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地名对照(莘县)
(完整word版)古今地名对照表
古今地名对照表古今地名对照(总表)说明:一、本表是根据《汉书·地理志》元始二年提到的一些地名(凡《汉志》地名有误而本书已纠正者,则依本书地名)——郡国、县道侯国、司隶部及十三刺史部(州)编制的。
编制的方法是按汉代地名首字笔画多少为序,笔画相等者则以—、丨、丿、丶、为序。
首字笔画相同者以第二字笔画为序。
二、本书提到的县、道、侯国,只注出其治所的今地,不加“治”字;郡、王国,注出其治所的今地,及其大概的辖境;部(州),只是注出其大致的范围。
县名相同者,用()注出其所属的郡国。
凡古地名的通假字,用()注出现在的常用字。
三、今地名和政区资料,使用时截至于1983年末。
省略“省”、“市”、“县”等字样。
必要时标明方位。
单字的县名,则书“×县”。
四、地点无考的地名,列于本表的附录。
五、制作本表时,参考了谭其骤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及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辞海》。
古地名今地名[二画]九门河北藁城东北二十五里。
九原内蒙古包头市西。
九江郡辖境相当今安徽中部(淮河以南、瓦埠湖流域以东、巢湖以北地区)。
治所寿春(今安徽寿县)。
九真郡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治所胥浦(今清化西北十余里)。
[三画]三水宁夏同心东约百里。
三封内蒙古磴口西北约八十里。
三绛云南永仁东四十余里。
于齐甘肃玉门西北低窝辅附近。
于离山西汾阳一带。
于陵山东邹平东南。
于潜浙江临安西于潜镇。
土军山西石楼。
土垠河北丰润东约十里。
土鼓山东章丘东北数里。
下邳江苏邳县南偏西,约五十里。
下邑安徽砀山东。
下邦陕西渭南东北二十余里。
下相江苏宿迁西南数里。
下隽湖北通城西北约十里。
下密山东昌邑东。
下博河北深县东南约四十里。
下落河北涿鹿。
下雉湖北阳新东。
下蔡安徽凤台下蔡镇。
下曲阳河北晋县西。
下辨道甘肃成县西北二十余里。
万年陕西临潼东北七十里。
大末浙江衢县东北。
大成内蒙古杭锦旗东南约七十里。
大阳山西平陆西南。
大要甘肃宁县东南。
中国城市古今名字对照表
中国城市古今名字对照表古名今名汝南驻马店琅琊临沂九原包头常山石家庄幽州保定兰陵枣庄庐州合肥徽州黄山长安西安桐丘扶沟渝州重庆永嘉温州沔阳仙桃庐陵吉安平阳临汾河东运城云中大同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当涂马鞍山会稽绍兴崇安武夷山月港漳州夷陵宜昌葭县佳县盩厔周至建宁株洲漾泉阳泉长平高平澶渊濮阳醴泉礼泉广济武穴均州丹江口郧阳十堰江陵荆州武陵常德浔阳九江奉天沈阳朝歌淇县陈仓宝鸡中国的许多城市历史悠久,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其间城市名称也多次更迭。
了解一座城市的古今名称变化,不仅能增进我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还能体会到城市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是部分中国城市及其古代名称的对照列表:1.北京古称:燕京、幽州、北平、大都明朝永乐年间正式称为北京,成为明朝和清朝的首都。
2.上海古称:申港、松江府“上海”一名最早见于宋朝,因吴淞江下游有一条支流名为“上海浦”,故名。
3.广州古称:番禺、南海郡、广府广州之名始于秦朝,取“广大之城”之意。
4.西安古称:长安、镐京、京兆尹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曾为周、秦、汉、唐等多个王朝的首都。
5.南京古称:金陵、建康、石头城南京历史上曾为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及明初的首都。
6.杭州古称:武林、临安、钱塘县杭州得名于唐代,取自“杭”字,意为“航渡之地”。
7.成都古称:蜀都、锦官城、天府之国成都之名由来已久,据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国灭巴蜀之后所置。
8.洛阳古称:雒阳、洛邑、神都曾为中国多个朝代的古都,尤以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时期最为辉煌。
9.长沙古称:潭州、楚国郢都长沙之名源于战国时期楚国,意为“长星之下,沙洲之上”。
10.武汉古称:江夏、沔阳、汉阳“武汉”是近代合并武昌、汉阳、汉口三镇而成的城市,其中武昌、汉阳之名均有悠久的历史背景。
11.苏州古称:姑苏、吴县、平江苏州得名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文化经济重镇。
12、太原古称:晋阳、并州太原之名来源于汉代,意为“大而平坦的地方”。
汉书·古今地名对照表(2)全文
汉书·古今地名对照表(2)全文治所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云阳陕西淳化西北。
云杜湖北京山。
云南云南祥云东南约三十里云南驿。
云陵陕西淳化东南。
邛都四川西昌东郊。
历乡河北宁晋东二十五里。
历阳安徽和县。
历县河北故城北约六十里。
历城山东济南。
历陵江西德安东北郊。
太原郡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部(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治所晋阳(今太原西南)。
不韦云南保山东北约三十里金鸡村。
不而朝鲜北江原道安边。
不其山东即墨西南二十七里不其社。
不夜山东荣城北偏西。
五原内蒙古包头西北。
五原郡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河套以东、阴山以南、包头以西和达拉特、准格尔等地。
治所九原(今包头市西北)。
屯有朝鲜黄海北道黄州。
屯留山西屯留南。
巨平山东泰安南。
巨定山东广饶北。
巨鹿河北平乡西南。
巨鹿郡辖境相当今河北中部(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以北,柏乡以东,束鹿,新河以西地)。
治所巨鹿(今平乡西南)。
巨野山东巨野东北。
比阳河南泌阳。
比苏云南云龙北。
比景越南洞海西北约六十里。
丨日勒甘肃山丹东南百余里。
日南郡辖境相当今越南中南部(北起横山,南抵大岭地区)。
治所西捲(今广治西北十余里)。
中水河北献县西北。
中丘河北内丘西南。
中牟河南中牟东六里。
中阳山西中阳。
中邑河北沧州东南四十里。
中庐湖北襄樊西南。
中都山西平遥西南。
中留广西武宣南。
中陵山西平鲁北六十余里。
中宿广西清远西北六十里。
中山国辖境相当今河北保定、石家庄等地区(狼牙山以南,保定市、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和滹沱河以北地区)。
治所卢奴(今定县)。
贝丘山东临清南。
内黄河南内黄西偏北。
丿牛鞞四川简阳。
长广山东莱阳东约三十里。
长子山西长子西。
长平河南西华北十八里。
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长岑朝鲜黄海南道长渊北。
长利湖北郧西西南约二十里。
长沙国辖境相当今湖南东部及江西莲花、湖北通城等地。
治所临湘(今长沙)。
长社河南长葛东北。
长罗河南长垣北约五十里。
长垣河南长垣东北约十里。
聊城各县市名称的由来和历史故事,身为聊城人竟然不知道!
