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移动端界面设计分析
移动端界面设计要素总结
![移动端界面设计要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bf938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a.png)
移动端界面设计要素总结移动端界面设计要素总结移动端界面设计是指在移动设备上进行的用户界面设计。
由于移动设备的屏幕尺寸较小,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视觉效果、交互方式、内容呈现等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移动端界面设计要素进行总结。
一、布局与排版1.1 设计基础布局:在进行移动端界面设计时,首先需要确定基础布局。
一般来说,常用的基础布局有单列、双列和三列布局。
其中单列布局适合于简单的应用程序或者网站;双列布局适合于需要展示两种不同类型信息的应用程序或者网站;三列布局则适合于需要展示更多信息的应用程序或者网站。
1.2 界面元素排版:在确定了基础布局之后,就需要对各种界面元素进行排版。
例如,在单列布局中,可以将标题放在页面顶部,然后依次向下排列其他元素;而在双列或三列布局中,则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元素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区域内。
1.3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移动端界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色彩搭配可以使界面更加美观、易于辨识和舒适。
在进行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色彩的饱和度、亮度和对比度等因素。
二、交互设计2.1 界面反馈:在移动端界面设计中,界面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反馈可以让用户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做的操作是否成功,并且能够提高用户对应用程序或者网站的满意度。
例如,在进行按钮点击操作时,可以通过改变按钮颜色或者添加动画效果等方式来给用户反馈。
2.2 手势操作:移动设备具有触摸屏幕的特性,因此在移动端界面设计中需要考虑手势操作。
例如,在浏览图片时,可以通过左右滑动来切换图片;在查看地图时,则可以通过双指缩放来实现放大或缩小。
2.3 导航设计:导航设计是移动端界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导航设计可以让用户更加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并且提高用户对应用程序或者网站的满意度。
例如,在进行页面跳转时,可以通过底部菜单栏或者侧边栏来实现导航。
三、内容呈现3.1 图片与视频:在移动端界面设计中,图片和视频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尺寸设置及规范
![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尺寸设置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5ce165114791711cd791726.png)
【总结】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尺寸设置及规范时间 2014-05-04 15:15:07 青溪·札记原文http://jinjuan.me/appdesign-sizesetting/主题用户界面设计移动应用刚接触移动应用的界面设计,最先跳入脑海的疑问是:画布尺寸设计多大(特别是Android)、图标和字体大小怎么定、需要设计多套设计稿么、如何切图以配合开发的实现?本篇将结合iOS和android官方的设计规范、搜集的资料以及工作中的摸索,来分享移动应用界面设计中的尺寸规范等问题,希望能给移动端的新手设计师些许指引。
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斧正。
一、android篇1、android分辨率Android的多分辨率,一向是设计师和开发者非常头疼的事儿。
尽管如此,对于多分辨造成的复杂问题,也是大家要优先解决的。
Android支持多种不同的dpi 模式:ldpi 、mdpi 、hdpi 、xhdpi 、xxhdpi 、xxxhdpi注意,ppi、dpi 是密度单位,不是度量单位:* ppi (pixels per inch):图像分辨率(在图像中,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数目)* dpi (dots per inch):打印分辨率(每英寸所能打印的点数,即打印精度)dpi主要应用于输出,重点是打印设备上;ppi对于设计师应该比较熟悉,photoshop画布的分辨率常设置为72像素/英寸,这个单位其实就是ppi 。
尽管概念不同,但是对于移动设备的显示屏,可以看作ppi=dpi 。
ppi的运算方式是:PPI = √(长度像素数² + 宽度像素数²)/ 屏幕对角线英寸数。
即:长、宽各自平方之和的开方,再除以屏幕对角线的英寸数。
以iphone5为例,其ppi=√(1136px² + 640px²)/4 in=326ppi(视网膜Retina 屏)对于android手机,一个不确切的分法是,720 x 1280 的手机很可能接近320 dpi (xhdpi模式),480 x 800 的手机很可能接近240 dpi (hdpi模式),而320 x 480 的手机则很接近160 dpi(mdpi模式)。
移动界面的设计分析
![移动界面的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dd965877232f60ddcca1b8.png)
移动界面设计分析随着手机,平板,PDA等移动设备的日益发展,相关的移动应用也越来越引起开发商的关注。
其中,针对移动应用的界面设计也已成为人机交互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移动界面指的是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呈现的用户能够体验到的图形形态,主要表现为移动应用平台。
而由于移动设备的便携性,位置不固定性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以及无线网络的低带宽,高延迟等诸多的限制,使得移动界面设计又存在着自己的特点。
首先,先谈谈移动界面存在的许多限制和特点吧。
1)资源相对匮乏,由于受到成本,能耗以及移动性的要求,移动设备往往计算能力比较差,存储容量较小,显示屏幕小,分辨率低。
例如,一般网站的默认分辨率可达1024*768,而手机的显示分辨率也不过320*240,因此,手机只有通过设计专门的浏览器才能直接访问一般的网站。
其次,移动界面比桌面系统的用户界面更加简单。
桌面系统用户界面采用的一般是并行展示,各种选择可以在一个大小可调的屏幕中同时显示出来,而在移动界面中,用户需要逐屏逐页寻找合适的选择,当选择过多,就会给用户带来不便,从而引发用户不满意。
因此,移动界面设计的难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提供的选择必须根据重要性排列。
2)移动设备的种类繁多。
由于移动设备的种类多,软硬件平台规范不同,不容易兼容。
使得开发移动应用时,需要专门地针对某一设备开发,增加工作的复杂性。
3)连接方式复杂。
由于移动应用运行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中,而移动设备的位置具有很强的移动性,如GPRS等无线网络连接时可能会时断时续,连接可靠性低,这大大增加了移动应用和移动界面设计的难度,除了考虑目标设备的计算,存储,显示资源外,网络连接也要视为一种资源,在设计时制定相应的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移动界面设计中的最终问题和最大问题是界面的定制,即根据需求定制合适的移动应用界面。
