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升级版高考古代文言文阅读考点
2017年全国Ⅰ卷文言文精读
• 注释 • 1.素:向来,一向。 • 2.所继:‚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 短语,一般情况下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如 ‚所见所闻‛,意即‚所见到的事情(东西)所 听到的事情(东西)‛。这里的‚所继‛就是弘 微过继的家庭。 • 3.遗财禄秩:多馀的财产和俸禄。 • 4.关豫:关心,过问。 • 5.高峻:清高,超凡脱俗。 • 6.交纳:这里指与人结交。
• 【名师点睛】先断易,再断难。首先默读一至 两遍,大体了解文段语意,凭语感将能断开的 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 断处。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 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 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 果。 •
• 课文回放 • *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 • • 1.<名>早,早年。《陈情表》:‚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 2.<名>早晨。《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 忧叹。‛ • 3.<形>平素;过去的;旧有的。《葫芦僧判断 葫芦案》:‚死者冯渊与薛蟠原系夙孽相逢, 今狭路既遇,原应了结。‛
• 原文 •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 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 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 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 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 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 微子。
?c项见原文?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可知?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正确
2017年全国Ⅰ卷
文言文精读
•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 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 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 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 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 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 子如此,足矣。‛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备考汇总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备考汇总本文是关于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备考汇总,感谢您的阅读!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
小编为大家搜集了高考语文文言文备考,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辨析方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
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
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这种表意功能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
因此,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见典型错误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
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概述2017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考生必看!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连词,表因果。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
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攻略]2017年高考文言文
[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攻略]2017年高考文言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既要考查学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攻略:命题思路1、贴近教材。
文言实虚词的考题大都引用教材的例子,所以熟悉一下古文的基本篇目还是有用的。
2、注重细节。
考查对事情来龙去脉的理解与把握,考查观点认识的提炼等。
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攻略:阅读步骤1.浏览全文找主要内容,对于人物传记阅读可围绕人物展开情节,以选记叙性的文字为主;2.浏览一下最后概括全文的判断题,一般此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且都是细小的问题。
这样读了以后,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就心中有数了。
3.再读原文,逐个做题。
因为对全文理解得越透彻,做题的准确率就越高,做题的速度也越快。
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攻略:实词虚词1、文言实词一+ 文言实词二(点蓝字可见120实词)(1)把意思代入原句,看词性与意思是否解释得通,如果还不能排除,再把它还原到原文,看具体语境。
(2)实词释义方法:①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
(相近或相反)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所以它可以解释成被任用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劳苦同义,所以倦极也同义,极就是疲惫的意思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得失是反义词,所以治乱也应该是反义词,治就只能解释成治理得好,太平②联想该字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或在成语中的用法如:贷责无旁贷(推卸) 严惩不贷(宽恕,饶恕)把这两个意思代入虽亲属不贷,可知宽恕更合适③或者把该字在现代汉语中可组的词代入解释如:无所阿避现代汉语中有避免、回避、躲避等词,代入句中比较可知回避更合适2、文言虚词常考文言虚词共18个(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文言虚词解析),要尽可能熟悉这些词的用法。
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攻略:固定短语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
2017届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
•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 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 尚书。帝不豫,辽使至 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 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 曰:“锡宴不赴,是不 虔君命也。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处之安 乎?”使者即就席。熙 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 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 起判永兴军。居一岁, 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
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即位:公亮官职 变化 英宗不豫:公亮与辽 使交涉 熙宁三年:公亮官职 再次发生变化 熙宁四年:公亮官职 又发生变化
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
课件纲领
