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势及其展望与对策(1990-2000)
应用文-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
![应用文-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0deea9eb8f67c1cfad6b8a9.png)
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r\n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xa0\xa0自1991年以来,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持续增长。
2000年全球国际投资达到最高点1.38万亿美元,此后经历了三年下降。
2004年开始回升,2006年达到1.3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
国际预计,2007年增速有所回落但全球跨国并购已达58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预计全年总流量将达1.4万亿美元。
国际投资出现新特点:\xa0\xa0(一)发达国家仍是引资的主力。
国际投资流量很多,钱都流到了发达国家。
以2006年为例,发达国家吸收的外资增长了40%,国际投资吸收美国是第一名,达1700亿,英国第二,第三名是法国,第四名是中国,全部资金流量的不到40%流入发展中国家。
所以说,不是有钱的地方往没钱的地方流,是有钱的地方往有钱的地方流。
发达国家既是外资的提供者,又是外资的吸收者,2006年发达国家提供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总流量的80%,且其中一半来自欧盟。
过去人们总认为钱多的地方往钱少的地方流,而实际上往往是跨国公司多的国家互相流动,流出的多也吸收的多。
\xa0\xa0(二)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上升较快。
近20年来,全球跨国公司投资更多面向服务业,其比重在不断上升。
到21世纪初,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已从50%上升到60%,特别是以服务外包为主要形式的跨国公司和跨国转移,成为服务业跨国投资的重要形式。
服务业外包市场容量不断扩大,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技术的,这些领域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为可贸易产品,这一行业也就成为可贸易的行业。
因此,这一行业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引起了跨国公司的关注。
服务外包的来源地主要是欧、美、日,美国占最大的比重是2/3,承接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接受的是制造业的外包业务,特别是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大量发展都是因为接受了制造业的转移和制造业外包。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是服务外包,承接最多的虽然是亚洲,但并不是中国,而是印度、菲律宾等国。
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word精品文档7页
![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word精品文档7页](https://img.taocdn.com/s3/m/8b89e4880c22590102029dd1.png)
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自1991年以来,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持续增长。
2000年全球国际投资达到最高点1.38万亿美元,此后经历了三年下降。
2004年开始回升,2006年达到1.3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
国际组织预计,2007年增速有所回落但全球跨国并购已达58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预计全年总流量将达1.4万亿美元。
国际投资出现新特点:(一)发达国家仍是引资的主力。
国际投资流量很多,钱都流到了发达国家。
以2006年为例,发达国家吸收的外资增长了40%,国际投资吸收美国是第一名,达1700亿,英国第二,第三名是法国,第四名是中国,全部资金流量的不到40%流入发展中国家。
所以说,不是有钱的地方往没钱的地方流,是有钱的地方往有钱的地方流。
发达国家既是外资的提供者,又是外资的吸收者,2006年发达国家提供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总流量的80%,且其中一半来自欧盟。
过去人们总认为钱多的地方往钱少的地方流,而实际上往往是跨国公司多的国家互相流动,流出的多也吸收的多。
(二)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上升较快。
近20年来,全球跨国公司投资更多面向服务业,其比重在不断上升。
到21世纪初,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已从50%上升到60%,特别是以服务外包为主要形式的跨国公司和跨国转移,成为服务业跨国投资的重要形式。
服务业外包市场容量不断扩大,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这些领域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为可贸易产品,这一行业也就成为可贸易的行业。
因此,这一行业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引起了跨国公司的关注。
服务外包的来源地主要是欧、美、日,美国占最大的比重是2/3,承接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接受的是制造业的外包业务,特别是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大量发展都是因为接受了制造业的转移和制造业外包。
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与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edab8471fe910ef12df88e.png)
国际直接投资资料国际直接投资概述国际直接投资是与国际间接投资向对应的概念,是指为了在国外投资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和企业经营管理权而进行的在国外直接建立企业或公司的投资活动。
国际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相比,具有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和跨国性的重要特点。
具体表现在: (1)国际直接是长期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不同于短期资本流动,它要求投资主体必须在国外拥有企业实体,直接从事各类经营活动。
(2)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本的国际转移和拥有经营权的资本国际流动两种形态,即有货币投资形式又有实物投资形式。
(3)国际直接投资是取得对企业经营的控制权,不同于间接投资,他通过参与、控制企业经营权获得利益。
当代的国际直接投资又有以下几个特点:规模日益扩大、由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日趋活跃、区域内相互投资日趋扩大、国际直接投资部门结构的重大变化、跨国并购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形式等等。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因对向流动趋势减缓而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其主导方向是:在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与市场潜力成为吸引国际投资的重要因素。
