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照明技术》电视剧的布光方法
影视照明专业布光
场景氛围。
服装道具在照明设计中作用
服装色彩与灯光搭配
01
根据服装的颜色和质地,选择合适的灯光进行搭配,以展现服
装的最佳效果。
道具光影效果
02
运用灯光为道具打造独特的光影效果,增强其艺术表现力和叙
事功能。
场景氛围营造
03
通过灯光与服装道具的有机结合,共同营造出符合剧情需要的
场景氛围。
实例分析:经典角色塑造照明设计
STEP 02
STEP 03
特效光应用
根据需要,运用特效灯光 设备如激光灯、染色灯等, 打造特殊光影效果。
STEP 01
背景光设置
根据场景需要,设置背景 光源以突出背景元素或营 造特定氛围。
补光运用
使用补光灯等设备对场景 中的阴影部分进行补光, 提高画面整体亮度。
实例分析:不同类型场景布光实践
室内场景布光
补光和背景光等技巧。
室外场景布光
分析室外场景的布光特点,探讨如 何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进行补光 和造型。
特殊场景布光
针对特殊拍摄场景如夜景、水下等, 分享专业布光技巧和经验。
Part
03
人物角色塑造与照明设计
Part
03
人物角色塑造与照明设计
人物面部特征分析及照明需求
面部轮廓塑造
通过侧光、逆光等手法,强化面 部轮廓,突出角色的立体感。
肤色还原与美化
选择合适的灯光色温和照度,真 实还原肤色,同时根据角色需要
适当美化。
表情细节展现
运用局部照明或特写照明,凸显 角色表情变化,传递情感信息。
人物面部特征分析及照明需求
面部轮廓塑造
通过侧光、逆光等手法,强化面 部轮廓,突出角色的立体感。
《影视照明技术》人物布光
第七章、人物布光
二、灯位、光型、光质的造型原理与作用 (二)侧光灯位 前侧光(20~30度)造型特点:光线效果分布在脸一侧, 另一侧存在阴影,能较好表现轮廓线条,图像效果有光 源感,光影效果非对称。
1、使用中低位前侧硬光,影子紧凑,稍有曲线,有适中的三维造型。 2、使用高位前侧光,鼻子、头部光影拉长,鼻影边缘接近嘴角,整体效 果不协调,出现戏剧性光效。 3、用柔光作辅助光使用,起到柔化光影、丰富层次的作用。
人物、阳光、反光板的关系
第七章、人物布光
七、反射光布光 (二)反射光在外景中的运用 阳光作为主光在前侧光位,人物 成明暗调光效,设置辅助光反光 板,可以减弱明暗对比,丰富暗 部层次。设置逆光反光板,增加 了人物造型,间隔了空间。
阳光为主光在前侧光位,辅助光 逆光分别使用反光板
第七章、人物布光
七、反射光布光 (二)反射光在外景中的运用 阳光作为主光在侧光光位,明暗 调光效进一步加大,为了提高暗 部亮度,把辅助光反光板往前提, 设置在中侧光位置。逆光反光板 设置在轮廓光位置。
第七章、人物布光
二、灯位、光型、光质的造型原理与作用 (二)侧光灯位 左右侧灯位(90度)造型特点:光源明确,人物造型感 清晰,有力度。
1、电视节目(演播室或人物采访)人物布光中60~90度侧光不作为主光 使用。 2、影视剧拍摄布光,左右侧光是经常出现,如窗前阳光下侧面人像,沙 发旁落地灯下的侧面人像。 3、文艺晚会灯光设计中,左右侧光是不可缺少的灯位,对侧机位画面构 图尤其重要。 4、左右侧光是模拟阳光和水的反射光的有利灯位。
第七章、人物布光
四、双人布光 (二)每灯单用途布光方法 分别三点式布光:主光、辅助光、逆光都为专用灯位。 灯位的水平角度、垂直角度都严格按照人物光三点布光 原理进行。
09《影视照明技术》综合文艺节目的灯光设计
第九章、综合文艺节目的灯光设计 第九章、
一、舞台灯光的设置 (8)流动光:在舞台的两侧台面上设置了可随时移动的流 动灯,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的光线,当需要观众 的场面时,可以对观众进行照明。
第九章、综合文艺节目的灯光设计 第九章、
一、舞台灯光的设置 (9)追光:设置在观众席或其他特定的位置。是跟踪表演 的演员或突出某一景物的特定光线,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九章、综合文艺节目的灯光设计 第九章、
一、舞台灯光的设置 (1)面光: 对于面光灯之间的搭配,通常把20度~30度的面光作为 主光,把45度左右的面光作为辅助光,形成面光的主光、 辅助光布光方法。 主光 辅助光 面 光 的 组 合 照 明
第九章、综合文艺节目的灯光设计 第九章、
