不变。
递归最小二乘法
递归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在线参数估计方法,通过递归地更新参数估计值来处理动态系统。在系统辨识中,递归最小二乘法常 用于实时估计系统的参数。
递归最小二乘法的优点是能够实时处理动态数据,且对数据量较大的情况有较好的性能表现。但其对初始参数估计值敏感, 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广义最小二乘法
广义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改进的最小二乘法,通过考虑误差的 方差和协方差来估计参数。在系统辨识中,广义最小二乘法 常用于处理相关性和异方差性问题。
系统辨识
目录
• 系统辨识简介 • 系统模型 • 参数估计方法 • 非参数估计方法 • 系统辨识的局限性与挑战 • 系统辨识的应用案例
01
系统辨识简介
定义与概念
定义
系统辨识是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 据来估计系统动态特性的过程。

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

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

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它们在工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系统建模及控制设计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系统辨识系统辨识是指通过实验数据对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建模和估计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性质和结构,并在控制系统设计中提供准确的数学模型。

系统辨识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系统的参数和结构,并评估模型的质量。

1.1 参数辨识参数辨识是系统辨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它通过收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并根据建模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

常用的参数辨识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法、频域法等。

参数辨识的结果对建模和控制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结构辨识结构辨识是指确定系统的数学结构,即选择合适的模型形式和结构。

常用的结构辨识方法有ARX模型、ARMA模型、ARMAX模型等。

结构辨识的关键是根据系统的性质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模型结构,以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模型预测控制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系统动态模型的控制方法,它通过在线求解最优控制问题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通过对系统未来动态行为的预测,结合控制目标和约束条件,求解优化问题得到最优控制输入。

它具有优良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并且能够处理多变量、非线性以及时变系统的控制问题。

2.1 模型建立模型预测控制的第一步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通常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得到。

模型可以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模型结构和参数。

2.2 控制器设计模型预测控制的核心是设计控制器,控制器的目标是使系统输出跟踪参考轨迹,并满足约束条件。

控制器设计通常通过求解一个离散时间最优控制问题来实现,常用的方法有二次规划、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

2.3 优化求解模型预测控制的关键是求解最优控制问题,将系统的模型和控制目标转化为一个优化问题,并通过数值优化方法求解得到最优解。

常用的优化算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等。

系统辨识与控制

系统辨识与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策略,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逼近复杂的 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强化学习
强化学习是一种基于试错的智能控制策略,通过与环境进行交互并学习最优策略来实现对 系统的控制。
06 系统辨识与控制的应用案 例
工业控制系统
自动化生产线控制
通过系统辨识技术,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建模,实现自动化控 制,提高生产效率。
对系统的控制。
02
反步控制
反步控制是一种基于递归设计的非线性控制策略,通过将系统分解为多
个子系统并分别设计控制器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03
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处理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影响的控制策略,通过
在线调整控制器参数来适应系统参数的变化和外界干扰的影响。
智能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和模糊集合论的控制策略,通过将专家的经验转化为模糊规 则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系统辨识与控制
目录
• 系统辨识简介 • 系统数学模型 • 系统辨识方法 • 系统控制简介 • 控制策略与技术 • 系统辨识与控制的应用案例
01 系统辨识简介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系统辨识是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 据来估计系统动态特性的过程。
目的
通过系统辨识,可以建立系统的数学 模型,为控制、预测、优化等提供基 础。
卫星姿态控制
通过系统辨识技术对卫星 的姿态进行建模和控制, 确保卫星的稳定运行和数 据的准确传输。
火箭推进系统控制
利用系统辨识技术对火箭 推进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 建模,实现精确的推进控 制和自主发射。
机器人控制系统
工业机器人控制
通过系统辨识技术对工业机器人的动态特性进行建模,实现精确 的运动控制和自主作业。

《系统辨识》新方法

《系统辨识》新方法

《系统辨识》新方法引言系统辨识是指通过收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行为规律的过程。

它在工程控制、通信系统、经济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系统辨识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频域法、状态空间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在处理高维复杂系统时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局限性。

开发新的系统辨识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1. 基于深度学习的系统辨识方法深度学习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机器学习方法,其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研究者们开始将深度学习方法引入系统辨识领域,希望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对系统的非线性动态进行建模。

与传统的线性模型相比,深度学习方法更加灵活和准确,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系统动态特性。

有研究者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对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进行辨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为系统辨识方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突破口。

2. 基于信息论的系统辨识方法信息论是研究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的数学理论。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探索将信息论方法引入系统辨识领域。

