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一-新课标《苏轼词两首》测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1.(1)幽独凄清作者自己
(2)拟人虚实结合(或类比)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遭贬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2.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步提高题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阕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பைடு நூலகம்_______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5.(2007年四川卷)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松针、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要求:切合题意;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AD解析:这两项错误同源。苏轼这首词是纪实抒情,不是追忆往昔。与其他谪官不同,苏轼对异地风物不加排斥,他心胸开阔,善于发现美、赞颂美。在我国词史上讴歌海南之春,苏轼开先河。
(2)①诗人将同一个字间隔重复使用。②“同字”,错落有致,音调明朗,突出对“春”的渲染,另有一番情趣。
4.略
5.D解析:A语意重复累赘,去掉“比较合适”;B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C.介词缺失,“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应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6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是时苏轼谪居海南岛儋耳(今儋县)。②春牛春杖:古时立春日习俗,耕夫持犁仗鞭打耕牛,谓之“打春”。下阕“春幡”,指旗帜;“春胜”,剪纸图案,以示迎春。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苏轼被贬至僻远的“天涯海角”,填词描绘故乡春日习俗以排遣愁绪。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宋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背景和词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7.示例:(1)不要让“0”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
(2)“0”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
(3)“0”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园。
(4)无家可归的“0”字,盼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B.“便丐春工”,乞得春神之力。诗人将春神人格化,天人相知,浪漫亲切。
C.“春幡”立于田头,“春胜”遍于街肆,似见千人万人喜庆春天的到来。
D.“一阵春风吹酒醒”,诗人无福消受“打春”的欢娱,借酒浇愁亦不失豪放。
E.以海南不得见的雪花比拟海南的杨花,为他乡“不似天涯”作了精妙的诠释。
(2)按《文心雕龙》的说法,“同字相犯”是败笔,而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全词共44个字)仅“春”字就出现7次。请指出这首词使用“同字”的特点并简评这样用字的效果。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2)下阕“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6.(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07年江苏卷)一位学者指出,“0”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他形简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出让“0”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①
苏轼
春牛春杖②,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C.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D.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6.(2007年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幽独凄清作者自己
(2)拟人虚实结合(或类比)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遭贬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2.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步提高题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阕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பைடு நூலகம்_______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5.(2007年四川卷)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松针、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要求:切合题意;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AD解析:这两项错误同源。苏轼这首词是纪实抒情,不是追忆往昔。与其他谪官不同,苏轼对异地风物不加排斥,他心胸开阔,善于发现美、赞颂美。在我国词史上讴歌海南之春,苏轼开先河。
(2)①诗人将同一个字间隔重复使用。②“同字”,错落有致,音调明朗,突出对“春”的渲染,另有一番情趣。
4.略
5.D解析:A语意重复累赘,去掉“比较合适”;B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C.介词缺失,“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应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6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是时苏轼谪居海南岛儋耳(今儋县)。②春牛春杖:古时立春日习俗,耕夫持犁仗鞭打耕牛,谓之“打春”。下阕“春幡”,指旗帜;“春胜”,剪纸图案,以示迎春。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苏轼被贬至僻远的“天涯海角”,填词描绘故乡春日习俗以排遣愁绪。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宋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背景和词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7.示例:(1)不要让“0”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
(2)“0”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
(3)“0”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园。
(4)无家可归的“0”字,盼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B.“便丐春工”,乞得春神之力。诗人将春神人格化,天人相知,浪漫亲切。
C.“春幡”立于田头,“春胜”遍于街肆,似见千人万人喜庆春天的到来。
D.“一阵春风吹酒醒”,诗人无福消受“打春”的欢娱,借酒浇愁亦不失豪放。
E.以海南不得见的雪花比拟海南的杨花,为他乡“不似天涯”作了精妙的诠释。
(2)按《文心雕龙》的说法,“同字相犯”是败笔,而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全词共44个字)仅“春”字就出现7次。请指出这首词使用“同字”的特点并简评这样用字的效果。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2)下阕“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6.(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07年江苏卷)一位学者指出,“0”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他形简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出让“0”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①
苏轼
春牛春杖②,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C.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D.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6.(2007年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