一、舞台灯光的设置 (2)耳光: 是左右对称地设置在舞台外、靠近台口两侧的灯光,耳 光灯的多少是根据舞台的大小进行设置的。耳光的光线 从侧面投向舞台表演区,形成前侧光的照明效果,加强 舞台景物的立体造型,与面光组合,创造不同的人物形 象。 面 光 与 耳 光 的 组 合
一、舞台灯光的设置 (4)柱光: 柱光灯是设置在舞台两个边 框内的灯光,上下组合,柱 光也称内耳光,自台口内的 左右两侧向舞台的表演区投 射,一般选用聚光灯。柱光 可以进行对称式布光或交叉 式布光,对舞台表演区的中 区和后区进行照明,以弥补 面光和耳光的不足。
柱光的交叉照明
第九章、综合文艺节目的灯光设计 第九章、
第九章、综合文艺节目的灯光设计 第九章、
一、舞台灯光的设置 (1)面光: 主要功能是为人物的正面提供照明,也作为舞台的基础 光(底子光)。 均 匀 照 明 表 演 区
第九章、综合文艺节目的灯光设计 第九章、
一、舞台灯光的设置 (1)面光: 面光采用正面主光,类似于平光布光法,虽然立体感不 强,但人物整体形象完整,适合于音乐会演奏、会议主 席台的布光;采用稍侧的面光作为主光布光,也就是明 暗对比法的布光方法,人物立体感强,适合于文艺节目 的人物塑造。 斜 侧 面 光
电视布光技巧
电视布光技巧
在摄影棚、演播室影视节目拍摄中,多个光源,多种光线,分清主次,各司其职。
下面就让店铺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1、主光
起到主要造型的作用,是刻画人物和表现环境的主要光线,又叫塑型光。
一般常用的主光以直射光从前侧位照射居多,因为这样的光生活中常见,又能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主光光位、强度确定后,与不同亮度的辅助光配合使用可以创造画面不同的软、硬调子,不同的反差,不同的光线气氛和效果。
室外拍摄,以阳光或天空光为主,选择阳光位置,或正或侧或逆。
外景拍摄,只要与内容吻合,阳光在逆光光位作主光,人物造型显得十分生动,自然逼真。
拍摄动物、花鸟时,用逆光作主光效果更为栩栩如生。
2、辅助光(副光)
对主光起辅助作用。
多用散射光,无阴影的软光,减弱主光形成的阴影,减少明暗反差,提高暗部亮度,暗部细节质感和层次得到表现,弥补主光的不足。
辅助光的亮度低于主光,主光和辅助光的光比(亮度比值)大小决定了影调反差的大小。
3、轮廓光
是被摄体产生明亮轮廓线条的光线,勾画被摄物体轮廓形式的光线。
多采用逆光或侧逆光光位来完成。
使景物产生局部或完整的亮的边缘,有助于把主体与背景区分开,生动,鲜明,展示物体轮廓形式,可区分多层景物,有利于表现画面形式感、立体感和空间感,装饰性和美化效果。
三点布光,先布主体光,初步造型,再布辅助光,弥补主光造型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被摄体造型,用轮廓光勾出被摄体的轮廓线条,与背景分开,增强空间感。
用灯要少,符合生活依据。
4、背景光
照亮被摄主体所处背景的光线,映衬对比,和谐统一,突出主体。
08《影视照明技术》电视剧的布光方法
1.全景镜头(以一个拍摄机位拍摄现代家居)
利用阳台方向的自然光,作为主光,在摄像机右侧用散光 镝灯加柔光纸作辅助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沙发及落 地灯向前平移1米,在后上方,利用横向撑杆吊挂1支逆光灯
。
室内日景(全景)
第6页,共10页。
第八章、电视剧的布光方法
六、实景的室内日景布光方法 2.中近景镜头(以一个拍摄机位拍摄现代家居)
厂 景 室 内 日 景 ( 全 景 )
第9页,共10页。
第八章、电视剧的布光方法
七、室外日景、室内夜景、室外夜景、反光板的运用。
第10页,共10页。
全景往往只是一种交代或者是过渡,而中近景才是有戏的画面。因 此,此时的灯光效果直接影响片子质量,布光必须细腻。
室内日景(中近景)
第7页,共10页。
第八章、电视剧的布光方法
六、实景的室内日景布光方法 3.近景、特写镜头(以一个拍摄机位拍摄现代家居)
近景、特写是剧中的重点画面,必须根据剧情和人物的思想 情绪进行布光,此时的眼神光最重要。人物特写光离不开三 点布光法的原则,只不过是要根据人物此时此刻的心志,调 整光比,使之与剧情协调。
室内日景(特写)
第8页,共10页。
第八章、电视剧的布光方法
七、厂景的室内日景布光方法 厂景室内与实景所不同的是:可以全部采用3200K色温的灯 具;所有灯具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吊杆调整位置、高度;3.