1.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古文命题情况分析。 (3-5) 2.掌握阅读古代人物传记的方法。(6-19) 3.四道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1)断句(20-53) (2)文化常识(54-67) (3)分析概括(68-87) (4)翻译文言语句(88-366)
近五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统计表: 试卷 选文 出处
2 .行文思路——纺锤结构
头 (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 尾 细, 主体:主要介绍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 迹(这部分内容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记述。阅读 中 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始的词句。 ) 间 粗
结尾:一般为对传主的册封奖赏,或死后所
作的“盖棺论定”(有时会有补叙)
•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 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 元丰元年:公亮卒, 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 帝哭悼。 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 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 结尾: 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 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 作者评价公亮,用与 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 王安石有关的事件, 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 证明其吝啬。 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 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 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 苏轼与世人对公亮的 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 评价。 云
2017版高考语文(全国)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 第一章 专题三考点突破 考点二文言断句 含答案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顿号(“、”)断开,叫“读"。
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高考考查断句的省份和试题在增多,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试卷也纷纷采用这种题型。
高考考查的断句远不像古人断句那么难,它所选的材料篇幅不长,较浅易;考查形式只是要求用斜线(“/")标出停顿的地方即可,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
但是,它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常识.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而真正的基础在于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增强语感,提高能力。
此外,须掌握一定的断句方法.Ⅰ掌握断句的基本要求1.字句必须能讲通。
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
(《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例子中的“其不屈正也"令人费解,中间应点断,成为“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2.内容符合情理及作者的原意。
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明通览》)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成了两个人,与下文所说“三路兵"相矛盾,而查《明史》并无此二人,倒是有“陈德、华高、费聚”三人,他们都是作为早年从朱元璋起兵的名将,分别在卷130、131立有专传.所以此句应标点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3.顾及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代文化知识.例(1) 夫唯禽兽无礼。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有礼,自知别于禽兽。
(《礼记》)“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令人费解,这是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音词当作双音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
本应断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例(2) 古今英才贵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金埴《不下带编》卷三)标点者把“非第”与“卑贱”并列连读,显然是理解为名词成分,意为“不是高贵的门第”;其实,“非第”是两个副词连用,“非第”即“非但”,也就是“不仅”的意思,与下句“而愈”相呼应,因此应标点为:……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小雅·采薇》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小雅·采薇》原文翻译及鉴赏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小雅·采薇》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小雅·采薇》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小雅·采薇》原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玁(xiǎn)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盬(gǔ)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小雅·采薇》原文翻译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
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
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
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
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
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
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
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
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
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
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
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
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
