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调查报告——以南京市为例

合集下载

城市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城市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4.交通组织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黄金广场位于章水的南边, 且区位相对来说位于整个城市的新老城之间, 交通较为方便, 黄金广场的周围有三座桥, 还有一座南河浮桥, 相对来说交通较为方便, 且广场位于十字路交叉口旁边, 交通较为便利。

广场的交通组织 : 广场的主入口位于广场的南边, 且开在整个广场的大广场硬地上, 广场的周边道路上有一些临时停车位, 广场平时主要人流来自广场的南边, 且把广场的硬地作为一个人流集散的场地, 广场一共设置了四个标高, 第一个标高是连接城市干道的临时停车位, 第二个标高是适合来此休闲的人们停放非机动车辆的场地, 第三个标高是适合人们平时举办一些重大活动所需的场地, 且这个标高场地最大, 且有喷泉, 但是喷泉被隐藏在同标高下所以平时在场地上根本注意不到还有喷泉, 又同时保证了广场的完整性, 整个广场主要是提倡人们人们散步来此休息散心, 广场的南边显得交通有点繁忙, 使得人们穿行马路变得危险而又不便。

因为主要广场被主要干道所包围, 所以对于人们可到达性不是很好。

我觉得对于黄金广场的可到达性不是很好, 因为黄金广场的主要人流来自南边的居住区对于章江对面的居民很难辐射到, 这就使得该广场很冷清, 白天人也不是很多, 且体量巨大更显得冷清, 我觉得对于一个广场来说它的使命不仅仅是只造福于周边地区, 而且还要造福于相对较远的地方, 广场的最可惜的地方要数没能和章江一起来设计, 坐拥美好的江景, 但却被一条城市干道所分割, 使得广场与江景完全分隔, 使得黄金广场的本来好的地理位置, 却没有发挥出它本应的5.地面的铺装与绿化地面的铺装, 除了在主广场铺了大面积的硬地来满足大型活动的需要, 整个广场是采用草地与树木混植的手法, 使得整个广场绿意葱葱, 黄金广场划分成了动静两块区域, 且有一条主要的人工河贯穿其中, , 不同区域之间用道路连接。

我觉得设计师的设计手法是正确的, 但是当我第一次来黄金广场写生的时候, 我觉得这里实在是太热了, 第一由于巨大的广场没有一处可以乘凉的地方, 除非到广场的周围, 且场内的小路也是没有遮阳树的, 使得白天这里反倒成了一个消极空间, 我觉得这样太浪费了, 这么一个巨大的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太低了, 我们设计广场的最终目标是使得人们能够跨出家门去广场上散步闲聊, 享受着这难得的绿色空间。

城市公共绿地与地下商业空间复合设计初探——以南京市西流湾公园地下商业为例

城市公共绿地与地下商业空间复合设计初探——以南京市西流湾公园地下商业为例

图1 西流湾公园原始风貌图图2 整合后地块用地情况规划图2018.09/住宅科技 09图3 场地主入口示意图图4 项目地下用地组成图4.2.2 功能的有机整合一方面,在规划设计中,将西流湾公园分为不同的主题区域,包括大型主题活动区、文化游憩区、运动休闲区、科普区以及商演、展览区,将多种活动形式引入绿地中,丰富了公园绿地的使用功能,扩大了绿地使用时间和使用人群范围;另一方面,将公园配套服务设施置于地下,融入到地下商业中。

这样既能增加地上绿色开敞空间的面积,又能促进传统地下商业的转型,从而丰富地下商业的功能,使其成为地下商业综合体。

西流湾公园地下商业空间:主要在地下一二层设置了大量不同业态的商业,如餐饮、超市、会所、零售、展览等;在地下一层及其夹层中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地下三、四层设置了机动车停车位。

通过这些方法来为10住宅科技/2018.09图5 地下一层平面图图6 地下二层平面图图7 地下三层平面图图8 下沉广场、中庭平面示意图上临时停车处以及地下停车位。

这种将人流、非机动车流、机动车流严格分开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地面交通通行效率(图9)。

地下部分:一方面,人行流线在地下商业内部形成环通。

西流湾公园地下商业与周边的住宅、青少年宫、大唐商业、地铁等都预留出入口接通,实现与周边建筑地下空间及地铁公共交通系统的无缝连接。

另一方面,地下内部主要车行流线也形成环通。

西流湾公园地下车库与大唐商业、青少年宫车库整体连通,实现区域停车整体化,交通流线得到高效组织(图10、11)。

4.2.5 开敞空间最大化首先,该项目将场地内原有面向主干道的青少年宫图9 地上交通流线组织图图10 地下人行流线组织图图11 地下车行流线组织图2018.09/住宅科技 11(下转第24页)。

南京 调研报告范文

南京 调研报告范文

南京调研报告范文南京调研报告一、引言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京市的发展情况,探讨其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二、南京市概况南京市位于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南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市区总面积6,598.8平方公里,辖11个区县。

南京市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

三、经济发展情况南京市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019年,南京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3万元。

该市的主要经济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近年来发展迅速。

南京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有丰富的物流资源和完善的交通网络。

四、教育发展情况南京市是中国教育中心之一,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

目前,南京有8所“双一流”高校,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这些高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南京的中小学教育也十分重视,各种教育资源充足,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

南京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夫子庙、雨花台、总统府等,吸引着大批游客。

每年的樱花季节,南京的紫金山樱花园也成为人们赏花的好去处。

此外,南京还是中国新四军抗日战争的重要纪念地,许多纪念馆和陈列馆记录了这段历史。

六、未来发展趋势南京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注重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计划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吸引更多的外资。

此外,南京还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七、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南京市的发展情况和特色优势。

南京在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继续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推动南京市的更好发展。

我们期待南京市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城市之一。

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公共空间调研报告《公共空间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供市民休闲、交流、活动的场所,它的设计和规划直接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市民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和满意度,为城市规划和公共空间改造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了200名市民参与本次调研。