其次,由于移动界面存在以上的特点,为了达到用户满意,设计移动界面时要尊重以下的设计原则:1.简易性,界面的简洁是要让用户便于使用、便于了解、并能减少用户发生错误选择的可能性。
手机端界面设计分析报告
![手机端界面设计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0ee7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6.png)
手机端界面设计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手机端界面设计分析报告是针对手机端应用界面设计的分析和评估。
本报告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手机端界面设计的特点、优劣势,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帮助设计师和开发者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优化手机端应用的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为手机端界面设计的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了对本报告的概述,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了对手机端界面设计的分析,分成了三个要点进行详细讨论。
结论部分对每个要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结论。
整个报告结构清晰,内容有条理,旨在解析手机端界面设计的特点和优劣,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手机端界面设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手机端界面设计则是用户与手机交互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报告,我们旨在深入分析手机端界面设计的优势和不足,为设计师和开发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并为用户体验的提升提供思路和建议。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推动手机端界面设计的进步和创新,促进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
2.正文2.1 第一个要点在手机端界面设计分析中,第一个要点是用户体验。
手机端界面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让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手机上的各种功能和应用。
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用户的习惯和行为,以及他们在手机上的使用习惯。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界面设计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界面的简洁性和直观性:用户在手机上使用应用的时候,往往是在匆促之间。
因此,界面需要简洁、直观,能够迅速地让用户找到他们需要的功能或信息。
- 可操作性:手机屏幕较小,设计师需要确保界面上的操作元素足够大,以便用户能够轻松点击。
同时,需要考虑用户的手指操作习惯,避免设计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操作元素。
手机界面设计调研报告
![手机界面设计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5018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c.png)
手机界面设计调研报告一、引言手机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其界面设计的优劣对于用户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通过对手机界面设计的调研和分析,旨在揭示当前手机界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法1.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以市面上常见的手机应用为对象,包括社交媒体、电商平台、工具类应用等。
2. 调研工具:通过对不同应用的使用、观察和体验,对手机界面设计进行评估和分析。
3. 调研指标:界面简洁性、操作便捷性、一致性、响应速度等。
三、调研结果1. 界面简洁性当前手机应用界面存在着过多的冗余信息和复杂的布局。
大量的广告推送和不必要的功能按钮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混乱和压力增加。
应用开发者应该重新审视界面设计,去除冗余信息,简洁明了地展示核心功能。
2. 操作便捷性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手机应用存在着操作繁琐的问题。
如需多次点击才能进行某一操作,或者某些功能按钮不易找到等。
手机应用应考虑用户操作习惯,简化操作流程,并提供明显易找的功能入口,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3. 一致性手机应用的一致性是指各个页面和元素之间的风格、排版、颜色等保持一致。
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部分应用在不同页面之间存在明显的设计风格断层,给用户带来困惑甚至恶心感。
开发者应在设计过程中注重风格的统一性,确保用户能够流畅地进行操作。
4. 响应速度手机应用的响应速度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应用在打开、切换页面等操作时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开发者应注重优化应用代码,提高响应速度,确保用户能够顺畅地使用应用。
四、改进建议1. 界面简洁性方面,开发者应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精简界面,并去除冗余信息。
应用内的广告推送应合理控制,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2. 操作便捷性方面,开发者应设计符合用户操作习惯的界面,并提供明显易找的功能入口。
可以考虑引入手势操作等交互方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用户界面的移动端设计与优化
![用户界面的移动端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19786e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5.png)
用户界面的移动端设计与优化移动端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购物、社交还是娱乐,我们都更多地使用手机来完成。
因此,移动端设计和优化变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和优化移动端的用户界面。
一、界面布局与响应式设计移动端的屏幕相对较小,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丰富的内容。
在进行界面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简洁明了:移动界面应该保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冗杂的信息。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字体大小,让用户一目了然。
2. 响应式设计:针对不同尺寸和分辨率的移动设备,应采用响应式设计,确保用户在不同设备上都能有良好的体验。
3. 手指操作友好:注意按钮和交互元素的大小和间距,以便用户能够轻松点击。
