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规划的分析

合集下载

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2006年,巅峰智业受三亚旅游产业发展局委托对三亚市进行旅游发展规划。

项目涵盖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丰富、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度假天堂”,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中国度假旅游的金字塔尖”。

重点规划三亚市1919平方公里行政区域范围,统筹规划“大三亚旅游圈”的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概要规划“琼南国际旅游度假协作区”的万宁市、五指山市。

项目核心资源包含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空气被誉为三亚五大要素资源。

着重盘点三亚旅游资源,盘活存量资产,聚合内聚能量,努力迎合——激发——引导市场需求,构建三亚旅游吸引物体系,以及相关的产业配套支撑,总体营建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目的地。

根据三亚的品牌诉求,针对不同市场层面,设计三亚的旅游形象体系,多维度地营销三亚。

高标准地设计三亚的旅游管治和服务体系,使高质度假休闲旅游和品质服务达到最佳的结合。

总体将三亚打造成为一个国际一流水准的,集度假、观光、节会、康体等于一体的,融“山、海、城、田、岛、泉、林、园”于一身的具有鲜明热带海洋文化特色的高品质、高标准、高效益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度假天堂。

发展定位于“美丽三亚·度假天堂”。

核心创意包括动态资源观:在“新资源观”指导下,对关系到三亚旅游业发展的各类显性资源、隐性资源进行盘存梳理,同时对资源在未来的演变及其现实价值、市场吸引力、开发难易度、投资开发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与评估;核心竞争力模型:深度导入国家竞争力模型分析理论,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和IMD模型分析,创造性提出“旅游地核心竞争力模型分析”理论研究影响三亚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成长的因素。

在充分研究我国旅游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三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海南对三亚旅游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本次规划将采用“三维规划”的概念模式。

三亚红沙海岸规划方案

三亚红沙海岸规划方案

三亚红沙海岸规划方案一、简介三亚红沙海岸是三亚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其壮丽的海滩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红沙海岸,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划方案。

二、保护环境1.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定期检测海水质量和沙滩生态状况,确保海岸线的生态平衡。

2. 引入生态恢复项目,恢复或种植沿海植被,增强海岸带的抗风固沙能力。

3. 限制沙滩开发建设,保留自然沙丘和海滩植被,减少人为破坏。

三、基础设施建设1. 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提高红沙海岸的交通便捷度,以方便游客的来往。

2. 建设娱乐设施和公共设施,如娱乐广场、运动场地、卫生间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便利。

3. 考虑建设旅游观光设施,如观景平台、观光电梯等,提供更好的观赏海滩的机会。

四、旅游开发1. 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海洋文化节、沙滩足球赛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2. 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如水上运动、沙滩娱乐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引入特色餐饮和购物区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使游客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五、安全管理1. 设立专门的警务岗位,加强海岸线的安全巡逻,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2. 设置警示标识,提醒游客注意海滩安全规范,避免事故发生。

3. 加强消防设施建设,确保海岸线的火灾安全。

六、社区发展1. 支持当地居民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特色美食等,增加居民收入。

2. 推动沿海地区的社区建设,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

3. 加强青少年教育和培训计划,培养当地的旅游人才,促进社区的发展。

七、未来展望三亚红沙海岸是三亚市的重要旅游资源,通过规划方案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海岸线,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合理的规划,实现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良性循环,为未来的发展留下宝贵的资源和机遇。

八、结语三亚红沙海岸规划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一区域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我们将努力实施以上规划方案,以期提升红沙海岸的整体形象,打造一个更加宜人、安全和繁荣的旅游目的地。

三亚湾新城项目整体规划报告

三亚湾新城项目整体规划报告
总占地面积约XX平方公里, 规划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

项目定位
集住宅、商业、文化、旅游等 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城
项目开发背景及意义
城市化进程加速
城市更新与升级
随着海南省及三亚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规模急需 扩大。
三亚湾新城项目的开发有助于推动三 亚市的城市更新和升级,提升城市整 体形象和品质。
项目的影响。
社会参与机制构建
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在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 求社会意见,提高项目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建立社会参与平台
设立社会参与平台或渠道,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 提高项目的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
加强社会监督
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加强社会监督,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出现违 法违规行为。
三亚湾新城项目整体规划报告
目录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土地利用规划 • 空间结构与景观风貌规划 •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 实施保障措施与建议
01 项目背景与目标
三亚湾新城项目简介
01
项目名称
三亚湾新城
02
03
04
项目位置
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沿岸
项目规模
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
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在用机动车环保管理,减 少尾气排放。
3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减少裸露地面,降低扬尘污 染。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优化城市声环境布局
合理规划城市声环境功能区,降低噪声对居 民生活的影响。
加强噪声源管理
对建筑施工、交通噪声等实施严格监管,控 制噪声源强度。

