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自然的语言(一)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1
2、把标题改作《一门丰产的科学— —物候学》,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大自然的语言”用了拟 人手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3、第7—10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 序?文中的顺序能否打乱?为什
么?
不能。
这里运用了逻辑顺序。作者把决定物候 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 小,依次排列。
六、积累运用 ,写作迁移: 要求:
1、用一句话写出季节特 征或景色特点;
2、语言准确生动。
果园里的苹果熟了, 果实累累.远远望去,一 个个苹果像一个个小红 灯笼,多好看呀!
1
2
3
4
七、 你是生活
的有心人吗?你知 道多少谚语?说来 听听.
古诗中的物候知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草长莺飞 百花盛开
烈日炎炎
金黄一片
白 雪 皑 皑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春夏 秋冬
一年有四季, 四季景不同。
秋枫 冬 梅
春柳 夏荷
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智者, 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 节变化的种种消息。
竺可桢
•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 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
3.掌握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重点字词
2.掌握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销声匿迹:原指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衰草连天:遍地是衰草。 风雪载途:风雪满路。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 美好景象。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教案《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教案1学习目标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课堂学习过程与方法设计学习过程方法设计1、引导复习学过的说明文文体知识。
2、教师让学生说出需要积累的词语。
(显示课文重点词语的音、义以及多音字)连翘(qiáo)——翘起(qiào)销声匿迹萌发翩然草长莺飞衰草连天(shuāi)落叶(lu)——丢三落四(là)——落枕(lào)风雪载途观测(guān)——玄妙观(guàn)差异(chā)——差遣(chāi)——差错(chā)——参差(cī)孕育3、走近作者:教师提示: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即名、时、籍、评、作)(一)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或者连读课文,快速准确地从课文中筛选整理信息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二)1、(1)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
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2)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2、全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1、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
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
摘录的形式,可以是分条的提纲,也可以是浓缩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2.、今天我们先练习最简单的读书摘要;从课文中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分条抄录在笔记本上,构成本文的“摘要”。
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曲线。
关于《大自然的语言》教案集锦(1)
关于《大自然的语言》教案集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大自然的语言》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大自然的语言概念、特点及应用;天气、动物、植物等自然现象的语言解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语言,认识到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智慧。
2. 培养学生运用大自然的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大自然语言的解读与应用。
重点:了解大自然语言的概念、特点,学会观察、分析和运用自然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如植物、动物标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语言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大自然的语言概念、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智慧。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天气现象,如晴、雨、云、雾等,引导学生解读天气的语言。
a. 请学生举例说明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b. 介绍天气现象的成因及预测方法。
(2)展示动物行为,如迁徙、筑巢、觅食等,引导学生解读动物的语言。
a. 请学生举例说明动物行为的意义。
b. 介绍动物行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展示植物生长,如开花、结果、落叶等,引导学生解读植物的语言。
a. 请学生举例说明植物生长的周期。
b. 介绍植物生长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4. 例题讲解:以“如何根据大自然的语言预测天气变化?”为例,进行解题步骤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尝试解读其语言。
强调大自然语言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语言概念、特点2. 天气、动物、植物的语言解读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
(2)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
2. 答案:(1)例:根据大自然的语言,农民可以预测天气变化,安排农事活动;登山者可以根据天气状况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等。
大自然的语言_答题答案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__句,这段文字是按______ ____顺序解说事理的。
(3)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1)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的差异(2)第一句话按概括到具体的顺序解说事理。
(3)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
(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5)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梳理
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梳理大自然是人类存在的根源,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和影响。