同时,避免需要缩放页面才能点击的情况。
二、导航与交互设计在移动端的用户界面设计中,导航和交互设计直接影响用户的浏览和使用体验。
以下是一些设计原则:1. 易操作的导航:采用简洁明了的导航栏,以便用户快速切换页面或功能模块。
同时,可以考虑使用滑动菜单或底部选项卡,以节省屏幕空间。
2. 手势操作:结合常用的手势操作,如滑动、捏合和拖拽等,提供更自然的交互方式。
例如,可以利用左右滑动来切换图片或页面,上下滑动来查看更多信息等。
3. 及时反馈:无论是按钮点击、输入操作还是加载过程,都应给予及时的反馈。
比如,按钮按下后改变其外观,显示加载状态等。
三、色彩与视觉设计色彩和视觉设计在移动端用户界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设计建议:1. 色彩搭配:选择合适的配色方案,使界面看起来舒适、和谐且吸引人。
同时,避免使用过多鲜艳的颜色,以免过于繁杂。
2. 图标与图像:使用简洁、易识别的图标和图像,以增强用户的理解和记忆。
注意图标和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确保其在不同设备上都能正常显示。
3. 字体选择:选择适合移动端的字体,尽量避免使用过小或过华丽的字体。
同时,字体颜色要与背景色形成明显对比,以确保可读性。
四、性能优化在移动端设计中,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2014年的ui设计风格总结
![2014年的ui设计风格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3e13f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c.png)
2014年的ui设计风格总结2014年的UI设计风格总结2014年是UI设计领域发展迅猛的一年,各种新的设计风格和趋势纷纷涌现。
本文将对2014年的UI设计风格进行总结,并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一、扁平化设计风格的兴起2014年,扁平化设计风格成为UI设计的主流趋势。
这种设计风格强调简洁、直观和现代感,采用简单的图形和明亮的色彩,以及大胆的排版和醒目的按钮。
扁平化设计风格的兴起,使得界面更加清晰、易于使用,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二、磨砂玻璃效果的运用2014年,磨砂玻璃效果成为UI设计中的热门元素。
这种效果能够给界面带来一种模糊的感觉,同时也增加了层次感和深度感。
磨砂玻璃效果的运用使得界面更加柔和和美观,提升了用户对界面的吸引力。
三、鲜艳的颜色和渐变效果的运用2014年,鲜艳的颜色和渐变效果在UI设计中大放异彩。
设计师们开始尝试使用更加鲜艳和饱和的颜色,以及渐变效果来增加界面的吸引力和活力。
这种设计风格使得界面更加生动和有趣,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四、卡片式布局的流行2014年,卡片式布局成为UI设计的一大亮点。
这种布局方式将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卡片,每个卡片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和信息。
卡片式布局使得信息结构更加清晰,用户可以更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
同时,卡片式布局也增加了界面的美观性和可操作性。
五、响应式设计的普及2014年,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用户对多平台访问的需求增加,响应式设计成为UI设计的必备技能。
响应式设计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屏幕大小和分辨率,自动调整界面的布局和元素大小,以适应不同的屏幕环境。
这种设计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上获得一致的界面和功能。
六、动效的运用2014年,动效在UI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
动效可以增加界面的交互性和趣味性,提升用户对界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设计师们开始使用动效来引导用户操作、提醒用户状态和展示页面转换等。
动效的运用使得界面更加生动和有趣,提升了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浅谈智能手机及应用界面设计
![浅谈智能手机及应用界面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e7851ee45c3b3567ec8bd9.png)
浅谈智能手机及应用界面设计作者:齐迎妹钟厦张体慧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2期摘要:智能手机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诞生之初是为了解决通信问题,而现在随着硬件及系统的升级,安装了各类应用的智能手机已经可以替代个人电脑。
然而,智能手机普及的时间很很短,很多关于人机界面的研究还不成熟,界面设计还有很多问题。
本文分析了智能手机界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智能手机;界面设计;以用户为中心最初手机的诞生是为了解决人们远距离通话的问题,手机是人们的通信工具。
七八年前,手机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的主要功用依然是打电话、发短信,短短几年后的今天,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移动应用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越来越像个人电脑。
触屏智能手机的品牌与类型越来越丰富,硬件配置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是手机的界面表现能力及反应速度的大大增强。
在手机系统方面,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智能手机安装的都是安卓系统,引领智能手机界面设计潮流依旧是苹果的iOS系统,Windows Phone系统首推Metro风格却没有被广泛使用;这两年,很多手机厂商开始在安卓系统的基础上定制手机ROM,以MIUI和锤子ROM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定制ROM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网络关注度。
安装了触摸屏的智能手机比功能手机更易上手,使用人群广泛;手机的便携性使其使用场景很多。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操作特点。
传感技术、屏幕技术的不断应用,人机交互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界面是用户的直接操作对象,是人与手机交互的主要媒介,一个典型的用户界面是人通过控制将信息传递给系统或软件,系统或软件再通过后台处理显示信息传递给人。
关于计算机的人机界面研究开始较早,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及很好的应用,相比之下,智能手机人机界面方面的研究还不成熟。
研究智能手机及应用的界面设计,提高广大用户的操作体验,是智能手机及应用设计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1 目前智能手机及移动应用界面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1)同质化严重。
移动应用界面设计与用户心理分析
![移动应用界面设计与用户心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7a625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f.png)
