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标准版)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范本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范本一、目的概述本规定旨在规范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保证设备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设备问题引起的延误和损失。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的工作。
三、定义1. 开箱检查:指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配件检核、标识检查等。
2. 验收:指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测、试运行等测试,以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四、主要内容及流程1. 开箱检查1.1 拆封- 开箱前,阅读设备说明书,了解开箱方式和注意事项。
- 拆开封箱材料,注意过程中不得破坏设备本体。
1.2 外观检查- 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整,无划痕、碰损等损坏。
- 检查设备的主要配件是否齐全,如电源线、数据线、附件等。
1.3 标识检查- 检查设备的外部标识是否清晰可辨,且与购买规格相符。
- 检查设备的序列号、型号等信息是否与购买订单一致。
2. 验收2.1 性能检测- 根据设备说明书和相关文件,了解设备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
- 连接设备到电源和其他相关设备,按照要求进行性能测试。
- 检查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设备的规格和要求。
2.2 试运行- 根据设备说明书和相关文件,了解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 进行设备的试运行,检查设备在正常工作状况下是否能够满足工作需求。
- 检查设备的工作噪音、散热情况等是否符合要求。
2.3 数据记录与报告- 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的过程中,应记录所有的测试数据和检查结果。
- 根据验收结果,生成相应的报告,包括设备的开箱检查情况、性能测试结果、试运行情况等。
五、责任与权限1. 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工作由设备管理员负责组织和指导。
2. 相关人员应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如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及时上报设备管理员,并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规定的解释权归设备管理部门所有。
2.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需修改,应经设备管理部门批准。
3. 本规定中未尽事宜,应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模版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模版一、目的为确保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工作有序开展,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主要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工作。
三、基本原则1.严格按照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进行开箱检查验收。
2.检查验收工作要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
3.妥善保管开箱检查验收的全部资料,建立完善的档案系统。
四、流程与要求1.设备开箱前(1)确认接收设备的相关人员。
(2)与供应商联系,确定设备的送货时间和地点,并在开箱前进行准备工作。
(3)检查开箱现场,确保环境整洁、安全,无损坏和杂物。
(4)根据设备的类型和规格,准备相应的工具和仪器。
(5)组织开箱检查验收人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
2.设备开箱检查(1)按照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进行开箱检查。
(2)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明显的破损和变形。
(3)检查设备的所有部件和附件是否齐全,有无遗漏或损坏。
(4)检查设备的电源线和插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有无老化和破裂。
(5)检查设备的通风孔是否畅通,无堵塞和积尘。
(6)检查设备的开关、按钮、显示屏等操作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7)对于特定类型的设备,进行特殊检查,如设备的重量、气密性等。
3.设备验收确认(1)确认设备的开箱检查结果,填写相应的检查表格。
(2)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向供应商进行反馈和沟通,并要求解决。
(3)填写设备验收报告,确认设备的合格性和可用性。
(4)将设备的验收报告和检查记录归档保存,建立档案系统。
五、责任与监督1.设备供应商要按照合同约定的规定提供设备、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并配合开箱检查验收工作。
2.设备开箱检查验收人员要严格按照流程和要求进行工作,认真填写记录并及时上报。
3.相关部门和领导要对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设备使用单位要对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范文

重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范文日期:[订立日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规范重要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流程,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前经过充分检查和验收,保障企业运营安全和设备使用效果。
