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专题学习》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杜甫诗歌专题 ppt课件

杜甫诗歌专题 ppt课件

5. 春望
此诗作于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 掠一空,满目凄凉。
前四句统 在“望”字 中,写春城 败象,饱含 感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后四句写心念 亲人境况,充 溢离情。
全诗抒发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写于陷贼、为官时期,表现了安史之乱中官吏的横暴 和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写于漂泊西南时期,表现了诗人晚年常年漂泊、老病 孤愁的遭际和忧国伤时的情怀。
秋兴八首(其一)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 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11. 旅夜书怀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四月, 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由成都 去重庆。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写于陷贼、为官时期,表现了诗人身逢安史之乱的个 人遭际和山河破碎的爱国情操。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诗专题鉴赏ppt课件

杜甫诗专题鉴赏ppt课件
题材不同
李白多写山水、游仙、饮酒等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 追求自由的精神;杜甫则多关心国家大事、人民疾苦,写 实性强。
表现手法
李白善于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语言华丽;杜甫则注重 细节描写和刻画,语言朴实。
21
与杜牧诗歌比较
时代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杜甫则 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 相对稳定。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杜甫诗歌,可以培养学 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杜甫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杜甫诗 歌,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
促进语文教育改革
将杜甫诗歌引入语文教育,可以 促进语文教育改革,推动语文教 育的发展和创新。
杜甫诗歌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疾苦,对现代文学创作具有深刻
的启示意义。
02
创新诗歌艺术形式
杜甫在诗歌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为现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和
启示。
2024/1/25
03
追求诗歌审美价值
杜甫诗歌追求审美价值,注重意象的营造和语言的锤炼,对现代诗歌创
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5
在教育领域应用推广
2024/1/25
长安十年
曾应试不第,困居长安 ,后得官为右卫率府兵
曹参军。
安史之乱
西南漂泊
因上疏救房琯触怒唐肃 宗而遭贬,后弃官。
寓居四川近十年,创作 了大量现实主义诗歌。
4
时代背景分析
政治背景
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 不安。
经济背景
文化背景
唐朝文化繁荣,诗歌创作达到高峰。
战乱导致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苦。

初中杜甫诗专题PPT优秀课件

初中杜甫诗专题PPT优秀课件
35
诗歌赏析
杜甫在早年曾在洛阳听过李龟年的演唱, 如今在潭州相遇不禁引起万千感慨,于是 以此诗相赠。 诗前二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了铺垫: 后二句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
全诗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 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
36
中心这首思诗想通过诗人追忆往
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 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 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 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 此现状的悲叹。
3、杜诗尖锐批判谴责 了统治者剥削压迫人 民的罪行
49
拓展:李杜比较
50
创作过程
李白 靠天才
“敏捷诗千 首飘零酒一 杯”
杜甫
靠勤奋
“读书破万 卷下笔如有 神”
51
创作结果
见激情
见功力
“笔落惊风雨 “为人性僻耽佳 ,诗成泣鬼神 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52
善于创渲作染手、段夸
诗歌从述说个人的痛苦,到让天下寒士都 得到欢乐,推己及人,感情得到升华,表现了 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28
情境二: 三湘都市报消息:长沙橘子洲移民搬迁工程已 经启动,橘子洲上首批居民已弃洲登岸,预计 在两个月时间内,橘子洲上居民将整体搬迁至 石岭塘枫林绿洲小区。从此,年年都遭水淹的 1600多户、4000多名橘子洲居民将永远脱离水
深沉博大的思想情感,忧国忧 民的价值关怀,浑融含蓄的气象 ,抑扬顿挫、回旋张弛的节奏, 共同构成了杜诗“沉郁顿挫”的 艺术风格。
严羽《沧浪诗话》“子美不能为太 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 郁。”
48
杜甫 诗歌 的思 想内 容
1、杜甫诗歌形象、广 泛、真实、深刻地反 映社会生活面貌
2、杜诗充满忧国忧民 的情怀

