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解读
数学分析下——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知识点
数学分析下定义定理整理第一章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第一节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1、坐标平面上满足某种条件P的点的集合称为平面点集,并记作E={(x,y)|(x,y)满足条件P}.2、内点——若存在点A的某邻域U(A),使得U(A)ÌE,则称点A是点E的内点.E的全体内点构成的集合称为E的内部,记作int E.3、外点——若存在点A的某邻域U(A),使得U(A)∩E=Æ,则称A是点集E的外点.4、界点——若在点A的任何邻域内既含有属于E的点,又含有不属于E的点,则称A是集合E的界点.即对任何正数d,恒有U(A;d)∩E≠Æ且U(A;d)∩E c≠Æ,其中E c=R2\E是E关于全平面的余集.E的全体界点构成E的边界,记作¶ E.注:E的内点必定属于E,E的外点必定不属于E,E的界点可能属于E,也可能属于E,也可能不属于E.5、聚点——若在点A的任何空心邻域U0(A)内都含有E中的点,则称A是E的聚点,聚点本身可能属于E,也可能不属于E.6、孤立点——若点A∈E,但不是E的聚点,即存在某一正数d,使得U0(A;d)∩E=Æ,则称点A是E的孤立点.注:孤立点一定是界点,内点和非孤立的界点一定是聚点,既不是聚点,又不是孤立点,则必为外点.7、开集——若平面点集所属的每一点都是E的内点(即int E=E),则称E为开集.8、闭集——若平面点集E的所有聚点都属于E,则称E为闭集.若点集E没有聚点,这时也称E为闭集.注:只有R2与Æ是既开又闭的点集.9、开域——若非空开集具有连通性,即E中任意两点之间都可用一条完全含于E的有限折线相连接,则称E为开域.10、闭域——开域连同其边界所成的点集称为闭域.11、区域——开域、闭域,或者开域连同其一部分界点所成的点集,统称为区域.12、有界点集——对于平面点集E,若存在某一正数r,使得EÌU(O;r),其中O是坐标原点(也可以是其他固定点),则称E是有界点集.否则就是无界点集.13、定义1设{P n}ÌR2为平面点列,P0∈R2为一固定点.若对任给的正数e,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N时,有P n∈U(P0;e),则称点列{P n}收敛于点P0,记作lim P n=P0 或P n®P0,n®¥.n14、定理16.1(柯西准则)平面点列{P n}收敛的充要条件是:任给正数e,存在正整数N ,使得当n>N 时,对一切正整数p ,都有 r (P n ,P n+p )<e .15、定理16.2(闭域套定理) 设{D n }是R 2中的闭域列,它满足:(i )D n ÉD n+1,n=1,2,…;(ii )d n =d(D n ),nlim d n =0, 则存在惟一的点P 0∈D n ,n=1,2,….推论 对上述闭域套{D n },任给e >0,存在N ∈N +,当n>N 时,有D n ÌU(P 0;e ).16、定理16.3(聚点定理) 设E ÌR 2为有界无限点集,则E 在R 2中至少有一个聚点.17、定理16.3’ 有界无限点列{P n }ÌR 2必存在收敛子列{P n k }.18、定理16.4(有限覆盖定理) 设D ÌR 2为一有界闭域,{D α}为一开域族,它覆盖了D (即D Ìaα),则在{D α}中必存在有限个开域D 1,D 2,…,D n ,它们同样覆盖了D (即D Ì1n i =D α). 19、定以2 设平面点集D ÌR 2,若按照某对应法则f ,D 中每一点P(x,y)都有惟一确定的实数z 与之对应,则称f 为定义在D 上的二元函数(或称f 为D 到R 的一个映射),记作F :D ®R ,。
§16.1 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
3. 二元函数是多元函数的代表(特别是在微 分学中)。一元函数推广到二元函数,不论是本 质上,还是形式上都不相同。差异较大。而二 元函数推广到n元函数(n≥3),形式上稍有差 异,本质相同。因此,二元函数有,书写简便, 内容直观,又能反映出多元函数的特征。 我们将重点研究二元函数。
§16.1 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
Dy x 2 ( x)
x
c
b
a
x
o
2. 邻域
设A( x0 , y0 )是平面上一定点, 一正实数, y (1) 平面点集 :
( x, y) ( x x0 )2 ( y y0 ) 2
, y y0
o
A
称为点A的 圆形邻域.
(2)
( x, y) x x
⑸简单域
X 型域 Dx ( x, y) a x b,1 ( x) y 2 ( x) Y 型域
Dy ( x, y ) 1 ( x) x 2 ( x), c y d
y 1 ( x)
y
d
Dx
y 2 ( x)
x 1 ( x)
有界,
E
(2) F ( x, y) x 0, y 0;
无界
开区域
F
开区域
G
有界 闭区域 (3) G ( x, y ) 1 x 2 y 2 4 ;
(4) H ( x, y) x r cos , y r sin ,0 ; (5) I ( x, y) xy 0;
{( x, y ) | x a}, {( x, y ) | y ax b}等. y {( {( xx,yyx| xa0} x{(y,) | )) |x } 0} ,
16-1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z
o
y
x
z = sin xy
x2 + y2 + z2 = a2
D={(x, y) x + y ≤ a }.
2 2 2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2.多元函数的概念 2.多元函数的概念
n 定义: 定义: 设 D 是 R 的 一 个 非 空 子 集 , 从 D 到 实 数 集 R的 任 一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例1: E 如图 E E
若 E 不包含边界 则 E 为开集 不包含边界, 为开集. 包含边界, 若 E 包含边界 则 E 是 闭集. 是开集⇔ 中的每一点都不是边界点。 例2:E是开集⇔E中的每一点都不是边界点。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int E = _________,
∂E = __________.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4. 聚点、孤立点 聚点、
例如: E = {( x, y ) | x 2 + y 2 ≤ 1} U {(0, 2)} 例如:
X2
X1
X3
聚点: 任一邻域内总有无限多个点属于 邻域内总有无限多个 聚点:点 X 的任一邻域内总有无限多个点属于E . 即 ∀δ > 0, 即:∃δ
Uo ( X 0 , δ ) I E ≠ ∅
o
孤立点: 不是聚点。 孤立点: X ∈ E , 但X不是聚点。
> 0, U ( X 0 , δ ) I E = ∅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注:1、E 的聚点 X0可能属于 E , 也可能 不属于E . 2、 E 的内点一定是 E 的聚点. 的聚点. 3、 孤立点必为界点
平面点集
.
(2) (3)
也常记作: S [a , b] [c, d ].
y y d
C
O
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
x
O a
c
(a) 圆 C
b x
(b) 矩形 S
与
(iv) 点 A ( x0 , y0 ) 的 邻域:
( x , y ) ( x x0 )2 ( y y0 )2 2
| x x0 | , | y y0 |
( x , y ) 0 ( x x 0 ) 2 ( y y0 ) 2 2 ( 圆 )
或
( x, y ) | x x0 | , | y y0 | ,( x, y ) ( x0 , y0 ) (方),
U ( A; ) ( 或 U ( A) ) 来表示. 并用记号
定理16.2(闭域套定理) 设 { Dn } 是 R 中的一列闭域, 它满足:
2
(i) Dn Dn 1 , n 1, 2, ;
(ii) d n d ( Dn ), lim d n 0.
n
则存在惟一的点
P0 Dn , n 1, 2, .
推论 对上述闭域套 { Dn }, 0, N N , 当 n
(iii) 界点—— 若 0, 恒有
U ( A; ) E 且 U ( A; ) E c
E c R 2 \ E ), 则称点 A 是 E 的界点; 由 E ( 其中
的全体界点所构成的集合称为 E 的边界; 记作 E . 注 E 的内点必定属于 E; E 的外点必定不属于 E; E 的界点可能属于 E, 也可能不属于 E.
