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 精品】油田开发地质基础知识
采油厂地质技术知识
![采油厂地质技术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3c23e23af45b307e87197a9.png)
一、地质基础知识:1、什么叫地静压力、原始地层压力、饱和压力、流动压力?答:地静压力:由于上覆地层重量造成的压力称为地静压力。
原始地层压力:在油层未开采前,从探井中测得的地层中部压力叫原始地层压力。
饱和压力:在地层条件下,当压力下降到使天然气开始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时的压力叫饱和压力。
流动压力:油井在正常生产时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动压力。
2、什么叫生产压差、地饱压差、流饱压差、注水压差、总压差?答:生产压差:静压(即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井底流压的差值。
地饱压差:目前地层压力与原始饱和压力的差值叫地饱压差。
流饱压差:流动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叫流饱压差。
注水压差:注水井注水时的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注水压差。
总压差: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总压差。
3、什么叫采油速度、采出程度、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采油强度?答:采油速度:是指年产油量与其相应动用的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采出程度:累积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含水上升率:是指每采出1%地质储量的含水上升百分数。
含水上升速度:是指只与时间有关而与采油速度无关的含水上升数值。
采油强度:单位油层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4、什么叫采油指数、比采油指数?答: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
比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每米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5、什么叫水驱指数、平面突进系数?答:水驱指数是指每采出1吨油在地下的存水量单位为方/吨。
边水或注入水舌进时最大的水线推进距离与平均水线推进距离之比,叫平面突进系数。
6、什么叫注采比?答:注采比是指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值。
7、什么叫累积亏空体积?答:累积亏空体积是指累积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差。
8、什么叫层间、层内平面矛盾?答:层间矛盾: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笼统注水后,由于高中低渗透层的差异,各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地层压力、采油速度和水淹状况等方面产生的差异叫层间矛盾。
油田开发知识点总结大全
![油田开发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27f6f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6.png)
油田开发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油田勘探1. 地质构造分析:通过对地质构造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潜在的油气聚集区域,为进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指导。
2.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勘探手段,通过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来推断地下的岩层情况,从而判断潜在的油气储集层。
3. 重力和磁力勘探:重力和磁力勘探是利用地球引力和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岩层性质和构造特征,从而确定潜在的油气富集区域。
4. 电测勘探:电测勘探是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自然电场和人工电场等物理量来推断地层结构和油气聚集情况。
5. 地质钻探:地质钻探是直接获取地下岩石样本,通过对地下岩石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地层结构、岩性、孔隙度、渗透性等参数,为油田勘探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二、油田开发1. 地质储量评估:通过对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孔隙度、渗透性等参数的分析,可以对油田的地质储量进行评估,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2. 采收率预测:采收率是指油田中可采集到的地质储量的比例,通过对地质条件、岩性特征、流体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预测油田的采收率,为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 油气藏开发方式选择:根据油田地质条件、储层性质、工程技术水平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包括常规开采、次生采收、注水开采等。