在大自然中,生物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
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自然语言。
本文将对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大自然中的语言。
1. 动物的声音语言大自然中的动物凭借声音来进行交流,这是它们最基本的语言方式之一。
例如,鸟类通过鸣叫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和吸引配偶;狗通过吠叫传递它们的需求和感受;猫则通过咕噜声表达满意和欢迎等。
不同种类的动物拥有各自独特的声音语言,这使得它们能够在繁衍、寻找食物和警告等方面进行有效的交流。
2. 植物的化学语言虽然植物没有声音器官,但它们通过一种称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界中进行交流。
例如,当一棵植物被昆虫咬伤时,它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吸引天敌来捕食这些害虫,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在大自然中,植物之间也通过这种化学语言进行相互交流,以传递警告、合作和互惠等信息。
3. 雷暴的电信号语言雷暴是大自然中一种常见的气象现象,它产生的时候会伴随着闪电和雷鸣声。
这些闪电在大气中产生的强大电场和电流也被认为是一种语言。
雷暴中闪电的形状、颜色和频率等特征都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例如暴风雨即将来临、气温变化等。
此外,雷声也可以通过声音的响度和音调来传递信息,例如距离的远近、风速的变化等。
4. 自然界的视觉语言除了声音和化学信号,大自然还通过色彩、形状和运动等方式进行视觉语言的交流。
例如,昆虫通常拥有鲜艳的花纹和颜色来进行伪装、警戒和求偶等行为;动物通过身体姿势和动作来传递威胁、亲和力和领地等信息。
此外,植物也利用花的形状、大小和香味等特征吸引传粉者,实现繁殖的目的。
5. 大自然的季节语言季节变化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用来传递时间和气候的信息。
例如,春天的温暖和花朵的盛开预示着冬季的结束和新生的开始;秋天的叶子转黄和温度的变化暗示着冬季的临近。
通过注意和理解大自然的季节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和享受自然界的变化。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解析版)-“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竺可桢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
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
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
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
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
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
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
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
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
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
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
(部编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5.大自然的语言(共30张PPT)
品读赏析
3.“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 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 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引号能否去掉?
不能去掉,引号表示特定含义,“活的仪器”是指“活 的生物”。去掉之后,就违背了事实。
问题探究
1.结合课文说说“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意思?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 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大自然的语言”意 思就是“物候”。这是作者的形象说法。
2.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八年级 下册 语文 部编 RJ
5 大自然的语言
课堂导入
观察以下图片,你会想到哪首诗呢?
万碧 条玉 垂妆 下成 绿一 丝树 绦高 。,
课堂导入
映接 日天 荷莲 花叶 别无 样穷 红碧 。,
课堂导入
霜停 叶车 红坐 于爱 二枫 月林 花晚 。,
课堂导入
风纷 掣纷 红暮 旗雪 冻下 不辕 翻门 。,
板书设计
一、(①-③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大 自
现象
二、(④、⑤段)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逻
然
纬度
的 语 言
三、(⑥-⑩段)决定物候现象 经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来临的因素
高下
空间
辑 顺 序
古今 四、(⑪、⑫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时间
本质
大自然的语言 (1)
词语
问题
资料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就得带雨伞。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你看那水中的蝌蚪, 不就像游动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 春天已来到人间。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你看那空中飞翔的大雁,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明天 天晴
……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比一比,谁说得多。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 )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词语
问题
资料
※ 伙伴交流。 1、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你是怎么知道的? 2 、你能在什么地方添加一些旁 注吗?
课文 1 2 3 4 5 6 7 8 生字
大自然的语言(1)
喜玛拉雅山
喜玛拉雅山
?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 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 读懂它的语言呢?
小结:
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 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 见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 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 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 探索更多的奥秘。
搬省略轮圈
我要写好钢笔字!
搬家 嵌在
逗点 山脉
省略号
年轮 圆圈
:
※ 伙伴交流。 1、这首诗有没有总说的小节? (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 2、大自然用什么跟我们说话?人 们是怎样知道大自然的语言的?
天上的白云,告诉我 们大自然的什么 语言? 白云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正忙着干什么?
蚂蚁搬家
小蝌蚪在 说什么呢?
