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一、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器是实现数据包转发的重要设备。

静态路由配置是一种简单但不灵活的方式,因为它需要手动配置路由表,无法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动态路由配置应运而生。

本实验旨在探索动态路由配置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动态路由配置的基本原理;2. 熟悉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和使用;3. 掌握动态路由配置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三、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了三台虚拟机,分别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其中一台虚拟机作为路由器,另外两台虚拟机作为客户端。

四、实验步骤1. 配置路由器在路由器上安装并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或RIP。

通过协议学习和交换,路由器可以自动更新路由表,实现动态路由配置。

2. 配置客户端在每个客户端上配置默认网关为路由器的IP地址。

这样,客户端就可以通过路由器转发数据包。

3. 测试连通性在客户端之间进行ping测试,验证动态路由配置是否成功。

如果ping命令能够正常执行,说明路由器已经成功转发数据包。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动态路由配置。

路由器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自动更新路由表,保证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

客户端之间的连通性也得到了验证。

六、实验总结动态路由配置是一种灵活且自动化的路由管理方式。

相比静态路由配置,它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拓扑的变化。

动态路由配置通过学习和交换路由信息,实现了路由表的自动更新,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然而,动态路由配置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需要消耗额外的计算和带宽资源,因为路由器需要不断交换路由信息。

其次,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和调试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

对于小型网络,静态路由配置可能更加简单有效。

而对于大型复杂网络,动态路由配置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变化和故障。

综上所述,动态路由配置是网络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动态路由配置的原理和应用,并掌握了相关的配置技巧。

实验四(动态路由配置)

实验四(动态路由配置)
RIP协议:
OSPF协议:
Router2配置如下图:
RIP协议:
OSPF协议:
5.查看三台网络设备上的路由表并测试两台PC的连通性。
RIP协议下的连通性:
OSPF协议下的连通性: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知道了如何配置RIP协议和OSPF协议下的动态态路由,并进行了两个主机之间连通性的测试,是我对计算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实验过程中,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互相交流也使我掌握了一些命令使用中的技巧,认识到了一些易犯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洛阳理工学院实验报告
系别
计算机
班级
B100509
学号
B0050917
姓名

实验名称
动态路由配置
成绩
实验目的:1.学会配置RIP动态路由,并测试连通性。
2.学会配置OSPF动态路由,并测试连通性。
实验条件:电脑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
实验步骤:一.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连接好原理图
二.动态路由配置
1.配置两个PC的IP及掩码,网关。
2.配置三层交换机的接口IP。
3.配置两路由器的接口IP,注意:位于DCE端的路由器串口要配置时钟频率64000,并路由器端口要手动开启。
CISCO 3560RIP协议配置如下:
OSPF协议:
4.为三层交换机及两台路由器配置协议。
Router1配置如上图:

动态路由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实验报告动态路由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是实现数据包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传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静态路由是通过手动配置路由表来实现的,但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静态路由的管理和维护变得越来越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动态路由协议应运而生。

一、动态路由的基本原理动态路由是一种基于协议的路由方式,它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交换信息,动态地更新路由表,以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动态路由协议常用的有RIP、OSPF和BGP等。

1.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是一种最常见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它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标准,即选择跳数最少的路径作为最优路径。

RIP的优点是简单易用,但缺点是收敛速度慢,适用于小型网络。

2.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它通过交换链路状态信息,计算出最短路径,并将最短路径存储在路由表中。

OSPF的优点是收敛速度快,适用于大型网络。

但其复杂性也导致了配置和管理的难度增加。

3.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EGP),用于在不同自治系统(AS)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BGP的特点是路由表规模庞大,且支持策略路由。

BGP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的核心路由器中。

二、动态路由的实验过程为了深入了解动态路由的实际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拓扑如下所示:(图略)1. 实验环境搭建我们使用GNS3搭建了一个模拟网络环境,包括三台路由器和两台主机。