信息论方法可以量化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信息流动,从而揭示系统的动态行为。

使用信息论方法进行系统辨识,不仅可以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故障诊断进行分析,还可以对系统的冗余信息和关键信息进行提取,提高辨识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基于信息论的系统辨识方法正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3. 基于数据驱动的系统辨识方法传统的系统辨识方法需要先对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假设和构建,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验证。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系统的动态特性往往十分复杂,很难通过已知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一些研究者开始提倡使用数据驱动的方法进行系统辨识。

即直接利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技术来揭示系统的内在规律和动态特性。

这种方法不需要对系统进行先验假设,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系统的辨识需求。

4. 基于机器学习的系统辨识方法机器学习是一种实现人工智能的方法,其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

系统辨识理论及应用

系统辨识理论及应用

系统辨识理论及应用引言系统辨识是通过对已知输入和输出进行处理,从而识别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建模的过程。

在现代科学和工程应用中,系统辨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设计、信号处理、预测和模型识别等领域中。

本文将介绍系统辨识的理论基础、常用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系统辨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系统辨识的理论基础系统辨识的定义系统辨识是一种通过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处理,来推导出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系统辨识可以用来描述和预测系统的行为,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和优化。

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系统辨识建模的基本思想是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表示为一个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是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时变模型等。

在系统辨识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差分方程模型、状态空间模型、传递函数模型等。

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收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然后利用数学方法来推导出系统的数学模型。

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参数优化的过程,通过不断调整模型参数,使得模型的输出与实际系统的输出尽可能接近。

系统辨识的常用方法系统辨识的常用方法包括参数估计方法、频域分析方法和结构辨识方法。

参数估计方法是最常用的系统辨识方法之一,它通过最小化模型的预测误差来估计模型参数。

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估计法、最小二乘法等。

频域分析方法是基于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辨识的方法。

常用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递归最小二乘法、频域辨识方法等。

结构辨识方法是用来确定系统的结构的方法。

结构辨识方法可以分为模型选择方法和模型结构确定方法。

常用的结构辨识方法包括正则化算法、信息准则准则方法等。

系统辨识的应用控制系统设计系统辨识技术在控制系统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系统辨识建模,可以对系统进行建模和优化。

控制系统设计中的系统辨识可以用来预测系统的响应、设计合适的控制器以及优化控制算法。

信号处理系统辨识技术在信号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信号进行系统辨识建模,可以分析信号的特性、提取信号中的有用信息以及去除信号中的干扰等。

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

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
核心概念
系统辨识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包括输入/ 输出数据、模型结构、算法和系统内 部结构等。这些概念相互关联,共同 构成了系统辨识的基本框架。
02
系统辨识的应用领域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工程和科学中一个非常重 要的领域,它涉及到对动态系统的建 模、分析和控制。系统辨识在控制系 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建立 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输入和输出数 据,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可以估计出系 统的参数和状态,进一步用于控制系 统的设计和优化。
背景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复杂系统如控制系统 、通信系统、生物系统等都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来进行有效 的分析和控制。系统辨识作为获取这些数学模型的关键技术 ,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系统辨识的定义
定义
系统辨识是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 据,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模型结构,来 推断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动态特性。
例如,在语音识别中,系统辨识可以用于建立语音信号的模型,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系统辨识可以 用于估计目标的距离和速度等参数。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从数据中学习和提取知识。系统辨识在机器学习中也 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用于模型的建立和优化。通过系统辨识方法,可以从数据中估计出模型的参数 和结构,进一步用于机器学习的算法设计和优化。
考虑模型的泛化能力
确保模型不仅在训练数据上表现良好,还能对未知数 据进行有效的预测。
进行模型优化和调整
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模型 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04
系统辨识的方法
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来寻找数据的最佳函 数匹配。在系统辨识中,最小二乘法常用于参数估计,通过输入和输出数据,估 计系统的参数。

系统辨识和降阶模型

系统辨识和降阶模型

系统辨识和降阶模型一、引言系统辨识和降阶模型是现代控制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系统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从而推断出系统的内在特性和行为规律的过程。

降阶模型是指将高阶系统模型转化为低阶系统模型,以简化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二、系统辨识系统辨识是一种通过实验数据来推断系统模型的方法。

它可以基于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利用统计学和数学建模技术来估计系统的参数和结构。

系统辨识可以分为参数辨识和结构辨识两个层面。

1. 参数辨识参数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分析,估计系统的参数值。

常用的参数辨识方法有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法和最大熵法等。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通过最小化实际输出与模型输出之间的差异,来估计系统参数的方法。

极大似然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原理的参数估计方法,通过最大化样本数据的似然函数来确定参数值。

