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凯恩斯、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异同点
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与构成:交易动机、投机动机。
新剑桥派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仅这三种动机不恩能说明全部现实状况,于是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七动机说:产出流量动机、货币—工资动机、金融流量动机、预防和投机动机、还款和资本融资动机、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和托宾模型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分别修正了凯恩斯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而与利率无关的观点,模型论证了两种利率变化通过影响持币成本作用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并分别求证了两种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托宾模型发展了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在对未来预计补确定存在的情况下,人们为了达到总效用最大化,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自己的资产组合行为,从而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所以利率和未来的不确定对于投机性货币需求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是以不完全竞争、部完善市场、不对称信息和相对价格的粘性为基本理论,坚持“非市场出清”这个重要的假设,认为在货币非中性的情况下,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
货币供给理论:外生货币论: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影响经济运行,却不受经济运行的影响。
因为金币的生产无利可得,纸币不能为私人生产。
新剑桥学派不完全赞成凯斯恩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他们认为中央银行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往往只能被动地适应公众的货币需求难以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
在货币供给的控制上,他们认为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给量,但是,其效果却没有凯恩斯所说的那样好。
因为银行体系会规避中央银行的控制,中央银行的控制存在着漏洞,还有它增加货币供给的能力比减少货币供给强。
新古典综合派在复杂乘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凯恩斯外生货币供应论的内生货币供应论,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是由经济体系内诸多变量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货币供应的多少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对货币的控制是相对的。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一.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与特点与其他经济学派相比,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理论缤纷繁杂。
概括地看,他们在吸纳并融合各学派理论之长、有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原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试图建立起一种有微观理论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是以不完全竞争、不完善市场、不对称信息和相对价格的粘性为基本理论,坚持“非市场出清”这个最重要的假设,认为在货币非中性的情况下,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理论上的共同点在于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他们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的经常波动;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波动的非均衡性质,特别是承认产品市场中的普遍生产过剩,承认劳动市场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认为名义总需求的冲击可以造成非均衡的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经济体系本身的不完全性(而非经济主体的预期错误)是名义总需求的冲击产生实际效应的原因;主张应由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以弥补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
他们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相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而非完全刚性,并试图对这种粘性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说明非自愿失业、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
第二,强调并从微观角度入手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他们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研究了经济中存在的实际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昂贵性、调整的成本因素等,从而说明了企业的最优定价行为及其宏观经济含义。
证明在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引导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主体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利益,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境界,恰恰相反,“看不见的手”导致了“协调失败”(Coordination Failures),出现了长期的市场非均衡和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
第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他们以需求冲击为假定,着重论证了企业为什么总是拒绝及时随总需求的变动而调整价格和工资,这种微观行为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又如何导致总产出和就业的变动。
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一.货币学派的理论特点货币派的理论特点主要在于以下两点:第一,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货币学派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他们坚持自由市场和竞争是资源和收入合理分配的最有效方法,是导致个人和社会最大福利的最佳途径,如果政府干预经济,就将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或加剧经济的动乱。
因此,他们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特别是反对战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除了货币之外,政府什么也不必管。
