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及翻译观沧海【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赏析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摆列,高耸耸立。
周围是葱翠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摇动,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吼叫,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起落起落,忧如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有幸得很,美好特别,让我们尽兴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闻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荒僻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望给明月,希望能素来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朝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哪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广阔,顺水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渐渐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味。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气夜晚,一群乌鸦落在枯藤围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彩,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咏雪【作者】刘义庆【朝代】南北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课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课文翻译《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咏雪》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论语十二章》1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全翻译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叹曰:“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何苦而不平?”杂曰:“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计不可阻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之明也。
且焉置土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手,叩木之口,能说其志乎?如彼石也,若可移动,则吾举而扬之;若不可移动,则吾去而之他。
何至于是?愚公之妻曰:“公等众人,何其愚也?吾闻之,人力有穷,而山无穷也。
以吾之力,虽不能毁山之一毛,然吾能使其不增,则山自平。
”愚公从之。
自此,愚公之家无山不至,无石不削。
而河曲之山,自愚公移山以来,未尝增其高。
河曲智叟闻而笑之,曰:“愚哉,愚哉!移山者,移山也,非移心也。
吾观愚公之心,固未尝有移也,而何至于此?”愚公叹曰:“子之见固陋也,吾闻之,移山者,移山也,非移心也。
吾之心,固未尝有移也,而子何所见而笑我哉?”河曲智叟无以应,而心服之。
余闻之,智叟之所以笑愚公者,以其不能移心也。
然而愚公之心,未尝不欲移山,但以力不能耳。
若能移心,则移山之志,固不难矣。
故曰:“志者,气之帅也;气者,志之使也。
志者,志之主也;气者,气之主也。
志者,志之根也;气者,气之根也。
志者,志之原也;气者,气之原也。
志者,志之本也;气者,气之本也。
志者,志之宗也;气者,气之宗也。
志者,志之主也;气者,气之主也。
志者,志之宗也;气者,气之宗也。
志者,志之主也;气者,气之主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能够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最新2020)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尽:完止:通"只",仅有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缀:紧跟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惧:害怕以:把止:停止从:跟从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复:又而:转折至:到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而:转折,但是之:结构助词,无义并:一起驱:追随故:原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大:非常其:代两狼敌:攻击屠户很为难,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顾:看积薪:堆积柴草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乃:于是奔:跑倚:倚靠其:代柴堆弛:卸下持:拿出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前:名作动,向前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相:动作偏指一方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少时:一会儿径:径直去:离开其:其中犬:名作状,像狗一样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久之:时间长,无义瞑:闭上眼睛意:神情暇:态度甚:非常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暴:突然以:用数:几毙:杀死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方:正转:转身洞:挖洞其:代积薪意:打算隧:名作状,从通道以:来其:代屠户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文言文易考注释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文言文易考注释翻译(局部)《观沧海》注释:临:到达,登上。
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耸峙:耸立。
丛生:聚集在一起。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哉:叹词,表感叹语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注释:子规:杜鹃鸟。
闻道:听说,表示惊讶。
《次北固山下》注释:次:停泊。
客路:路人前行的路。
乡书:家信。
翻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色未尽,晨曦微露,一轮红日已从大海上冉冉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春已悄悄地来临。
《天净沙秋思》翻译: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太阳就要从西边落下,(我这个)伤心断肠的思乡人漂泊在天涯。
《世说新语》二则注释:內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俄而:不久,一会儿。
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
翻译: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撒盐空中差可拟。
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比拟吧。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用柳絮随风飘起做比拟。
《陈太丘与友期行》注释:期:约定。
尊君:也称“令尊”,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委:丢下,舍去。
顾:回头看。
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论语》12章注释:温:温习,复习。
堪:能忍受。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曲肱:弯着胳膊。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斯:表示代词,这,指河水。
笃:坚定。
切:恳切。
翻译: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就)可以凭此做老师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注释:寻常:经常。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狼》注释:止:经,只。
窘:处境困迫,为难。
顾:看,视。
驰:解除,卸下。
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瞑:闭上眼睛。
隧入:从通道进入。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一)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二)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文言文原文和翻译文言文原文1. 沁园春·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出三皇旦,笙歌歌盈。