移动应用界面设计与用户心理分析移动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一个成功的移动应用,除了功能的优秀外,界面设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用户心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移动应用界面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一、用户心理分析1.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衡量一个移动应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好的用户体验能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欲望,进而增加用户的留存率和忠诚度。
因此,在进行界面设计时,应该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为目标。
2. 用户认知:用户在使用移动应用时,会根据自身的认知和习惯来进行操作。
因此,界面的设计应尽可能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
比如,将重要的按钮放在易于点击的位置,使用常见的图标和符号来代表特定的功能,遵循操作逻辑的一致性等。
3. 用户情感:人的情感是复杂而多变的,而在移动应用中,用户的情感也会对其使用行为产生影响。
比如,一个界面设计得美观、简洁的应用可能会让用户感到愉悦和舒适,而一个冗长、复杂的设计可能会让用户感到厌烦和繁琐。
因此,界面设计中要关注用户情感的变化和需求,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群体进行情感化设计。
二、移动应用界面设计要点1. 界面简洁:简洁的界面设计能够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功能,并减少用户的操作错误。
因此,在界面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干扰和冗余的元素。
同时,采用合适的字体大小和字体颜色,以保证用户的阅读体验。
2. 易于操作:一个好的移动应用界面应该是直观、易于操作的。
用户可以轻松地找到所需的功能按钮,通过简单的手势或点击进行操作。
同时,界面中的按钮大小和间距也要考虑到不同用户的手指操作习惯,以避免误触。
3. 视觉引导:视觉引导是界面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的运用,来引导用户的视线,让用户更加关注重要的信息和功能。
比如,可以使用醒目的颜色来突出重要的按钮,使用虚线或箭头来指示用户的操作路径等。
4. 反馈机制:在用户操作时,及时的反馈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文化APP应用的界面设计浅析
![传统文化APP应用的界面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dc0debf90f76c661371a24.png)
传统文化APP应用的界面设计浅析作者:姜妍琛咸妍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2期【摘要】一款移动端应用,APP应用界面设计是应用和用户的直接接口,优秀的界面设计能给用户带来的是良好的视觉享受和流畅的操作。
数字APP与传统网站界面最大的区别在于:网站涵盖的信息量基本处于平铺状态,而APP应用界面更注重于层级以及按钮的设定,较于网站交互性更加强,给予用户行、动、色、文、音全方位的体验。
【关键词】传统文化;界面设计;用户体验;交互一、绪论(一)研究目的。
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人们越来越多的运用碎片化的时间使用APP,而通过优良的界面设计带给用户相关知识是最为直观的传播方式。
因此,对于这类应用的界面设计方面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应用的用户体验、增强应用实用性以及用作传播文化知识的良好载体。
(二)研究方法。
现如今,APP商店里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应用屈指可数。
鉴于这种情况,本论文使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
二、数字APP应用概述(一)数字APP的概念。
数字APP是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移动设备上的数字化移动应用程序。
在如今这数字化信息的时代中,数字APP成为了海量信息传播、分发的最有效途径。
它们主要运行的平台有ios、安卓、微软、塞班等。
(二)数字APP的分类。
数字APP大致分类有:社交应用、地图导航、网购支付、通话通讯、新闻资讯、生活资讯、查询工具、拍摄美化、影音播放、图书阅读、浏览器。
三、界面设计在移动端应用中的研究(一)移动端应用的界面设计要素。
(1)用户体验至上的准则。
任何一款数字APP,无论从视觉听觉的效果还是界面的操作都应该遵循用户体验至上的原则。
只有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才能提升页面转化率、拉动活跃和留存。
(2)界面交互流程。
好的交互设计的关键词是Intuitive,可以被理解为符合直觉的、符合预期的。
一般来说,通用习惯依靠竞品设计思路分析、抽样用户调研、焦点小组、迭代测试等方式确定,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以两点为基础:符合通用习惯;页面间转换具有逻辑性。
移动界面设计分析--人机交互论文
![移动界面设计分析--人机交互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51bc5df121dd36a22d8252.png)
移动界面设计分析--人机交互论文人机交互期末论文移动界面设计分析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年级班别 2012(1)班学号3212010280 学生姓名邓敏霞指导教师侯文邦2013年 05月 09日移动界面设计分析移动界面,指的是手机、PDA等各式各样的移动设备的应用界面。
随着各种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界面设计也已成为人机交互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与移动通信也因科技的日益先进得到了迅猛发展,互联网应用已被运用于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工作、学习、商务、购物、娱乐等。
移动网络带来各种新的应用服务,这些新的服务将整合语言、文字、图片以及多媒体等不同形态的信息传输并且广泛的应用于生活中的每项需求,包括:移动广告、无线娱乐服务、移动购物、缴费等。
而生活品质在这里更是代表了以更快速、更丰富和更贴近生活需求的服务影响着消费者。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多地依赖移动网络作为渠道的信息获取。
所以,移动网络的发展就催生了移动界面的设计的快速发展。
而手机作为现在最主流的移动设备,各种针对手机的移动界面设计发展快速。
一、移动界面特点移动界面的设计符合人机交互设计的一般规律,可以利用人机交互界面的一般设计方法。
但由于移动设备的便捷性、位置不固定性和计算机能力的有限性,以及无线网络的低带宽、高延迟等诸多的限制,移动界面设计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1.1 界面较小,需有特殊的输入方式1.1.1键盘输入键盘输入是传统计算机获取文本信息的最主要形式。
手机等移动设备同样离不开键盘,但由于尺寸的限制,除了少量的智能手机和PDA提供了折叠式的精简尺寸的QWERTY键盘以外,大多数移动设备的键盘在形式上与传统的全尺寸QWERTY键盘有很大区别,而与传统的电话键盘较为相似。
其中,T9输入法是目前最为著名的输入法。