问卷内容包括对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市民对于公共空间设计的看法,以及对公共空间改造的建议等。

三、调研结果1. 对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市民对于公园和广场的满意度较高,分别达到85%和78%。

而对于街道、广场的满意度较低,分别只有60%和65%。

2. 市民对于公共空间设计的看法:大部分市民认为公共空间应该具有绿化、休闲、活动等功能,希望能够增加更多的座椅、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等。

3. 对公共空间改造的建议:市民希望政府加大对于公共空间的投入和管理,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公共设施和改善环境卫生等。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市民对于公共空间有一定的满意度,但也存在一些不满意的地方。

因此,城市规划和政府部门需要更加关注市民的需求,加大对于公共空间的改造和管理,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公共空间。

五、建议1、建立一个长期的公共空间调研机制,及时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意见。

2、增加对于公共空间的投入和改造,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公共设施和改善环境卫生。

3、加强对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公共空间的整体品质。

六、展望通过本次调研,我们相信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和管理将会得到更好的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将会得到更多的改善。

希望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调研结果,积极采取措施,为市民打造更为宜居的城市。

公有引力:公共空间营造带动社区更新——以南京新街口片区为例

公有引力:公共空间营造带动社区更新——以南京新街口片区为例

公有引力:公共空间营造带动社区更新——以南京新街口片
区为例
唐燕;来源;孙叶;吴昌琦;琚经纬;周楚昱;林俊彤
【期刊名称】《城市设计》
【年(卷),期】2022()2
【摘要】本文围绕城市中心地区社区更新中存在的触媒不足等问题,以跨学科视角提出基于“公有引力”的老旧小区有机更新路径,并建构立足于公共空间营造的社区更新实践方法。

公共空间的“引力”存在于空间与人之间,与公共空间质量以及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成正比,与空间可达性导致的距离成本成反比。

研究在探索“公有引力”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南京新街口淮海路片区的老旧小区更新提出具体规划构想,针对其公共空间缺乏、社区活力阻隔、文化特色消隐等现状困境,确定了“寻找潜在公共空间、构建社区公共系统、利用盘活公共节点,共建共享公共机制”4项措施,并通过创建共享的城市空间和多元的社区活动来激发社区活力、推进服务业态升级,带动多维度的社区改善升级。

【总页数】10页(P82-91)
【作者】唐燕;来源;孙叶;吴昌琦;琚经纬;周楚昱;林俊彤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2
【相关文献】
1.商业中心区公共自行车慢行行为空间模式研究——以南京市新街口为例
2.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以北京老城区微花园为例
3.基于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调研的旧城社区有机更新研究——以厦门市厦港旧城片区为例
4.产业社区公共空间场景营造初探——以成都市高新南区桂溪片区为例
5.社区微更新视角下社区营造和空间重构——以成都抚琴西南街片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空间特色的符号构成与认知——以南京市市民调查为实证

城市空间特色的符号构成与认知——以南京市市民调查为实证


进,男
国 城 市 规 划 堂 会理 事 , 点 葛 太 学 城 博 = 生 导
趣划设计研究院粒授
话 ‘0 5 3 9 2 6 2 — 7 4 2
反 映 r 同的 地 方 风 俗 、 生 活 习惯 等方 面 的 社 会 特 征 ; 有 的 反 映 r 同 的 趣 爱
r 空间特色构成的符号学分析



U a p c aue ; e t ei c ha t r; e oi a a ss b r ns a e f t s A s t a ces S mit n l i e r h c r c y
r i ]城市空间特色的审美属性
所 谓特 色 , 从 一般 的 意 义 L 足指 一 蜕
维普资讯
【 毫 号】 0 6 0 2 (0 2 0 — 0 3 0 [ 文串 岛 1 0 — 0 2 2 0 ) 10 7 - 3 中国分类号I U 8 13 【 嘶 B 94 l" T 文商
城 市 空 间特 色 的 符 号 构 成
月 等 也 都 是风 貌 备 异 , 各 领 风 骚 。 还有 江 代 的都 市 毒 亦都 如 此 。 探 入 研 究 , 不难 发
异 性 , 足 每 个城 市在 其 空 问 形 态 J所反 : 从 城 特色 #l 美 属 性 出 发 , 我 们 可 bu r
南 的 水 乡 , 南 的 村 寨 . 历 史的 古 城 、现 映 出 来 的 审 美 属 性 。 现 这 里 所 谓 的特 色 都 涉 及 到 审 美经 验 , 也 以 借 鉴 符 号 学 的 方 法 来 分 析 城 市 率 问特 就 是事 物的 审 美 辅 性 。 这 峰 属性 特 征 有 的 色 构 成 的 客 观 规 律 。