杜甫诗歌专题通用课件

杜甫诗歌专题通用课件

融合传统与现代
现代诗人借鉴杜甫的诗歌风格和 技巧,将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诗歌作品

拓展诗歌主题
杜甫的诗歌涉及广泛的主题和题 材,为现代诗人提供了拓展诗歌
主题和表达方式的启的瑰宝,通过传播杜甫的诗歌,让世界更 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
推动诗歌发展
成为教育内容
杜甫的诗歌被选入各种教材,成为文 学教育和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培 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杜甫的诗歌风格和技巧对后世的诗人 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诗歌的发展 和创新。
对现代诗歌的影响
提供灵感
杜甫的诗歌为现代诗人提供了丰 富的灵感,启发了他们对生命、
社会和自然的思考和表达。
杜甫的诗歌不仅在唐代广为流传,而 且在后世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之一。
02
杜甫诗歌风格
杜甫诗歌的特点
01
02
03
内容广泛
杜甫的诗歌涵盖了社会、 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 领域,具有广泛的主题和 内容。
深沉厚重
杜甫的诗歌语言深沉,情 感厚重,常常表达对人民 疾苦和社会不公的关注。
艺术精湛
杜甫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 非常精湛,注重诗歌的结 构、韵律和修辞,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杜甫诗歌的主题
社会批判
杜甫的诗歌常常对社会现实进行 批判,揭示社会矛盾和人民苦难

历史思考
杜甫的诗歌也经常涉及到历史事件 和人物,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评价 。
人生感悟
杜甫的诗歌还包含了很多对人生的 感悟和思考,表现出对生命意义的 探索。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杜甫诗歌专题ppt课件

杜甫诗歌专题ppt课件
杜甫的诗歌作为东方诗学的杰出代表, 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 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
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
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 推广,杜甫的诗歌也引起了越来越多 国际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形成了全球 范围内的杜甫研究热潮。
杜甫的诗歌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的瑰宝,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具有 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主要文学形式。
社会背景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士人崇尚风 雅,注重文化修养。同时,唐代 也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期,各 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为唐代文化
注入了新的活力。
杜甫创作历程及风格演变
创作历程
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即读书和漫游时期、困居长安时期、陷贼和为官时期、西南 飘泊时期。每个时期的创作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杜甫个人的思想情感。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中,杜甫以自身遭遇为切入点, 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
忧虑。
杜甫的诗歌中还表达了对仁政、 德治的向往和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体现了其高尚的政治理想和远大
的抱负。
03
杜甫诗歌艺术特Βιβλιοθήκη 分析雄浑豪放、气势磅礴风格
杜甫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如《登高》中的“风急天高 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歌内容赏析
通过行人答问的方式,从 人民的角度揭露了战争给 人民带来的苦难。
诗歌艺术特色
采用乐府民歌的形式,语 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动 人。
同类题材作品推荐
《三吏》、《丽人行》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生活题材作品感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背景介绍
诗歌内容赏析
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遭遇秋风破屋, 生活困顿。

杜甫诗歌专题PPT课件

杜甫诗歌专题PPT课件

-
24
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颔联写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 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衬托了 作者胸襟的博大。
-
25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
26
• 杜甫为什么被誉为“诗圣”?
-
27
一、杜诗的主要内容
• 爱国忧民: • 忧国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
-
16
(四)暂居西南时期(公元759-768)
杜甫在成都得到了亲友的资助,建了 一座草堂定居。在这里,他被严武的人推 荐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工部)。
这一时期,杜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相 对减少,抒情诗成为他创作的主要内容。 • 《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
34
• 既工于炼字炼句、准确凝炼、格律 严谨又通俗自然、描写深刻。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
31
杜诗的“沉郁顿挫” • 沉郁:是就诗歌内容来说的。
“沉”即“深”,“郁”即 “积”,指诗歌的内容深刻、 深厚、凝重。
• 顿挫:就艺术形式而言,既有 情感的千回百折,又有节奏音 调的抑扬顿挫。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 别》)等。
-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5
(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 象是:
国( )残破,城中春草丛生,无 人治理,一片破败的景象。 (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 诗人怎样的渴望?