2.本规定的订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全部重要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工作,包含但不限于生产设备、试验设备等。
第二章规章制度第三条责任分工开箱检查验收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实在责任分工如下: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开箱检查验收方案,布置人员进行开箱检查验收;2.各部门负责搭配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供应相关信息并帮助实施开箱检查验收;3.物业部门负责供应合适的设备保管条件,并保障设备的完好性。
第四条开箱检查验收流程1.设备管理部门在接收到重要设备后,应立刻通知相关部门。
2.相关部门依照通知要求进行搭配,并供应设备相关信息。
3.设备管理部门依照开箱检查验收方案进行开箱检查,检查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设备完整性、外观、配件齐全性、使用说明书等。
4.开箱检查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参加验收的人员包含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物业部门代表。
5.验收标准依据设备的性质和用途确定,包含设备材质、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第五条检查记录和报告1.开箱检查过程中,设备管理部门应做认真的检查记录,包含设备名称、规格和型号、开箱时间等信息。
2.开箱检查记录应经过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保管至设备档案中。
3.如发现设备有破损或配件缺失等问题,设备管理部门应立刻通知采购部门进行处理,并在检查报告中说明情况。
第六条验收结果处理1.若开箱检查和验收合格,设备管理部门将设备移交给使用部门,并供应必需的培训和操作引导。
2.若开箱检查或验收不合格,设备管理部门将设备退回采购部门,并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采购部门负责处理退货事宜。
3.设备退回采购部门后,采购部门应尽快进行处理,排出故障或更换设备,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处理结果。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左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aI时'间H 卜/ / 1 / 51、主要设备的质量,对确保电厂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十分重视,按各方相应的职责和责任层层把关。
主要设备检查验收管理程序见程序。
2、监理人员应参加主要设备的开箱检查,对货物的外观质量、数量、文件资料及其与实物的对应情况进行检验,并对设备的保管提出建议或意见。
3、对进入现场的设备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3.1设备型号、规格、数量、性能、安装要求应与设计图纸和技术协议要求相符;3.2设备安装环境及使用条件是否符合本工程的具体要求;3.3设备技术性能和工作参数以及控制要求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
4、设备开箱验收程序和注意事项:4.1开箱检验是对货物的外观质量、数量、文件资料与实物对应情况的检验,开箱前对包装质量先进行验收;4.2开箱后清点设备及附件是否与装箱单相符合,装箱单是否与合同相符合;4.3设备外形及接口应与工艺设计相符合;4.4装箱资料应齐全,一般包括:4.4.1 设备清单和说明书;4.4.2 设备总图;4.4.3 基础外形图和荷载图;4.4.4 性能曲线;4.4.5 使用维护说明;4.4.6 出厂检验和性能试验记录。
5、设备开箱验收由设备保管单位主持,并发出设备开箱申请单,经监理单位同意后进行。
5.1 开箱前保管单位应积极准备并组织实施,建设单位委托的物资管理单位、设备供货商、监理单位、施工承包商等代表应如期参加。
对进口设备还应有商检局人员参加,如核对凭证中发现问题,应取得供货商代表和商检局人员签署的商务记录,按时提出索赔。
5.2设备开箱检验后,若货物的外观质量、数量、随箱文件资料与实物对应情况没有发现问题,参加开箱检验的人员都应在设备开箱检验会签单上签字。
若某单位代表确有其它原因无法参加,并向主持单位请假,则开箱检验结果同样有效,事后缺席方代表应在会签证上补签字。
如因设备开箱通知单在开箱前未送达参加开箱单位,致使该单位代表未参加开箱,事后缺席方有权拒签会签证。
设备验收管理制度范文(4篇)

设备验收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规范设备验收管理工作,确保设备验收工作的公平、公正、准确,提高设备验收水平和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设备验收的基本要求第一条设备验收应遵循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
第二条设备验收应坚持实用、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确保设备达到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
第三条设备验收应确保验收过程规范、验收结果真实可靠、验收报告准确完整,为后续的工程运行提供依据。
第四条设备验收应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和公众的监视,及时公布验收结果。
第三章设备验收的主要程序第一条设备验收应按照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和设备采购合同中的约定进行。
第二条设备验收由受托方组织实施,验收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第三条设备验收分为初验和终验两个阶段。
第四条设备初验主要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的核查、设备技术参数的验证、设备安装质量的检查等。
第五条设备终验主要包括:设备运转功能和可靠性的测试、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设备检修、维护和保养情况的评估等。
第六条设备验收的具体工作内容和验收标准,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程的需求进行确认。
