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doc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版(3篇)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建筑、商业场所、工业园区等。
第三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高效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操作。
第二章负责机构和人员第四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由场所管理单位负责,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提供卫生管理服务。
第五条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对场所环境卫生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处罚。
第六条场所管理单位应设立专职或兼职的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每日环境卫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三章环境卫生管理要求第七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应定期制定和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卫生清洁制度、垃圾分类制度等。
第八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场所管理单位应建立环境卫生检查机制,由专门人员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
第十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应加强对卫生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四章环境卫生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场所管理单位应建立场所环境卫生档案,记录每天的卫生情况和处理措施。
第十二条场所管理单位应制定卫生清洁制度,明确各项卫生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卫生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三条场所管理单位应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突发卫生事件,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十四条场所管理单位应制定垃圾分类制度,提倡垃圾分类投放,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第五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十五条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场所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处罚。
第十六条对于无证经营、超标排放、违规操作等严重违法行为,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七条对于场所管理单位未按规定采取整改措施的,可以依法暂扣经营许可证或关闭停业。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场所管理单位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条本制度的修订由场所管理单位负责,并报上级卫生监督部门备案。
公卫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公卫场所的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医院、学校、车站、商场、餐厅、酒店、体育场馆等。
三、卫生责任1. 公卫场所负责人为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所辖区域的卫生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3. 全体员工应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公卫场所的卫生环境。
四、卫生管理要求1. 场所环境(1)保持场所内环境整洁,无垃圾、污垢、异味。
(2)定期对场所进行消毒,确保公共场所的清洁与卫生。
(3)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引导使用者正确投放垃圾。
2. 设施设备(1)定期检查、维护、更换场所内的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保持卫生间、洗手间等设施设备的清洁与卫生,定期消毒。
(3)公共区域内的电梯、楼梯、扶手等设施应定期擦拭,保持干净。
3. 空气质量(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2)对空调、新风系统等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3)加强室内空气净化,定期检测空气质量,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 食品卫生(1)餐饮服务单位应取得相关卫生许可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操作。
(2)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储存、销售过程应严格把关,确保食品安全。
(3)餐饮具应进行彻底消毒,确保顾客使用安全。
5. 个人卫生(1)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定期理发。
(2)员工上岗前应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性疾病。
(3)员工应遵守公共场所卫生规范,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五、卫生检查与监督1. 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3. 加强与卫生监督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维护公卫场所的卫生安全。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卫生管理制度,积极维护公共卫生环境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造成公共卫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场所环境卫生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营造舒适、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环境卫生责任
1.场所管理者是场所环境卫生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2.场所工作人员应按照本制度要求,自觉维护场所环境卫生。
三、环境卫生标准
1.场所内地面、墙面、门窗、设施设备等应保持整洁、无污渍、无破损。
2.垃圾应分类投放,做到日产日清,不得乱扔乱倒。
3.厕所应保持干净、卫生,无异味,定期消毒。
4.绿化区域应保持整洁,无杂草、无杂物。
5.公共场所应保持通风、透气,空气清新。
四、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1.场所管理者应定期对场所进行全面清扫,确保环境卫生。
2.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点,指导工作人员和顾客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3.加强厕所管理,配备充足的卫生用品,定期进行消毒。
4.绿化区域定期修剪、施肥、浇水,保持绿化植物生长良好。
5.加强公共区域通风,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五、环境卫生检查与考核
