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合集下载

1地下水渗流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地下水渗流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4)实际平均流速(Mean actual velocity)是多孔介质中地下水通过空隙面积 的平均速度;地下水流通过含水层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其值等于流量除以过水断 面上的空隙面积,量纲为L/T。记为。它描述地下水锋面在单位时间内运移的距离
,是渗流场空间坐标的离散函数。表示为:
渗流速度 = n 实际平均流速
包括两大类,运动特点各不相同,分别满足于孔隙水和裂隙 岩溶水的特点。 (1) 第一类为地下水在多孔介质的孔隙或遍布于介质中的裂 隙运动,具有统一的流场,运动方向基本一致; (2) 另一类为地下水沿大裂隙和管道的运动,方向没有规律 ,分属不同的地下水流动系统。
地下水动力学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 水资源与规划系
Ch1 地下水渗流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2) 连通性:封闭和畅通,有效和无效。
(3) 压缩性:固体颗粒和孔隙的骨架具有压缩性。 (4) 多相性:固、液、气三相可共存。其中固相的成为骨架,气相主要分
布在非饱和带中,地下水可以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等形式
存在。 固相—骨架 matrix
气相—空气,非饱和带中
地下水动力学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 水资源与规划系
Ch1 地下水渗流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2、水力坡度[水力梯度](hydraulic gradient):在渗流场中大小等于梯 度值,方向沿等水头面的法线并指向水头下降方向的矢量,用J表示。
式中 分别为:
——法线方向单位矢量。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其三个分量
2、层流与紊流 层流(laminar flow):水流流束彼此不相混杂、运动迹线呈近似 平行的流动。 紊流(turbulent flow):水流流束相互混杂、运动迹线呈不规则 的流动。

渗流力学要点整理

渗流力学要点整理
2.研究各物理量的条件和状况
过程状况:是等温过程还是非等温过程;
系统状况:是单组分系统还是多组分系统,甚至是凝析系统;
相态状况:是单相还是多相甚至是混相;
流态状况:是服从线性渗流规律还是服从非线性渗流规律,是否物理化学渗流或非牛顿液体渗流。
3.确定未知数和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运动方程:速度和压力梯度的关系
岩石的状态方程
质量守恒方程(单相渗流的连续性方程、两相渗流的连续性方程)
单相渗流
=
div F=▽·F在矢量场F中的任一点M处作一个包围该点的任意闭合曲面S,当S所限定的区域直径趋近于0时,比值∮F·dS/ΔV的极限称为矢量场F在点M处的散度,并记作div F
两相渗流
油相
=
水相
油、气两相渗流
油相
=
油相
状态方程:物理参数和压力的关系
连续性方程:渗流速度v和坐标及时间的关系或饱和度与坐标和时间的关系:
确定伴随渗流过程发生的其它物理化学作用的函数关系(如能量转换方程、扩散方程等等)
4.写出数学模型所需的综合微分方程(组)
用连续性方程做为综合方程,把其它方程都代入连续性方程中,最后得到描述渗流过程全部物理现象的统一微分方程或微分方程组。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
1.确定建立模型的目的和要求
解决的问题:①压力P的分布②速度v的分布(包括求流量)③饱和度S的分布④分界面移动规律。
自变量:空间和时间,(x,y,z)或(r,θ,z)和时间t
因变量:压力P和速度v;两相或多相流S分布
其它参数:地层物性参数(如渗透率K、孔隙度ф、弹性压缩系数C、导压系数æ等)和流体的物理参数(如粘度μ、密度ρ、体积系数Bபைடு நூலகம்)

地下水动力学第一章(xiu)

地下水动力学第一章(xiu)

J = Av + Bv 2
2. 1912年克拉斯诺波里斯基提出紊流公式:
v = KJ
1 2
四、达西定律的微分形式
微分形式: 微分形式:
五、渗透系数(hydraulic conductivity) 渗透系数( )
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 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它表征在一般正常条 件下对某种流体而言岩层的渗透能力 (permeability) v=KJ; ; 当J=1时,K=v 时
渗透率k 渗透率 (intrinsic permeability)
表征反映介质几何特性
γ K =k µ
γ: 比重;µ:动力粘滞性系数; 比重; 动力粘滞性系数; 渗透率k 反映介质几何特性,量纲[L ; 渗透率 :反映介质几何特性,量纲 2];
常用单位:cm2; 石油地质中用达西: 1 达西=9.8697*10-9cm2.
1 v( P) = V0

V0 v
u ' dVv
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关系
vA = uAv = Q Av v=u = une A v = neu
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关系
三、水头与水力坡度
u2 总水头H = z + + γ 2g p p u2 Q 《z + = H p 测压水头; 2g γ ∴H p ≈ H
典型体元的定义
称为典型体元。 把V0称为典型体元。 引进REV后就可以把多孔介质处理为连续 引进REV后就可以把多孔介质处理为连续 REV 这样多孔介质就处处有孔隙度 处处有孔隙度了 体,这样多孔介质就处处有孔隙度了。 REV究竟有多大? REV究竟有多大? 究竟有多大 REV相对于单个孔隙是相当大的, REV相对于单个孔隙是相当大的,但相对 相对于单个孔隙是相当大的 于渗流场又是非常小的。 于渗流场又是非常小的。