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又开始有所下降,但累计总额却在不断扩大。
,在经历了连续几年下降之后,近来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终于停止了这种下滑势头而缓慢增长。
1.国际直接投资缓慢增长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规模在2000年达到1.4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峰后,以后处于下滑状况。
导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规模下降的直接原因,依然是跨国并购活动的低迷。
2003年全球企业跨国并购规模仅为2970亿美元。
由于统计方法的问题,从统计上尚难以通过并购金额计算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但跨国并购金额的减少还是十分清楚地反映出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总规模的下降。
进入2004年后,国际直接投资持续的下滑趋势终于开始转变,而这一趋势也首先通过跨国并购规模的增加反映出来。
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和
![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和](https://img.taocdn.com/s3/m/403ed129ccbff121dd3683a0.png)
美国、欧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比较稳定。 欧盟具有稳定的投资地域分布。美国,欧盟内部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分布也比较稳定。欧洲、美国、亚洲 和拉丁美洲一直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 三者对外直接投资相同之处:1、传统产业地位依旧突 出;2、服务业逐渐成为新的热点,技术在服务业对外 直接投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并购是当今对外直 接投资的基本方式。 三、北美、欧盟、亚太三大经济圈内部投资加强 四、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有所增长
19世纪60-70年代,主要是以间接投资为主,但是,那 时已经有了直接投资的形式。主要投资在铁路修建、 矿业的开采。是典型的发达国家向不发达的国家纵向 一体化直接投资。但是,在不发达的制造业主要是发 达的国家之间的横向直接投资。例如,1914年美国制 造业公司所选择的国家87.9%集中在发达的国家,英 国的比例为73.7%,大陆欧洲则为81%。
1995-2000年全球跨国并购额 1995 1996 国家∕地区 发达国家 欧盟 美国 日本 164.6 75.1 53.2 0.5 188.7 81.9 68.1 1.7 34.7 0.7 9.7 20.5 0.4 3.6 227.0
1997 234.7 114.6 81.7 3.1 64.6 1.7 18.6 41.1 0.4 5.5 304.9
特点
1、对外投资来源的国别发生变化较大变化。 2、对外扩张的企业大多为技术先进的新兴工业。 3、国际卡特尔分割市场。 4、东道国贸易关税保护措施迫使企业向外扩张 5、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总量中的地位出现下降。 6、产业进入指向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第一产业部门向 制造转移。 7、20世纪最重要支柱产业和最大的跨国公司主要是在这 个时期奠定其国际化基础的。 8、由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的投资同时存在。
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cda300879563c1ec5da7161.png)
2008年财富500强前10名
公司名称 1 2 3 埃克森美孚 沃尔玛 雪佛龙 总部所在地 美国 美国 美国 主要业务 炼油 零售 炼油
4
5 6
康菲
通用电器 通用汽车
美国
美国 美国
炼油
多样化工业 汽车
7
8 9 10
福特汽车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惠普 瓦莱罗能源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汽车
电话电报 计算机 炼油
按海外资产排名世界最大10家跨国公司 2005-07-07 13:18 商务部政研室
18
2002年财富500强前10名
公司名称 1 2 沃尔玛 埃克森美孚 总部所在地 美国 美国 主要业务 零售 炼油 营业收入
(百万$)
219812 191581
3
4 5 6 7 8 9
通用汽车
英国石油 福特汽车 安然 戴姆勒-克莱斯勒 英荷壳牌石油 通用电气
43
中国与服务外包
中国开展服务外包有着极大的潜力,包括政 局稳定、投资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人 力资源丰富且低廉等。2005年3月,美国 《CIO Insight》杂志公布了2005年 《全球外包报告》,综合考虑外包东道国的 成本与风险因素后,2005年全球外包指数 印度名列第一,中国列第二位。而未来外包 指数(2015年),中国名列榜首,将成为 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外包提供国。
Hale Waihona Puke 我国企业进入500强2005年 企业 中国石化 国家电网 中国石油天然气 中国人寿 中国移动通讯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电信 中化集团 宝钢集团 中国建设银行 排名 31 40 46 212 224 229 262 287 309 315 2006年 企业 中国石化 国家电网 中国石油天然气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移动通讯 鸿海精密 中国人寿 中国银行 和记黄埔 中国南方电网 排名 23 32 39 199 202 206 217 255 259 266 2007年 企业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天然气 国家电网 鸿海精密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移动通信 中国人寿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南方电网 排名 17 24 29 154 170 180 192 215 230 237
当今世界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当今世界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应该采取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22bc7b20912a216147929de.png)
2、欧盟对华投资继续保持全面增长。 3、美国对华投资合同外资金额呈增长态势,但新设
企业数和实际投入金额为负增长。 4、外商通过部分自由港对华投资金额有较大增幅
增长。
排名情况
1、2005年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 额计)依次为:
(四)2004年以来的事实已经表明,世界直接投资 正在恢复增长。
(五)当前世界直接投资趋势的几个明显特征: 1、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的国际投资继续稳步
增长,占了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大部分。 2、股权购置成为了投资方式的重要形式。 3、各国和各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4、科研开发成为了投资方向的发展趋势。 5、加工制造业仍保持最重要的地位。 6、基金成为了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