4. 选址规划:根据油田地质条件、勘探数据和开发方案,对井位进行选址规划,确定井位位置和井网布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采收率。
5. 地面设施建设:包括钻井平台、生产设备、管道、储罐等地面设施的建设,为油气开采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条件。
6. 注水开采:对于一些老旧油田或高含水油气藏,可以通过注水开采的方式来提高采收率,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7. 水驱采收:通过注入水驱的方法来推动油气的开采,提高采收率。
8. 天然气开发:针对含天然气的油田进行开发,包括天然气的采收和处理。
三、油田生产1. 裸眼检查:对于油田生产现场,进行裸眼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
采油地质基础知识
![采油地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851c926ccbff121dd3683fc.png)
采油地质基础知识1 达西定律:流体流经岩石时,流量与渗透率,横截面积,压差成正比,与粘度和距离成反比。
2 行列井网:按直线成排成行分布的井叫行列井网。
3 面积井网:按一定几何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均匀的分布在油田上的井。
4 开发层系:把整套含油层中性质相似的油层组合在一起,单独用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化分开发层系的目的,是减少好油层和差油层的干扰,可根据油层性质,采用不同的注水方式和布井方式,有利于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
5 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⑴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要有一定的储量;⑵一各开发层系的上下,要有良好的隔层;⑶同一开发层系的油层性质要接近;⑷同一开发层系的油层,其构造形态,油水分布,压力系统和原油性质要接近。
6 油田开发:利用一套开采工艺枝术促使原油从油层流向井底并开采到地面上来的过程。
7 开发方式:指油田开发过程中,利用什么能量来进行开发的。
开发方式有利于天然能量的油田,如:溶解汽、边水能量等。
8 油田动态监测:⑴油层压力监测,⑵流量监测,⑶流体性质监测,⑷油层水淹监测,⑸采收率监测,⑹井下枝术状况监测。
9 动态分析:是指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认识地下油层中油水运动规律的方法。
10 "六分四清":六分是: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分层测试;分层研究;分层改造和分层管理。
四清是:分层压力清;分层注水量清;分层产量清和分层产水量清。
11 动态分析内容: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动态分析;井筒内升举条件分析;油层动态分析。
12 油层动态分析:各类油层中油水分布及运动状况;压力分布及升降状况;渗流阻力变化情况;吸水采油及储量动用状况;生产能力变化情况;油层结构和流体性质变化情况等。
13 目前地层压力低于原始力:对于依靠天然能量开发的油田,是能量消耗的过程,所以目前地层压力总是低于原始地层压力。
14 总压差在开发中的作用: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是在注水保持地层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总压差是正值时,是注入量大于采出量,使目前地层压力超过原始地层压力,当总压差是负值时,是注入量小于采出量,产生地下亏空,使目前地层压力低于原始地层压力。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589f0f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7f.png)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油田开发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隔层:是指厚度较大,渗透性较差的一种夹层,在注水开发中对流体具有隔绝能力。
夹层:是指油层之间或有效厚度之间不渗透或低渗透性岩层,可分为层间夹层和层内夹层。
* :是指层间或有效厚度段之间的不渗透或低渗透不够有效厚度标准的夹层,其中的Ⅰ、Ⅱ类型夹层往往能够起到纵向遮挡作用。
套补距:是指最末一根套管法兰短接上平面到钻盘方补心上平面的距离,数值上套补距等于油补距加上四通高。
当遇有不带套管四通的采油树时,套补距与油补距相等。
方补心:也叫补心高差,是指转盘方补心上平面至套管四通上平面的距离。
水泥帽:固井时,从井口往下40米这段的油层套管与井壁之间用水泥封固,这段水泥封固段叫水泥帽。
水泥塞:固井后,从完钻井底至人工井底这段水泥柱称为水泥塞。
:指钻井过程中,实际钻遇某一地层的井数与总井数的百分比。
钻遇的该层厚度之和与总井数的比值称为单层平均厚度。
水驱控制程度:是指可以受到注水效果的那部分储量所占该套井网总储量的百分比,或指与水井连通厚度占该套井网总厚度的百分比。
油层动用程度:指受到注水波及的油层厚度占该层系油层总厚度的百分比,或指在当前分层测试手段下出油厚度的百分比。
注采强度:注水强度与采油强度的统称。
注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注水量。
采液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液量。
采油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注采比:油田注入剂的(水、气)地下体积与采出液(油、气、水)的地下体积之比。
月(年)注采比:月(年)度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