水力学-渗流可编辑全文

水力学-渗流可编辑全文

2.3lg
a0 H 2 a0
浸润曲线:
y
x
L L m2hk
H12 hk 2
hk 2
15.7 渗流场的基本微分方程式及 其解法简介
为了解渗流的区内各点的渗流流速和动 水压强,进行渗流场的求解
渗流场的连续性方程:
ux uy ux 0 x y z
运动方程:
ux
k
H x
uy
k
渗流的类型: 恒定渗流和非恒定渗流 均匀渗流及非均匀渗流 渐变渗流及急变渗流 有压渗流和无压渗流
15.2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达西定律:均质孔隙 介质中渗流流速与水 力坡度的一次方成比 例并与土的性质有关
v Q kJ A
或 v k dH
ds
适用条件:
适用于层流渗流,水利工程中绝大多 数 渗流属于层流范围
CH15 渗流
渗流常出现在:经过挡水建筑物中、水 工建筑物地基中、集水建筑物中、水库 及河道
本章研究渗流的流速、压强分布、渗流 的流量、渗流的水面线等
15.1 渗流的基本概念
渗流是水在土中的存在形式:汽态水、 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
假定:渗流是在均质各向同性土中的
渗流模型—认为渗流是充满了整个孔隙 介质区域的连续水流 模型取代真实渗流的原则: 1、流量相等 2、确定作用面动水压强相等 3、阻力相等即水头损失相等
渗流的临界雷诺数为:
Re
1
vd
0.75n 0.23
非层流渗流,其流动规律为:
v kJ 1m
渗透系数 k 的确定
主要取决于颗粒形状、大小、不均匀系 数及水温
经验法、室内测定法、野外测定法
15.3 地下河槽中恒定均匀渗流和 非均匀渐变渗流

渗流力学 学习指南

渗流力学  学习指南

《渗流力学》课程学习指南第一章渗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一、学习内容简介油气储集层;渗流的基本概念;渗流过程的力学分析及油藏驱动方式;线性渗流和非线性渗流。

二、学习目标全面掌握渗流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习基本要求1.了解油气储集层的理论及实际结构,渗流过程的力学分析及油藏驱动方式,非达西渗流的两种形式;2.掌握孔隙结构的概念和油气储集层的特点,渗流的基本几何形式,渗流速度和压力的概念,掌握达西定律的应用及其范围。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油气储集层的特点,渗流速度的概念,折算压力在计算中的应用,达西定律和单位制,达西定律的适用条件。

难点:油气储集层的特点,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的概念及关系,换算折算压力,达西定律的适用条件。

五、学习方法推荐结合油层物理,大学物理和课堂例题学习。

第二章单相液体的稳定渗流一、学习内容简介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单相液体稳定渗流数学模型的解;井的不完善性;稳定试井。

二、学习目标能够建立单相液体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能根据基本微分方程推导流量与产量公式;了解井的不完善性和稳定试井的知识。

三、学习基本要求1.了解渗流力学研究问题方法,井的不完善性的分类,稳定试井可解决的问题;2.掌握渗流力学模型要素及建立过程,平面单向流模型,平面平面单向流、径向流压力分布公式的推导,流量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加权法求地层平均压力,稳定试井的概念。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微分法导出渗流数学模型,平面单向流、径向流模型压力分布和流量公式,流场图的含义,面积加权法求地层平均压力,表皮系数、采油指数、指示曲线的概念。

难点:微分法导出渗流数学模型,平面径向流压力分布特点,流量公式的推导,表皮系数的意义。

(四)学习方法推荐联系高等数学的知识与结合例题学习。

第三章多井干扰理论一、学习内容简介多井干扰现象的物理过程;势的叠加原则;镜像反映法及边界效应;等值渗流阻力法;复变函数理论在渗流力学中的应用。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岩层按渗透性分类
同一点各方向上渗透性相同的介质称为各向同性
介质(isotropy medium);
同一点各方向上渗透性不同的介质称为各向异性 介质(anisotropy medium) 。 均质(homogeneity)、非均质(inhomogeneity): 指K于空间坐标的关系,即不同位置K是否相同; 各向同性、各向异性: 指同一点不同方向的K是否 相同。
2.1912年克拉斯诺波里斯基提出紊流公式:
四、达西定律的微分形式
微分形式:
渗水力梯度I 是无因次的,故渗 透系数K的因次与渗透流速V 相同。一般采用 m/d 或 cm/s 为单位。令 I = 1 ,则V =K 。意即渗透系数为水力梯度等
于 1 时的渗透流速。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
地下水通过非均质界面的折射现象
定义:地下水在非均质岩层中运动,当水流通过渗透系数突变的
分界面时,出现流线改变方向的现象 1. 折射定理
1. 几点讨论: (1) 当K1≠K2,α1≠0,流线才会折射 (2)当K1=K2,α1= α2 (3) 只有在0< α1<90,才会折射
(4)在层界面上发生的流线折射并不改变地下水流总方向,总体
多孔介质概念与特性
我们把孔隙岩层称为多孔介质(porous media). •多孔介质特性: 彼此连通的网络,几何形态及连通情况异常复杂, 难以用精确的方法来描述。 由固体骨架和孔隙组成,孔隙通道是不连续的。
因此,无论是固体骨架,还是空隙空间,微观上讲都不是连续函数
普通水流与渗流
共同点: 1.总体流向取决于水头差 2.流量取决于水头差及沿程损耗 区别:水在管道中运动取决于 管道大小、形状及粗糙度;渗流运动取决于空隙大小、形状、 连通性。