路由器使用Cisco IOS镜像,主机使用Ubuntu操作系统。

通过GNS3的虚拟化技术,我们可以模拟真实网络中的路由器和主机。

2. 实验步骤(1)配置路由器之间的连接:我们使用串口连接模拟了路由器之间的物理链路,并为每个接口分配了IP地址。

(2)配置动态路由协议:我们选择了RIP作为实验的动态路由协议,并在每台路由器上配置了RIP协议。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5篇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5篇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5篇_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1_一.实验目的(1) 路由器配置环境的搭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其测试;(2) 路由器主机名和口令的配置.路由器接口的配置;(3)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二.实验设备及环境锐捷路由器Star-2624二台.网线若干.微机二台.配置电缆二条.三.实验步骤1.通过静态路由,使路由器A,B 具有非直连子网的路由信息.A 路由器的配置:(1)基本配置:配置路由器主机名Red-Giant enable(注: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Red-Giant_configure terminal(注: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ed-Giant(config)_hostname A(注:将主机名配置为〝A〞)A(config)_为路由器各接口分配IP 地址A(config)_interface serial 0A(config-if)_ip address _2._.2.2 255.255.255.0注:设置路由器serial 0 的IP 地址为_2._.2.2,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A(config)_interface fastethernet 0A(config-if)_ip address _2._.3.1 255.255.255.0注:设置路由器fastethernet 0 的IP 地址为_2._.3.1,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2)配置接口时钟频率(DCE):A(config)_interface serial 0A(config-if)clock rate 64000注:设置接口物理时钟频率为64Kbps(3)配置静态路由:A(config)_ip route _2._.1.0 255.255.255.0 _2._.2.1 或:A(config)_ip route _2._.1.0 255.255.255.0 serial 0B 路由器的配置:(1)基本配置:配置路由器主机名Red-Giant enable(注: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Red-Giant_configure terminal(注: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ed-Giant(config)_hostname B(注:将主机名配置为〝B〞)B(config)_为路由器各接口分配IP 地址B(config)_interface serial 0B(config-if)_ip address _2._.2.1 255.255.255.0A(config)_interface fastethernet 0A(config-if)_ip address _2._.1.1 255.255.255.0(2)配置静态路由:B(config)_ip route _2._.3.0 255.255.255.0 _2._.2.2 或:B(config)_ip route _2._.3.0 255.255.255.0 serial 0 验证命令:show ip int briefshow ip routeping实验结果A,B 各路由器应该看到全网路由.主机_2._.3.2 能够访问主机_2._.1.2.2.通过动态路由RIP,使路由器A,B 具有非直连子网的路由信息.(1)删除静态路由信息.(2)A路由器的配置:A(config)_router rip注:启用路由器A 的RIP 进程A(config-router)_network _2._.0.0注:(1.公布属于_2._.0.0 主类的子网;2.包含在_2._.0.0 主类内的接口发送接收路由信息)(2)B 路由器的配置:B(config)_router rip注:启用路由器A 的RIP 进程B(config-router)_network _2._.0.0注:(1.公布属于_2._.0.0 主类的子网;2.包含在_2._.0.0 主类内的接口发送接收路由信息)实验结果A,B 各路由器应该看到全网路由.主机_2._.3.2 能够访问主机_2._.1.2.验证命令:show ip int briefshow ip routeshow ip protocolsping四.注意事项(1)路由器的广域网连接,DCE端需要配置CLOCK RATE.(2)静态路由的下一站,可以是本路由器的接口名称,或者下一站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3)动态路由发布直连网络号时使用主类网络号.五.实验思考题解答(1)静态路由的工作原理?答:由网络管理员在路由器上手工添加路由信息以实现路由目的,手工配置,无开销,配置简单,需人工维护,适合简单拓扑结构的网络.(2)动态路由的工作原理?答:通过相互连接的路由器之间交换彼此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优化出来的,而这些路由信息是在一定时间间隙里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以随时获得最优的寻路效果六.实验心得体会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_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2_1.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统一分发和管理IP地址2.DHCP的工作过程:需要自动获取IP地址的客户端开启自动获取IP地址之后,本地广播发出DHCP Discover数据包,源IP地址0.0.0.0,目标IP地址255.255.255.255,源MAC地址为本地网卡MAC,目标MAC为FFFF-FFFF-FFFF,源端口为68,目标端口为67;开启了DHCP服务的服务器收到此数据包后,发送免费ARP以确定所要下发的IP 地址没有冲突,再本地基于广播的形式回复DHCP Offer数据包,源IP是服务器IP地址,目标IP地址255.255.255.255,源MAC为服务器网卡MAC,目标MAC为FFFF-FFFF-FFFF,源端口为67,目标端口为68;客户端使用DHCP Request数据包请求IP地址,服务器回复ACK给客户端,客户端拿到IP地址.租期:默认租期为_40min/24h/一天.续租:当租期到达1/2时,客户端若依然在线,客户端主动发出Request数据包来续租;若续租失败,继续在7/8的租期再次发送Request数据包续租;若依然失败,那租期到达时地址被收回,客户端若想继续使用,需要重新获取地址.3.当路由器作为DHCP服务器时:有两种配置方法(1)以全局的池塘下发地址(2)以接口的IP地址的范围下发地址4.RIP:路由信息协议动态试验的步骤1.搭建拓扑图,划分区域网2.编写各个端口IP3.进入DHCP为每个路由器下的PC自动配置IP4.最后运用RIP协议,使得全网可达_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3_RIP 特性包括:有类, 距离矢量跳数为度量值不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或不连续子网每30秒更新一次Rip 被封装在 UDP分段中 ,源目的端口号 5202 条原则控制 RIPv1更新:如果某条路由更新及其接收接口属于相同的主网,则在路由更新中对该网络应用该接口的子网掩码.如果某条路由更新及其接收接口属于不同的主网,则在路由更新中对该网络应用网络的有类子网掩码.不必要的 RIP 更新会影响网络性能带宽浪费在传输不必要的更新上.因为 RIP 更新是广播,所以路由器将向所有端口转发更新.LAN 上的所有设备都必须逐层处理更新,直到传输层后接收设备才会丢弃更新.在广播网络上通告更新会带来严重的风险.RIP更新可能会被数据包嗅探软件中途截取.路由更新可能会被修改并重新发回该路由器,从而导致路由表根据错误度量误导流量.命令作用Rtr(config)_router rip 启动 RIP 路由协议Rtr(config-router)_network 指定路由器上哪些接口将启用 RIPRtr_debug ip rip 用于实时查看路由更新Rtr(config-router)_passive-interface fa0/0 防止此接口发布更新Rtr(config-router)_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发布默认路由Rtr_show ip protocols 该命令可以显示计时器信息今天中午没睡觉,下午上课那叫一个困字了得啊..(中午不睡觉还是不行啊,影响下午的学习效率),导致老师今天在上面讲的时候都没怎么听好,后面做实验就悲剧了,第一次做实验开始时候这么没有头绪,上一节课讲的静态路由的配置,这次动态路由配置的主要是讲RIP协议的应用.实验目的把上面的pc端都可以相互ping通,首先先给路由器和pc配好ip地址,分为5个网段,(初始ip地址为_2._8.1.0,五个网段依次叠加把Router0,CopyRouter0,CopyRouter0(1),设为r1,r2,r3,先给r1应用rip协议:1.在配置模式下输入 router rip2.然后输入 network _2._8.1.0(network后面是路由器所连接的网段,r1就连接有2个网段,r2就是3个网段,依次输入) 3.