平山顶,羌笛歇。
转角凝望青云层,不知乘月几霜天。
青芜瞥白鹄归南,双翠凤凰来向东。
败杨远,深渊草地直千里,十六地循战沉沦。
回血山阴凤三弦,洞房春半,金花星去馬鸣龙。
喜山头。
雁边鸿过,一堆士庶各看园。
绮翠飘旌旆益来营,送祝福,和仗中县大瀼漂。
国学炎黄十郡垒,如意会,奏无管和文绣。
3. 骆驼祥子·第一回怎生廿一发,公子几棍灭家。
城边路说。
茕茕寡人,外头皆是黑。
路人侦察灭了太太,问灭了公子也。
大爷自有来由,外头闹心不思眼。
叫春,又找春,春不卖,多过两文手租,独走独醋,不欠内天。
来也,地也,水也,花也,虽山山,山山无意意,去无反问。
时也,势也,遭也,逢也,虽人人,人人有心心,尽赋古颂。
其势转不住,张枷司马一绳得。
地也,水也,石也,脸也,虽川川,川川倒问倒,无人愿拜!家也,国也,权也,势也,虽天天,天天不打不,无怕不意!文言文翻译1. 沁园春·雪白天已经到了山的尽头,黄河水流入大海。
想要穷尽千里目,再上一层楼。
2.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晚出来,阳光照亮大地。
笙歌声充满空气,山顶平坦,羌笛静默。
转过角落凝视蓝天白云,不知乘着月亮时已几点霜天。
瞥见青色草地上的白色雁归南,两只翠绿的凤凰飞到东方。
随着远去的杨树,深渊的草地,直通千里,十六个地方战争陷入沉沦。
回血的山阴凤三弦,洞房的春天已经过去,金花和星星去了,马和龙在鸣唤。
山头喜庆。
雁边,鸿鹄飞过,士人和庶民各自欣赏花园。
丝绸和翠绿的旗帜飘扬越来越多,送来祝福,和中县大瀼的漂流。
国家学府炎黄十二个郡堡,将如意聚集在一起,演奏出无乐器的和谐。
3. 骆驼祥子·第一回因为出了廿一发,公子几棍子灭了家。
城边的路上有人说。
孤零零的人,在外面每个人都是黑的。
语文版七年级文言文翻译
一、《论语》六则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译: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字(死后)凭什么被称作‘文’呢?”7.[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可耻,因此被称作‘文’。
”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孔子说:“暗暗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1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二、《古文二则》翻译:《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没到,太丘放弃等他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到了。
(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跟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
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
”友人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文言文全文详解及翻译
目录8.1《咏雪》原文及翻译 (1)逐字逐句翻译 (1)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8.2《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 (4)逐字逐句翻译 (5)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6)11.《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8)逐字逐句翻译 (9)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12)15.《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13)逐字逐句翻译 (14)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15)18.《狼》原文及翻译 (16)逐字逐句翻译 (17)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0)22.1《穿进得一人》原文及翻译 (23)逐字逐句翻译 (24)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5)22.2《杞人忧天》原文及翻译 (26)逐字逐句翻译 (27)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原文】南朝: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划分句子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全文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逐字逐句翻译】(直译+意译信、达、雅;留、补、换;删、调、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①谢太傅:即谢安②寒雪日:寒冷下雪天,寒雪,寒冷,下雪;日,天③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七年级语文版上册全部文言文翻译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全部文言文翻译21.《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孔子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习),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了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了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
”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也有,则)加以改正。
”22. 《世说新语》二则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便离开了。
离开之后朋友到了。
(陈太丘的儿子)陈方元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元方曰: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 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无礼。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文言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一些文言文课文,下面将为大家提供这些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1. 《孟子·离娄下》离娄,字重耳,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本文讲述了他与朋友们的一次别离。
以下是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离娄初行,或暂别离也。
义渠,楚国边境之地名。
言其东行至临安而谢朋友。
篦,梳头用具。
安楚,指留在楚国。
未成就,指还未达到目标。
山城,指楚国都城郢城。
2.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本文是一首古代诗歌,描绘了农民在风雨中辛勤劳作的情景。
以下是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匪石匪石,一作非石。
指某种树木。
籥,指农具,用来插秧子。
允矣,表示同意或者赞同。
奏矣,指高兴地歌唱。
庐矣矣,指农民的房屋。
軏矣矣,指卧在农田上帮助深耕的农民。
3. 《楚辞·九辩·离骚》本文为楚辞中的名篇,描述了屈原沉浸在离骚之中的悲愤情绪。
以下是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引领,引导。
舞厌,以舞蹈来消愁。
困厌,被困扰或痛苦。
九重,指楼台高阁。
似兮若,似兮若,如同。
绸缪,指心思琢磨。
四座,四座,指四周。
欽赏,指沉浸在美景中。
通过对这些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思。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文言文,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篇一】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核舟记原文阅读出处或作者: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持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原文翻译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
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七年级文言文古诗全部翻译
论语六则译文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二、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教师了.”三、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四、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译:子贡问孔子说:“ 孔文字(死后)凭什么谥号被称作‟文‟呢?”7.〔子曰:“敏而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孔子说:“因为他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可耻,因此被称作…文‟。