最大熵法是一种基于信息论的参数估计方法,通过最大化系统的不确定性来确定参数值。

2. 结构辨识结构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分析,估计系统的结构和模型形式。

常用的结构辨识方法有模型选择准则、系统辨识算法和系统辨识工具等。

模型选择准则是一种评估不同模型的性能和复杂度的方法,常用的准则有AIC准则、BIC准则和MSE准则等。

系统辨识算法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对系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系统模型的方法。

系统辨识工具是一种用于辅助系统辨识的软件工具,常用的工具有MATLAB、LabVIEW和Python等。

三、降阶模型降阶模型是指将高阶系统模型转化为低阶系统模型的过程。

降阶模型可以简化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高系统性能和控制效果。

常用的降阶模型方法有模型约简、系统分解和模型识别等。

1. 模型约简模型约简是一种通过舍弃系统模型中的一部分变量和参数,从而降低模型复杂度的方法。

常用的模型约简方法有特征值分解、奇异值分解和模态分析等。

特征值分解是一种通过对系统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从而得到系统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的方法。

系统辨识

系统辨识

系统辨识综述一、系统辨识概述辨识、状态估计和控制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三个互相渗透的领域。

辨识和状态估计离不开控制理论的支持,控制理论的应用又几乎不能没有辨识和状态估计技术。

随着控制过程复杂性的提高,控制理论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实际应用不能脱离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是不知道的,或者在正常运行期间模型的参数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利用控制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系统辨识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形成的,他是现代控制理论中一个很活跃的分支。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已经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去观察、研究有关的系统辨识问题。

系统辨识是建模的一种方法,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应着不同的数学模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同学科的发展过程就是建立他的数学模型的过程。

辨识问题可以归结为用一个模型来表示客观系统(或将要构造的系统)本质特征的一种演算,并用这个模型把对客观系统的理解表示成有用的形式。

当然也可以有另外的描述,辨识有三个要素:数据,模型类和准则。

辨识就是按照一个准则在一组模型类中选择一个与数据拟合得最好的模型。

总而言之,辨识的实质就是从一组模型类中选择一个模型,按照某种准则,使之能最好地拟合所关心的实际过程的静态或动态特性。

通过辨识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估计表征系统行为的重要参数,建立一个能模仿真实系统行为的模型,用当前可测量的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预测系统输出的未来演变,以及设计控制器。

对系统进行分析的主要问题是根据输入时间函数和系统的特性来确定输出信号。

对系统进行控制的主要问题是根据系统的特性设计控制输入,使输出满足预先规定的要求。

而系统辨识所研究的问题恰好是这些问题的逆问题。

通常,预先给定一个模型类μ={M}(即给定一类已知结构的模型),一类输入信号u和等价准则J=L(y,yM)(一般情况下,J是误差函数,是过程输出y和模型输出yM的一个泛函);然后选择使误差函数J达到最小的模型,作为辨识所要求的结果。

现代控制工程-第8章系统辨识

现代控制工程-第8章系统辨识

航空航天领域
总结词
系统辨识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主要用于飞行器控制、导航和监测系统 的设计和改进。
详细描述
通过对飞行器动力学特性进行系统辨识,可以精确建模飞行器的动态行为,为飞行控制 系统提供准确的数学模型。同时,系统辨识技术还可以用于导航和监测系统的误差分析
和修正,提高航空航天器的安全性和精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环境监测系统
总结词
系统辨识在环境监测系统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建立环 境参数的数学模型,实现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详细描述
通过系统辨识技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 以精确获取环境参数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为环境治理和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系统辨识技术还可以用于建 立环境质量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环境异常情况并采取应 对措施,保障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
模糊逻辑系统辨识
模糊逻辑系统辨识是基于模糊逻辑理论的系统 辨识方法。它通过建立模糊逻辑模型来描述系 统的动态行为,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模糊逻辑系统辨识的优势在于能够处理语言变 量和不确定信息,同时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和 鲁棒性。
然而,模糊逻辑系统辨识也存在一些挑战,例 如隶属度函数的选择和模糊规则的制定等。
提高控制性能
准确的数学模型有助于设计出性能更优的控制策略。
预测与优化
通过系统辨识,可以对未来系统行为进行预测,并优 化系统性能。
故障诊断
系统辨识可用于诊断系统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 安全性。
系统辨识的基本步骤
01
数据采集
采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模型建立
根据处理后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数 学模型进行建模。