然后再输入 passive-interface(后面接的是端口号,目的是为了安全,如果路由器的端口上接了终端或者交换机,就要避免路由信息流向终端或交换机)这样r1就配好了.下面开始来配置r2:r2前面配置动态路由的方式和r1基本类似,就不重复了,然后就要给他配置默认路由,如果要想3个pc都能ping通的话,那么三个路由器中的路由表中必须要包含有这5个网段,所以理论上要给每个路由器都要配置默认路由,但是这里直接给边界路由器配置默认路由就行了,r1就可以通过arp学习到默认路由.给r2配置默认路由:1.输入 ip route 0.0.0.0 0.0.0.0 (后面接的是端口号这里是 se0/0/1)2.输入 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这样r1就可以学习到默认路由了)然后我们可以查一下,两个路由器中的路由表,看是不是都有了5条路由,然后我们会发现r3中还只有2条路由信息,然后我们就要开始配置r3的路由.给r3配置静态路由(这里也可以配置动态路由,那样也可以ping通,但是那样不安全),我们采用静态路由配置:1.输入 ip route (后面接的是目的ip,掩码,本地接口,依次输入他们的值)2.然后我们可以再查一下r3的路由表,看5条路由信息是否都有了,如果都有了,我们就可以大胆的ping了,到这里实验就做完啦_当然在实验中还出现了很多问题:1.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给路由器加串行接口;2.实验的代码还是不熟悉,(其实代码也不要记,但是还是有一点不知道怎么用的)3.刚开始对于实验原理还是不清楚,没有理解透彻..(值得反省啊!!)还是要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加油!!!_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4_通过多个路由器连接发的主机进行通信需要在路由器具有相应的路由表,路由表生成的方式有手动添加,通过协议动态生成(RIP,EIGRP,OSPF).手动配置:ip route srcIP Mask ne_tHop // 如ip route _2._8.2.0 255.255.255.0_2._.1.1RIP:动态路由协议采用自适应路由算法,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而重新计算机最佳路由.由于路由的复杂性,路由算法也是分层次的,通常把路由协议(算法)划分为自治系统(AS)内的(IGP)与自治系统之间的(EGP)路由协议.RIP是IGP ,采用 Bellman-Ford算法.基本配置命令:route rip //进行入rip的配置network w._.y.z //添加直连网段version 2 //设置版本号EIGRP:EIGRP(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是 Cisco内部专有协议,其它公司的网络产品是不会拥有该协.基本配置命令:route eigrp //进行入eigrp的配置network w._.y.z //添加直连网段OSPF:OSP(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可以划分区域是OSPF能多适应大型复杂网络的一个特性,我们只借助完成单个area的简单配置.OSPF配置基本命令配置基本命令:route ospf 10 //network _2._8.1.1 0.0.0.255 area 3 //3代表域号.show ip ospf_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5_一.实验名称:动态路由配置二.实验目的:实了解动态路由的原理,掌握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三.实验软件:eNSP 四.实验任务:1.了解RIP协议的配置及其特性2.掌握路由聚合的方法 3明析RIP v2的验证方式五.实验步骤1.构建实验拓扑图,配置主机参数,并启动设备Pc1-IP:10.1.1.2 Gateway:30 Pc2-IP:20.1.1.2 Gateway:30R1 E/0/0/0-IP:10.1.1.1 Gateway:30 R1 E/0/0/1-IP:1.1.1.1Gateway:24 R2E/0/0/0-IP:20.1.1.1 Gateway:30 R2 E/0/0/1-IP:1.1.1.2 Gateway:24 2.配置接口IP地址R1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0[Huawei-Ethernet0/0/0]ip address 10.1.1.1 30 [Huawei-Ethernet0/0/0]q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ip address 1.1.1.1 24 [Huawei-Ethernet0/0/1]q R2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0[Huawei-Ethernet0/0/0]ip address 20.1.1.1 30 [Huawei]interface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ip address 1.1.1.2 24 [Huawei-Ethernet0/0/1]q 3.添加待聚合路由信息(仅R1)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0[Huawei-LoopBack0]ip address 30.1.6.2_ 32 [Huawei-LoopBack0]q[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1[Huawei-LoopBack1]ip address _2._.0.1 24 [Huawei-LoopBack1]q[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2[Huawei-LoopBack2]ip address _2._.1.1 24 [Huawei-LoopBack2]q[Huawei]interface LoopBack3[Huawei-LoopBack3]ip address _2._.2.1 24 [Huawei-LoopBack3]q4.RIP协议配置(RIPv1.RIPv2)RIPv1:有类别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不支持路由聚合,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不支持验证 RIPv2: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以广播或组播(_4.0.0.9)的形式发送报文,支持明文验证和MD5密文验证⑴RIPv1版:(注:启用协议后,若不改变协议类型则默认为1) R1:system-view [Huawei]rip [Huawei-rip-1][Huawei-rip-1]version 1 [Huawei-rip-1]network 1.0.0.0[Huawei-rip-1]network10.0.0.0 [Huawei-rip-1]network 30.0.0.0 [Huawei-rip-1]network _2._.0.0[Huawei-rip-1]qR2:system-view [Huawei]rip[Huawei-rip-1]version 1 [Huawei-rip-1]network 1.0.0.0 [Huawei-rip-1]network20.0.0.0 [Huawei-rip-1]q⑵RIPv2版:(注:直接修改即可,无需〝undo〞命令)[Huawei-rip-1]version 2⑶检查配置是否正确[Huawei]display ip routing-tableR1:R2:⑷对比RIPv1.RIPv2协议下R1.R2的路由表注:RIP协议类型需R1.R2同时修改后,方可查看路由表①②RIPv1-R2:RIPv1不支持VLSM,不支持路由聚合③ RIPv2-R1:④RIPv2-R2:RIPv2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5.路由聚合⑴自动路由聚合R1:关闭水平分割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undo rip split-horizon[Huawei-Ethernet0/0/1]qR2:查看此时路由表⑵手动路由聚合R1:取消自动聚合system-view[Huawei-rip-1]undo summary[Huawei-rip-1]q[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rip summary-address _2.0.0.0 255.0.0.0 [Huawei-Ethernet0/0/1]qR2:查看路由表6.RIP v2的验证方式⑴明文认证R1: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MD5 authenticationsimple Simple te_t authentication[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_34[Huawei-Ethernet0/0/1]qR2: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_34[Huawei-Ethernet0/0/1]q⑵MD5密文认证[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n[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s[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sual _34 [Huawei-Ethernet0/0/1]q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