搬家 搬动 搬弄 搬运 搬移
生搬硬套
省略 省略号 节省 省事 省城 省心
省பைடு நூலகம்俭用
策略 略微 才略 粗略 大略 略去
略知皮毛 雄才大略
年轮 车轮 轮换 轮流 轮船 轮唱
圆圈 圈子 绕圈 花圈 圈点 转圈
救生圈 猪圈
再
见
排队请安静,间隔70厘米,行走途中保持队形,班干部注意管理哦!
这是大自然的 语言:春天已经来 到人间。
蝌蚪游泳
大树会在自言自语什么?
大树会在自言自语什么?
※ 伙伴交流。 1、大自然用什么跟我们说话? 2、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组合作续编小诗。
大雁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大雁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小鱼渐渐长成大鱼,鱼鳞 上的圈圈逐渐增多。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树的年轮与年龄。
三叶虫化石简介:
三叶虫化石,燕子石,也叫蝙蝠石, 学名叫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属古生节 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 类繁多,大小不一,从一厘米至一米, 生于寒武纪(6亿年)至奥陶纪(4.5亿 年)最盛,“三叠纪”晚灭绝(1亿8千 万年)。
大自然的语言(一)
2、注音或写字:萌发(méng)翩然(piān)销声匿迹(nì)
(师引领生结合读文情况制定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一些物候知识。2、体会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及作用,理解、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事物的表达技巧。
生读文章,找到文章中的亮点和疑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做好标记,留待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加以解决。然后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集思广益,达到资源共享。
这些词语描写春天景色很有层次,用词非常典雅。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美不胜收。
写燕子“翩然归来”,植物“孕育”果实,自然过渡,描写了夏季的景色。
“写秋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准备迎接叶子籁籁落下“销声匿迹”描写了昆虫(准备)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
“以上这些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把大自然写
得神形兼备,为下文用拟人手法写大自然的语言作了准备。
这些描写,精彩纷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四季风花图画,令人目不暇接。
第2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草木”“候鸟”两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产的关系。这一段由“杏”写到“桃”,从“植物”写到“动物”,最后才对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诠释,即: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条理十分清楚。
第6至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即纬度因素、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第11、12自然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
大班语言活动《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
大班语言活动《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朋友》,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大自然的语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自然中的几种常见语言,如鸟鸣、虫鸣、风雨声等。
2. 培养学生倾听大自然声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自然中的常见语言,如鸟鸣、虫鸣、风雨声等。
难点:培养学生倾听大自然声音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磁带、卡片、挂图等。
学生准备: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听到的大自然语言,如鸟鸣、虫鸣、风雨声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挂图,讲解大自然中的常见语言,如鸟鸣、虫鸣、风雨声等。
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跟读、模仿,加深对大自然语言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提示,用画笔、彩泥等学具表现出大自然中的语言。
学生相互交流、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大自然中的常见语言。
同时,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语言鸟鸣虫鸣风雨声2. 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大自然语言,并简要介绍。
2. 答案:学生作品:一只小鸟在树上唱歌。
介绍:我喜欢小鸟的歌声,因为它的歌声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大自然的语言,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大自然语言的了解仍较浅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实地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语言,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大自然语言的理解,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小品文《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语言特点
科学小品文《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语言特点《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讲述了大自然中的各种语言现象。
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文章使用了大量的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以便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中的语言现象。
例如,文章中写道:“在一片寂静中,一只青蛙‘呱呱’地叫了起来,它的‘呱呱’声像是在告诉我们,这里有一片湿地。
”这样的描写方式极具感染力,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大自然中的语言。
其次,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以便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大自然中的语言现象。
例如,文章中写道:“一只蝴蝶在花丛中舞动着翅膀,它的翅膀轻轻地拍打着,像是在跟花儿交流一样。
”这样的比喻和象征极具想象力,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大自然中语言的神秘和美妙。