聊城各县市名称的由来和历史故事,身为聊城人竟然不知道!东昌府区聊城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
对此,还有一个传说:传说,聊城一带原是一片梧桐林,住着一对凤凰,统率着林中百鸟,过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年发大水,东海一条恶龙来到此地,驱走了凤凰,使这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叫它东州湖。
地方官见湖波荡漾,周围林茂花繁、景色优美,便想在湖边建城,但工匠们感到工程艰难,均不敢承担。
这时,来了两个人,一个叫王东,一个叫王昌,他们自告奋勇,愿意承建。
原来这两人就是被恶龙赶走的那对凤凰所生的儿子。
王东、王昌建城,凤凰率百鸟送来木石用料,不长时间,一座雄伟的湖城建成了。
人们为了纪念凤凰在建城中的功绩,便将该城起名为凤凰城。
后来,东海恶龙又兴风作浪,企图摧毁新城。
此时,王东、王昌即力战恶龙。
恶龙逃往东海,扒出一条水道,引海水来灌城。
为救凤凰城的百姓,王东、王昌兄弟二人钻入水下,用身子堵住了水道。
人们为感谢两兄弟献身保城救众的高尚品德,便将凤凰城又改名叫东昌。
临清市按禹贡古属兖州,商周时为“王畿之地”,属卫,战国时属赵,秦时属巨鹿郡。
汉高祖12年(前195年)改巨鹿郡为魏郡,本域设清渊县,属魏郡,后属冀州阳平郡。
晋咸宁中改为清泉县。
后赵建平元年(330年)改清泉为临清县,属司州建兴郡,临清之名由此始。
北齐改为清泉。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临清,属清河郡。
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临清县西部置沙邱县,大业二年(606年)省沙邱县入临清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临清复置沙邱,唐贞观元年(607年)复省沙邱入临清。
唐大历七年(772年)析临清南部置永济县。
按:有唐一代,临清、沙邱初隶毛州,后又隶瀛州、贝州。
五代时先后属大名府、兴唐府、广晋府、大名府。
宋熙宁5年(1072年)废永济复归临清。
明弘治二年(1489年)临清升为州,辖馆陶、邱县。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临清为直隶州,属山东省,辖武城、夏津、邱县。
读《资治通鉴》之古今地名对照
读《资治通鉴》之古今地名对照生僻字用拼音标注,声调分别用1,2,3,4表示。
A阿-- 山东阳谷东北阿房--陕西西安阿房村、古城村、朐(qu2)一带阿阳--甘肃静宁县西南岸门--山西河津西南安邑--山西夏县西北的禹王城安城--河南原阳县西南安平--山东临淄区皇城镇皇城营村南安平故城安陵--河南鄢陵县西北安息--伊朗艾陵--山东莱芜县东南钢城区山牟国故城敖仓--河南荥(xing)阳县东北敖山,黄河与古济水分流处B博陵--山东茌(chi)平西北博关--山东聊城县境博昌--山东博兴县东南博浪沙-河南原阳东南博阳--山东泰安市东南博望--河南方城县西南北蔺--山西离石县西北海--山东昌乐县东南北地--甘肃庆阳县西北白马津--河南华县东北(战国)白土—陕西神木县西北白沙--江西波阳县西白石--甘肃临洮县东巴--国,重庆北卞--山东泗水县东南霸上--西安东白鹿原北首霸陵--西安东北褒(bao)中--陕西汉中市西北褒城东柏人--河北隆尧县西尧城西北亳(bo2)-河南商丘县北僰(bo2)道-四川宜宾西南安边镇枹(bao4)罕-甘肃临夏县西南不其--山东崂山县西北番bo2阳--江西波阳北C蔡--河南蔡县西南浊泽--河南禹县东北常山--山西恒生常山郡--河北元氏县成皋(gao1)-河南荥(xing1)阳县西北成纪--甘肃秦安县城阳--山东菏泽县东城父--1、河南宝丰县东。
2、安徽亳县东南长平--山西高平县西北长陵--咸阳市东北长杨--宫,陕西周至县畼chang1--魏的地陈--河南淮阳陈留--开封市东南陈留城酇cuo4--河南永城县西南曹阳--河南陕县城西昌邑--山东巨野县南郴--湖南郴县朝那--宁夏固原县东南朝鲜--平壤一带参合--山西阳高县南白登镇池阳--陕西泾阳葱岭--新疆疏勒、蒲犂以西苍梧--广西梧州市枞cong阳--安徽枞阳县车师--新疆吐鲁番一带赤谷城--1、新疆伊宁市 2、苏联伊升提克一带D丹阳--1、今陕西河南二省之间丹江以北地区。
初中地理中国历史地名古今对照
初中地理中国历史地名古今对照【先秦】古地名或国名所属时代今地名或范围1【涿鹿】:黄帝河北省涿鹿、怀来一带2【阪泉】:黄帝河北涿鹿县东南3【龙门山】:禹山西河津县西北4【会稽山】:禹浙江绍兴一带5【鸣条】:夏山西运城安邑镇北6【南巢】:夏安徽巢县西南7【亳】:商河南商丘8【殷】:商河南安阳小屯村9【朝歌】:商河南淇县10【岐山】:周陕西岐山县东北11【羑里】:周河南汤阴县一带12【盟津】:周河南孟津东北13【孤竹国】:周河北卢龙14【崇国】:周陕西省沣水县15【首阳山】:周山西永济西南16【牧野】:周河南淇县西南17【镐京】:周陕西西安市西18【洛邑】:周河南洛阳市19【彘】:周山西霍县东北20【骊山】:周陕西临潼东南21【齐国】:春秋山东淄博22【鲁国都城】:春秋山东曲阜23【莒(音ju3)国都城】:春秋山东树东莒县24【宋国都城】:春秋商丘南25【北杏】:春秋山东东阿县北26【郑国都城】:春秋河南新郑27【长勺】:春秋山东莱芜东北28【燕国都城】:春秋北京29【楚国都城】:春秋湖北江陵西北30【召陵】:春秋河南郾城县31【方城】:春秋河南方城北至泌阳东北32【葵丘】:春秋河南兰考东33【宋国盂】:春秋河南睢县西北34【泓水】:春秋河南柘城西北35【晋国都城】:春秋山西翼城东南36【五鹿】:春秋河南濮阳东南37【城濮】:春秋山东鄄城西南38【践土】:春秋河南原阳西南39【滑国地界】:春秋河南省40【崤山】:春秋河南洛宁县北41【陆浑】:春秋河南嵩县东北42【邲地】:春秋河南郑州市东43【城父】:春秋河南襄城西44【郢都】:春秋湖北江陵西北45【吴国都城】:春秋江苏苏州46【昭关】:春秋安徽含山县北47【鲁国陬邑】:春秋山东曲阜东南48【中都】:春秋山东汶上县49【汶阳】:春秋山东泰安西南50【越国都城】:春秋浙江绍兴51【槜李】:春秋浙江嘉兴西南52【苎罗山】:春秋浙江诸暨南53【黄池】:春秋河南封丘县西南54【晋阳】:春秋山西太原市55【安邑】:春秋山西夏县西北56【平阳】:春秋山西临汾县西南57【韩国都城】:春秋河南新郑58【赵国都城】:春秋河北邯郸59【魏国都城】:春秋河南开封60【雍城】:战国陕西凤翔县61【咸阳】:战国咸阳市东北62【大梁】:战国河南开封63【桂陵】:战国河南长垣西北64【马陵】:战国河北大名县东南65【商于】:战国河南淅川县西南66【薛城】:战国山东滕县东南67【莒城】:战国山东莒县68【即墨】:战国山东平度县东南69【武关】:战国陕西丹凤县东南70【汨罗江】:战国湖南省东北部71【渑池】:战国河南渑池县西72【野王】:战国河南沁阳73【上党郡】:战国今山西长治74【邺城】:战国河北临漳县西南75【阳翟】:战国河南禹县76【督亢】:战国在河北涿县一带77【易水】:战国河北易县78【代城】:战国河北蔚县79【寿春】:战国安徽寿县西80【下邳】:秦江苏睢宁西北81【琅邪】:秦山东胶南县82【沙丘】:秦河北广宗县西83【阳城】:秦河南登封东南84【渔阳】:秦北京市密云西南85【阳夏】:秦河南太康县86【大泽乡】:秦安徽宿县东南87【陈县】:秦河南淮阳88【关中】:秦函谷关以西地区89【会稽郡】:秦治所在今江苏苏州90【下相】:秦江苏宿迁西南91【广陵郡】:秦江苏扬州市92【沛县】:秦江苏沛县93【留城】:秦江苏沛县东南94【巨鹿】:秦河北平乡西南95【安阳】:秦河南安阳东南96【武关】:秦陕西丹凤县东南97【峣关】:秦陕西商县西北98【灞上】:秦陕西西安市东99【新安】:秦河南新安100【鸿门】:秦陕西临潼东北101【彭城】:秦江苏徐州市102【南郑】:秦陕西汉中东103【荣阳、成皋】:秦河南荥阳县104【广武】:秦河南荥阳县东北105【垓下】:秦安徽灵壁县东南106【东城】:秦安徽定远县东南107【乌江】:秦安徽和县东北【两汉】108【长安】:西汉陕西西安109【马邑】:西汉山西朔县110【代谷】:西汉山西代县西北111【平城】:西汉山西大同市东北112【上郡】:西汉山西榆林东南113【云中】:西汉内蒙古托克托东北114【棘门】:西汉陕西咸阳市东北115【细柳】:西汉咸阳市西南116【颍川】