§16.1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数学分析课件(华师大四版)高教社华东师大教材配套课件
*1.平面点集的一些基本概念 坐标平面上满足某种条件 P 的点的集合, 称为平{}=(,)(,).E x y x y P 满足条件对与平面上所有点之间建立起了一一对应. (,)x y 在平面上确立了直角坐标系之后, 所有有序实数义域是坐标平面上的点集, 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平面点集的一些基本概念.面点集, 平面点集记作后退 前进 目录 退出由于二元函数的定因此在讨论二元函数例如:(i) 全平面:{}=-∞<<+∞-∞<<+∞2R (,)|,.(1)x y x y {}222(ii)(,).C x y x y r 圆:=+<(2){}=≤≤≤≤(iii)(,),,S x y a x b c y d 矩形:(3) 00(iv)(,):A x y δ点的邻域{}00(,)||,||()x y x x y y δδ与方形.-<-<=⨯[,][,].S a b c d 也常记作:{}-+-<22200(,)()()()x y x x y y δ圆形Cx y O r (a) 圆 CSx yO a b c d∙A δx y O (a) 圆邻域∙A δxy O (b) 方邻域由于点 A 的任意圆邻域可以包含在点 A 的某一因此通常用“点 A 的 邻 δ并用记号或 来表示. (;)U A δ()U A 点 A 的空心邻域是指:{}22200(,)0()()()x y x x y y δ圆<-+-<{}0000(,)||,||,(,)(,)(),x y x x y y x y x y δδ-<-<≠方或 并用记号()(;)()U A U A δ或 来表示. 域” 或 “点 A 的邻域” 泛指这两种形状的邻域,方邻域之内(反之亦然),{}00(,)0||,0||.x y x x y y δδ<-<<-<注意: 不要把上面的空心方邻域错写成 : ( 请指出 2.点和点集之间的关系 以下三种关系之一 :2R A ∈2R E ⊂任意一点 与任意一个点集之间必有 是 E 的内点; 由 E 的全体内点所构成的集合称为 (i) 内点——若 0,(;),U A E δδ∃>⊂使则称点 A E 的内部, 记作 int E .错在何处? )(ii) 外点——若0,(;),U A E δδ∃>⋂=∅使则称 点 A 是 E 的外点; c (;)(;)U A E U A E δδ≠∅≠∅且0,δ∀>(iii) 界点—— 若恒有 c 2R \E E =( 其中), 则称点 A 是 E 的界点; .E ∂的全体界点所构成的集合称为 E 的边界; 记作 注 E 的内点必定属于 E ; E 的外点必定不属于 E ; E 的界点可能属于 E , 也可能不属于 E . 并请注意: 称为 E 的外部.由 E 的全体外点所构成的集合 由 E E E ∂⊂c E 只有当 时, E 的外部与 才是两个相同的集合.图 16 – 3x yO 12{}22(,)14.(4)D x y x y =≤+<例1 设平面点集(见图 16 – 3)满足 的一切点也224x y +=221x y +=满足的一切点是 D 的界点, 它们都属2214x y <+<满足的一切点都 是 D 的界点, 但它们都不属于 D . 是 D 的内点; 于D ;点 A 与点集 E 的上述关系是按 “内-外” 来区分的. 此外,还可按 “疏-密” 来区分, 是否密集着 E 中无穷多个点而构成另一类关系: (i) 聚点—— 若在点 A 的任何空心邻域 ()U A 内都 含有 E 中的点, 注1 聚点本身可能属于E ,也可能不属于E .注2 聚点的上述定义等同于: “在点 A 的任何邻域 ()U A 内都含有 E 中的无穷多个点”.即在点 A 的近旁 则称点 A 是点集 E 的聚点.d ();E E '或作 d E E 又称 为 E 的闭包, 记作 .E 例如, 对于例1 中的点集 D , {}d 22(,)14.D x y x y D =≤+≤=其中满足 224x y += 的那些聚点不属于D , 而其余 所有聚点都属于 D .(ii) 孤立点—— 若点 A E ∈, 但不是 E 的聚点(即 有某δ > 0, 使得 (;)),U A E δ=∅则称点 A 是E 的孤立点. 注3 E 的全体聚点所构成的集合称为 E 的导集, 记它的导集与闭包同为为聚点; 例2 设点集 {}(,),.E p q p q 为任意整数= 显然, E 中所有点 ( p , q ) 全为 E 的孤立点; 并有d ,int ,.E E E E =∅=∅∂=3. 一些重要的平面点集根据点集所属的点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可来定义一 些重要的点集.注 孤立点必为界点; 内点和不是孤立点的界点必 既非聚点, 又非孤立点, 则必为外点.E 为闭集. 在前面列举的点集中, 闭集——若 E 的所有聚点都属于 E(),E E =即则 称 E 为闭集. 这时也称{}222(,)C x y x y r =+<是开集,{}(,),,S x y a x b c y d =≤≤≤≤是闭集{}2R (,)|,x y x y =-∞<<+∞-∞<<+∞{}=≤+<22(,)14D x y x y 既不是开集又不是闭集.开集—— 若 E 所属的每一点都是 E 的内点( 即E = int E ), 则称 E 为开集.d(),E =∅即若 E 没有聚点 既是开集又是闭集,则称 E 为开域. 闭域—— 开域连同其边界所成的集合称为闭域. 区域—— 开域、闭域、开域连同其一部分界点所 成的集合, 统称为区域.不难证明: 闭域必为闭集; 而闭集不一定为闭域. 开域——若非空开集 E 具有连通性, 点之间都可用一条完全含于 E 的有限折线相连接, 在平面点集中, 只有 R 2与 是既开又闭的. 即 E 中任意两 简单地说, 开域就是非空连通开集.它是 I 、 III 两象限之并集. 不具有连通性, 0,r ∃>有界点集——对于平面点集 E , 若 使得(;),E U O r ⊂其中 O 是坐标原点(也可以是其他固定点), 为有界点集. 前面 (2), (3), (4) 都是有界集, (1) 与 (5) 是无界集. 是闭域, {}(,)|0,(5)G x y xy =>上页诸例中, C 是开域, S 是闭域, R2 既是开域又又如 虽然它是开集, 但因 否则就为无界点集 (请具体写出定义). D 是区域 (既不是开域又不是闭域). 所以它既不是开域, 也不是区域. 则称 E此外,点集的有界性还可以用点集的直径来反映. 所谓点集 E 的直径, 就是1212,()sup (,),P P Ed E P P ρ∈=其中ρ(P 1, P 2) 是 P 1 (x 1, y 1) 与 P 2 (x 2, y 2)之间的距 离, 即22121212(,)()()P P x x y y ρ=-+-于是, 当且仅当 d (E ) 为有限值时, E 为有界点集. E 为有界点集的另一等价说法是: [,][,].a b c d E ⨯⊃存在矩形区域例3 证明: 对任何 2R ,S ⊂S ∂恒为闭集. 证 如图16 – 4 所示, S ∂为的任一聚点, (即亦为 S 0x S ∈∂的界点). 0x 为此 0,ε∀>由聚点定义,0(;).y U x S ε∈∂S S ∂0x 0(;)U x ε(;)U y δy 图 16 –4 ⋅根据距离的定义, 不难证明如下三角形不等式: 121323(,)(,)(,).P P P P P P ρρρ≤+0x 设 欲证 存在的点. 内既有 S S (;)U y δ的点, 又有非 S 0x 0,x S ∈∂为 的界点, 即 也就证得 S ∂为闭集. 注 类似地可以证明: 对任何点集 2dR ,S S⊂导集 亦恒为闭集. ( 留作习题 ) S 0(;)U x ε内既有 的点, 又有非 S 的点. y 0(;)(;),U y U x δε∀⊂再由 为界点的定义, 在 由此推知在 的任意性,所以, 由 εS S ∂0x 0(;)U x ε(;)U y δy 图 16 –4⋅证 下面按循环流程来分别作出证明.d E E E =① 已知 为闭集( 即 ), 欲证E .E E E =∂,,p E p E E 为此或是的聚点或是的孤立点.∀∈∂d d,p E E E p E ∈⊂∈若,则由得;E E ∂⊂从而,E 于;d c c int()E E E E E E E E ==⇒∂⇒=① ② ③ ⇑ 反之显然有 .E EE ⊂∂综合起来, 便证得 int .E E E =∂而孤立点必属*2R .E ⊂例4 设 试证 E 为闭集的充要条件是:c int ().c E E E E E =∂=或.EE E ∂⊂故E EE =∂,c int ().c E E =② 已知 欲证 为此 c ,,p E p E ∀∈∉则外点, ,0,(;).U p E δδ∃>=∅按定义使c (;),U p E δ⊂c c c c int ().int ().E E E E ⊂=有这就证得反之显然③ c c d int (),.E E E EE ==已知欲证c (,,p E p E ∈∈据条件可证若不然从而由d,E ∈c >0,(;),U p E δδ∃⊂故使),p E 与为的聚点相矛盾d d ..E E E E E ⊂=故这就证得从而 c int (),p E ∈条件推知,E E p E ∂⊂而由故必为的cc c ,int().p E E E ⊂故是的内点即p ∀为此注 此例指出了如下两个重要结论: (i) 闭集也可用“ EE E =∂”来定义 ( 只是使用 起来一般不如“ d E E E =”方便, 有许多便于应用的性质 ).(ii) 闭集与开集具有对偶性质 集; 过讨论来认识 E . c E 利用此性质, 有时可以通开集的余集为闭集. ——闭集的余集为开 因为有关聚点例5 以下两种说法在一般情形下为什么是错的?(i) 既然说开域是“非空连通开集”,那么闭域就是 “非空连通闭集”;D (ii) 要判别一个点集 是否是闭域, 只要看其去除 边界后所得的是否为一开域, 即\D D D “若为开域,则必为闭域”.∂答 (i) 例如取 {}(,)|0,S x y xy =≥ 这是一个非空连),S GG =∂坐标轴) 的并集 (即 从而 G 不是开域,但因它是 {}(,)|0G x y xy =>与其边界 (二 故 S 不是闭域 (不符合闭域的定义).通闭集.E 为一开域, 据定义F 则为闭域; ,D E E F ≠∂=D 故不是闭域,(a)中的点集为 D ; D(a).F EE =∂中的点集为 F(c)(ii) 如图所示, E(b)(b)中的点集为E D =易见然而(\).D D D ∂∂∂从而与不一定相同定义11. 平面点列的收敛性定义及柯西准则 系完备性的几个等价定理, 现在把这些定理推广到 R 2, 它们同样是 二元函数极限理论的基础.2{}R n P ⊂20R P ∈设为一列点, 为一固定点. 00,N ,,(;),n N n N P U P εε若使当时∀>∃∈>∈+则称点列 { P n } 收敛于点 P 0 , 记作R 2上的完备性定理论的基础. 