最后,文章使用了大量的科学术语和专业知识,以便让读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大自然中的语言现象。
例如,文章中介绍了生物发出的振动信号、动物发出的声音信号等等,这些术语和知识点为读者提供了更加深入的科学知识。
综上所述,《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比喻和象征、科学术语和专业知识等方面,这些特点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大自然中的语言现象。
- 1 -。
5.大自然的语言(用)
文体介绍 【事理说明文】
定义:事理说明文就是以分析事物的 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
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 什么”的问题。
1.读准字音
竺可桢 zhú zhēn 萌发 ménɡ 融化 rónɡ
翩然 piān
孕育 yùn 簌簌 sù
销声匿迹 nì 呈现 chénɡ 衰草连天 shuāi
§3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 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 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 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
探究: 1.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2.§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 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1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
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2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 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四月,正是平地上繁花落尽的时候, 大林寺中的桃花竟然才盛放。 我常常惋惜春天逝去,无处寻觅, 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在大气的对流层内,气温随着高度的 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 0.65摄氏度,海拔1500米的山顶,气温比 山藨要低近10摄氏度,因此,山上的花要 比山下的迟开。
第九自然段 ——作比较、举例子、作诠释
第十自然段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人教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1)
人教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1)一、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小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搬家,出门要带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圈就是一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是圆圈——一圈就是一这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
那又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哪,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A.蝌蚪像黑色的“逗点”B.蝌蚪不像黑色的“逗点”(2)短文写了哪三种大自然的语言?请填一填。
①蝌蚪水中游,是________来到人间。
②大雁南飞,是________就在眼前。
③大树被砍倒后,会出现年轮,这些年轮在告诉人们树的________。
(3)怎样才能找到“大自然的语言”?判断正误。
①爱学习,不粗心大意。
②爱学习,爱写字,不随意乱跑。
(4)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下列“语言”你能“听”懂吗?①小蚂蚁搬家。
它在说:________。
②乌云布满天空。
它在说:________。
解析:(1)A(2)春天;秋天;年轮一年长一圈(3)对;错(4)快要下雨了;大雨马上到了【解析】2.小阅读站着写文章美国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一生写下了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
他写作时有个怪毛病,就是喜欢用一只脚站着写文章。
一次,他的一位朋友来找他,见他又是用一只脚站着写字,就说:“我每次见你写文章总是这样,难道你不觉得辛苦吗?”海明威笑着回答道:“当然,坐着写是很舒服,但文章一写就长;站着写,腿一会儿就累了,逼着我把文章写得简短些……等到最后改文章时,我再坐到椅子上,舒舒服服的,把那些多余的东西删掉。
大自然的语言1
北皂学校初中部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 学期第46课时 备课时间:2018.5.8 授课时间:5.15设计者:王本强1班级: 姓名:课题: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2.学习目标1、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学习阅读科普文章.2、学习概括文章要点,学习准确、生动、优美 的说明语言。
【知识回顾】 1.我会读翩然 孕育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连翘 我会解释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次第:【合作探究】 二、师徒对研 师徒合作,整体感知。
1、 将课文分为四部分并概括说有的主要内容三、小组共研1、1.本文是一篇什么文章?说明对象是什么? 2.课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改 为“物候与物候学”?3.从课文划分的这四个部分看,本文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写的?【巩固练习】衰草连天 ——— 鬓毛衰 翘尾巴 ———翘首、连翘差异 ——差遣 ——差劲 ——参差 观测 ——道观 播种 耕种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课后反思:《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知识性诗歌,从一些最为常见的现象入手为我们介绍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
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留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让学生们通过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其次我又引导学生们边读边想象。
如读“多么像游动的逗号”时,想象春天来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在水中自由、欢快地游来游去,多么可爱,多么有趣!学生们边读着边想像着语句带给他们的快乐。
最后让学生们联系实际,读中感悟。
如:“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让学生们结合生活想想句子的意思,使学生们知道只有仔细观察,才会有所发现,并感悟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仿写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仿写
大自然是一个神奇而奇妙的存在,她有着自己的语言和规律。
