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5 高分子物理-第四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µ1 (T , P + π ) = µ1 (T , P ) + πV1 = µ1∗ (T , P )
V1 → 溶剂偏摩尔体积
πV1=µ1∗ (T , P ) − µ1 (T , P ) = −∆µ1
再由晶格模型理论
1 ∆ µ 1 = RT ln( 1 − φ 2 ) + (1 − )φ 2 + χ 1φ 22 x φ 22 φ 23 φ2 2 = RT − φ 2 − − ⋯ + φ2 − + χ 1φ 2 x 2 3 φ2 1 2 φ 23 = RT − + ( χ 1 − )φ 2 − ⋯ 2 3 x
4. 膜渗透法(membrane osmometry)(渗透压法 )
(1)测定原理 当溶液池和溶剂池被一层只允许溶剂分子而不 允许高分子透过的半透膜隔开时,由于两相中 溶剂的化学位不等,溶剂分子就会透过半透膜 (semipermeable membrane)进入溶液,产生渗 透压π,直至化学位相等。 测定一系不同浓度C时所产生渗透压π,并外 推至 C →0 所以
i
∑ Zi
i
∑ mi M i
i
i
Mz =
∫ ∫
0
∞
M 2 m( M )dM Mm( M )dM
∞
0
4.粘均分子量 M η
(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α M η = ∑ wi M iα i [η ]=K ⋅ M ηα α是常数
1
Mark-Houwink方程
同样以一系列浓度C的浓度分别测定 ∆G ,
以 ∆G C K ∆G 利用 = , 求得M n C C →0 M n ~ C作图,外推至C → 0
(2)测定分子量种类与范围
M n , 且 < 2 × 10
4
(3)特点 a.测定速度快,2h内可测定一个样品。 b.样品用量少,每次测定只需10-3 g/ml,浓度 的试样0.07ml 。 c.可连续测定,不需要在测定一个样品后,更 换气化室中的溶剂 d.测定速度范围广,室温~180℃。
c ∆Tb = K b M
C–浓度 M–分子量
RTb Kb = 1000le
2
K b -溶剂沸点升高常数 Tb –纯溶剂沸点, l e–每克溶剂的汽化潜热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公式仅适用于小分子稀溶液, 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溶液有很大偏差, 只有 C → 0 时,才符合理想溶液。对于高分子溶液 必须测定一系列浓度 C 下的 ∆Tb ,以 ∆Tb ~ C C 作图,外推至浓度为零时, 求出
三、分子量的分布宽度
对于单分散性样品 M n = M w = M z 对于多分散性样品 Mz ≥ Mw ≥ M η ≥ Mn 多分散系数 (polydispersity factor) α = Mw
四、分子量分布函数 (distribution function)
Mn
第二节 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V2 ρ 2 W2 1 c = = = ∴φ2 = V V V ρ2 ρ2
W2
溶剂占一个阵子,一个 高分子占x个阵子。
ρ2 = ~ = ~
M V2
M V1 ⋅ x
c ρ 2 ⋯ 3
3
1 c c 2 1 ) − ∆µ1 = T − ⋅ + ( χ 1 − )( ~ 2 ρ2 χ M /( V 1 ⋅ x ) 1 χ 1 − c 2 ~ cV 1 c3 2 1 = RT − + − ⋅ 3 ⋯ 2 3 ρ2 ρ2 M
重
点
重点掌握膜渗透压法、粘度法和凝胶渗透色谱 法(GPC)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原理和实验方 法。掌握Mark-Houwink方程、GPC方法中的普 适校正曲线。
难
点
正确理解和掌握不同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宽度 的表示方法。区别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 定聚合物分子量的中的普适校正曲线和校正曲 线。