全景必须解决镜头透过阳台所能看到的户外景物,最基本的做法是 用档片处理。档片可以是蓝天、街道或树木。这些档片都要用灯光 处理,尤其要调节好合适的亮度,使人感觉真实可信,而不会喧宾 夺主。
第八章、电视剧的布光方法
一、电视剧的用光理念:首先突出真字(真实的环境感、时间感、 时代感),再根据剧情进行艺术加工,再遵循艺术源于生活,高于 生活的原则,进行艺术创作。
影视照明教学课件:第三章 影视布光
灯光的控制
亮度的控制:
❖ 选用不同的灯泡瓦数。功率越大,亮度越大。 ❖ 改变灯具到被摄物的距离。距离越远,亮度越小,
照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在灯具前加网罩或柔光纸等,使光线照度减小。 ❖ 调整聚光型灯具的会聚与发散,使亮度增减。 ❖ 调整调光设备改变灯光亮度 ❖ 把光源直接照射,改变间接照射,可使照度降低。
侧光照明
❖主光与辅助光的光比 不小于2:1。
❖背景光与辅助光光比 为1:2或1:1。
❖轮廓光灯的位置一般 在主光灯所对应的那 个角度上。
❖背景灯要根据主体亮 度变化而变化。
侧光照明
❖特点是: 画面有明显的明
暗配置,人物立体感 强,明暗反差适中, 整个画面的调子明快、 有活力。
三 电视布光的常见方案
❖轮廓光可由主、辅光的位置决定其高低。
KFB
❖Key Light ❖Fill Light ❖Back Light
规律
❖要使胖脸变瘦,则光位的水平角、垂直角 都大一些。主、辅光的光比大一些。
❖要使瘦脸变胖一些,光位与之相反,即水 平角正一些,垂直角低一些,光比小一些。
规律
❖女性肖像,一般多采用软光正面照射。 ❖如果主光过于陡斜,眼窝就会变黑,眼睛
动态人物布光
将物体活动划分为一系列
重点区和瞬间区。
分
物体在重点区的活动时间
区
和相对静止时间较长,需要有
布 光
好的布光效果,物体在瞬时区 很快就通过了,只需适当照明,
影调反差与重点区相差不大即
可。
动态人物布光
按照物体活动的路线环
分 区 布 光
境及在每一相对位置的活动 范围利用三点布光法进行连 续布光,使物体运动方向发 生变化时,主光、辅光和逆
浅谈影视灯光照明的设计原则及布光技巧
浅谈影视灯光照明的设计原则及布光技巧影视灯光大致分为电影灯光照明和电视节目灯光照明,其特点是多讲求还原客观自然光效,多追求光效真实性、合理性,布光时多考虑摄录设备与光源的协调性。
1.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灯光照明分为外景灯光照明和室内灯光照明。
外景灯光照明一般要尊重自然光线的规律,尽量重现或适度补充自然光效;室内灯光照明则要求充分考虑感光材料的特性,依据胶片种类和感光度的不同使用照度和色温适度的灯具。
所选用的灯具以传统灯具为主,但功率相对较大,光源色温较高。
同时还要注意感光材料的宽容度,严格控制光比。
2.电视节目灯光照明电视节目灯光照明主要分为影视剧照明、演播室照明和电视新闻外景照明等方面。
(1)影视剧照明影视剧照明同电影灯光照明比较接近,不同的是摄像机对于照度的适应范围要弱,但对色温的适应性要比胶片好一些(2)演播室照明演播室照明作为特殊的塑型光效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即在确定布光方案前,要详细了解所用摄录设备的性能特点,并对播音员的面部特征作分析研究,同时还要考虑其他造型手段(如发式、服装面料和颜色等)对人物造型的影响,以便通过布光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
背景光的亮度要低于人物光,与人物光的比例宜在1:1.5至1:2之间。
在布光时要尽可能减少阴影,把多余的光控制在播音员背后。
在色彩运用上不要过深、过杂,宜用浅色调或中性色,色彩过重会影响播音员的服饰和形象,造成喧宾夺主。
还要根据男女播音员的脸部特征,确定主光灯位。
若两人的脸型差异较大,需分别设定主光,灯位的高低、角度要依人物脸型确定。
主光是人物造型的主要光源,是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人物轮廓和肤色气质的光,灯的方位角度要依据人物的面向和脸部特征而定。