累积注采比:累积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累积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
地下体积亏空:即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地下体积的差值。
年(累积)亏空:即年(累积)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的差值。
地质储量:地下油层中所储藏石油的总数量称地质储量。
动用储量:指受到注水波及的那部分地质储量。
单井控制储量:单井所能控制的地质储量。
单储系数:是指每平方公里面积内每米油层所具有的储量数。
油田开发地质知识点总结
![油田开发地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9ffe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5.png)
油田开发地质知识点总结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油田开发的第一步,它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石油储集层的分布和规模。
地质勘探主要有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三种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例如地震波、重力场、磁场等)的方法来找出地下构造,并进而推断储层的位置和规模。
地质勘探是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钻探,分析岩石岩性、构造特征、岩石构造形态等,找出潜在的储层。
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分析地下水、天然气和土壤中的烃类物质,确定地下储集层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2. 储层地质储层是指地质构造中能够储存油气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岩石体系。
了解储层地质对于油田的勘探和开发非常重要。
储层的类型包括孔隙型储层和裂缝型储层。
孔隙型储层是指储层中具有一定的孔隙度,能够有效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裂缝型储层是指在地层中存在裂缝或者节理,这些裂缝或者节理能够有效储存石油和天然气。
储层地质特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异质性等。
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孔隙的比例,渗透率是指地层岩石对液体和气体渗透的能力,孔隙结构是指孔隙的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状态,异质性是指储层岩石的非均质性。
3. 油田开发地质工程油田开发地质工程是指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对于储层地质进行进一步评价和开发的工程。
油田开发地质工程主要包括测井、射孔、油藏工程和油田开发规划等。
测井是指通过测井仪器,对井筒附近的地层进行测量和记录,了解地层的性质和构造。
射孔是指在井筒中钻孔,用来改善井眼与储集层的通透性,增加油气的产量。
油藏工程是指通过注水、注气和采用化学驱油等方法,提高原油开采的有效性和储量。
油田开发规划是指对于油田地质情况、油藏特性和现有设施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油田开发方案,包括井网布置、注采工艺、生产规模等。
总的来说,地质知识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了解地质情况,可以有效地指导油田勘探、开采、生产和管理,提高开采效率,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下资源。
油田开发知识点总结
![油田开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0ba7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e.png)
油田开发知识点总结一、油田勘探1. 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是油田开发的第一步,通过地质勘探可以找到潜在的石油储量。
常用的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磁测勘探和地层采样等。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找到地下蕴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2. 油田勘探工作油田勘探工作包括地质调查、地理勘探、测绘、地震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岩心取样等。
这些工作在勘探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油田开采1. 钻井技术钻井是油田开发的重要环节,通过钻井可以将地下的石油资源开采出来。
钻井技术涉及到钻井井位选择、井眼设计、井筒固壁、钻井液、钻井工具和钻井设备等。
钻井技术的进步对于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油藏开发油藏开发是指将地下的石油资源进行采收和生产。
常见的油藏开发技术包括常规油藏开采、水驱油藏开采、气驱油藏开采和聚合物驱油藏开采等。
油藏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能够提高油田的开采率和采收率。
3. 油井生产油井生产是指利用油井从地下的油藏中开采出石油。
生产技术包括人工提升、自然提升、水平井生产和压裂技术等。