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次 国香日韩美新台德荷英法
加 家港本国国坡湾国兰国国
2、截止2005年底,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使用外 资额排序)情况如下表:
国家
香港
金额
(亿美元)
2889 .48
比重 (%)
46.42
国家
金额
(亿美元)
新加坡 289.56
比重 (%)
4.65
台湾 621.19 9.98 英国 132.87 2.13
1、年度发展不平衡。
山西省吸引FDI情况1985-2005 单位:
45000
万美元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江苏省吸引FDI情况1990-200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9fb649d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f.png)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发展趋势:- 规模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增加,从2002年的约3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约1400亿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 结构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将逐渐优化,从过去主要集中在资源领域的投资,逐渐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领域扩展。
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 区域分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将更加均衡。
过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等。
未来,中国将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 投资主体多元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将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外,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也将成为重要的投资主体。
2. 政策展望:-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将继续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这包括提供财税优惠、简化审批程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保障。
- 促进投资便利化: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投资便利化改革,简化外汇管理、放宽市场准入等,降低企业投资的成本和风险,提高投资效率。
- 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中国将加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和风险防控,防范企业投资中的风险,保护国家安全和企业利益。
- 推动国际合作: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总体来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将保持增长态势,结构将逐渐优化,区域分布将更加均衡,投资主体将更加多元化。
政府将继续出台支持政策,推进投资便利化改革,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推动国际合作。
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浅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策略
![浅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27d3eb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1.png)
浅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策略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持续增长,其中,以追求原材料、开辟市场和实现规模经济优势为主要动力。
迄今为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领域和投资主体已经逐渐多元化。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企业风险管理不足、政府引导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和挑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主要来自于资本实力和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而在面临国际投资环境和外部风险时,我国的投资企业仍面临管理日益复杂、政策规范缺失等挑战。
因此,需要注重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政策补充,把握对外投资的节奏和规模。
三、对外投资的时机选择和战略规划对外投资的时机选择需根据企业的内部实力、外部市场的机会、资本市场的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
同时,企业还需要意识到,对外投资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风险,需要设计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
在对外投资时,需要综合运用市场、财务和管理方面的手段,全面设计投资战略规划。
四、发挥对外投资的经济利益对外投资不仅有助于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化发展,还可以带动国内的供应链和扩大就业。
同时,开展对外投资也有助于通过学习国外的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因此,发挥对外投资的经济利益是实现对外投资的必要环节。
五、加强对外投资的监管和政策支持加强对外投资的监管和政策支持是保障我国对外投资安全和稳定性,最大化发挥对外投资的优势的关键。
需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评估和审批,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应对投资中的风险。
以下是五个关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案例的分析:1、中国海外投资和服务中心在约旦设立了海外服务平台。
这是一项促进我国企业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一平台将为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提供投资、法律和营销服务,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持。
2、宝马集团在中国投资了多项研发和制造项目。
这些项目致力于开发全球市场的高品质汽车产品。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831db10a8114431b90dd84d.png)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应对策略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应对策略姓名:梁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刘崇仪 20020401 论文摘要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