一般情况下,主光灯在播音员面向一边。
布光中女播音员的灯位不宜过高或过侧,主光的位置一般在平行度的30°~50°,高度以坐姿时鼻影再偏下一点为佳。
一般辅助光的影子不要过鼻梁,避免蝴蝶型鼻影,亮度与主光亮度的比例以2:1至2:1.5为宜。
电视台演播室灯光5大布光方法
电视台演播室灯光由于节目内容的不同,其布光方法也有多种,灯光师要结合节目的内容和定位,采用合适的演播室灯光布光方法,利用灯光来烘托节目气氛,提升电视节目的质量。
以下为大家分享电视台演播室灯光常用的5大布光方法。
1、三点布光三点布光是电视台演播室灯光基本布光方法,由主光、逆光、辅助光三部分组成,逆光的位置可以随意变动。
逆光可以是一盏正背面的灯,也可以是一盏或两盏侧背面的逆光灯。
2、双主光布光此种电视台演播室灯光布光方法是给主持人部分位置提供主光、辅助光和某种逆光,使各种位置都能表现出主要光源,它可以把表演区分为两个区域,采用单逆光或双逆光。
3、软正面光先用灯光将演播区域打亮,避免出现曝光不足的问题。
电视台演播室灯光采用软正面光的布光方法,拍摄人物清晰,但效果比较平淡,如果从一侧突出软光,而不是均衡分布全面照明,那么人物的基本造型将得到了改善。
再增加逆光灯照明,会增加人物造型,特别是从斜角度拍摄,这种效果非常明显。
4、侧主光在演播区域两侧布置硬光LED聚光灯作为主光和逆光,再用软光LED影视平板灯从演播区正面照明作为辅助光,此种即为电视台演播室灯光的侧主光布光方法。
此种布光方法较为复杂,在演播区正面的关键角度采用软光作为底光,可以获得非常出色的灯光效果,再根据局部演播区域的需要沿侧面布聚光灯。
5、总体布光电视台演播室灯光布光方法之总体布光是指把整个表演区分成若干个局部各自进行“三点”布光,使每个位置都有专用的主光、辅助光、逆光照明,形成整体的多主光、多辅助光、多逆光。
此种演播室灯光布光方法适用于主持人位置分散,但头部活动有限的电视节目。
三点布光、双主光布光、软正面光、侧主光、总体布光是常见的5种电视台演播室灯光布光方法,灯光师结合电视节目内容合理的选择演播室灯光布光方法,将有效的提升电视节目的质量。
影视布光和知识
/news.asp?BigClass=影视资讯&SmallClass=影视知识/N.aspx?SID=9天诚传媒唯美影视布光人像摄影所应用的很多布光方式是从其它姊妹艺术中借鉴过来的,如从绘画艺术中借鉴了伦勃朗布光。
人像摄影的影视布光法就是借鉴了电影、影视广告等的布光方式,再根据平面摄影的特点进行了简化、概括,从而形成了人像摄影的影视布光法。
一、蝴蝶光布光法(派拉蒙光)蝴蝶光布光也叫派拉蒙光,是早期好莱坞影片或剧照拍摄中惯用的布光法,俗称蝴蝶光。
蝴蝶光是人像摄影中的一种特殊的用光方式。
蝴蝶光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斜顶光,也是正面光或者是顺光的一种用光方式。
蝴蝶光的通常布光方式是主光源在镜头光轴上方,也就是在被摄者脸部的正前方,由上向下45°方向投射到人物的面部,在鼻子的下方投射出阴影,阴影似蝴蝶的形状,使人物脸部有一定的层次感。
(一)适用人群运用蝴蝶光拍摄的人像具有一种浪漫的色彩,同时又带有一点点怀旧的味道。
西方早期的人像摄影师都采用蝴蝶光拍摄人像。
这种布光方法比较适合西方人和骨骼分明的人。
这种拍摄手法适用于气质比较优雅的被摄者,这种技术运用在女性被摄者身上要比用在男性被摄者身上的效果更加理想。
运用蝴蝶光拍摄出来的照片会把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被摄者的面部中心部位。
至于阴影的深浅和方向要看具体的环境来灵活操作。
(二)具体布光方式1.柔光我们在布蝴蝶光时,主光光质可以是柔光的。
柔光照射面积大、光质柔和、反差小。
蝴蝶光的通常布光方式是主光源在镜头光轴上方,也就是在被摄者脸部的正前方 ,由上向下45°方向投射到人物的面部 ,在鼻子下方形成的阴影(基本位于鼻子与上唇的中间位置)似蝴蝶的形状,使人物脸部有一定的层次感。
由于光在人物的前上方,往往会导致人物没有眼神光,所以,我们要在人物的下方放置一块反光板,这样既可以给人物补光减少反差增加层次,又可以形成人物的眼神光。