1.1.2 笔输入随着笔输入技术的日益成熟,在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多种移动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目前掌上电脑与大多数智能手机最主要的一种输入方式。
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尺寸设置及规范
![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尺寸设置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9477c2927d3240c8447ef7a.png)
【总结】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尺寸设置及规范时间2014-05-04 15:15:07 青溪·札记原文appdesign-sizesetting/主题用户界面设计移动应用刚接触移动应用的界面设计,最先跳入脑海的疑问是:画布尺寸设计多大(特别是Android)、图标和字体大小怎么定、需要设计多套设计稿么、如何切图以配合开发的实现?本篇将结合iOS和android官方的设计规范、搜集的资料以及工作中的摸索,来分享移动应用界面设计中的尺寸规范等问题,希望能给移动端的新手设计师些许指引。
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斧正。
一、android篇1、android分辨率Android的多分辨率,一向是设计师和开发者非常头疼的事儿。
尽管如此,对于多分辨造成的复杂问题,也是大家要优先解决的。
Android支持多种不同的dpi 模式:ldpi 、mdpi 、hdpi 、xhdpi 、xxhdpi 、xxxhdpi注意,ppi、dpi 是密度单位,不是度量单位:* ppi (pixels per inch):图像分辨率(在图像中,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数目)* dpi (dots per inch):打印分辨率(每英寸所能打印的点数,即打印精度)dpi主要应用于输出,重点是打印设备上;ppi对于设计师应该比较熟悉,photoshop画布的分辨率常设置为72像素/英寸,这个单位其实就是ppi 。
尽管概念不同,但是对于移动设备的显示屏,可以看作ppi=dpi 。
ppi的运算方式是:PPI = √(长度像素数² + 宽度像素数²) / 屏幕对角线英寸数。
即:长、宽各自平方之和的开方,再除以屏幕对角线的英寸数。
以iphone5为例,其ppi=√(1136px² + 640px²)/4 in=326ppi(视网膜Retina屏)对于android手机,一个不确切的分法是,720 x 1280 的手机很可能接近 320 dpi (xhdpi模式),480 x 800 的手机很可能接近 240 dpi (hdpi模式),而320 x 480 的手机则很接近 160 dpi(mdpi模式)。
移动端APP界面设计与优化
![移动端APP界面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17a38e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3.png)
移动端APP界面设计与优化移动端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每一个APP,它的界面设计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个好的设计能够让用户感到愉悦,提高用户体验,从而增加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但是,怎样设计一款好的APP界面是需要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设计定位、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和优化方面来探讨移动端APP界面设计与优化。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任何一款APP之前,需要根据管理者和用户的需求来进行需求分析。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对APP的类型、功能、定位、用户、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产品的设计方向和产品用户群。
1. APP类型分析根据APP的类型进行需求分析非常重要。
目前常见的APP类型有社交、购物、游戏、新闻等,其中每一个类型的用户群体和操作习惯都不同。
对于社交类APP,需要突出互动性和个性化设计;对于购物类APP,需要突出商品特色和方便的支付流程;对于游戏类APP,需要突出游戏体验;对于新闻类APP,需要突出内容和阅读体验。
2. APP功能分析在需求分析中,还需要考虑到APP功能的分析,即确定APP需要实现哪些功能和怎样实现这些功能。
如果功能不足或者过多,都会对用户体验造成影响。
3. APP定位和用户定位APP定位是指APP要满足哪些需求和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它所面向的用户群体。
APP定位不同,设计也会有所不同。
用户定位是指APP的目标用户是哪些人群,其使用场景和习惯也会不同。
4. APP市场分析在需求分析中,需要进行市场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情况,了解对手在市场中的情况以及APP优化的重点,以便为设计提供更为准确的支持。
二、设计定位在完成需求分析之后,需要确定APP的设计定位,即是以什么为重心,从哪些方面来入手。
一个好的设计定位可以帮助设计者清晰地了解产品的思想、功能以及实现方案。
1. 设计元素选择在确定设计定位之后,需要选择设计元素。
设计元素包括色彩、字体、布局、图标等,这些元素需要与APP目标用户的习惯和使用场景相匹配。
版式设计在移动界面中的应用
![版式设计在移动界面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dc34f2998fcc22bdd10d13.png)
版式设计在移动界面中的应用作者:王燕艳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4年第21期【摘要】互联网的进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新手机品牌地不断兴起,让现在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像素越来越高,呈现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
为了减少界面的复杂程度,人们精简版面信息。
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界面的功能和交互上,信息框架也呈现出一种扁平化的趋势,尽量减少信息的层级,让用户能够更精准,更快速地获取到想要的信息。
UI设计上,也不断推成出新,从由苹果公司引领的拟物设计,过度到了如今简约至上的Metro风格。
虽然在移动应用中是以用户的操作和使用体验为主,但随着界面设计向扁平化Metro风格发展,版面设计中细腻的质感和光影可以进一步提升界面的品质感,从而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本文主要探讨版面设计在移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几种具体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版式设计移动界面界面设计1 版式设计简介根据版式设计原理,可以把版式设计分为以下常见的几种类型:骨骼型,满版型、上下分割型、左右分割型、中轴型、曲线型、倾斜型、对称型、重心型、三角型、并置型、自由型、四角型等[1]。
骨骼型是一种规范的理性的分割方法。
常见的骨骼有竖向通栏、双栏、三栏、四栏和横向通栏、双栏、三栏和四栏等。
一般以竖向分栏为多。
在图片和文字的编排上则严格按照骨骼比例进行编排配置,给人以严谨、和谐、理性的美。
骨骼经过相互混合后的版式,既理性、条理,又活泼而具弹性。
满版型的版面是用图片充满,文字一般是浮于图片上方。
图片较清晰的版面人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图片上,而现在有些满版型的版面会对图片做一些处理,比如模糊等,图片会起到一种烘托气氛的效果。