1.场所管理者应定期对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设立环境卫生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3.对违反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个人和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
六、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场所管理者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场所环境卫生管理,营造整洁、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场所内的所有区域,包括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生活区等。
第三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实行责任制,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环境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四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第五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所需经费纳入场所年度预算,确保环境卫生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二章环境卫生责任第六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实行分区负责制,各部门负责本区域的卫生清洁和维护。
第七条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区域的卫生工作,确保环境卫生整洁。
第八条员工应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
第九条场所内禁止吸烟,吸烟区应设置在指定区域,不得影响他人。
第十条场所内禁止饲养宠物,特殊情况需经批准。
第三章环境卫生设施与维护第十一条场所应配备完善的卫生设施,包括洗手间、垃圾箱、垃圾桶等,并保持设施整洁、完好。
第十二条场所应定期对卫生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场所应设置充足的洗手间,保持洗手间清洁、卫生,配备洗手液、纸巾等用品。
第十四条场所应设置分类垃圾箱、垃圾桶,引导员工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第十五条场所应定期对垃圾箱、垃圾桶进行清洗、消毒,防止异味产生。
第四章环境卫生检查与考核第十六条场所应建立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定期对各部门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环境卫生检查结果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作为评价部门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对环境卫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环境卫生质量。
第五章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第十九条场所应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境卫生意识。
第二十条场所可通过举办环境卫生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引导员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商场、超市、酒店、餐厅、影院、图书馆、学校、工厂等。
第三条公共场所应当保持干净、整洁、卫生,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给公众使用。
第四条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当重视卫生管理,制定和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条公众应当遵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不得损害公共卫生和他人利益。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六条公共场所应当定期进行卫生清洁,保持地面、墙壁、天花板无灰尘、无污迹。
第七条公共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清洁工具和消毒用品,并定期检查保养。
第八条公共场所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病毒传播。
第九条公共场所应当保持洁净的卫生间,定期清洁、消毒,并配备必要的卫生用品。
第十条公共场所应当配备合适的垃圾箱,并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第三章食品安全管理第十一条餐饮场所应当遵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第十二条餐饮场所应当统一配备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定期向公众公示。
第十三条餐饮场所应当严格选购食品原材料,确保食品安全。
第十四条餐饮场所应当对食品进行适当储存、加工、烹饪、热卖和冷藏,避免交叉污染和食物变质。
第十五条餐饮场所应当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食品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餐饮场所应当定期检测食品质量和卫生状况,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四章人员卫生管理第十七条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当建立健全人员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员工健康和卫生。
第十八条公共场所员工应当必须定期接受身体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病和病菌。
第十九条公共场所员工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整洁干净。
第二十条公共场所员工应当严格按照卫生要求佩戴工作服和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和清洗。
第二十一条公共场所员工应当经常洗手,特别是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
第二十二条公共场所员工应当禁止在场所内吸烟、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办公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五篇)

办公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为创造一个舒适、优美、整洁的工作环境,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制定本制度。
一、个人办公区域卫生1、专业成员上班前____分钟打扫个人办公区域卫生,整理文件及物品,持续办公桌及桌面上、个人柜物品整洁整齐。
2、个人物品、个人办公桌、椅、个人文件柜、个人更衣柜卫生属个人负责,务必保证时刻整洁,离开办公室,椅子推至桌下,物品务必按定置图放置(见附录一、附录二),电源插座放置在办公桌左下侧物品柜后;除定置图上物品外其余物品不得摆放;个人柜严格按定制要求摆放,不得将柜门敞开,柜门务必保证能随时打开。
3、每一天早上擦洗一次自我使用的电脑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勤擦洗自我所戴安全帽,个人物品摆放整齐整洁。
4、不在办公室墙壁乱悬挂、张贴什物。
二、公共卫生维护每一天由值日人员负责办公区域公共卫生,专业每一位成员有义务予以配合、维护。
1、做到纸屑入篓、地面清洁。
2、专业成员不得在办公室内、仓库区域抽烟,持续空气清新。
3、不乱倒茶水,更不能将水滴到桌面上和地上。
4、仓库货架卫生及摆放职责到人,由相关点检员或设备负责人管理,务必持续整洁整齐,货架以外不得摆放备品备件;仓库公共区域卫生因故影响者务必及时清扫干净。