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课件

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课件

实际应用与改进
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并根据实际应用的效果和反馈,对模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模型的优化可以通过改进模型结构、调整参数或采用更先进的算法来实现。
系统辨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5
数据噪声和异常值是系统辨识中的常见问题,对辨识精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数据噪声是由于测量设备、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数据随机误差。为了减小噪声对辨识结果的影响,可以采用滤波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低通滤波器去除高频噪声。对于异常值,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检测和剔除,如基于距离的异常值检测算法。
通过系统辨识,确定控制系统的参数,提高控制效果。
控制系统设计
故障诊断
信号处理
通过系统辨识,确定设备的故障模式和参数变化,实现故障预警和诊断。
在信号处理中,系统辨识用于确定信号的传输特性,如滤波器设计等。
03
02
01
通过系统辨识,可以优化系统的性能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能力。
提高系统性能
通过系统辨识,可以预测系统的寿命和故障模式,提前进行维护和修复,降低维护成本。
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课件
系统辨识简介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系统辨识的方法与技术系统辨识的步骤与流程系统辨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系统辨识的案例分析
系统辨识简介
01
系统辨识是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来估计系统动态行为的过程。
定义
通过分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概念
详细描述
多变量系统的辨识需要同时估计多个参数,并且需要考虑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可以采用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辨识方法,通过建立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来描述系统动态,并采用优化算法对参数进行估计。此外,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多变量系统的辨识,通过分离出各个独立分量来降低系统维度,简化辨识问题。

系统辨识知识点总结归纳

系统辨识知识点总结归纳

系统辨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系统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进行观察和测量,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系统的结构和行为进行识别和推断的过程。

它在工程技术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分析和预测系统的性能,对系统进行控制和优化。

系统辨识涉及信号处理、数学建模、统计推断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

二、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进行识别和推断。

其基本步骤包括数据采集、模型建立、参数估计、模型验证等。

系统辨识的关键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型和算法,以及如何对系统的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以及模型的简单性和准确性等因素。

三、系统辨识的方法和技术系统辨识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参数辨识、结构辨识、状态辨识等,具体有线性系统辨识、非线性系统辨识、时变系统辨识、多变量系统辨识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涉及到信号处理、最优控制、统计推断、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可以根据不同的系统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应用。

四、系统辨识的应用领域系统辨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控制系统、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生物医学工程、工业生产等。

在控制系统中,系统辨识可以用来设计控制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信号处理中,系统辨识可以用来提取信号的特征,分析信号的性质。

在通信系统中,系统辨识可以用来设计调制解调器,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系统辨识可以用来分析生物信号,诊断疾病和设计医疗设备。

在工业生产中,系统辨识可以用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五、系统辨识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辨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未来,系统辨识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方法的创新,将更多的数学、统计和信息理论方法引入系统辨识中,提高系统辨识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二是算法技术的提高,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先进的算法技术,对系统进行更加准确和高效的辨识;三是应用领域的拓展,将系统辨识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和行业中,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系统辨识相关分析法

系统辨识相关分析法

系统辨识相关分析法引言系统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建模和验证,从而完整地理解系统的特性、流程和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辨识是解决问题和改进性能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系统辨识相关分析法,包括因果关系图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和状态空间分析。

1. 因果关系图分析因果关系图分析是一种用于表示和分析因果关系的图形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供改进措施。

以下是因果关系图分析的步骤:1.确定系统较大范围的目标。

2.确定系统中的各个因素,并将它们绘制成节点。

3.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绘制因果关系图。

4.分析各个因素对系统目标的影响,并对关键因素进行标记。

5.根据因果关系图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优先级排序。

6.实施改进措施,并对结果进行评估。

因果关系图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并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2. 贝叶斯网络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是一种用于建立和分析概率模型的方法。

它基于贝叶斯定理,通过将各个因素的概率关系表示成网络结构,来推断未知变量的概率。

以下是贝叶斯网络分析的步骤:1.确定需要分析的变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绘制贝叶斯网络图,将变量表示为节点,将关系表示为边。

3.根据已知条件和先验概率,计算各个变量的后验概率。

4.通过贝叶斯定理更新未知变量的概率。

5.对贝叶斯网络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各个变量对结果的贡献程度。

6.根据贝叶斯网络分析结果进行决策或制定改进措施。

贝叶斯网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量化不确定性的影响,通过概率推断来指导决策和改进,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3. 状态空间分析状态空间分析是一种用于描述和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的方法。

它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将系统的状态表示为向量,并通过矩阵运算来描述系统状态的变化规律。

以下是状态空间分析的步骤:1.确定系统的状态变量和输入变量。

2.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包括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系统辨识三要素举例

系统辨识三要素举例

系统辨识三要素举例引言在系统辨识中,三要素是指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系统模型。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三个要素,并通过实例进行详细探讨。

输入系统的输入是指对系统产生作用的影响或刺激。

输入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能量的,还可以是信息的。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例子1:水龙头的流水当我们打开水龙头,水就会从水龙头中流出,这里的水流就是系统的输入。

水的流动对于水管系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输入信号,系统会根据这个输入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控制。