城市饭店的空间布局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城市饭店的空间布局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进行 了实证分析 。
关键词 : 饭店 ; 观空间布局 ; go 区位 因素
中围分类 号 :79 1 1 文献标 识码 : A
1 前 言
位 因素的研究 中 , 憩地理 学家 或多 或少 的借 鉴 了城 游
市地理学对商业 区位 问题 的研究方法 和思路 。对研究
2 世纪 6 一7 年代 , 0 D o 国外游憩地理 学家就开始注意 结论进行 比较 , 以发现 : 就影响 因素本身 而言基本 可 ① 到游憩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 , 并进行 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 是相 同的, 包括 了设施 集 聚 、 土地 费用 、 市场 等多 种 因 如 c E 吉尔逊等人采用 因素加权求和法对土耳其的位址 素; .. ②在特定 因素影响设施 空间布局 的具 体机 制上 , 存 引力 进行 了 研究 , 虑 的 因 素 包 括 自然 、 会 、 史 、 憩 在一定差异 。 考 社 历 游 和贿物机会、 基础设 施和饮食住宿等 五太类 l 区位指 2 1 设 施 的集 聚 7个 . 标。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研究 , 口、 人 距离 、 立法等 因素对游 竞争会使经 营同种业 务 的商业设 施 趋 于分散 , 以 憩设施区位的影响得到了证实 。最近的研究表明, 在城市 占据尽可能太的市场空 间; 争也会 导致联 合 , 竞 形成各 中影响游憩设施效益的区位因素有所不 同, 主要有交通便 种专业化 的商 业 中心 , 通过 功 能 的互 补为 多 目的购买 利 度 、 业 繁 华 度 及 景 点 丰 度 等 。斯 蒂 芬 LJ史 密 斯 认 商 _. 行为 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空间选择 。 j 为, 未来对区位阐释 的研究 , 要在阐释个 体行 为或特定 需 在这方面 , 游憩设施与商业设施较为相似。集聚会使 设施的区位模式的微观模型方面取得进 步u。 J 同类游憩设施间竞 争加剧 , 经营成本上升, 行业整体利润 我 国旅游研究起步较 晚。2 0世纪 8 o年代 , 纯粹针 率下 降。但从长远来看 , 游憩设施的发展必须依靠集中而 对 游 憩 设 施 布 局 的 研 究 几 乎 是 一 片 空 白 , 是 在 城 市 只 不是分散 , 依靠功能联合而不是功能隔离 , 靠多功能环 依 地理学者对城 市 商业 中心 区位 的研究 中 , 没有 将 饭 并 境而不是单一功能环境。特别的, 饭店在一定城市空间内 店、 旅馆等从城市商业 服务业 中区别 开来 , 因而其 方法 的集聚对经济 效益的利弊完全取决于饭店 的经 营策略。 和结论对城市游憩设施 的布 局研究具有 一定 的参考 价 饭店可以通过市场分工 、 服务功能的专业化分工 与协作 , 值 。近年来 , 国内已有学者 注 意到旅游供 应 ( 包括 服务 充分发挥集聚的正 向效应 , 为游客提供多种消费选择和全 设施 ) 的地理结构 问题 J并有 案例研 究。这些 案例 都 , 方位服务, 增强联合经济效益。 主要着眼于 游憩设 施 的宏 观选 址 , 出了一 些经 验 性 提 2 2 地 价 水 平 的原则 .。关 于游 憩设 施 的微观选址 问题 , 4 也注意 到 在城市中 , 价水 平是 影 响商 业设施 布局 最重 要 地 诸多 因素 如交 通 、 价 、 聚 等 , 尚无 案 例 研 究 。 地 集 j但 96 本文试图在对商业设施 和饭店 的区位 因素进行 比较 的 的因素之一 。加纳在 16 年提 出的商业 中心空问模式 高级别职能部 门占据 了地价 高 的土地 , 而低级别 基础上 , 通过对南京市饭 店空 间布局 特征 的分析 , 探讨 表 明 ; 职能部 门占据 的位置将越来 越被排斥 到商 业中心 的边 饭店 区位因素的影响机制 。 缘, 即地价较低 的地方 L 。可 见 , 同的商 业部门对地 7 J 不

南京市调查报告

南京市调查报告

南京市调查报告南京市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南京市,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南京市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京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二、经济发展南京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非常稳定。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的GDP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重要枢纽之一。

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方面,南京市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为南京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南京市发展的重要一环。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城市的交通系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地铁线路的建设进展顺利,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此外,南京市还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许多公园和绿地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四、教育和文化南京市一直以来都被誉为中国的文化名城。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流高校的存在使得南京成为了中国的教育中心之一。

此外,南京市还有许多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五、社会事业南京市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的医疗卫生系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医院设备和医疗技术都得到了提升。

此外,南京市还注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为老年人和弱势群体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六、城市环境南京市的城市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垃圾分类和处理也得到了有效的推行。

然而,我们也发现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和规划。

七、社会安全南京市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城市。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的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相对较低。

警察力量得到了有效的加强,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居住环境。

公共空间设计的实验报告

公共空间设计的实验报告

公共空间设计的实验报告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社交、休闲和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本实验旨在探索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与实施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对不同公共空间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实地调研我们选择了城市中的三个公共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市中心广场、公园和购物中心。

通过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关于空间布局、功能设置和使用情况的数据。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对空间设计进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可达性、功能设置、人流管理和景观绿化等。

结果与讨论可达性市中心广场因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容易到达,成为附近居民首选的集会地点。

而公园和购物中心的可达性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善交通设施和导向标识,以吸引更多人流。

功能设置市中心广场在功能设置上较为全面,既有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区域,也有供商家设置摊位的区域。

公园的功能设置偏向绿化与休闲,缺乏文化活动的场所,需要引入更多的文化设施。

购物中心则以商业店铺为主,缺乏公共休闲区域,需增加休息场所。

人流管理市中心广场需要加强人流管理,设置导向标识和警示标志,以确保参观人群的安全。

公园人流较为分散,但热点区域缺乏分流设计,导致拥堵情况频发。

购物中心人流管理相对较好,但进出通道设计需要优化,减轻拥挤感。

景观绿化市中心广场和公园的景观绿化较好,植被丰富,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

购物中心的景观绿化相对较少,需要加强植物配置和绿化工作,以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结论与建议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公共空间的可达性是吸引人流的重要因素,需要改善交通设施和导向标识,提高可达性。

- 功能设置要考虑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增加文化设施和公共休闲区域。

- 人流管理是公共空间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要提供明确的导向标识和警示标志,确保参观人群的安全。

城市形象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体现——以南京为例

城市形象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体现——以南京为例

第34卷第7期 2021年04月Vol.34 No.7April 2021艺术科技1…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的相关性公共领域是近年常常被讨论到的领域概念之一,作为一种相对哲学化的空间概念,公共空间具有物理的、社会的、象征的多重概念因素。

城市公共艺术就是在公共空间中,利用多种材料与媒介表达的话语,因为城市主题的复杂性,其内涵与形式也具有多样性。

《艺术品鉴》解读说:“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1]。

”客观来讲,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也是城市传承文化与大众理想的集中反映[2]。