满版型给人以大方、舒展的感觉,是商品广告常用的形式。
上下分割型版面是将版面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图片和文字通常各占半个版面。
图片的部分通常传达一种比较生动的感觉,而文字部分则是作辅助说明或者理性分析。
左右分割型的版面与上下分割类似,也是把整个版面分成两部分,只是分割的方向不同。
移动应用开发中的用户界面设计优化分析
![移动应用开发中的用户界面设计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2250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2.png)
移动应用开发中的用户界面设计优化分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应用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而用户界面设计是一个移动应用在用户体验方面至关重要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个出色的用户界面设计不仅可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体验,还能帮助应用脱颖而出。
在移动应用开发过程中,掌握一些用户界面设计优化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分析几个关键的用户界面设计优化方面,帮助开发者们打造高质量的移动应用。
首先,界面的简洁性是设计优化的关键。
在移动设备上,屏幕空间有限,因此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用户界面至关重要。
简洁的界面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和操作应用,提升用户体验。
要实现简洁的界面设计,首先应该减少不必要的元素和功能。
只保留必要的信息和功能,避免界面的过度拥挤,让用户可以轻松找到所需内容。
同时,合理运用颜色、字体和图标,使界面元素清晰易懂,提高用户对应用操作的流畅性。
其次,移动应用的交互性也是用户界面设计优化的一个关键方面。
良好的交互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并增加用户对应用的粘性。
一个好的交互设计应该考虑用户的习惯和行为模式。
例如,通过使用常见的手势操作,如滑动、捏合和轻扫等,可以提高用户对应用的操作效率。
另外,合理布局按钮和操作元素的位置,避免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误点击和困扰。
同时,及时的反馈也是良好交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用户点击按钮后,应该立即给出反馈,如改变按钮的颜色或者显示加载状态,让用户知道他们的操作已被接收。
此外,为用户提供交互过程中的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快速上手应用。
此外,一个优化的用户界面设计还需要考虑移动设备的多样性和响应性。
不同的设备和屏幕尺寸可能会导致界面在不同的屏幕上显示效果不同。
为了保持良好的用户体验,开发人员需要在设计用户界面时,充分考虑不同设备的显示特性,并进行适配。
为了实现响应式设计,开发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媒体查询和可伸缩布局来适应不同屏幕尺寸。
此外,应该对图标和图片进行适当的压缩,以确保图像在不同设备上的加载速度和视觉质量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移动端界面设计的原则与技巧解析
![移动端界面设计的原则与技巧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db6c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b.png)
移动端界面设计的原则与技巧解析移动端界面设计是指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的应用或网页界面设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对移动端界面设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介绍移动端界面设计的几个原则和技巧,帮助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一、简洁一致的布局设计移动设备的屏幕相对较小,因此在设计移动端界面时,要保持简洁、一致的布局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确保界面元素的大小适中,不要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
其次,要避免过多的界面元素,只展示必要的内容,避免界面过于拥挤。
最后,要保持布局的一致性,统一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风格、颜色和字体,使整个界面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
二、注重可用性和易用性移动设备的操作方式与传统的电脑不同,用户更多地使用手指触摸屏幕进行操作。
因此,在设计移动端界面时,要注重可用性和易用性,使用户能够轻松地完成目标操作。
首先,要提供清晰简洁的导航菜单,方便用户浏览不同的页面或模块。
其次,要注意按钮的大小和间距,确保用户能够准确地点击到目标按钮。
最后,要合理运用手势操作,如滑动、捏放等,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
三、关注用户体验和视觉引导用户体验是移动端界面设计的核心,要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
首先,要借助视觉引导,引导用户进行操作。
例如,使用明亮的颜色或按钮的强调效果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其次,要合理安排界面中的元素顺序,根据用户的操作流程进行布局,使用户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界面的功能和操作方式。
最后,要注意反馈和提示,及时告知用户操作的结果或下一步的操作流程,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四、考虑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的适配性移动设备的屏幕尺寸各异,设计师在进行移动端界面设计时要考虑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的适配性。
首先,要采用响应式设计,使界面能够自适应不同屏幕尺寸,确保在不同设备上显示效果良好。
其次,要注意元素的相对位置和缩放比例,避免因屏幕尺寸不同而导致界面错位或比例失调。
2014年的ui设计风格总结
![2014年的ui设计风格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7f3b1b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e.png)
2014年的ui设计风格总结2014年的UI设计风格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UI设计也在不断演变。
2014年是UI设计领域的重要一年,其中的设计趋势和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将从平面设计、色彩运用和交互设计三个方面总结2014年的UI设计风格。
一、平面设计在2014年的UI设计中,扁平化设计成为了主流。
扁平化设计强调简洁、干净的外观,去除了过多的阴影和纹理,使界面更加直观和易于使用。
扁平化设计通过简化图标、按钮和界面元素的样式,使其看起来更加现代和时尚。
此外,2014年还出现了一些扁平化设计的变体,如半扁平化和材料设计。
二、色彩运用在2014年的UI设计中,色彩运用变得更加鲜明和大胆。