”五、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孔子说:“暗暗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六、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1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优点)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就应该加以改正。
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及翻译观沧海【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朝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咏雪【作者】刘义庆【朝代】南北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翻译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翻译5《世讲新语》两则《咏雪》翻译一具严寒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说解诗文。
没多久,雪下得大了,太傅激动地讲:“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啥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讲:“跟把盐撒在空中已经。
”他哥哥的宝贝女儿道讲:“别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激动得笑了起来。
她算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宝贝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经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慧智慧,才华出众。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陈太丘跟一具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别见那朋友来,太丘别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咨询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别来,他差不多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别是东西!跟不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不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讲:“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动身,您正午别到,算是别说信用;对人家宝贝儿子骂他的爸爸,算是失礼。
”那人感到羞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别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0、《虽有嘉肴》虽有佳肴,弗食,别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别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别脚,教然后知困。
知别脚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翻译:即使有美味佳肴,别去品尝,就别懂它的滋味鲜美;即使有最好的办法,别去学习,就别懂它的益处。
因此学习往后就会懂别脚,教学往后就会懂困难。
懂别脚,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个儿;懂困难,然后就能自强别息。
因此讲: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尚书·兑命》讲:“教育不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讲的算是那个意思。
10《论语》十二章翻译一、孔子讲:“学了又按时复习,别也是非常欢跃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别也是非常开心的吗?人们别了解我,我却别怨恨生气,别也是一具品德高尚的人吗?”二、曾子讲:“我每天多次反省自个儿——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老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三、孔子讲:“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别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能够为所欲为,又不可能超出规矩。
初中文言文翻译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
初中文言文翻译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文言文原
文和翻译
篇一《孔乙己》
原文
吾无祖籍,无籍也无名。
作工本差池,逐日生计艰难。
亲朋无依,寄宿在草场旁边一个破烂庙里。
远远的看去,这座庙也只不过
是一间有前厅的土坯房。
里面安安稳稳地住了我三四年,你们或许
会觉得奇怪:怎么一个人能在这样的地方过得去?其实也难不倒我,我还有那两只野狗,它们为我看家护院,我为它们搜集食物。
只是,一到夜里,我的心思总会沉重起来,仿佛和我一起在这里栖息的不
仅有野狗,还有许多遭逢悲凉的人,他们的影子、他们的话语,都
萦绕在每一个角落。
我的心情就像这一座庙里的灰尘,无论怎么风吹,总是落灰。
翻译
我没有祖籍,没有籍贯也没有什么名气。
我的手艺平平,每天
都挣扎着为生计而努力。
我没有亲戚朋友可以借助,所以只得搬进
旁边一个破烂的庙里过日子。
这座庙远远望去也不过只是一个带有
前厅的土坯房而已。
我已经住在里面三四年了,或许你们会很惊奇:怎么一个人会奋斗在这样的环境里?其实我并不介意,因为我有两
只野狗,它们看家护院,我则负责给它们寻找食物。
可是,每到夜
晚我的心情总是变得沉重不安,仿佛这里不仅居住着我和野狗,还
有很多和我一样遭遇悲惨的人,他们的影子,他们所说的话语都在
这里萦绕。
我的心境就像这座破庙里的灰尘,无论风吹雨打,始终
不能舍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翻译
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翻译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0、《虽有嘉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翻译: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10《论语》十二章翻译
一、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三、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
四、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五、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
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六、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七、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
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
八、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九、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十、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
十一、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
十二、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
15《观沧海》翻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
《次北固山下》翻译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
《钱塘湖春行》翻译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在天空的低处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
《天净沙秋思》翻译
枯藤老树昏鸦,(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早已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25《河中石兽》翻译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
经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
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
沿着河边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它是正确的言论。
一个老河兵听了这话,又嘲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
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
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难道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