三亚海棠湾规划方案

三亚海棠湾规划方案

三亚海棠湾规划方案一、引言海棠湾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是一处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海棠湾的优势,提升其旅游资源价值,特制定了本规划方案。

本方案旨在基于海棠湾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合理规划并开发旅游景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设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促进海棠湾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打造海棠湾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

具体目标如下:1.提升海棠湾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2.开发和建设高品质的度假酒店和度假村,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供便捷和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4.保护和改善海棠湾的自然环境,提升生态保护意识。

5.提升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三、规划内容3.1 景区规划根据海棠湾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将景区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区域:1.海滩区:清澈的海水、洁净的沙滩,提供游泳、晒太阳和沙滩活动等。

2.海岛区:规划建设一些环境优美的海岛,提供浮潜、海钓等活动。

3.滨海公园:建设公园和步行道,供游客散步、观景和休闲等。

4.历史文化区: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展示当地的文化遗产。

5.娱乐休闲区:规划建设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如水上乐园、高尔夫球场等。

3.2 旅游设施规划为了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本规划方案还包括以下设施规划:1.酒店和度假村:在景区内规划建设多个高品质的酒店和度假村,提供舒适的住宿和休闲设施。

2.餐饮设施:在景区内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包括当地特色美食和国际化餐饮服务。

3.商业中心:建设商业中心,提供购物、娱乐和休闲设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4.交通设施:修建道路、停车场和公共交通站点,方便游客的交通出行。

3.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了保护海棠湾的生态环境,本规划方案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

2.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限制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

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

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

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1。

总则1。

1编制背景•国际旅游岛建设: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三亚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必须承担先锋的角色与义务。

•海南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和相关省域规划要求,在海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中,三亚要发挥带头作用,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区,并进一步强化南部中心城市的职能。

•农垦体制改革:2008年6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农垦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原则,三亚垦区将纳入三亚市统一规划和管理.•现行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即将到期。

1。

2指导思想•深刻认识三亚区位及资源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认识生态环境是发展的根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

•贯彻国际旅游岛建设思路和精神,按照国际旅游城市建设要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旅游及相关产业,明确城乡整体空间结构,合理有序发展。

•以人为本,统筹考虑游客等外来人口和本地常住人口需求,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设施,保障城市发展惠及广大民众。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强调政府在战略性资源管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1。

3规划期限2008年 -— 2020年。

近期为2008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

1.4规划范围本次总体规划分为市域、滨海地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市域:三亚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市域内国营农场辖区,总面积1919.6平方公里.•滨海地区:东起藤桥、西至梅山沿海各滨海乡镇行政辖区,总面积约1250平方公里,包括了三亚主要的城市建设及重要基础设施用地、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及近海水域等。

•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西起海坡、东至田独和榆林湾、北接绕城高速公路,面积约188平方公里,是总体规划的重点地区,也是计算城市用地汇总表等规划技术指标的范围区域。