综合性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综合性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2.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1)实验原理
a.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过程。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
b.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内部网关协议(IGP)。是在内部网络上使用的路由协议,它可以通过不断的交换信息让路由器动态的适应网络连接的变化,这些信息包括每个路由器可以到达哪些网络,这些网络有多远等。
②路由器之间通过V.35电缆通过串口连接,DCE端连接在R1上,配置其时间频率为64000;
③主机和交换机通过直连线连接,主机与路由器通过交叉线连接;
④在S3560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
⑤在路由器R1、R2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
⑥将PC1、PC2主机默认网关分别设置为与直连网络设备接口IP地址;
e.IP路由协议分成两大类: 内部网关协议IGPs(Interior?Gateway?Protocols)
外部网关协议EGPs(Exterior?Gateway?Protocols)
(2)实验流程
a.接线进行配置调试
b.设置相应网段
c.测试电脑连通性
一.实验设计方案
(3)实验装置:
OSPF路由协议拓扑图
⑦验证PC1、PC2主机之间可以互相连通。
2、RIP路由协议实验步骤
①路由器之间通过交叉线连接;
②主机与路由器通过交叉线连接;
③在路由器A、B、C上配置RIP路由协议;
④将PC0、PC1主机默认网关分别设置为与直连网络设备接口IP地址;
⑤验证PC0、PC1主机之间可以互相连通。
3.RIP-OSPF路由重分实验步骤
单区域 多区域
RIP路由协议拓扑图
有类别的RIPv1

动态路由rip2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rip2实验报告

实用文档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路由信息协议Rip 2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训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理解网络配置的基本原理;2、熟练掌握Boson NetSim软件的配置方法;3、掌握动态协议的配置。