2…基于城市文脉的公共艺术设计2.1…南京城市历史、地理与民俗特点南京给人的印象是“六朝古都”“文化名城”。

因为城市文脉与形象往往与历史、地理、民俗密不可分,而南京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战略价值,所以其被视为复兴之地。

南京话在历史中长久以来被当作汉语的标准音,南京民俗丰富,主要的民俗活动有元宵灯会、端午秦淮、清明踏青、中秋赏月、吃腊八粥等[3]。

2.2…城市文脉符号化表达图1…南京市地图(图片来源:http:///)城市是文化、经济、历史的复杂共同体,对其文脉进行分析可以符号化地概括城市形象,城市给人的符号印象需要与公共空间设计紧密联系[4]。

南京是我国的历史名都,有太多的精神瑰宝可以提取,每一脉文化都不能用三言两语概括,但是为了不忘历史、传承南京的城市文脉,符号化表达和概括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如何把这些略带沉重的历史传递下去,使其浸润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如今的任务,而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的公共艺术也理应肩负起这种责任[5]。

城市符号是提升城市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提炼出城市符号并且将这些符号运用到城市建设之中,对提升一个城市的知名度、打造城市的特色名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

2.3…公共艺术对城市形象的承载与传播以南京为例,具有城市特色的公共空间有很多:展现“秦淮文化”的夫子庙、老门东,古色古香的建筑充满明清色彩;传承明文化的明城墙,至今仍与南京人民的生活相关联。

城市意象热点空间特征分析_以南京为例_陈梦远

城市意象热点空间特征分析_以南京为例_陈梦远
(1) 通过对居民城市意象热点感知的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探析意象热点对整 体意象空间的建构作用。
图 1 研究区范围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research areas
2288
地理研究
33 卷
(2) 建立句法模型,探析意象热点和城市道路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关注这种内
式 (4):
{ } θ = arctan
éë∑(
X
i
-
Xˉ)2
-∑(Y
i
-

) ù2 2
û
+
éë∑(
Xi
-
Xˉ)2
-∑(Yi
-

) ù2 2
û
+
4
∑(Xi - Xˉ)∑(Yi - Yˉ)2
12 期
陈梦远 等:城市意象热点空间特征分析
2289
S
x
=
SQRT
ì ïí2 ï
×
∑[(
Xi
-
X
)cos θ - (Yi
因此,结合空间分析表达手段和调查实证数据,从影响城市结构网络中交流最为频 繁、可识别性突出的城市汇聚点着手。从城市微观层面看,城市汇聚点实际可能是节 点、地标,或者是意象突出的建筑群;在宏观城市尺度上则主要表现出点空间属性,本 文称其为“意象热点”。并关注城市结构变迁的动态过程,探析这些热点形成城市整体意 象的空间作用机制以及和居民活动的关系,最终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南京总体都市意象的 营建提供对策和建议。
∑ f
(^x)
=
1 nh
i
n =
1
k
éx
ê
ë
δ-hxiùûú

调查报告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设计的评价与需求调查

调查报告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设计的评价与需求调查

调查报告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设计的评价与需求调查调查报告: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设计的评价与需求调查1. 调查背景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居民对公共空间设计的评价和需求,本次调查共收集了来自不同城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下和线上两种形式进行。

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00份,回收率为90%。

参与调查的居民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职业背景的人群。

3. 对公共空间设计的评价针对公共空间设计,参与调查的居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价:3.1 环境舒适度超过70%的居民认为公共空间的环境舒适度较高,主要体现在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噪音控制合理等方面。

然而,仍有一部分居民对公共空间的噪音问题表示较为不满。

3.2 安全性绝大多数居民认为公共空间设计在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通过合理设置监控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等措施,使居民在公共空间中感到安全。

3.3 便利性居民普遍认为公共空间的便利性较高,交通便利设施的设置和周边设施的完善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但也有少数居民认为公共空间的出入口不够宽敞,导致人流拥堵情况较为严重。

4. 对公共空间设计的需求参与调查的居民还提出了对公共空间设计的需求和建议。

4.1 加强环境治理超过80%的居民希望加强公共空间的环境治理,包括增加垃圾桶数量、定期清理环境卫生、加强绿化等,以提升公共空间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4.2 多样化的功能设施约60%的居民认为公共空间的功能设施可以更加多样化,例如增设休闲健身区、儿童游乐区、文化展示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3 提升安全保障超过70%的居民提出了对公共空间安全保障的需求,希望增加照明设施、加强巡逻警力、改善监控系统等,提升居民在公共空间中的安全感。

4.4 创造社交交流机会一部分居民希望公共空间设计能创造更多的社交交流机会,例如设置休息区、开展社区活动、组织文化演出等,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基于公共设施角度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基于公共设施角度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o eq lt fuba i n n io m e taec mp e e sv l t idi hi sa . a ig ft uai o r n l h y vige v rn n r o rh n ieysude nt se s y T kn
Naj g a l, e p tl ir uincaat si te p pie es ub vn n i a e mpet ai s i t rc r t s h r r tns ra l g nan x s h s ad tb o h e co i f p a o a f o n i i
文章编号 : 0 9 6 0 {0 0 1- 0 5 0 10 — 0 021 ) 0 3— 8 2 中图分类号 : 9 18 K0 文献标识码 : B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 然科 学基金: 信息 时代 中国城 市就业与居住 空间变化研究 I 申请号
D 1 2 3 批准号: 0 7 0 4 O0 0 . 4 9 19)
熊薇 徐逸伦
×I ONG W e ×U i Yi U —In
摘要: 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体现.它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多的受到人 类各种活动的影响.本文以城市内部人居环境为研究尺度.从人的行为特点和需求出发.选择
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等公共设施因子作为评价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因素.在将人们的日常生 活分为基本生活圈和城市生活圈的基础上.研究城市内部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以 南京市为例.定量评价城市内部人居环境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层次人群需求的满足情
e vi n e taequ tttv l ic se .I i so ee a edit b t n o r n iig n r m n r a i iey ds u s d t sdic v rdt tt sr ui fuba l n o n a h h i o v n io me tso o vo c aa trsi fs e d f rni i n a fci t u e vr n n h wsa b iu h r ceitco h r i e e t t n a d testsa t n s ts n s p e ao h i o a o d ma d rm ifrn r u f e pedv rie . na teo t iainme u sfrte f e n sfo dfee t o pso p o l iesf sFi l h pi z t a r g i m o s e o h ub nlvn n io me t o sr cina 0as ru h p ra i ge v rn n n tu t r lob g t . i c o o u

