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合集下载

第6课 北宋的政治【授课课件】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6课 北宋的政治【授课课件】七年级下册历史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 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 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 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新课导入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 终结者和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 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对改变五 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 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思考: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宋 初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
学习目标
➢ 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北宋结束中原和 南方分裂割据局面的史实。

A.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B.扩大宰相额权力
C.加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D.宋朝的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答案】A 【解析】(中央)削弱宰相权力;分割宰相的军政、 财政大权
当堂训练
3.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制衡知州的权力,设置的是(

A.刺史
B.节度使
C.转运使
D.通判
【答案】D 【解析】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利;
学习任务二
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 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 ③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 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 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帝国主义 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的时代,适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
课堂总结
建立



强化

中央

后果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登基称帝,定 都东京(开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31张PPT)

在地方
加 强 对 分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实行轮换制; 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设转运使收 地 方 的 缴地方官司的财财税权。 控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也造成了地方官 僚臃肿。
3.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 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相权大大被削弱)
三、重文轻武政策
材料一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 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 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注:即便是将帅率兵数十万,收 复了失地幽蓟十六州这种功劳,也 赶不上一个状元及第时的荣耀。)
A.赵匡胤
B.李世民
C.刘彻
D.嬴政
4.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B ( ) A.削弱相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改革科举制度 D.重文轻武的政策
5.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对如图所示宋太祖评价正确的有(
)
D
① 发动“陈桥驿兵变” , 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 通过“杯酒释兵权” , 加强了中央集权
赵匡胤与赵普议事图
吾欲息天 下之兵,为国 家长久之计, 其道何如?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同时给出
原因: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建议: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 权、制钱谷、收精兵。
强化中央集权 措施——军事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控 制 对 军 队 的 调 动,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
(地方)
②实施三年 一换的制度, 频繁调动州 ③ 县长官
归纳总结
内容 目的 措施 影响
加强了对军队的 控制,但是消弱 了军队的战斗力。
军事方面 消 除 武 ①解除禁军将领 将 专 权 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的积弊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在中央 削弱宰 相的权 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 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 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33张PPT)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 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 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 安矣。”
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原 因是什么?总结北宋如何实现 “息天下之兵”的?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 并设通判相互牵制;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权 收归中央,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 削弱地方权力。
北 宋 的 统 治
时间:960年 北宋的建立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陈桥兵变) 都城:东京 剥夺高级武将军权; 在中央,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宰 相专掌行政,枢密使掌管军事,三 中央集权 司使管理财政,各自长官分别对皇 帝负责; 的强化 在地方,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 等职,代替节度使,实施三年一换 的制度,还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武 将受文官监督和管束; 重文轻武 进一步科举制度,增加录取名额, 提高进士地位; 的国策 开办学校,传授儒学。
长久以来,人们都将宋朝称为“ ”,和之前 的“强汉”、“盛唐”等大一统王朝相比,宋朝的疆域 面积最小。宋朝军队面对辽、金、甚至弱小的西夏的入 侵,多次被对方打得狼狈不堪、一溃千里、丧师失地、 赔款纳贡。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连皇帝、太子 都被金军俘虏了去。
弱宋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解读
• 知道北宋的建立,理解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 施以及历史背景;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 响,理解重文轻武与稳定政治的关系。
杯酒释兵权
时空隧道
如果回到宋朝,你会选择过何种生活? (文人?军人?还是其他?)结合教材第 二个标题,说说你的理由。
(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 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 分治大藩,纵皆贪浊(贪污受贿),亦未及 武臣一人(的祸害)也。” ——(宋)李焘撰: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三

第6课 北宋的政治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36张PPT

第6课 北宋的政治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36张PPT
人物:宋太祖和后继者
方针:先南后北
结果: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
意义: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
裂割据局面,实现了中 原和南方地区的统一。
北宋灭南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被后人评为“中国第一词帝”。他的词,语言明快、 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 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 影响深远。他的多篇著作都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成为了 学生们朗读并背诵全文的重点篇目。 961年六月,南唐中主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为帝。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历史事件从背景原因、内容 过程、意义影响三个方面去掌握。)
1、背景原因
材料:
强化中央集权
观察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宋太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导致政局动荡不止,政 权寿命短暂,更替频繁。
北宋军队编制
禁军:是北宋的中央军,正规军。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 诸郡,京城与畿辅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内外相制。同时实 行"更戊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以使兵不识将, 将无专兵。 厢军: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 役兵。
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2)改革发展科举制
(1)概况: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2)影响:①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②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 的文治局面