例子2:摄影机的光线对于一个摄影机来说,光线是其输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我们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时,摄影机会通过镜头接收到光线,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记录。

例子3:人体感应灯的触发人体感应灯是一种智能照明设备,它可以根据人体的活动来自动感应开关。

当有人经过时,人体感应灯会检测到人体的热量和运动,从而触发开关动作。

这里的人体活动就是系统的输入。

输出系统的输出是指系统对输入作用的响应或处理结果。

输出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能量的,还可以是信息的。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例子1:电饭煲的煮饭当我们把米和水放入电饭煲中,并设置好煮饭的时间和火力,电饭煲会通过控制加热和保温等操作,将米饭煮熟并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这里的煮熟的米饭就是系统的输出。

例子2:汽车的速度当我们踩下汽车的油门,汽车会根据输入的油门信号,通过引擎和传动系统的协同工作,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将汽车推动前进。

这里汽车前进的速度就是系统的输出。

例子3:电视的图像和声音当我们打开电视,通过电视的天线、有线、光盘或网络等输入信号,电视会解码和处理这些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图像和声音,供我们观看和聆听。

这里的图像和声音就是电视的输出。

系统模型系统模型是对系统输入与输出关系的抽象描述和数学表达。

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系统的行为特性。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例子1:弹簧振子弹簧振子是一个经典的力学系统,由质点和弹簧组成。

系统辨识

系统辨识

B(Z 1 ) D(Z 1 ) U(k)+ (1)可占用存储量基石较多(2)对有色噪声参数估计 (K )。 A(Z 1 ) A(Z 1 )
有偏差具有收敛性(3)对未知的直流分量敏感 18 简述辅助变量法的模型结构及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Z 1 ) y(k)= U(k)+ e(k )(1)估计值是否一致(2)初态选取不合适就不可能收敛(3) A(Z 1 )
B(Z 1 ) B(Z 1 ) D(Z 1 ) U(k)+ . 辅助变量法: y ( k ) = U(k)+ ( K ) A(Z 1 ) A(Z 1 ) A(Z 1 ) B(Z 1 ) U(k)+e(k) A(Z 1 )
e(k) 。相关最小二乘法:y(k)=
4. 简述在系统中的阶次给定或已知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参数估计方法。 ①估计结果的性能包括模型精度和收敛性质。 ②计算能力指计算时间和存储量。 ③选择验前 假设验前因子 5 简述最小二乘法一次完成算法的缺陷。 ①占用内存大不适用于在线辨识。 ②数据量越多估计的精度就越高。 ③每增加一个观测值从 新计算 [ T ]1 。④如果出现 列相关就不能用该方法。 6 在经典辨识中,分别阐述自衡对象和非自衡对象的放大倍数,并说明主要参数的含义。 自衡放大倍数 K=
1.能够满足估计算法的假设条件。2、是否可以进一步降阶。 简答题 1. 说明模型的一些主要表现形式。 ①直觉模型:就是存储人脑中系统特性靠直觉控制系统变化。②物理模型:是实际系统缩小 复制品。③图表模型。④数学模型 2. 简述最小二乘参数估计值的统计性质 ①无偏性:用来衡量估计值是否围绕真值波动。②有效性:指一个算法方差如果是最小的我 们就说是最有效的。③一致性;就是以概规 1 收敛于真值。④渐进正态性 3. 分别写出增广最小二乘法、辅助变量法、相关最小二乘法的模型结构 增广最小二乘法:y(k)=

系统辩识实验报告

系统辩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参数估计误差。

二、实验原理系统辨识是利用系统输入输出数据,对系统模型进行估计和识别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对系统进行辨识。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是一种参数估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当前观测值对系统参数进行修正,使参数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最小。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具有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等优点。

三、实验设备1. 电脑一台,装有MATLAB软件。

2. 系统辨识实验模块。

四、实验步骤1. 打开MATLAB软件,运行系统辨识实验模块。

2. 在模块中输入已知的系数a1、a2、b1、b2。

3. 生成输入序列u(t)和噪声序列v(t)。

4. 将输入序列u(t)和噪声序列v(t)加入系统,产生输出序列y(t)。

5. 利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辨识。

6. 将得到的参数估计值代入公式计算参数估计误差。

7. 仿真出参数估计误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参数估计值和参数估计误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 结果分析(1)参数估计值:通过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我们得到了系统参数的估计值。

这些估计值与实际参数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是由于噪声和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

(2)参数估计误差:从参数估计误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在短时间内就能使参数估计误差达到较低水平。

这说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

(3)参数估计误差曲线: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参数估计误差曲线在初期变化较快,随后逐渐趋于平稳。

这表明系统辨识过程在初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参数估计误差逐渐减小,系统辨识过程逐渐稳定。