第二,特别重视货币理论的研究,承袭芝加哥学派“坚持货币至关重要这样一种理论研究方法”,认为“货币最重要”他们从现代货币数量说出发,把货币推到极端重要的地位,认为当代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信用形式,一切经济政策和调节手段都要借助货币量的变动(扩张或收缩)来发挥作用。
因此,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都与货币有关。
货币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而货币推动力最可靠的测量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
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取决于货币当局的行为,因此,货币当局就能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整个经济。
主张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减低到为自由市场经济能自如地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架,这就需要政府有效地将货币供应的增长控制在既适度又稳定的水平上,方法是实行“单一规则”,即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货币政策。
除此以外,不应该也用不着对经济多加干预。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及货币需求函数式(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诸因素的分析,从研究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入手。
他认为,人们对于货币的需要,就像人们对别的商品和劳务的需要一样,故同样可采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来进行分析。
一般消费者在对诸多商品进行选择时,必然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第一是效用,第二是收入水平,第三是机会成本。
弗里德曼认为,与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一样,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同样受这三类因素的影响。
他对影响货币需求的这三类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第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第四章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学习目标:1.了解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影响与理论特点;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的主要内容;哈罗德的实物增长模型;托宾的货币增长理论;滞胀的原因分析2.熟悉货币乘数论;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的主要结论;影响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主要因素;储蓄生命周期说;货币政策的资产传导论;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3.掌握内生货币供应论;IS — LM 模型的理论核心;资产选择理论;利率的结构理论;通货膨胀的原因解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多重货币政策目标论;利率中介指标论主要内容1.一、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2.二、货币供给理论1.(一)货币乘数论2.(二)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3.(三)内生货币供给论3.三、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需求理论1.(一)“平方根定律”——鲍莫尔模型2.(二)“立方根定律”——惠伦模型3.(三)“资产选择理论”——托宾模型4.四、利率理论1.(一)利率的决定模型—IS - LM曲线分析(二)利率的结构理论五、储蓄理论1.(一)储蓄生命周期理论2.(二)储蓄与经济增长六、通货膨胀理论3.(一)通货膨胀的原因4.(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5.(三)“滞胀”原因分析6.(四)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七、货币政策理论(一)多重货币政策目标论(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论(三)货币政策的资产传导论一、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新古典综合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两大支派之一。
与另一支派新剑桥学派相比,新古典综合派形成的时间较早,影响的范围较大,自20世纪50年代起至80年代初,一直代表凯恩斯主义雄居官方经济学的宝座。
新古典综合派还有许多别称,在谈论“两个剑桥之争”时,为了有别于英国的新剑桥学派,常把他们称作“美国剑桥学派”或“美国凯恩斯主义”,而他们为了显示其正统地位,则自命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
但由于该学派的最大特点是把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和凯恩斯的理论综合在一起,故人们大多仍然采用该学派早期自我命名的“新古典综合派”。
货币金融学说(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李健)
第三节 利率理论
一、商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
1、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S(y)=I(i)式中S代表储 蓄,它与收入同方向变动,I代表投资,它与利率反方 向变动。
2、商品市场的均衡图。 3、IS曲线的导出。 4、IS曲线的特点。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
1、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M=L式中M代表货币供给, 由中央银行行为决定;L代表货币需求,由交易性货币 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构成,它们分别取决于收入和 利率。
2、通货膨胀的治理:政府通过社会政策改变收入分配制 度。主要措施:
(1)通过合理税收制度改变收入分配。 (2)补助低收入家庭。 (3)政府掌握的资源从军工转为民用。 (4)提高失业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以利于就业。 (5)制定逐步消除赤字的财政政策。 (6)预定实际工资增长率政策。 (7)奖出限入增加贸易顺差。
二、货币供应的决定与控制
1、现行的货币供应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 众货币需求的结果。
2、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是有限 度的。
3、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在货币供应 的增加和减少方面是不均匀的。
三、内生货币供应论
1、银行的资产决定银行的负债。 2、金融媒介方面的创新作用。 3、企业创造的非银行形式支付扩大了信用规模。
策; 正确认识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政策理论与主张。
知识结构图
新古典综合派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 利率理论 储蓄理论 通胀理论 货币政策
重点、难点提示
货币乘数论 商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LM曲线 货币需求的三个模型 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理论 储蓄的决定因素和模型 储蓄与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的原因 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
一、货币乘数论 1、简单乘数模型:m=1/r(m为货币乘数、r为法定存款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1-3)资料精