南京市城市调查报告

南京市城市调查报告

南京市城市调查报告一、南京城市发展概况:(1)南京城市概况南京市,别称金陵、简称宁,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

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

南京市跨江而居,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东接长江三角洲,与镇江市、扬州市、常州市及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宣州市接壤。

由于南京地处我国东西水运大动脉长江与南北陆运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

(2)南京人口情况截至2009年底,南京全市常住人口758.8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24.4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82%,流动人口比例较小,仅为18%,在户籍人口中,市区户籍人口541.24万人,占87%,郊县人口较少,只占13%。

江南八区在绕城公路以内的户籍人口260万人(居住范围在长江以南绕城公路合围的250平方公里的下关、鼓楼、建邺、白下、秦淮、玄武、栖霞、雨花台八区,超过南京市户籍人口的40%)。

(3)南京交通情况目前南京共有一个国际机场(禄口国际机场);4个火车站(南京站、南京西站、南京南站(在建)、南京北站);有宁沪、宁连、宁通、宁合、宁马、宁高、宁靖盐、宁淮、宁蚌、宁常、宁杭等多条高等级公路呈放射状通往本省及周边省市;南京港是全国第一大内河港口、长江沿岸仅次于上海外高桥和苏州港的第三大集装箱港。

南京地铁1号线于2005年9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南京成为内地第6个、世界上第136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地铁2号线也于2010年5月开通商业运营。

目前,南京地铁有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等等共57座车站进行商业运营,总里程达到85公里。

根据最新规划,到2050年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将由10条地铁线、4条轻轨线构成共计655公里的网络。

二、行政区划南京市境内共辖11个市辖区、2个县。

其中江南八区(鼓楼、白下、玄武、秦淮、建邺、下关、雨花台、栖霞)是中心城区。

截至2009年末,详细情况如下表:南京市各区(县)面积与人口数据(2009年末)区划名称面积(公里²)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南京市6,582.31 8,004,680 6,297,700玄武区75.17 515,300 643,300白下区26.46 628,800 466,500秦淮区22.69 391,600 255,300建邺区82.66 460,600 227,200鼓楼区24.77 867,100 673,700下关区28.30 457,800 306,500浦口区912.33 609,400 548,700栖霞区376.09 525,400 432,000雨花台区134.60 361,400 221,800江宁区1,572.87 996,600 927,300六合区1,467.12 923,200 887,600溧水县1,067.26 417,200 413,700高淳县791.98 430,700 424,300三、南京经济发展概况: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南京东北郊、西南郊及江北的大厂陆续建设了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三个工业区。