2017高考语文考点复习题及答案【第2季文言文阅读之文】第6章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悟,通“晤”,面对面)2.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趣,通“趋”,往,取)3.亦由今之视昔《兰亭集序》(由,通“犹”,犹如,如同)4.举酒属客《前赤壁赋》(属:通“嘱”,劝酒)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前赤壁赋》冯,通“凭”,乘)6.山川相缪《前赤壁赋》(缪:通“缭”,环绕,盘绕)7.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辋川闲居与裴秀才迪书》(“无”通“毋”,不要)8.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匪,通“非”,不是)9.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于”通“吁”)10.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诗经》(“说”通“脱”)1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泮”同“畔”)1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经》(莫,同“暮”,年末)13.岂不日戒?玁狁孔棘《诗经》(棘,通“急”紧急)14.伏清白以死直兮《离骚》伏,通“服”,保持15.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骚》离,通“罹”,遭受16.芳菲菲其弥章《离骚》章,通“彰”17.椎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椎”通“捶”18.蒲苇纫如丝《孔雀东南飞》纫通“韧”,柔软结实19.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丁宁,通“叮咛”20.虽与府吏要《孔雀东南飞》要,通“邀”,约21.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藏”通“脏”22.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傍”通“旁”23.契阔谈《短歌行》通“宴”24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已,通“矣”,语气词,了。
25.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共,通“供”,供给。
26.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厌,通“餍”,满足。
27.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阙,通“缺”,侵损,削减。
28.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说,通“悦”,高兴。
29.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知,通“智”,明智。
3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陵,通“凌”,欺凌。
31.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以,通“已“,已经。
32.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刺秦王》决,通“诀”诀别。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doc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有多种考试题型,对待不同的题型大家要掌握科学的答题技巧,这样才能提高解题效率,为此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轻松应对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
【答题技巧】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⑴虚实意识:例:第一组: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05高考)第二组:1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⑵结构意识:例:第一组: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2所食唯蘇麦盐而已3少时衣食无所(05高考)第二组:1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2朝野服焉3尤且择师而问焉4咸私哂其矫饰焉第三组: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宾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3幸先以我名告之第四组:1吾将以身死白之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05高考)第五组:1因谓其友曰2所谓因人成事也⑶句位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 2尔其勿忘乃父之志3尔其戒之(05高考)第二组: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第三组:1顷之,拜受为少傅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四组:1若素激义,能为我筹此2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05高考) (4)呼应意识:例:第一组: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2果为马所颠仆(04高考)第二组:1视其沼,则浅混而污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此则国人之最也第三组:1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第四组:1其所言不实2山峦为晴雪所洗(05高考)(5)语气意识: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 2其一人大叫第二组:1其李将军之谓也? 2能设而不能动也3此马氏所以不对也(05高考)第三组:1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附:考纲所列18个虚词:⑴而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愚公移山》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愚公移山》原文翻译及鉴赏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愚公移山》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
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愚公移山》原文翻译及鉴赏》,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愚公移山》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原文翻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2017高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4)
2017高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4)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耿:光明。
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多:称赞。
嘉:赞美。
与:赞许。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夷:东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
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
廪:米仓。
官府供给粮食。
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
后来成了同义词。
荒:荒年,收成不好。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赡:富足,充足;供给。
给:足,丰足。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
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秩:官吏的俸禄。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陋室铭》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陋室铭》原文翻译及鉴赏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陋室铭》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陋室铭》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原文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在于,动词。
⑶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只因为的铭文。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文言文详解(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0【答案】.D【解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正确标点为: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1.【答案】C(“职位很高”无据)11.【解析】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学&科网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考点定位】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逐句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逐句分析2017年的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部分的真题是考察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对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进行逐句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文言文的考试。