现代西方第一章导论:1936年以前西方金融理论第二章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三章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四章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五章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说第六章哈耶克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七章弗莱堡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八章瑞典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九章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十章供给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十一章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十二章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通过学员要了解西方早期和近代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渊源和来龙去脉;辨析西方货币本质观中的金属主义和名目主义;了解早期和近代货币数量说的主要代表性观;点析银行主义和通货主义观点的差异;了解维克塞尔对金融理论的贡献和对当代金融理论的影响。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货币本质观n代表人物:以十六、十七世纪重商主义者为代表。
n主要观点: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多,财富就多。
生产只是创造财富,而流通则增加财富。
n简要评价一、货币金属观n 代表人物:早期有巴本、贝克莱、孟德斯鸠等;近代有克纳普等人。
n 主要观点:货币不是财富。
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票券,是一种价值符号。
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规定的。
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只是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计算单位,只在名目上存在。
n简要评价。
二、货币名目观第一节货币本质观本世纪初,现代名目说盛行一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金属观占上风,恢复金本位制。
1933年的世界大危机后,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当代名目说以“管理通货论”的形式再度兴起,在西方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40余年。
在此期间,仍有人主张重建金本位制。
三、两种货币本质观在20世纪的交替发展第一节货币本质观第三节信用利息理论一、信用理论1.信用媒介论n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等。
n主要观点:银行的功能就是为信用提供媒介。
银行只有先接受存款,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前者决定后者。
凯恩斯、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异同点)?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主张:1.实现充分就业需要以利率为杠杆,刺激有效需求,其方式是实行刚性的工资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因为伸缩性的工资政策是无法操作的。
2.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其他政策的局限。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特别是再危机时期,会被流动性偏好吸收。
所以要配之以赤字财政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新剑桥学派政策主张的特点:1.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不稳定性,其目标不是保持经济的均衡,而是改善经济的失调;2.把社会政策放在首位,并注重财政政策,轻视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了多重目标论。
利率中介指标论和货币政策资产传导论多重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包括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难以同时实现,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或者统筹兼顾,力求协调;或者视经济形势的需要突出重点,权衡主次,这便是相机抉择,利率中介指标论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也可以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因为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是连续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
新凯恩斯注意经济学派在货币最终目标的选择上,与老凯恩斯主义一样,都主张应该放在稳定物价和实现经济增长上,特别是在市场长期非均衡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运用货币政策,利用货币的非中性来影响实际变量,促进市场均衡和经济增长,而在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方面,新凯恩斯注意经济学派主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
标不能仅仅盯住利率,还应该把信贷配給量的增长率作为中介指标。
西方金融理论 第四章 新古典学派
• 结论:第一,利率与货币投机需求反方向变动,
与预期收益同方向变动;第二,货币投机需求
的变动是通过人们调整资产组合实现的。
• 对托宾模型的评论:虽然托宾模型较凯恩斯货
币投机需求理论更切合实际,但许多西方学者
也指出该模型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模型忽
略了物价波动的因素等等。
第三节 利率理论
一、利率的决定模型——IS-LM模型
• 1937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J· R· Hicks)倡导, 1947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进一步阐述。 • 后经众多经济学家修正、扩展,成为占支配地位 的利率理论。
(一)商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 1、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S(y)=I(i) S—储蓄,与收入同方向变动; I —投资,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2、商品市场的均衡的三个方程式: 储蓄函数S=S(Y) 投资函数 I=I (i) 均衡条件 S(Y)=I (i)
预期收益率 I2 I1
0 债 b 券 1 持 b 有 2 比 b3 率 A a B
I3 C
C3(r3)
C2(r 2) C1(r1)
b
c
100% m1 货 m2 币 持 有 m3 比 例 0
风 险
• 此图说明,A、B、C点都是人们资产组合的均衡 点,即风险负效用等于收益正效用之点。 • 托宾模型还论证了货币投机需求的变动通过人们 调整资产组合实现。 • 利率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对货币投机需求具有同等 重要性。
现金存货成本=将有息资产转换为现金的手续费
+持有现金丧失的利息收入(机会成本)
(三)实际的现金余额公式:
M = ½√ 2bY/r P