国际投资,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在不断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
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流向和结构的迅速变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国际竞争力乃至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和利用外资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重要战略之一。
实施这一战略,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经济建设中资金不足及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进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
据对外经贸部门最新统计,截止2001年6月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76318个,协议外资金额7101.2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693.15亿美元。
但近几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呈徘徊和下滑态势,利用外资结构调整缓慢,经济效益滑坡,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相应减弱。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如何调整我国引进外资政策,与wTO规则相衔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提高外资利用效益,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合理引进外资只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对外直接投资。
宏观层面上,我国在资金、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并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方面实力不断增强,某些行业的某些企业确实具备了跨国投资的比较或绝对优势,如首钢、中化、中信等公司在海外的跨国投资就非常成功。
但必须承认这是低水平上的快速发展,无论在经营方向、市场战略、经营成本还是投资规模以及资产结构方面,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仍有天壤之别。
过去我们主要开放市场、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并提高产业梯次,今后理应借助已取得的成就主动出击,;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实行跨国经营。
当今世界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1)-PPT文档资料
![当今世界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1)-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7d878687cd184254a353530.png)
六、政府在投资促进工作中应当 扮演什么角色
(一)、政府包办代替是不行的,但没有政府行为是万 万不行的。
(二)、政府应当负责制定当地的投资促进发展战略。 (三)、改善和创造投资环境,使其更适合国外投资者
的需求。 (四)、提升服务效能是政府吸收外资的重要职能。
1、亚洲十国/地区新设立企业数和合同外资金额均 有增长,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有所下降。
2、欧盟对华投资继续保持全面增长。 3、美国对华投资合同外资金额呈增长态势,但新设
企业数和实际投入金额为负增长。 4、外商通过部分自由港对华投资金额有较大增幅
增长。
பைடு நூலகம்
排名情况
1、2005年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 额计)依次为:
(五)当前世界直接投资趋势的几个明显特征: 1、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的国际投资继续稳步
增长,占了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大部分。 2、股权购置成为了投资方式的重要形式。 3、各国和各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4、科研开发成为了投资方向的发展趋势。 5、加工制造业仍保持最重要的地位。 6、基金成为了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
1、年度发展不平衡。
山西省吸引FDI情况1985-2005 单位:
45000
万美元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江苏省吸引FDI情况1990-2005
单位:亿美元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85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近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走势、问题及战略分析
![近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走势、问题及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0c7c5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a.png)
近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走势、问题及战略分析一、国内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与特点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国际地位的突显,国内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其中以美国、香港和新加坡等为主要目的地。
同时,对外投资呈现出了政府与企业同时参与、以资源和产业链布局为主、绿色投资为新方向等新的特点。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初期的快速增长中也受到了一些问题的制约。
主要问题包括投资风险较高、企业规模较小、海外资源配置不充分、外汇管制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加强风险管理、优化投资结构、加强海外平台建设等多种对策。
三、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与帮助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小企业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
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政府应加大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为其拓展海外市场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对外投资绿色化方向探索近年来,全球各国已经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绿色投资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针对这一趋势,我国应积极探索绿色投资的方向,发挥金融渠道等多种方式,为绿色投资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支持。