:西汉河南禹县117【武州】:西汉山西左云县118【上谷】:西汉河北怀来东南119【右北平】:西汉辽宁凌源西南120【上郡】:西汉陕西榆林东南121【燕支山】:西汉甘肃永昌县西122【浑邪】:西汉甘肃省境123【休屠】:西汉甘肃武威县北124【寘颜山】:西汉蒙古高原杭爱山125【狼居胥山】:西汉内蒙古自治区五原西北黄河北岸;一说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126【西域】:西汉甘肃玉门关和阳光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127【大宛国】:西汉在今中亚细亚128【康居】:西汉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129【大夏】:西汉阿富汗北部130【邛山】:西汉今四川省131【蜀地】:西汉四川成都132【天竺】:西汉现在的印度133【滇越】:西汉云南东部134【乌孙国】:西汉在新疆境内135【于阗】:西汉新疆和田一带136【北海】:西汉贝加尔湖137【昌邑】:西汉山东巨野东南138【新市】:西汉湖北京山东北139【绿林山】:西汉湖北大洪山140【平林】:西汉湖北随县东北141【下江】:西汉湖北西部以下叫下江142【琅琊海曲】:西汉山东日照县143【南阳郡舂陵】:西汉湖南宁远北144【昆阳】:西汉河南叶县145【郾城】:西汉河南郾城县146【定陵】:西汉河南郾城县西北147【滍水】:东汉河南鲁山,现名沙河148【宛城】:东汉河南南阳市149【鄗】:东汉河北柏乡县北150【天水】:东汉在今甘肃151【宜阳】:东汉河南宜阳县152【扶风郡】:东汉陕西兴平东南153【襄国】:东汉河北邢台西南154【五溪】:东汉湖南、贵州交界的地方155【迦毗罗卫国】:东汉尼泊尔境内156【白马寺】:东汉洛阳市东157【鄯善】:东汉新疆境内158【龟兹】:东汉新疆库车县一带159【疏勒】:东汉新疆喀什噶尔一带160【野王】:东汉河南沁阳县161【征羌】:东汉河南郾城162【句章】:东汉浙江慈溪163【并州】:东汉山西大部,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164【凉州】:东汉今甘肃、宁夏和青海、内蒙一部分165【冀州】:东汉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端和河南北端166【南阳】:东汉在今河南省167【阳城】:东汉河南登封东南168【沛国谯县】:东汉安徽省亳县169【颍川】:东汉河南禹县170【陈留】:东汉河南陈留县171【酸枣】:东汉河南延津西南172【成皋】:东汉河南荥阳汜水镇173【汴水】:东汉河南荥阳西南174【扬州】:东汉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175【荆州】:东汉今两湖和河南、贵州、两广的一部176【兖州】:东汉山东省西南部和河南省东部177【许城】:东汉河南许昌【三国南北朝】178【洛邑】:三国洛阳179【河北涿郡】:三国河北涿县180【幽州】:三国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分181【官渡】:三国河南中牟东北182【邺城】:三国冀州的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183【黎阳】:三国河南浚县184【延津】:三国河南延津西北185【江东】:三国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186【丹阳】:三国安徽宣城187【历阳】:三国安徽和县188【巴丘】:三国湖南岳阳189【琅琊郡阳都县】:三国山东沂水县南190【隆中】:三国湖北襄阳西191【荆州和益州】:三国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192【樊城】:三国湖北襄阳市193【江陵】:三国湖北江陵194【当阳长坂坡】:三国湖北当阳县东北195【夏口】:三国湖北武汉市196【柴桑】:三国江西九江西南197【赤壁】:三国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198【华容】:三国湖北潜江县西南199【南郡】:三国治所在今湖北江陵200【汉中】:三国陕西汉中市东201【雒城】:三国四川广汉北202【陆浑】:三国河南嵩县东北203【陆口】:三国今湖北嘉鱼西南204【寻阳】:三国湖北黄梅西南205【麦城】:三国湖北当阳东南206【蜀】:三国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甘肃一部分207【江州】:三国四川重庆208【巫县】:三国四川巫中县北209【秭归】:三国湖北省西部,秭音zǐ210【猇亭】:三国湖北宜都西北211【彝陵】:三国湖北宜昌东212【永安】:三国四川奉节213【南中地区】:三国大渡河以南和云雨、贵州一带214【牂柯】:三国贵州遵义一带215【越巂】:三国四川西昌县东南216【郿城】:三国陕西眉县217【箕谷】:三国陕西褒城北218【祁山】:三国甘肃礼县东219【街亭】:三国甘肃庄浪东南220【散关】:三国陕西宝鸡西南221【陈仓】:三国宝鸡东222【武都】:三国甘肃成县223【阴平】:三国甘肃文易西北224【斜谷口三国陕西眉县西南225【剑阁】:三国四川剑阁县226【绵竹】:三国四川绵阳西南227【建业】:三国江苏南京市228【横江】:三国在今安徽省229【广汉】:晋四川广汉北230【义兴】:南北朝江苏宜兴县231【略阳】:南北朝治所在今甘肃天水东北232【左国城】:南北朝山西离石北233【平阳】:南北朝山西临汾西南234【司州】:南北朝治所在今洛阳东北235【晋阳】:南北朝山西太原市西南236【襄国】:南北朝河北邢台西南237【乐平】:南北朝山西昔阳西南238【建康,建业】:南北朝今江苏南京市239【泗口】:南北朝江苏清江市北240【豫州】:南北朝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241【蓬陂】:南北朝安徽和县242【项城】:南北朝河南沈丘南243【彭城】:南北朝江苏徐州市244【陈郡阳夏】:南北朝河南太康245【广陵】:南北朝江苏扬州市246【京口】:南北朝河苏镇河市247【寿阳】:南北朝安徽寿县248【洛涧】:南北朝安徽淮南东249【淝水】:南北朝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250【彭泽】:南北朝在今江西省九江251【广固】:南北朝今山东益都西北252【历城】:南北朝在今山东省253【瓜步】:南北朝江苏六合254【新亭江】:南北朝南京市西南255【平城】:南北朝山西大同市东北256【左云冈】:南北朝山西大同市武周山257【沃野镇】:南北朝内蒙古五原北258【瀛州】南北朝治所都在今河北259【博野镇】:南北朝河北省中部260、【秀容】:南北朝在今山西省【隋唐】261【大兴】:隋朝陕西西安市262【山阳】:隋朝江苏淮安263【江都】:隋朝江苏扬州264【涿郡】:隋朝北京市265【京口】:隋朝江苏镇江266【余杭】:隋朝浙江杭州267【东莱】:隋朝山东掖县268【黎阳】:隋朝河南浚县东南269【东郡】:隋朝河南滑县东270【兴洛仓】:隋朝河南巩县271【晋阳】:隋朝山西太原272【霍邑】:唐山西霍县273【武牢关、虎牢关】:唐河南荥阳汜水镇274【白道】:唐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275【洛州缑氏】:唐河南偃师缑氏镇276【凉州】:唐甘肃武威277【瓜州】:唐甘肃安西278【伊吾】:唐新疆哈密279【高昌】:唐新疆吐鲁番东280【碎叶城】:唐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281【曲女城】:唐印度北方邦境内卡瑙季282【松州】:唐四川松潘283【逻些】:唐西藏拉萨284【柏海】:唐青海鄂陵湖或札陵湖285【岭南】:唐广东、广西一带286【汴州】:唐河南开封287【朔方】:唐治所在今宁夏灵武288【陇西成纪】:唐甘肃秦安东289【平卢】:唐治所在今辽宁朝阳290【范阳】唐治所在今北京291【河东】:唐山西太原292【常山】:唐河北正定293【藁城】:唐河北省294【井陉关】:唐河北井陉295【平原】:唐山东平原296【马嵬驿】唐陕西兴平县西297【灵武】:唐宁夏灵武西