六、实验结论1.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在系统辨识中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能够快速、准确地估计系统参数。

2. 实验结果表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能够有效减小参数估计误差,提高系统辨识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 统 辨 识 作 业系统辨识作业:•已知某系统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其测量噪声为有色噪声,分布未知。

现给出一个实验样本(如下表所示),求该系统模型。

说明:可采用GLS ,ELS ,IV 等,要定阶,要比较仅用RLS 的计算结果 一、问题分析在估计模型参数时需要已知模型的阶数,但是由于本系统模型阶数也是未知的,所以本系统需要先由输入/输出数据通过辩识得出系统的阶数。

然后根据辨识的系统阶数再分析求解系统模型。

二、模型阶数的辨识按照品质指标“残差平方总和”定阶,如高阶系统模型相应的系数为零,则可退化成相应的低阶系统即低阶模型可视为高阶模型的特例。

理论上高阶模型的精度不低于低阶模型,但是考虑到计算机的舍入误差的影响,过高的阶数亦能引起模型精度的下降。

一般说低阶模型描述粗糙,高阶模型精度高,但是代价亦大。

根据逼近的观点,定阶往往是考虑多种因素的折衷。

定阶一般是按照假设——检验的步骤进行的,检验过程中往往带有主观成分。

一般说来低阶模型描述粗糙,高阶模型精度高。

残差平方总和J(n)是模型阶数的函数在不同的模型阶数的假设下,参数估计得到的J(n)值亦不同。

定阶的最简单办法是直接用J(n)。

设模型阶数的“真值”为n 0 ,当n < n 0 时随着n 的增加,J(n)值将明显的下降;而当n ≥ n 0 时随着n 的增加,J(n)值变化将不显著。

因此,由J(n)曲线随着n 的增加最后一次陡峭下降的n 值定做n 的估计值。

用数理统计的检验方法,判断n 的增加使得J(n)值改善是否明显。

讨论如下(1).当n=1时程序如下: clearu=zeros(100,1);%构造输入矩阵 z=zeros(100,1);%构造输出矩阵u=[-0.93249 0.34935 0.76165 -0.9964 -0.38894 -0.12288 0.021565 -0.49555 -0.61624 -1.912 0.22207 -0.31231 -0.17866 -1.8356 -0.26472 1.7642 -1.0418 1.1146 -2.0856 0.8152 1.5094 -0.5822 0.61097 0.35521 2.5907 1.5843 -0.9603 -0.27341 0.39947 0.17493 -1.7451 0.8112 1.2645 1.5682 0.63959 -0.47757 0.99697 0.058774 -0.16174 -1.2928 -0.04722 0.73182 -0.19644 0.091783 -1.1908 -0.90716 0.85388 0.33836 0.74074 0.54181 0.15676 -0.50569 -0.17521 1.3255 -2.488 0.50261 -1.1533 0.36407 0.65283 -0.05983∑=-=Nk T Kk y n J 12))(()(θϕ-1.1464 1.1406 1.3891 0.75736 -0.23474 0.1793 0.084435 0.35464 -0.21055 -1.0089 -2.5115 -1.3007 0.91626 1.9674 0.95495 0.499 0.36871 -0.12931 -1.572 -1.0032 1.0072 -0.20873 0.93346 -0.88953 -0.60081 -0.62593 1.4748 -1.2291 0.064272 -1.2139 0.15342 0.11332 0.23502 -1.0776 -0.32697 0.2859 0.67131 1.7297 0.70529 -1.2088]';%输入数据uz=[ 0.28412 -1.2053 -1.8813 -1.7496 -2.8686 -4.9332 -4.6691 -2.8167 -1.2759 -0.7668 -2.6371 -4.317 -6.3424 -7.5086 -7.8543 -7.7153 -3.1131 1.303 5.385 7.1704 6.7143 6.8642 6.8652 6.5386 4.9673 5.1895 5.4094 3.3101 -0.74817 -4.1961 -5.4271 -8.6193 -9.6902 -7.9423 -2.1012 4.2807 8.403 10.151 11.106 9.4447 6.4218 3.5482 2.3237 1.856 1.443 -0.24757 -4.6216 -6.7792 -4.6945 0.31967 4.1559 8.5023 9.8421 9.3436 9.3422 7.1959 3.2164 -1.2355 -4.1895 -4.4498 -4.2321 -4.5896 -4.4376 -1.9601 1.6745 4.572 6.75 8.2541 7.0644 3.8969 -0.72395 -7.4809 -13.613 -16.961 -16.283 -11.596 -4.368 3.5309 8.0703 7.7467 5.2576 4.7738 6.5092 6.221 2.3859 -4.1897 -9.2999 -9.2728 -9.1932 -10.059 -9.7339 -6.3149 -1.5968 3.5503 7.4666 9.883 11.627 11.234 10.671 10.235 ]';%输出数据zr=100;for p=1:(r-2) %利用循环生成观测矩阵h(p,:)=[-z(p+1) u(p+1)]; %endhl=h;for b=1:(r-2) %生成输出矩阵zl(b,:)=[z(b+2)];zl'endzl'%根据最小二乘法公式进行参数辩识c1=hl'*hl;c2=inv(c1);c3=hl'*zl;c=c2*c3;a1=c(1)a2=c(2)j=0;for k=4:100;hl=[-z(k-1);u(k-1)]';x=hl*c;y=z(k)-x;s=y*y;j=j+s;endj仿真结果如下a1 = -0.9280 a2 =1.0351 j = 755.1949(2)当 n=2时程序如下(输入输出数据同上,只给出不同于一阶系统的程序不同之处)其中U、Z分别是作业要求给出得的输入输出,数据输入同上。

