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初探
作者:柯敏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第05期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词汇羡余现象十分常见,前人从双音词羡余、音译词羡余、词汇羡余等角度,在羡余定义、类型、成因、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在前人“羡余即语言结构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亦即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的羡余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定义更为严格的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并对其结构类型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词汇羡余的六种类型,总结了词汇羡余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羡余羡余成分赘余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词语的羡余现象十分常见,如“爸爸”与“爸”意思相同,“昂贵”其实就是“贵”,“蝴蝶”属于蝶的一种类型,“蝴”字并没有实际意义,这些都可以算作是词汇羡余。所谓词汇羡余指的是一个词语中,两个词根义位相近或相同,其中一个词根能够代表整个词语或者两个词根中一个词根无意,其本质是“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杨明义,1999)
对“羡余”现象的研究,目前已有一定的成果。张国鹄(2011)从古代诗词格律角度着手探讨诗歌用词中的羡余现象;娄可树(2010)结合“羡余”二字本义,从起源角度发掘出“羡余”是我国古代赋税史上一个特有的名词,意指地方官员以赋税盈余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物。对于现代汉语中的羡余研究,总体分析大都是从整个羡余现象、多音词羡余现象、双音词羡余现象、积极羡余、消极羡余以及羡余与累赘的区别等角度进行的,如张卫东(2008)、潘先军(2007)、石毓智(1993)等。
但现代汉语词汇方面的羡余研究成果中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羡余的定义模糊化、宽泛化。杨明义(1999)认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从根本上说,反映的是语形与语义不相配合的一种表现,具体说是指语言结构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亦即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金颖若(2004)认为: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结构都存在超出准确表达意义的要求而显得不经济的“多余”成分,语言学把这种现象称为羡余(redundancy)。潘先军(2007)认为:语言的羡余现象是指语言的表达形式多于表达内容,通俗地说就是在表达语义时,语言中的某些部分是“废话”。
(二)单独对现代汉语词汇的羡余现象的研究不够深入,研究者没有很好地将现代汉语词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未能得出较为深刻的结论。
(三)研究者对羡余成因的归纳大同小异,总体看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语言系统的原因,包括形成韵律和谐、凑足音节、词义演化中语义的脱落等;主体认知心理上的原因,包括降低理解难度、语言表达突出强化、增加语言的明晰度等;人们思维习惯的原因,包括喜欢使用四字格、汉民族的思维习惯等。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曾说:“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构造,以词作为基本单位;词法研究的是词的内部构造。”可见,词在汉语中不仅是连接词法和句法的核心,也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着手,着重从定义、结构类型、出现的原因等角度进行阐释。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现代汉语的词汇羡余,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7)为语料,不在这两部词典范围内的内容均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如前人在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羡余时曾用“免费赠送”“凯旋归来”为例,这两个结构均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
二、对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482页中,对“羡余”这一词条的解释是:①封建时代地方官吏向人民勒索的各种附加的赋税;②形属性词,多余的。“羡余”一词最初是指我国古代赋税史上一个特有的名词,意指地方官员以赋税盈余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物。曹书华(2009)认为,“羡余一词是从信息论引入语言学的术语。最早由赵元任先生在《中国文法》中提出。他认为,羡余是指信息传递中有意添加的多余成分。这种成分担负着传递多余信息的功能,是必要的重复,有其自身的重要作用。”从研究者的成果来看,对羡余的定义倾向于“语言结构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亦即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杨明义,1999)。笔者将现代汉语词汇羡余进行以下界定:在现代汉语中,所谓词汇羡余指一个词语中,两个词根义位相近或相同,其中一个词根能够代表整个词语的意思,或者两个词根中有一个词根无实义且从属于整个词义的现象,其本质也是“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
在现代汉语中,羡余现象广泛存在于词法和句法结构中。羡余是“一切自然语言都具有的现象,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伍铁平,1983)。它不仅是现代汉语的常客,在其他任何一种语言中,羡余的出现也是必不可少的。羡余看似重复,但又被大量使用,如“捕捉、目睹、咸盐、死尸、国家”等都是词汇羡余的表现。“羡余”与“赘余”是不同的,“赘余”往往指多余的、无用的东西,是一种赘疣;而羡余则不能以有用或是无用论之。羡余的出现是有原因的,在特定语用环境中逐渐地被人们接受。羡余不等于“缩略”,“缩略”是为了使语言简洁明快,便于称说,把一些音节多、形式长的短语进行简缩或者省略的现象,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缩略为“奥运会”,“超级市场”缩略为“超市”,“缩略”只是对音节、形式的简缩、省略,缩略后语义并无变化。
三、“羡余”的结构类型
“一种语言中有成千上万个语素、词和固定短语,它们相互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它们形成网络,构成系统。”(邢福义、汪国胜,2010)可见,现代汉语语汇由“语素、词、固定短语”构成。现代汉语的特点是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占优势,构词主要采用词根复合法(邢福义、汪国胜,2011)。在现代汉语语汇中,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它本身不涉及构造问题,也就不存在羡余问题;而占主导地位的双音节词则是羡余现象产生的重要依托。本文探讨的核心就在于双音节词以及固定短语中的羡余现象。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将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分为“重叠、附加、复合”三大类,其中复合包括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五大类。笔者将现代汉语词汇羡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联合式、偏正式、重叠式、附加式、音译式、其他式。
(一)联合式
1.同义联合“构成这些词的语素意义相近或者相同,表示的词义同语素义相同或相近。”(符淮青,2003:146)。如:
喜悦——悦;道路——路/道;朋友——友;追逐——追;依靠——靠;应该——应/该;占据——占;昂贵——贵;熟悉——熟;山峰——山;寒冷——冷;学习——学
“‘喜’意为高兴,‘悦’也意为高兴,它们表示相同的意义,相互之间地位平等”(符淮青,2003:136)。其中一个语素可以大体代表整个词语的意思,另外一个语素便成为羡余。上述词汇中的结构类型和语义指向基本同“喜悦”一词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
2.偏义联合两个语素只有一个语素意义起作用,另一个语素意义要么完全消失,要么只起附加、陪衬的作用,去掉后基本不影响这个词语的意思,那么这个语素就是一种羡余。如:
窗户——窗;人物——人;国家——国;干净——净;质量——质;狐狸——狐;忘记——忘;女儿——女;睡觉——睡;妻子——妻
“窗户”一词中,“户”的意义逐渐脱落,现在只起陪衬和附加的作用,“户”字成为羡余的一种表现,其他词汇的结构类型和语义指向同“窗户”一词基本一致。
(二)偏正式
语素间的组合关系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且这种修饰关系限定于对另一个语素众所周知的特征的描述,即通过此种修饰关系使一个语素的特征更为明显,且去掉修饰语素后仍能单独表述,这种修饰语素就是一种羡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