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可以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和采收率。
三、油田建设1. 油田基础设施建设油田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在油田进行作业和生产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
这些设施包括生产平台、输油管线、注水设备、注聚设备、压裂设备和采气设备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对于油田的生产和作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油田环保技术油田开发过程中会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油田环保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常见的油田环保技术包括有害废弃物处理、废水处理、生物修复和环境监测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油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四、油田管理1. 油田生产管理油田生产管理是指对油田生产作业和生产设施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
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监控、生产安全和生产技术等。
合理有效的生产管理能够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果。
油田地质基础知识
![油田地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027a30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7c.png)
油田地质基础知识第一章油田地质基础知识1、什么叫油气田?答:聚集物以油为主的叫油田,以气为主的叫气田,既有油又有相当数量的气则叫油气田。
2、油气田是如何形成的?答:世界上的油气田,绝大多数都是在沉积岩里找到的。
它是在古老的地质时期,陆地上的泥沙经河流和风力等搬运,在低洼的海洋或湖泊里沉积下来,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3、什么是生油层?生油层中石油和天然气是如何演变而成的?答:从广义讲:生油层是指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的岩层。
它原来是在湖泊中沉积的淤泥,这种淤泥中埋藏了大量的有机生物,这些有机生物在淤泥变成泥岩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4、什么是油气的运移?答: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流体,在地下是流动的。
油气的运移是指油气在地壳中的移动过程。
5、油、气运移的外界条件是什么?答:在外力作用下,油气既可随生油层紧结成岩过程,而发生初次运移,也可在生油层紧结成岩后,油气沿着储集层的孔隙,裂隙或其它通道发生二次运移;既可沿着地层层理方向作侧向运移,也可沿着断裂,裂隙穿过地层层面作垂直运移;既可在一个油区内局部运移,也可在沉积盆地范围内进行区域性运移。
但最本质条件是地壳运动引发的油、气运移。
6、什么叫圈闭?答:油气运移至储集层以后,遇到了遮挡,运移不能继续进行,油气逐渐聚集并形成油、气藏。
这种适于油、气聚集并形成油、气藏的场所就叫做圈闭。
7、什么叫油气藏?答:当圈闭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之后,就形成了油气藏。
8、油气藏的类型有哪几种?其定义内容是什么?答:油气藏分为四种类型,即:构造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指由构造运动使储油层发生褶皱,断裂等形变而形成圈闭条件的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指因断层切割而造成的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指由沉积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相结合形成的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由于沉积环境变迁,导致沉积物岩性变化,形成岩性尖灭体和透镜体圈闭,由这类圈闭形成的油气藏。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cad8279a26925c52cc5bf13.png)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一、石油地质基础知识1、地球的内部结构:⑴地壳:平均厚度为35Km,在全球各处的厚度不均匀。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所以又叫岩石圈。
⑵地幔:地壳与地幔之间有一个显著的不连续面称M界面,从M界面到2900Km 的深处为地幔。
地幔一般分为两层,从M界面到1000Km处叫上地幔,从1000Km 处到2900Km处称下地幔。
⑶地核:从2900Km处到地心成为地核,从5154Km处以下称为内核,地核内分布着3000℃以上的复杂的液体。
2、岩石:也称为石头,是在特定条件下由一种或多种矿物质规律组成的复杂集合体。
⑴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⑵变质岩:是地壳早期形成的岩石。
⑶沉积岩:古老的岩石在地壳表面环境下遭受风化而破坏,其风化物再经过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便形成了沉积岩。
3、地层:地下成层的沉积物和其中共生的岩体总称为地层。
⑴油源层:具备生油条件、且能生成一定数量石油的地层称为油源层。