南298【雍丘】:唐河南杞县299【睢阳】:唐河南商丘300【颍阳】:唐河南省301【衡山】:唐湖南省302【河阳】:唐河南孟县303【梓州】:唐四川三台304【凤翔】:唐陕西凤翔305【华州】:唐陕西华县306【石壕村】:唐河南陕县东南307【陕州】:唐河南陕县308【邠州】:唐陕西彬县309【泾州】:唐甘肃泾州北310【泾阳】:唐陕西泾阳311【襄城】:唐河南襄城312【奉天】:唐陕西乾县313【永州】:唐湖南零陵314【朗州】:唐湖南常德315【播州】:唐贵州遵义市316【连州】:唐广东连县317【下邽】:唐陕西渭南东北318【江州】:唐江西九江市319【唐州】:唐河南唐河320【蔡州】:唐河南汝南321【洄曲】:唐河南商水西南322【河阳】:唐河南孟县西323【恶溪】:唐广东韩江324【西川】:唐治所在今四川成都325【维州】:唐治所在今四川理县326【崖州】:唐海南省327【越州】:唐浙江绍兴328【濮州】:唐河南范县329【长垣】:唐河南330【冤句】:唐山东曹县北331【蕲州】:唐湖北蕲春332【黄梅】:唐湖北333【衢州】:唐浙江衢县334【建州】:唐福建建瓯335【同州】:唐陕西大荔336【陈州】:唐河南淮阳337【和宣武】:唐河南开封【宋】338【镇海】:北宋浙江杭州339【临安】:北宋浙江杭州340【燕云十六州】:北宋又称幽云十六州,指幽州、云州等十六个州,都在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341【高平】:北宋山西省342【东京】:北宋河南开封343【池州】:北宋安徽贵池344【采石矶】:北宋安徽马鞍山市345【金陵】:北宋江苏南京市346【秦、陇】:北宋陕西、甘肃一带347【幽州】:北宋北京市348【高梁河】:北宋北京市城西349【寰州】:北宋山西朔县东350【陈家峪】:北宋山西朔县南351【青城县】:北宋四川灌县西南352【江原】:北宋四川崇庆东南353【澶州】:北宋河南濮阳354【韦城】:北宋河南滑县东南355【兴庆】:北宋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356【好水川】:北宋宁夏隆德西357【保安】:北宋陕西志丹358【庐陵】:北宋江西永丰359【随州】:北宋湖北随县360【滁州】:北宋安徽滁县361【天长县】:北宋安徽天长362【抚川临川】:北宋江西抚州西363【黄嵬山】:北宋山西原平西南364【辽朝的京城】:北宋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365【定州】:北宋河北定县366【随州】:北宋湖北随县367【润州】:北宋江苏镇江368【陕州夏县】:北宋山西夏县369【眉州眉山】:北宋四川眉山370【湖州】:北宋浙江吴兴371【黄州】:北宋湖北黄冈372【睦州青溪】:北宋浙江淳县373【青齐濮三州】:北宋都在今山东省374【东北春州】:北宋今吉林省375【混同江】:北宋今松花江376【会宁】:北宋今黑龙江阿城南377【黄龙府】:北宋今吉林农安县378【亳州】:北宋今安徽亳县379【磁州】:北宋河北磁县380【相州】:北宋河南安阳381【南京】:北宋今河南商丘382【临安】:南宋浙江杭州383【建康】:南宋今江苏南京384【越州】:南宋今浙江绍兴385【明州】:南宋今浙江宁波386【历城】:南宋今山东济南387【淄州】:南宋在今山东省388【洪州】:南宋今江西南昌389【金山】:南宋在镇江西北390【黄天荡】:南宋今江苏南京市东北391【静安镇】:南宋江苏江宁西北392【相州汤阴】:南宋今河南汤阴393【相州汤阴】:南宋今河南汤阴394【颍昌】:南宋河南许昌东395【陈州】:南宋今河南淮阳396【楚州】:南宋江苏淮安397【大散关】:南宋陕西宝鸡西南398【鼎州武陵】:南宋今湖南常德399【海州】:南宋今江苏连云港400【济州】:南宋今山东巨野401【符离】:南宋今安徽宿县北402【斡难河】:南宋今鄂嫩河403【中京】:南宋今北京市404【剌子模】:南宋在今里海东,咸海西405【蔡州】:南宋今河南汝南406【合州】:南宋今四川合川407【鄂州】:南宋今湖北武昌408【潭州】:南宋湖南长沙409【真州】:南宋江苏仪征410【郢州】:南宋湖北钟祥411【吉州庐陵】:南宋今江西吉安412【平江】:南宋今江苏苏州413【独松关】:南宋今浙江余杭414【皋亭山】:南宋在今杭州东北415【大都】:南宋今北京市416【南剑州】:南宋福建南平417【厓山】:南宋广东新会南【元明清】418【上都】:元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419【永年】:元今河北邯郸东北420【黄陵冈】:元今山东曹县西南421【汴梁】:元河南开封422【颍州颍上】:元安徽阜阳、颍上423【武安】:元河北武安424【蕲水】:元湖北浠水425【濠州】:元安徽凤阳426【亳州】:元安徽亳县427【安丰】:元安徽寿县428【定远】:元安徽定远429【濠州钟离】:元安徽凤阳东430【集庆】:元江苏南京431【钟山】:元在今南京432【卢龙山】:元南京狮子山433【洪都】:元江西南昌434【瓜步】:元江苏六合东南435【茂州】:明四川茂县436【苏州刘家河】:明江苏太仓浏河437【蔚州】:明河北蔚县438【土木堡】:明在今河北怀来东439【怀来城】:明今河北怀来440【浙江钱塘】:明今杭州441【宣府】:明今河北宣化442【狄道】:明甘肃临洮443【台州】:明浙江临海444【蕲州】:明湖北蕲春445【均州】:明湖北均县446【蓟州】:明在今河北北部447【鄂勒珲】:明齐齐哈尔附近448【赫图阿拉】:明今辽宁新宾附近449【萨尔浒】:明今辽宁抚顺东450【藩城】:明今新宾西北451【广宁】:明辽宁北镇452【宁远】:明今辽宁兴城453【大安口】:明今河北遵化北454【金县】:明今陕西榆林455【盩厔】:明今陕西周至456【松江】:清在今上海市457【赤嵌】:清在今台南地区458【雅克萨】:清在今黑龙江呼玛西北,漠河以东的黑龙江北岸459【乌兰布通】:清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460【昭莫多】:清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461【郧西】:清在今湖北省。
古今地名对照表
⏹古今地名对照表●说明1.本表是根据《汉书·地理志》元始二年提到的一些地名(凡《汉志》地名有误而本书已纠正者,则依本书地名)——郡国、县道侯国、司隶部与十三刺史部(州)编制的。
编制的方法是按汉代地名首字笔画多少为序,笔画相等者则以—、丨、丿、丶、为序。
首字笔画相同者以第二字笔画为序。
2.本书提到的县、道、侯国,只注出其治所的今地,不加“治”字;郡、王国,注出其治所的今地,与其大概的辖境;部(州),只是注出其大致的X围。
县名相同者,用()注出其所属的郡国。
凡古地名的通假字,用()注出现在的常用字。
3.今地名和政区资料,使用时截至于1983年末。
省略“省”、“市”、“县”等字样。
必要时标明方位。
单字的县名,则书“×县”。
4.地点无考的地名,列于本表的附录。
5.制作本表时,参考了谭其骤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与XX辞书1979年版的《辞海》。
⏹古地名今地名⏹[二画]⏹九门XX藁城东北二十五里。
⏹九原XXXX市西。
⏹XX郡辖境相当今XX中部(淮河以南、瓦埠湖流域以东、XX以北地区)。
治所寿春(今XX寿县)。
⏹九真郡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清化、河静两省与义安省东部地区)。
治所胥浦(今清化西北十余里)。
⏹[三画]⏹<一>⏹三水XX同心东约百里。
⏹三封XX磴口西北约八十里。
⏹三绛XX永仁东四十余里。
⏹于齐XX玉门西北低窝辅附近。
⏹于离XX汾阳一带。
⏹于陵XX邹平东南。
⏹于潜XX临安西于潜镇。
⏹土军XX石楼。
⏹土垠XX丰润东约十里。
⏹土鼓XX章丘东北数里。
⏹下邳XX邳县南偏西,约五十里。
⏹下邑XX砀XX。
⏹下邦XXXX东北二十余里。
⏹下相XX宿迁西南数里。
⏹下隽XX通城西北约十里。
⏹下密XX昌邑东。
⏹下博XX深县东南约四十里。
⏹下落XX涿鹿。
⏹下雉XX阳新东。
⏹下蔡XX凤台下蔡镇。
⏹下曲阳XX晋县西。
⏹下辨道XX成县西北二十余里。
⏹万年XX临潼东北七十里。
⏹大末XX衢县东北。
⏹大成XX杭锦旗东南约七十里。
春秋时古地名与现在地名对照,看看你在春秋是哪个国家?