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

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

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三亚市城市规划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40001080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登记甲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0010001院长:王静霞总规划师:王景慧主管总工:汪志明(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副总规划师)主管局长:黄源钢(高级城市规划师规划局局长)欧桂芳(规划局副局长)曾清泉(规划局副局长)项目总负责人:赵燕菁(高级城市规划师所长)项目负责人:易翔(高级城市规划师分院副院长)王昊(城市规划师)吴振晋(规划科科长)阶段参加人:缪淇(高级城市规划师,所主任工程师)尹强(高级城市规划师,分院总规划师)张广汉(城市规划师)龙慧(助理城市规划师)李雅静(助理城市规划师)马承志(助理城市规划师)邓建明(助理城市规划师)兰武军(科长)李斌(科长)陈健(科长)陈汉华(城市规划师)陈河川(城市规划师)目录00. 前言 (5)01. 修编的重点问题01.1. 修编背景01.2. 修编依据01.3. 基本认识01.4. 指导思想01.5. 1990 年批准的总体规划实施概况01.6. 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问题02. 城市性质与规模02.1. 城市性质02.2. 城市人口规模02.3. 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02.4. 城市发展目标03. 三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03.1. 市域基本条件03.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03.3. 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03.4. 城市化水平预测03.5. 目标及战略03.6. 城镇体系规划04. 滨海地区规划04.1. 规划范围和规划目标04.2. 布局结构及控制内容04.3. 岸线利用规划04.4. 旅游规划04.5. 对外TRANBBS交通系统规划04.6. 重要基础设施规划04.7. 环境保护规划05. 主城区总体布局05.1. 布局结构要素05.2. 用地布局规划05.3. 专项用地规划06.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07. 城市景观规划07.1. 景观分析及规划07.2. 近期改造重点08.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08.1. 给水工程规划08.2. 排水工程规划08.3. 供电工程规划08.4. 电信工程规划08.5. 燃气工程规划08.6. 环卫设施规划09. 防灾规划09.1. 规划原则09.2. 消防规划09.3. 抗震规划09.4. 防风规划09.5. 人民防空规划09.6. 防洪防潮规划10. 近期整治和建设规划10.1. 近期建设10.2. 近期整治11. 远景发展设想12. 规划的实施前言1988 年应海南省筹建组要求并受三亚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1988 —— 2005 )》,并于1990 年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知识讲解

《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知识讲解

《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一、规划背景本次规划用地属于南新农场管辖范围,在三亚原城市总体规划中为非建设用地。

由于近年三亚城市快速发展,规划区内用地大部分已对外出售,并拥有开发意向方案。

为科学合理地引导规划片区的开发建设,响应“海南省建设厅关于三亚垦区各农场总体规划编制有关问题的批复意见”,特此编制该控制性详细规划。

根据意见:“片区的规划编制应符合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编制可由三亚市规划建设局会同三亚垦区农场共同组织编制,并纳入正在重编的三亚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待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依法报省政府批准实施后,农场规划可依法报三亚市政府批准实施。

”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专家咨询会等形式,分别征求了中规院、省内外专家、建设厅、三亚市人民政府和三亚市规划建设局等多方面的意见,具体过程如下:——2009年8月7日进行规划前期专家咨询论证,征得了各位专家的相关意见和建议(详见专家咨询会意见);——2009年8月通过三亚市规划委员会;——2010年4月8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关意见的复函(详见省厅意见复函);——2010年4月18日召开了《三亚迎宾中路控制性详细规划》专家咨询会——迎宾路中段控规修改完善意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 4.18)(详见附件)——2010年12月,为妥善解决农垦引进项目的建设问题,市政府批复启动控规修编;——2011年2月,修编后的控规通过三亚市规委会2011年第二次会议审议;——2011年3月,修编后的控规经市政府批准正式实施。

二、规划范围南新农场用地沿迎宾路带状分布,总用地306.4公顷,计约4596亩。

由于南新农场用地边界曲折,许多地方与道路形成尖锐的夹角,在用地和道路之间留出了大量难以利用的土地。

为此,本次规划将规划范围进行了调整,并对农场片区内部分用地进行整合。

从地块的完整性、周边规划道路、地形等因素考虑,将农场用地与周边用地统筹规划。

三亚城市更新规划方案最新

三亚城市更新规划方案最新

三亚城市更新规划方案最新引言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城市更新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亚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城市更新的方案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三亚城市更新规划方案的最新进展。

1. 城市更新的背景三亚作为中国南方的热带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

然而,城市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等。

因此,进行城市更新成为了三亚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2. 城市更新规划方案的制定为了有效解决城市面临的问题,三亚市政府启动了城市更新规划的制定工作。

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市政府与专业的城市规划机构合作,充分调研了市民的需求和城市的发展方向。

3. 最新进展根据最新的城市更新规划方案,三亚的更新工作将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3.1 基础设施建设三亚将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能力。

其中,交通设施的建设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市政府计划扩建道路、建设地铁等,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并提高市民的出行便利度。

3.2 环境保护三亚市政府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通过改善排污管道的建设,加强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设等措施,提高市区的环境质量。

3.3 旅游设施升级作为旅游城市,三亚将着重提升旅游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市政府计划开展一系列的旅游设施升级工程,包括酒店、景区、购物中心等,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3.4 城市功能提升三亚将通过提升城市的功能,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市政府计划打造国际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以促进各个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多元化发展。

4. 期望与挑战三亚城市更新规划方案的最新进展让人们对城市的未来充满期待。

然而,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资金的筹集和利用是一个重要问题,市政府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吸引更多的投资。