地下水动力学简介

地下水动力学简介

第一章 渗流理论基础§1-1 渗流的基本概念一、渗流及连续介质假说1 多孔介质(porous medium)与连续介质(continuous medium)多孔介质很难给出其精确定义,在地下水动力学中,把具有孔隙的岩石称为多孔介质。

它包括孔隙介质和裂隙介质。

一般来说,具有以下特点的物质就称为多孔介质。

(1)该物体为多相体:固体相-骨架,流体相-空隙;(2)固体相的分布遍及整个多相体所占据的区域;(3)空隙空间具有连通性。

多孔介质由连续分布的多孔介质质点(图1-2)组成—多孔连续介质.此时孔隙度的表示公式为:--为数学点P 处多孔介质的表征体积元(简称为表征体元-REV ),将其所包含的所有流体质点与固体颗粒0v ∆的总体称为多孔介质质点.将其所包含的所有流体质点称为多孔介质流体质点。

图1-2 REV 的定义及孔隙度随体积的变化多孔介质的性质:1)孔隙性2) 压缩性2 渗透(seepage )渗透:地下水受重力作用在岩石空隙中的实际运动称为渗透。

由于岩石空隙结构极为复杂,空隙的大小、延伸方向、形状无一定规律。

渗透具有如下特征:(1)运动途径复杂多变;(2)状态函数非连续;(3)只有平均性质的渗透规律(图1-1),研究地下水质点的运动特征比较困难。

因此,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研究单个孔隙中的水或单个水质点的运动是十分困难的,也没有必要。

vv p n v v v ∆∆=∆→∆0lim)(图1-2岩石中地下水的渗透针对这种极为复杂的地下水运功,在地下水动力学中一般可采用两种研究方法。

1) 研究微观情况下的运动,即研究地下水在以孔隙介质中的骨架为边界孔隙或裂隙中的运动。

由于空隙介质的结构具有随机性,所以用统计平均方法来确定地下水运动的宏观规律性;2) 从宏观角度出发,采用试验及数学分析方法,对大量微观运动进行宏观研究得出各种运动条件下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3 渗流(seepage flow)前面已经提到,要研究实际的渗透十分困难,因此,我们用一种假想水流来代替真实水流,这种假想水流是在连续介质的基础上通过概化得出的:(1)假定水流充满整个含水层空间(既包括空隙所占据的空间,也包括颗粒/骨架所占据的空间);(2)只考虑水流运动的总体方向,不考虑水流实际运动途径的复杂变化.将通过上述概化后所得到的假想水流—渗流。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
f(孔隙大小 多少、液体性质) 孔隙大小、 K= f(孔隙大小、多少、液体性质) 岩层空隙性质(孔隙大小、多少) 岩层空隙性质(孔隙大小、多少) 由流体的物理性质决定, 由流体的物理性质决定,与γ成正比,与μ成 成正比, 反比.流体的物理性质与所处的温度、压力有关。 反比.流体的物理性质与所处的温度、压力有关。
vx = Kxx Jx + Kxy Jy vy = Kyx Jx + Kyy Jy
v = Kε Jε ε ε v = K η Jη η η
si θ n co θ s
o c sθ 设R为旋转矩阵 R = −si θ n
设R为旋转矩阵
vx v ε =[R ] v η vy Jx Jε =[R ] J η Jy
多孔介质概念与特性
我们把孔隙岩层称为多孔介质(porous media). 我们把孔隙岩层称为多孔介质 •多孔介质特性 多孔介质特性: 多孔介质特性 8彼此连通的网络,几何形态及连通情况异常复杂, 彼此连通的网络,几何形态及连通情况异常复杂, 彼此连通的网络 难以用精确的方法来描述。 难以用精确的方法来描述。 8由固体骨架和孔隙组成,孔隙通道是不连续的。 由固体骨架和孔隙组成,孔隙通道是不连续的。 由固体骨架和孔隙组成
z
a. 一维流:仅沿一个方向存在流速 一维流: b. 二维流:沿两个方向存在分流速 二维流: 分:平面二维流、剖面二维流) 平面二维流、剖面二维流) c. 三维流: 三维流: 三个方向均存在分流速
图 1-2-8a
x y
一维流
岩层按渗透性分类
6. 按岩层渗透性随空间和方向变化特点,分 均质各向同性、均质各向异性、 均质各向同性、均质各向异性、 非均质各向同性、 非均质各向同性、非均质各向异性 几个概念: 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均质、非均质

渗流力学复习

渗流力学复习

渗流力学第一章 渗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渗流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油气储集层:是油气储集的场所和油气运移的通道。

油气储集层的特点:1储容性 2渗透性 3比表面大 4结构复杂比表面大和结构复杂这两个特性决定了油气渗流的特点——渗流阻力大,渗流速度慢。

渗流的基本形式:1平面单向流 2平面径向流 3球形径向流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

真实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真实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