见图1、光位图1。
三点布光的方法和特点
三点布光的方法和特点三点布光法是电影、电视拍摄场景时,运用主光、辅光、轮廓光三种基本光进行照明布置,能将三维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和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二维电视屏幕上。
三点布光法是保证人物基本造型的程式化照明方法,能够更好地营造出电视画面的空间感、透视感、立体感。
主光。
即一个画面的主要光线,它主要形成骨架作用和造型作用,它的灯位在人物正前方呈弧型排列,从水平上看,主光应在人物与摄像机连线的左侧或右侧40度~60度的夹角范围之中,高度垂直与人物连线即离地面一般在2.3~3.1m,离人物3m左右。
这种光生成物体的主要光亮部分,并确定光照的主要角度。
主光通常比照明物体的其他光要亮些,而且往往在场景中投射出最深、最清晰的阴影。
一般主光是在摄像机后30度或40度位置直照物体,使物体有个照射效果还有阴影,光强度要稍微高,强度越高阴影越明显,通常用它来照亮场景中主要对象与周围区域,并承担给主体对象投影的功能。
主要的明暗关系有主光决定,包括投影的方向。
主光的光质一般相对辅光可以硬一些,主光的光位是根据被摄者的表现需要、画面艺术气氛塑造的要求以及画面影调表现等因素来灵活决定,主光的强度一般在画面中相对来说是较强的,可以根据画面的实际曝光量、主辅光之间的光比、数码相机的感光度等因素来决定的。
辅助光。
又称为补光,这种光使主光形成的光亮部分变柔并延伸开,使物体的更多部分可见。
辅助光可以模拟场景中反射光源或次要光源的效果。
一般为散射光,用一个聚光灯照射扇形反射面,以形成一种均匀的、非直射性的柔和光源,,用它来填充阴影区以及被主体光遗漏的场景区域、调和明暗区域之间的反差,同时能形成景深与层次,而且这种广泛均匀布光的特性使它为场景打一层底色,定义了场景的基调。
由于要达到柔和照明的效果,通常辅助光的亮度只有主体光的50%-80%,它决定画面的反差,消除主光投射下的阴影,补充照明、强调层次部分,一般辅助光位在连线人物左或右10度~20度夹角的范围内,高度与水平夹角15度即离地面约2m,离人物2.5m,但我们应注意光比的关系,辅助光和主光比应为1:2。
电视剧拍摄灯光布置技巧分享
电视剧拍摄灯光布置技巧分享在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中,灯光布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灯光布置,可以营造出适宜的氛围,增强影视作品的表现力和观赏性。
本文将分享一些电视剧拍摄中常用的灯光布置技巧,帮助摄制组提升拍摄质量。
一、了解剧本需求在开始灯光布置之前,摄制组首先要详细阅读剧本,了解故事情节和场景设置。
通过深入理解剧本,可以更好地把握每一场景所需要的灯光效果,为后续的灯光布置打下基础。
二、合理利用天然光源在拍摄电视剧时,常常会利用天然光源来增强画面效果。
例如,在拍摄室内场景时,可以将摄影机镜头朝向窗外,利用自然光的渗入来烘托画面氛围。
同时,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光线变化,摄制组可以灵活调整拍摄时机,以获取更加理想的光线效果。
三、使用主要光源电视剧拍摄中常常使用三种主要光源,分别是主光、补光和背光。
主光是指用于照亮演员主体的光源,通常设置在演员前方45度角,可以突出演员的轮廓和层次感。
补光则是用来平衡画面整体的光线,避免出现过于强烈或过于明暗的情况。
而背光则是用于烘托演员与背景之间的分离感,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运用色温变化色温是指光的颜色温度,不同的色温可以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在电视剧拍摄中,通过调整灯光的色温,可以为每个场景赋予独特的情绪。
例如,使用较为暖色的灯光可以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而较为冷色的灯光则可以打造出紧张或恐怖的感觉。