5、工作完毕回到办公室时工器具、备品备件、衣物、鞋、帽、手套等,要做到定置摆放。
6、无人办公桌面的卫生及整理。
7、当天办公室开水由值日人员负责。
8、公共区域卫生由当天值日人员负责管理和监督。
三、卫生标准1、门窗(玻璃、窗台、窗棂、窗帘)上无浮尘。
2、地面无污物、污水、浮土。
3、四周墙壁及其附属物、装饰品无蜘蛛网、浮尘。
4、照明灯、空调上无浮尘;水杯、文件夹、货架、宣传牌、门、条椅、衣物柜摆放整齐。
5、个人柜、公用柜内外无浮尘、污迹,柜内物品排列整齐、无灰尘,柜顶柜顶、表面要持续洁净、无灰尘、无污迹。
6、办公桌上无浮尘,物品摆放整齐;保温杯无茶锈、水垢,个人名字统一向外摆放;办公桌下线缆捆扎整齐,无杂物。
各种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范本(5篇)

各种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本制度仅作为参考条款,各经营场所要根据本单位情况具体另行制定)为预防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更好地履行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障公众健康安全,依据《____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制定经营场所预防集中空调系统传播疾病的应急预案。
预案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应急处理的责任人2、不同送风区域隔离控制措施3、最大新风量或全新风运行方案4、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5、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停用后应采取的其他通风与调温措施二、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由专人负责。
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持健康证方可上岗。
三、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开展检查、检测和维护,并建立专门档案。
档案包括以下内容:(一)卫生学评价报告书(集中空调);(二)清洗、消毒及其资料记录;(三)经常性卫生检查及维护记录;(四)空调故障、事故及其他特殊情况记录;(五)空调系统竣工图(集中空调);(六)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
四、空调通风系统应当保持清洁、无致病微生物污染,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
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
并按照下列要求定期清洗并记录:(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由合格的专业机构清洗消毒。
1、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2、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3、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一次;4、风管系统的清洗应当符合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二)分体空调通风系统。
空气过滤网每1-____月清洗消毒一次。
每次先清洗干净后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____mg/l)浸泡____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三)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商场、超市、餐饮店、医院、学校、公园等地方。
第三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制定并执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境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四条涉及到公共食品储存、加工和销售的公共场所,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并定期进行卫生检查。
第五条公共场所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设置、维护和更新环境卫生设施和设备,确保卫生条件符合要求。
第六条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确保公共场所内部的空气清洁和通风良好,防止污染物滋生和传播。
第七条公共场所应当定期清洁、消毒,并记录清洁维护情况,保存备查。
第二章环境卫生管理要求第八条公共场所应当进行日常的环境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第九条公共场所应当保持场所内干净整洁,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表面应当无尘、无污渍。
第十条公共场所应当保持通风良好,定期清洗通风设备。
第十一条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定期清洗和更换公共厕所的洗手池、马桶、地漏等设施。
第十二条公共场所应当配备垃圾桶,并定期进行垃圾清理和分类。
第十三条公共场所应当对食品存放、加工和销售的区域进行规范管理,保证食品的安全。
第十四条公共场所应当对公共用品和设施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如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第十五条公共场所应当设置合适数量的消防器材、应急药品、急救设备等,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十六条公共场所应当根据人员数量和使用情况,设置合理数量的卫生设施,如洗手池、生活用品供应等。
第十七条公共场所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提供适当的紧急疏散通道和标志,确保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安全。
第十八条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环境卫生培训和教育,掌握基本的环境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环境卫生管理评估第十九条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定期组织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环境卫生评估,确保场所卫生符合要求。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制定背景和目的公共场所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区域,如商场、超市、医院、学校、公园等。
为了保障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和公众健康,必须制定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国内各类公共场所。
三、管理人员及职责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的主要责任人为场所经营者或管理者。
其职责包括:1.配置足够的专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环境卫生管理和服务;2.制定卫生管理规范和流程,并进行定期更新;3.负责设施设备的卫生保洁和维护,特别是公用的卫生间和自来水设备等;4.对人员进行卫生管理和培训,保证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5.对疫情等卫生问题及时追踪和通报,及时采取措施。
四、环境卫生管理的内容1.卫生检查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查,如对空气、水质、噪声、卫生间、餐饮等进行检查。
同时,也要对员工卫生清洁等进行检查,并在发现卫生问题时及时进行整改。
2.人员培训卫生知识的培训对于员工及公众来讲都是必要的,通过定期的培训可以让大家了解卫生知识、掌握正确的卫生管理方法和技巧。