第四章设备验收的程序及要求第一条设备验收应有专人负责,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第二条设备验收组织要保证充分的信息对称,确保验收过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第三条设备验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节点进行,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改变验收工作的进行。
第四条设备验收应建立完整的档案文件,包括设备验收的各项记录和报告。
第五条设备验收组织要积极吸取验收经验,及时总结和改进验收工作,提高验收质量和效率。
第五章设备验收的结果和处理第一条设备验收的结果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
第二条设备验收合格的,应履行相应的手续,将设备投入使用。
第三条设备验收不合格的,应由设备供应商或承包商负责修复、更换等,直至达到合格的标准为止。
第四条设备验收结果应在约定的时间内,通知相关方,并根据实际情况公布验收结果。
2023年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

2023年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管理,确保设备质量,保障工作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2023年内本单位采购的主要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工作。
主要设备的具体范围由各具体项目确定。
第三条开箱检查验收工作应严格按照本规定进行,确保每项检查验收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第四条开箱检查验收工作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积极配合完成工作。
第二章开箱检查第五条开箱检查应在设备交付到单位后及时进行,开箱检查应由采购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等参与。
开箱检查应采取以下措施:1.检查设备外观,确认设备是否完整,并注意设备上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缺陷。
2.检查设备内部有无异物,是否干燥清洁。
3.检查设备配件及附件是否齐全,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
4.检查设备电源线、接线口等是否正常。
5.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确认设备各项功能正常。
第六条开箱检查应编制开箱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设备基本信息、检查结果、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等。
第三章验收管理第七条验收管理应在设备开箱检查合格后进行,验收管理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验收管理要求如下:1.建立严格的验收标准和验收流程,以确保验收结果客观准确。
2.明确验收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验证验收人员的资质和经验。
3.验收人员应按照验收标准逐项检查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并记录检查结果。
4.对于存在问题的设备,应制定整改措施,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八条验收管理应编制验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设备基本信息、验收结果、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等。
第九条验收合格的设备可以进入正式使用,验收不合格的设备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整改或退换。
第十条各部门应建立设备使用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等。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本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应按照规定对设备开箱检查和验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为了确保主要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减少因设备质量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对于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的管理十分必要。
在此规定中,将就主要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进行详细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对设备的评估和验收能够达到最优效果。
一、开箱检查开箱检查是指在开始对主要设备进行验收之前所进行的检查。
开箱检查应由设备验收人员或指定人员完成,具体步骤如下:1.背景调查:了解该设备的使用环境、工作原理及要求,以及设备制造商和销售商的信誉度和产品质量的情况。
2.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整,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和变形,是否存在渗漏、腐蚀、断裂、脱落、松动等现象。
3.配件检查:检查设备的各种配件及相关零部件是否齐全,是否存在磨损、脏污、变形、掉落等情况。
4.试运转:进行必要的试运转(如有需要)以检测设备运行的基本情况。
5.记录与评估:将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评估设备的使用价值和仪器质量状况。
当开箱检查确认设备基本完好无损时,可进行设备验收工作。
二、验收操作设备验收应由验收人员按照以下步骤完成:1.确认质量标准:明确设备的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
2.设备测试:进行设备测试以确认设备能适用于实际工作场合,测试项目包括设备检测的准确性、稳定性、功能实用性等。
3.结果评估: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设备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判断。