五、优化国际投资环境在国际投资中,我国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采取合适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国际投资环境的优化和改善,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接下来,我们对近年来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案例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国家对外投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中国企业收购意大利意达集团近年来,中国企业对欧洲市场投资的案例数不胜数。
而中国建筑企业中能集团收购意达集团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此次收购尤为重要,因为这是首次中国企业收购欧洲传统建筑企业。
同时,此项收购协议中涵盖海外产能协同布局、聚焦能源和环保等多个方面。
这表明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展现出了业态和产业方向的多样性。
二、境外煤炭企业并购实现海外资源的布局是我国能源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特点及我国政策建议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特点及我国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e2ed0d7360cba1aa811da67.png)
宏观经济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特点及我国政策建议程伟力 张亚雄[内容提要]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下滑,发达国家尤为突出。
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但从增量和发展趋势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改变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发达国家限制外资的政策也有所松动。
我国应抓住有利时机,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同时,加快我国海外并购与投资步伐,借鉴国际经验、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机构,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提供服务。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特点 理论 对策一、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1.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下滑,发达国家尤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跨国公司暂停或放弃海外投资的计划;非洲资源开发因外资撤离而停滞,拉美地区也受到部分跨国公司撤资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下滑。
由于发达国家是金融危机的重灾区,问题尤为突出。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2008年国际直接投资下降21%,2009年又降39%;其中发达国家吸收的投资下降41%,发展中国家下降39%。
2009年美国仍为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总额为1370亿美元,但比2008年下降57%;英国仅吸收70亿美元,降幅高达92.7%;日本也大幅减少了55.7%。
相比之下,我国去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从世界第六位跃居第二,为900亿美元,下降幅度仅为2.6%。
2.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从总量上来看,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
以法国为例,2009年吸收国际直接投资65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
其中68%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来自欧洲企业,19%来自北美企业,l0%来自亚洲企业;德国以113个投资项目名列第一,美国以l06个项目位居第二,意大利和英国分别以56个项目和39个项目名列第三、第四。
当前发达国家对外投资以独资为主,大多采取并购的形式,谋取垄断地位的倾向没有改变。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344dd2c5ef7ba0d4b733b9f.png)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下滑,发达国家尤为突出。
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但从增量和发展趋势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改变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发达国家限制外资的政策也有所松动。
本文对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特点;趋势;时机一、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一)、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从总量上来看,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
以法国为例,2009年吸收国际直接投资65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
其中68%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来自欧洲企业,19%来自北美企业,l0%来自亚洲企业;德国以113个投资项目名列第一,美国以l06个项目位居第二,意大利和英国分别以56个项目和39个项目名列第三、第四。
当前发达国家对外投资以独资为主,大多采取并购的形式,谋取垄断地位的倾向没有改变。
以我国为例,新设独资项目占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2年的65%上升到近年的80%,而原有的合资企业独资化的趋势比较明显。
(二)、从增量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改变国际直接投资格局由于金融体系受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较小、外汇储备富余,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洲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并没有停滞。
毕马威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在发达国家的并购活动大幅增加。
2009年下半年,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的交易额为354亿美元,是上半年交易额的两倍多。
同期,发达国家并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活动继续降温,交易额183亿美元,萎缩近1/4。