另外,应特别针对本行业的卫生管理要求进行专业的培训。
3.卫生设施的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应当得到专业保洁,例如化粪池应当定期的进行清理等。
公共场所的手消毒器等物品也需要进行维护和检查,以保证其卫生性。
4.病媒虫防治公共场所需定期进行病媒虫防治,这是防范疫情及疾病的重要手段。
5.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公共场所若有医疗废弃物需要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管理。
6.隐患整改对于发现的不符合规范的卫生项目需要及时整改,并及时调查原因,以改进卫生管理。
五、卫生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传染病时,工作人员应及时对场所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隔离病人、检查接触者;2.对于卫生事故,应及时进行处置并避免恶化;3.做好防火安全及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
六、违规处理体系1.对于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存在问题、违反相关卫生法规的单位将被做出处罚行为;2.工作人员如果发现违规情况,应立即报告,并配合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7篇)

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7篇)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精选7篇)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篇11、为维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特制订本制度。
2、凡本公司卫生事宜,除另有规定外,皆依本制度实行。
3、各工作场所内,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4、各办公区域的卫生由各成员自行负责日常整理、简单打扫,公共办公区域、董事长以及各老总办公室由专职人员负责日常整理。
5、办公室卫生每日应早晚两次整理。
中午12:00以前将各办公区域进行整理。
晚5:30以前,清扫各办公区域并整理桌面上的'办公物品,做到办公物品和文件整齐摆放。
6、每个员工有义务保持公共区域环境整洁,空气清新7、各员工打扫办公室卫生时,应先将桌面、电脑、打印机用干净抹布擦拭干净,然后将废弃物倒掉,更换垃圾袋。
8、前台接待员每日对各办公区域进行卫生巡检,监督各办公区域的卫生状况,并对各办公区域进行卫生考核。
9、公司设置常用卫生用药品并存放于总裁办处,以便员工取用。
10、本制度自董事长签字之日起开始实施。
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篇2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学生会的形象,特制定办公室卫生管理条例如下:一、学生会成员都必须具有保持办公室卫生与整洁的责任与义务;日常工作时要注意保持整理;二、周一至周五值勤人员负责办公室日常卫生的打扫工作,包括:清扫办公室地面,整理桌面,摆放物品、桌椅,整理相应的资料,清倒垃圾等;三、各部门轮流对办公室大扫除,并且副主席(秘书长)要到场负责验收;1、大扫除时间定为每周三的班会课;2、打扫内容包括:扫地擦地,整理桌面、擦拭门窗、橱柜,清倒垃圾等;3、大扫除要求提前安排好1—2名成员,明确分工,及时到位;卫生打扫要彻底,不留死角,不得敷衍了事;4、打扫完毕后,工具要物归原处,存放整齐;5、副主席(秘书长)负责对打扫结果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允许人员离开;副主席(秘书长)有权对多次打扫不合格的部门在周总结会议上进行批评通报。
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7为了美化校园,净化环境,加强校园环境管理,消除脏、乱、差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制定本《规定》,望各部门各年级、班级照此认真执行。
娱乐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娱乐场所的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提高服务质量,确保顾客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环境卫生责任1. 娱乐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为本场所环境卫生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的各项规定。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环境卫生负责,确保本部门环境卫生达标。
3. 所有员工均应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娱乐场所的环境卫生。
三、环境卫生标准1. 室内环境(1)场所内无蚊蝇、老鼠等害虫,无异味。
(2)地面、墙壁、天花板清洁无污渍,无破损。
(3)卫生间设施齐全,卫生纸、洗手液等用品充足,保持清洁。
(4)空调、通风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2. 室外环境(1)门前地面平整,无积水,无垃圾。
(2)绿化带整洁,无杂草,无明显破损。
(3)垃圾桶设置合理,垃圾日产日清。
四、环境卫生管理措施1. 定期检查(1)每日对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每周对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清洁,确保环境卫生达标。
2. 清洁消毒(1)场所内公共区域、卫生间、餐饮区等易污染区域,每日进行消毒。
(2)餐具、毛巾等用品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
3. 害虫防治(1)定期对场所进行害虫防治,确保无蚊蝇、老鼠等害虫。
(2)发现害虫滋生,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 垃圾处理(1)垃圾桶及时清理,垃圾日产日清。
(2)分类投放垃圾,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五、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环境卫生职责,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环境污染的部门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娱乐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场所环境卫生,促进健康生产和生活,同时避免卫生问题对员工和客户的困扰,制定本管理制度,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场所环境的卫生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的所有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场所、生产车间、休息室、洗手间等。
三、职责分工(一)公司领导1.负责制定公司卫生健康政策和各项卫生标准;2.对重大卫生安全问题采取决策;3.对卫生安全工作做出总体规划。
(二)全体员工1.严格遵守公司有关卫生安全的规定;2.积极配合公司卫生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并报告卫生隐患;3.维护公司整体卫生环境,不搞乱扔乱放垃圾等行为。
(三)卫生员1.负责公司日常卫生清扫工作;2.对公共场所如厨房、卫生间等进行定期卫生检查;3.监督卫生在岗人员认真做好卫生清洁工作;4.及时报告相关卫生安全问题。
(四)场所管理员1.组织实施本管理制度,保证场所卫生完好;2.严格落实有关卫生质量控制,及时采取措施排除卫生隐患;3.定期检查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卫生管理制度(一)日常卫生1.按照公司要求对场所内地面、墙面、门窗、空调、桌椅、设备等进行日常清洁卫生处理;2.定期清洗场所内垃圾,禁止乱扔乱放垃圾;3.定期进行卫生保洁和其他基础卫生工作。