此外,规划方案的实施也需要协调市政府和市民的利益,提高市民参与的积极性。

三亚市梅山区域乡村规划2020~2035

三亚市梅山区域乡村规划2020~2035

三亚市梅山区域乡村规划2020~2035一、项目概况1.规划的编制过程。

对全区一二三产业做了较为详尽的摸底和分析,资料汇聚较为全面,是崖州建区以来的首次。

并结合自贸港、大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重要背景,做了机遇解读。

历经7稿,全文共13万字、37张数据情况表格、24张布局建议示意图、30个案例分析借鉴专栏。

2.规划的重点内容。

首次提出崖州区产业战略定位和产业体系,提出崖州区与崖州湾科技城产城融合发展方向,尽最大努力落到产业项目上、落到招商引资上。

二、项目内容和亮点1.在创新研究上,提出崖州区产业战略定位和产业体系。

产业战略定位是“一区一极一典范”,“一区”指南海产业新区,“一极”指大三亚西翼产业增长极,“一典范”指产城融合发展典范。

产业体系是两主导、两优势、两新兴,两主导产业指旅游业和热带农业,两优势产业指商贸物流业和现代渔业,两新兴产业指康养产业和绿色加工制造。

并对每个方向做了发展条件分析和路径分析,指出产业发展的方向。

提出崖州区与科技城产城融合发展方向,提出15个承接研发成果就地产业转化的潜在领域,提出促进城乡劳动力提供社会服务,提供日常消费和休闲服务消费,打造高品质宜居社区。

2.在技术方法上,本次产业规划对全区一二三产业做了较为详尽的摸底和分析,资料汇聚较为全面,是崖州建区以来的首次。

并结合自贸港、大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重要背景,做了机遇解读。

认真考虑产业规划的特殊性,不同于其他规划由政府主导实施完成,产业规划政府起引导作用、市场主体起主导作用,所以报告尽最大努力落到产业项目上、落到招商引资上。

围绕每个产业方向,都给出了产业项目策划表,给出了招商对象建议表,共列出112个项目策划方向和108个招商引资对象企业,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重点筛选出18个近期重点推进项目,给出项目概况、案例借鉴、发展模式、投资方和投资匡算、选址建议、招商建议等。

对全区每个村做了“一村一品”特色小镇产业方向谋划。

3.在客户评价和综合效益上,项目组的努力工作和产业规划成果获得崖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崖州区发改委的高度评价,顺利通过崖州区政府专题会议、区委常委会的审议。

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及重点片区控规修编

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及重点片区控规修编

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及重点片区控规修编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开发建设进程中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特别是在200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随着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地位的提升,各地都如火如荼的开展了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解决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对已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提升的方法,三亚中心城区控规整合及修编重点体现“整合、衔接、提升”三项工作:一是整合梳理中心城区已编制的29个控规和23个专项规划,协调差异,录入GIS信息管控平台;二是衔接《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三亚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对开发边界内的管控要求,落位近期实施的重大项目;三是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承载力,支撑自贸区、自贸港及总部经济区的建设,开展重点片区的控规新编与修编。

修编共协调与已编控规及专项规划的374处冲突内容,与《三亚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图斑差异1879处,开展了十一个重点片区的控规编制工作。

关键词: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重点片区控规修编;三亚市中心城区是向东联动海棠湾、向西联动崖州湾发展的核心枢纽,是全市及大三亚旅游经济发展圈的综合服务主中心,是承载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核心功能区,亟待厘清发展现状,明确发展方向,盘活规划资源,服务与支撑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本次规划从中心城区开发边界内统筹考虑发展定位、功能业态与空间布局,重点体现“整合、衔接、提升”三项工作。

一、规划背景2015年6月,海南省被列为省域空间规划改革试点,三亚市随之开展《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多规合一”)的编制工作。

海南省空间规划改革制定了以市县总体规划为总范围,开展开发边界内新一轮的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三亚落笔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落笔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落笔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规划内容包括背景,规划,管控,其他,,第一部分,背景,一、区位,,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端,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

落笔洞片区位于三亚市区东北部,距市中心约6公里,距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约12公里,区位优越。

,本项目由三亚落笔洞景区国际康体养生中心,三亚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和高知园四部分用地组成,规划总用地面积为898.96公顷。

,落笔洞遗址是目前已知的海南岛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南端的一处史前文化洞穴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项目的开发落成,能有效扩展三亚市的旅游格局,填充旅游产品的类型,吸引新客源。