r=100;%利用循环生成观测矩阵。

for p=1:(r-2)h(p,:)=[-z(p+1) -z(p) u(p+1) u(p)];endhl=h;%生成输出矩阵。

for b=1:(r-2)zl(b,:)=[z(b+2)];zl'endzl'%根据最小二乘法公式进行参数辩识c1=hl'*hl;c2=inv(c1);c3=hl'*zl;c=c2*c3;%Q ls%输出辩识参数a1=c(1)a2=c(2)b1=c(3)b2=c(4)j=0;%求J(n)for k=4:100; %开始求Kh1=[-z(k-1),-z(k-2),u(k-1),u(k-2)]';x=h1*c;y=z(k)-x;s=y*y;j=j+s;endj仿真结果如下a1 = -1.6585 b1 = 0.9656 a2 = 0.8266 b2 = 0.3972 j=98.9904(3)当n=3时程序如下(只给出与一阶系统的不同之处)r=100;for p=2:(r-2)h(p,:)=[-z(p+1) -z(p) -z(p-1) u(p+1) u(p) u(p-1)];Endhl=h;for b=2:(r-2)zl(b,:)=[z(b+2)];zl'endzl'c1=hl'*hl;c2=inv(c1);c3=hl'*zl;c=c2*c3;a1=c(1)a2=c(2)a3=c(3)b1=c(4)b2=c(5)b3=c(6)j=0;for k=4:100;hl=[-z(k-1);-z(k-2);-z(k-3);u(k-1);u(k-2);u(k-3)]';x=hl*c;y=z(k)-x;s=y*y;j=j+s;endj仿真结果如下a1 =-1.9030 a2 =1.2235 a3 = -0.1934 b1 = 0.9392 b2 = 0.1779 b3 = -0.3438 j = 87.6641数据分析如下利用LS法先对系统参数进行初步辩识并根据其确定残差平方总和J(n) 结果如下:阶数辩识n a i b i J (n) 1-0.9280 1.0351 755.1949 2 -1.6585 0.8266 0.96560.3972 98.99043 -1.9030 1.2235 -0.1934 0.93920.1779 -0.343887.6641根据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相应的J (N )变化率:T (1)=6.62897 T (2)=0.1292由此我可以看出,在由一阶到二阶的T (1)很大,说明J (N )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而T (2)很小,说明随着阶数的增加J (N )的变化很小,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该系统应该是二阶的。

三、模型参数的辩识 1)、由上面的过程我们得到该系统是二阶的,又考虑到有色噪声的影响,所以采用递推增广最小二乘法(RELS )进行辩识。

思路如下: ·考虑 CARMA 模型A (z -1) y (k) =B (z -1) u (k) +C (z -1) ε (k)其中:A (z -1) = 1 + a 1 z - 1 +…+ a n z -nB (z -1) = b 1 z - 1 +…+ b n z - nC (z -1) = 1 + c 1 z - 1 +…+ c r z - r还可表示为 :以上两向量均由 2n 维扩展为 (2n+r) 维。