(二)设备设施卫生1.对办公设备、室内各种设施及其他生产设施、仪器等进行定期卫生清洁;2.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防止出现卫生安全问题。
(三)厨房卫生1.厨房必须保持清洁,食物生产应该有专门的厨师完成;2.确保食品质量过硬,食物加工前要得到质检部门的审核;3.食品库存应定期检查,过期食品及时处理。
(四)卫生监督1.定期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场所环境卫生进行检查,排除隐患;2.对工作中发现的卫生问题,要及时及时整改。
(五)卫生细则1.禁止在场所内吸烟;2.禁止在场所内敲击、撞击和乱穿鞋子,尤其是对木质地面;3.禁止在场所内喝酒,并杜绝饮酒影响工作的行为;4.禁止乱扔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场所清洁维护管理制度范本

场所清洁维护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场所的环境卫生,维护公共秩序,确保场所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场所的清洁、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场所清洁维护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环保、节约的原则。
第四条场所清洁维护管理工作应由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者专人负责,负责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清洁维护管理第五条场所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场所环境卫生和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清洁和维护工作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确保清洁和维护的质量。
第七条场所应配备足够的清洁设备和工具,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工具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场所应建立清洁维护记录制度,记录清洁维护的时间、内容、人员和质量等情况。
第九条清洁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环保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条场所应定期对清洁维护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三、设施设备维护第十一条场所的设施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第十二条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
第十三条场所应建立设施设备维护记录制度,记录维护和检修的时间、内容、人员和设备运行情况。
第十四条场所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四、环境保护第十五条场所清洁维护管理工作应遵循环保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清洁维护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六条场所应使用环保型清洁剂和消毒剂,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第十七条场所应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提高垃圾资源利用率,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五、人员管理第十八条场所应加强对清洁维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清洁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九条清洁维护人员应遵守场所的规章制度,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清洁维护工作。
第二十条清洁维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尊重场所的其他使用者。
六、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场所的管理部门所有。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版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提升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所有公共场所应遵守本制度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二、基本要求1.公共场所应具备良好的环境卫生设施和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清洁卫生间、垃圾分类容器、公共场所消毒设备等。
2.公共场所应设置明显的环境卫生提示标识,告知公众有关卫生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定期更新和维护。
3.公共场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环卫工人,负责日常保洁和卫生消毒工作,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4.公共场所应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做好记录和档案管理。
三、卫生清洁1.公共场所应每日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壁、窗户、家具等的清洁。
清洁时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清洁用品和消毒剂,并定期更换。
2.公共场所应定期清洗和消毒空调系统、洗手间和厨房设备,保证空气质量和水质安全。
3.公共场所应自行处理或委托专业机构处理垃圾,严禁乱倒乱扔垃圾现象的发生。
垃圾容器应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4.公共场所应定期检查和消除室内外病媒生物,如苍蝇、蚊虫等,并建立相应的防治制度。
四、卫生消毒1.公共场所应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终端消毒,特别是易受污染和易传播疾病的区域。
消毒时间、方法和使用的消毒剂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2.公共场所应保证餐具、饮用水源等与人体接触的物品的消毒合格率达到100%,并有完整的消毒记录。
3.公共场所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
五、卫生监督1.公共场所应配备和委托专业的卫生检测机构,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测,并妥善保管检测结果和报告。
2.公共场所应接受政府卫生监督部门的检查和监管,配合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作并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3.公共场所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公众的卫生投诉,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六、责任追究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公共场所和责任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示教育、责令整改、罚款、吊销经营许可证等。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电子版(五篇)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电子版公司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卫生管理的范围为公司各部门、工地办公室的办公室、会议室、微机室、厕所、花坛、绿地及走廊、门窗等办公场所及其设施的卫生。