事实上,发达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并购活动自2007年底以来持续下降,目前还没有企稳的迹象。
(三)、跨国并购明显上升,“绿地投资”继续下降2010 年,全球跨国并购较上年增长了37%,其中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额增加了一倍。
当今世界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27页文档
![当今世界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27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960df5aec3a87c24128c448.png)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当今世界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
![当今世界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856c9e176eeaeaad1f330d8.png)
企业数和实际投入金额为负增长。 4、外商通过部分自由港对华投资金额有较大增幅
排名情况
1、2005年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 额计)依次为:
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次 国香日韩美新台德荷英法
加 家港本国国坡湾国兰国国
1、年度发展不平衡。
山西省吸引FDI情况1985-2005 单位:
45000
万美元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江苏省吸引FDI情况1990-2005
单位:亿美元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85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 要认真地研究投资者,做到知己知彼。
(一)把我能创造什么投资环境变为投资者需要什么 投资环境。
影响投资选址决策的关键地区因素
投资选地址最关键因素—世界500强企业调查结果
政治稳定程度
42%
熟练劳动力资源
30%
通讯基础设施
24%
技术发展情况
21%
投资成本
20%
原材料成本
19%
政府参与程度
(五)当前世界直接投资趋势的几个明显特征: 1、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的国际投资继续稳步 增长,占了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大部分。 2、股权购置成为了投资方式的重要形式。 3、各国和各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4、科研开发成为了投资方向的发展趋势。 5、加工制造业仍保持最重要的地位。
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趋势和我国对策建议
![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趋势和我国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823952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4.png)
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趋势和我国对策建议
江小涓
【期刊名称】《国际贸易》
【年(卷),期】1993()1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这些因素中,低工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技术水平、工业基础、需求规模和市场体系发育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显著增强,并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趋势和我国对策建议》一文作者指出:中国要想在这种变化着的环境中继续吸收较多的国际直接投资,需要在上述方面形成、改善和强化我们的优势。
否则,在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竞争中,我国将处于被动地位。
【总页数】4页(P26-29)
【关键词】国际投资;中国;对策
【作者】江小涓
【作者单位】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1.6
【相关文献】
1.我国对拉美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及对策建议 [J], 李辉;吴笛;
2.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与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对策 [J], 廖小玲
3.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J], 刘宝宏;程永晨;
4.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J], 杨璐;杨玲;
5.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J], 施张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当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6184c3dd3383c4bb4cd274.png)
当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当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给我国吸收外资带来机遇和挑战。
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持吸收外资持续稳定增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跨国直接投资回升促进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一)跨国直接投资从2004年起重拾上升轨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较快增长,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步伐加快,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进入“黄金发展期”。
2000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达亿美元,达到30年来的顶峰。
但受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影响,2001年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连年下降,2003年跌至5600亿美元,创近年来的新低。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跨国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善,从2004年起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开始回暖。
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2004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达611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9%.该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各国投资促进机构,均认为2004-2007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将保持恢复性增长,重拾上升轨道。