00lim ().n n n P P P P n →∞=→→∞或反映实数 构成了一元函数极限理000(,)(,),n n n P P x y x y 当与分别为与时显然有000lim lim lim ;n n n n n n P P x x y y →∞→∞→∞=⇔==且0(,),n n P P ρρ若记=同样地有0lim lim 0.n n n n P P ρ→∞→∞=⇔=由于点列极限的这两种等价形式都是数列极限, 因 此立即得到下述关于平面点列的收敛原理.2{}R n P ⊂收敛的充要条件是:0,N ,,N n N ε使当时都有+∀>∃∈>(,),N .(6)n n p P P p ρε++<∀∈证(必要性) 0lim ,n n P P →∞=设N ,()N n N n p N +∃∈>+>当也有时,00(,),(,).22n n p P P P P εερρ+<<应用三角形不等式, 立刻得到00(,)(,)(,).n n p n n p P P P P P P ρρρε++≤+<1,0,ε∀>则由定义恒有2{}R n P ⊂收敛的充要条件是:0,N ,,N n N ε使当时都有+∀>∃∈>(,),N .(6)n n p P P p ρε++<∀∈当 (6) 式成立时, 同时有||(,),n p n n n p x x P P ρε++-≤<||(,).n p n n n p y y P P ρε++-≤<这说明{ x n }和{ y n }都满足关于数列的柯西准则, 所以它们都收敛. 从而由点列收敛概念, 推知{P n }收敛于点 P 0(x 0, y 0).证(充分性) 00lim ,lim ,n n n n x x y y →∞→∞==设0}6{,n P E P E ⇔⊂为的聚点存在各项互异的例0lim .n n P P 使得→∞=( 这是一个重要命题, 证明留作习题.)定理16.2(闭域套定理)2. 区域套定理.设 { D n } 是 R 2中的一列闭域, 它满足: 1(i),1,2,;n n D D n +⊃=(ii)(),lim 0.n n n n d d D d →∞==则存在唯一的点0,1,2,.n P D n ∈=图 16 – 7nD ∙∙n pD +∙nP n pP +0P 证 如图16 – 7所示,,1,2,.n n P D n ∈=,n p n D D 由于因此+⊂,,n n p n P P D +∈从而有(,)0,.n n p n P P d n ρ+≤→→∞由柯西准则知道存在 20R ,P 使得∈任意取定 n , 对任何正整数 p , 有 .n p n p n P D D ++∈⊂0lim .n n P P →∞=任取点列 再令 ,p →∞由于 D n 是闭域, 故必定是闭集,推论因此 D n 的聚点必定属于 D n , 0lim ,1,2,.n p n p P P D n +→∞=∈=0P 最后证明的惟一性. 0,1,2,,n P D n '∈=若还有 则由0000(,)(,)(,)20,,n n n P P P P P P d n ρρρ''≤+≤→→∞0000(,)0,.P P P P ρ得到即''==对上述闭域套 { Dn },0,N ,N n N ε+∀>∃∈>当时,0(;).n D U P ε⊂则得注 把 { D n } 改为闭集套时, 上面的命题同样成立.E定理16.3(聚点定理)证 现用闭域套定理来证明.有界, 故存在一个闭正方形 . 1D E ⊃如图 16 – 8 所示, 把 D 1分成四个 相同的小正方形, 有一小闭正方形含有 E 中无限多1D 2D 图16 –8若 2R E ⊂为有界无限点集,由于 E 则在其中至少 个点,在 中至少有一 E 2R 则 个聚点.把它记为 D 2.E 1D 2D 3D 图16 –8 D 2 如上法分成四个更小的正方形,其中又至少有一个小闭正方形D 3含如此下去, 得到一个闭正方形序列:123.D D D ⊃⊃⊃很显然, { D n } 的边长随着n →∞而趋于零. 有 E 的无限多个点.定理16.3(聚点定理)若 2R E ⊂为有界无限点集, 在 中至少有一 E 2R 则 个聚点.推论最后, 由区域套定理的推论, 0,,n ε∀>当充分大时0(;).n D U M ε⊂又由 D n 的取法, 知道 0(;)U M ε中含有 E 的无限多个点, 任一有界无限点列 2{}R n P ⊂必存在收敛子列 {}.k n P ( 证明可仿照 R 中的相应命题去进行. ) 于是由闭域套定理, 存在一点0,1,2,.n M D n ∈=这就证得了M 0 是 E 的聚点.定理16.4(有限覆盖定理)注 将本定理中的 D 改设为有界闭集, 而将 {}α∆改设为一族开集, 此时定理结论依然成立 . 1.ni i D =⊂∆().D αα⊂∆即盖了 D 12,,,,n ∆∆∆个开域 它们同样覆盖了D , 即设 2R D ⊂为一有界闭域 ,为一族开域 , {}α∆{}α∆则在中必存在有限 它覆q E ⇒qE 证 (必要性) E 有界 有界, 由聚点定理 , q E 又因 的聚点亦为 E 的聚点, 而 E 是 闭集, 所以该聚点必属于 E ..E 于E 的任一无穷子集 E q 必有聚点, 且聚点恒属 必有聚点.证 (充分性) 先证 E 为有界集. 倘若 E 为无界集, 则 存在各项互异的点列 {},k P E ⊂||(,),1,2,.k k P O P k k ρ=>=.E 于E 的任一无穷子集 E q 必有聚点, 且聚点恒属 0lim .k k P P →∞=现把 看作 , {}k P q E 由条件 的聚点 (即 ) 必q E 0P 属于 E , 所以 E 为闭集.易见{}k P 这个子集无聚点, 这与已知条件相矛盾. 为此设 P 0 为 E 的任一聚点, 由聚点的等价定义, 存在各项互异的点列使 {},k P E ⊂再证 E 为闭集. 使得定义2 设平面点集 ,若按照某对应法则 f , 2R D ⊂一点 P ( x , y ) 都有惟一确定的实数 z 与之对应 , 则称 f 为定义在 D 上的二元函数 R 的一个映射 ), 记作:R.(7)f D →1. 函数(或映射)是两个集合之间的一种确定的对 R 到 R 的映射是一元函数, R 2到 R 的映 射则是二元函数.二元函数应关系. D 中每 ( 或称 f 为D 到与一元函数相类似, 称 D 为 f 的定义域; 而称()(,)z f P z f x y ==或 为 f 在点 P 的函数值;值域, 记作()R.f D ⊂为 f 的自变量, 而把 z 称为因变量.也可记作(,),(,);z f x y x y D =∈或点函数形式(),.z f P P D =∈全体函数值的集合为 f 的 通常把 P 的坐标 x 与 y 称在 xOy 平面上的投影.例8 函数 25z x y =+的图像是 R 3 中的一个平面, 其定义域是 R 2, 值域是 R.当把和它所对应的 一起组成 (,)x y D ∈(,)z f x y =三维数组 ( x , y , z ) 时, {}3(,,)|(,),(,)R S x y z z f x y x y D ==∈⊂就是二元函数 f 的图像.通常该图像是一空间曲面, f 的定义域 D 是该曲面 三维点集例9 的定义域是xOy 平面上的22=-+1()z x yxy zOz1=z2=是全体非负整数, 它的图像示于图 16 – 11.图16 – 112. 若二元函数的值域是有界数集, 则称函数 ()f D f 在 D 上为一有界函数 ( 如例9 中的函数 ) . ()f D f 若是无界数集, 则称函数 在 D 上为一无界 函数 ( 如例8、10、11 中的函数 ). 与一元函数类似地, 设 2R ,D ⊂则有{},lim ().k k k f D P D f P →∞⇔∃⊂=∞在上无界使否则,(z c c =(,),z f x y =解 用为一系列常数 ) 去截曲面 得等高线方程22222222()().x y x y c x y x y c x y x y-=-=++或*例12 设函数 ( 此函数在以后还有特殊用处 )试用等高线法讨论曲面(,)z f x y = 的形状. 2222,(,)(0,0),(,)0,(,)(0,0).x yx y x y f x y x yx y ⎧-≠⎪=+⎨⎪=⎩当 0c =xO y 时, 得 平面上的四条直线0,0,,.x y y x y x ====-当0c ≠时, 由等高线的直角坐标方程难以看出它 的形状. cos ,sin ,x r y r θθ==得到22sin44,4sin4.r c r c θθ==或如图16 – 12 所示,族等高线.若把它化为极坐标方程, 即令0,1,3,5c =±±±所对应的一 为+1+1+1+1 +3 +5+3 +5 +3+5+3 +5- 1- 1 - 3- 5 - 3 - 5 - 1- 3- 5- 1 - 3 - 50 00 0 0 0 0 0xy-55-55-10-50510图 16 – 13由此便可想象曲面的大致形状如图 16 – 13 所示, “山脊” 在鞍点处相汇.所有 n 个有序实数组12(,,,)n x x x 的全体称为 n维向量空间, 简称 n 维空间, 记作 R n. 序实数组 12(,,,)n x x x 称为 R n 中的一个点; 实数 12,,,n x x x 是这个点的坐标.设 E 为 R n中的点集, 若有某个对应法则 f , 中每一点 12(,,,)n P x x x 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 y 与之对应, :R,f E n 元函数其中每个有则称 f 为定义在 E 上的 n 元函数, 记作使 E n 个1212(,,,),(,,,),n n y f x x x x x x E =∈也常写成(),.y f P P E =∈或 对于后一种被称为 “点函数” 的写法, 它可使多元 函数与一元函数在形式上尽量保持一致, 一元函数的办法来处理多元函数中的许多问题; 同时, 还可把二元函数的很多论断推广到 (3)n ≥元函数中来.以便仿照1. 试问在 R 中的开集、闭集、开域、闭域、区域等集合是数直线上怎样一些点集?2. 设E, F分别是 R2 中的开集和闭集.试问在R3中E 是否仍为开集?F 是否仍为闭集?3. R 中的单调有界性定理和确界原理, 为什么在R2 中没有直接对应的命题?4. 为什么说“在一切平面点集中,只有 R2 与是既开又闭的点集”?5. 前面正文中有如下命题:设 2R ,D ⊂则有{},lim ().k k k f D P D f P →∞⇔∃⊂=∞在上无界使试为之写出证明.2R ,D A D ⊂“若是AB 点,则直线段与D D∂AB图 16 – 14,B D 的内点是的外(16-14.)参见图6. :试讨论有哪些方法可用来论证如下命题D ∂至少有一交点.”。
16-1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
数学分析电子教案
又如 z = ln (x+y)的定义域 D = {(x, y)| x+y > 0}
如图
y 易见, 直线上方 每一点都是D的内点. 即 D=D, 但直线上 x+y=0 D 的点不是D的内点.