4.制定验收结论: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接受或退回的结论,并将结论书面通知设备供应商,如有争议应及时交涉。
三、管理要求1.分工明确:对于主要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工作应由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验收经验的人员进行,每次验收应有负责人进行全面监管。
2.记录完整:开箱检查和验收过程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设备信息、开箱检查情况、验收测试数据、评估结论等内容,以便后续使用管理和问题查找。
3.设备保管:在开箱检查和验收过程中,对设备的露天放置和安全保管应做好措施,确保设备安全。
4.审查资料:对设备验收合格的资料应自始至终加以认真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024年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

2024年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保障设备投入使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各类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化工设备等。
第三条开箱检查验收工作是指对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坏、破损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并进行验收,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开箱检查验收工作。
第二章开箱检查第五条开箱检查由设备的使用单位负责组织和实施,应当在设备到达使用地点后及时进行。
第六条开箱检查应当由设备使用单位的专业人员进行,必要时可以邀请设备制造商或销售商的技术人员参与。
第七条开箱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外观的检查,包括是否有明显的损坏、破损等;2. 设备的包装是否完好,包括是否有破损、漏水等;3. 设备的相关零部件是否齐全,是否有遗漏;4. 设备的附件和配件是否齐全,并与清单一致;5. 设备的保护措施是否得当,包括是否有防撞、防潮等措施;6. 其他必要的检查内容。
第八条开箱检查应当做好记录,记录应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检查结果、存在的问题等内容,并及时进行归档。
第九条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设备的使用单位可以与设备制造商或销售商协商解决。
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及时向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第三章验收第十条验收工作由设备的使用单位负责组织和实施,验收工作应当在开箱检查合格后进行。
第十一条验收的标准应当参照设备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二条验收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的功能性能测试,包括各种工作状态下的试验;2. 设备的安全性能测试,包括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3. 设备的质量测试,包括使用一段时间后的质量评估;4. 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测试,包括设备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下的工作性能验证;5. 其他必要的测试内容。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3篇)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促进主要设备的科学使用和保养维护,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主要设备,是指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测试设备、检测设备、仪器设备等。
第三条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工作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在设备交付使用之前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条主要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工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六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对以前已安装使用的设备不受本规定的限制。
第二章开箱检查第八条主要设备到达企业后,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查。
第九条开箱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检查设备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存在破损、压痕等情况;(二)检查设备的配套附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准确;(三)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刮擦、变形等情况;(四)检查设备的重要部件是否完好,是否存在锈蚀、脱落等情况;(五)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是否畅通,是否存在断线、短路等情况;(六)检查设备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是否存在缺失、损坏等情况;(七)检查设备的安全标志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模糊、褪色等情况。
第十条开箱检查时,应记录检查人员、检查时间、检查结果等相关信息,形成检查报告。
第十一条如果开箱检查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及时向供货商或制造商提出异议,并要求其提供解决方案。