4、掌握路由器的基本命令配置。

5、学会实验出错时排查。

二.实验环境(软件、硬件及条件)1、3台2501路由(R1、R2、R3);2、3台工作站;4、网络连接线路若干(双绞线、串行线)。

5、网络拓朴结构如下:6、软件:windows xp 操作系统、Boson NetSim软件。

Router-Router连接状态R1s0-R2s0Router1 E0-PC1R2s1-R3s0Router2 E0-PC2R3s0-R2s1Router3 E0-PC3LAN1(192.168.1.0/24):PC1(Ethernet 0)192.168.1.100255.255.255.0PC1->R1 e0Ethernet LAN2((192.168.2.0/24):PC2(Ethernet 0)192.168.2.100255.255.255.0PC2->R2 e0Ethernet LAN3(192.168.3.0/24):PC3(Ethernet 0)192.168.3.100255.255.255.0PC3-> R3 e0Ethernet R1:R1 s0 192.168.10.1 255.255.255.0 R1 s0-R2 s0 serial R2:R2 s0 192.168.10.2 255.255.255.0 R1 s0-R2 s0 serial R2 s1 192.168.20.2 255.255.255.0 R2 s1-R3 s0 serial R3:R2 s0 192.168.20.1 255.255.255.0 R3 s0-R2 s1 serial 说明:LAN1指PC1 Router1(Ethernet 0)所组成的局域网;LAN2指PC2、 Router2(Ethernet 0)所组成的局域网;LAN3指PC3、 Router3(Ethernet 0)所组成的局域网;动态路由协议采用:rip version 2四、实验步骤:1、启动Boson Network Designer软件,选择路由器、PC构成以上拓扑结构,画出拓扑图,然后用Boson NetSim软件对此网络进行配置。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1. 了解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掌握RIP和OSPF两种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3. 通过实验,提高网络配置和故障排查能力。

二、实验环境1. 路由器:2台Cisco 2960系列路由器;2. 计算机客户端:2台PC机;3. 网线:2根直通网线,2根交叉网线;4. 路由器配置软件:Tera Term或PuTTY。

三、实验拓扑实验拓扑图如下:```+------+ +------+ +------+| PC1 |---->| R1 |---->| R2 |---->| PC2 |+------+ +------+ +------+```四、实验步骤1. 配置PC1和PC2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2. 配置R1和R2的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3. 配置R1和R2的RIP动态路由协议;4. 验证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5. 配置OSPF动态路由协议,验证网络连通性;6. 修改R1或R2的配置,观察网络连通性变化,分析故障原因。

1. 配置PC1和PC2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PC1的IP地址: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1.2PC2的IP地址:192.168.2.1,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2.22. 配置R1和R2的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R1的接口配置如下: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R1的接口配置如下:R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down3. 配置R1和R2的RIP动态路由协议R1的RIP配置如下: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R2的RIP配置如下: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4. 验证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在PC1上ping PC2的IP地址,发现无法ping通。

动态路由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实验报告

XXX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动态路由配置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院(系):
成绩:
1.相关知识
动态路由的配置;IP地址的分配;物理网络的组建
2.网络地址分配方案
每个交换机连接的主机为一个网络;两个路邮间为一个局域网
3.实现要求
任意两个主机可以实现通信;
4.网络拓扑结构图
5.配置过程
(包括配置命令序列和截图)
关闭路由电源;添加物理接口WIC-2T;打开电源
配置路由器的Serial的IP;
配置路由器FastEthernet0/0的IP地址
配置动态路由
6.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动态路由在pc的配置与静态是相似的,在路由配置中有不同。

所以有些不太会做。

7.实验分析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距离矢量选择路由协议由于它的简单可靠便于配置所以使用比较广泛但是由于它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16为不可达所以只适合小型的网络而且它每隔30S一次的路由信息广播也是造成网络广播风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RIP的配置为路由器的直连网段。

8.总结
动态路由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综合应用的测试,没有很好的理解网络架构的原理,造成在配置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还需要继续努力学习。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郑国安学号:2010114130 指导教师:马凯实验地点:电气信息楼实验时间:2013.6.13一、实验室名称:二、实验项目名称:动态路由的设置三、实验学时:2学时四、实验原理: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

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的互相访问。

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进行选路和转发的。

而路由表里就是由一条条的路由信息组成。

动态路由协议学习产生的路由在大规模的网络中,或网络拓扑相对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在路由器上运行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互相自动学习产生路由信息。

五、实验目的:掌握RIP协议的基本配置。

六、实验内容:动态路由是一种通过某种路由协议,由路由器自学习到的路由,它不需要手工配置,而且可自动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维护代价很低,特别适合大范围的路由。

按图所示制作网络拓扑,路由器的型号自行选择(均可选择2811路由器)路由器通过串口进行连接,DCE端请自行定义(这里我们把Router1的S0接口和Router2的S1接口定义为DCE端),利用动态路由RIP实现各网络间的通信。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装有Packet tracer5.0的计算机1台八、实验步骤: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添加3台Generic路由器和6台Generic主机以及6台2950-24型号的交换机,用“自动选择连接类型”把设备连接起来,如下实验图,其中Router1的S0接口和Router2的S1接口定义为DCE端。

然后完成相应配置:1、各路由器的路由配置如下Router0的配置●Router1的配置●Router2的配置2、PC机的配置略,但要注意PC0、PC1的网关为192.168.5.1PC2、PC31的网关为192.168.4.1PC4、PC5的网关为192.168.3.1最后配置RIP协议。

实验报告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

实验报告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

实验报告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一、实验目的学习理解OSPF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如何在路由器上进行OSPF协议的配置,了解动态路由的优势和使用场景。

二、实验设备及环境1.两台Cisco路由器,型号为CISCO 1941。

2.一台PC,用于通过远程终端软件进行配置。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配置基本网络环境在路由器上面配置基本网络,包括路由器的IP地址、掩码、路由器名称等。

2.配置OSPF协议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通过洪泛算法计算网络拓扑,并为该拓扑分配最短路径,从而获得网络路由信息。

因此,在进行OSPF协议的配置时,需要比较细致的考虑网络拓扑结构和各个节点的IP地址等信息。

在路由器上进行OSPF协议的配置步骤如下:(1)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输入en命令进入enable模式。