五、利用剪影效果剪影效果指的是通过背光使演员或物体的轮廓形成黑色的效果。
在特定的情节和场景中,运用剪影效果可以增加影视作品的艺术感和悬疑感。
摄制组可以通过调整背光的强度和角度,使得背光不仅提供背景照明,同时也营造出引人遐想的视觉效果。
六、注意避免反光和阴影在电视剧拍摄中,反光和阴影常常是摄制组需要避免的问题。
反光会导致画面出现过于亮的区域,而阴影则会让画面过于暗淡。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摄制组可以通过调整灯光位置和光源的强度,以及增加补光来解决。
此外,注意使用光扩散器等辅助器材,可以有效减少反光和阴影的出现。
学习单元五电视照明任务一三点式布光PPT.
灯光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点布光法
1、三点布光法的产生
依据的原理是来自于生活。 它用主光、辅助光、逆光对被摄者进行布光,有意识地在被摄者的面 部造成阴影,使之有明暗变化,但整体影调并不超出摄像机的动态范围。 这种布光方法适合电视新闻类节目给播音员布光,对多人的大场面也 可以参考这种方法进行布光设计。
• 双逆光的位置选择不宜过高或过低,能勾画脸颊两侧线 条、脸部轮廓光效果为佳。
注意:要注意使用对象,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双逆光设置。
新闻主持人的三点布光应注意几个要点:
1.摄像机、副光、人物、逆光要成一条直线; 2.主光水平光位为45°,高低位置以形成人物鼻
影“等线三角形”为最佳; 3.修饰光并非限制一盏,但要严格控制亮度与遮
2、三点布光的顺序
①主光 一般为硬光源。
2、三点布光的顺序
②辅助光
辅助光一般选用散光灯,理想的辅助光应该是柔和的。
2、三点布光的顺序
③轮廓光
• 单逆光一般选择在水平光位180°或稍偏190 °-195 °的 位置,垂直光位50 °-60 °之间。
正逆光配置
侧逆光配置
2、三点布光的顺序
③轮廓光
挡。此光以不出现鼻影为最佳修饰光照度; 4.逆、主、副光比一般为2:1,副、背景光比一
般为1:1(抠像除外); 5.副光不宜过高,逆光不宜过前。
二、多机镜头时,如果两人间距较远或肤色差别较大,一路主光不能很
二、多人物布光的灵活运用
2、两人面对面布光方法
项目实施
项目名称:单人采访布光、拍摄 一、预期目标
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巩固学生采访布光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人工光源的调制 及电视画面拍摄的综合能力。
影视布光的要点
影视布光的要点影视布光是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决定整个画面的质量和效果。
在影视制作中,布光通常由专业的灯光师来负责,他们需要根据导演的意图和剧情需要来进行合理的灯光设计和布置。
下面将从灯光类型、灯具选择、灯光调色等方面详细介绍影视布光的要点。
一、灯光类型1.硬光:硬光是指直射在人物或物体上的明亮强烈的光线,它能够凸显出物体表面的纹理和细节,但过于强烈会使画面过于刺眼。
2.软光:软光是指经过漫反射后形成柔和均匀的光线,它能够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柔和自然,并且可以减少皮肤上的瑕疵。
3.侧面光:侧面光是指从人物或物体侧方照射过来的明亮强烈的光线,它能够突出人物或物体轮廓,并且可以形成有层次感的画面。
4.背景光:背景光是指用来照亮背景的光线,它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同时也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二、灯具选择1.反射镜灯:反射镜灯是一种常用的硬光灯具,它能够产生强烈的直射光线,并且可以通过变焦和聚光来控制光线的范围和强度。