0
x
数学分析电子教案
3. 边界点:
设 E 是一平面点集, X0 = (x0, y0)是平面 上一个点. 若 X0的任何邻域 U(X0 , )
X0
数学分析电子教案
1. 聚点定义也可叙述为: 若 X0 的任一邻域 内至少含有 E 中一个异于 X0 的点. 则称 X0 为 E 的 一个聚点. (自证). 2. E 的聚点 X0可能属于 E , 也可能不属于E . 3. E 的内点一定是 E 的聚点.
数学分析电子教案 4. 若 E 是开区域. 则 E 中每一点都是 E 的聚点.
E 为连通集. 如图
X E 连通
Y
X E 不连通
Y
数学分析电子教案 从几何上看, 所谓 E 是连通集, 是指 E 是
连成一片的. E 中的点都可用折线连接. 例1, 2中的 D 都是连通集. y 如图 y 1
o x+y=0
x
o
1
x
x2 + y2 = 1
数学分析电子教案
6. 开区域(开域)
设 E 是一平面点集.
数学分析电子教案
9. 聚点.
设 E 是平面点集, X0 是平面上一个点.
若X0的任一邻域内总有无限多个点属于 E .
则称 X0 是E 的一个聚点. 从几何上看, 所谓 X0 是 E 的聚点是指
在 X0 的附近聚集了无限多个 E 中的点. 即,
16章 §1 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
有界集: 对于平面点集E ,若存在某一正数 ,使得 .则称E是有界点集,否则称为无界点集。
(六)、点集的直径 : 两点的距离 .
两点的距离:
点集的直径:
(七)、三角不等式:
(或 ) .
三、 点列的极限: 设 , .
定义 的定义 ( 用邻域语言 ) .
第十六章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1 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
教学目的 了解平面中的邻域,开集,闭集,开域,闭域的定义,了解 的完备性,掌握二元及多元函数的定义.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了解平面中的邻域,开集,闭集,开域,闭域的定义,以及 的
完备性,掌握二元及多元函数的定义.
较高要求:掌握 的完备性定理.
例4 , , .
例5 设 为点集 的一个聚点 . 则存在 中的点列 , 使
.
四、 中的完备性定理:
(一)、 Cauchy收敛准则:
定理16.1 (Cauchy准则)平面点列{ }收敛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 ,存在 时,对一切正整数p,都有
教学建议
(1) 要求学生清楚地了解平面中的邻域,开集,闭集,开域,闭域等有关 的概念,可布置适量习题.
(2) 有关 的完备性定理的证明可对较好学生提出要求.
教学程序
一、 平面点集: 平面点集的表示: 满足的条件P}.余集 .
(一)、常见平面点集:
1 全平面和半平面
全平面:
(一)、 二元函数的定义、记法、图象:
球面的图象
(二)、定义域:
例6求定义域:
ⅰ(1) ; ⅱ(2) .
(三)、二元函数求值:
例7 , 求 .
数学分析16.1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
数学分析16.1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第十六章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1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一、平面点集概念1:在平面上确定一个坐标系(一般指平面直角坐标系),所有有序实数对(x,y)与平面上所有的点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因此“数对”可等同于“平面上的点”,这种确定了坐标系的平面称为坐标平面. 坐标平面上满足某种条件P的点的集合称为平面点集,记作:E={(x,y)|(x,y)满足条件P}.如R2={(x,y)|-∞<x<+∞,-∞<=""></x<+∞,-∞以原点为中心,r为半径的圆内所有点的集合是C={(x,y)|x2+y2<="" p="">一般地,对于任意两个数集A, B,记A×B={(x,y)|x∈A,y∈B },称为A 与B的直积. 如:A={(u,v)|u2+v2<1},B=[0,1],则A×B={(u,v,w)|u2+v2<1, 0≤w≤1 }.平面点集{(x,y)|(x-x0)2+(y-y0)2<δ2}与{(x,y)||x-x0|<δ,|y-y0|<δ}分别称为以点A(x0,y0)为中心的δ圆邻域与δ方邻域.点A的任一圆邻域可包含在点A的某一方邻域之内(反之亦然),所以通常用“点A的δ邻域”或“点A的邻域”泛指这两种形状的邻域,并记为U(A;δ)或U(A). 而点A的空心邻域是指:(记为U?(A;δ)或U?(A)) {(x,y)|0<(x-x0)2+(y-y0)2<δ2}或{(x,y)||x-x0|<δ,|y-y0|<δ, (x,y)≠(x0,y0)}.任一点A∈R2与任意一个点集E?R2之间必有以下三种关系之一:1、内点:若存在点A的某邻域U(A),使得U(A)?E,则称A是点集E 的内点. E的全体内点构成的集合称为E的内部,记作int E.2、外点:若存在点A的某邻域U(A),使得U(A)∩E=?,则称A 是点集E的外点.3、界点:若点A的任何邻域内既含有属于E的点,又含有不属于E 的点,则称A是集合E的界点. 即对任何正数δ,恒有U(A;δ)∩E≠?且U(A;δ)∩E c≠?,其中E c=R2\E是E关于全平面的余集. E的全体界点构成E的边界,记作?E.内点属于E,外点不属于E,界点不能确定.按点A的近旁是否密集着E中无穷多个点而构成的关系:1、聚点:若在点A的任何空心邻域U?(A)内都含有E中的点,则称A 是E的聚点. 聚点不一定属于E. A是点集E的聚点的定义等价于“点A的任何邻域U(A)内包含有E的无穷多个点”.2、孤立点:若点A∈E, 但不是E的聚点,即存在某一正数δ,使得U?(A;δ)∩E=?,则称点A是E的孤立点. 孤立点一定是界点,内点和非孤立的界点一定是聚点,即不是聚点,又不是孤立点,必为外点.例1:设平面点集D={(x,y)|1≤x2+y2<4},分别指出它的内点、界点和聚点,并指出界点是否属于点集D.解:满足1<x2+y2<4的一切点都是d的内点;< bdsfid="88" p=""></x2+y2<4的一切点都是d的内点;<>满足x2+y2=1的一切点是D的界点且属于D;满足x2+y2=4的一切点是D的界点且不属于D;点集D连同它外圆边界上的所有点都是D的聚点.概念2:重要的平面点集:1、开集:若平面点集所属的每一点都是E的内点(即intE=E),则称E 为开集.2、闭集:若平面点集E的所有集点都属于E,则称E为闭集. 没有聚点的点集也称为闭集.注:例1中的点集D即不是开集也不是闭集;R2和?既开又闭.3、开域:若非空开集E具有连通性,即E中任意两点之间都可用一条完全包含于E的有限折线相连接,则称E为开域(非空连通开集).4、闭域:开域连同其边界所成的点集称为闭域.5、区域:开域、闭域,或者开域连同其一部分界点所成的点集,统称为区域. 反例:开集E={(x,y)|xy>0}在I,III象限之间不具有连通性,所以它不是区域.6、有界点集:对于平面点集E,若存在某一正数r ,使得E?U(O,r),其中O 为坐标原点(也可为其它固定点),则称E 为有界点集. 反之则为无界点集. E 为有界点集等价于:存在矩形区域D=[a,b]×[c,d]?E.点集的有界性可用点集的直径来反映,即d(E)=EP ,P 21sup ∈ρ(P 1,P 2),其中ρ(P 1,P 2)表示P 1与P 2两点之间的距离,当P 1,P 2的坐标分别为(x 1,y 1)和(x 2,y 2)时,则ρ(P 1,P 2)=221221)-y (y )x -(x +,于是当d(E)为有限值时,E 为有界点集.根据距离的概念,对R 2上的任意三点P 1,P 2,P 3,有以下三角不等式:ρ(P1,P 2)≤ρ(P 1,P 3)+ ρ(P 2,P 3).例2:证明:对任何S ?R 2,?S 恒为闭集.证:如图:设x 0为?S 的任一聚点,ε>0,由聚点的定义,?γ∈U ?(x 0;ε)∩?S. 又γ是S 的界点,∴对任意U(γ;δ)?U ?(x 0;ε), U(γ;δ)上既有S 的点,又有非S 的点. ∴U(x 0;ε)上也既有S 的点,又有非S 的点,即x 0∈?S ,∴?S 恒为闭集.二、R 2上的完备性定理定义1:设{P n }?R 2为平面点列,P 0∈R 2为一固定点. 若对任给的正数ε,存在正整数N ,使得当n>N 时,有P n ∈(P 0;ε),则称点列{P n }收敛于点P 0,记作:∞→n lim P n =P 0或P n →P 0, n →∞.注:分别以(x n ,y n )与(x 0,y 0)表示P n 与P 0时,∞→n lim P n =P 0等价于∞→n lim x n =x 0,∞→n lim y n =y 0. 以ρ(P 1,P 2)表示P n 与P 0之间距离时,∞→n lim P n =P 0又等价于,∞→n lim ρ=0.定理16.1:(柯西准则)平面点列{P n }收敛的充要条件是:任给正数ε,存在正整数N ,使得当n>N 时,对一切正整数p ,都有ρ(P n ,P n+p )<ε. 证:[必要性]设∞→n lim P n =P 0, 则由三角不等式有ρ(P n ,P n+p )≤ρ(P n ,P 0)+ρ(P n+p ,P 0),由点列收敛定义,?ε>0,?正整数N ,当n+p>n>N 时,恒有ρ(P n ,P 0n+p ,P 0)<2ε;∴ρ(P n ,P n+p )<ε.[充分性]若ρ(P n ,P n+p )<ε,则同时有|x n+p -x n |≤ρ(P n ,P n+p ) <ε,|y n+p -y n |≤ρ(P n ,P n+p ) <ε,∴∞→n lim x n =x 0,∞→n lim y n =y 0,∴∞→n lim P n =P 0,即{P n }收敛于P 0.定理16.2:(闭域套定理)设{D n }是R 2中的闭域列,它满足:(1)D n ?D n+1, n=1,2,…;(2)d n =d(D n ), ∞→n lim d n =0,则存在唯一的点P 0∈D n , n=1,2,….证:任取点列P n ∈D n , n=1,2,….∵D n+p ?D n , ∴P n ,P n+p ∈D n , 如图有ρ(P n ,P n+p )≤d n →0, n →∞. 由定理16.1知,存在P 0∈R 2,使∞→n lim P n =P 0. 