鲜艳的颜色被广泛应用于界面的背景、按钮和图标,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感觉。
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设计师选择了柔和和温暖的色调,给人一种舒适和温馨的感觉。
总体而言,2014年的UI设计中色彩运用更加多样化,注重创造独特和吸引人的视觉效果。
三、交互设计2014年的UI设计注重用户体验和互动性。
设计师开始更加关注用户的需求和行为,通过交互设计来提升用户体验。
在界面设计中,常见的交互设计包括滑动、下拉刷新、弹出式菜单和手势操作等。
这些交互设计不仅使用户界面更加直观和易于操作,还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总结起来,2014年的UI设计风格以扁平化设计为主流,注重简洁和直观的外观。
色彩运用更加鲜明和大胆,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
交互设计注重用户体验和互动性,通过各种交互设计来提升用户的参与感。
这些设计风格和趋势使得界面更加现代和时尚,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设计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因此,作为UI设计师,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设计趋势和技术发展,不断学习和进步,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论移动端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方法与发展方向
![论移动端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方法与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2f11f12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d.png)
论移动端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方法与发展方向前言小至一年级学生,大至中老年人,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的市场虽然已经接近饱和,但是手机端的移动应用程序的种类却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
最新数据统计,苹果App Store 在2008 年,只有500 个左右的初始应用程序,数日后下载量就已经达到上千万,2015年初,苹果公司在线应用商店App Store 下载量超过百亿次。
手机应用程序的发展势头由此可以看出是非常迅猛的,并且依然持续保持上升势头。
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以及4G 网络的普及,互联网行业的矛头也对准了手机应用程序开发的这一块大的市场,新兴的创业型企业也纷纷投入互联网这一领域。
如何在众多手机应用程序中脱颖而出,拔得头彩,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水准就是决定性的关键钥匙。
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的概念及设计要点1.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的基本概念所谓界面,也是媒介的一种,一般指两个或者多个物体之间不同的分界面,我们这里所说的界面是从人机学角度分析的界面,指的是人和机器之间传递信息,交换信息的媒介。
移动端的应用程序的界面就是指在手机端的应用程序的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
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的设计,是依据特定的需求,在所限定的移动设备界面大小的平面空间内,以数字、文字、图形、色彩、控件等多种视觉元素进行的合理安排和整合,将移动端应用程序的信息以及与它所需的多种视觉元素相关联,使应用的操作界面更加容易被用户理解并使用。
从而顺利的达到移动端应用程序设计的最初目的,完成预期的业务目的。
用户与移动端应用程序之间是否能实现信息的良好转达决定了一个移动端应用界面设计的成功与否。
2.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时需注意的要点说到移动端的应用程序,我们手机中已下载的种类就已经五花八门了,但人人都熟悉的一款移动端应用当属腾讯的QQ。
这种社交类应用软件都需要用户登录后才可以使用,所以一款移动端应用的登录界面的设计决定了用户使用这类软件的第一印象,也是决定了用户由访客变成目标用户的决定性的关键界面。
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与开发技术分析
![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与开发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18270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5.png)
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与开发技术分析现如今,移动端应用程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与开发技术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分析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与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的现状在市场上,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用户体验在应用程序成功与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与开发技术的需求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增长。
从用户界面的角度,现有的移动端应用程序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移动设备尺寸的限制在移动设备上,应用程序所占据的空间非常有限,UI 设计需要考虑小屏幕尺寸,选择简约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图标和按钮,以及最小化文本等。
2. 触控设备的交互需求与PC端应用程序不同的是,移动设备使用触控设备进行操作,而这种操作方式与键盘/鼠标的操作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
因此,UI 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在小屏幕上让用户快速而轻松地完成任务。
3. 多设备的适配性随着移动设备的种类与数量在不断增加,UI 设计也需要考虑如何适应来自不同尺寸的设备,并同时保证应用程序的一致性。
二、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的未来发展1. 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的趋势以往,移动端应用程序的设计都是为了抢眼夺人,现在的市场趋势则是更加注重实用性而不失美感,UI 设计主打精简、简单、直观的风格。
另一个新的趋势是可重用性设计(Reusable Design)。
这种设计方法将设计分为可重用和非可重用的两种,可重用的设计可以在以后的项目中被重复使用。
这种方法能够节省设计时间和工作量,提高效率。
2. 移动端应用程序界面设计的发展首先,更加智能化的设计会逐渐成为主流。
设计人员可以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快速自动生成设计元素,从而帮助设计师快速创建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设计。