2.柔光箱:柔光箱是一种常用的软光灯具,它能够产生柔和均匀的光线,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内部反射板和滤纸来调节光线亮度和颜色温度。
3.侧面灯:侧面灯通常采用长形柔性灯带或者小型LED灯条来实现,它能够产生均匀柔和的侧面照明效果。
4.背景灯:背景灯通常采用彩色LED灯或者投影仪来实现,它能够产生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背景效果。
三、灯光调色1.白平衡:白平衡是指根据环境中主要颜色的温度来调节摄像机的颜色平衡,使得白色看起来真实自然。
2.色温: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偏暖或偏冷的程度,一般用开尔文数值表示。
在影视制作中,常用的色温范围为3200K-5600K。
3.滤镜:滤镜是一种可以改变灯光颜色和亮度的装置,它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某种颜色的光线来调节画面效果。
4.控制器:控制器是一种可以对灯光进行精细控制和调整的设备,它可以通过遥控器或者软件来实现对灯光亮度、颜色等参数的调节。
舞台灯光和影视灯光的设计原则及布光技巧
舞台灯光和影视灯光的设计原则及布光技巧舞台灯光舞台灯光照明大致分为剧场舞台灯光照明和综艺晚会灯光照明,其特点主要是讲求现场观赏效果,往往具有一定的艺术主观抽象性。
1.剧场舞台灯光照明根据演出剧目的不同,对灯具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这里所说的剧场舞台的基本灯具配置是指基本能满足一般的歌剧、舞剧、芭蕾、话剧、地方戏剧等演出需要。
筒灯,也称RAP灯,其构造是在圆筒内安装镜面灯泡或是在反光碗内安装溴钨灯泡,主要特性是能射出较固定的光束,光束角度宽窄多种,但光斑大小不能调整;天排灯、地排灯,大功率的散光灯,用来上下照射天幕用,要求光亮而均衡,照射面积大;成像灯或称造型灯、椭球聚光灯,其光束角度有多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应用,主要特性是能如幻灯似的将光斑切割成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形状,或投射出所需的各种图案花纹,功率也有1KW、2KW等可选择配置;还有应用越来越少的聚光灯,舞台上用的聚光灯是指灯前面使用平凸聚光镜,这种灯具可以调节光斑大小,出来的光束比较集中,旁边漫射的光线比较小,功率有0.5W~5KW多种,焦距有长、中、短之分,可以视射距的远近按需选用。
舞台灯光照明用光多以定点光源为主,配以不同的颜色,以达到各种视觉效果。
舞台灯光照明首先尊重的是人的肉眼,即充分考虑人们的观赏习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塑型。
2.综艺晚会灯光照明大型综艺晚会是一种长久不衰的艺术形式,并且发展迅速,其形式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如春节晚会、各种专题性质的晚会、不同节日的纪念晚会等;从场面上看,越来越复杂化,有不同类型的演播厅、露天剧场、舞台、体育场和广场等;从受众方面看,层次越来越高,人数越来越多;从节目形式上看,有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
综艺晚会的灯光设计是在舞台灯光的基础之上,融入很多新的元素,并使用先进照明用光器材,布光时更注意角度选择的多样性。
在灯具的选择上,综艺晚会大都使用了先进的电脑灯,总体布光基本照度控制在800LX~1000LX范围内,采用分区布光,前区照度在2000LX~2500LX范围内,中区照度为1500LX~2000LX,后区照度为800LX~1000LX,而且光效的变化快速而多样。
影视剧常用的灯光配置方法
影视剧常用的灯光配置方法影视剧常用的灯光配置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常见的配置方法。