⑵油源层系:在一定地段时期、一定地质构造及古地理条件下,由一系列油源层和非油源层有规律地组合为油源层系。
⑶隔层:夹在两个相邻储油层之间,阻隔储油层相互串通的不渗透致密层称为隔层。
⑷储油层:能储集大量油气,渗透性较好,并有较好圈闭的岩层称为储油层。
⑸划分地层的方法:①根据岩性和沉积条件划分;②根据地壳运动划分;③根据古生物化石划分;④根据沉积旋回划分。
4、地质构造⑴褶皱构造:成层岩石在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构造力作用下,形成的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完整性的构造叫做褶皱构造。
①背斜:是指岩层向上弯曲的皱曲,两翼岩层倾向相背,弯曲中间部分的岩层比两翼岩层时代相对较老。
②向斜:是指岩层向下弯曲,相翼岩层倾斜相向,弯曲中间部分的岩层比两翼岩层时代相对较新。
⑵断裂构造:岩层发生断裂所形成的地质构造叫做断裂构造。
①节理:是岩石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构造,在采油现场通常称为裂缝,节理可以是平直或弯曲的。
②断层:岩层破裂后,破裂面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这种构造叫做断层。
油田开发知识点总结归纳
![油田开发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1ec65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a.png)
油田开发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勘探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油田开发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找到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构造、岩性、含油气层的位置、厚度和分布。
勘探方法一般包括露天勘探、堆积层勘探、隧道勘探和海底勘探等。
在地质勘探中,需要运用地质勘探仪器、测量仪器和地质勘探软件。
2.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地震波在地下传播和反射来勘探地下油气藏的方法。
可以通过地震地震勘探仪器捕获地下地质结构和油气藏分布的信息,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3. 测井勘探:测井勘探是用测井仪器在井下对地下地层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等。
测井数据对于油气地质的研究和含油气层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开采1. 压裂技术: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来破裂岩石层,并使含油气层的孔隙度增加,以提高油气产量的方法。
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含油气层的渗透率,提高储层透明性,增加开采效率。
2. 注水开采:注水开采是一种通过向含油气层注入水来增加地下压力,促进油气的流动,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方法。
注水开采需要考虑注水井的位置和布局、注水管道的布置、注水量的控制等因素。
3. 水平井开采:水平井开采是一种通过向地下地层水平钻探和开采油气的方法。
水平井开采可以增加油气的储量和产量,提高开采效率,减少开采成本。
4. 溶解气开采:溶解气开采是一种通过向含油气层注入溶解气体来溶解油气并抽出地面的开采方法。
溶解气开采可以对高粘油田进行高效开采,降低油气的粘性,提高采收率。
三、储存1. 地下储存:地下储存是一种通过在地下贮存油气,以便长期使用和输送的方法。
地下储存通常包括注入井、储气库和地下油气储藏库等设施。
在地下储存中,需要考虑地下储藏层的物理性质、地质条件、储藏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等因素。
2. 地面储存:地面储存是一种通过在地面上建设油气储罐、油气储藏库等设施进行油气的储存和保存的方法。
地面储存需要考虑油气的存储量、储藏设施的贮存能力、储藏方法等因素。
《油田开发地质基础》课件
![《油田开发地质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b48a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8.png)
油田开发的工作流程
1
勘探与评价
确定油田的边界和储量,并评估开发潜力。
2
钻井与完井
使用钻机开采油井,并进行完井作业以确保油井的安全和可靠性。
3
生产与采收
通过注水、注汽和其他采收技术,将石油和天然气从油藏中采集出来。
油田开发中的挑战
1 技术挑战
油田开发需要解决地下复 杂环境中的技术难题。
2 环境挑战
《油田开发地质基础》 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为您介绍油田开发地质基础知识,包括石油概述、油田的形成、 油藏的分类、地质勘探技术、油田开发的工作流程、油田开发中的挑战以及 油田开发的前景分析。
石油概述
石油是一种天然的有机物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是地下深处由古代生物遗骸经过长时间的地 质作用形成的。
油田开发对环境产生一定 的影响,如水资源的过度 开采和废水处理。
3 经济挑战
油价的波动和市场需求的 变化会影响油田开发的经 济效益。
油田开发的前景分析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油田开发仍然具有广阔的前景。新的勘探技术和开采方法将有助于更高效、 可持续的油田开发。
非常规油藏
非常规油藏是指储量较低或岩石渗透性较差的油田, 采油难度较大。
地质勘探技术
1 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通过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情况,推断地下岩石的构造和性质。