创建“公交都市”之初探——以南京为例

创建“公交都市”之初探——以南京为例
2 . 1 . 2城 市 发展 多 级 化
见。

2 0 1 4 年 第1 1 期l 科技创新与应用 I
交” 的原则 , 加 强 公 众 对 公 交 服 务 的参 与 和 监 督 , 广 泛 吸 取 公 众 意
经过多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 南京的城 市空 间结构在不断 的 拓展 , “ 中心 城 一 新城一 新市 镇 ” 的多 级框 架 已然 拉开 。在 都市 区层 面 则将形成 以城市 中心 、 城市副 中心 、 新城 ( 地区 ) 中心组成的公共活 动 中心体系 , 构建 以放射形交通走廊为发展轴的“ 一带五轴 ” 、 高 品 质、 高效 率 一体 化 发 展 的现 代 都市 区。 根据《 南京 市 城 市 总体 规划 》 , 2 0 2 0年南 京 将 往 千 万 级人 口规 模发 展 , 城镇 建 设 用 地也 拓 展 至 9 9 0 平方公里。 2 . 1 . 3交 通 发展 综 合 化 、 随着区域重大交通建设 和综合运输模式不断优化 , 南京将全面 进入 以航空 、 高速铁路 、 高速公 路和江海直达联运为主导 的现代化 综合运输时代 。在城市化和机动化双重浪潮的席卷下 , 城市道路扩 容 空 间 日趋 缩 小 , 道路 交 通 必 将 面 临 更 为严 峻 的压 力 , 目前 南 京 私 家车的拥有量 已突破百万 , 公共交通 的发展也进入 了与小汽车高增 长竞赛 的关键时期 , 在此情况下 , 南京急需构筑 以高品质公共交通 为 主体的 , 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 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2 . 2南京创建“ 公交都市” 总体 目标 2 . 2 . 1总体 目标 在《 南 京交 通 发 展 白皮 书 》 确 定 的 构建 “ 畅达、 绿色、 和谐 的现 代 化大都会综合交通体系” 的交通发展愿景 , 以及《 南京市综合交通规 划》 提出的“ 一体化公交都市” 发展 目标的基础上 , 南京结合交通运 输 部关于公交都市 的 目标要 求 , 提出创建“ 公 交都市 ” 的近远期 目 标: 近期确立公交优先 的地位 , 建设 国内一流 、 国际水 准 、 人 民满意 的公交都市 ; 远期固化公交 主导 的地位 , 构筑高效率 、 高品质、 高适 应性 的一体化公交都市。 2 . 2 . 2 发展 战 略 ( 1 ) 公交优先战略。要在法律 、 投资 、 财政 、 税收 、 土地 、 规划 、 建 设、 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 , 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优先条件。 ( 2 ) 公 交 引领 战 略 。 以公 共 交通 为 导 向 , 协调 交 通 与 土地 利用 布 局, 引导可持续的城市用地开发 , 引导健康的城市交通 出行结构 。 ( 3 ) 公 交 支撑 战 略 。 构建 与 国铁 、 航 空 等 对外 交 通 相衔 接 的 多层 次 轨 道 交 通体 系 , 提 升城 市 区域地 位 。 3南京创建“ 公交都市” 的六大行动 为 了实现“ 公交都市” 的发展 目标 , 南京将 开展规 划健全 、 多元 网络 、 场 站建设 、 服务提升 、 智能管理 、 绿色交通 6 大行动 , 通过 l 2 项 具 体 工程 打造 城 市 多 元 公 交 、 一体公交 、 畅达 公 交 、 品 质 公交 、 智 慧公 交 以及 绿色 公交 。 3 . 1健全规划体系 , 发挥规划先导作用 科学编制规划 , 将《 南京市创建 国家 “ 公 交都市” 示范城市实施 方案》 提升为总体方案 , 指导“ 公交都市” 建设科学 、 有序 的推进。以 此为基础 , 开展包括公交专用道 、 中运量新公交 、 出租汽车、 智能公 交、 慢行交通等多个专项规划 , 注重各规划之间的衔接 , 确保规划方 案 的实 施 。 3 . 2优 化 公交 网络 , 实 现公 交 全 面提 速 通 过 大 力 推 进 轨 道 交 通建 设 、 发展中运量新公交系统 、 优 化 公 交普线 、 增加公交支线 , 完善公共交通骨架网络 ; 通过加快公交专用 道网络的建设 与监管 , 提高公交信号优先通行路 口的 比例 , 全面提 升公 共 交 通 运行 速 度 。 3 - 3加大场站建设力度 , 完善换乘枢纽设施 全面整合公交场站资源 ,加快公交停保场 与首末站的建设 , 增 加场站规模 ; 建设城市综合换乘枢纽 、 城际公共换乘枢纽 、 轨道综合 换乘枢纽以及城 乡换乘中心四级公交枢纽 。 3 . 4 改善 公交 出行 环境 , 提升 乘 客 出行 感受 以提 升 乘 客 出行 感 受 为 目标 , 加强车辆更新力度 、 提 高 公 交 车 车型标准 , 加大中高档空调公交车的投入 , 提升乘客乘坐舒适度 。 完 善 职工 职 业 培训 制 度 , 提 高企 业 员 工文 化 素养 。 同时 本着 “ 开 门办公

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羁绊—以南京市为例详解

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羁绊—以南京市为例详解

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羁绊——以南京市为例城规一班祁建树n151002112【摘要】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是城市内部包括地理、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生态等诸多因素、诸多矛盾关系交互作用发展变化的外在表现。

本文就南京城市空间布局与发展上若干关系问题,提出了探讨意见。

【关键词】空间布局发展;若干关系;南京未来5年城市总体新格局:“一核两翼三极四城”:一核:主城;两翼:江北新区和东南科技创新示范带;三极:空港、海港和高铁三个枢纽经济区;四城:东山、仙林、溧水、高淳四个副城。

未来5年南京的城市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将形成“一核两翼三极四城”的城镇化格局,江北新区被定位为新南京发展的新龙头,将与“东南科技创新示范带”成为主城的腾飞之翼。

相比于当下正热的江北新区概念,东南科技创新示范带可能让人有点陌生。

这是指南京市域东南方向北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至雨花软件谷的地区,要形成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麒麟科技创新园、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软件谷、无线谷、液晶谷、智能电网谷、徐庄软件园、白下高新园区为骨干载体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的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域。

江北新区将建设江北大剧院、国际会展中心。

在国家级江北新区建设方面,将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面推进新区国际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以浦口、高新-大厂、雄州三大组团为中心,构建沿江城镇发展带。

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合理新增学校,新建鼓楼医院江北分院、南医大第四附属医院等医院,做好过江通道免费改革后续工作,规划建设铁路南京北站。

推进江北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公益性项目落地。

根据这一模式进一步提炼出“一疏散、三集中”(即:疏散老城人口、建设向新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大学向大学城集中)、“一城三区”(即:河西新城、仙林新市区、东山新市区、江北新市区)的城市发展战略,通过这几年贯彻实施这一模式和战略,南京扭转了以老城为中心蔓延发展格局,迈出了多心组团、拉开框架跨越式发展关键性的第一步。

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与协调思路―――以南京市为例

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与协调思路―――以南京市为例

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与协调思路―――以南京市为例【摘要】南京市作为中国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之一,其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体现在不同人口群体对不同产业的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上;而产业结构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则表现在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上。

为了协调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南京市需要从吸引人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教育水平等方面着手,构建人口与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政府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以引导人口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

未来,南京市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人口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城市持续繁荣发展。

【关键词】南京市,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互动影响,协调思路,互动机制,政策建议,未来发展1. 引言1.1 南京市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背景介绍南京市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

南京市人口数量稳步增长,2019年末人口总量已达886万。

南京市人口结构呈现出以城市居民为主体,农村居民数量逐渐减少的趋势。

南京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支撑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南京市的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对产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而产业结构的发展也会对人口结构产生反馈作用。

在未来发展中,南京市需要深入研究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建议,实现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为南京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南京市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南京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需求产生直接影响。

随着南京市人口结构的年龄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健康、服务业等行业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这就促使南京市产业结构向这些高附加值的领域转变,如医疗保健、文化创意产业等,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人口流动对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京 调研报告

南京 调研报告

南京调研报告南京调研报告1. 引言南京市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是江苏省的省会。

作为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京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挑战。