战国时秦国所置的关隘,在今河南灵宝东北。因关城在谷中,深险如函得名 春秋时晋楚之战发生地,在今山东鄄城西南
战国时曾为秦郡,在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武屯镇附近 楚国都城。在今湖北荆沙西北。
古邑名。战国秦地,以产盐铁著名。在今四川邛崃。
周代国名,姬姓,在今陕西宝鸡东。公元前655年,为晋所灭。 一为晋邑,在今山西闻喜东北。一为魏邑,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春秋邑名,今江苏常州 战国秦郡,因会稽山而得名,辖今江苏长江以南,安徽黟县、旌德以东,浙江金华以北地区
古邑名,在今河南新郑北。春秋郑地,战国韩地。 地名,在今河南洛阳东南
古地区名,一般包括函谷关以西秦地 古邑名,一在今山东淄博东北,春秋时齐地,田单复国后即其封地。一在河北安平,战国赵邑。
古国名,白狄所建,又称鲜虞,在今河北正定东北 赵国邑名,在今山西高平西北 鲁地,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原巴国之地,治所江州,辖今阆中以东,巫山以西,武隆、江安以北地区 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一为都城名,在今山西临汾西南,一为战国赵邑,在今河北临漳西南 周代国名,姬姓,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后被郑所灭
古国名,在今河北蔚县东北,公元前476年被赵襄子所灭,一为赵国郡名,治所代县(今河北蔚县东 北),辖今河北、内蒙、山西三省相接的长城内外之地,有三十六县
一为楚国郡名,辖今陕西省东南角,湖北省西北角;一为秦国郡名,秦灭巴蜀后,将之与楚汉中之地 战国楚县,治所在今山东苍山西南 古邑名,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春秋齐鲁会盟之地,在今山东莱芜南 战国时淮水流域著名水利工程,在今安徽寿县南。唐代重修,宋以后渐湮废。 一为西周时的东都,即雒邑,在今河南洛阳金村一带。一为春秋时,周敬王七年所建,与王城成为两 战国魏地,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一带,包括陕西华阴以北,黄龙以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地区。
《地名来历渊源》--莘县
《地名来历渊源》--莘县莘县是山东省聊城市辖县,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西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行政区域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103.8万人(2014年),是聊城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辖4个街道、20个镇。
县人民政府驻政府街3号。
莘县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黄泛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河流有徒骇河、马颊河、金堤河等。
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岩盐等。
莘县是革命老区,是山东省委恢复地,抗日战争时期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区,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宋任穷、杨得志、杨勇等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了工作和战斗的足迹。
那么“莘县”一名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聊聊。
“莘”字读如身(shen),有长、众、多之意。
作为地名,全国有多处,而境内出现较早。
《左传・桓公十六年》说:“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
”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说:“阳平城西北有莘亭。
”郦道元《水经注说:“莘为自卫适齐之道”,又说:“漯水又北绝莘道,城之西北有莘亭”,皆指此地。
公元前589年,齐伐鲁、卫,鲁、卫求救于晋,晋发兵,齐军东退,《左传・成公二年》说:“师从齐师於莘”,亦指今之莘县北。
今日莘县之境,包括朝城,观城,范县部分领域,春秋时为卫国莘邑,卫国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诸侯国,秦始置县,到了战国时期,今山东省莘县一带地处齐国、魏国交界地带,所以归属不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
在郡县制下,今聊城市莘县一带分属阳平县、东武阳。
西汉时期,该地区分属观县、阳平县、东武阳。
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莘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该地区分属乐平县、莘亭县、武阳县等县。
公元606年,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正式设立莘县,唐朝时期,莘县属魏州。
北宋建立后,莘县、朝城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观城县属河北东路澶州。
致此,莘县一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教你认准难认的地名
难认的地名穆棱这个“棱”字,是个多音字,穆棱的“棱”应读líng,易误读为léng。
辽宁:1.阜新阜新的阜,应读fù,易误读为“bù”以及“fǔ”。
2.桓仁桓仁的桓,不读héng,应读huán。
汗青上有个齐桓(huán)公,不能读成齐桓(héng)公。
新疆:巴音郭楞巴音郭楞的“楞”,应读léng,易误读为lèng。
内蒙古:1.巴彦淖尔巴彦淖尔的彦,应读yàn;淖应读nào,不读lào。
想的起来在20多年前读过现代作家汪曾经祺写的一篇小说,名为《大淖纪事》,我认识了这个“淖”字。
2.磴口县磴口的磴,读音为dèng。
天津:蓟县“蓟”,是一种草本植物,其读音为:jì。
河北:1.蔚县丰鼻唇沟冯斌蔚,是多音字,蔚县的蔚应读yù,不读wèi。
仿佛新疆有个处所,叫尉犁,也应读yù lí。
2.井陉井陉的陉,应读xíng,易误读为jing。
3.蠡县春秋时,有个范蠡,范蠡的蠡以及蠡县的蠡都应读lǐ,不读lí。
今陕西的礼泉,古为醴泉,醴也读lǐ。
4.藁城藁城的藁,读gǎo。
5.涿州涿州以及涿鹿,均在河北。
涿的读音为zhuō。
河南:1.浚县浚也是多音字。
浚县的浚,应读xùn,不读jùn。
2.柘城柘城的柘,读音为zhè,不读zhí(跖)。
3.武陟武陟的陟,读为zhì。
陟是登高、晋升的意思。
4.泌阳泌阳的“泌”读音为:bì,不读mì。
5.沁阳沁的读音为:qìn。
山西:1.隰县隰县的隰,是“地势低洼而潮湿的处所”的意思,读音为xí。
2.洪洞应该感激传统京剧《苏三起解》中的那句闻名的唱段:苏三离了洪洞县。
洪洞县的洞,读音为tóng,不可误读为dòng。
汉书·古今地名对照表(5)全文
汉书·古今地名对照表(5)全文祁县山西祁县东南五里。
许县河南许昌东。
讲邯朝鲜平壤西北。
寻阳湖北广济东北。
阳山广东阳山东约四十里。
阳乡河北固安西北。
阳平山东莘县。
阳石山东掖县东南。
阳丘山东章丘北。
阳乐(属东莱郡) 山东掖县西南。
阳乐(属辽西郡) 辽宁义县西南约五十里。
阳曲山西定襄东。
阳安河南确山东北。
阳寿内蒙古托克托。
阳邑山西大谷东北。
阳阿山西阳城西北四十里太阳镇。
阳武河南原阳东南二十八里。
阳周陕西子长西北约八十里。
阳城(属汝南郡) 河南源河东。
阳城(属颖川郡) 河南登封东南三十五里告成镇。
阳信山东无棱东北十五里。
阳泉安徽霍丘西北九十里。
阳都山东沂水南约五十里。
阳原河北阳原西南约三十里。
阳夏河南太康。
阳陵陕西咸阳东北,泾渭二水之间。
阳羡江苏宜兴南五里。
阳翟河南禹县。
阴山(属西河郡) 陕西宜川东北约十里。
阴山(属桂阳郡) 湖南攸县西南约二十里。
阴乡北京大兴附近。
阴平山东枣庄南偏西。
阴平道甘肃文县西北郊。
阴安河南清丰北二十里。
阴县湖北光化西北。
阴陵安徽定远西北。
阴馆山西朔县东南约七十里。
阴密甘肃灵台西五十里。
阴槃甘肃宁县南。
羽县山东齐河西北。
观阳山东莱阳东六十里。
观县河南清丰城东南。
观津河北武邑东南。
丞县山东枣庄东南峄城附近。
好畤陕西乾县东十里好畤村。
牟县山东莱芜西北四十里。
牟平山东福山西北。
红阳河南叶县南,北有红山。
[七画]〈一〉寿光山东寿光东北约二十里。
寿良山东东平西南。
寿春安徽寿县。
弄栋云南姚安北约二十里。
进桑云南屏边县境。
县西南有进桑关。
辰阳湖南辰溪西南十余里。
邯会河南安阳西北。
邯沟河北肥乡西。
邯郸河北邯郸西南。
严道四川荥经。
芜湖安徽芜湖东约三十里。
苍松甘肃古浪西北约五十里。
苍梧郡辖境相当广西都庞岭、大瑶山以东,广东肇庆、罗定以西,湖南江永、江华以南,广西藤县、广东信宜以北地区。
治所广信(今广西梧州)。
芯题河北枣强南。
苏示(q ) 四川西昌西北六十余里。
巫县四川巫山北。
束州河北河间东北六十里。
古地名--对照表
(本表仅收列正文【望】中出现的古地名)二画九江:秦置郡。
治寿春,即今安徽寿县。
辖境约当今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岗以东及江西全省。
九真:战国末南越赵佗所置,汉初归附,置郡。
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河静二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南朝梁曾改为爱州。
