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学-教学大纲》
《统计学》(第7版)教学大纲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授课对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社会学专业、档案学专业、新闻学专业等开课学期:第3、4、5、6 学期学分:3~4 学分主讲教师:⋯⋯等指定教材: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编著,《统计学》(第7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年教学目的:《统计学》是为非统计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总课时约54 学时。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关统计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
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使学生能使用SPSS或Excel 等软件分析数据。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 1 章导论课时:1 周,共3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及其应用领域一、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的概念。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二、统计的应用领域统计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统计数据的类型一、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
顺序数据。
数值型数据。
二、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观测数据。
实验数据。
三、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
第三节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总体和样本总体。
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
样本量。
二、参数和统计量参数。
统计量。
三、变量变量。
变量的类型。
第 2 章数据的收集课时:1 周,共3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来源一、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数据。
二、数据的直接来源调查数据。
实验数据。
第二节调查方法一、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方法。
非概率抽样方法。
二、搜集数据的基本方法自填式。
面访式。
电话式。
数据搜集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实验方法一、实验组和对照组二、实验中的若干问题三、实验中的统计第三节数据的误差一、抽样误差二、非抽样误差三、误差的控制第 3 章数据的图表展示课时:1 周,共3 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的预处理一、数据审核原始数据的审核。
《教育统计学》优秀教案
《教育统计学》优秀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教育统计学方法对教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教学目标:1. 了解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技能,如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3. 能够运用教育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教育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证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1.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教育数据的收集和整理;4. 描述性统计分析;5. 推断性统计分析;6. 教育统计软件的使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教育问题,引发学生对教育统计学的兴趣和思考;2. 讲解:讲解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3. 实践:让学生运用教育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学生成绩、教育质量等;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结果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育统计学教材;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讲解;3. 案例:收集实际教育问题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4. 教育统计软件:安装并提供学生使用的教育统计软件,如SPSS、EXCEL等;5.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学术文章、视频教程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大纲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大纲Educational Statistics and Measurement课程编码:16A11080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 52 其中讲课:44 实验或实践:8 上机:0适用专业:教育管理推荐教材:1.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目:1.弗雷德里克·J·格雷维特,拉里·B·瓦尔诺著.(刘红云,骆方译) 行为科学统计概要(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甘怡群等编著《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郑日昌(主编)《心理测量与测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张奇编著《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SPSS for Windows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数据结果,读懂相关研究报告的研究内容;能够根据所学相关理论知识,针对研究问题进行恰当测量工具的编制与选择,掌握数据收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懂得数据整理与统计的基本方法,对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合理表达,从而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教育研究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统计学与测量学方法的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结果,进而解释和表达教育科学研究的结果;理解并掌握测验的设计过程及效果评价;能够根据实际教育问题展开一定的调查研究。
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课下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完成一项实证研究,掌握量化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心理与教育统计的定义、研究内容;理解统计数据的基本类型,以及心理与教育统计的一些基本概念。
《统计学(第7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教学大纲
《统计学》(第7版)
教学大纲
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
注:1. 教学进度和时数可根据教学情况做适当调整。
2. 学生学习要求包括教材阅读、参考书目阅读、课程作业、课后练习等;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
推荐教材及参考文献:
使用教材:
贾俊平编著,《统计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参考文献:
贾俊平编著,《统计学—基于SPSS》(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贾俊平编著,《统计学—基于R》(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贾俊平编著,《统计学—基于Excel》,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
课程负责人(签字):
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学院(系)、部主管领导(签字):
学院(系)、部(盖章)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514003课程名称:统计学英文名称: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二、课程简介统计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学,一般认为其理论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至今已有超过2300年的历史。
起初,统计学主要关注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阶段。
从广义上讲,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或信息的学科,而从专业角度来看,它主要分为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和生物统计等方向。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更侧重于经济统计的学习。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统计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思维能力。
学生将能够基于真实的统计调查数据和大数据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此外,课程还将提升学生在科学决策和量化决策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统计学的概念和统计分析的步骤2.认识学习统计学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什么是统计学(2)学习统计学的必要性(3)如何学习统计学(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第二章数据来源(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各种数据的主要来源和采集方法2.掌握抽样调查方法及各种抽样方法的适用条件(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数据的采集方式(2)数据采集机构(3)抽样调查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总体和样本(2)随机抽样(3)整群抽样(4)放回抽样(5)不放回抽样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了解各种数据的来源及采集方法(2)掌握抽样方法(三)思考与实践能够正确运用抽样方法进行科学抽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第三章统计分析软件R操作(一)目的与要求1.能够运用R软件进行数学计算2.能够运用R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3.能够正确将各种文件格式数据导入R软件,并将计算结果输出并保存为各种格式的文件(二)教学内容R软件的基本操作(三)思考与实践能够熟练使用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大纲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教育统计与测量英文名称:Educational Statistics and Measurement课程编码:14106C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总 学 时:64总 学 分:4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先修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数学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在《教育统计学》与《教育测量与评价》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教育学领域,经常要涉及大量的调查、实验数据。