2 地电勘探
地电勘探利用电率和自然电位的差异来确定地下物质的分布。
3 地磁勘探
地磁勘探将测量地下岩石的磁性特征,以了解地下构造和岩石性质。
油田的形成
古生物堆积
油田形成的第一步是古生物堆积,古代生物遗骸会通过各种地质作用沉积在地下。
成岩作用
采油地质工基础知识
![采油地质工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7fc4e1c844769eae009ed45.png)
(四)沉积岩的结构、构造、颜色
1、沉积岩的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按其成因分类,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 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岩结构。 (1)碎屑结构:由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而成的一 种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岩石叫碎屑岩,碎屑岩结构 包括颗粒大小、颗粒形状、胶结形式等。 碎屑颗粒大小(粒级):按碎屑颗粒大小可分为:粒 径大于2mm称为砾状结构,粒径2~0.05mm称为砂状结 构,粒径0.05~0.005mm称为粉砂结构。 碎屑颗粒形状:反映岩石生成的环境和条件。可分为 五级: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极圆状。 胶结形式:可分为基底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
3、沉积作用阶段 随着搬运介质动力条件和化学条件的改变,被搬运的 物质在适当的场所(如湖泊、海洋)按一定的规律和 先后的顺序沉积下来,称为沉积作用。 根据沉积物沉积的地区不同,分为海洋沉积和陆相沉 积两类。 沉积的方式有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三 种。 1)机械沉积作用 是在碎屑的重力大于水流的搬运力时发生的。按颗粒 大小、密度、形状依次沉积。颗粒大、密度大、粒状 的先沉积;颗粒细、密度小、片状的后沉积。
(三)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沉积岩的形成可以分为破坏、搬运、沉积和成 岩四个阶段。 1、破坏阶段 引起岩石破坏的有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 1)风化作用:构成地壳的岩石暴露地表,在 大气、温度、水和生物的共同影响下,使原来 岩石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这种现 象称为风化。引起岩石风化的地质作用称为风 化作用。风化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按 其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 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2、沉积岩的构造 (1)层理:沉积岩中由于不同成分、不同颜色、不 同结构构造等的渐变,相互更替或沉积间断所形成的 成层性质,称为层理。层理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构造特 征之一。根据形态和成因,常见的层理可分为以下几 种: ①水平层理 ②斜层理和交错层理 ③波状层理 (2)层面构造:在沉积岩层面上的一些痕迹,它常 常标志着岩层的特性,并反映岩石形成的环境。 ①波痕②雨痕③干裂④结核⑤冲刷痕迹及侵蚀下切现 象 (3)其他构造: ①斑点构造②斑块状构造③水下滑动构造④叠锥构造 ⑤缝合线
油田开发地质基础知识
![油田开发地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00a192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8.png)
油田开发地质基础知识2、懂开发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和一些基本常识(1)了解开发方案,熟悉开发方案中的一切资料、数据:面积,储量,层系,油水井井数,各中压力资料(原始压力,含气和压力),油藏类型,地面地下流体性质,构造图,小层平面图,分层细说,单井数据,方案,地层压力数据,油层物性,岩石性质,胶结物类型,含量,胶结形式,油层的润湿性和敏感性,注采比,注水量,含水上升率,小层连通图,栅状图。
开发方案中开发储量计算公式,储量计算参数的取值原则和数值。
方案中实施要求和产量要求,实施步骤,了解断层和断层走向,封闭性。
(2)、会编制单井方案,首先要会地层对比,小层对比,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单井储量,单井生产后进行单井注采编制。
(3)、会编制各种试验方案,如注水试验方案,目的,要求,连通关系,注水强度,试验区面积和储量,注采比,试验步骤,分期试验要求。
(4)、掌握动态分析的各种方法,统计法,对比法,曲线法,表格法。
(5)会画采油曲线,注采反映曲线,多种等值图,Φ,K等值图,Φ,K直方图,含水等值图,有效厚度,构造图,水线推进速度的计算。
(6)会计算开发数据及了解每个数据的意义。
如,自然递减,综合递减等。
(7)会绘制水驱特征曲线,并能评价开发效果,能分析曲线,提出调整意见,能编制调整方案。
(8)、能综合评价开发效果,掌握方法,找出目的,提出措施。
(9)、掌握各种开发测井方法和原理并会运用。
(10)、会水文勘探(11)、会油水井压力测试和压力计算方法,及影响压力数值的主要因素。
知道注水井分层调剖的方法,分层水量的计算方法。
(12)了解有其水分析化验的过程,会分析注入水,计算氯根。
(13)、会判断油井出水性质,地层水?注入水?(14)、注水井加强层,会绘制注水井指示曲线(15)、温和注水,间歇注水,周期注水,多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如何换算。