三国吴末以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平陈废。
三画三原:汉池阳县地。
北魏置县,故城在今陕西三原东北。
下邳:东汉下邳国地。
南朝宋置郡,治下邳,故城在今江苏睢宁西北。
辖境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盱眙和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清江。
大兴:北魏置郡。
西魏时曾改称五原,复改称盐州,故城在今宁夏盐池。
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故城在今河南开封西北。
弋阳:汉弋阳国地。
三国魏置郡。
治弋阳县,故城在今河南潢川西。
辖境相当今河南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灌河以西及湖北东北角。
上谷:秦置郡。
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
辖境约在河北张家口以东,北京延庆以西地。
上邽:古邽戎地。
秦置县。
故城在今甘肃天水。
上洛:西晋置郡。
治上洛,即今陕西商县。
辖境相当今陕西丹江上游,河南熊耳山西北洛河上游地区。
上郡:秦置郡。
治肤施,故城在今陕西榆林东南。
辖境相当今无定河流域及内蒙古鄂托克旗等地。
上党:战国韩地。
秦置郡。
治壶关,今山西长治北,西汉移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
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
山东:战国、秦、汉时,通称崤山、函谷以东为山东。
一说太行山以东称山东。
山西:战国、秦、汉时,通称崤山、函谷以西为山西。
一说太行山以西称山西。
山阳:汉置郡。
晋改为高平国。
治昌邑,故城在今山东金乡西北40里。
辖境相当今山东独山湖以西,郓城以南,成武、曹县以东,单县以北。
千乘:西汉置郡。
治千乘,故城在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
辖境在今山东北部博兴、高青、滨县等地。
广平:汉置郡。
治广平,故城在今河北鸡泽东20里。
辖境相当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等地。
广汉:汉置郡。
治梓潼,东汉移治雒县,故城在今四川广汉北。
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陕西宁强以南,四川剑阁以西,潼南以北,什邡以东地区。
汉书·古今地名对照表(3)全文
汉书·古今地名对照表(3)全文平皋河南温县东二十里。
平郭辽宁盖县西南约七十里。
平陶山西文水西南。
平陵陕西咸阳西北十五里。
平望山东寿光东北约五十里。
平隄河北枣强东北约七十里。
平舒山西广灵西数里。
平棘河北赵县东南约十里。
平舆河南平舆北约六十里。
平襄甘肃通渭西。
朴(hu n) 甘肃古浪东北约八十里。
东光河北东光东二十里。
东安(属东海郡) 江苏东海西北约三十里。
东安(属城阳国) 山东沂水西南三十余里。
东安平山东淄博东十里。
东安阳河北蔚县西北约八十里。
东阳(属临淮郡) 江苏金湖西南东阳镇。
东阳(属清河郡) 山东武城东北。
东牟山东牟平。
东邹山东高青西南。
东阿山东阳谷东北五十里阿城镇。
东武山东诸城。
东武阳山东阳谷西北约二十里。
东武城河北故城西南。
东昌河北武邑东北约四十里。
东昏河南兰考北二十里。
东城安徽定远东南。
东郡辖境在山东西部和河南东北部(山东东阿、梁山以西,山东环城、东明、河南范县、长垣北部以北,河南延津以东,山东茌平、冠县、河南清丰、濮阳、滑具以南地区)。
治所淮阳(今濮阳西南)。
东莞山东沂水。
东緍山东金乡东北二十里。
东暆朝鲜江原道江陵。
东平阳山东新泰。
东平陆山东坟上北约二十里。
东平国辖境在山东济宁、位上、东平等地。
治所无盐(今山东东平东二十里)。
东平陵山东章丘西北。
东平舒河北大城。
东莱郡辖境在山东胶东半岛(胶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和乳山河以东地)。
治所掖县(今掖县)。
东海郡辖境在山东东南部、江苏东北部(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
治所邦县(今山东郯城西北数里)。
丨卢乡山东平度西北。
汉平度东。
卢氏河南卢氏。
卢奴河北定县。
卢县(属城阳国) 山东蒙阴东偏北,沂水西约八十里。
卢县(属泰山郡) 山东长清西南约四十里。
卢容越南顺化城。
北平河北满城北。
北屈山西吉县北二十一里。
北带越南河内东。
北舆内蒙古呼和浩特。
北地郡辖境在宁夏贺兰山、青铜峡、苦水河以东及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
古今地名对照宋代军州
古今地名对照宋代军州古今地名对照表-宋代州军(不完全统计)以下各州军系由《细说宋朝》一书中整理而得,宋朝四百州,已得其半也!山东:密州(山东诸城、胶县),密州胶西县(山东胶县),密州板桥镇(山东胶县),密州诸城(属山东),沂州(山东临沂),济州(山东钜野),郓州(山东东平),东平府(山东东平),登州(山东蓬莱),德州(山东陵县),棣州(山东惠民),齐州(山东济南),淄州(山东淄博市南),青州(山东益都),胶西陈家岛(薛家岛),唐岛(黄岛),宁海州(山东牟平),沧州乐陵(属山东),寿丘(山东曲阜境内),营丘(山东临淄)江苏:上元县(江苏南京市境),海州(江苏连云港),泗州(江苏盱眙东北),高邮军(江苏高邮),吴县(苏州市),江宁府(江苏南京),金陵(江苏南京),苏州(江苏苏州),楚州(江苏淮安),建康府(江苏南京),真州(江苏仪征县),涟水军(江苏涟水),虹县(江苏泗县),常州(江苏常州),盱眙军(江苏盱眙),平江府(江苏苏州),道州(江苏南通),秀州华亭(上海市松江),扬州(江苏扬州),扬州大仪镇(江苏扬州西北),淮阳军(江苏邳县西南),东海县(江苏连云港南,当时还是海岛),嘉兴(属江苏),江阴军(江苏江阴),秀州上海镇(上海市),泰州(属江苏),润州(江苏镇江)安徽:安丰军(安徽寿县),滁州(安徽滁县),濠州(安徽凤阳东北),庐州(安徽合肥),天长县(安徽天长),无为军(安徽无为),安庆府(安徽安庆市),池州(安徽贵池),鲁港(安徽芜湖南),广德(安徽广德),镇巢军(安徽巢县),太平州(安徽当涂),拓皋(安徽巢县西北),灵壁县(安徽灵壁),宿州(安徽宿县),宣州(安徽宣城),徽州(安徽歙县),花靥镇(安徽寿县西北),舒州(安徽安庆),和州(安徽和县),合肥(安徽合肥),歙州(安徽歙县),亳州(安徽亳县),颖州(安徽阜阳),寿州(安徽凤台),采石矶(安徽马鞍山),天长军(安徽天长),藕塘(安徽定远东南),顺昌府(安徽阜阳),蕲县(安徽宿县东南),丁家州(安徽铜陵东北)河南:虢州(河南灵宝东),商于(河南淅川西南),邓州(河南邓县),浚州(河南浚县东北),黎阳(河南浚县),河阳(河南孟县),相州(河南安阳),陕州(河南三门峡市),应天府(河南商丘),澶州(河南濮阳),陈州(河南淮阳),汴京(河南开封),光州(河南潢川),宋州(河南商丘),归德(河南商丘),蔡州(河南汝南),息州(河南息县),泗水关(河南巩县东),共城(河南辉县),唐州(河南唐河县),新县(河南息县),褒信(河南息县包信集),光山县(河南光山县),澶渊(河南濮阳),滑州(河南滑县),巩县(属河南),河南府(河南洛阳),鲁山县(属河南),黎阳津(河南浚县东南),卫州(河南卫辉、汲县),颖昌府(河南许昌东),开封府(河南开封),禹山(河南邓县西南),钧州(河南禹县)河北:野孤岭(河北张家口之北),五马山寨(河北赞皇东),贝州(河北清河境)→恩州[王则变乱平定后],肥乡县(河北肥乡),平州(河北卢龙),中山(河北定县),沧州(河北沧州东南),洛州(河北邯郸东北),宁州(河北原青县),莫州(河北任丘),幽州(北京),岐沟关(河北新城北),飞狐关(河北涞源北),瀛州(河北河间),镇州(河北正定),定州(河北定县),涿州(河北涿县),保州(河北保定),魏县(河北魏县西南三十里),真定府(河北正定),磁州(河北磁县),大名府(河北大名),君子馆(河北河间北),深州(河北深县南),祁州(河北安国),易州(河北易县),威虏军(河北徐水西),遂城(河北徐水),赵州(河北赵县),邢州(河北邢台),安肃军(河北徐水),广信军(河北徐水西遂城镇),霸州(天津霸县),望都(河北定县东北),得胜口(河北昌平西北),雄州(河北雄县),高阳(属河北),泥姑寨(天津塘沽),宁边军(河北蠡县),鸳鸯泊(河北张北西北),高阳关(河北高阳东),范村(河北涿县西南),良乡(属北京),滦州(河北滦县),营州(河北昌黎),武州(河北宣化),中山府(河北定县),恩州古榆渡(河北清河西),通州(北京通县),清州(河北青县),景州(河北东光),献州(河北献县),蠡州(河北蠡县),安州(河北安新南),河间府(河北河间),沃州(河北赵县),冀州(河北冀县),威州(河北井陉),安肃州(河北徐水),赞皇(河北赞皇)内蒙古:开平(内蒙古正蓝旗东),大定府(内蒙古宁城县西南大明城),夹山(内蒙古包头附近),夏州王庭镇(内蒙古乌审旗西南),黄羊平(内蒙古乌审旗西北),宥州(内蒙古乌审旗西南),天德军(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胜州(内蒙古托克托),夏州(内蒙古乌审旗南)云内州(内蒙古吐默特左旗东南)吉林:黄龙府(吉林农安),宁江州(吉林扶余东南)辽宁:辽阳府(辽宁辽阳)黑龙江:出河店(黑龙江肇东),长春州(黑龙江肇源西南),泰州(黑龙江白城),金朝上京(黑龙江阿城),金上京会宁府(黑龙江阿城南)山西:河东(山西),大同府(山西大同市),威胜军(山西沁县),隆德府(山西长治),云中(山西大同),河中府(山西永济西),潞州(山西上党、长治),寰州(山西朔县东),泽州(山西晋城),云州(山西大同),朔州(山西朔县),应州(山西应县),石岭关(山西太原北),雁门关(山西代县北),蔚州(山西蔚县),灵丘(属山西),大石路(山西代县西北),汾阴(山西万荣西南),汾州西河(山西汾阳),武州(山西神池