任取n ,对任何正整数p ,有P n+p ∈D n+p ?D n .令p →∞,∵D n 是闭域,从而必为闭集. ∴D n 的聚点P 0∈D n ,即P0=lim P n+p∈D n, n=1,2,…. 若有P0’∈D n, n=1,2,….n→∞由ρ(P0,P0’)≤ρ(P n,P0)+ρ(P n,P0’)≤2d n→0, n→∞. 得ρ(P0,P0’)=0,∴P0=P0’. 即P0是唯一的,得证!推论:对上述闭域套{D n},任给ε>0,存在正整数N,当n>N 时,有D n?U(P0;ε).定理16.3:(聚点定理)设E?R2为有界无限点集,则E在R2中至少有一个聚点.证法一:∵E是平面有界无限点集,∴存在一个闭正方形D1包含它. 连接正方形对边中点,把D1分成四个小的闭正方形,则在这个四个小闭正方形中,至少有一个含有E的无限个点,记为D2,同样的将D2分成四个小的闭正方形,得到D3含有E的无限个点,如此下去得到一个闭正方形序列:D1?D2?D3?…,则闭正方形序列{D n}的边长随着n趋向于无限而趋向于0,于是由闭域套定理,存在一点M0∈D n, n=1,2,….ε,任取M0的ε邻域U(M0;ε),当n充分大时,正方形的边长小于2即D n?U(M0;ε). 又由D n的取法知U(M0;ε)含有E的无限多个点,即M0是E的聚点.证法二:若点集E不存在任何聚点,则对任意点P∈E,∵E有界,∴存在某一正数r ,使得E?U(P;r),且U(P;r)中只包含E的有限个点. 而E的所有点都包含于U(P;r),即E 只包含有限个点,与E 为无限点集矛盾;∴E 在R 2中至少有一个聚点.定理16.3’:有界无限点列{P n }?R 2必存在收敛子列{kn P }.定理16.4:(有限覆盖定理)设D ?R 2为一有界闭域(集),{△α}为一开域(集)族,它覆盖了D(即D ?αα),则{△α}中必存在有限个开域(集)△1,△2,…,△n ,它们同样覆盖了D(即D ?i n1i ?= ). 证:设有界闭域D 含在矩形[a,b]×[c,d]之中,并假设D 不能被{△α}中有限个开域所覆盖.用直线x=2b a +,y=2d c +把矩形[a,b]×[c,d]分成四个相等的闭矩形,则至少有一个闭矩形所含的D 的部分不能被{△α}中有限个开域所覆盖. 类似的,把这个矩形(或几个的其中任一)再分成四个相等的闭矩形. 按此法继续下去,可得一闭矩形套{[a n ,b n ]×[c n ,d n ]}. 其中每一个闭矩形所含的D 的部分都不能为{△α}中有限个开域所覆盖,于是每个闭矩形[a n ,b n ]×[c n ,d n ]中都至少含有D 的一点,任取其中一点(x n ,y n ), 则(x n ,y n )∈D, 且a n <x n="" <b="" ,="" c="" <y="" <d="" (n="1,2,…)." 由闭矩形套定理可知:="" 存在一点(x="" 0,y=""0),满足对任意自然数n="" ,都有a="" ≤x="" 0≤b="" ≤y="" 0≤d="" .="" ∵∞→n="" lim="" (b="" -a="" )="n" 2a="" -b="" ∞→="0;" ∞→n="" (d="" -c="" 2<="" p="" bdsfid="171">。
高等数学第16章第1节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
第十六章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1 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在前面各章中,我们所讨论的函数都只限于一个自变量的函数,简称一元函数.但是在更多的问题中所遇到的是多个自变量的函数.例如,矩形的面积xy s =,描述了面积S 和长x 、宽y 这两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又如,烧热的铁块中每一点的温度T 与该点的位置之间有着确定的函数关系,即当铁块中点的位置用坐标(x ,y ,z)表示时,温度丁由y x ,,z 这三个变量所确定.如果进一步考虑上述铁块的冷却过程,那末温度T 还与时间t 有关,即T 的值由x,y,z,t 这四个变量所确定.这种两个、三个或四个自变量的函数,分别称为二元、三元或四元函数,一般统称为多元函数.多元函数是一元函数的推广,因此它保留着一元函数的许多性质,但也由于自变量由一个增加到多个,产生了某些新的内容,读者对这些内容尤其要加以注意.对于多元函数,我们将着重讨论二元函数.在掌握了二元函数的有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之后,我们可以把它推广到一般的多元函数中去.一元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轴上的点集;二元函数的定义域将是坐标平面上的点集.因此,在讨论二元函数之前,有必要先了解有关平面点集的一些基本概念.一 平面点集由平面解析几何知道,当在平面上确定了一个坐标系(今后如不特别指出,都假定是直角坐标系)之后,所有有序实数对①(x,y)与平面上所有的点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因此,今后将把“数对”与“平面上的点”这两种说法看作是完全等同的.这种确定了坐标系的平面,称为坐标平面.坐标平面上满足某种条件P 的点的集合,称为平面点集,并记作 ()(){}P y x y x E 满足条件,|,= . 例如全平面上的点所组成的点集是 (){}.,|,2+∞<<-∞+∞<<-∞=y x y x R (1)平面上以原点为中心,r 为半径的圆内所有的点的集合是 (){}222|,r y x y x C <+= (2) 而集合(){}d y c b x a y x S ≤≤≤≤=,|, (3)则为一矩形及其内部所有点的全体,为书写上的方便,也常把它记作[a,b]⨯[]d ,c .平面点集()()(){}2202|,δ<-+-y y x x y x 与(){}δδ<-<-00,|,y y x x y x分别称为以点()00,y x A 为中心的δ圆领域与δ方领域(图16-1).由于点A 的任一圆邻域可以包含在点A 的某一方邻域之内(反之亦然),因此通常用“点A 的δ邻域”或“点A 的邻域”泛指这两种形状的邻域,并以记号U(A ;δ)或U(A)来表示.点A 的空心邻域是指()()(){}220200|,δ<-+-<y y x x y x或()()(){}0000,,,,|,y x y x y y xx y x ≠<-<-δδ并用记号()()A U A U 0;或δ来表示.下面利用邻域来描述点和点集之间的关系.任意一点2R A ∈与任意一个点集2R E ⊂之间必有以下三种关系之一: (i )内点——若存在点A 的某邻域U(A),使得U(A)E ⊂,则称点A 是点E 的内点;E 的全体内点构成的集合称为E 的内部,记作intE .(ii)外点——若存在点A 的某邻域U(A),使得U(A)φ=⋂E ,则称A 是点集E 的外点.(iii)界点——若在点A 的任何邻域内既含有属于E 的点,又含有不属于E 的点.则称A 是集合E 的界点.即对任何正数δ,恒有 ()(),;;φδφδ≠≠cE A U E A U 且其中E R cE \2=是E 关于全平面的余集,E 的全体界点构成E 的边界,记作E ∂. E 的内点必定属于E ;E 的外点必定不属于E ;E 的界点可能属于E ,也可能不属于E .点A 与点集E 的上述关系是按“点A 在E 内或在E 外”来区分的.此外,还可按在点A 的近旁是否密集着E 中无穷多个点而构成另一类关系: (i)聚点——若在点A 的任何空心邻域0U (A)内都含有E 中的点,则称A 是E 的聚点,聚点本身可能属于E ,也可能不属于E .(ii)孤立点——若点A E ∈,但不是E 的聚点,即存在某一正数δ,使得()φδ=E A U ;0,则称点A 是正的孤立点.显然,孤立点一定是界点;内点和非孤立的界点一定是聚点;既不是聚点,又不是孤立点,则必为外点.例1 设平面点集 (){}41|,22<+≤=y x y x D (4)满足4122<+<y x 的一切点都是D 的内点;满足122=+y x 的一切点是D 的界点,它们都属于D ;满足422=+y x 的一切点也是D 的界点,但它们都不属于D ;点集D 连同它外圆边界上的一切点都是D 的聚点. 口根据点集中所属点的特征,我们再来定义一些重要的平面点集.开集——若平面点集所属的每一点都是正的内点(即intE=E),则称E 为开集.闭集——若平面点集E 的所有聚点都属于E ,则称E 为闭集.若点集E 没有聚点,这时也称E 为闭集.在前面列举的平面点集中,(2)所表示的点集C 是开集;(3)所表示的点集S 是闭集;(4)所表示的点集D 既非开集,又非闭集;而且(1)所表示的点集2R 既是开集又是闭集.此外,还约定空集φ既是开集又是闭集.可以证明,在一切平面点集中,只有R 2与g 是既开又闭的点集.开域——若非空开集E 具有连通性,即E 中任意两点之间都可用一条完全含于正的有限折线(由有限条直线段连接而成的折线)相连接,则称正为开域(或称连通开集).闭域——开域连同其边界所成的点集称为闭域.区域——开域、闭域,或者开域连同其一部分界点所成的点集,统称为区域.在上述诸例中,(2)是开域,(3)是闭域,(1)既是开域又是闭域. 又如(){}0|,>=xy y x E(5)虽然是开集,但因Ⅰ、Ⅱ象限之间不具有连通性,所以它不是开域,也不是区域.有界点集——对于平面点集E ,若存在某一正数,使得 (),;r O U E ⊂其中O 是坐标原点(也可以是其他固定点),由称E 是有界点集.否则就是无界点集.上述()()()432、、都是有界点集,()()51、是无界点集. E 为界点集的另一等价说法是:存在矩形区域[][].,,E d c b a D ⊃⨯= . 点集的有界性还可用点集的直径来反映,所谓点集E 的直径,就是 ()(),,sup 21,21p p E dEp p ρ∈=其中()21,p p ρ表示1P 与2P 两点之间的距离,当1P 和2P 的坐标分别为()11,y x 和()22,y x 时,则,()()().,22122121y y x x p p -+-=ρ 于是,当且仅当()E d 为有限值时E 是有界点集. 根据距离概念,读者不难证明如下三角形不等式,即对R 2上任何三点1P ,2P 和3P ,皆有()()()ρρρρ.,,,323121p p p p p p +≤二 R 2上的完备性定理反映实数系完备性的几个等价定理,构成了一元函数极限理论的基础。