2. 城市概述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的北岸,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南京市的经济基础坚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该市的主要产业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此外,旅游也是南京市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

3. 南京市的历史和文化南京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南京曾是中国的首都,在明和清两代,它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

南京市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景点,如明城墙、总统府、夫子庙等。

这些景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貌和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此外,南京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

南京有许多著名的学府,如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等。

这些学府培养了许多知名的学者和科学家。

4. 南京的现代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南京市经历了快速的现代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南京市的经济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该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消费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南京市的商业区不断扩大,各种大型购物中心和连锁店相继出现。

然而,南京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城市的人口增加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失衡,房价上涨成为一个问题。

此外,城市的交通拥堵也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南京市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 南京的未来发展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的挑战,南京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

其中包括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以改善交通状况,推动科技创新以发展新经济,保护文化遗产以推动旅游业发展等。

南京市政府还计划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推进绿色发展。

这包括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增加绿地面积,减少污染等。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南京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6. 结论南京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在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潜力。

大都市郊区新城通勤行为空间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大都市郊区新城通勤行为空间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和就业 区域 之 间 的交 通 系 统 是 居 民 通 勤 活 动 的 重 要 内容 , 只有便 捷 的公交 系 统 和 通达 的城 市道 路 才 能保 证 城市 通 勤 的 良好 秩 序 。对 于 大 都 市郊 区 的 新城 来说 , 勤 活 动 有 其 特 殊 性 。新 城 的性 质 、 通 就 业 容量 和居 住 容 量 的 关 系 、 业 状 况 、 主 城 之 间 产 与 的距 离 等都是影 响其通 勤 的重 要 内容 。
主要表现 , 以及 在 居 民 通 勤 行 为 中新 城 和 主 城 的 空 间 互 动 机 制 。 结 果 表 明 , 方 面 , 城 的 结 构 与 功 能 影 响 其 通 勤 流 的 空 间 一 新 分布 , 另一 方 面 , 主城 和 新 城 之 间的 互 动 关 系在 新 城 通 勤 空 间的 发展 中起 着 尤为 重 要 的 作 用 。
【 关键词 】通 勤;新城 ;南京 ;空间 【 中图分类号 】K 0 91 【 文献标识码】 A
新城建 设起源 于 1 纪末 期 , 9世 由于产业革 命带 来 的工业 大 发 展 , 口 和产 业 更 加 向 城 市 地 区集 人 聚, 城市 中心区迫 于人 口、 济 压 力 , 经 以及 空 间 结构 调整 的需要 , 客观 上 要 求 向外 疏散 。建 立 新 城 的 主
本文 采 用 问 卷 调 查 的方 法 , 2 0 于 0 7年 ~2 0 08 年先 后考 察 南 京 市 的 东 山 、 林 和 江北 三个 新 城 , 仙
要 目的是为 了控制 大 城 市人 口过 分膨 胀 , 散 大城 疏
市 的部分 工 业 和 人 口。新 城 的 建 设 从 巴黎 、 敦 、 伦 东京 、 纽约 等 超 级都 市 开始 , 今 已经 扩 展 到 许 多 如 国家 的特大城 市 中 。我 国北 京 、 海 等特 大 城市 从 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空间调查报告——以南京市为例
此次调研,是以山西路市民广场、秦淮河风光带和新街口商业步行街作为代
表而展开的。

以下开始逐一的分析介
绍:
一、秦淮河景观带
随着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标准的居
住环境。

水景已成为生存环境中必不
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城市景观水建设
中,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接
近自然、模拟自然为建设理念,尊重并
利用原有水系,应用生态修复、生态恢
复工程手法,结合生态护岸及水体景
观绿化技术,最大限度发挥水景的生
态效益,建立一个具有较强的自我调
节功能的生态水系,从而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使城市的环境更适宜,人们的生活更舒适。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是南京市的主要河流,全长约110 km ,流域面积2 631 km2 。

秦淮河干流在江宁东山镇分为两支,一支为秦淮新河,另一支从东山镇
往北由七桥瓮进入南京城区。

进入城区
的秦淮河干流在江宁象房村附近又分
为两支,一支为内秦淮河,另一支称为外
秦淮河。

外秦淮河经武定门节制闸环古
城墙外转西折北至三汊河口入长江,全
长约1516 km。

本次调研范围为秦淮河
的石头城段。

在此次的调研中,不难发现,秦淮
河风光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在不
断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值得批判的地方。

首先,是整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驳岸的建设。

对于外秦淮河驳岸的营建,考虑防洪需要,在部分防洪地区采用整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驳岸。

该驳岸坚固耐用,使用期限长久。

但却不利于水际植物的种植,生态性差,且给人以紧绷的感觉。

然后是关于石头城历史风貌区(定
淮门至汉中门段) 植物群落营建。

该地
段河床深且驳岸坡度极小,因此常水位
以下无法进行水生植物的栽植。

但变化
水位区域和洪水位以上区域有土坡,且
变化水位区域土坡多靠近设计洪水位。

变化水位区域草坪植被以高羊茅为主,
点缀以大花萱草,并交错种植迎春、山茶、栀子花和香樟。

洪水位以上区域草坪植被选择吉祥草和狗牙根,灌木选择黄馨、木槿、腊梅和金钟等,乔木选择垂柳、深山含笑、樱花、黄山栾树、榉树和银杏等,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陆生带景观。

除此之外,秦淮河景观带依然存在着人为破坏的隐患:
1、沿河绿地开出“菜园”
从表面上看,河西岸风景优美,但走到深处却是另一番风景:大量菜地分布在秦淮河边的绿地上。