(二)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向是继续向发展中国家分流在跨国直接投资中,发达国家始终占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增长势头迅猛。
2003年流入发达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尽管仍达3670亿美元,但已比2002年减少了25%.其中,流入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仅300亿美元,减少53%,处于12年来的最低水平。
而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则不断上升,达1720亿美元,增长9%.(三)跨国直接投资的热点是亚洲、中东欧等一些新兴国家近年来亚太地区一直是跨国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中东欧和非洲发展潜力较大。
2003年流入亚太地区的跨国直接投资达1070亿美元,增长14%;流入非洲的跨国直接投资达150亿美元,增长28%.2003年流入中东欧的跨国直接投资降至210亿美元,减少48%,;而流入其他地区,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跨国直接投资则连续四年下降,2003年降至500亿美元,减少3%,是自1995年以来吸收跨国直接投资的最低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势及其展望与对策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刘昌黎一、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一)国际直接投资新发展的概况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直接投资曾出现过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
1985-1989年,按国际收支统计(下同),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3%,大大超过了80年代前期的6%。
90年代前期,因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在1991和1992年曾连续2年下降,直到1993年才又重新扩大。
1990-1995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由2337亿美元增加到3552亿美元,对内直接投资(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由2337亿美元增加到3311亿美元,分别增加了51.0%和40.7%。
1996年以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明显加快,投资规模也空前扩大了。
1999年,世界对外、对内直接投资都首次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2000年又分别达到了11499亿美元和12708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加了2.23倍和2.89倍(参见表1)。
1998和1999年是国际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2年,这2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增加了52.8%和40.3%,对内直接投资分别增加了44.9%和55.2%。
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虽然明显下降,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14.3%,对内直接投资增加了18.2%,但其投资额分别增加了1441亿美元和1958亿美元,仍然是历史上第三个增加额最大的年份。
(二)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国际直接投资一直是以发达国家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这种情况在90年代也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美、日、欧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却呈现出很大差异。
其中,美国尤其是西欧继续发挥了国际直接投资主角的作用,而日本则一直是处于停滞下降的状态,没有什么作为。
从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看,发达国家投资额由1990年的2225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0463亿美元,增加了3.70倍,略低于世界平均的3.92倍。
结果,同期发达国家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就由95.2%略降至91.0%。
其中,美国由300亿美元增加到1524亿美元,增加了4.08倍,占世界的比重由12.8%提高到了13.3%;欧盟由1321亿美元增加到9291亿美元,增加了6.03倍,占世界的比重由56.5%提高到了80.8%;日本由505亿美元减少为315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由21.6%下降到了2.7%。
在欧盟中,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投资额分别由193亿美元、348亿美元和242亿美元增加到2604亿美元、1695亿美元和520亿美元(其中1999年为1098亿美元),分别增加了12.49倍、3.87倍和1.15倍(3.54倍);比利时·卢森堡(BL)1997年前投资额一直在200亿美元以下,1999年骤然增至1203亿美元以后,2000年又进一步增加到了前所未有的2037亿美元,约相当于1990年的32.3倍。
在对内直接投资方面,发达国家受资额从1990年的1698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0052亿美元,增加了4.92倍,略高于世界平均的4.44倍。
结果,同期发达国家占世界对内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由72.7%提高到了79.1%。
其中,美国由479亿美元增加到2877亿美元(1999年3010亿美元),增加了5.01倍(5.38倍);欧盟由977亿美元增加到7828亿美元,增加了7.01倍;日本由18亿美元表1 1990-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情况(各国国际收支统计,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日〗日本贸易振兴会编《日本贸易振兴会投资白皮书》,1993、1998、2002年版。
增加到82亿美元(1999年123亿美元),增加了3.56倍(5.83倍)。
在欧盟中,德国、英国、法国的受资额分别由25亿美元、324亿美元和132亿美元增加到1892亿美元、1340亿美元和541亿美元,分别增加了74.68倍、3.14倍和3.10倍;比利时·卢森堡1998年前一直在200亿美元以下,1999年骤增加到1330亿美元以后,2000年又进一步增加到了前所未有的2085亿美元,约相当于1990年的25.9倍。
(三)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主要是接受来之发达国家的投资,至于对外直接投资,投资一直规模很小,直到90年代才有了明显的发展。
1990-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由178亿美元增加到995亿美元,增加了4.59倍,高于世界平均的3.92倍。
结果,同期发展中国家占世界的比重由7.6%提高到了8.7%。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基本上是以亚洲“四小”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其中,中国香港尤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95-2000年,亚洲“四小”的投资额由350亿美元增加到790亿美元,增加了1.26倍;其中中国香港由250亿美元增加到630亿美元,增加了1.52倍。