第十二条开箱检查合格后,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入库登记,并保管好开箱检查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
第三章验收第十三条主要设备的验收应由设备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按职责配合进行。
第十四条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检查设备的外观和重要部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二)测试设备的各项性能参数是否符合规定;(三)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是否正常;(四)检查设备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五)检查设备的安全标志是否齐全;(六)对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进行审核和培训。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范本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工作效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主要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机械设备:例如发电机组、空压机、水泵等;(二)电气设备:例如变压器、开关柜、电缆等;(三)仪器仪表:例如秤体、温湿度计、流量计等;(四)防护设备:例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三条开箱检查验收是指对主要设备在到货后进行开箱检查和验收,并做出相对应处理和登记记录的工作。
第四条开箱检查验收的目的是:(一)确保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无损坏;(二)对设备进行鉴定,确认其质量和规格;(三)按照合同要求和技术要求对设备进行验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五条开箱检查验收的原则是公正、准确、及时。
第六条开箱检查验收的工作责任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章开箱检查第七条开箱检查应在设备到货后立即进行,必须按照合同要求和技术要求进行。
第八条开箱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检查运输包装是否完好无损;(二)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三)检查设备附件是否齐全;(四)检查设备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合同要求;(五)检查设备的外观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第九条开箱检查的程序如下:(一)设备管理部门在收到设备后,对设备外包装进行检查,确认外包装是否完好,比对运输单据,检查是否存在破损、污染等情况。
(二)设备管理部门开箱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损坏、变形、脱漆等情况。
(三)设备管理部门开箱检查设备附件是否齐全,比对合同及技术要求。
(四)设备管理部门开箱检查设备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比对产品说明书及技术要求。
(五)设备管理部门开箱检查设备的外观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比对合同及技术要求。
第十条开箱检查的结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处理:(一)若外包装完好、设备无损伤、附件齐全、型号规格符合要求、外观质量达到要求,则进行正常验收。
(二)若外包装破损、设备有损伤、附件缺失、型号规格不符合要求、外观质量不达要求,则拒收,同时向供应商提出书面说明,并要求供应商进行换货或赔偿。
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开箱验收规定(4篇)

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开箱验收规定开箱验收规定是为了保证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和完整性,确保其符合采购合同的要求。
以下是一般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开箱验收规定的主要内容:1. 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交付后,采购方应立即进行验收。
验收前应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并核对运输单据。
2. 开箱验收时,采购方应按照图纸、规格和技术要求逐项核对产品的型号、规格、数量和质量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3. 对于原材料和构配件,应检查其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和瑕疵。
同时,可以进行抽样检验,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测试,以验证其质量和性能是否合格。
4. 对于设备,除了检查外观是否完好、损坏以外,还应进行功能性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5. 验收过程中发现任何不符合合同要求的问题,采购方应记录并及时与供应方沟通,要求供应方解决问题。
6. 验收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采购方应及时签收,并保存好相应的验收记录和证明文件。
7. 如果验收结果不合格或有争议,采购方可以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评估和认定。
注意:以上仅是一般的开箱验收规定,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因不同的行业和项目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开箱验收程序和文件。
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开箱验收规定(2)应包括以下内容:1.验收前准备:开箱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检查验收设备是否齐全、验收人员是否到位等。