其次,AR技术和VR技术的发展也助力了移动端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
这些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直观、形象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移动端界面设计分析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悄然袭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有大批设计力量涌入了移动端的设计领域中,这也说明了大家越来越重视用户在各个设备终端层面的体验。
在规划产品时,往往会把PC端和移动端的产品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思考。
然而,设备的多样性和产品形态的多样性为设计师们带来的既是更多的发挥空间,也同样是更大的挑战。
这些产品在设计之间有何不同?如何规划不同平台上产品的功能?设计时有哪些差异?2014移动端的界面设计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1.唯一主色调
2014年,追求极简设计风格,主色调可能只是选定一种色彩,然后调整透明度或者饱和度,(说得通俗些就是将色彩变淡或则加深),从而产生新的色彩,这样能够很好的表达界面层次、重要信息,并且展现良好的视觉效果。
这样的页面看起来色彩统一,有层次感。
当前上线的一些移动应用都采用极少的色彩,甚至放弃所有的颜色。
仅仅用一个主色调就能展现良好的视觉效果。
2.多彩色风格设计
Metro引领的多彩色风格是与唯一主色调形成对照关系的设计风格,多彩撞色更多的表现于多种纯色块的使用,就是很简单的纯颜色,只需要注意多彩配色的方式,就能得到很好的视觉效果。
多彩色拼接的设计风格,一屏式的页面排版布局,总体来说是时尚大气简洁的设计。
“多彩撞色”的概念,在2014年手机端仍会继续发展。
3.信息框架扁平化
在设计的表现形式上我们追求界面扁平,注重通过弱化视觉效果来强化应用的功能。
在移动设备上,过多的层级会使用户失去耐心而放弃对产品的使用。
而且移动端上页面小,没太多地方摆多层的tabs导航或者面包屑导航,就只剩下左上角的一个“返回”按钮作为导航了,可以一次接一次的深入,但跳转了三、四次后,再看左上角的“返回”按钮,你已经很难判断出将会返回到哪里了。
应该从信息架构角度,再进一步的去应用扁平化的设计理念,信息框架扁平化的目的是减少信息层级,追求信息到达用户的最短距离,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扁平化思想是一种让设计者在界面设计过程中减少信息层级的思想。
4.动态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设计是将枯燥繁琐的列表和文字转换为直观的饼图、扇形图、折线型、柱状图等丰富直观的设计元素,提高用户体验。
而且现今数据可视化不只是静态展现数据,用户希望通过互动及时获取数据流,若以动态效果来呈现,能多维度呈现给用户实时信息,同时能与用户形成互动,提高数据表现的趣味性。
动态数据可视化将更加强调数据转译实时更新的图形,以及动态的图形化表达。
5.移动端的视差效果
视差滚动是时下比较热门的网页设计技术,通过让多层背景以不同的速度移动来形成立体的运动视差效果,虽然纯属视觉效果,但不可否认在内容滚动时形成的视觉体验非常出色!视差效果在网站中的应用并不少见,若在移动应用中,是否也能运用一些精细的视差效果,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当用户在倾斜和移动屏幕时,视差能让用户在屏幕上看到如3D 一样的视觉效果,带来非常出色的感官体验。
6.分层结构
分层结构是通过动效扩展了屏幕空间,渲染出带有纵深感的层次,将操作区和内容区划分开,培养用户使用习惯,使人印象深刻,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种设计更专注于内容,更多的暴露信息,减少结构层级,操作高效。
7.迎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迎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主要为了让用户在操作中简单到极致。
用户不喜欢经常重复性输入一些信息,如个人账号,安全信息,操作习惯,下次操作行为等,这些占用了用户完成其他重要任务的时间。
尽量减少用户的输入,并且用户在输入时可以给出适当的参考。
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对移动应用的整体布局进行重新策划,使得简单、简单、再简单、简单到极致,通过清晰的流程和界面,让用户减少对应用的思考以及寻找的时间;让准确的色彩和表述减少用户心理斗争的时间。
8.提供明确的导航
导航在移动界面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导航的主要作用在于:告诉用户,我在哪?我去过哪?我可以去哪?我怎么去哪?我去哪能干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导航的作用。
明确的导航设计,可以增强用户的体验,让用户直接在主界面就可以看到对应子界面中的信息,减少用户盲目的操作。
在任何地点都能回到主界面或退出应用,因此导航上的每个操作对用户来说应是符合逻辑的,用户能够较容易了解它要表达的信息与情感。
9.主操作栏的内容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三项
主操作栏的作用是为了把最重要的内容展示给用户,过多的内容会对用户造成干扰。
因此简洁的主操作栏便于用户的使用和了解,并且减少用户发生错误选择的可能性。
操作栏上的操作按钮一般用来展示最重要、常用,而且频繁使用的功能操作,比如移动端界面左上角的返回按钮。
10.以用户为中心
用户总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方法理解和使用移动端,所以从用户的观点考虑,想用户所想,做用户所做成了设计师们的设计考量标准之一。
比如用户在没联网的情况下发送信息或发表评论,相应的内容会自动保存在手机端,联网后只需重新发送即可,不需要重新输入内容。
11.合理的用户引导
由于手机界面的承载能力有限,产品功能的不断膨胀,必须要在用户打开应用之后告知他某些新奇的功能,引导他完成某些主要任务流程,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应用的使用方法,让用户快速体验到应用的乐趣,激起用户对功能的尝试欲望。
引导语句必须简短,聚焦在最重要的任务上,减少用户的思考时间,让用户不至于迷失在陌生应用中不知所措。
同时也要避免接连不断的展示引导信息,这样不仅会产生短期加重记忆方面的问题,而且会让新用户觉得你的应用过于复杂,望而生畏。
12.拟真动态
将现实中的运动现象简化抽象,形成了移动端中一些蛮有特色的动画效果。
比如天气应用中,全屏的气象动画优雅而逼真,洋洋洒洒的雪粒、悠然飘浮的云朵、划破天际的闪电传达出一种独特的表现力,给用户更完整,更真实以及更具趣味的感官体验。
13.尽量使用图形元素
众所周知,图形相较于文字更易于记忆和了解。
最合理的方式是:“恰当的图形元素+简短的文字”,并整合到一个展示层面上,这种方式既有利于用户阅读,也可以使多步骤的流程更直观、易懂、易记忆。
采用的图形尽量简单易懂,形象具体。
避免让人产生歧义的图标,因为这样反而会误导用户,损失设计交互体验。
比如圆形是最容易让人觉得舒服的形状,尤其是在充满各种方框的手机屏幕内,增加一些圆润的形状点缀,立刻就会增加活泼的气息,徒增好感。
移动界面运用圆形选项按钮来设计,让选择变得专注而明确,又不刻板老套。
总结:
移动端的设计根据不同产品的战略和具体情境,设计要进行灵活变化。
其提倡的核心原则就是从用户出发,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文对移动端界面设计进行粗浅的分析,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帮助,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也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