同期,亚洲“四小”占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由71.4%提高到了79.4%,其中中国香港由51.0%提高到了63.3%。
在对内直接投资方面,发展中国家受资额由1990年的338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402亿美元,增加了6.11倍,高于世界平均的4.44倍。
结果,同期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对内直接投资的比重由14.4%提高到了18.9%。
发展中国家对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东亚和中南美。
1990-2000年,东亚由176亿美元增加到1298亿美元,中南美由60亿美元增加到862亿美元,分别增加了6.38倍和13.37倍。
同期,前者占发展中国家对内直接投资的比重由52.1%提高到了54.0%,后者由17.8%提高到了35.9%,二者合计由69.9%提高到了89.9%。
1997-1999年,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东亚对内直接投资曾一度处于停顿的状态,而中南美在此期间则发展迅速,1998、1999年的受资额都超过了东亚。
中国受资额1997年增加到442亿美元后,已连续3年处于徘徊状态,2000年下降为为384亿美元。
东盟受资额1997年增加到163亿美元后,也连续3年处于下降之中,2000年下降为63亿美元,比1990年还减少了1亿美元。
亚洲“四小”受资额由1995年的183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850亿美元,增加了3.64倍,其中中国香港由62亿美元增加到644亿美元,增加了9.39倍。
(四)主要投资国、受资国地位的变化90年代,世界主要投资国、受资国的地位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看,美国自1992年取代日本,重新夺回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大国的地位以来,到1998年连续7年独占鳌头。
相比之下,日本在1990、1991年虽连续2年位居世界第一,但自1992年下降到第五位以后,其国际直接投资地位就一直是下降的趋势,1998年列第八位,2000年列第十二位。
1999年以后,英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异军突起,迅速上升为世界主要对外直接投资大国。
其中英国连续2年高踞榜首;比利时·卢森堡1999年跃升到第三位,2000年又跃升为到第二位;法国在多年保持第四位,2000年又跃居到了第三位(参见表2)。
注:B L为比利时、卢森堡。
资料来源:〖日〗日本贸易振兴会编《日本贸易振兴会投资白皮书》,1992、1995 、1999、2002年版。
从对内直接投资方面看,美国一直是世界第一。
英国仅次于美国,多年来也一直是世界主要受资大国之一,其中1990和1998年都列第二位,1999和2000年分别列第三、第四位。
比利时·卢森堡1999年跃居为第三位,2000年又跃居到了地二位。
中国1993-1997年曾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二受资大国的地位,1998年仍居世界第三位。
1999和2000年,中国排名虽分别下降为第七、第八位,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受资国。
二、国际直接投资新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一)国际直接投资新发展的原因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90年代以来,以生产国际化、全球化为中心,世界经济全球化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新经济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大潮,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势头和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都大大加快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国际转移以及其企业国际化、全球化的步伐。
由此,国际直接投资就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世界性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特别是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有了很大的发展。
到2000年末,正式生效的区域内和两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已有107个。
其中,欧盟不仅是世界上贸易投资自由化程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区,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以后,又在金融自由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西欧金融资本市场的统一,从而为国际直接投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极为宽松有利的环境。
3.双边投资协定的迅速增加。
在关贸总协定和WTO积极制定全球投资规则的同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都积极签署了以保护外国投资为主要内容的双边投资协定。
截至2000年末,全球双边投资协定已达1941个,其中80%以上都是90年代后签订的,仅2000年就签署了84个。
截至2001年6月,已签订双边投资协定最多的国家是德国,共与125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以下是中国99个,英国96个,法国92个,荷兰79个,韩国65个、马来西亚65个,印度尼西亚55个,美国44个,越南41个,菲律宾32个,泰国31个。
90年代后期新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不仅迅速增加,而且还普遍制定了更为宽松自由的投资规则。
例如,2001年11月达成协议、今年3月正式签字的日韩投资协定,除国民待遇外,还写进了了不许对投资规定出口义务和当地生产比例等条款。
4.世界性改革开放的发展。
改革开放现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其核心是在市场经济化的基础上全面开放市场。
其中,发达国家以自由化为口号,全面放宽规制,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商品市场、金融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的自由化。
发展中国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自由化的口号,也大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放宽了对外商投资领域和出资比例等方面的限制。
5.世界性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发展。
发达国家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进行财政改革为目标,以通信、电力等公共事业和石油工业等基础产业为中心,进一步掀起了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浪潮。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民营化相继发展起来了。
1997年,世界各国转让国有企业的金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575亿美元,1999年仍为144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