二、卫生清理的标准是:门窗(玻璃、窗台、窗棂)上无浮尘;地面无污物、污水、浮土;四周墙壁及其附属物、装饰品无蜘蛛网、浮尘;照明灯、电风扇、空调上无浮尘;书橱、镜子上无浮尘、污迹,书橱、档案橱内各类书籍资料排列整齐,无灰尘,橱顶无乱堆乱放现象;办公桌上无浮尘,物品摆放整齐,水具无茶锈、水垢;桌椅摆放端正,各类座套干净整洁;微机、打印机等设备保养良好,无灰尘、浮土;厕所墙面、地面、便池清洁干净,无杂物、无异味;花坛、绿地内无杂草、杂物。
三、卫生清理实行部门职责制,部门负责人为职责人。
各部门办公室的卫生,由各部门负责日常保洁。
公共卫生清理实行区域负责,区域划分为:南办公室走廊大门以东办公室负责,走廊大门以西财务部负责;院子以走廊大门中心界定东西,以局西办公楼门洞中心界定南北,大门以东南部及东南角花坛由办公室负责,大门以西南部由财务部负责,大门以东北部及东北角花坛由城建资产部负责,大门以北部及花坛由投资发展部和项目技术部负责。
市场营销部负责门前三包。
文苑小区工地办公室的卫生保洁分别由投资发展部和项目技术部负责。
四、职责区卫生清理每周集中进行一次,日常保洁每月由办公室牵头进行卫生检查评比。
五、各部门要认真对待卫生清理和卫生检查评比工作,用心主动地搞好卫生清理,不得因卫生清理不达标而影响公司的整体评分。
六、卫生检查评比结果累计存档汇总,列入年终评先树优工作的资料。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电子版(二)卫生间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礼貌素质的综合体现,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特制订本制度:一、公司男、女宿舍楼卫生间管理由专人负责,其它区域卫生间管理由所在单位职责人负责。
二、卫生间务必保证设施完好,标志醒目,上下水道畅通,无跑、冒、滴、漏现象,如有损坏要及时维修。
办公场所卫生与环境管理制度

办公场合卫生与环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供应一个安全、舒适、卫生的办公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订立本《办公场合卫生与环境管理制度》。
第二章办公场合卫生管理第一节办公区域卫生1.全部员工应保持办公区域的乾净卫生,保持桌面整齐,随时清理垃圾,不得随便堆放杂物。
2.各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等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通风设备、空调过滤器、地毯等应进行定期清洁保养。
3.办公区域卫生应每周进行一次检查,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抽查,并记录检查情况。
第二节公共区域卫生1.公共区域包含走廊、楼梯间、洗手间等,各部门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并及时协调清洁人员进行清扫。
2.每日工作结束后,各部门负责人应检查公共区域的卫生情况,如有问题及时上报并督促清洁人员解决。
3.公共区域设施设备的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第三节垃圾处理1.办公区域设有指定的垃圾收集点和分类标识牌,员工应依照标识分类投放垃圾。
2.垃圾收集点应定期清理,不得满溢或产生异味,清理工作由专人负责。
3.各部门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垃圾处理情况,并督促员工按要求分类投放垃圾。
第三章办公场合环境管理第一节室内环境管理1.办公场合应保证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室内温度应保持在舒适范围内,具体温度标准由公司依据季节和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3.办公室内配备适当的照明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光线光亮、均匀。
第二节室外环境管理1.办公场合周边环境应保持乾净,每日清理道路、人行道等。
2.办公区域周边绿化景观保养,定期修剪植物,保持绿化乾净。
3.停车场应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保障员工车辆停放安全。
第三节噪音管理1.办公场合应采取必需措施掌控噪音,如设立隔音墙、使用隔音料子等。
2.各部门负责人应合理布置工作场合,避开噪音干扰员工正常工作。
3.存在噪音问题的特殊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2024年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六篇)

2024年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营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公众健康,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以下公共场所:(一)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六)商场(店)、书店;(七)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条公共场所的以下项目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一)空气质量、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二)水质安全;(三)采光与照明效果;(四)噪音控制;(五)顾客用具及卫生设施。
上述卫生标准和要求由卫生部负责制定。
第四条国家对公共场所以及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实施“卫生许可证”制度。
该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签发。
第二章卫生管理第五条公共场所的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对所属经营单位(含个体经营者)的卫生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六条经营单位应负责其经营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建立卫生责任制,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与考核。
第七条公共场所直接服务顾客的人员须持有“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疾病者,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服务顾客的工作。
第八条经营单位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本条例实施前已开业的,须经卫生防疫机构验收合格后,补发“卫生许可证”。
“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一次。
第九条如因公共场所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导致危害健康事故,经营单位应立即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卫生防疫机构。
第三章卫生监督第十条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
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卫生防疫机构对各自管辖的公共场所实施卫生监督,并接受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场所环境卫生水平,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包括办公室、生产车间、食堂、宿舍、厕所等。
第三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管理、科学规范、人人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做到责任到人。
第五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内容包括: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清洁、环境卫生监测、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等。