这些菜地长有100多米,经营得很是精心,为了让南瓜等蔬菜品种长好,种菜者特地将这里的绿地围成一块一块的狭长菜地,而且还搭起了便于瓜藤攀爬的支架。

这些菜地都是在河边原有绿地上开垦出来的,对原有景观是一种破坏,在这里种菜是非常不应该的。

2、隔离栏被破坏严重
由于保护河边景观的需要,河岸西侧的居民楼与秦淮河之间均被有关方面用黑色护栏隔开。

这些铁护栏有近2米高,远观并无异样,但走近就可发现,许多隔离栏被开了口子。

有一户院门前的隔
离栏干脆没了踪影,被一扇造型复古的
铁门代替。

这些开了口子的隔离栏一开
一关,俨然变成了一扇扇铁门,许多
“门”上还落了锁,门前还装上了方便上
下的台阶。

3、狗粪常见,铁链被偷
河边西岸有许多遛狗市民,这些狗
在河边追逐嬉闹,随处方便,并不见主
人呵斥或采取措施。

河边的景观道和绿地上
的狗粪果然随处可见。

更为夸张的是,狗就
算了,连人都随意方便,和南京的整个城市
面貌相去甚远。

除了遛狗,河边的许多护栏
上的铁链也不翼而飞。

附近居民认为,这些
护栏是被拾荒者晚上溜进来偷走的,铁链大
量被偷,不但影响了附近景观,也给在此散
步的市民安全带来了隐患。

4、景观灯被人掏了“心”
沿着江走,发现沿河一侧的栏杆,轻轻推几下,栏杆底部就松动了,用手就能把栏杆掰弯。

安装在岸边水泥柱里的
亮化灯,虽然被两块铁片交叉地封住,但还是全部被人掏了
“心”。

5、石灯笼遭灭“顶”之灾
在草场门大桥至下关大桥两岸草坪里,安装了一排石头灯笼,每个灯笼设计成龙形,顶部有四个角,里面安装灯泡,
到了傍晚全部亮起来,十分美丽。

在顺着河边走时,发现很
多石灯笼遭到灭顶之灾,有的顶部光秃秃的,四个角都被拧
掉,有的石灯笼被人踢倒,躺在草坪中。

二、山西路市民广场
广场是“城市的客厅”,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空间中对广场的播求数逐渐增加。

如何使我们的“客厅“更加美丽, 更加宜人更加具有活力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山西路市民广场地处湖南路与中
山北路交汇处,是人流的集中区域, 周
边有办公、商业、居住等集中区域从客
观形态上讲城市居住密集区和人流大
的区域都需要一个相对舒缓的活动空
间来协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这其中最
直接的就是交通问题该广场同时连接
三个路口为周围商业区提供了一个临
时周转站并且, 湖南路口是众多公交
车的停靠站点, 该广场实际上起到了
疏散人流调整交通路线的作用。

在山西路广场,有些人悠闲地在长椅
上晒着太阳,聊着天;有的人在空地上打
起了羽毛球;孩子们在水池边饶有兴趣地
观看红锦鲤,老人则聚在一起排着整齐的
队列跳着健身操。

国庆节假日,人群异常
的多,可以看出,山西路广场聚集了一定
的人气。

但在此,不得不提的是植物造景上的
一些小缺陷。

首先,植物造景和生态学理念开始形
成,但植物配植缺乏创新,植物物种的多
样性偏低。

南京地区属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交界处,森林植被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

然而,这些常绿树种的选择的
局限性却较大,缺少特色和创新。

常绿乔
木主要集中在香樟、女贞、广玉兰、龙柏、
雪松、桂花、构骨、日本五针松。

常绿灌
木则以红花继木、瓜子黄杨、洒金千头柏、
洒金桃叶珊瑚等为主。

常绿地被植物是马
蹄金、麦冬为主。

其他植物的配植也大同
小异。

落叶乔木一般以水杉、银杏为主,
色叶树种仅有紫叶李,夏花基本上全是紫
薇。

一、二年生草花由于季节性的原因,
更是惊人的相似:有万寿菊、孔雀草、四
季秋海棠、一串红、葱兰等。

然后,攀援植物应用较少,垂直绿化理念不强。

山西路广场在设计中保留原有的大树(如大的悬铃木),并添加一些人工栽培的乔、灌、草及地被植物,但往往忽视了藤本攀援植物的使用。

藤本、攀援植物的优点很多,具有占地少,
绿化面积大,效益高、管理粗放的特点,是垂直绿化的主角,能有效地在短期内增加绿量,提高城市的绿视率,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创造优美环境。

如紫藤、木香、蔷薇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新街口
新街口位于南京旧城的中心,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的交汇处。

这一规划区域由市中心四个主要街区组成,东起洪武路,北至长江路和华侨路,西至管家桥路和王府路,南达石鼓路和淮海路,面积约0.5平方公里。

在该区中心,有汉中路、中山路、中山南路和中山东路几条城市主干道穿过。

经调查发现,整个商圈缺水少
绿,忽略了人亲水、亲绿的本能需
要。

且休闲娱乐和文化旅游资源却
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南京
的的民国文化特色、六朝古都老城
区特色,也没有在新街口商圈得到
发掘,没有把商圈打造成供人购物、
休闲、交流、旅游的商业休闲区和
旅游风景区,缺少城市特色和文化
底蕴。

通过对新街口的调研,还发现
其商业街设计中极不重视座位的设
置,整个商圈繁华地段少有舒适合
理的座位,平时坐凳的数量基本能满足使用需求,但到节假日人流量大的时候(如十一假期),就会显得不足。

人们在逛街疲惫之后无处休息,只能坐在仅有的几个座椅或旁边商业建筑的台阶上休息。

大量的人群在此步行街中疲惫不堪,无法停留休息,除了购物行为之外,不愿也无法再参与其它活动。

这样既影响交通,又有损城市形象,更影响到其经济
效益。

座位的设置看似小事,却是
影响人们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这几个点的观察,发现
了一些在设计中常见的误区,进而
在今后的设计中更注重与实际相结
合,而不是单一的把注意力都放在
图纸上。

实地考察是有必要的,只
有这样才可以发现问题并结合图纸
进行修改,完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