• Y—交易总额; • b —每次变现的手续费即为变现手续费总额;P— 一般物价水平; • 公式表明,当交易量(Y)和手续费(b)增加时,最 适度的现金存货余额就将增加,而当利率上升时, 这一现金余额就会下降。 • 现金余额对交易量的弹性系数为0.5。(现金需求 与交易量成正比,交易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其现金 需求增加0、5个单位)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供给理论简述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供给理论简述作者:邓琦来源:《商情》2017年第16期【摘要】新古典综合学派(英语:Neoclassical synthesis),在二次大战之后兴起的经济学学派,由约翰?希克斯与保罗?萨缪尔森所建立。
这个学派希望将凯恩斯主义的思想,导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架构之中,也希望个体经济学与总体经济学,能够经由数学模型而统一。
新古典综合派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基础。
本文主要从新古典综合派基础介绍(含义及经济主张、相关背景、代表学家及著作、理论特点)、货币主张(主要是货币供给理论)、影响(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些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货币乘数论内生货币供应论资产选择的货币供应论一、新古典综合派基础介绍、影响及其面对的挑战(一)含义及经济主张。
所谓“新古典综合”的含义,就是把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倡导的以价格分析为中心的微观理论,与凯恩斯的以总量分析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
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革命之后起初最有影响力的凯恩斯学派,又先后自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Post-Keynesian Mainstream)”和“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
在经济政策上,主张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减少失业、消除危机。
在经济制度方面,主张混合经济论,即公私机构共同对经济施行控制。
(二)相关背景。
1929年爆发了一场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出版的《通论》一书中提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发展凯恩斯主义的热潮中,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内部大体上形成了两大主要支派:以美国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英国琼罗宾逊为首的新剑桥学派。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古典综合派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流行的主流经济学。
(三)代表学家及著作。
新古典综合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汉森(Alvin H.Hansen),主要代表人物有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索洛(Robert Solow)和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酌托宾(James Tobin)等。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货币金融学说》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A.人们预期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 B.货币流量不变 C.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D.合理预期的存在 E.存在着闲置或同质的生产资源 2.瑞典学派认为,政府为增加公共开支筹资的最佳渠道是()。 A.发行货币 B.发行国债 C.增加税收 D.通货膨胀 3.瑞典学派货币金融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始终是该学派理论分析的核心。 A.税率 B.利率 C.货币供应量
第六章哈耶克的货币金融学说 1.被新奥国学派、伦敦学派、芝加哥学派、弗莱堡学派推为代表人物的经济学家 是( )。
A.凯恩斯 B.萨缪尔森 C.哈耶克 D.弗里德曼 2.哈耶克不同意弗莱堡学派主张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3.关于中立货币的条件,下列正确的是( )。 A.哈耶克与维克塞尔在这方面是一致的
A.预期的非固定收益的报酬率 B.流动性效用的大小 C.债券利率 D.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 E.永恒收入 5.货币学派认为,影响货币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流动性偏好 B.只有利率 C.只有收入 D.收入和利率 6.下面关于货币学派货币供应理论的论述,错误的是()。 A.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行为选择对货币供应量有一定的影响 B.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通常是通过改变高能货币的数量来实现 C.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很弱 D.货币供应量是个外生变量7.根据卡甘的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供应量成反比的变量是()。 A.存款准备金率 B.货币乘数 C.高能货币 D.准备金——存款比率 E.通货比率(通货与存款之比) 8.弗里德曼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中,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主要有()。 A.高能货币 B.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准备金之比 C.信贷总量 D.短期国债 E.商业银行存款与公众持有的通货之比 9.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在货币传导机制上的主要分歧有()。 A.货币学派认为传导的最终效果是物价的普遍上涨,凯恩斯认为最终能实现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ppt
• 本课程采取以学派为核心的纵向研究线索,对现 代西方十个主要经济学派在货币金融诸问题上的 系统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进行了研究评价,它们 是: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新剑桥学派的货币 金融学说;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新凯 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哈耶克的货 币金融学说;弗莱堡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瑞典 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供给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 金融学说。
• 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进一步发展了早期的货 币数量说,成为早期货币数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 认为货币的价值就完全由供给数量来决定。 • 坎特罗(Riehard Cantillon,?-1734)在洛克研究的基础 上,又对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物价上涨的过程作了论述。坎 特罗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后物价不是同比例地上涨。他认为, 货币数量与物价上涨之间虽存在因果关系,但却无严密的 比例关系。坎特罗是最早论述货币数量增加如何引起物价 上涨过程的,也是第一个认识到货币数量增加与物价上涨 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等比例关系的经济学家。他的这种分析 后来成为维克塞尔“累积过程理论”的基础,而维克塞尔 的累积理论又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起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线索 了解货币本质观基本内容; 熟悉金融制度与经济周期; 熟悉维克塞尔对现代金融理论的贡献 掌握货币数量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金 融理论的影响; • 掌握信用利息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 线索