2.验收流程:开箱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包括验收物品清点、外观检查、质量检验等环节。
3.验收标准:开箱验收应根据制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包括外观缺陷、尺寸精度、材料质量、性能指标等。
4.验收记录:开箱验收过程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验收日期、验收物品信息、验收结果等。
5.验收报告:验收完毕后,应编写验收报告,总结验收结果,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6.验收责任:明确开箱验收的责任人,并对验收结果负责。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开箱验收规定,确保物资质量的稳定和供应的可靠性。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是指在设备运输到使用地点后,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查和验收工作的管理规定。
开箱检查和验收的目的是确保设备完好无损、符合规格要求,并能顺利投入使用。
以下是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的内容:一、开箱检查1. 进行开箱检查时,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对各个零部件进行逐一检查,并核对设备配送清单的数量和型号是否与实际相符。
2. 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无明显破损、划痕等。
3. 检查设备各个连接部位是否牢固,无松动现象。
4. 检查设备电源线、插头等是否正常,无断裂、损坏等情况。
5. 检查设备运动部件是否灵活,无卡滞、卡住等现象。
6. 检查设备配件是否齐全,无遗漏、缺失等情况。
7. 检查设备液体、气体等储存容器是否安全,无漏气、渗漏等现象。
8. 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味、异音等异常情况。
9. 检查设备操作面板、显示屏等是否正常,无故障、损坏等情况。
10. 检查设备传感器、探测器等是否正常工作,无误差、故障等情况。
二、验收1. 验收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开箱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 验收人员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技术标准,对设备的功能性能进行检验,确保设备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3. 验收人员应对设备的外观、结构、电气安全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4. 验收人员应对设备的操作性能进行测试,确保设备的操作简便、方便。
5. 验收人员应对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等指标进行测试,确保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6. 验收人员应组织设备的试运行,测试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是否能够稳定运行。
7. 验收人员应对设备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确保其满足需求。
8. 验收人员应编制详细的验收报告,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三、管理规定1. 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指派专人负责具体操作。
2. 开箱检查验收工作应在设备运输到位后及时进行,并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完成。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

重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一、前言设备检查验收是指接收到新设备之后进行的一项有组织的过程,其目的是检查设备的质量、规格、性能、配件及其它有关情况,以确保设备能够依照预期的标准及要求投入使用。
设备的检查验收过程对新设备的使用质量和技术水平起侧紧要的保证作用。
在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方面,应对相关设备的检查验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订立出一套完整的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管理便利、操作简便。
二、适用范围适用基于以下考虑:1.适用于膜分别设备、反渗透设备、纳滤设备、超滤设备等各种设备的检查验收。
2.适用于在设备使用初期,以及设备长时间存储之后重新使用时的检查验收。
三、开箱检查1.外观检查新设备进口后,应首先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包括:设备表面是否平整、划痕或变形;设备的各部件是否完整;高精度设备的角是否受损磨光、边角是否完整;设备表面是否清洁无尘等。
2.功能性检查(1)检查设备功能是否正常,包括传输系统、能量转换系统、掌控系统、隔音系统等多方面,以确认设备是否完好。
(2)检查电源线、传输线、掌控线等接线是否正确、接触良好,且安装符合规定。
(3)检查设备的各个零部件是否无损坏、松散以及有无噪音、振动等异常。
3.技术性检查(1)检查设备各部位的压力、温度、流量等数值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2)对设备的拆卸部位进行检查和比对,以确认配件和工作法正确。
4.文件检查(1)检查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和修理记录,查看其是否完整、清楚、实在。
(2)在检测设备时检查检测设备的检测设备的检测数据。
(3)检查设备文档,查看是否齐全、正确、精准。
四、验收1.完整的设备开箱检查验收档案对设备开箱检查验收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信息应进行完整的记录合理保管。
设备开箱检查验收档案重要应包括设备的供货合同、设备检查验收报告、设备使用指南、质量证书等。
2.设备开箱检查验收报告的编写与归档设备开箱检查验收报告是对设备开箱检查验收过程进行总结和记录的紧要材料。
医院医疗设备验收管理制度(标准版)