φφv v ⋅=压力是一个表示油层能量及其变化的物理量。

原始地层压力:油藏在投入开发以前测得的地层压力。

压力梯度曲线:以第一批探井的原始地层压力与对应的地层深度作出的曲线。

一般是直线。

折算压力:油藏中任一点的实测压力与其埋藏深度有关,为了确切地表示地下的能量分布情况,必须把地层内各点的压力折算到同一水平面上,经折算后的压力称为折算压力。

通常选取原始油水界面为折算平面。

折算压力在实质上代表了该点流体所具有的总的机械能。

0,H H H H g p p M M M M zM -=∆∆+=ρ 渗流过程的受力类型:1粘滞力 2岩石及流体的弹性力 3毛细管压力 4流体的重力 5惯性力油藏驱动方式:1重力水压驱动(与外界连通的水头压力或注水压力) 2弹性驱动(岩石及流体的弹性力) 3溶解气驱动(溶解气的弹性能) 4气压驱动(气顶压缩气体的弹性能) 5重力驱动(其他能量枯竭,油藏具有明显倾角) 达西定律(线性定律):流量与压差呈线性关系。

微分形式:1平面单向 2平面径向适用条件:1流体为牛顿流体 2渗流速度在适当范围内 高速非线性渗流公式:1二项式 2指数式第二章 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稳定渗流:运动要素(速度压力等)不随时间变化的渗流。

不稳定渗流:运动要素(速度压力等)随时间变化的渗流。

渗流的数学模型:用数学的语言综合表达油气渗流过程中全部力学现象与物理化学现象的内在联系和一般运动规律的方程(组)。

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1连续性方程: 2运动方程: 3状态方程: 4基本微分方程:(拉普拉斯方程) 平面单向流压力分布公式和产量公式:x L p p p p B e e ⋅--= L p p Wh K q B e μ)(-= 压力消耗特点:在沿程渗流过程中,压力均匀下降。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ppt课件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ppt课件
15
§1-2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1856 年,法国水力学家达西(H. Darcy)通过大量的实验,得 到线性渗透定律。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下列关系式:
式中: Q——渗透流量(出口处流量,即为 通过砂柱各断面的流量) ;
ω——过水断面(在实验中相当于砂柱 横断面积) ;
h——水头损失( h =H1 −H 2 ,即上下 游过水断面的水头差) ;
L— — 渗 透 途 径 ( 上 下 游 过 水 断 面 的 距 离) ;
I ——水力梯度(相当于h / L,即水头 差除以渗透途径) ;
K——渗透系数。 此即达西公式。
16
二、达西实验条件
l 稳定达西实验:得出渗透流速与水力坡度成 正比即线性渗流定律,说明此时地下水的流 动状态呈层流。
l 实验条件:均匀介质,一维流动,稳定流, 层流。
36
典型流网特征
37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流网
38
22
渗透系数K
从达西定律V = KI可以看出。水力梯度I 是无因次的,故渗 透系数K的因次与渗透流速V 相同。一般采用 m/d 或 cm/s 为单位。令 I = 1 ,则V =K 。意即渗透系数为水力梯度等 于 1 时的渗透流速。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 渗透流速就愈大;渗透流速为一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 水力梯度愈小。由此可见,渗透系数可定量说明岩石的渗 透性能。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愈强。
31
小结
– 上述分类标准不同,无从属关系,可以 组合
– 均质与非均质,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概 念容易混淆
– 各向同性K为标量,各向异性K为张量 – 各向同性流场, J与v共线 – 各向异性流场, J与v一般不共线
32

第1章渗流理论基础

第1章渗流理论基础

25
1.1 渗流的基本概念
1.1.5 渗流速度
渗流是充满整个岩石截面的假想水流。在垂直于 渗流方向取的一个岩石截面,称为过水断面。 地下水的过水断面是整个岩石截面,既包括空隙 面积也包括固体颗粒所占据的面积。
当渗流平行流动时,过水断面为平面,弯曲流动
时则为曲面(图1-6 )。
26
1.1 渗流的基本概念
22
1.1 渗流的基本概念
实际的地下水流仅存在于空隙空间。为了便于研
究,用一种假想水流来代替真实的地下水流。这 种假想水流的性质(如密度、粘滞性等)和真实 地下水相同;但它充满了既包括含水层空隙的空 间,也包括岩石颗粒所占据的空间。
23
1.1 渗流的基本概念
假想水流运动时,满足以下条件:
3
1.1 渗流的基本概念
1.1.1 地下水在含水岩石中的运动
在地下水动力学中,把具有孔隙的岩石称为多孔介质。 含有孔隙水的岩层,如砂层或疏松砂岩等称为孔隙介质, 也称多孔介质。 含裂隙水的岩石,如裂隙发育的石英岩、花岗岩等称为裂 隙介质。 广义地说,可以把孔隙介质、裂隙介质和某些岩溶不十分 发育的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的介质都称为多孔介质。
渗透速度,比流量)为:
Q A
渗流速度代表渗流在过水断面上的平均流速。它不代表任 何真实水流的速度,只是一种假想速度。假设整个过水断
面都被水充满时,地下水就以这种速度流动。
28
1.1 渗流的基本概念
实际上,地下水仅仅在空隙中流动。在空隙中的不
同地点,地下水运动的方向和速度都可能不同,平 均速度 称为实际平均流速。速度v 和地下水的实际
1)地下水的状态方程 在等温条件下,水的压缩系数为:

渗流力学

渗流力学

e
Vep Vf
C 流动孔隙度 • 指岩石中可以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观体 积的比值. V
m
mp
Vf
• 很显然:
a e m
二、 油藏岩石的渗透率
1.油藏岩石渗透率的定义
油藏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称为油藏岩石的渗透率。 单位:µm2 2.达西公式
QL K = AP
3.达西公式应用条件 1.岩石100%饱和并流动着单一流体; 2.流动状态为层流; 3.流体与岩石不发生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反应。
渗流速度(假想速度):设想流体通过整个岩层横截面积 (实际上流体只通过孔隙横截面积),此时的流体流动速 度称为渗流速度υ。
Q A
渗流速度和实际平均速度


Vp V
Vp Ap L

Ap A
V AL
Q Q u A Ap
得到:
上式反映了流体渗流速度与实际平均速度间的关系。在 渗流力学中经常应用的是渗流速度,用它来研究油井产量 等问题,只有在研究流体质点运动规律时,才用实际平均 速度 。
积的岩石中所排出的液量,单位: 1/MPa
1 VL Ct Vf P
(2)表示方法: 综合反映了油藏弹性能量的大小.Ct越 大,表明油藏的弹性能量越充足.
四、岩石的比面 1、定义:单位体积的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表
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总面积。 单位:1cm2/cm3 = 10dm2/dm3 = 100m2/m3
第四节 渗流的基本规律
渗流的基本规律—达西定律 多孔介质组成复杂,流体渗流规律复 杂。人们最初研究渗流规律是以实验为基 础的宏观研究方法。
1 达西定律
装置中的①是横截面积为 A 的直立圆筒, 其上端开口,在圆筒侧壁装有两支相距 为 l 的侧压管。筒底以上一定距离处装 一滤板②,滤板上填放颗粒均匀的砂土。 水由上端注入圆筒,多余的水从溢水管 ③溢出,使筒内的水位维持一个恒定值。 渗透过砂层的水从短水管④流入量杯⑤ 中,并以此来计算渗流量 q。

渗流力学

渗流力学

渗流力学绪论多孔介质:由固体骨架和相互连通的孔隙,裂缝,溶洞或各种类型的毛细管体系所组成的材料。

渗流力学与其他力学的区别:介质的不同。

第一章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油气藏:油气储集的场所和流动的空间。

油气藏按圈闭形成的类型: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的分类: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刺穿接触油气藏。

油气藏根据流体流动空间的特点:层状隐藏,块状油藏。

层状油藏的特点:1:油层平缓,分布面积大。

2:多油层,多旋回。

3:只考虑在水平方向上流动的流体。

块状油气藏得特点:有限的圈闭面积内相当厚的油藏,考虑纵向上流体的流动和交换;考虑毛管力和重力的作用。

纵向上分为三个区:纯油区,过渡区,纯水区。

过渡区:含束缚水过渡带,油水同生过渡带,残余油过渡带。

多孔介质的特点:孔隙性,渗透性,比表面积大及孔隙结构复杂。

渗透性:多孔介质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K= ;渗流: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

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中的孔隙流体为一项时,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有效渗透率:当岩石中有两种以上流体存在时,岩石桂其中一相的通过的能力。

相对渗透率:岩石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岩石所有岩石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孔隙内表面积。

孔隙类型:粒间孔隙,裂缝,溶洞。

多孔介质巨大的比面和复杂的孔隙结构,使得渗流具有阻力大,流动速度慢的特点。

油气层孔隙结构分为:单纯介质(粒间孔隙结构和纯裂缝结构),双重介质(裂缝-孔隙结构和溶洞-孔隙结构),三重介质(大洞或大裂缝和微裂缝、微孔隙共生)。

理想结构模型:将岩石的孔隙空间看成是由一束等直径的微毛细管组成。

修正理想结构模型:变截面弯曲毛细管模型。

重力(动力或阻力),惯性力(阻力),粘滞力(阻力),弹性力(动力),毛管力(动阻力)原始地层压力:油藏开发前流体所受的压力。

供给压力:油藏中存在液源供给区时,在供给边缘上的压力。

井底压力:油井正常工作时,在生产井井底所测得的压力。

渗流理论基础.

渗流理论基础.
REV,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又称代表性单元
体,是渗流场中其物理量的平均值能够近似代替整个渗流 场的特征值的代表性单元体积。 REV具备两个性质:
(1) 其体积和面积,大于个别空隙而小于渗流场,其中的渗流可以从 一点连续运动到另一点; (2) 通过单元体的运动要素(流量Q、水头h、压力p、实际水头受到 的阻力R)与真实水流相等,运动要素是连续变化的。
因Vs=constant,故

只在垂直方向上有压缩,
(1-62) (1-63)
上两式表示垂直厚度变化、孔隙度变化与水的压强变化的关 系。 • 水头降低时含水层释出水的特征,取面积为1m2、厚度为l m (即体积为l m3)的含水层,考察当水头下降1m时释放的 水量。此时,有效应力增加了H=g×1=g。 • 介质压缩体积减少所释放出的水量(dVb)为 • 与水体积膨胀所释放出的水量(dV)之和
REV的作用:
(1) 把物理性质看作是坐标的函数,孔隙度n、导水系数T、给水度 和渗透系数均连续。 (2) 渗流的要素可以微分、积分,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渗流要素。
10 9 8 7 6 5 4 3 2 1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dL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多孔介质的性质
Porosity —the property of containing openings or interstices. In rock or soil, it is the ratio of the volume of openings in the material to the bulk volume of the material. Porosity, Effective — The amount of interconnected pore space in a material available for fluid transmission;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volume occupied by the interconnecting interstices. Porosity may be primary, formed during deposition or cem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or secondary, formed after deposition or cementation, such as fractures.