第六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第二章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第七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与场所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八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主要包括:垃圾容器、厕所、洗手池、排水系统、清洁工具、消毒设施等。
第九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条禁止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场所环境卫生设施。
确需拆除、迁移、改建的,应当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并按照不低于原有标准重新建设。
第三章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第十一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由场所管理者负责,应当明确专人负责环境卫生设施的清洁、消毒、维修等工作。
第十二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应当定期清洁、消毒,确保其卫生、整洁。
第十三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出现故障或者损坏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换,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的维护、修复、更换等费用,由场所管理者承担。
第四章环境卫生清洁第十五条场所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应当实行日常清扫制度,保持场所环境整洁。
第十六条场所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采用环保、低碳的清洁技术和清洁产品。
第十七条场所环境卫生清洁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清洁工作质量。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4篇)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条为了保持场所环境的卫生、整洁和安全,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品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场所环境,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
第三条环境清洁管理:1. 定期进行场所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包括地面、墙壁、家具、设备等的清洁,并保持整洁干净。
2. 确保垃圾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垃圾分类的实施,定期清理垃圾,并防止垃圾滋生异味和病菌。
3. 定期清洗和消毒厕所、洗手间,确保洁净和卫生。
第四条环境安全管理:1. 检查和维护场所环境设施设备的安全性,确保正常使用和维修,并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制定和实施火灾防范措施,包括设置灭火器材、疏散通道和火灾报警系统等,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3. 确保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定期检查和维修电线电路,并避免堆放易燃物品和使用劣质电器设备。
第五条卫生防疫管理:1. 遵守卫生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卫生防疫措施,包括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疫情报告等。
2. 定期进行卫生防疫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居民的卫生意识和知识,加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3. 如发现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置和防控。
第六条监督与处罚:1. 成立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实施本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2. 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等。
3. 对监管不力和出现重大卫生事故的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
第七条本管理制度由场所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八条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并适用于所有场所环境。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2)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杜绝食物中毒事故发生;2、所有炊事人员须定期体检,持有效健康证方可上岗;3、炊事人员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换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五不(即:不随地吐痰,不抽烟,不用手抓食品,不对仪器打喷嚏咳嗽,不直接用勺尝味);4、洗碗池、洗菜池及时擦洗疏通,厨房每日三擦三扫,做到清洁、舒适;5、严格执行双墩、双刀制,生熟分开制,杜绝交叉感染;6、餐具、茶具、炊具、灶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7、采购各种肉类,必须坚持索要检疫证件及屠宰证明等制度;8、环境卫生要做到无脏、无异味,泔水桶、垃圾车、废品堆、下水道要及时处理清运,保持整洁,厕所应经常冲洗,防堵防漏;金理想幼儿园金理想幼儿园餐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1、成立消毒检查小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4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内环境(包括地面、排水沟、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应保持清洁和良好状况。
二、餐厅内桌、椅、台应24小时保洁。
三、废弃物应在每次供餐结束后及时清除,清除后的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废弃物放置场所不得有不良气味或有害(有毒)气体溢出,应防止有害昆虫的孳生,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水源及地面。
四、餐饮场所废弃的食用油脂应集中存放在有明显标志的容器内,定期按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予以处理。
五、污水和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和排放标准。
六、在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安全防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
除虫灭害工作不能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应有保护措施。
七、消毒剂、洗涤剂和杀虫剂、杀鼠剂及其他有害物品存放,均应有固定场所并上锁,其包装上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有专人保管。
坚决防止和杜绝误食、误用和失控状态。
八、应指定专人负责清洁,各有充足的清洁工具和清洁专用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