在式Kϕ中若ε ( k-1)、、、ε ( k-r) 是已知量,则可直接用 LS 法估计出 θ ,但是{ ε ( k) }是不可测的未知量。

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是用计算的ε ( k -1) 代替ε ( k -1) ,…. ε ( k -r) , { ε ( k) }由下式递推得出:ε (k) = y(k) - ϕk θ k -1 (计算残差) 其中:ϕk = [ -y(k-1),..,-y(k-n) , u(k-1),..,u(k-n) , ε (k-1),.., ε (k-r) ]T递推算式)1()1()()(++-=n J n J n J n T[][]1)2(111,...,,,...,,,...,)(),..,1(),(),...,1(),(),...,1(⨯+=--------=r n Tr n n TKc c b b a a r k k n k u k u n k y k y θεεϕ)()(k k y T kεθϕ+=θ N+1 = θ N + K N+1(y(N+1) – ϕN+1T θ N )ε (N+1) = y(N) - ϕN+1 θ NϕN = [-y(N-1),..,-y(N-n),u(N-1),,u(N-n),ε(N-1),..,ε (N-r) ]T 递推初值:θ 0= 0 ; P 0= 10 6 I; ε (0) = ε (-1) = … = ε (1-r) = 0用matlab 编程实现如下(仅列出程序中除输入输出部分输入输出同上一个程序) c0=[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直接给出被辨识参数的初始值,即一个充分小的实向量p0=10^6*eye(6,6);%直接给出初始状态P0,即一个充分大的实数单位矩阵 E=5.0e-15;%取相对误差Ec=[c0,zeros(6,99)];%被辨识参数矩阵的初始值及大小 e=zeros(6,100);%相对误差的初始值及大小 v=zeros(1,100);for k=3:100; %开始求Kh1=[-z(k-1),-z(k-2),u(k-1),u(k-2),v(k-1),v(k-2)]';%为求K(k)作准备 x=h1'*p0*h1+1; x1=inv(x); k1=p0*h1*x1; %K d1=z(k)-h1'*c0; c1=c0+k1*d1;%辨识参数c e1=c1-c0;e2=e1./c0; %求参数的相对变化 e(:,k)=e2;c0=c1;%给下一次用v(k)=z(k)-h1'*c0;%预报噪声c(:,k)=c1;%把辨识参数c 列向量加入辨识参数矩阵 p1=p0-k1*k1'*[h1'*p0*h1+1];%find p(k) p0=p1;%给下次用if e2<=E break;%若收敛情况满足要求,终止计算 end%判断结束 end%循环结束c, e, %显示被辨识参数及参数收敛情况a1=c(1,:);a2=c(2,:);b1=c(3,:);b2=c(4,:);c1=c(5,:);c2=c(6,:); i=1:100;plot(i,a1,'r',i,a2,'r:',i,b1,'g',i,b2,'g:',i,c1,'k',i,c2,'k:') 仿真结果如下所示11111+++++=N N T N N N N P P Kϕϕϕ111111++++++-=N N TN NT N N N N NP P P P P ϕϕϕϕ参数收敛图形如下:图形分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在n 小于30时系统辨识参数误差比较大,但在n 大于20时随着n 的增大2)、当仅用RLS 做,程序实现如下:(输入输出部分同上)c0=[0.001 0.001 0.001 0.001]';%直接给出被辨识参数的初始值,即一个充分小的实向量p0=10^6*eye(4,4);%直接给出初始状态P0,即一个充分大的实数单位矩阵 c=[c0,zeros(4,99)];%被辨识参数矩阵的初始值及大小 e=zeros(4,100);%相对误差的初始值及大小 for k=3:100; %开始求Kh1=[-z(k-1),-z(k-2),u(k-1),u(k-2)]';%为求K(k)作准备 x=h1'*p0*h1+1; x1=inv(x); k1=p0*h1*x1; %K d1=z(k)-h1'*c0; c1=c0+k1*d1;%辨识参数c e1=c1-c0;e2=e1./c0; %求参数的相对变化 c0=c1;%给下一次用c(:,k)=c1;%把辨识参数c 列向量加入辨识参数矩阵二阶a 1= -1.5691b 1= 1.0045c 1= -0.4163 a 2= 0.7705 b 2= 0.5056c 2= 0.1563p1=p0-k1*k1'*[h1'*p0*h1+1];%find p(k) p0=p1;%给下次用 end%判断结束 end%循环结束c, e, %显示被辨识参数及参数收敛情况 a1=c(1,:) a2=c(2,:) b1=c(3,:) b2=c(4,:) i=1:100;plot(i,a1,'r',i,a2,'r:',i,b1,'g',i,b2,'g:') 仿真结果如下:参数收敛图形如下:三、结论:综上两种辨识做法,我们很容易得看出当n 小于10时,两种方法辨识的结果误差都很大,但两种方法对系统参数辨识的结果与理论值有着明显差别,当n 大于50时两种辨识方法所辨识的模型系统参数都以不同的收敛速度收敛于理论二阶a 1= -1.6585b 1= 0.9656 a 2= 0.8266b 2= 0.3971值,随着n的继续增大两种方法辨识结果的差别也越来越小,但n在20与50之间从图中可以看出递推增广最小二乘法的辨识结果明显好于标准递推最小二乘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