(整理)《数学分析》第十六章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整理)《数学分析》第十六章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第十六章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 1 0 时 )§1 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 ( 3 时 )一. 平面点集: 平面点集的表示: ),(|),{(y x y x E =满足的条件}.1. 常见平面点集:⑴ 全平面和半平面: }0|),{(≥x y x , }0|),{(>x y x , }|),{(a x y x >,}|),{(b ax y y x +≥等.⑵ 矩形域: ],[],[d c b a ?, 1|||| ),{(≤+y x y x }.⑶ 圆域: 开圆, 闭圆, 圆环. 圆的个部分. 极坐标表示, 特别是}cos 2|),{(θθa r r ≤和}sin 2|),{(θθa r r ≤.⑷ 角域: }|),{(βθαθ≤≤r .⑸ 简单域:-X 型域和-Y 型域.2. 邻域: 圆邻域和方邻域,圆邻域内有方邻域,方邻域内有圆邻域.空心邻域和实心邻域, 空心方邻域与集}||0 , ||0|),{(00δδ<-<<-<="">二. 点集的基本概念:1. 内点、外点和界点:集合E 的全体内点集表示为E int , 边界表示为E ?.集合的内点E ∈, 外点E ?, 界点不定.2. 聚点和孤立点: 孤立点必为界点 .例1 确定集} 4)2()1(1|),( {22<++-≤=y x y x E 的内点、外点集、边界和聚点.3. 开集和闭集: E int E =时称E 为开集,E 的聚点集E ?时称E 为闭集.存在非开非闭集.2R 和空集φ为既开又闭集.4. 开区域、闭区域、区域:以上常见平面点集均为区域 .5. 有界集与无界集:6. 点集的直径)(E d :两点的距离) , (21P P ρ.7. 三角不等式:||21x x -(或||21y y -)|||| )()(2121221221y y x x y y x x -+-≤-+-≤.三. 点列的极限:设) , (n n n y x P =, ) , (000y x P =.定义0l i m P P n n =∞→的定义 ( 用邻域语言 ) . 例2 ) , (n n y x → ) , (00y x ?0x x n →, 0y y n →, ) (∞→n .例3 设0P 为点集E 的一个聚点. 则存在E 中的点列} {n P , 使0lim P P n n =∞→. 四. 2R 中的完备性定理:1. Cauchy 收敛准则:先证{) , (n n y x }为Cauchy 列?} {n x 和} {n y 均为Cauchy 列.2. 闭集套定理: [1]P 89.3. 聚点原理: Weierstrass 聚点原理,列紧性.4. 有限复盖定理:五. 二元函数:1. 二元函数的定义、记法、图象:2. 定义域:例4 求定义域:ⅰ> ),(y x f 192222-+--=y x y x ; ⅱ> ),(y x f )1ln(ln 2+-=x y y . 3. 有界函数:4. n 元函数:Ex [1]P 92—93 1—8 .§2 二元函数的极限 ( 3 时 )一. 二元函数的极限:1. 二重极限A P f D P P P =∈→)(lim 0的定义: 也可记为),(lim ),(),(00y x f y x y x →A =或A y x f y y x x =→→),(lim 00例1 用“δε-”定义验证极限7)(lim 22)1,2(),(=++→y xy x y x .[1]P 94 E1.例2 用“δε-”定义验证极限 0lim 2220=+→→y x xy y x . 例3 设??=≠+-=).0,0(),( , 0),0,0(),( ,),(2222y x y x y x y x xy y x f证明0),(lim )0,0(),(=→y x f y x .(用极坐标变换 ) [1]P 94 E2.Th 1 A P f DP P P =∈→)(lim 0?对D 的每一个子集E ,只要点0P 是E 的聚点,就有A P f E P P P =∈→)(lim 0. 推论1 设D E ?1,0P 是1E 的聚点.若极限)(lim 10P f E P P P ∈→不存在, 则极限)(lim 0P f DP P P ∈→也不存在. 推论2 设D E E ?21,,0P 是1E 和2E 的聚点.若存在极限1)(lim 10A P f E P P P =∈→,2)(lim 20A P f E P P P =∈→, 但21A A ≠,则极限)(lim 0P f DP P P ∈→不存在. 推论3 极限)(lim 0P f DP P P ∈→存在?对D 内任一点列} {n P ,0P P n →但0P P n ≠,数列)}({n P f 收敛 .2 方向极限:方向极限A y x f =+++→)sin , cos (lim 000θρθρρ的定义. 通常为证明极限)(lim 0P f P P →不存在,可证明沿某个方向的极限不存在,或证明沿某两个方向的极限不相等, 或证明方向极限与方向有关; 或沿两条特殊的路径的极限存在而不相等.但应注意, 沿任何方向的极限存在且相等?/ 二重极限存在( 以下例5 ).例4 设??=≠+=. )0,0(),( , 0),0,0(),( , ),(22y x y x y x xy y x f 证明极限),(lim )0,0(),(y x f y x →不存在. (考虑沿直线kx y =的方向极限). [1]P 95 E3.例5 设+∞<<-∞<<=.,0,0,1),(2其余部分时,当x x y y x f 证明极限),(lim )0,0(),(y x f yx →不存在. [1]P 95 E4.二重极限具有与一元函数极限类似的运算性质.例6 求下列极限:ⅰ> )0,0(),(lim →y x 222yx y x +; ⅱ> )0,3(),(lim →y x y xy sin ; ⅲ> )0,0(),(lim →y x xy xy 11-+; ⅳ> )0,0(),(lim →y x 2222)1ln(yx y x +++. 3.极限),(lim),(),(00y x f y x y x →+∞=的定义: 其他类型的非正常极限,→),(y x 无穷远点的情况.例7 验证)0,0(),(lim →y x +∞=+22321yx . Ex [1]P 99—100 1⑴—⑹,4,5.二. 累次极限:1. 累次极限的定义: 定义.例8 设22),(yx xy y x f +=, 求在点) 0 , 0 (的两个累次极限 . [1]P 97 E6. 例9 设2222),(yx y x y x f +-=, 求在点) 0 , 0 (的两个累次极限 . 例10 设xy y x y x f 1sin 1sin ),(+=, 求在点) 0 , 0 (的两个累次极限与二重极限. 2. 二重极限与累次极限的关系:⑴ 两个累次极限存在时, 可以不相等. ( 例9 )⑵ 两个累次极限中的一个存在时, 另一个可以不存在.例如函数yx y x f 1sin ),(=在点) 0 , 0 (的情况 .⑶ 二重极限存在时, 两个累次极限可以不存在. (例10)⑷ 两个累次极限存在(甚至相等) ?/二重极限存在. ( 参阅例4和例8 ).综上, 二重极限、两个累次极限三者的存在性彼此没有关系.但有以下确定关系.Th 2 若全面极限),(lim ),(),(00y x f y x y x →和累次极限),(lim lim0y x f y y x x →→(或另一次序)都存在,则必相等. ( 证 ) [1]P 98. 推论1 二重极限和两个累次极限三者都存在时, 三者相等.注: 推论1给出了累次极限次序可换的一个充分条件.推论2 两个累次极限存在但不相等时, 全面极限不存在.注: 两个累次极限中一个存在,另一个不存在?/全面极限不存在. 参阅⑵的例.Ex [1]P 99 2§3 二元函数的连续性 (2 时 )一.二元函数的连续概念:由一元函数连续概念引入.1.2.连续的定义:定义用邻域语言定义连续.注: 函数),(y x f 有定义的孤立点必为连续点 .例1 设=++≠++=. 0 , 1, 0 , ),(2222222y x m m y x y x xy y x f证明函数),(y x f 在点) 0 , 0 (沿方向mx y =连续 .例1 设+∞<<∞-<<=., 0, ,0 , 1),(2其他x x y y x f ( [1]P 101)证明函数),(y x f 在点) 0 , 0 (不全面连续但在点) 0 , 0 (f 对x 和y 分别连续.2. 函数的增量: 全增量、偏增量.用增量定义连续性.3. 函数在区域上的连续性.4. 连续函数的性质: 运算性质、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性、复合函数连续性. (仅证复合函数连续性[1]P102).二.一致连续性: 定义.三.四.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1.有界性与最值性. ( 证)2.3.一致连续性. ( 证)4.介值性与零点定理. ( 证)Ex [1]P104—105 1 ⑴—⑸,2,4,5.。
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ppt
聚点也可定义为: 若点 P 的任何邻域 U (P) 内都含有点集 E 的无穷多个点, 则称 P 为 E
的聚点。
注: 聚点可以属于E, 也可以不属于E。
如:设平面点集
E {( x, y) |1 x2 y2 4}
满足1 x2 y2 4 的一切点 ( x, y) 都是 E 的
内点; 满足 x2 y2 1的一切点( x, y)都是 E
D {( x, y) | x 0, y 0}
2. 邻域
设P0 ( x0 , y0 )是 xoy平面上的一个点,d 是某
一正数,与点 P0 ( x0 , y0 ) 距离小于 d 的点 P( x, y) 的全体,称为 点P0的d邻域.记作U (P0,d ), 即
U(P0 ,d ) P | PP0 | d
的边界点, 它们不属于 E ;满足 x2 y2 4
的一切点( x, y)也都是 E 的边界点,它们都属
于 E ; 点集 E 的内点以及它的
y
边界 E上的一切点都是 E的
聚点。
o
x
4. 平面区域
开集: 若点集 E 的所有点都是E 的内点, 则 称 E 为开集。
闭集:若点集 E的余集 EC 为开集,则称E( x1, x2 , , xn ),
数 xi 称为该点的第 i 个坐标或 n维向量的第 i 个
分量。
Rn 中点 x ( x1, x2 ,, xn ) 和点 y ( y1, y2 ,, yn )
间的距离,记作 ( x, y) ,规定
( x, y) ( y1 x1)2 ( y2 x2 )2 ( yn xn )2 .