• 中外经济学家们一般都把凯恩斯发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部历史巨著 的时间——1936年作为现代经济理论和金 融理论的分界线,凯恩斯本人也就被看作 现代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的第一位大师。 本课程亦采用这种分期,主要介绍、评价 和研究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西方货币金融 学说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效果。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_PPT课件
➢ 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失效
新科技革命
➢ 新能源的出现、微电子技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崛起
经济结构:大中小并存格局 企业结构:资本和劳动扩张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哈耶克经济自由主义、弗莱堡学派、货币学派、合理预期
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兴起
第三节 20世纪以来两大思潮及阵营的交替起伏与主导
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合理预期学派 弗莱堡学派、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
3、两大阵营主要学派概览
凯新新新瑞 恩剑凯古典 斯桥恩典学 主学斯综派 义派主合
义学 经派 济 学 派
弗奥供货合哈
莱地给币理耶
堡利学学预克
学学派派期的
派派
学经
派济
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由
主
义
国家干预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
凯恩斯将货币金融理论与经济理论融为一体,把货币金融 因素深深植入经济理论体系之中的研究方法,奠定了“货 币经济学”的基础
2、凯恩斯理论对西方各国政府制定政策的影响
从20世纪40年代起,凯恩斯主义被捧上了官方经济学的宝 座,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20世纪中期以后东欧和部分第三世界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 借鉴了凯恩斯主义的某些政策主张,可以说凯恩斯主义的 政策主张无论从其对制定经济政策的影响还是从实施范围 来说,还没有那一学派能超过它的。
第一节 凯恩斯理论综述
一、凯恩斯之前的主导经济理论:传统经济学
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原则
➢ 核心内容:自动均衡理论 经济能够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达到均衡理论
➢ 原则: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
第四章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中)——现代凯恩斯主义理论之新古典综合派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 模型)
• 从AS线来看,影响其移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 第一,工资率的变动。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工资就意味着
• • •
增加成本,减少利润,企业增产的势头减弱甚至缩小生产,于是AS线 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向右下方移动。 第二,其它如能源等要素价格的变动,它们与工资的变动一样,影响 AS曲线向左上方或右下方移动。 第三,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变动。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后,因为能 降低成本,增加利润,AS线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上方移动。 第四,劳动和资本的变化。劳动力增长,资本存量因投资而增加,AS 线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上方移动。 总之,AS线和AD线都会因种种因素的变化而移动,从而使均衡点发 生变化。
二、IS-LM模型
• • • • • •
3.两市场均衡模型 两市场均衡条件就是两种市场同时均衡,即: S(Y)=I(r) M=L1(Y)+L2(r) L1(Y)表示货币的交易需求,它是收入的函数; L2(r)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它是利率的函数。 它表明,在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必有一个 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能够既使商品市场上投 资等于储蓄,又使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等于货币 需求。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 模型)
• IS-LM模型分析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状态,
它暗示了两个前提:其一,物价水平固定不变,货币价值 的升降与实际价值一致,即名义价值等于实际价值;其二, 不考虑劳动市场的变化。但是实际上,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是经济生活中的经常现象,而劳动市场变化也是不可忽视 的因素。因此,20实际6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对IS-LM模型 作了两项修正:第一,把货币供给视为一个内生变量,可 受价格水平左右的变量;这样,IS与LM的交点E就会在价 格水平影响下左右摆动,从而导出总需求曲线。第二,将 工资水平引入分析中,通过生产函数为中介,建立劳动力 市场理论,并由此导出总供给曲线,从而建立了AD-AS模 型。这个模型是对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 性预期学派的综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网络课形考任务2(01-06章测验)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网络课形考任务2(01-06章测验)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网络课形考任务2(01-06章测验)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2第一章1936年以前的西方金融理论-章节测验一、单选题(共7道,每题5分)题目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
选择一项: A.存款通货的数量B.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C.货币的流通速度D.货币的数量题目2提出累积过程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选择一项: A.马歇尔B.庞巴维克C.西尼尔D.维克塞尔题目3关于费雪方程式,下列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货币数量并不总是与物价同比例变动B.货币数量不会对方程式中其他因素产生影响C.物价水平受其他因素影响也影响其他因素D.货币数量与物价同比例变动题目4信用媒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选择一项: A.费雪B.李嘉图C.亚当·斯密D.马歇尔题目5新剑桥学派认为在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中主要的传送带是()。