第一节 聚合物分子量的统计意义
n
试样中所含的端基物质的量 n= 每个分子链所含被测定的基团数
2.沸点升高(ebullioscopy)和冰点降低(cryoscopy)→ 测M n (1) 沸点升高法测定分子量测定原理 当在溶剂中加入一种非挥发性溶质后,由于溶液中 溶剂的蒸汽压低于纯溶剂的蒸汽压,所以溶液的沸 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通过热力学推导,可以得出 沸点(boiling temperature)升高值 ∆Tb 与分子量关系, 最终求出待测高聚物的分子量。 由热力学推导可知
M n = 5 × 10 3 ~ 10 6
T ↑, A2 ↑; T ↓, A2 ↓; T = θ , A2 = 0
为测定 M n 方法中,适用分子量广的一种。 5.光散射法(light scattering)① M n > 10 2 ② A2 ③ h 2 6.超速离心沉降(ultracentrifugation):设备复杂而昂贵, 至今未推广用。
1.端基分析(end group analysis)(此法误差较大, 只适用于测定分子量在3×104以下的数均分子量)。 测定原理: 高分子中 NH 2
− COOH
根据端基含有 − COOH 而链中没有 − COOH 通过滴定得出试样中高分子数目,计算出 M n m m:试样质量 Mn =
nபைடு நூலகம்聚合物物质的量
一、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
端基分析 – 化学方法 → M n 沸点升高法–热力学方法 → M n 冰点下降法 –热力学方法 → M n 膜渗透法–热力学方法蒸汽压下降法–热力学方法 → Mn 粘度法 –动力学方法 → M η 超速离子沉淀法—动力学方法 → M w、M z 很复 杂 凝胶渗透色谱法 → M η
η ηr = η0
其中 η 0为纯溶剂粘度。
c.增比粘度 η sp (specific viscosity)
η − η0 η sp = = ηr − 1 η0 表示溶液粘度比纯溶剂粘度增加的分数,是无因次量。 d.比浓粘度 η sp / c (reduced viscosity)
7.粘度法(viscometry) (1) 粘度表示法 a.绝对粘度(absolute viscosity)
τs η= γɺ s
ɺ τ Pa 单位: ⋅ S ,其中, s 表示剪切应力, γ s 为剪切速率 b.相对粘度 (relative viscosity)
ηr
表示溶液粘度相当于纯溶剂粘度的倍数,是无因次量。
1 − χ1 1 ∆µ 1 ∆µ 1 2 c 2 + 1 c 3 ⋯ π =− ≈ − ~ = RT c + ~ 2 ~ 3 V1 V1 V1 ρ 2 3V1 ρ 2 M
1 1 令 A2 = ( − χ 1 ) ⋅ ~ 2 , 第二维利系数, 2 V1 ρ 2 1 A3 = ~ 3 ,第三维利系数。 3V1 ρ 2
一、聚合物的多分散性
1.高聚物分子量特点
分子量较大,一般在10 3 ~10 7 之间 〉聚合物分子量只具有统计平均意义 存在多分散性
2.主要符号及意义 n:总物质的量 m:总物质的质量
M:分子量
∑n = n
i i
∑m
i
i
=m
xi:第i样摩尔分数
wi:第i样质量分数
ni = xi n mi = wi m
第四章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分布
基本要求
掌握不同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宽度的表示方 法,了解分子量的微分分布曲线和积分分布 曲线。掌握端基分析法、沸点上升法、冰点 降低法、蒸气压下降法、膜渗透压法、粘度 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原 理和方法。掌握Mark-Houwink方程、GPC方 法中的普适校正曲线、校正曲线以及第二维 利系数等内容。
π +P
P
∂µ1 ∂P ∂P T
∂µ1 = µ1 (T , P ) + ⋅π ∂P T