(16)、注采比和含水上升,压力回升等的关系,有什么规律?(17)、各种增产措施的效果对比(18)注水后,油水在地层的流动规律(19)、流体在地层单相流动,双相流动,多相流动的特征,为什么不能低于饱和压力下采油(20)、什么叫做三大矛盾(平面,层间,层内),为什么说开发中的一切工作都是在解决三大矛盾?(21)、为什么要分层系开采?分层系开采的原则?一定的储层,厚度,流体性质,压力系数(22)、注水井调剖方法(23)、非均质程度的标志有哪些?(24)、油井堵水方法和效果对比(暂时堵水和永久性堵水)(25)、地下油水井粘度比十分重要,高粘度油藏和低粘度油层划分标准,采油特征曲线不一样,多阶段采油方式不一样——这是决定地面集输流程主要依据。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9af09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e.png)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体系一、基础知识1.地质学基础知识:了解地质学的原理、地球的构造与组成、岩石与矿物的分类及特征等。
2.地球物理基础:理解地球物理测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电阻、电导、声波、密度和磁力等。
3.地球化学基础:了解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元素的迁移、富集和分布,以及地球化学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二、专业知识1.油田地质学:深入理解油田地质学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包括地层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
2.油气藏工程:掌握油气藏的动态模拟、储层参数分析、产能预测和优化等。
3.工程地质学:理解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岩土工程、地质力学、地质工程等。
4.数值模拟:掌握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有限元、有限差分等方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5.油田地球物理:理解油田地球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震勘探、重磁电勘探等。
6.油田开发计划与优化:了解油田开发计划和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开发策略、产能规划和经济效益评估等。
7.油田环境保护:理解油田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油污土壤的修复、地下水保护等。
三、技能与工具1.数据分析技能:掌握Excel、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2.报告编写技能:能够撰写清晰准确的地质报告,包括地层对比、储层评价和产能预测等。
3.沟通技巧: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工程人员和上级领导进行沟通,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4.项目管理技能:了解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在项目中担任有效的管理角色。
5.数据库管理技能:掌握数据库管理的基本技能,如SQL查询语言,能够有效地管理地质数据。
6.绘图技能:熟练使用地质绘图软件,如AutoCAD、Surfer等,能够绘制高质量的地质图件。
7.三维建模技能:掌握三维地质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利用专业的软件如Petrel等进行复杂的地质模型建立和展示。
四、实践经验与持续学习1.油田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油田的实际情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地层超覆遮挡油气藏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3、油气藏类型
(3)岩性油气藏:指油气在岩性圈闭中的聚集,主要有 岩性尖灭油气藏、透镜状岩性油气藏等。
岩性尖灭油气藏
透镜状岩性油气藏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4、油气藏中油、气、水的分布
油气藏中油、气、 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 律,如在单一背斜圈闭 内,由于重力分异作用, 油、气、水的分布规律 是气在上,油居中,水 在油气下面,从而形成 油气界面及油水界面。
3、油气藏类型
(1)构造油气藏:指油气在构造圈闭中的聚集,主要类 型有断层遮挡油气藏、背斜油气藏、裂缝性油气藏、盐丘油 气藏和向斜油气藏。
断层遮挡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3、油气藏类型
(2)地层油气藏:指油气在地层圈闭中的聚集,一般有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层超覆遮挡油气藏、剥蚀隆起油 气藏等。
石油主要由C(83%-87%)、H(10%-14%)元素组成,还含有 少量O、N、S,但含量都不超过1%。
蜡:原油中烷烃C原子个数为15-42时,呈固态,即为蜡。 原油中含蜡的百分数称为含蜡量。
胶质:原油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类,并含有O、S、 N等杂质。它溶解性较差,只能溶解于石油醚、苯、氯仿、 乙醚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能被硅胶吸附。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2、圈闭类型