医院医疗设备验收管理制度
一、医疗设备开箱验收应有供货商、使用科室和设备科人员共同在场。
二、供货商、使用科室负责人和设备科人员应现场逐件开箱、逐件清点、逐件登记。
三、设备包装箱在验收未结束前严禁移离验收现场,直至全部验收工作结束,且对包装箱进行认真查看后,方可处理。
四、设备验收文件需现场由使用科室负责人、设备科参加验收人员和供货商验收人员,按照采购合同要求及设备运行状况共同签名确认。
五、对于随设备的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重要文件,需进行仔细登记,并由科室保管人在验收文件上签名确认。
六、设备科根据验收完成文件和发票原件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确认手续。
七、未经验收的医疗设备严禁投入临床应用。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1. 简介为确保公司主要设备到位、安装、运行的合格和安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制定本管理规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主要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
3. 职责3.1. 供应商责任供应商应按照合同约定,在规定时间内交付设备,并提供检测报告、出厂合格证书、质保书等相关资料。
3.2. 经办人责任负责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流程,并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负责存储和调配。
3.3. 验收人责任对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负责,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3.4. 质量部门责任对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质量进行监督和把关,负责验收合格证明及归档工作。
4. 开箱检查验收流程4.1. 开箱检查1.根据合同约定,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查。
2.检查设备包装是否符合标准,如有破损等情况及时反馈供应商。
3.对设备进行初步外观检查,并留意设备上的唯一标识编号与提供的资料是否一致。
4.对设备中的配件、附件进行全面检查,保障一应俱全。
4.2. 功能、性能检查1.根据设备规格书,查验设备是否满足设备要求。
2.实验生产线,测试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稳定,传动部分是否正常,控制部分是否灵敏,能否正常工作等。
4.3. 性能记录所有设备在检查过后,要求有完整的记录,以便做进一步处理。
5. 验收标准5.1. 外观标准设备外观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外观整洁、无划痕、无锈蚀等情况。
2.应有规定的唯一标识和品牌标志。
3.与资料和规格书等信息一致。
4.配件、附件应该齐全,文档清晰。
5.2. 功能、性能标准设备的功能、性能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在规定条件下,通过生产线实验测试。
2.设备传动部分、控制部分应该正常灵敏、运行稳定。
3.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稳定易控制。
6. 验收结果6.1. 合格结果1.设备外观符合要求且功能、性能检查合格。
2.验收人员研读品保工程师决策后,出具合格验收证明,并将证明坚实保管。
6.2. 非合格结果1.设备外观不符合要求或有功能性能问题。
设备验收管理规定

设备验收管理规定(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山东省意可曼科技有限公司设备验收管理规定一、总则为规范公司设备验收管理工作,促使供应商严格执行产品技术标准,提高设备质量水平,保障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公司系统开展的设备验收工作本着对山东省意可曼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以合同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开展验收工作。
公司各部门参加验收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技术标准进行验收,不得随意改变或降低验收标准,须对设备的质量验收结果负责。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对外采购的设备及设备外协制作、维修。
三、验收小组的组成设备验收小组由设备管理部、采购部、使用部门、物资管理部及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员组成。
其中受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等公司外部单位委派前来参加设备验收的人员应持盖有委派单位公章的授权委托书。
(采购部对外发出验收通知时应特别注明:如因你方委派参与验收人员不能提供授权委托书而导致设备延期验收,由此产生的一切不利后果均由你方承担。
)四、验收依据设备出厂性能试验验收(合同中约定进行出厂验收)、到货验收、整体验收、性能复验以及年度使用情况验收工作均以合同及技术协议等为验收依据。
如合同及技术协议约定不明确,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行;如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按照企业标准执行。
五、验收内容及方法设备出厂性能验收采购部依据合同约定及合同具体执行情况,及时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开展设备出厂性能验收工作。
验收小组的组成应简练、高效,验收时应首先核查供应商测试仪器的有效性,测试仪器检查正常的供应商方可按试验项目对设备进行出厂性能试验。
(如可能尽量使用公司自备测试仪器)设备试验合格后准予包装发运。
参加设备出厂性能验收工作人员必须做好验收试验检测数据记录,并对验收现场拍照。
验收结束后采购部负责填写《设备出厂验收记录表》(仅供内部使用),参与验收相关人员在《设备出厂验收记录表》签字确认。
设备开箱验收管理要求

设备开箱验收管理要求----7165451c-7164-11ec-8fbd-
7cb59b590d7d
一、工程设备开箱验收管理要求
项目部对进场的工程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资料完整准确,并做好完整完整的记录。