∂V ∂ ∂G ∂ ∂G ∂µ1 = 而 = = ∂n ∂n = V1 ∂P T ∂P 1 T ∂n1 ∂P T 1 T
π
1 2 = RT + A2 c + A3 c + ⋯ c M
表示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1 当C很小时, ≈ RT + A2 c c M
π
(3)第二维利系数的物理意义。
1 1 A2 = ( − χ 1 ) ⋅ ~ 2 2 V1 ρ 2
同 A2 一样, χ 1表征了高分子链段与溶剂分子之间 的相互作用,与溶剂化程度有关,对不同体系和温 度,A2 值不同,具体详述如下: ① 在良溶剂(good solvent)中,由于溶 剂化作用,链段间相互作用力以斥力为主(溶剂- 高分子作用力大于高分子-高分子以及溶剂-溶剂 作用力),高分子线团松散。 ② 此时温度称为 θ 温度,溶剂称 为 θ 溶剂,微观状态前面已讨论,此时高分子 溶液行为符合理想溶液行为。
RT π = c c →0 M
(2)渗透压公式推导 µ1∗ (T , P ) = µ10 (T )气 +RT ln P10 纯溶剂化学位 µ1 (T , P ) = µ10 (T )气 +RT ln P1 溶液中溶剂化学位 气 0 µ1 (T ) :标准状态下理想气体 化学位
A2 = 0, χ 1 = 1 2
1 A2 > 0, χ 1 < 2
③ 不良溶剂(non-solvent),高分子链段间 作用力大于高分子-溶剂间作用力。 A2 , χ 1 是温度的函数。
1 A2 < 0, χ 1 > 2
χ1
小于
1 1 1 →= →> 2 2 2
T↑ T↓ →
(4)测定分子量种类与范围
∑x
i
i
i
=1
i
∑w
=1
I i:第i样累计质量分数
采用连续函数可表示为积分形式
∫
∫
∞
0
∞
n( M )dM = n
x( M )dM = 1
M 0
∫
∫
∞
0
∞
m( M )dM = m
w( M )dM = 1
0
0
I ( M ) = ∫ w( M )dM
二、统计平均分子量 1.数均分子量 M : 物 的 统 平 分 量 n 按 质 量 计 均 子
∆Tb 值,从而计算分子量。 c c →0
Kb ∆Tb = C c→0 M
(2)冰点(freezing temperature)降低法测定高聚物 Kf 分子量 ∆T f = C 原理同上 M
c →0
3.气相渗透压(Vapour Pressure Osmose,简称VPO法) 在处于溶剂的饱和蒸汽压下, 通过注射器分别在两个热敏电 阻上滴上溶液和纯溶剂液滴。 纯溶剂液滴与溶剂的饱和蒸汽 压是平衡的,而溶液由于蒸汽 压下降而与溶剂的饱和蒸汽压 不平衡,因此将有溶剂蒸汽压 在溶液滴上冷凝,并使溶液温 度升高,冷凝量或升高温度取 决于溶质的摩尔数 (∆T = Aχ 2 ) , 实验中,利用 ∆T → 由热敏电阻 转变为电阻差 ∆R → 利用电桥上 栓流计输入偏转格数 ∆G 。
P10:纯溶剂蒸汽压 P1:溶液中溶剂蒸汽压 ∵ P10 > P1 ∴ µ1∗ > µ1
即,∆µ1=µ1-µ1∗ < 0
故溶剂分子就有从溶剂池进入溶液池的倾向,平 衡时化学位相等。 µ1∗ (T , P ) = µ1 (T , P + π )
µ1 (T , P + π ) = µ1 (T , P ) + ∫
i i i
∑m M Mw = ∑m
i i
= ∑ wi M i
i
∫ Mn =
∞
0
Mm( M )dM
∞
∫
0
m( M )dM
= ∫ Mw( M )dM
0
∞
3.Z均分子量 Mz
(z-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z的定义为
Mz =
Z i = M i mi
= mi M i2 ∑
∑ Zi M i
(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n M Mn = ∑n
i i i i
i
=
∑xM
i i
i
∫ Mn =
∞
0
Mn( M )dM
∞
∫
0
n( M )dM
= ∫ Mx( M )dM
0
∞
2.重均分子量 M : 质 统 平 分 量 w 按 量 计 均 子
(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