1. 主灯光主灯光是影视拍摄中最重要的灯光之一,它通常用于照亮主角或主要景物。
主灯光常用的配置方法有:(1)三点照明法:这是最常见的主灯光配置方法,其中包括主光源、补光源和背景光源三个灯光位置。
主光源放在摄像机前方,用于照亮主体物体的正面;补光源放在摄像机侧面,用于填充主体物体的阴影部分;背景光源放在主体物体后方,用于照亮背景,增加画面层次感。
(2)一点照明法:这是一种简单的主灯光配置方法,只使用一个主光源。
主光源放在摄像机前方稍偏一侧,用于照亮主角或主要景物。
2. 填光灯填光灯是辅助主灯光的一种灯光,主要用于填补主灯照明过程中产生的阴影部分。
填光灯常用的配置方法有:(1)软光源:软光源常常使用扩散罩或灯罩来使光线更均匀柔和,减少刺眼的强光。
它可以放置在摄像机侧面,用于填光以减少主灯的阴影。
(2)反光板:反光板是一种常用的灯光辅助设备,通过反射主灯光或填光灯的光线来增加光线投射的方向,减少阴影。
反光板可以放置在拍摄对象的侧面或下方。
3. 特效灯特效灯是为了制造特殊效果而使用的灯光,常用的配置方法有:(1)背景灯:背景灯是用于照亮场景背景的灯光,以增加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
背景灯可以采用不同的色温、亮度和方向来制造不同的氛围效果。
(2)移动灯:移动灯是一种可以调节灯光颜色、亮度和投射方向的灯光设备,通常用于制造闪光效果或特定场景的特殊灯光效果。
(3)特效灯:特效灯是为了制造特殊效果而设计的灯光,常用于模拟火光、闪电等特殊场景。
它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和亮度来制造不同的特效。
4. 前景灯前景灯是用于照亮前景或近景物体的灯光,常用的配置方法有:(1)侧光:侧光是一种通过侧面照射物体来创造对比和增加画面立体感的灯光效果。
侧光可以使物体轮廓更加清晰,并产生阴影效果。
(2)底光:底光是通过底部照射物体来增加画面明亮度和立体感的一种灯光。
影视拍摄灯光教学 2
影视拍摄灯光教学-布光主光灯具架在摄影机正后方到约30或45度角的位置,向主体正面打光。
主光是强调主体事物的照明光,也是决定光源方向的主要光线,因此主光通常会用较强的光线来照射主体。
同时必须注意造成的阴影,光线愈强愈锐利,造成的阴影愈明显,亮度对比及反差就愈大。
副光副光又称补光,灯具架在相对於主灯位置的另一方,与摄影机约呈30或45度角,向主体正面略侧面打光,主要是把主光在另一侧面造成的阴影修掉,让部分黑暗的区域稍微明亮,增加主光与阴影间的中间色调,使画面看起来更生动,更有层次和立体感。
大部分补光会比主光打得柔和些,以免抢了主光的角色。
某些刻意製造阴影效果的场合,补光会故意打得柔弱一些,甚至就不打补光了。
背光或称「反光」、「轮廓光」,架设在主体后侧,并且可以避开摄影机拍到的地方,用以勾勒出主体的轮廓,让主体和背景间產生空间感和立体感。
也有架在主体顶端的上方,以便打出「髮光」,或在下方,以打出「脸光」(如果主体是人的话)。
效果光有时為了画面的美感,会创造出一些灯光效果,如窗帘光影、彩色光晕、水纹影、窗外霓虹灯效果、闪电等等效果,这些特效光即称為效果光或气氛光。
效果光的架设位置不限,主要是看想呈现何种效果,有时得為了某个效果而调整主光、补光等之位置,以便修正出最佳的效果。
一般来说,在实际使用时,灯具数量的多寡几乎可以决定画面的好坏,但其实不管是一个单灯,或是十多个灯,只要运用得宜,都可以弄出很好的效果。
单灯大部分会直接把灯架在摄影机后方大约30度以内的地方,光线投射到被摄物时,可以调整一下角度和灯的高度,儘量避免不自然的阴影。
(有时当然会故意弄出影子,这种另当别论。
)如果光度太强,以致光线太锐利(Sharp),可以:1、把灯的距离拉远。
2、加上柔光纸。
3、利用反射反光板、纸、墙壁、天花板等都可以)大部分的摄影用灯具都可以微调灯光的焦距,把光打聚光些或散光些。
有些摄影机附掛的「机头灯」是放在镜头上方,这样打出来的光较"平面",同时如果被拍摄的如果是"人",会因為灯光直射的关係,面对镜头时眼睛会因為畏光而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