她在春天中展现出生的繁荣和生机勃勃,夏天里带来炙热的阳光和生命的繁衍;秋天中则是收获的季节,成熟的果实和变色的叶子,还有清冷的风;而寒冬则是万物蛰伏的时候,雪花飘舞,冰雕玉琢,人们齐心协力,共同度过这漫长的季节。
这一切都有着自己的语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能够传递出自然之音。
听一听大自然的语言,你会感受到她对生命的关爱,对世界的无限神秘。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3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页是敬业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3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色,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2.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积累丰富科学知识,开阔认知视野。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并养成注重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1.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能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要点,明确本文写作的条理性。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课题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一课时一、设情境,激发兴趣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了我们夏天来了;田野金黄,落叶纷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说着冬天的故事。
鱼鳞上的圆圈告诉了我们它的年龄,三叶虫的化石嵌在喜玛拉雅山巅,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浩瀚的海洋。
其实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二、读课文,解释词语1.融化:(冰、雪等)变成水。
2.萌发:种子、草木发芽。
萌、发同义。
3.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4.呈现:显出、露出。
5.周而复始: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
6.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7.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8.观测:本课指观察并测验。
9.悬殊:相差很远。
三、理清思路,整体感知1.自由快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自由朗读全文——揣摩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思路。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1. “哎呀,你们看那天空的云多有意思呀!”我兴奋地对小伙伴们说。
就像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在公园里玩耍,突然我抬头看到天空中那一团团像棉花糖一样的云,我就喊小伙伴们一起看,我们就开始讨论那云像什么,有趣极了。
结论:大自然的语言真奇妙,天空的云就是它有趣的表达呀。
2. “嘿,你们听,那鸟儿的叫声多好听啊!”我拉着朋友的手说道。
记得那次和朋友去郊外,刚走进树林,就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我们都被吸引住了,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仿佛在听一场音乐会呢。
结论:大自然的语言真美妙,鸟儿的歌声就是它动人的展现。
3. “哇,你们瞧,那花开得好漂亮啊!”我大声地和同学们说。
有一次在上学路上,看到路边的花丛中一朵娇艳的花盛开着,我忍不住叫同学们一起看,大家都被那美丽的花吸引了目光。
结论:大自然的语言真绚丽,花朵就是它美丽的呈现。
4. “咦,你们发现没,这风好凉爽啊!”我对着家人喊。
有一回和家人在海边,一阵风吹来,特别凉爽舒服,我们都尽情享受着这风的抚摸。
结论:大自然的语言真神奇,风就是它温柔的抚摸。
5. “呀,你们看,那树叶颜色变了呢!”我惊奇地对伙伴们说。
记得秋天的时候,和伙伴们在树林里玩,突然看到树叶都变黄了,那景色美极了,我们都在那啧啧赞叹。
结论:大自然的语言真丰富,树叶的颜色就是它多彩的表达。
6. “嘿,你们感觉到了吗,这雨下得好舒服啊!”我对身边的人说。
有次下雨的时候,我站在屋檐下,感受着雨滴打在身上,那种感觉很特别,让我忍不住和别人分享。
结论:大自然的语言真多样,雨就是它独特的诉说。
7. “哇,你们快看,那彩虹出来啦!”我激动地叫起来。
有一次下完雨,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道彩虹,我赶紧叫周围的人一起看,大家都兴奋极了。
结论:大自然的语言真梦幻,彩虹就是它惊喜的礼物。
8. “咦,你们闻闻,这空气好清新啊!”我对朋友们说。
在郊外爬山的时候,呼吸着那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情特别舒畅,我赶忙和朋友们说。
结论:大自然的语言真宜人,清新的空气就是它美好的馈赠。
大自然的语言ppt大自然的语言_1
大自然的语言ppt 大自然的语言_1 大自然的语言ppt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人类有人类的语言动物有动物的语言大自然也有大自然的语言蒙蒙的春雨告诉人们温暖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荷花,蜻蜓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来了树上的果实告诉人们五谷丰登的秋天来了呼呼的北风告诉人们寒冷的冬天来了大自然的语言是四季的象征六年级:赵仪琳大自然的语言相关内容:冰封的心我想在你心底留下哪怕是一寸的回忆那回忆足够珍贵足够美丽我从未想过时间会那么快的过去未留下一丝的痕迹炽热的心开始被时间冰封我的心却不知何时被系上一根银丝线的那头恍惚有你在路过游乐场时心骤然一痛我知道我又想起了你初二:刘思妤...致时光老人时光老人您慢点儿走等我再回回头和昔日的朋友再拉拉手时光老人您慢点儿走既然都称呼您为老人为什么却走得如此之快都来不及让我回念我的童年我的七彩的童年时光老人您慢点儿走我要再放放风筝再荡荡秋千让我的爸爸妈妈不要老我宁愿永远是襁...致老鼠我讨厌你们一双贼溜溜的眼睛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而且喜欢做坏事所以我讨厌你们你们偷走别人的食物咬坏别人别人的衣物还到处传播疾病我希望你们痛改前非和人类成为朋友六年级:苏梦瑶...雪作文雪作文(1)雪,在我心中,是纯洁的象征,是高贵的象征。
雪,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管人们怎么践踏她,我都小心翼翼的绕开她,绝不伤害她一分一毫。
只因她,是我童年唯一的朋友。
回味每次回眸,都有一种清新的感觉或喜或忧沉醉之中。
当在书中畅游听那悠悠的翻书声令人回味无穷。
看黄色的树叶、纷纷落地向你诉说秋的到临,让你爱上秋~去吧轻轻的踩一下听那清脆的碎碎声。
海路海路是世界上一条最大,最直,最宽广的路,也是世界上一条最苦,最险,最难忘的路,只有胆大内行的舵手,才敢踏上它的途征。
爬艰峰,避汹险,毫不畏惧;战狂风,绕暗道,绝不心怯。
这条路遥远,深邃;欢乐,舒逸;艰辛,悲伤。
假如我有了翅膀假如我有了翅膀,我要和小鸟们做游戏;假如我有了翅膀,我要看看宇宙是什么样;假如我有了翅膀,我要飞遍所有的地方;假如我有了翅膀,我要和老鹰比谁飞得高;假如我有了翅膀,我要搭一个云房子;假如我有了翅膀,我要带我的家人一起飞翔...飞翔作文飞翔作文(1)啊,飞翔我美丽的愿望。
5.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
5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主备人:陆卫群参备人:蒙延宇莫兴泽陈艳榴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3.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2.文体链接