设 E 是平面 R2上的一个点集, P 是平面 R2 上的一个点, 则点 P 与点集 E 之间必有以
第十六章 多元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十六章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1 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1. 判断下列平面点集中哪些是开集、闭集、有界集、区域?并分别指出他们的聚点与界点。
(1)[,)[,);a b c d ´ (2){(,)0};x y xy ¹(3){(,)|0};x y xy = (4)2{(,)|}x y y x > (5){(,)|2,2,2}x y x y x y <<+> (6)22{(,)|10,01}x y x y y x +==#或; (7)22{(,)|10,12};x y x y yx +?#或(8){}N +Î(x,y)|x,y ; (9)1{(,)|sin };x y y x=解:(1)有界集、区域,其聚点为{(,)|,}.E x y a x b c y d =##(2)开集,聚点为2,E R =界点为{(,)|0};x y xy = (3)闭集,{(,)|0},E x y xy ==界点为{(,)|0}.EE x y xy ?==(4)区域,开集,其聚点为2{(,)|},E x y x y = 界点为2{(,)|}.x y y x = (5)有界集,区域,开集,其聚点为{(,)|2,2,2},E x y x yxy =#?界点为{(,)2,02{(,)|2,02}{(,)|2,02}x y x yx y y xx y x y x=#=#+=#(6)有界集,闭集,其聚点为22{(,)10,01},E x y x y y x =+==#或界点为EE ?。
(7)有界集、闭集,其聚点为22{(,)|10,12};E x y x y yx =+?#或界点为22{(,)|10,12}.Ex y x y y x ?+==#或(8)闭集,其聚点是空集,界点为{(,)|,}.x y x y z Î (9)闭集1{(,)|sin ,0}{(0,)1}E x y y x y y x==> ,界点为.EE ?2.试问集合{(,)|0,0}x y x a y b d d <-<<-<与集合{(,)|,},(,)(,)x y x a y b x y a b d d -<-< 是否相同? 解:不相同,第一个点集为第二个点集的子集。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讲义-第十六章至第十九章【圣才出品】
是二元函数 f 的图像.z=f(x,y)的图像是一空间曲面,f 的定义域 D 是该曲面在 xOy 平 面上的投影.
4.n 元函数 所有有序实数组(x1,x2,…,xn)的全体称为 n 维向量空间,简称 n 维空间,记作 Rn.其中每个有序实数组(x1,x2,…,xn)称为 Rn 中的一个点,n 个实数 x1,x2,…,xn 是这个点的坐标. 设 E 为 Rn 中的点集,若有某个对应法则 f,使 E 中每一点 P(x1,x2,…,xn)都有唯 一的一个实数 y 与之对应,则称 f 为定义在 E 上的 n 元函数(或称 f 为 E R2 到 R 的一个 映射),记作
f:E→R 也常把 n 元函数简写成
y=f(x1,x2,…,xn),(x1,x2,…,xn)∈E 或
y=f(P),P∈E
5 / 67
圣才电子书 十万数的极限 1.二元函数的极限
(1)设 f 为定义在 D R2 上的二元函数,Pn 为 D 的个聚点,A 是一个确定的实数, 若对任给正数ε,总存在某正数δ,使得当 P U 0 (P0; ) D 时,都有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6 章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视频讲解] 16.1 本章要点详解 本章要点
■点和点集之间的关系 ■R2 上的完备性定理 ■二元函数的极限 ■累次极限 ■累次极限与重极限的关系 ■有界闭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重难点导学
f:D→R 且称 D 为 f 的定义域 P∈D 所对应的 z 为 f 在点 P 的函数值,记作 z=f(P)或 z=f(x,y)
4 / 6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数学分析》第十六章 多元函数的极限和连续
D = {(x, y)| x2 + y2 1 } 如图
y 1 x2 + y2 = 1
o D
1
x
易知, 圆内部的每一点都是 D 的内点. 但 圆周上的点不是 D 的内点.
又如 z = ln (x+y)的定义域 D = {(x, y)| x+y > 0}
的聚点.
一般, 集合 E 的边界点不一定是 E 的聚点. 但若 E 是开集, 则 E 的边界点一定是 E 的 聚点, 自证.
邻域, 内点, 边界点, 开集, 连通, 有界, 开区域, 闭区域, 聚点这些概念 都可毫无困难地推广到三维空间 R3 中去, 且有类似的几何意义. 它们还可 推广到 4 维以上的空间中去, 但不再 有几何意义.
y A
f (x) 0 x x0 x
x x0
y = f (x) f (x)
x
lim f (x) A用 语言表示. 就是 >0, >0.
xx0
当0<|x – x0|< 时, 有|f (x) – A |< .
设二元函数 z = f (X) = f (x, y), 定义域为D. 如图
E E0 , 所以 E 是开集.
5. 连通集
设 E 是一非空平面点集, 若X ,YE. 都 可用完全含于 E 的折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则称 E 为连通集. 如图
X Y
E 连通
X
Y
E 不连通
几何上看, 所谓 E 是连通集, 是指 E 是 连成一片的. E 中的点都可用折线连接.
例1, 2中的 D 都是连通集. 如图
{( x, y, z) | z f ( x, y), ( x, y) D}, 这个点集称为二元函数的图形.
第一节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
1)
Dn n1, n 1, 2,
2)
dn dDn ,
lim
n
d
n
0
则存在唯一点
P0 Dn , n 1, 2,
4 聚点原理 定理16.3(聚点原理)设 E R2 为有界 无限点集,则 E 在 R2 中至少有一个聚点.
推论: 有界无限点列 Pn R2
必存在收敛子列 Pnk
5 有限覆盖定理
例如, x2 y2 z2 a2
左图球面.
z
D {( x, y) x2 y2 a2 }.
单值分支:z a2 x2 y2
o
y
z a2 x2 y2 .
x
例6
z
x2
y2
是定义在
R2
上的函数,值域是全体非负整数
若二元函数的值域是有界集, 则称该函数为有界函数;
若值域是无界集,则称该函数 为无界函数.
如, 例1中定义域 D 的边界是直线 x +y = 0 上点的全体. 例2中定义域 D 的边界是单位圆 周 x2 + y2 = 1上的点的全体. 如图
y D
o
x
y 1
D
o
1x
x+y=0 E 的边界点可以是 E 中的点, 也可以不是 E 中的点.
x2 + y2 = 1
4. 开集
设 E 是一平面点集, 若 E 中每一点都是 E 的内点. 即 E int E, 则称 E 是一个开集. 规定, , R2为开集.