),辽西京(山西大同),绛州(山西新绛),平定州(山西平定),平阳府(山西临汾),吉州(山西吉县),隰州(山西隰县),沁州(山西沁县)陕西:延州(陕西延安),麟州(陕西神木县北),丰州(陕西府谷县北),商州(陕西商县),三川口(陕西延安西、安塞东),兴州(山西略阳、汉中),府州(陕西府谷),保安军(陕西志丹县),斜谷(陕西眉县),兴元府(陕西汉中),洋州(陕西洋县),大安军(山西略阳南),凤州(陕西凤县东北),沔州(陕西略阳、勉县),同州(陕西大荔县),饶风关(陕西洋县东、石泉西),武休关(山西留坝南武关河附近),和尚原(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仙人关(陕西凤县、略阳交界处),凤翔(陕西凤翔),安西(陕西西安市),富平(陕西富平县北),夏州(陕西横山县西、靖边),绥州(陕西绥德),银州(陕西米脂),宥州(陕西靖边县西),麟州新秦(陕西神木北),葭芦川(陕西佳县),乾祐山(陕西柞水),耀州(陕西耀县),屈野河(陕西境内窟野河),邠州(陕西彬县),商山(陕西商县东南),石州(陕西横山东北),永乐(陕西米脂西北),下圭(陕西渭南),绥德(属陕西),金州(陕西安康),三泉(陕西宁强西北),咸阳(属陕西),凤翔郿县(陕西眉县)宁夏:镇戍军(宁夏固原),怀远镇(宁夏银川市),灵州(宁夏灵武县、青铜峡东),好水川(宁夏隆德西北),定川砦(宁夏固原西北),平夏城(宁夏固原北),韦州(宁夏同心东北),天都山(宁夏海原境),西安州(宁夏海原),应理(宁夏中卫)甘肃:定川砦(甘肃平凉市北),古渭寨(甘肃陇西县),甘州(甘肃张掖),玉门关(甘肃敦煌西),环州(甘肃环县),庆州(甘肃庆阳县),肃州(甘肃酒泉),瓜州(甘肃安西县东南),沙州(甘肃敦煌县),萧关(甘肃环县北),渭州(甘肃平凉),西和(甘肃西和),成州(甘肃成县),阶州(甘肃武都),天水军(甘肃天水南),秦州(甘肃天水),西凉府(甘肃武威),泾州(甘肃泾川),庆州大顺城(甘肃华池东北),水洛城(甘肃庄浪),镇洮军(甘肃临洮)→熙州[熙宁五年升],彭原(甘肃庆阳西南),河池(甘肃徽县),仙人关(甘肃徽县东南),巩州(甘肃陇西),洮州(甘肃临潭),兰州(属甘肃),和州(甘肃西和),清水(属甘肃),大昌原(甘肃宁县西南),七方关(甘肃康县东北)青海:青唐(青海西宁市),邈川(青海乐都),宗哥城(青海平安),猫牛城(青海西宁东北),鄯州(青海西宁境内),历精城(青海西宁西),宗哥河(即湟水,今黄河支流西川河)四川:嘉州(四川乐山),雅州(四川雅安),简州(四川简阳),巴州(四川巴中),眉州(四川眉山),蓬州(四川仪陇东南),遂宁府(四川遂宁),重庆府(四川重庆),建始县(四川建始),合州(四川合川),利州(四川广元),戎州(四川宣宾),剑门(四川剑阁北),夔州(四川奉节),绵州(四川绵阳),永康军(四川灌县),阆州(四川阆中),彭州(四川彭县),蜀州(四川崇庆县),邛州(四川邛峡),梓州(四川三台),汉州(四川广汉),泸州(四川泸州),黎州(四川汉源),碉门寨(四川天全),灌口(四川灌县),汉源坡(四川剑阁北),江原(四川崇庆),成都府(四川成都)→益州[王小波、李顺起义平定后降],渝州(重庆市),益州华阳(四川成都),涪州(四川涪陵),罝口(四川略阳西北),兴元(四川广元),益昌(四川广元西南),果州(四川南充北),嘉州铜山寨(四川汉源西北),汉州绵竹(属四川),万州(重庆万县),温汤峡(重庆北温泉),遂州(四川遂宁),青居城(四川南充南)湖北:归州(湖北秭归),樊城(湖北襄樊),枣阳(湖北枣阳),光化军(湖北光化),随州(湖北随县),黄州(湖北黄冈),郢州(湖北钟祥),荆门(湖北荆门、当阳县),德安府(湖北安陆),蕲州(湖北蕲春南),峡州(湖北宜昌),沙洋(湖北沙洋),安州(湖北安陆),复州(湖北天门),宜都(湖北宜都),鄂州(湖北武昌),江陵府(湖北江陵),襄州(湖北襄樊),房州(湖北房县),巴东(属湖北),新生矶(湖北黄冈西北)湖南:桂阳监[军](湖南桂阳),潭州(湖南长沙),鼎州(湖南常德),钧州(湖南禹县),衡州(湖南衡阳),邵州(湖南邵阳),澧州(湖南澧县),郴州(湖南郴县),道州(湖南道县),岳州(湖南岳阳),朗州(湖南常德),永州(湖南零陵),鼎州武陵(湖南常德),阳武口(湖南汉寿东洞庭湖口),辰州(湖南沅陵),沅州(湖南芷江),靖州(湖南靖县)江西:江州(江西九江),建昌军(江西南城),雩都(江西于都),洪州(江西南昌),永丰县(江西广丰),饶州(江西波阳),南安军(江西大庾),临川(江西抚州市),信州(江西上饶),虔州(江西赣州),吉州(江西吉安),高安(属江西),信州贵溪(属江西),徽州婺源(属江西),抚州金溪(属江西),洪州分宁(江西修水)浙江:德清(浙江德清),临安(浙江杭州),安吉(浙江安吉),义务(浙江义乌),越州(浙江绍兴),明州(浙江宁波),严州(浙江建德县东),湖州(浙江吴兴),秀州(浙江嘉兴),睦州青溪县(浙江淳安),睦州(浙江建德东),杭州(浙江杭州),婺州(浙江金华),衢州(浙江衢县),处州(浙江丽水),东阳(浙江东阳),台州(浙江临海),台州章安镇(浙江黄岩东北),定海(浙江镇海),昌国(浙江定海),天台(属浙江),秀州澉浦镇(浙江海盐),永康(浙江永康),庆元府(浙江宁波),独松关(浙江临安北),皋亭山(浙江杭州东北郊),永嘉(浙江温州)福建:福州(福建福州),建州(福建建瓯),泉州(福建泉州),[南]剑州(福建南平),邵武(福建邵武),建安(福建建瓯),漳州(福建漳州),汀州(福建长汀),建宁(福建建瓯),南剑州将乐(属福建),南剑州尤溪(属福建),建阳(属福建)广东:雷州(广东海康),高州(广东茂名北),化州(广东化州),循州(广东龙川),潮州(广东潮州),崖山(广东新会崖门附近),潮阳港(广东潮阳),恩州(广东阳江),英州(广东英德),连州(广东连县),阳山县(广东阳山),新州(广东新兴),韶州(广东韶关),雄州(广东南雄),潮阳(属广东),香山岛(广东中山)广西:横山寨(广西田东),邕州(广西南宁),宾州(广西宾阳),桂州(广西桂林),郁林(广西玉林),静江(广西桂林),宜州(广西宜山),藤州(广西藤县),廉州(广西合浦),昆仑关(广西宾阳西南),归仁铺(广西南宁东北),昭州(广西乐平),钦州(属广西)海南:崖州(海南崖县),儋州(海南儋县),吉阳军(海南崖县),昌化军(海南新州),琼州(海南海口)贵州:播州(贵州桐梓)。
古山东——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
古山东——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一。
济南府辖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州(散州)、德平、平原15县(州)。
二、东昌府(今山东省聊城市):领州一,县九: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县,冠县,馆陶,高唐,恩县。
高唐州:清雍正八年(1730),高唐州升为直隶州,直隶山东省。
领禹城、平原、临邑、陵县4县。
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东昌府。
1912年,撤州置高唐县。
其后不再置州。
三、泰安府:领州一,县六:泰安,肥城,新泰,莱芜,东平州,东阿,平阴。
四、武定府(今山东省惠民县):领州一,县九:惠民,青城,阳信,海丰,乐陵,商河,滨州,利津,霑化,蒲台。
临清直隶州:领县三:武城,夏津,丘县。
五、兗州府:领县十:滋阳,曲阜,宁阳,邹县,泗水,滕县,峄县,汶上,阳穀,寿张。
六、沂州府(今山东省临沂市):领州一,县六。
兰山,郯城,费县,莒州,沂水,蒙阴,日照。
七、曹州府(今山东省菏泽市):领州一,县十:菏泽,单县,钜野,郓城,城武,曹,定陶,濮州,范,观城,朝城。
济宁直隶州:领县三。
金乡,嘉祥,鱼台。
八、登州府(今山东省蓬莱市):领州一,县九: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宁海州,文登,荣成,海阳。
九、莱州府:领州一,县三:掖,平度州,濰县,昌邑。
十、青州府(今山东省青州市):领县十一:益都,博山,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临朐,安丘,昌乐,诸城。
胶州直隶州:领县二:高密,即墨。
【注】山东有“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是民间的说法。
山东自明建省以来,只有清朝时是十府,具体名单是:济南府、泰安府、东昌府、曹州府、兖州府、沂州府、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武定府。
至于九州,则具体不详,按清时山东各直隶州加散州共十州,具体名单是:临清州、济宁州、胶州、滨州、高唐州、德州、东平州、濮州、莒州、宁海州。
而一百单八县,则是在民国的时候,民初,山东废府州,各直隶州和散州都改为县,当时山东全省共计107县,后来因黄河改道,濮县黄河以南的部分析置鄄城县,从此至共和国成立,山东正好是108县(期间中共成立的一些县未算)。
历史专题-古今地名