(2)输入conf t命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3)输入router ospf 1命令进入OSPF配置模式,其中的数字1表示一个process id,是用来识别一个ospf进程的唯一标志。

(4)输入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命令为第一个路由器添加一个网络,其中192.168.1.0是网络的IP地址,0.0.0.255是子网掩码,area 0表示这个网络为区域0。

同样的,我们可以为第二个路由器添加一个网络。

(5)保存配置命令为write memory。

3.查看OSPF协议的状态和路由表信息在路由器上可以通过show命令查看OSPF协议的状态和路由表信息,具体步骤如下:(1)输入en进入enable模式,再输入show ip protocols命令查看OSPF协议的状态。

(2)输入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信息,其中O表示该路由为OSPF路由。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步骤的配置,可以让两台路由器之间建立起OSPF协议的动态路由,它可以实现自动学习网络拓扑结构,获得最短路径并自动更新路由表信息,从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拓展性。

交换机动态路由RIPOSPF实验报告

交换机动态路由RIPOSPF实验报告

交换机动态路由RIPOSPF实验报告一、引言动态路由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实现网络之间的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RIPOSPF(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动态路由协议是一种基于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的协议,用于在交换机网络中实现动态路由功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网络拓扑,配置RIPOSPF协议并进行实际测试,验证其性能和可行性。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使用3台交换机,每台交换机具有4个端口,用于连接不同网络设备。

2.软件环境:搭建基于RIPOSPF协议的动态路由实验环境,使用Tcl脚本进行配置和控制。

三、实验步骤1.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需求,设计一个适当的网络拓扑,包括多台交换机和端设备,使其形成一个较复杂的网络结构。

确保每台交换机都能与其他交换机进行通信。

2.配置RIPOSPF协议在每个交换机上配置RIPOSPF协议,包括路由器ID、网络连接、接口地址等。

确保配置的信息准确无误。

3.启动RIPOSPF协议使用Tcl脚本进行RIPOSPF协议的启动和控制,确保协议能够正常运行。

观察控制台输出,确保没有错误消息。

4.测试网络连通性在实验环境中添加一些端设备,通过ping命令测试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

观察ping结果,验证RIPOSPF协议是否能够正确选择路由。

5.模拟故障状况在实验过程中,模拟网络故障,例如断开某个网络连接或关闭某台交换机。

观察RIPOSPF协议的表现,验证其具备故障恢复和自适应能力。

6.性能评估通过实际测试和观察,评估RIPOSPF协议在实验环境中的性能。

可以统计路由更新时间、网络收敛时间等指标,分析协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成功搭建了基于RIPOSPF协议的动态路由网络,实现了交换机之间的路由选择和通信功能。

经过测试,RIPOSPF协议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实验报告8(动态路由)

实验报告8(动态路由)

实验八动态路由利用动态路由配置多网段网络【实验原理】动态路由协议可以允许网络快速的更新和适应于变化,大多数网络采用动态路由,因为它能使网络自动适应变化。

其缺点是会增加网络的开销。

在本实验中,将使用RIP作为路由选择协议,RIP设计用于工作在中等大小的局域网中,并不适用于更复杂的环境。

RIP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从一个有类路由选择协议RIP版本1改进到了无路由选择协议RIP 版本2,RIP2除了具有RIPV2的所有功能还具有以下增强特性:支持身份验证、支持无类别子网掩码、使用路由标记、使用D类地址244.0.0.9组播传送路由选择更新信息。

【实验目的】1、理解RIP动态路由原理。

2、练习动态路由配置。

3、掌握对路由器有关状态获取和分析的方法。

【实验任务】1、按照拓扑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2、配置PC机的IP地址及网关。

3、配置路由器的各个接口、RIP路由协议。

4、完成连通性和包传输路径基本测试。

【实验环境】PacketTracer6.0【实验拓扑与配置参数】实验的参考拓扑图和参考配置参数如图1所示。

图1 参考拓扑图路由器信息(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主机名类型IP地址RIP路由网络时钟频率Router 12620XM Fa0/0:192.168.1.1Ser0/0:192.168.2.1192.168.1.0192.168.2.056000Router 22620XM Fa0/0:192.168.3.1Ser0/0:192.168.2.2192.168.2.0192.168. 3.0PC信息(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主机名IP地址默认网关PC0192.168.1.2192.168.1.1PC1192.168.3.3192.168.3.1交换机和HUB信息主机名类型Hub 0Hub-PTSwitch 02950-24【实验设备】两台2620XM的路由器,三台PC机,一台2950-24的交换机,一台HUB-PT的集线器,DCE/DTE Cable一条,直通线四条、反转线一条。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工科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工科

实验九动态路由配置一、实验目的1. 掌握RIP协议的相关配置2. 掌握OSPF协议的相关配置二、相关知识及原理1、RIP协议相关知识RIP属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路径选择的参数,并规定以目标网络的最大跳数为15,如果超过此跳数,则直接丢弃数据包;RIP路由协议每30秒更新一次,并在相邻路由器上进行路由信息广播。