例1 求 f ( x, y) arcsin(3 x2 y2 ) 的定义域. x y2
解
3 x2 y2 1
x y2 0
2 x
x2 y2
y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 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平面点集的基本概念,二元函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二元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n 元函数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一、平面点集1、坐标平面.将有序实数对),(y x 的集合},|),{(R y R x y x ∈∈称为二维空间,表为2R R R 或⨯。
对),(),,(222111y x P y x P ∀,用非负实数221221)()(y y x x -+-表示),(),(222111y x P y x P 与的距离,记:21P P -。
由平面解析几何知道, 当在平面上引入了一个直角坐标系后, 平面上的点P 与有序二元实数组(x , y )之间就建立了一一对应. 于是, 我们常把有序实数组(x , y )与平面上的点P 视作是等同的. 这种建立了坐标系的平面称为坐标平面.二元的序实数组(x , y )的全体, 即R 2=R ⨯R ={(x , y )|x , y ∈R }就表示坐标平面.2.平面点集坐标平面上具有某种性质P 的点的集合, 称为平面点集, 记作E ={(x , y )| (x , y )具有性质P }.例如, 平面上以原点为中心、r 为半径的圆内所有点的集合是C ={(x , y )| x 2+y 2<r 2}.如果我们以点P 表示(x , y ), 以|OP |表示点P 到原点O 的距离, 那么集合C 可表成C ={P | |OP |<r }.3、邻域:点A 的δ圆形邻域:设A (x 0, y 0)是xOy 平面上的一个点, δ是某一正数. 与点A (x 0, y 0)距离小于δ的点P (x , y )的全体, 称为点A 的δ圆邻域, 记为U (A , δ, 即(,){| ||}U A P PA δδ=<或2200(,){(, )| ()() }U A x y x x y y δδ=-+-<.邻域的几何意义: U (A , δ)表示xOy 平面上以点A (x 0, y 0)为中心、δ >0为半径的圆的内部的点P (x , y )的全体.点A 的δ方邻域:以A (x 0, y 0)为心,以2δ为边长的正方形内的点),(y x ,即:00{(,)|,}x y x x y y γδ-<-<,称为A (x 0, y 0)的δ(方形)邻域。
00(,){(, )| ||,|| }U A x y x x y y δδδ=-<-<圆邻域内有方邻域,方邻域内有圆邻域.点A 的去心δ邻域, 记作(, )U A δ, 即 (, ){| 0||}U A P AP δδ=<<.注: 如果不需要强调邻域的半径δ, 则用U (A )表示点A 的某个邻域, 点A 的去心邻域记作()U A .注意:空心邻域和实心邻域 , 空心方邻域与集}||0 , ||0|),{(00δδ<-<<-<y y x x y x 的区别.4、点与点集之间的关系:任意一点A ∈R 2与任意一个点集E ⊂R 2之间必有以下三种关系中的一种:(1)内点: 如果存在点A 的某一邻域U (A ), 使得U (A )⊂E , 则称A 为E 的内点;(2)外点: 如果存在点A 的某个邻域U (A ), 使得U (A )⋂E =∅, 则称A 为E 的外点;(3)边界点: 如果点A 的任一邻域内既有属于E 的点, 也有不属于E 的点, 则称A P 点为E 的边点.E的边界点的全体,称为E的边界,记作∂E.E的内点必属于E;E的外点必定不属于E;而E的边界点可能属于E,也可能不属于E.聚点: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δ>0,点A的去心邻域U0(A)内总有E中的点,则称A是E 的聚点.由聚点的定义可知,点集E的聚点A本身,可以属于E,也可能不属于E.例如,设平面点集D={(x,y)|1≤x2+y2<4}.满足1<x2+y2<4的一切点(x,y)都是D的内点;满足x2+y2=1的一切点(x,y)都是D的边界点,它们都属于D;满足x2+y2=4的一切点(x,y)也是D的边界点,它们都不属于D;点集D以及它的界边∂D上的一切点都是D的聚点.开集:如果点集E的点都是内点,则称E为开集.闭集:如果点集的余集E c为开集,则称E为闭集.开集的例子:E={(x,y)|1<x2+y2<4}.闭集的例子:E={(x,y)|1≤x2+y2≤4}.集合{(x,y)|1<x2+y2≤2}既非开集,也非闭集.连通性:如果点集E内任何两点,都可用折线连结起来,且该折线上的点都属于E,则称E为连通集.开域:连通的开集称为区域或开区域.例如E={(x,y)|1x2+y22}.闭域: 开区域连同它的边界一起所构成的点集称为闭区域.例如E = {(x , y )|1≤x 2+y 2≤2}.开区域与闭区域是直线上开、闭区间的推广,一般说,区域是指开区域。
有界集: 对于平面点集E , 如果存在某一正数r , 使得E ⊂U (O , r ),其中O 是坐标原点, 则称E 为有界点集.无界集: 一个集合如果不是有界集, 就称这集合为无界集.例如, 集合{(x , y )|1≤x 2+y 22}是有界闭区域; 集合{(x , y )| x +y >1}是无界开区域;集合{(x , y )| x +y ≥1}是无界闭区域.直径:1212,()(,)sup P P Ed E P P ρ∈=其中r(P 1,P 2)表示P1与P2两点之间的距离 d(E)有限的充要条件为E 为有界集 5. n 维空间设n 为取定的一个自然数, 我们用R n 表示n 元有序实数组(x 1, x 2, ⋅ ⋅ ⋅ , x n )的全体所构成的集合, 即R n =R ⨯R ⨯⋅⋅⋅⨯R ={(x 1, x 2, ⋅ ⋅ ⋅ , x n )| x i ∈R , i =1, 2, ⋅⋅⋅, n }.R n 中的元素(x 1, x 2, ⋅ ⋅ ⋅ , x n )有时也用单个字母x 来表示, 即x =(x 1, x 2, ⋅ ⋅ ⋅ , x n ). 当所有的x i (i =1, 2, ⋅⋅⋅, n )都为零时, 称这样的元素为R n 中的零元, 记为0或O . 在解析几何中, 通过直角坐标, R 2(或R 3)中的元素分别与平面(或空间)中的点或向量建立一一对应, 因而R n 中的元素x =(x 1, x 2, ⋅ ⋅ ⋅ , x n )也称为R n 中的一个点或一个n 维向量, x i 称为点x 的第i 个坐标或n 维向量x 的第i 个分量. 特别地, R n 中的零元0称为R n 中的坐标原点或n 维零向量.为了在集合R n 中的元素之间建立联系, 在R n 中定义线性运算如下:设x =(x 1, x 2, ⋅ ⋅ ⋅ , x n ), y =(y 1, y 2, ⋅ ⋅ ⋅ , y n )为R n 中任意两个元素, λ∈R , 规定x +y =(x 1+ y 1, x 2+ y 2, ⋅ ⋅ ⋅ , x n + y n ), λx =(λx 1, λx 2, ⋅ ⋅ ⋅ , λx n ).这样定义了线性运算的集合R n 称为n 维空间.R n 中点x =(x 1, x 2, ⋅ ⋅ ⋅ , x n )和点 y =(y 1, y 2, ⋅ ⋅ ⋅ , y n )间的距离, 记作ρ(x , y ), 规定2222211)( )()(),(n n y x y x y x -+⋅⋅⋅+-+-=y x ρ.显然, n =1, 2, 3时, 上术规定与数轴上、直角坐标系下平面及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一至. R n 中元素x =(x 1, x 2, ⋅ ⋅ ⋅ , x n )与零元0之间的距离ρ(x , 0)记作||x ||(在R 1、R 2、R 3中, 通常将||x ||记作|x |), 即22221 ||||nx x x ⋅⋅⋅++=x . 采用这一记号, 结合向量的线性运算, 便得),()( )()(||||2222211y x y x ρ=-+⋅⋅⋅+-+-=-n n y x y x y x .在n 维空间R n 中定义了距离以后, 就可以定义R n 中变元的极限:设x =(x 1, x 2, ⋅ ⋅ ⋅ , x n ), a =(a 1, a 2, ⋅ ⋅ ⋅ , a n )∈R n .如果||x -a ||→0,则称变元x 在R n 中趋于固定元a , 记作x →a .显然,x →a ⇔ x 1→a 1, x 2→a 2, ⋅ ⋅ ⋅ , x n →a n .在R n 中线性运算和距离的引入, 使得前面讨论过的有关平面点集的一系列概念, 可以方便地引入到n (n ≥3)维空间中来, 例如,设a =(a 1, a 2, ⋅ ⋅ ⋅ , a n )∈R n , δ是某一正数, 则n 维空间内的点集U (a , δ)={x | x ∈ R n , ρ(x , a )<δ}就定义为R n 中点a 的δ邻域. 以邻域为基础, 可以定义点集的内点、外点、边界点和聚点, 以及开集、闭集、区域等一系列概念.平面点集的几个基本定理二 R 2上的的完备性平面点列:{}{(,)|,,}n n n n nP x y x R y R n N +=∈∈∈,若P 0为平面上的固定点,对P 0任何一个邻域U(P 0,),N n N >∍∃,,有0(,)n P O P ε∈,则称点列{P n }收敛于P 0,记为0lim n n P P →∞=或0n P P →即),(),(00y x y x n n →用不等式描述:N n N N >∍∈∃>∀+,,0ε,有ε<-+-2020)()(y y x x n n可以得到:0n P P →⇔00,()n n x x y y n →→→∞,且极限唯一。
三、二元函数概念1、引例不论在数学的理论问题中还是在实际问题中,许多量的变化,不只由一个因素决定,而是由多个因素决定。
例如例1 圆柱体的体积V 和它的底半径r 、高h 之间具有关系V =πr 2h .这里, 当r 、h 在集合{(r , h ) | r >0, h >0}内取定一对值(r , h )时, V 对应的值就随之确定. 例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压强p 、体积V 和绝对温度T 之间具有关系VRT p =, 其中R 为常数. 这里, 当V 、T 在集合{(V ,T ) | V >0, T >0}内取定一对值(V , T )时, p 的对应值就随之确定.例3 设R 是电阻R 1、R 2并联后的总电阻, 由电学知道, 它们之间具有关系2121R R R R R +=. 这里, 当R 1、R 2在集合{( R 1, R 2) | R 1>0, R 2>0}内取定一对值( R 1 , R 2)时, R 的对应值就随之确定.这些都是多元函数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