杜甫诗专题鉴赏ppt课件(52页)

杜甫诗专题鉴赏ppt课件(52页)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颈联字字含悲,尾联点明缘由: 悲的根源何在?
常年做客他乡的羁旅之愁;
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
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
白发日渐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
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 情操的诗人形象。
尾联中“艰难” “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 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
不同点 :
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 《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 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 “风急”、“天高”、“鸟飞回”。 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 云接地阴”,但与《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情怀。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开:指帮助刘备开国 济:辅佐刘禅继位
三件大事
天下计:雄才大略 老臣心:忠心报国
尾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 抒发了自 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正如《唐诗钞》中语“ 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比较《秋兴》与《登高》
共同点:
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
艰辛,家愁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 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 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 章。 遣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 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

杜甫诗歌专题 ppt课件

杜甫诗歌专题 ppt课件

5. 春望
此诗作于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 掠一空,满目凄凉。
前四句统 在“望”字 中,写春城 败象,饱含 感叹。
杜甫诗选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于读书、壮游时期,表现了青年杜甫的广阔胸怀和 远大志向。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记言,征兵自诉征兵之苦。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
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
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记言,补充上一层内容,从逼租方面,揭露了人民
生活的另一重灾难。 通过当事人的口述,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
写于陷贼、为官时期,表现了安史之乱中官吏的横暴 和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写于漂泊西南时期,表现了诗人晚年常年漂泊、老病 孤愁的遭际和忧国伤时的情怀。
秋兴八首(其一)
写于陷贼、为官时期,表现了诗人身逢安史之乱的个 人遭际和山河破碎的爱国情操。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四首课件 语文版必修2(共36张PPT)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四首课件 语文版必修2(共36张PPT)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 (1)字音识记 ɡān ) ②崤山 ①干 云霄 ( . .
( xiáo )
③声啾 .啾(
jiū
chè ) ) ④吴楚东南坼 ( .
zhǔ ) ⑥危樯 ⑤渚 清沙白 ( . .
(qiánɡ)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辨形组词
潇潇洒 ① 萧姓萧 桅桅杆 ③ 危危险 戊戊戌 ② 戍戍边 坼坼裂 ④ 柝金柝
答案 “点行 频”(诗 眼),即 频繁征 兵。
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2.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 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 果。)并说明全诗的基调是怎样的。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 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 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 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 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 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 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 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②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4)词类活用
①或从十五北 防河:在北方,名词作状语 . ②未休 关西卒:使„„休,动词的使动用法 . ③今上 岳阳楼:登上,名词用作动词 . ④星垂平野阔 :变阔,形容词用作动词 .

《杜甫诗专题学习》 精品课件 (68张)