题目:请根据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对下面文言文句子进行分析。
句子一:朝中措置事务者多言曰“廷杖则不行所宜焉,下寄挞则不行所宜焉,当按则不行所宜焉,斥责则不讳所宜焉。
”此世之大醇也。
分析:这句话主要是讲述了官员在处理事务时存在的问题。
句中的“廷杖”、“寄挞”、“当按”都是指对官员处罚的方式。
然后通过四个“则不行所宜焉”的说明,强调了官员所做的措施都不符合规则和宜官之道。
最后加上“此世之大醇也”的评价,暗示官员在处理事务上应当诚信守法。
句子二:上字透上官愈清,下字透下官愈明,官吏之所以宜尊君上者,百世之良相也。
分析:这句话是在赞扬官员尊重国家元首的重要性。
通过上字和下字透露出官员对于上级及下级在官场中的地位不同,上级愈清,下级愈明。
然后通过“官吏之所以宜尊君上者”表明,官员尊重上级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在历代中成为良好的官员,从而服务于国家百世之良相。
句子三:昔者秦人用兵伐韩、赵,则草木为兵,甚于人民;赵、韩人用兵救己,则民以守辱,兵以图存。
分析:这句话主要讲述了秦国和赵、韩两国的战争时的情景。
句中的“草木为兵”和“民以守辱,兵以图存”两句话,通过对比表现了双方在战争中的不同。
秦国用草木来军事进攻,让草木兵力超过了人力,而赵、韩两国则以人民来进行守卫,=不顾个人的尊严和威信,为的是图存。
句子四:乃聚群臣而谋曰,“岁之穷年,宜省以恤民有伤于时者”乃止兵卒而代之以民夫。
分析:这句话主要描述了谋士们在解决困难时的行动。
通过“乃聚群臣而谋曰”表明了谋士们商议后的方案,在穷年时节时,应该节省开支,用于救济那些受到时局伤害的民众。
然后“乃止兵卒而代之以民夫”说明停止了征召士兵,而是让民众来承担农田的耕作,以缓解困境。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师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师说》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原文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文言文详解原文译文与注释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
考中进士第一。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资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査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
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
许将入朝对答説:“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
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
”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閲文书。
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説道:“看看南朝的状元。
”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
萧禧又説:“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爲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许将説:“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爲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2017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9文言文阅读
考点9文言文阅读[2017新课标全国卷乙卷(I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_....._….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薄。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廩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 ________ 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女 ________ 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解析:选D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升级版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带着诀窍穿越与古人进行心灵沟通2017.2.18更新一、考题背景(为何考)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结晶,只有继承,才能创新“语文”其实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两条腿走路,但“语”(话语、言语)不管怎么变,“文”(文言)却历久不变。
今天,我们只要把握好文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学会了文言文,读古圣先贤的经典作品,就跟他们先前同你讲话一样,并且从中获取宝贵的知识和见识,提高我们的现代汉语水平。
二、考点内容(怎样考)读懂题干,明白考点,做到心中有“点”,以不变应万变2017年以前的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和Ⅲ卷下的文言文阅读被安排在第二大题第一板块,题号曾经为4-7,总共19分;2017年高考全国卷将安排在10-13小题,分值则保持不变。
和过去一样,2017年高考全国卷前面三道是选择题,每小题赋分3分,小计9分;后面一道是文言翻译的文字题,其又由两个小题组成,每小题赋分5分,小计10分。
近五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文本材料全部是人物传记,全都选自正史二十四史,特别是有关宋代(《宋史》)、唐代(《新唐书》)和明代(《明史》)时期的史料。
2017年高考要将《明史》作为备考重点,因为《明史》当中有不少语言较晦涩(有时人名、地名、官名和部落名等也较古怪),与之前和现在语言相比有一种生造词语的嫌疑,读起来很不舒服。
当然,其解释的办法照旧,仍是‚拆解法‛或‚相当法‛。
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所选文本材料一般500多字,而且命题人有意识将原文多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大段形式来考查,且不屑于给文本材料作必要的注解。
究其原因,估计一方面是命题者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另一方面是选文的有些段落文字删减太多,甚至还有些改动,没办法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呈现。
二十四史当中,除了重点关注《明史》,我们还可以适当做做二十四史当中涉及少数名族政权历史的文言阅读,如《金史》《北齐书》等;传记题材当中,除了重点关注一个中心人物的传记,还需关注家族式人物(即多个中心人物)的传记。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领略不同风格的史传材料,提高考场应变能力。
下面说说文言阅读四个小题所涉及的考点内容:(一)按照预测,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10小题将在实词题和断句题里二选一,特别是实词题。
(1释不正确的一项”。
文言实词考查范围以多义词(即“一词多义”)为主,特别是120个重点文言实词的特别义。
除了古今同义的独义词,实词题选项当中若有古今同义的词义解释,那它一定是错误的,因为若对的话就没考查的意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排除技巧。
4个加点的词语当中一般有1-3个是重点实词;其次是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且一般每类型最多设置一个。
现在高考全国卷“古代文化知识”(2017年高考不再称“古代文化常识”)单另出题,所以实词题一般不会涉及表古代文化常识的词语(偏义复词还未出现过)。
高考全国卷所考查的实词大都在课本篇目(包括初中经典篇目)中出现过,老师也曾会归纳过。
文言实词活学活用的迁移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属于知识层面的,即用归纳过的词义在陌生文本材料语境中的灵活把握问题;二是属于方法、技巧层面,即针对课堂上少有谈及甚至没见过的陌生文言实词,需要灵活运用课堂上讲过、用过的语法规律或推断技巧来判断可能的情况(大致的词义和必然的词性)。
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需要从词义和词性两个方面来综合判断,不。
(2高考全国卷中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来进行的,命题者从文言文本材料当中中抽取几句没有标注标点符号的文字来断句,其选项断处数不一,一般为7-9处或9-11处,不像过去湖北高考卷那样整齐划一,只能断6处。