第6课 北宋的政治-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6课 北宋的政治-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北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只是局部统一, 未能统一全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北宋政权并立
宋太祖如何 “安”天下?
强化中央集权
采纳了重臣赵普 提出的“稍夺其 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的建议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一)收精兵(军事上) 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了军队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更戍法”)
——朱熹《朱子语类》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根据材料,同学们能看出北宋政治的特点?
重文轻武
材料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杨炯《从军行》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二:“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为什么宋朝要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又是怎样实施的呢?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三)制钱谷(经济上) ①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 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②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 础薄弱,给北宋种下了 积贫的祸根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思考,宋朝采取的集权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 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思考

A.铲除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打击官僚地主,抑制土地兼并
C.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国家统一
D.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富国强兵
A 5.宋代的宗室、外戚、宦官等在政治领域受到了比较成功的抑制,两宋300余年间基本
上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文官政治的发达 B.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1张PPT)
1.通过阅读课本,能够说出北宋建立的相关史实; 2.通过阅读课本,能够列举出宋太祖加强中央集 权的措施; 3.通过阅读课本和小组讨论,能够归纳出宋朝重 文轻武的政策。
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2.重文轻武的政策
时间: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宋
太祖) 都城:开封
国号: 宋 史称: 北宋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面
965年 灭后蜀
979
陈桥驿
• 方针: •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年 978
北 宋
966
东京
963年
• 结果: • 统一了南方和中原地
970年
•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 “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
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 普曰: “ 陛下之言
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 方镇太重
(权力分散,受制约)

措施
影响
(财赋收归中央
使

判 使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 权,控制军队;
2、控制调兵权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 方的联系
加强中央集权
相权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 办法,削弱相权。
秦汉时----丞相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5、北宋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 B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武将专权制 D、宰相制度
• 武举每 3 年一次,每次最多 30 人。后来逐渐增额,以至 于 3 取 1 。 1110 年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 10 人。
积极作用: 材料一 :赵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入侵势力所颠覆,从王朝 政治: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 位的稳固。——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6张ppt)

总结
军事 上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 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政治 上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 三年一换制度。
经济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由中央掌握;设置 上 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把中 央集权强 化到前所 未有的程 度,导致 宋朝出现 “积贫积 弱”的局 面
二、政治上—集中行政权
中央: (1)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宰相之下设副宰相; (2)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
地方:
(1)以文臣知州; (2)州县长官,三年一换;
(3)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
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和对地方的控制;
消极影响: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形 成“积贫”局面。
三、经济上:收财权 具体措施: (1)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由中 央掌握; (2)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 归中央。
三、重文轻武政策
重用文 臣掌握 军政大 权
宋太祖
宋太宗
继续采取 抑制武将 ,提升文 官地位的 政策
文臣统兵的代表:欧阳修
《劝学诗》
宋真宗(北宋第三位皇帝)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

精兵,则天下自安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矣.
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即夺其政治权、经济权、军事权。
原因
唐末五代,藩镇太重, 1 君弱臣2 强(地方权3力大,
中央势弱)
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 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 结束封建割据,必须加强 中央集权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2.“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D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
3.“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说明宋官员的主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 都城。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 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4.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其影 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 字元朗。军事家,宋朝开国皇帝。赵 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掌管 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 胤发动陈桥兵变。恭帝被迫禅位,赵 匡胤登基,建立“北宋”。
宋太宗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 朝廷授予的“阵图” 行军布阵。(受抑制)
这两位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唐朝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尚武的风气盛行一时, 唐朝中期以来出现了骄兵悍将飞扬跋扈的局面。
北宋科举制的特点
1.程序严格:州试——省试——殿试; 2.提高进士的地位。 3.方法严密:糊名法,防舞弊; 4.录取名额大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8张PPT)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普曰:“……其故非他,节镇(藩镇)太重,君弱臣 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 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集中 军权
解除 禁军高级将领 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 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 将领 , 割断 将领 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集中 行政 权
结果
中央
削弱 相权 ,设宰相、副宰相若干人,共同议政; 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派 文臣 担任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思考二:宋朝为什么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探究 (1)原因: ①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统帅,依靠部下将领的拥护,发动 陈桥驿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建立宋朝。 ②因为赵匡胤以武力夺位,再加上五代时期,武将夺权的情况特 别多,所以他特别害怕部下掌握兵权的将领效法,不信任武将, 重文轻武,压制武将,防止武将篡位。
(2)影响: ①积极方面: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 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 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方面:兵将分离政策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 降;政府机构重叠,官吏冗余,效率低下,财政开支庞大;地方 上财政困难;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地方 设置 通判 ,以分知州的权力
设置 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加强
皇权 大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 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 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 (共33张PPT)
【小组讨论·重文轻武的影响?】 材料一:北宋的军队数量以及军费开支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小组讨论·重文轻武的影响?】 材料二:国内外学者对宋朝的评价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先生文集》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军事上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 有发兵之权而无握病之重;京师之兵总于 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 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 也。” ——范祖禹《范太史集》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皇 帝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原因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宋太祖
宋太宗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2.措施
①重用文官
文 臣 统 兵 的 代 表 : 欧 阳 修
《劝学诗》 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具 体 措 施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措施 军事上 内容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政治上
①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副宰相,多重机构) ②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天下尚未统一; 武将篡位。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2张PPT)