《杜甫诗专题学习》 精品课件 (68张)
•回顾下列这些诗是怎样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特点的?
《杜甫诗 专题学 习》 精 品课件 (68 张)
回顾----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寂寥孤清 雄浑瑰丽 深沉悲愤 飘零不遇
重视标题
1、通过“旅”字看背景 2、通过“夜”字察实景 3、通过“抒怀”悟实情
2020/12/29
《杜甫诗 专题学 习》 精 品课件 (68 张)
《杜甫诗 专题学 习》 精 品课件 (68 张)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 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 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 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 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极为凝炼,乃千古名 句。
《杜甫诗 专题学 习》 精 品课件 (68 张)
思考:我们如何读诗?
解意象,悟诗情
看一看:题目、作者、诗序、注释 抓一抓:景物及其特点 —— 意境 辨一辨:景与情的关系
2020/12/29
《杜甫诗 专题学 习》 精 品课件 (68 张)
《杜甫诗 专题学 习》 精 品课件 (68 张)
思考:我们如何读诗? 解意象,悟诗情
《杜甫诗 专题学 习》 精 品课件 (68 张)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空阔寂寥,心境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苍凉、古今独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愁苦沉痛)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无限悲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空阔寂寥,心境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苍凉、古今独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愁苦沉痛)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无限悲苦)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三读:读出诗意, 体会作者融入诗中的 悲情。
2020/12/17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从颈联可以看出杜甫遭遇了哪些悲苦的事情?
︻颈联︼
万里, 一悲:地之远也; 秋, 二悲:时之凄惨也; 作客, 三悲:羁旅也; 常作客, 四悲:久旅也; 百年, 五悲:迟暮也; 多病, 六悲:衰疾也; 台, 七悲:高迥处也; 独登台, 八悲:无亲朋也。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杜甫诗专题学习
《蜀相》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 《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2020/12/17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学习目标
• 1、解读杜甫诗歌中景与情,感受诗人深沉的苦 痛与忧思。
• 2、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 3、激情诵读,进入诗境,感悟伟大诗人的人格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 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可是有 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老眼混浊, 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只能漂泊异乡。
他步履蹒跚的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 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 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 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悲哀凄楚
身心俱冷 渺小孤单
孤苦无依 寂寞悲凉
意境空阔寂寥,心境凄凉
2020/12/17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
凋零、萧瑟
苍茫、雄浑
诗人为何要写落木、长江?
落木——身世飘零 长江——渺小短暂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三读:读出诗意, 体会作者融入诗中的 悲情。
2020/12/17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杜甫之《登高》
其景至大至刚 其情至沉至深
杜甫之诗风
沉郁顿挫
2020/12/17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
2020/12/17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登高
1、一读:找出诗中意
象,体会意象特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并概括意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二读:读出节奏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情感,找出统领全诗 感情的词语。
蜀相
回顾----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寂寞荒凉 凄清感伤 歌颂诸葛亮
深沉感慨
诗人借歌颂诸葛 亮的过人才智和 丰功伟绩,惋惜 诸葛亮的壮志未 酬,抒发了自己 的功业未就的深 沉感慨。
•回顾下列这些诗是怎样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特点的?
回顾----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寂寥孤清 雄浑瑰丽 深沉悲愤 飘零不遇
重视标题
1、通过“旅”字看背景 2、通过“夜”字察实景 3、通过“抒怀”悟实情
魅力。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沉即“深”,深刻、深厚。 郁即“积”,凝重、含蓄。 沉郁,是指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沉。 顿挫,是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以节奏的缓急相间,音调的抑 扬顿挫和旋律的铿锵跌宕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
2020/12/17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意境雄浑开阔,声调抑扬顿挫,铿锵响亮, 情感表达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感情深沉悲凉。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 极精确。
2020/12/17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罗大经
︻尾联︼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无限悲苦,郁积一身
艰难苦恨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国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自身:八苦——壮志未酬
阁夜 回顾----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凄凉寒怆 悲壮雄浑 忧国忧民
写诗人在夔州西 阁中独对长夜之 所见,所闻和所 感,表达诗人忧 国伤时的深沉情 怀。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登高
1、一读:找出诗中意
象,体会意象特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并概括意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二读:读出节奏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情感,找出统领全诗 感情的词语。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三读:读出诗意, 体会作者融入诗中的 悲情。
2020/12/17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首联︼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猿声凄厉
烈烈西风 天高地迥
盘旋的飞鸟 清冷的江面
这些景物寄寓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或情感?
2020/12/17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首联︼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回顾----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老杜品格,穷而愈
登岳阳楼
坚,悲而能壮,在自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引题:交代背景
怨身世之中,仍保持 傲岸的气魄与阔大的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意境:宽阔宏伟
胸襟。 以阔壮之景寓悲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个人景况:凄凉落寞 凉之怀的抒情境界。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国事艰难:广阔胸襟
相似联想 衬托
2020/12/17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沉郁苍凉、古今独步
《杜甫诗 专题学 习》精 品课件
登高
1、一读:找出诗中意
象,体会意象特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并概括意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二读:读出节奏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情感,找出统领全诗 感情的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