RIP为路由消息协议,存在两个版本V1、V2。

RIP V2是V1的改进版本,RIP v2支持VLSM,并提供认证、使用组播地址224.0.0.9传递路由信息相关配置命令:Router(config)#router rip //进入路由配置模式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1/2 //指定RIP的版本为1或2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M1 //指定本地端口连接的网络ID,M1为网络ID2、OSPF协议相关知识OSPF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采用OSPF的路由器彼此交换并保存整个网络的链路信息,从而掌握全网的拓扑结构,独立计算路由。

OSPF作为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用于在同一个自治域(AS)中的路由器之间发布路由信息。

区别于距离矢量协议(RIP),OSPF具有支持大型网络、路由收敛快、占用网络资源少等优点,在目前应用的路由协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OSPF协议引入“分层路由”的概念,将网络分割成一个“主干”连接的一组相互独立的部分,这些相互独立的部分被称为“区域”(Area),“主干”的部分称为“主干区域(area 0)”。

每个区域就如同一个独立的网络,该区域的OSPF路由器只保存该区域的链路状态。

每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都可以保持合理的大小,路由计算的时间、报文数量都不会过大。

在多于一个区域的自治系统中,OSPF 规定必须有一个骨干区(backbone)-area 0,骨干区是OSPF的中枢区域,它与其他区域通过区域边界路由器(ABR)相连。

eNSP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eNSP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eNSP动态路由配置实验姓名:X学号:X班级:X课程名称: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提交日期:年月日注:仅供参考一、实验名称:动态路由配置二、实验目的:实了解动态路由的原理,掌握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三、实验软件:eNSP四、实验任务:1.了解RIP协议的配置及其特性2.掌握路由聚合的方法3明析RIP v2的验证方式五、实验步骤1.构建实验拓扑图,配置主机参数,并启动设备Pc1-IP:2 Gateway:30Pc2-IP:22 Gateway:30Gateway:30Gateway:24Gateway:30Gateway:242.配置接口IP地址R1<Huawei>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0 Huawei-Ethernet0/0/0q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qR2<Huawei>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0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q3.添加待聚合路由信息仅R1<Huawei>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0Huawei-LoopBack0q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1Huawei-LoopBack1q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2Huawei-LoopBack2q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3Huawei-LoopBack3q协议配置RIPv1、RIPv2RIPv1:有类别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不支持路由聚合,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不支持验证RIPv2: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以广播或组播⑴RIPv1版:注:启用协议后,若不改变协议类型则默认为1R1:<Huawei>system-viewHuaweiripHuawei-rip-1Huawei-rip-1version 1Huawei-rip-1qR2:<Huawei>system-viewHuaweiripHuawei-rip-1version 1Huawei-rip-1q⑵RIPv2版:注:直接修改即可,无需“undo”命令Huawei-rip-1version 2⑶检查配置是否正确Huaweidisplay ip routing-tableR1:R2:⑷对比RIPv1、RIPv2协议下R1、R2的路由表注:RIP协议类型需R1、R2同时修改后,方可查看路由表①②RIPv1-R2:RIPv1不支持VLSM,不支持路由聚合③ RIPv2-R1:④ RIPv2-R2:RIPv2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5.路由聚合⑴自动路由聚合R1:关闭水平分割<Huawei>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undo rip split-horizonHuawei-Ethernet0/0/1qR2:查看此时路由表⑵手动路由聚合R1:取消自动聚合<Huawei>system-viewHuawei-rip-1undo summaryHuawei-rip-1q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qR2:查看路由表6. RIP v2的验证方式⑴明文认证R1:<Huawei>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MD5 authenticationsimple Simple text authentication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1234Huawei-Ethernet0/0/1qR2:<Huawei>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1234Huawei-Ethernet0/0/1q⑵MD5密文认证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n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s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sual 1234Huawei-Ethernet0/0/1q报告人:报告时间:。

动态路由协议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协议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协议实验报告篇一: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日期:动态路由的配置【实验目的】1. 学会用配置静态路由;2.学会用RIP协议配置动态路由。

【实验原理】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过程。

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

如果路由更新信息表明发生了网络变化,路由选择软件就会重新计算路由,并发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各个网络,引起各路由器重新启动其路由算法,并更新各自的路由表以动态地反映网络拓扑变化。

动态路由适用于网络规模大、网络拓扑复杂的网络。

RIP采用距离向量算法,即路由器根据距离选择路由,所以也称为距离向量协议。

路由器收集所有可到达目的地的不同路径,并且保存有关到达每个目的地的最少站点数的路径信息,除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外,任何其它信息均予以丢弃。

同时路由器也把所收集的路由信息用RIP协议通知相邻的其它路由器。

这样,正确的路由信息逐渐扩散到了全网。

【实验步骤】1. 在Packet Tracer 软件环境当中搭建实验环境,并画出如下拓扑图,共使用 4台路由器,5台PC机,1台交换机,其中两个路由器之间用交叉线连接,交换机与其他设备都用直通线连接。

图一网络拓扑图2. 按照事先想好的如上图中标示的地址在计算机中设置好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如设置PC1的相关截图如下:图二PC1的IP地址图三PC1的网关3. 利用ping命令测试同一网段的两台 PC机之间的连通性,若出现Reply from语句则表示两台 PC机之间相互连通了,若出现 Request timed out 则表示还没有连通,如下图所示是测试同一网段的PC0和PC4之间的连通性,出现Reply from 语句,表示两台计算机之间连通了。