说明文
(1)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叫做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叫做事理说明文。
(2)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4)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三、导学与检测
用自己的话概括第4、5、7、8、9、10、11、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五、堂清、日清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大自然的语言(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
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三、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朗读法。
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基于这一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以适当的点拨。
3.竞赛激励法。
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涵泳品味法。
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5.延伸拓展法。
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五、教学设想:
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
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
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
图画。
)
导语: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
(板书文题和作者)
第二环节: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读(学生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连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或者连读课文,快速准确地从课文中筛选整理信息。
找出屏幕上的问题的答案,准备抢答。
我们将看哪一大组的同学在抢答中答得又快又好!
(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第三环节: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①由同学们的回答可知,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四题将课文的段落标示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答案。
)
②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
(不行,它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
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
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逐个板书)
描述物象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解释逻辑
竺可桢推究原因顺序
阐明意义本质
第四环节: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⑴自由读6--10自然段。
⑵回顾: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几个? (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3) 重点阅读6-10段,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各组派一个代表来解说这些因素:
⑷追问:为什么作者把纬度差异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个来讲?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 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再追问:
明确:从主要到次要。
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
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
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第六自然段一个设问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
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⑸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我们有时还要注意说明方法,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生)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
(6)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生)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
(过渡)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老师想让同学们结合白居易的诗,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
第四环节: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比较阅读。
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
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1)听读1--2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3)让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
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⑷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下面请同学们精读1、2自然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我给以适当的鼓励。
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
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
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
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
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第五环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
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语言准确而生动,是篇极有价值的文章。
2.布置作业: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其中包含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