历史专题——历史地名一、我国古代主要朝代都城古今对照·夏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商都城:亳[bó](今河南郑州)·西周都城:镐[hào],称镐京(今陕西西安)主要诸侯国晋(今山西翼城)齐(今山东淄博)燕(今北京)鲁(今山东曲阜)楚(今湖北秭归)吴(今江苏苏州)·东周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战国时期齐:临淄(今山东淄博)燕:蓟(今北京)赵:邯郸(今河北邯郸)秦:咸阳(今陕西咸阳)楚:郢(今湖北荆州)魏:大梁(今河南开封)·秦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西汉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三国时期魏:洛阳(今河南洛阳)蜀:成都(今四川成都)吴:建业(今江苏南京)·西晋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洛阳(今河南洛阳)·隋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开封(今河南开封)后唐:洛阳(今河南洛阳)十国南唐:金陵(今江苏南京)北汉:太原(今山西太原)·辽都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中都(燕京)(今北京)·西夏都城:兴庆(今宁夏银川)·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元都城:大都(今北京)·明都城:应天,称南京或京师(今江苏南京)北京,称京师(今北京)·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沈阳(今辽宁沈阳)清都城:北京(今北京)二、历代主要城市古今对照·战国时期长平:今山西高平桂陵:今河南长垣马陵:今山东郯城或河南范县·秦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大泽乡:今安徽宿州渔阳:今北京密云陈:今安徽淮阳巨鹿:今河北平乡垓下:今安徽灵璧·西汉陇西:今甘肃临洮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楼兰:今新疆罗布泊西于阗:今新疆和田玉门关:今甘肃敦煌阳关:今甘肃敦煌·三国时期许昌:今河南许昌官渡:今河南中牟赤壁:今湖北嘉鱼隆中:今湖北襄阳·隋涿郡:今北京江都:今江苏扬州余杭:今浙江杭州流求:今台湾·唐晋阳:今山西太原范阳:今北京益州:今四川成都洪州:今江西南昌扬州:今江苏扬州逻些:今西藏拉萨登州:今山东蓬莱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五代十国时期云州:今山西大同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北宋澶州:今河南濮阳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辽南京(幽州):今北京·南宋、金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直沽:今天津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明小琉球:今台湾朵甘都司:今西藏东部、青海西南、四川西部乌思藏都司:今西藏奴儿干都司: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万岁山:今北京景山·清伊犁:今新疆霍城喇萨;今西藏拉萨盛京:今辽宁沈阳。
人杰地灵话莘县——境内五座旧县城
人杰地灵话莘县——境内五座旧县城在中国,一县辖区内有三两座旧县城的可能不少,但境内有五座旧县城者却十分罕见。
在这方面,莘县可称典型。
莘县,朝城观城、范县、发干五座历史悠久的旧县城都处于今之莘县境内,这在中国可称奇观。
莘县县城莘县,夏末商初为有莘国辖地,春秋时为卫国莘邑,战国时处齐国西界,与魏国毗邻,秦置阳平县,属东郡。
此后曾称乐平县、清邑县,并曾为武阳郡和莘州治所,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始称莘县。
汉代的阳平县城在今城西南7里,时名“斗城”,后移至今址。
明代大规模修城凿池,民国初年后渐成废墟。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莘县辖地一直局限于县城周围20余华里范围之内,其后朝城、观城和范县金堤以北地域陆续划归莘县,至1964年始形成今日之莘县版图。
朝城县旧城朝城自西汉置县,县名东武阳,其后先后改称武阳、武昌、武圣,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始定名朝城县,县名来历与齐桓公曾在此会集诸侯朝见周天子的历史事件有关。
抗日战争胜利后至五十年代初期管更名南峰县、观朝县,1956年观朝县并入莘县辖区。
据南乐县旧志记载,汉代的东武阳县城在今之南乐县的瞒张镇,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为避水患迁至今址。
原朝城县今为莘县朝斌镇所在地,因其地处南北、东西交通要冲,1995年被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观城县旧城观城一带是夏禹第三子武观的封地,“观城”之名由来与此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此地曾称观国、观邑。
汉初,观邑建县,因武观曾在此据地叛乱,故定名为“畔观县”。
王莽篡位后回避“畔”字,改名“观治县”。
后来曾改称卫县、卫国县,隋开皇六年(公元5S6年)定名为观城县。
1964年,原观城县辖区正式纳入幸县版图。
旧县城现为莘县观城镇所在地。
发干故城据史书记载,汉元朔五年春,车骑将军卫青率3万骑兵击败匈奴右资王,俘获匈奴掉王十余人、将士一万五千人,汉武帝遂晋升卫青为大将军,三子皆被封侯。
其第三子卫登被封为发千(今幸县马桥一带)侯,发干遂成县级治所。
古今主要城市名称对照表
古今主要城市名称对照
长安--西安常山--石家庄陈仓--宝鸡
宁古塔--宁安朝哥--淇县下相/钟吾--宿迁兰陵--枣庄梁溪/金匮--无锡九原--包头
汝南--驻马店琅琊--临沂云中--托克托泸州--合肥当涂--马鞍山金陵--南京
宣武--西城区幽州--保定崇文--东城区徽州--黄山崇安--武夷山渝洲--重庆
张垣---张家口琴川---常熟海州府---连云港永嘉---温州沙洲---张家港沔阳---仙桃归绥---呼和浩特庐陵---吉安毗陵---常州尧都---临汾京口---镇江云中---大同上党---长治广陵---扬州骈邑---临朐月港---漳州阜阳---颍州夷陵---宜昌海曲---日照漾泉---阳泉晋阳---太原建宁---株洲明州---宁波长平----高平静海----南通江陵---荆州登瀛---盐城浔阳---九江鸣沙---中卫奉天---沈阳登封---颍川桐丘---扶沟饶州---鄱阳婺洲---金华宝安---深圳赢牟---莱芜龙渊---塘边嘉应---梅州邕州---南宁登州---烟台龙袍---八一榆次---晋中玉带---红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代
(一)诸侯封国 (二)治所今地名(三)地理方位
顾莘县古城村位于莘县南部,镇政府距县城40公里。
西汉
(一)政区名称 (二)治所今地名(三)地理方位
东武阳莘县十八里东段屯村位于莘县十八里铺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处。
阳平莘县 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东汉
(一)政区名称 (二)治所今地名(三)地理方位
东武阳莘县十八里东段屯村位于莘县十八里铺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处。
阳平莘县 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三国魏
(一)政区名称 (二)治所今地名(三)地理方位
阳平莘县 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东武阳莘县十八里东段屯村位于莘县十八里铺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处。
隋朝
(一)郡县(二)治所今地名(三)地理方位
莘县 莘县莘城镇位于县城周围,为莘县政府驻地。
唐代
(一)郡县(二)治所今地名(三)地理方位
莘县 莘县莘城镇位于县城周围,为莘县政府驻地。
朝城莘县朝城镇位于莘县中部,距县城22公里。
宋代
(一)府州县(二)治所今地名(三)地理方位
莘县 莘县 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观城莘县观城镇位于莘县西南部,镇政府距县城45公里。
朝城莘县朝城镇位于莘县中部,距县城22公里。
金代
(一)府州县(二)治所今地名(三)地理方位
朝城莘县朝城镇位于莘县中部,距县城22公里。
莘县 莘县 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观城莘县观城镇位于莘县西南部,距县城45公里。
元代
(一)路州县(二)治所今地名(三)地理方位
莘县 莘县莘城镇位于县城周围,为莘县政府驻地。
朝城莘县朝城镇位于莘县中部,镇政府距县城22公里。
观城莘县观城镇位于莘县西南部,镇政府距县城45公里。
明代
(一)府州县(二)治所今地名(三)地理方位
莘县 莘县莘城镇位于县城周围,为莘县政府驻地。
范县莘县古城镇位于莘县南部,镇政府距县城40公里。
观城莘县观城镇位于莘县西南部,镇政府距县城45公里。
朝城莘县朝城镇位于莘县中部,镇政府距县城22公里。
清代
(一)府州县(二)治所今地名(三)地理方位
莘县 莘县莘城镇位于县城周围,为莘县政府驻地。
(四)经纬度
东经115º37´,北纬35º55´。
(四)经纬度
东经115º42´北纬35º09´
东经115º39´纬35º14´
(四)经纬度
东经115º42´北纬35º09´
东经115º39´纬35º14´
(四)经纬度
东经115º39´纬35º14´
东经115º42´北纬35º09´
(四)经纬度
东经115º39´北纬36º14´
(四)经纬度
东经115º39´北纬36º14´
东经115º34´纬36º03´
(四)经纬度
东经115º39´纬35º14´
东经115º22´北纬35º56´
东经115º34´纬36º03´
(四)经纬度
东经115º34´纬36º03´
东经115º39´纬35º14´
东经115º22´北纬35º56´
(四)经纬度
东经115º39´北纬36º14´
东经115º34´纬36º03´
东经115º22´北纬35º56´
(四)经纬度
东经115º39´北纬36º14´
东经115º37´,北纬35º55´。
东经115º22´北纬35º56´
东经115º34´纬36º03´
(四)经纬度
东经115º39´北纬36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