设备到货后,要求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设备仓库管理人员严格按设备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所到设备数量进行清点,外观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并与有关单位联系处理,办妥签证,分清责任。
同时填写不符合项报告,督促整改。
整改结束后,及时填写纠正完成报告,分送有关单位,并对设备加以封存。
待安装设备的开箱,应根据工程形象进度编制开箱计划并组织开箱检查。
根据开箱计划,发出《开箱检验通知单》,并及时通知各参加单位参加。
二、工程设备保管发放管理要求
1.工程设备的储存、发放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实行多级管理。
按制度、专业规定设备的保管,指定专人负责保管、维护、收发,并做好记录。
2.对于设备保管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建立岗位责任制。
3.收到的设备应根据用途、结构、重量、体积等,存放在各类仓库和堆场内。
每台设备应贴上标签,标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箱号、入库或开箱日期。
4.对保管在露天的设备经常深入堆场检查,查看有无积水等,并及时清除;经常检查覆盖保护措施是否得当。
5.严格执行室内保管设备的入库管理制度,认真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确保保管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6.未经开箱验收的设备严禁发放;
7.分批使用的整箱设备严格按照定额领料要求和施工顺序发放,防止一次性领料造成损失和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
定(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27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管理规定(标准版)
1、主要设备的质量,对确保电厂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十分重视,按各方相应的职责和责任层层把关。
主要设备检查验收管理程序见程序。
2、监理人员应参加主要设备的开箱检查,对货物的外观质量、数量、文件资料及其与实物的对应情况进行检验,并对设备的保管提出建议或意见。
3、对进入现场的设备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3.1设备型号、规格、数量、性能、安装要求应与设计图纸和技术协议要求相符;
3.2设备安装环境及使用条件是否符合本工程的具体要求;
3.3设备技术性能和工作参数以及控制要求是否能满足设计要
求。
4、设备开箱验收程序和注意事项:
4.1开箱检验是对货物的外观质量、数量、文件资料与实物对应情况的检验,开箱前对包装质量先进行验收;
4.2开箱后清点设备及附件是否与装箱单相符合,装箱单是否与合同相符合;
4.3设备外形及接口应与工艺设计相符合;
4.4装箱资料应齐全,一般包括:
4.4.1设备清单和说明书;
4.4.2设备总图;
4.4.3基础外形图和荷载图;
4.4.4性能曲线;
4.4.5使用维护说明;
4.4.6出厂检验和性能试验记录。
5、设备开箱验收由设备保管单位主持,并发出“设备开箱申请单”,经监理单位同意后进行。
5.1开箱前保管单位应积极准备并组织实施,建设单位委托的物资管理单位、设备供货商、监理单位、施工承包商等代表应如期参加。
对进口设备还应有商检局人员参加,如核对凭证中发现问题,应取得供货商代表和商检局人员签署的商务记录,按时提出索赔。
5.2设备开箱检验后,若货物的外观质量、数量、随箱文件资料与实物对应情况没有发现问题,参加开箱检验的人员都应在“设备开箱检验会签单”上签字。
若某单位代表确有其它原因无法参加,并向主持单位请假,则开箱检验结果同样有效,事后缺席方代表应在会签证上补签字。
如因“设备开箱通知单”在开箱前未送达参加开箱单位,致使该单位代表未参加开箱,事后缺席方有权拒签会签证。
5.3设备开箱检验后,若发现货物有缺陷、缺件,设备及附件与装箱单不符,装箱资料不齐全等情况,主持单位应在“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单”上如实作好记录,参加开箱验收人员均应签字。
主持单位与参加开箱单位代表共同研究后做出纪要,明确责任,落实处理方法和时间要求,由签订订货合同的单位执行。
5.4对设备开箱验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得到解决,由主持单位填写“开箱检验封闭报告”,原参加开箱的单位代表要复核并签字。
5.5若开箱后资料不齐全而工程又急需时,可由需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监理单位会签,建设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开箱验收。
主持单位在会签单上作好记录,各参加方代表签字,事后EPC总承包商负责向供货商索取所缺资料。
5.6在设备开箱验收时,主持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增加邀请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对照图纸进行核对检查。
5.7设备开箱清点后,若实物数量大于开箱数量,领用发放时,先按开箱数量核发。
5.8设备材料随箱资料清点后,应由EPC总承包商负责整理汇总后,一并交建设单位归档。
5.9施工承包商领用设备材料后应记录签字,根据建设单位或质检部门提出需要复检的设备材料,其复检范围由施工承包商列出,经监理单位审核、建设单位批准。
复检资料一并作为施工承包商上报设备材料审批表的附件。
如发生缺陷按不合格品程序处理,施工
承包商填写“设备缺陷通知单”报监理单位审查。
待设备缺陷消除后,施工承包商填写“设备缺陷处理报验表”,经监理单位核验后方可安装。
5、10当有关各方在验收时,对设备缺件、缺陷、数量、质量、技术标准、处理方法与主持单位意见不一,由建设单位主持,组织各有关方进行讨论予以解决;如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由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当工期紧迫时,建设单位有权请某单位先行处理,待上级部门协调处理后,由主持单位补办有关手续的记录,其所发生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6、本规定不代替“验规”上规定的施工承包商在设备、建设工程材料进场使用前的验收要求,如复验、抽检、出厂证明的复核等。
7、主要设备、建设工程材料的质量应由设备材料商、供货商负责。
任何通过检验用于工程的设备、建设工程材料均不减轻设备材料承包商、供货商的责职。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