军事上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 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 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 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 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宋朝名臣
范仲淹
包拯
欧阳修
影响
积极 影响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 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 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 政治机构臃肿,相互牵制,办事效率下降, 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消极 影响
北宋建立
宋太祖强化 中央集权
局部统一 措施
经济上
①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 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②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太宗时于各路设转运使,其官衙称转 运使司,俗称漕司。转运使除掌握一路 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 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
影 响
北 宋 的 政 治
重文轻武 的政策
加强中央集权
(1)军事 ①②③ (2)政治 ①②③ (3)经济 ①②
作用
措施 ① ②
影响 (积极)① ②
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 A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A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C 3. 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说课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说课课件(共27张PPT)

05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从《大宋印象》导
入单元主题和主要人物, 以赵匡胤五个故事为明 线讲述措施,用范仲淹 承上启下,通过漫画和 图片对重文轻武影响进 行图史互证,以人文素 养为目标,培养“论从 史出”的思维习惯。
情感与价值观:
认识到赵匡胤结束五代 十国战乱局面,理解他加 强中央集权思路的历史背 景,并能分析他开创文治 的一系列举措带来的积极 影响,也能辩证长远分析 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影 响深远。

教学过程
北宋的政治 教学过程
01 导入新课
微课《大宋印象》 课前故事《陈桥兵变》
设计意图:
单元主题和人物
民族关系的发展 和社会变化
激发探究疑问 培养时空观念
北宋的政治 教学过程
02 讲述故事 自学重点
第一目: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分析五代战乱原因 2、故事二:杯酒释兵权 3、故事三:降服节度使 4、故事四:圣旨废除“赋税留州”制度 5、故事小结:问计赵普收三权 6、文举武举数据对项改革
设计意图:
梳理重点 引入难点
北宋的政治 教学过程
03 图史互证 突破难点
第二目:重文轻武的影响
1、自学填表合作展示:交流分析利弊 2、探讨对当世影响:
“三冗”图片漫画(财政负担) 实证探究(军队战斗力和民族关系)
3、探讨对后世的影响:
三则历史学家交锋观点 史料分析利大于弊
故事五:撤宰相凳子
设计意图:
突出重点
以人带事 历史解释 历史理解 论从史出
北宋的政治 教学过程
02 思维导图 梳理重点
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设计意图:
梳理重点 分析特点
宋的政治特点?
北宋的政治教学过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教育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教育教学课件

A、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B、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D、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
巩固提升
1.北宋建立的方式与西汉、唐朝有何不同? 答:西汉和唐朝是通过农民起义建立的,而北宋是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过兵变建立的。 2.北宋的科举制有什么发展?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
响? 答: 宋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增加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为了防止 唐末以来武将专 横跋扈的的弊端 重现。
1.宋太祖有意重用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宋太宗继续采取拟制 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的政策,使文臣统兵 的格局逐渐形成。
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 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 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 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宋朝的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 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 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机回师 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 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 匡胤就是宋太祖。
北宋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宋太祖
都城: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太祖轶事
太祖长拳应源于赵 匡胤祖训练士卒的遗法 真传,综合士卒在战场 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 编制成三十二势长拳。 赵匡胤登基后成为一代 帝王,昔日士卒犹觉此 拳的珍贵,乃名之为 “宋太祖三十二势长 拳”。
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A )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3. 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C )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部编版)

肆 变 法 救 天 下 ——王安石变法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募役法 经济 方田均税法
农田水利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服役;原先 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缴纳役钱
核实土地,按土地多少、 好坏平均征税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限制官僚等的特权, 增加政府收入
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 逃避赋税,增加财政收入
促进农业发展
得 天
陈 桥 兵 变 ,赵 匡 胤 建 立 北 宋