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并经过科学推论得出客观规律,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程提供了从数量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现象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理念,初步具备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 2课时 一、什么是教育统计学 二、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意义 三、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章 数据的初步整理 2课时 第一节 数据的来源、种类及其统计分类 第二节 统计表 第三节 统计图第三章 集中量 2课时 第一节 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第二节 中数 第三节 众数第四章 差异量 2课时 第一节 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 第二节 标准差 第三节 方差和标准差 第四节 相对差异量第五章 相关量 4课时 第一节 相关的意义 第二节 积差相关 第三节 等级相关 第四节 质与量相关 第五节 品质相关第六章 概率及概率分布 6课时 第一节 概率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二项分布 第三节 正态分布第七章 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 4课时 第一节 抽样分布 第二节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第三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第八章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6课时 第一节 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第三节 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第九章 方差分析2课时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第十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 2课时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第十一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10课时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 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 第三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难度 第四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区分度第十二章 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2课时第一节 测验题目类型与测量功能第二节 测验题目的编制要领第十三章 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2课时第一节 学生课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参照点体系第二节 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主要方法第十四章 小学常用的心理与教育测验简介 2课时 第一节 智力测验 第二节 人格测验 第三节 小学教育测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任务;能对搜集得来的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初步整理;能用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量数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借助概率理论,对数据进行推断统计;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并能够熟练应用;掌握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能够对学生课业发展进行恰当的测量与评价。
研究生教育统计学教案
研究生教育统计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全面的了解,能够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科研和决策分析,并能够利用现代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建模。
二、教学大纲及内容安排第一单元:概论与基础知识•统计学的定义与分类•研究生教育中的统计学应用领域•度量数据与分类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方法第二单元:概率与随机变量•概率公理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常见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第三单元: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点估计及其性质•置信区间的构造和应用•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第四单元:回归分析•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及其特征和参数估计方法第五单元:方差分析与实证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及假设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模型的建立和参数估计第六单元:非参数统计方法与贝叶斯统计学•基本的非参数统计方法介绍•贝叶斯统计学基本原理和应用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给予学生系统性的知识介绍,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
2.实践教学:针对各个知识点,设置相应的案例分析或实验操作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提问与答疑,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和知识共享。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期末复习试卷:覆盖全年所学内容,占总成绩的50%。
3.课程设计/科研项目报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占总成绩的20%。
4.评价标准:概念理解准确、方法掌握熟练、分析问题能力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
五、参考教材和资源链接•主教材:《统计学》(第四版),吴喜之著•参考书:《统计学原理与方法》,顾力行等著•统计软件:推荐使用SPSS、R或Python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以上为《研究生教育统计学教案》的大纲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教学资料,请告知,我将尽力为您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统计学/Educational Statistics
课程编码:040000702总学时数/学分数:32/2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
课程所属部门:所有学院课程负责人:
制定日期:2014年5月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我校培养职教师资的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是所有修读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专业的学生。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涵的客观规律。
学习本课程须预先修完《教育学》、《心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课程。
同时,本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教育研究中分析与处理数据的能力,是提升学生研究素养、能力与技能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
在师范专业知识体系中,本课程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与技能渗透在《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法》等课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分析、解释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初步掌握从数量方面研究教育现象特征、探讨教育规律、进行有关决策的方法;初步具备从事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时,重点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统计推断的方法,尤其是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如何科学解释统计计算结
果;掌握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科学管理及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课程规范要求
学生在修读本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规范和要求:
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须严格遵守上课考勤制度,每次上课出勤率须在90%以上,并且每名学生缺课次数不得累计超过3次。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抽象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并注重讲练结合,通过解题操练和实践应用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因此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讲,更要及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边学边练、及时强化,从而保障课堂学习效果。
3针对课程重点难点,学生须做必要的课前准备,进行充分预习,从而使课堂学习有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且要按时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及时复习学过的内容。
四、教材、参考书和阅读材料
(1)教材:
《教育统计学》,王孝玲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四版)。
(2)参考书: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张敏强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绍志芳主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出版。
《教育与心理研究中数据分析方法》,潘玉进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教育统计学》,王景英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范晓玲编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3)参考网站:
统计学指南:
G. David Garson的在线教材:
SPSS俱乐部:
医学统计之星:
心理学进取之路: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本课程作为考查课,最终成绩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等级评定。
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40%,期末终结性开卷考试占总分60%。
平时考核内容主要是书面作业和课堂表现,二者各占一半。
其中书面作业主要是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及少量的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则主要考核平时上课出勤及课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情况。
期末考试由任课教师自主安排,可在期末随堂安排开卷考试,或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六、其他情况说明
由于本课程是考查课且学时有限,课程教学内容可做适当删减,相关教学重点可由任课教师自主把控。
4
5
6
7
说明:
1.实验和上机内容只填写项目名称及学时,具体内容和要求见实验大纲。
2.教学要求分章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编写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
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
“应用”指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解决新的练习性课题或实际问题,要求以语言或实际操作的方式把所学得的知识具体化并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