第1章 渗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

第1章  渗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

纯溶洞结构简化模型
16
第一节 油气储集层
二、外部几何形状及其简化
以背斜构造为例,对其外部几何形状进行简化。对实际油藏进行水平投影,如 下图所示。 油水分界面(油水接触面)->油水边界(内含油边界、外含油边界) 油气分界面(油气接触面)->油气边界 如果有露头->供给边界(有水源供应) 封闭边界(边界是封闭的)
油藏外部形状及其简化示意图
17
第一节 油气储集层
三、油气储集层的特点
1.储容性 油气储集层具有储存和容纳流体的能力,即储容性。 绝对孔隙度:岩石内总的孔隙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 公式:φt=Vt/V×100% 用途:计算油气藏的绝对储量。 有效孔隙度:岩石中有效孔隙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 公式:φ=Ve/V×100% 用途:计算油气藏的可采储量。
20
第一章 渗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
第一节 油气储集层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力学分析及油藏驱动方式 第四节 线性渗流与非线性渗流
21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一、渗流的三种基本几何形式 1.平面单向流 流体质点沿同一方向运动。 特点:流线相互平行,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截面上各点 的渗流速度相等;如果流动是稳定渗流,那么流动方 向上任一点的压力只是沿程位移x的线性函数。
折算压力计算示意图
30
第一章 渗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
第一节 油气储集层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力学分析及油藏驱动方式 第四节 线性渗流与非线性渗流
31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油藏的驱动方 式
一、力学分析
油气水在岩石孔道中流动,受到各种力的作用。 1.流体的重力 地球对流体的吸引力称为流体的重力。 重力有时是动力,有时是阻力。

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渗流力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渗流力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层状油藏
储层厚度<含油高度(边水油藏)
块状油藏
储层厚度>含油高度(底水油藏)
5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层状油藏
分布 -常存在于海相和内陆盆地沉积中,厚度较小,分布面积大 几何特征 - 具有多油层、多旋回的特点
- 纵向上按韵律可分为多个层组
- 层组内可分为几个油层 - 油层内可划分成若干小层 - 小层间有泥岩类隔夹层存在 渗流特征 - 只考虑层内平面流动,可忽略垂向层间交换 6
油气储集层是以岩石颗粒为骨架并含有大量微毛细
管孔隙的介质,所以,多孔介质也定义为:由大量毛细 管或微毛细管结构组成的固体介质
8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一、多孔介质的储容性
多孔介质的孔隙具有储集和容纳流体的能力
(1)孔隙(pore) 介质中未被固体物质占据的部分 骨架颗粒之间的空间 孔隙是多孔介质的储集空间 有效孔隙,死孔隙 孔径 ~ m
油气藏是一个孔隙连通体!
特征 高温、高压
2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二、油气藏的分类
根据圈闭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三类:
• 构造油气藏
• 地层油气藏
• 岩性油气藏
3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三、油气藏的“边界”
如果油藏外围有天然露头并与天然水源相通,称为“定压边界 油藏” ,如果外围封闭(断层遮挡或尖灭作用),无水源,则称为 “封闭边界油藏”。
32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2、驱动类型
驱动类型:依靠何种能量 把原油驱入井底。驱动类 型不同,采收率大小不同 气顶中压缩气体的弹性能 原油中溶解气的弹性能 原油本身的重力 水压驱动 弹性驱动
1、天然驱动能量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第一章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内容概要:油气渗流是在地下油层中进行的,因此学习渗流力学首先需了解油气储集层和多孔介质的概念;流体在地下渗流需要里的作用,故还要了解流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地层中有哪些能量;然后学习渗流的基本规律-达西定律;流体渗流不总是遵循达西定律,就有了非达西渗流或称非线性渗流;对于地层中有多相流体同时参与流动的情况就是两相或多相渗流了,在本章也做一简单介绍。

第一节油气储集层及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内容概要:油气渗流是在地下油层中进行的,因此学习渗流力学首先需了解油气储集层和多孔介质的概念;掌握他们的特点。

流体在地下渗流需要力的作用,本节应掌握流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其中哪些是动力、哪些是阻力;地层中有哪些能量为地层流体流入井底提供动力,理解油藏的驱动方式,了解各种驱动方式下油藏的生产特点。

课程讲解:讲解ppt教材自学:油气储集层本节导学油气渗流是在地下油层中进行的,因此学习渗流力学首先需了解油气储集层和多孔介质的概念;掌握他们的特点。

本节重点1、油气层的概念★★★★★2、油气层的分类和特点★★★3、多孔介质的概念★★★4、多孔介质的表征参数★★★一、油气层的概念油气层是油气储集的场所和流动空间,在其中油气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动力学系统,包括含油区、含水区、含气区及它们的过渡带。

在一个地质构造中流体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每一局部地区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体。