巧 夺 兵 权,中 央 集 权
治 天
重 文 轻 武,以 文 治 国

削 弱 相 权,强 化 君 权

天 下
积 贫 积 弱,王 安 石 变 法
随堂练习
1.在历史短剧表演中,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外套披在小亮的身 上,同学们笑着说:“你要政变啊!”同学们表演的历史故 事可能是( )
阶段性总结:北宋治理天下的措施
措施
影响
军事
杯酒释兵权;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将领频繁调换
利: 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弊:削弱军队战斗力
中央 分化事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利:强化了皇权 弊:中央冗官、冗费
地方 派文官治理地方;通判牵制知州; 设转运使将地方赋税收归中央
利:加强了中央集权 弊:地方冗官、冗费
壹 兵变得天下
如何进行统一战争?
先南后北
壹 兵变得天下
北宋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 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 分裂割据局面
注意 : 北宋只是局部统一
“夫宋祖受非常之命,而终以一统天下,底于大 定,垂及百年,世称盛治者,何也?唯其惧也!”
—— 王夫之
思考: 唐末五代的诸多问题、个人的称帝经历,会让 宋太宗如何谨慎作为,以避免成为“五代”之 后另一个短命的“第六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 中

➢ 从学生思维特征来看: 独立思考能力较弱,“零零后”思维活跃但思考方
式偏向自我。
在教学中将遵循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一
些重要问题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相互交
流中进一步思考问题。
叁教 学 目 标
2 ➢ 通过材料展示以及情景带入,组织探究宋 太祖的集权措施。提高学生归纳能力和历 史理解能力
之激 发 兴 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情景模拟
材料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数据对比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第二子目:宋太祖的安邦
之激 发 兴 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收精兵
夺其权
制钱谷
增强趣味性,更好地理解集权措施的实行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重文轻武 强干弱枝 内外相制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重文轻武的影响
伍教 法 学 法
教法 图示法 史料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学法 观察法
史料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
黄袍加身
导入
夜半敲门
原因
陆 教 学 过 程
君臣密谈
过程
阵图作战
影响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陆 教 学 过 程
原因

黄袍加身后的失眠
过程

宋太祖的安邦之策
影响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第二子目:宋太祖的安邦
之激 发 兴 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君臣密谈)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通过故事解决问题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第二子目:宋太祖的安邦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明晰本课主要内容,理解本课的主题与线索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一、黄袍加身后的失眠
军事


中央
的 政
二、宋太祖的安邦之策 地方

文教
三、宋王朝的失衡天平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明晰基本的历史史实, 架构历史时空观念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第一子目:宋太祖缺乏安
全激 发 兴 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后梁 907-923
吴国 892-937
后唐 923-936
南唐 937-975
后晋 936-946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壹 教 材 分 析
贰 学 情 分 析
叁 教 学 目 标
肆 教 学 重 难 点
伍 教 法 学 法
陆 教 学 过 程
柒 板 书 设 计
壹教 材 分 析
从地位上看 ➢ 上接“五代十国”时期,结束
藩镇林立的混乱政局。 ➢ 下承第七、八课,重文轻武的
政策为北宋灭亡埋下伏笔。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第三子目:宋王朝的失衡
天激 发 兴 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军队 中央 地方 文教


统兵
练兵
宰相须用文人
行政长官
发展文举
限制武举
(太宗平戎万全阵图)
培养学生学会辩证思考历史问题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宋王朝的失衡天平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教学导入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
黄袍加身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视频
一个男人 一件黄袍 一次兵变
谜语
部编版七级历史下册 北宋的政治 说课上课课件
第一子目:黄袍加身后的
失激 发 兴 趣
前蜀 891-925
后汉 947-950
后蜀 925-965
后周 950-960
闽国 893-945
便于对于中央集权措施 实施背景的理解
后梁帝国
朱温
宣武军节度使
后唐帝国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之子
后晋帝国
石敬瑭
天平军节度使
后汉帝国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帝国
郭威
天雄军节度使
进一步明晰集权措施实施的背景
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
从内容逻辑上看 宋黄太袍祖加强身化后中的央失集眠权 (宋表太现祖) 的安(邦手之段策)
宋重王文朝轻的武失的衡政天策平
贰 学 情 分 析

➢ 从学生知识能力来看: 具备了基本的材料阅读能力,并对宋朝有一定


了解。但政治措施的原因及本质难以理解
教学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深入浅出的故事讲述,
调动学生积极性。
1 3 ➢ 通过史料分析、解读材料使学生理解 统一王朝的建立是历史的潮流,培养 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 通过展示与探讨史料,认识到宋朝重 文轻武的原因,并理解重文轻武政策 的利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
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肆 教 学 重 难 点


据 ➢教学重点
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