选择一项: A.利率B.信贷量C.货币工资率D.失业率题目6新剑桥学派在诸多经济政策中把()放在首要地位。
选择一项: A.收入政策B.金融政策C.社会政策D.财政政策题目7关于经济周期,维克塞尔认为()。
选择一项: A.政府最好不干预经济B.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不一致造成经济波动C.只有新产金不断流入金库银行才能持续压低货币利率D.银行不可任意变动利率二、多选题(共7道,每题5分)题目8属于近代货币数量说代表的经济学家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洛克B.甘末尔C.托马斯D.费雪E.李嘉图题目9关于费雪方程式,下列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物价与货币流通数量成反比B.物价与货币流通数量成正比C.物价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D.物价与商品量成反比E.物价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题目10按剑桥方程式,下列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现金余额增加,物价下跌B.现金余额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就加快C.现金余额增加,物价上涨D.现金余额增加,物价是否变化取决于货币数量是否变化E.现金余额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就减慢题目11.关于现金余额数量说,下列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从持币机会成本的角度,发展为货币需求决定理论B.从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角度,发展为货币需求分类理论C.从货币供求相互关系的角度,发展为货币供求均衡理论D.从货币对其持有者效用的角度,发展为一种货币需求动机理论E.它是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先驱题目12按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利息论,下列正确的是()。
2023年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一)参照答案:一、名词解释1、萨伊定律(参见教课书P20)2、信用发明论(参见教课书P12)3、有效需求(参见教课书P29)4、流动偏好(参见教课书P305、流动性陷阱(参见教课书P46)6、社会政策(参见教课书P77)7、半通货膨胀(参见教课书P59)8、自然利率(参见教课书P21)9、交易动机(参见教课书P42)10、投机动机(参见教课书P42)二、单项选择题1、A2、B3、B4、A5、A6、B7、B8、A9、A10、D11、B12、D13、D14、A15、B16、C17、C18、C19、D三、多选题1、ABDE2、CD3、ACD4、BE6、CD7、AC8、AB9、AC11、ABC12、ADE13、BC14、ADE15、ACDE16、ADE17、ABCD18、ABE19、CD20、BCD四、判断并改错1、对。
2、对。
3、错。
凯恩斯就业理论旳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
4、错。
马歇尔认为通过利率旳自动调整必然使储蓄所有转化为投资。
5、错。
凯恩斯认为货币具有周转灵活性旳特性,且保藏费用低。
6、错。
凯恩斯认为但凡估计未来利率下降旳人都会抛出货币买进债券。
7、对。
8、错。
凯恩斯认为假如每个人增长储蓄,则全社会财富减少。
9、对。
10、对。
11、对。
12、对。
13、对。
14、错。
文特劳布认为权力性货币需求并不形成独立旳货币流通范围。
15、错。
新剑桥学派认为发售固定资产旳收入是过去储蓄旳转化。
16、错。
按资金借贷论旳观点,市场利率与I=S决定旳自然利率常常是不一致。
17、对。
18、对。
19、错。
新剑桥学派反对用紧缩货币、压低就业旳措施来制止通货膨胀。
20、错。
新剑桥学派认为在实行社会政策旳手段上,财政手段要比金融手段更直接、更有效。
五、简答题(答案要点)1、参见教课书P40-412、参见教课书P56-57(1)货币量变动后引起利率旳变动。
(2)利率变动后引起投资规模旳变化。
(3)投资规模变动后引起就业、产量和收入旳变化。
朱明zhubob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4章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
• 立方根定律——惠伦模型 1、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决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持币成本、 收入和支出的状况 2、持币的成本 1)非流动性成本 2)利息损失成本 3、收入和支出状况 总成本公式 成本最小化 立方根公式 4、结论P93
• 资产选择理论——托宾模型 1、资产的保存形式:货币(安全性资产) 和债券(风险性资产) 人们以总效用最大化为原则,进行资产 选择,利用边际效用分析。P95 2、结论 利率越高,预期收益越高,而货币持有 量比例越小,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 方向变动关系。货币投资需求的变动是 通过调整资产组合来实现。
第三节 利率理论
• 利率是由储蓄、投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等因素 交互作用并在国民收入的配合下决定的。 • 利率的决定模型——IS-LM曲线分析 1、商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 均衡条件:储蓄S=投资I IS曲线的获得以及分析 2、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 L=L1(Y)+L2(i) M=L LM曲线的三区域、LM曲线右上方倾斜的理由P99
第四章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 融学说
• • • • • • • • “新古典综合”的 涵义P80 新古典综合派的特点P80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 利率理论 储蓄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货币政策理论
本章重点内容
• • • • • • • 货币乘数论 平方根理论和立方根理论 IS-LM曲线 影响两市场均衡的主要因素P100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政府干预与两市场的均衡 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
• 内生货币供应论 1、观点:货币供应量主要由中央银行、金 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决定,是内 生变量。(收入水平、公众偏好) 2、依据:P87 1)金融机构业务 2)金融创新 3)企业的非银行形式支付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新古典综合-PPT
根据这些缺陷,新古典综合派得 经济学家们做了大量修补、完善 与发展得工作,如:
希克斯-汉森得IS-LM模型; 米德、蒙代尔、弗莱明等人得“开放经济”模 式; 杜森贝里得“相对收入假说”; 汉森-萨缪尔森得“引致投资”与“加速原理”; 萨缪尔森得AS-AD模型; 克莱因等人得计量经济学模型; 、、、、、、 、、、、、、 、、、、、、
面对新古典与凯恩斯主义得内在矛盾,新古典综合得 经济学家相信:在实行凯恩斯主义并达到充分就业后, 新古典得理论仍将再度适用。
缺陷、弥补与没落:
有经济学家指出,新古典综合得所谓“综合”, 实际上就是强行将两种范式拼凑在一起,而非有 机结合。这样形成得融合,就如水与油得融合一 样。
面对分裂危险,新古典综合派提出了“长期”与 “短期”理论,即长期内新古典经济学行得通; 短期内凯恩斯主义行得通。
总之:既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 预。
混合经济得理论模型
收入-支出模型。该模型就是凯恩斯得有效需求决定国民 收入理论得解释与扩展。
IS-LM模型。该模型由希克斯与汉森提出,就是对凯恩斯 理论得扩展与“新古典经济学式”得阐释。
AS-AD模型。该模型就是进一步向新古典经济学复归。该 模型说明:在短期内,凯恩斯主义行得通;长期内,新古典 经济学行得通。
为什么要搞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得大综合?