可分为:层状和块状 1.层状油藏往往存在于海相沉积和内陆盆地沉积中,厚度较小,分布面积大、多油层、多旋回。

水动力特点:流动只在平面进行,忽略垂向上流体的运动和物质交换。

按边界类型可分为:封闭边界油藏: 边界为断层或尖灭,没有边水供给定压边界油藏:层体延伸到地表,有边水供给区,在边界上保持一个恒定的压头。

定压边界油藏 封闭式油藏1-供给边缘;2-含油边缘;3-含气边缘 1-封闭边缘;2-含油边缘;3-含气边缘特点:边界压力保持不变。

渗流力学第一章笔记

渗流力学第一章笔记

1.渗流: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叫做渗流。

渗透率为压力梯度为1时,动力黏滞系数为l的液体在介质中的渗透速度。

是表征土或岩石本身传导液体能力的参数。

其大小与孔隙度、液体渗透方向上空隙的几何形状、颗粒大小以及排列方向等因素有关,而与在介质中运动的液体性质无关。

渗透率(k)用来表示渗透性的大小。

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质称为渗透性;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叫渗透率。

2.开敞式油藏:如果油气藏外围与天然水源相连通,可向油气藏供液就是开敞式油气藏。

如果外围封闭且边缘高程与油水界面高程一致则称为封闭式油藏。

3.原始地层压力:油气藏开发以前,一般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油层的流体所承受的压力叫原始地层压力。

4.供给压力:油气藏中存在液源供给区时,在供给边缘上的压力称为供给压力。

5.驱动方式可分为: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溶解气驱动和重力驱动。

6.在渗流过程中,如果运动的各主要元素只随位置变化而与时间没有关系,则称为稳定流。

反之,若各主要元素之一与时间有关,则称为非定常渗流或者不稳定渗流。

7.渗流的基本方式:平面一维渗流,平面径向渗流,和球面渗流。

8.绘制渗流图时规定这样的原则:任何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压差必须相等,同时,任何两条流线之间的流量必须相等。

9.井底结构和井底附近地区油层性质发生变化的井称为渗流不完善井。

不完善井可以分为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双重不完善井。

10.试井:直接从实测的产量压力数据反求地层参数,然后用求得的地层参数来预测新的工作制度下的产量。

11.井间干扰:油水井工作制度的变化以及新井的投产会使原来的压力分布状态遭受到破坏引起整个渗流场发生变化,自然会影响到邻井的产量,这种井间相互影响的现象称为井间干扰。

12.压降叠加原理: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外的压降等于各井以各自不变的产量单独工作时在该点处造成的压降代数和。