(1)构造圈闭: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位移造 成的圈闭叫构造圈闭,包括断层遮挡圈闭和背斜圈闭。
断层遮挡圈闭
背斜圈闭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2、圈闭类型
(2)地层遮挡圈闭:由于地层因素造成遮挡条件的圈闭。 包括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和地层超覆遮挡圈闭。
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
原油凝固点: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凝固点 在40℃以上的原油叫高凝油。
原油体积系数: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其在地面条 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原油体积系数是用来计算石油地 质储量、注采比、地下亏空等主要开发指标的换算系数。他 的数值一般都大于1。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6、原油的化学性质
8、天然气的化学性质
天然气与石油相似,主要由C(65%-80%)、H(12%-20%)、 S、N、O及微量元素组成。
天然气的化合物主要有甲烷 (CH4)、乙烷(C2H6)、丙烷 (C3H8) 、丁烷(C4H10) 等烃,还有少量CO2、CO、H2、N2等。甲 烷在天然气中含量最多,占42%-98%,当其含量超过95%时, 则称为干气;而乙烷以上的烃类含量超过5%时,称为湿气。 干气多产自纯气藏,湿气多与石油伴生。
提纲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二、储集层与地下构造 三、油田开发方案 四、高尚堡油田基本情况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1、油气藏的概念
油气藏的地质含义是,在同一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 的油气聚集。
圈闭就是能够使油气聚集起来的场所,它具备聚集油气 的储集层,阻止油气逸散的盖层、底层,以及阻止油气向四 周继续运移和扩散的遮挡条件;同一压力系统是指圈闭内各 点的压力都可以向整个空间传递;所以圈闭容积的大小决定 了油气藏的大小。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5、原油的物理性质
饱和压力: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气时的压力称 饱和压力。原始饱和压力是指油田开采初期,地层保持在原 始状况下测得的饱和压力。
溶解气油比:地层原始状况下,单位重量(或体积)原油 所溶解的天然气量称为原始气油比(单位:m3/t或m3/m3);油 井生产时,每采出1吨原油伴随采出的天然气量称生产气油 比(单位:m3/t)。
地层水的相对密度:单位地层水的密度与同条件下纯水 的密度的比值。由于地层水溶有数量不等的盐类,矿化度一 般较高,故相对密度多大于1,在1.001-1.050间不等。
提纲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二、储集层与地下构造 三、油田开发方案 四、高尚堡油田基本情况
二、储集层与地下构造
1、储集层的概念
储集层:在勘探开发中将具有一定孔隙度和渗透性,能 储存油、气等流体,并可在其中流动的岩层叫储集层,简称 储层。
沥青质:原油中的沥青质为暗褐色至黑色的脆性物质, 含有C、H、O、S、N等元素的高分子多环有机化合物,其相 对分子质量比胶质大许多倍,不溶解于石油醚或酒精,可溶 于苯、三氯甲烷及二硫化碳,也可被硅胶吸附。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7、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体积系数:气体在油层条件下所占的体积与在标准状况 (20℃和0.101MPa)下所占体积的比值,其值远小于1。
原油密度:单位体积原油的质量(单位:kg/m3)。
原油相对密度:指在标准状态下(20℃,0.101MPa)脱气 原油的密度与温度为4℃时同样体积纯水密度之比值,为无 因次量。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5、原油的物理性质
原油粘度:原油在流动时,其内部分子之间产生的摩擦 力称为原油粘度(单位:mPa·s)。其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地层 压力、地层温度、溶解气量等。
地层超覆遮挡圈闭
不整合:地壳上升使老地层露出水面,遭受风化剥蚀, 造成沉积间断,以后再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形成的新地层与 下伏老地层之间的不连续接触关系叫不整合。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2、圈闭类型
(3)岩性遮挡圈闭:由于储集层岩性改变或岩性连续性 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岩性遮挡圈闭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9、地层水
地层水状态:地层水在岩石(油层)孔隙中呈油水(气)混 合状态;油藏边水和底水呈自由状态。
地层水化学成分:地层水化学成分主要有:Na+、K+、 Ca2+、Mg2+阳离子,和Cl-、SO42-、CO32-、HCO3-阴离子。
实际各油田地层水水型通常有:CaCl2型(氯化钙型),又 称硬水,一般是封闭条件较好的油藏;NaHCO3型(碳酸氢钠 型),又称碱性水,也是油田常见的水型。
天然气压缩系数:指压力每变化1MPa时气体体积的变化 率(单位:MPa-1)。
天然气粘度:天然气流动时气体内部分子间的摩擦阻力 (单位:mPa·s)。
天然气密度:单位体积气体的质量(单位:kg/m3)。 天然气相对密度:在某一压力和温度下的天然气密度, 与在标准状况下同体积干燥空气的密度的比值。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