凯恩斯主义得流行,使得西方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出现了 严重分裂: 1、新古典经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而展开得,而宏观经 济分析就是以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展开得,这两个核心理 论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2、新古典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相互矛盾,相互否定:新古典 经济学揭示了市市场经济得工作原理,而凯恩斯经济学则 说明了国家干预得必要性。
混合经济得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学习目标:了解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影响与理论特点;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的主要内容;哈罗德的实物增长模型;托宾的货币增长理论;滞胀的原因分析熟悉货币乘数论;货币供给理论中的“ 新观点” ;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的主要结论;影响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主要因素;储蓄生命周期说;货币政策的资产传导论;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掌握内生货币供应论;IS —LM 模型的理论核心;资产选择理论;利率的结构理论;通货膨胀的原因解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多重货币政策目标论;利率中介指标论主要内容一、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二、货币供给理论(一)货币乘数论(二)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三)内生货币供给论三、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一)“平方根定律”——鲍莫尔模型(二)“立方根定律”——惠伦模型(三)“资产选择理论”——托宾模型四、利率理论(一)利率的决定模型—IS - LM 曲线分析(二)利率的结构理论五、储蓄理论(一)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二)储蓄与经济增长六、通货膨胀理论(一)通货膨胀的原因(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三)“滞胀”原因分析(四)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七、货币政策理论(一)多重货币政策目标论(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论(三)货币政策的资产传导论一、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新古典综合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两大支派之一。
与另一支派新剑桥学派相比,新古典综合派形成的时间较早,影响的范围较大,自20 世纪50 年代起至80 年代初,一直代表凯恩斯主义雄居官方经济学的宝座。
新古典综合派还有许多别称,在谈论“两个剑桥之争”时,为了有别于英国的新剑桥学派,常把他们称作“美国剑桥学派”或“美国凯恩斯主义”,而他们为了显示其正统地位,则自命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
但由于该学派的最大特点是把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和凯恩斯的理论综合在一起,故人们大多仍然采用该学派早期自我命名的“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汉森(Alvin H. Hansen),主要代表人物有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萨缪尔森(Paol Samuelson), 索洛(Robert Solow )和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的托宾(James Tobin )等。
所谓“新古典综合”的涵义,就是把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倡导的以价格分析为中心的微观理论与凯恩斯的以总量分析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
他们认为,仅用新古典学派倡导的微观经济理论已难以适应现代的混合经济现实,因为经济主体也不再由私人企业和公众两个部门组成,政府也直接参与其中,所以,单纯用价格机制不可能调节经济运行;而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在20 世纪30 年代大萧条时期是正确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条件和背景变化了,在经济的正常运作中企业和公众的经济活动仍然受价格机制的支配,单纯用宏观经济理论也不能解决问题。
因此,需要对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发展,政策主张也应该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调整,才能有效地调节资本主义经济,维持稳定的均衡。
新古典综合派的这一理论特色也充分体现在他们的金融理论之中。
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货币金融学说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继承又有突破,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综合性。
新古典综合派在理论上融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体,将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来研究货币金融问题。
例如,关于货币交易需求理论的鲍莫尔模型,就是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最适度存货管理技术来阐明货币交易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并根据货币交易需求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得出萧条期货币政策的效果大于预期的总体结论。
第二,现实性。
新古典综合派的金融理论分析对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针对战后西方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所出现的难点以及货币金融领域层出不穷的创新所产生的新课题进行分析研究,例如,关于货币投机需求理论的托宾模型(资产组合理论),就是以当今发达完备的金融市场为对象,研究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交易设备不断完善,金融交易日益活跃的情况下,人们如何调整自己资产组合的问题。
第三,实用性。
新古典综合派的金融理论较凯恩斯的金融理论更具体、更细致、更精密。
他们以现代数学为工具,来用实证法,特别加强了对技术性细节的研究,设计出一些精巧的数学模型或几何图解,便于在实际中应用。
第四,政策性。
新古典综合派的金融理论带有明显的政策性色彩,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中的许多人参政有关。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真正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认可和西方各国政府的重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那时凯恩斯已经去世,将他的理论付诸于实施的主要是新古典综合派。
他们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的同时,着重将凯恩斯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经济政策之中,并不断分析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帮助政府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因而得到政府的重视。