图四用ping命令测试连通性4. 在路由器中分别添加与之相连的网段的网络号,相关截图如下:图五路由器设置5. 利用ping命令测试不同网段的 PC机(PC1和PC3)之间的连通性,测试结果如下,结果表明连通了。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配置动态路由实现网络通信的拓扑结构变化。

实验环境采用了GNS3仿真软件和3台虚拟机。

实验步骤:1、拓扑结构设计设计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在该拓扑结构中,R1、R2、PC1在同一子网中,IP地址分别为192.168.1.1、192.168.1.2、192.168.1.3;R2、R3、PC2在同一子网中,IP地址分别为192.168.2.1、192.168.2.2、192.168.2.3。

PC1到PC2之间通过R1、R2、R3进行通信。

2、配置路由器配置路由器R1如下: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0/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0.0.10.1 255.255.255.252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router rip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0.0.10.0Router(config-router)#exit上述配置中,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用于路由选择和距离度量。

实验四 静动态路由设置实验报告

实验四 静动态路由设置实验报告

实验四静/动态路由设置一、实验目的1.学习静待路由配置方法,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路由器的RIP路由协议的原来;3.熟悉掌握路由器的RIP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4.了解路由器的OSPF路由协议的原来;5.熟悉掌握路由器的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1.根据拓扑图链接好所有设备;2.综合使用路由器和主机进行静态路由方案的设计;3.使用超级终端进行路由配置;4.使用PIP路由协议配置路由器的动态路由;5.使用OSPF路由协议配置路由器的动态路由;6.相关命令:#shiow ip protocols: 显示路由的路由信息#show ip route: 显示IP路由表静态路由:(config-if)#ip address<本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为端口设置一个IP地址(config)#ip route<目的子网地址><子网掩码><相邻路由器端口地址或者本地物理端口号>:设置静态路由(config)#no ip route<目的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相邻路由器端口地址或本地物理端口号>:删除静态路由RIP:(config)#router rip:激活RIP路由协议(config-router)#network<>网段地址>:指明相关联的网段,以便RIP动态学习路由信息OSPF:(config)#router ospf<进程号>:激活OSPF路由协议(config-router)#network<与本路由器相连的ip子网号><通配符>area<区域号>三、实验条件:如图搭建实验环境。

四、实验过程1)配置静态路由:R2600A#show ip route(查看当前路由信息)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0/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1/0C 192.168.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R2600A#config(设置静态路由)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2600A(config)#ip route 192.168.4.0 255.255.255.0 192.168.3.2R2600A(config)#ip route 192.168.5.0 255.255.255.0 192.168.3.2R2600A(config)#exit%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2600A#show ip route(查看当前路由信息,发生变化)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0/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1/0C 192.168.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S 192.168.4.0/24 [1/0] via 192.168.3.2S 192.168.5.0/24 [1/0] via 192.168.3.2R2600A#对于路由器S2600B进行类似的配合,路由信息如下:R2600B#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S 192.168.1.0/24 [1/0] via 192.168.3.1S 192.168.2.0/24 [1/0] via 192.168.3.1C 192.168.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C 192.168.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0/0C 192.168.5.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1/0R2600B#在PC1上检测连通性,如下:R2600A#config(删除路由器A静态路由)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2600A(config)#no ip route 192.168.4.0 255.255.255.0R2600A(config)#no ip route 192.168.5.0 255.255.255.0R2600A(config)#exit%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2600A#show ip route(显示结果)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0/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1/0C 192.168.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R2600A#对于路由器B也进行类似操作,请参考路由器A。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总结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总结

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总结。

你说这动态路由配置啊,就像是给网络世界修了一条条特别的路。

咱得把这些路修得顺顺当当的,让信息能欢快地在里面跑起来。

想象一下,要是这路修得乱七八糟,信息不就迷路啦?那可不行!所以咱得认真对待这个事儿。

做动态路由配置实验的时候,就跟搭积木似的。

一块一块地放好,还得注意它们之间的连接。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搭歪啦。

比如说,参数设
置错了,那信息就跑到岔路上去啦,找都找不回来。

这可不能马虎!咱得瞪大眼睛,仔仔细细地检查每一个步骤。

就好像走在路上,得看清每一个路口,可不能瞎走。

还有啊,不同的网络环境就像不同的地形。

有的平坦,有的崎岖。

咱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咱的路由配置。

不能死脑筋,得灵活点儿。

做实验的时候,我就遇到过不少问题呢。

有一次,怎么都不通,急得我抓耳挠腮的。

后来才发现,是有个地方的配置漏了一点。

哎呀,当时
就觉得自己咋这么粗心呢。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嘛,下次就不会再犯啦。

这动态路由配置啊,真的是很有意思。

就像解开一个复杂的谜题,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又充满了挑战。

等你终于配置成功了,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
总之呢,动态路由配置实验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但只要咱用心去做,多尝试,多总结,肯定能把它拿下。

大家加油哦,让我们在网络世界里
修出最棒的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