13.势的叠加原理:如果均质等厚不可压缩无限大底层上有许多点源,点汇同时工作,我们自然会想到地层上任一点的势应该等于每个点源点汇单独工作时在该点所引起的势的代数和,这就是势的叠加原理。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续体,这样多孔介质就处处有孔隙度了。
REV究竟有多大? REV相对于单个孔隙是相当大的,但相
对于渗流场又是非常小的。
精选课件
7
概化后的理想渗流
精选课件
8
二、地下水实际流速、渗透流速
渗透流速——假想渗流的速度,是假想的平均流速。实际
流速在REV上的平均值。
地下水实际流速—质点流速在以P点为中心REV体积上的平均 值称为地下水在P点的实际流速。
因此,无论是固体骨架,还是空隙空间,微观上讲都不是连续函数
精选课件
3
普通水流与渗流
共同点: 1.总体流向取决于水头差
2.流量取决于水头差及沿程损耗 区别:水在管道中运动取决于
管道大小、形状及粗糙度;渗流运动取决于空隙大小、形状、
连通性。
精选课件
4
渗流特点
– 通道是曲折的,质点运动轨迹弯曲; – 流速是缓慢的,多数为层流; – 水流仅在空隙中运动,在整个多孔介质中不连续; – 通常是非稳定的; – 通常为缓变流。
透途径上,因此求算水力梯度I 时,水头差必须与相应的渗透
途径相对应。
精选课件
15
§1-2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1856 年,法国水力学家达西(H. Darcy)通过大量的实验,得 到线性渗透定律。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下列关系式:
式中:Q——渗透流量(出口处流量,即为
通过砂柱各断面的流量) ;
ω——过水断面(在实验中相当于砂柱
精选课件
23
Hale Waihona Puke 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K= f(孔隙大小、多少、液体性质) ➢ 岩层空隙性质(孔隙大小、多少)
➢ 由流体的物理性质决定,与γ成正比,与μ成 反比.流体的物理性质与所处的温度、压力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Z1 PZ2 PZ
Q KA Z L
要求记忆
对于水平地层,则有: Q KA P
L
第一节 线性渗流规律
二.达西定律的讨论
v w ①渗流速度 与真实速度
v Q A
w Q A
渗流流量 渗流面积
孔隙度
v w
第一节 线性渗流规律
② 达西定律的适用条件
ⅰ:流体为牛顿流体.
ⅱ:渗流速度必须在适当的范围内(即流体为层流流动).
纯溶洞结构 裂缝孔隙结构 双重介质 溶洞孔隙结构 裂缝溶洞结构 三重介质 溶洞--裂缝--孔隙结构
二 储集层外部形状及简化
① 根据储集层的厚度:层状油藏,块状油藏 (球形流)
② 根据边界条件:定压边界,封闭边界 ③ 根据平面延伸系数:
长轴 <3 圆形地层 短轴 >3 条带形地层
三 储集层的特点
① 储集性 a e m
第三节 油藏能量及驱动方式
三.油藏驱动方式
驱动方式:在油藏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哪种能量来驱 动,就称为何种驱动方式.
①刚性水压驱动:边水或注入水动:边水供应不足,油藏压力变小,水区 和油区的流体及岩石弹性膨胀.
第三节 油藏能量及驱动方式
③弹性驱动:岩石及流体的弹性能为主要 的驱油动力.(封闭边界,无 气顶,无注入水)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④ 真实速度:
Q V A
A ---真实渗流面积
A A
V V
—透明度 在数值上与孔隙度相等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三.油藏中压力的概念
① 原始地层压力Pi 油田未开发前的地层中流体承受的压力. 对于同一水动力学系统其压力梯度曲线
(即P~H曲线)应该为一直线. 一个油藏若处于多个水动力学系统,其
压力梯度曲线则为一条折线.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② 目前地层压力PR ③ 井底压力Pwf:井底油层中部压力. ④ 静压:关井后所测得的压力. ⑤ 边界压力Pe:油藏边界上的压力 ⑥ 折算压力Pz:将油藏内各点的压力按静水
力学内部压力分布规律折算 到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力,该 压力即为折算压力.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Q A H1 H2 A H Z1 Z2 L
Q KiA L
Q
KiA
L
K i--比例常数,渗流系数
第一节 线性渗流规律
进一步实验表明:
岩石绝对 渗透率
Ki
流体重率
Ki K
Q KA L
v Q K A L
v ~ v ~ 呈 线性 关 系
第一节 线性渗流规律
Q弹 Vf Ct(Pi Pb)
Vf C( Pi Pb)
④溶解气驱动:主要依靠分离出的溶解气 的弹性能驱动.
第三节 油藏能量及驱动方式
⑤气压驱动:以气顶压力为主要的驱动方 式.
⑥重力驱动:依靠原油自身的重力驱动.
值得注意的是:油藏的驱动方式并不是 固定不变的,随着油田 的开发,油藏可以出现 多种驱动方式.
O
Pi
H
第三节 油藏能量及驱动方式
一.受力分析 地下流体在地层中渗流主要受到以下
几方面里的作用: ① 重力:有时为动力,有时为阻力.
•M
• M
第三节 油藏能量及驱动方式
② 惯性力:通常表现为阻力 ③ 粘滞力(阻力):
速度梯度
F A dv dr
表现为 动力
④ 弹性力: C Cf Cl
第三节 油藏能量及驱动方式
⑤ 毛细管压力:
PC
2 r
cos
当Pc与流体流向相同时为动力,相
异为阻力,但实际油藏中多表现为阻力.
⑥ 边水压力:动力
第三节 油藏能量及驱动方式
二.油藏能量
① 边水压头:将油驱入井底并举升到一定高度. ② 气顶压力:气体弹性驱动. ③ 液体及岩石的弹性能 ④ 溶解气的膨胀能 ⑤ 原油的重力势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流体流向井底的过程中,往往是各种 能量同时起作用,但每种能量发挥的大小作用不尽相同,有 的处于主导地位,有的处于从属地位.
Z
PA ●M
PM
●A
ZA ZM
X
PZM PM gZM
PZA PA gZA
油藏中,同一水动力系统各点的折算压力应该相等, 这也是判断油藏两点是否处于同一水动力系统的方法. 同时也可以判断地层中流体的流向.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⑦ 压力梯度曲线:
油藏埋深~实测压力P的关系曲线.同一 水动力系统应该为一直线.
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第一节 油气储集层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油藏能量及驱动方式
第一节 油气储集层
• 一 多孔介质的分类及其简化 • 二 储集层外部形状及其简化 • 三 储集层的特点
一 多孔介质的分类及其简化
储集层按其内部空间结构特点可以分为三种 介质七种结构:
粒间孔隙结构 单重介质 纯裂缝结构
ⅲ:流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
ⅳ:岩石被某一相流体饱和.
第二章 渗流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线性渗流规律 第二节 非线性渗流定律 第三节 特殊情况下的渗流规律
第一节 线性渗流规律
渗流规律:描述压力与流速的关系. 压力和流速( P, )是描述渗流 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
线性渗流:流速与压力差(或压力梯度)呈 线性关系的渗流.
第一节 线性渗流规律
一.达西定律
一.渗流的三种基本几何形式 ② 平面径向流(二维问题)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一.渗流的三种基本几何形式 ③ 球形径向流(三维问题)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二.渗流速度 ① 定义:流体通过单位面积的体积流量. ② 计算:
VQ A
A---渗流面积 ③ 与力学上速度的物理含义的区别:
它是宏观上统计的平均值,其方向为 高压指向低压.
② 渗透性 K
Ka Ke Kr
③ 压缩性 Ct
Cf
C
Cr
④ 分散性 S S S Sr
⑤ 复杂性(孔隙结构):四通八达
杂乱无序
很难用数学的方法来表征孔喉的形态,多
靠实验来实现。
渗流的特点:① 渗流阻力大
② 渗流速度慢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一.渗流的三种基本几何形式 ① 平面单向流(一维问题)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概念
又 i
Zi
i
w
2 i
2g
Wi可以忽略
如有一口井: Q 250m3 / d,h 10m
0.2,rw 0.1m
w Q 2.32 103m / s 2rh
w2 0.279 106m 2g
i
Zi
Pi
第一节 线性渗流规律
1
2
(Z1
P1
) (Z2
P2
)
(P1 Z1 ) (P2 Z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