二、货币供给理论(一)货币乘数论货币乘数是指基础货币变动,导致货币供给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即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倒数。
1、简单的乘数模型:简单乘数模型是以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为根据而提出的,此类模型众多。
例如,萨缪尔森在他的代表作《经济学》里以整章的篇幅进行过论述。
他认为,“作为货币供给的一部分,银行存款具有显著的重要性。
”在早期的论述中,他们进行的是简单的抽象分析,认为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其业务活动创造出存款货币来。
这个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第一家商业银行在接受基础货币作为初始存款后,除了保留的法定准备金以外,均用于贷款或投资。
第二家商业银行接受了由这笔贷款或投资转化而来的存款以后也是照此办理,通过各级商业银行延续的连锁反应,最终创造出数倍于该笔原始存款的存款货币。
这个初始存款的派生倍数称为货币乘数,其数值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用公式表示为:1/r=m 在这个简单的货币乘数模式里,m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控制的r,所以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取决于基础货币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两个因素。
由于这两个变量都是由中央银行的行为所决定,因此,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决定了货币供应量的规模。
可见,这个简单货币乘数模型的结论,与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应论是吻合的。
2、复杂的乘数模型:m=1/ (r+e+c )在复杂的货币乘数模型里,由于加人了商业银行和公众行为决定的诸多变量,使货币供应量变成不是可以由中央银行一手操纵的外生变量,而是一个由经济体系内部诸多变量共同决定的内生变量,这个动态均衡值变动的决定因素中,除了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外,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公众对各种金融资产的偏好程度、利率和收人水平的变化等同样对货币供应量起决定性作用。
(二)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1、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具有信用创造、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1)金融创新使得可转让支付命令、可转让存单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都能导致派生存款的增加。
(2)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具有完全的替代弹性。
(3)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放款业务通过发挥转移可贷资金的中介职能也会创造出若干倍的存款负债来。
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之间业务界限的模糊化也扩大了他们的货币创造能力。
2、金融机构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实际上取决于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
因为他们的贷款规模既要受预期的影响,也要取决于经济的需求程度。
3、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不是控制货币扩张的唯一措施,因为商业银行可以收回短期拆借,减少国库券的持有,向中央银行借款,而不缩小贷款规模,以对付准备率的提高。
同时,因为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备率低于商业银行,所以商业银行的资金转入这些机构就会扩大货币供给。
4、宏观金融控制的目标和手段应该改变。
具体表现为将信贷规模作为控制重点,将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比率为控制指标,将控制银行信贷,消费信贷和股票发行为货币政策的具体目标。
(三)内生货币供给论20 世纪80 年代以后,新古典综合派明确提出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其主要理由为1、从存贷款关系上看,银行负债是由银行的资产决定的,只要有贷款需求,银行就能提供信贷,并由此创造出存款货币。
2、金融创新可以扩大货币供给量。
3、企业可以发行票据,相互提供融资便利,甚至不履行还款义务等创造出“非自愿”商业信贷方式“支付”投资项目,从而造成货币供给的增加。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一)“平方根定律”——鲍莫尔模型“平方根定律”一一鲍莫尔模型论证了交易性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的观点,从而修正了凯恩斯关于 交 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观点。
鲍莫尔认为,任何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都以收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货币收入取得和支用之间 的时间差内,没有必要让所有用于交易的货币都以现金形式存在。
由于现金不会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所以 应将暂时不用的现金转化为生息资产的形式,待需要支用时再变现,只要利息收入超过变现的手续费就有 利可图。
一般情况下利率越高,收益越大,生息资产的吸引力也越强,人们就会把现金的持有额压到最低 限度。
但若利率低下,禾利息收入不够变现的手续费,那么人们宁愿持有全部的交易性现金。
因此,货币的(5) 或(6) 其中,P 为一般物价水平,这就是著名的“平方根公式”。
它表明,当交易量或手续费增加时,最适度的现金余额就将增加,而当利率上升时,这一现金余额就 会下降,这种变化不成比例,现金交易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分别为 0.5和一0.5。
也就是说,现金交易需求与收入成正比,而与利率成反比。
鲍莫尔模型对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和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制 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归纳为: 第一、鲍莫尔模型论证了最基本的货币需求一一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受利率的影响。
这一论证表明,不能影响利率的货币政策作用是有限的。
第二、根据平方根公式,货 币存量的增加,将导致收入以平方根成比例增加 ,所以,为使公众能吸收追加的货币,收入的增加必须大于货币供给的增加。
这就证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效果比凯恩斯理论预期的更大。
第三、鲍莫尔模型的基本结论也可用于国际金融领域,即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国家收入)大于 国际储备(国家现金存量)的增长速度。
对鲍莫尔模型的批评主要在货币需求对交易量的弹性和利率弹性都不是常数,而是变量。
对于上述鲍莫尔模型,也有不少批评意见。
比如认为模型忽略了影响货币交易需求的一些重要因素,如 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货币界定、支付制度和条件、金融创新等,致使模型有失偏颇;有的否定模型的定 性理论假设;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模型的数量关系描述不准确,认为货币需求对交易量的弹性并不是一个常 数,而是一个变数,这个变数的具体数在 0.5和1之间。
(二)“立方根定律”一一惠伦模型“立方根定律”一一惠伦模型论证了 预防性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的观点,从而修正了凯恩斯关于预防性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观点。
惠伦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来自事物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