尽管如此,但建议平常训练仍采用主观题形式进行。
断句题一般较简单,断点当中难点往往只有1-2(二)2017,题号是第11小题。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是2017年语文考纲的一大特色,但实际上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是从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卷和Ⅱ卷)开始的,只不过在2017年考纲才明文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一小考点。
该考点由过去‚常识‛改为‚知识‛,显然扩大了范围,自然就提高了出题的灵活度,从而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古代文化知识”题的出现不值得大惊小怪,它本身就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不能因高考试题设置情况变化而在平常教学里有所偏废。
到2016年高考为止,‚古代文化常识‛解说的错误一定是错得不可饶恕,错得有道理——是与课本(包括初中语文教材)有关联,是你必须掌握的;至于没见过的,就把它当作命题者设置的一个乍唬唬的障碍,采用默认的态度,不要轻易去碰它,多运用排除法。
2017年高考备考还需要关注‚解释+事例‛的考法,注意前后不一致的设错方式,这就多少打破了采用默认的态度对待生僻文化知识的惯性思维!(三)2017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第三道题一定是考查,题号是第12小题。
它考查考生归纳分析(分析综合)能力,命题者将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与归纳内容要点结合起来。
“内容概括和分析”题选项文字内容设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翻译概括式,就是对原文相关情节内容进行梳理式翻译,一般较简单,文章没看懂,还可以从选项中找到暗示性解释;一种是内容分析式,往往采取“人物形象(性格或品质特点)+事例”形式,难度较明显,是近一两年的流行考法。
(四)2017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第四道题一定是考查题号是第13小题。
它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知识——实词、虚词和句式等的能力,有两个小题。
文言翻译一定要有踩点翻译观念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意识,绝不可弄成总括句意题或句子的任意添加编排题!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评分标准是,每个句子翻译点两个两分和大意3分,不是平时的翻译点3个3分,大意两分。
其实我的理解是:①一个5分的翻译句至少有5个得分点,且每个分句至少有1分,哪怕这个分句根本没有什来支撑,所以最终还是靠重点实词(重实)、词类活用(活用)、通假字(通假)、古今异义(异义)、特殊句式(句式)、重点虚词(重虚)和少见的文化常识(文常)等文言知识点来落实,与其死守抽象笼统的评分标准,不如坚守精准的得分点细则。
④关于‚大意‛把握的问题,实际上还涉及到考生如何处理高考命题者设置的‚障碍点‛问但词义因一般人没见过或老师很少讲过而吃不准)。
处理‚障碍点‛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在有经验老师的指导下,),做到先入为主;二是临场运用有经验老师教的推断技巧,进行大胆而合理性地‚猜测‛,而这又是命题者所想看到的!我想,假若考生“踩点翻译”观念深入脑髓,临场翻译又做到了“精准入微”,那么高考10分翻译题一定会拿到8分以上!三、阅读步骤(怎么做)绝不可跟着感觉“做”,绝不可孤立看选项语句来做1、读一定要习惯和足够耐心:①标(标记自然段)→②圈(圈点带有名词性的重点词语,如人物对象、时间地名、官职封号、事件事迹等;圈点对语句整体理解有障碍的词语等)→③断(故事与故事之间、事例与事例之间要断开)→④画(勾画出带有人物观点看法的语句以及与选项语句相关的文字)。
2、找把选项语句在原文中所涉及到得语句都找出来。
两找:找准、找全。
3、比将题干、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即“三比”。
4、联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技巧,还有将标题、注释和第6小题选项(三对一错,具有疏通、启发作用)与具体题目联系起来,迅速作出判断。
阅读不太懂是最佳状态,不影响做具体题目。
换言之,文本材料可以难懂,但具体题目绝不会“变态”,一定考你必须学、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方法技巧。
狮子大张口,下手一定是温柔的,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做文言文阅读自信心尤其重要。
从高考的角度来讲,文言文阅读的阅读时长为:快速14分钟,中速16分钟,慢速18分钟。
平常训练建议控制在16分钟之内。
四、方法技巧(做对保障)破解与古人语言交流障碍的一把钥匙(一)文言实词推断有技巧1、借助字形字音这是常规方法,会大量运用到。
(1)字形例: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斧”是上声下形→“斤”→“斤”、“斧”同义,均为砍伐工具。
予更欲一觇北 chān“觇”是左声右形,与“见”有关,原义“窥视”→侦察义。
注:根据汉字字形推断其字义的方法,(2)字音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斑”)注:通假字与本字在字音上有关联,读音或相同或相近(声母或韵母相同)。
有时根据该字的2、借助词义这是专门针对多义重点实词而言的,所说的“词义”特指词的本义。
一个文言实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具有不同的含义,而同一个实词的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其中一个是本义,其余的是引申义。
掌握了词的本义,就能以简驭繁,事半功倍。
例:A.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弓)B.引颈就戮(伸长、延长) C.复夜引兵出门(率领、带领) D.引赵使者蔺相如(延引、延请) E.左右欲引相如去(拉、牵挽) F.引佩刀自杀(拉出、抽出) G.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后退、退却)H.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I.妻乃引刀趋车而言曰(举、取)/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端起) J.抛砖引玉(招引) K.引喻失义(引用)注:“引”的本义是“拉弓”,由此引出B和F两个基本引申义,又由B引出C、D、E三个义项;由F引出G、I两个义项;由D引出J,又由J引出K;由G引出H。
3、利用成语(经典古诗文语句)这是专门针对生僻的独义词而言的。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其绝大部分来源于古代文化典籍,具有形成的历史性,保留了实词的古代意义。
所以借助熟悉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文言语句中的实词含义。
例: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能够)←克勤克俭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治”通常作V.,这里作adj,安定)←长治久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差错)←屡试不爽、毫发不爽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利用相对词句一些成语和一些文言句子(整体或局部的),结构都比较整齐,往往是并列结构的,因此,可以利用处在对应位置上的词往往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判断生疏词的含义(至少是大致含义),乃至词性。
(1)相对词语例:尔虞我诈、文过饰非、寡廉鲜耻、怨天尤人(词义相同)否极泰来、若即若离、夙兴夜寐、化险为夷(词义相反)(2)相对句子例: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游者少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③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逍遥游》“而”同“知”、“行”、“德”,作n.)5、利用语法这是常用的关键一招,没有字词类型的限制。
利用语法的分析,至少可以帮我们。
(1)划分句子结构例:①范增数目项王(“目”只能作谓语,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②常以身翼蔽沛公(“以身”是介宾短语,“蔽”是人的行为,所以“翼”只能作主语,就只能名词活用作状语)③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谓动词,“活”又是宾语“之”的行为,故活用为使动词)④吾从而师之(“师”带宾语,是前面的主语“吾”认为宾语“之”怎么样,故活用为意动词)⑤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接宾语“四方”,又通过“而”与动词“散”相连,所以绝对作动词解)(2)“所”字结构“所”字结构(含以古今异义词“所以”的形式出现),整体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