,二、用地现状,本规划区内现已开发建设用地为三亚学院A区用地,至2008年已完成建设用地2000亩,建成校舍面积近30万平米。

其余现状用地多为原生态林地、果园、橡胶种植地和一般耕地。

,三、现状道路,现已建成迎宾路至三亚学院A区主干道,学院内部支路。

县道从本区域中部由西至东穿过,是本区原对外交通的主干道。

其余为山间小路。

四、现状典型景观照片,现状地形,现状水源,现状植被,三亚学院,舞、上层次总体规划回顾,规划目标:实现以自然生态保护为根本,以落笔洞保护开发为核心,形成教育、旅游、康体养生三大功能的合理画布局与良性互动。

总体规划确定了三大产业构成,分别是:休闲旅游业,教育产业,康体养生,六、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由于建设项目的发展和变化,原总规康体养生板块中的地块编号为4-07和4-08东侧部分约500亩用地由之前的商业用地和一类居住用地性质调整为教育用地,作为筹建中的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的发展用地,并将康体养生板块中的地块编号为4-06西侧部分约175亩用地由之前的一类居住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

七、用地适宜性评价,第二部分规划,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期限,三、规划思路,四、规划目标,规划性质为:以教育、落笔洞保护为基础,具有旅游、居住功能的休闲中心。

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 年 6 月

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 年 6 月

三亚市2024年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方案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6月目 录一、工作原则及依据 (1)(一)工作依据 (1)(二)工作原则 (1)(三)数据来源 (1)二、优化情形 (2)三、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方案 (2)(一)城镇开发边界优化总体情况 (3)(二)城镇开发边界调入地块基本情况 (3)(三)城镇开发边界调出地块基本情况 (14)四、局部优化方案合理性分析 (16)(一)拓展倍数符合性分析 (16)(二)划定规则符合性分析 (16)(三)优化方案影响分析 (17)一、工作原则及依据(一)工作依据1、《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3〕193号);2、《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关于规范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试行)》(琼自然资函〔2024〕432号);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5、《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6、《三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二)工作原则1、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优先序,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做好开发与保护;2、坚持局部优化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3、严格落实省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确保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突破;(三)数据来源1.三亚市“三区三线”成果(部下发版)2.2024年三亚市核实处置后部备案永久基本农田数据3.三亚市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4.三亚市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5.三亚市域范围内自然资源部备案批准建设用地数据二、优化情形根据自然资源部和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要求,在确保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突破的前提下,可对以下几种情形的城镇开发边界进行局部优化。

(1)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实施、重大政策调整、重大项目(含省预备重大项目)建设,以及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城镇布局调整的;(2)因灾害预防、抢险避灾、灾后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确需调整城镇布局的;(3)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过程中确需统筹优化城镇开发边界的;(4)已依法依规批准且完成备案的建设用地,或已办理划拨或出让手续的建设用地,或已核发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证书,或已报自然资源部备案通过的历史围填海处理方案范围内的用海,确需纳入城镇开发边界的;(5)已批准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确需优化调整城镇开发边界的;(6)规划深化实施中因用地勘界、比例尺衔接等需要局部优化城镇开发边界的(项目范围界线与城镇开发边界100平方米以内的误差,视为符合城镇开发边界,无需开展局部优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分析--三亚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分析--三亚

雨树
大叶榕
琼崖海棠
4
绿道规划
LOGO
根据绿道所处位置和目标功能的差异,分为生态型、郊野型和都 市型三种类型。
都市型绿道主要集中在 城镇建成区内,绿道依 托河流沿线绿地、公园 广场和城镇道路两侧的 绿地建设,提供慢跑、 散步等游憩场所。
郊野型绿道 主要为与城市建设区关系 较为紧密的自然地带,依 托建设区周边的开敞绿地、 水体、海岸和田野,通过 登山道、栈道、慢行休闲 道等形式,为人们提供亲 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 绿色休闲空间。
1
三亚市简介
市域:三亚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919.6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95万人,其中 城镇人口约71万人。三亚地处低纬度,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25.7°C,年平均降水量1347.5MM。素有“天然温室”之称。 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西起海坡、东至田独和榆林湾、北接绕城高速公路,面积约 188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7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规模50万人,活动人 口(包括常住人口和当量旅游人口)总量约65万人。
生态型绿道 主要位于北部郊野地 带,重点对动植物栖 息地进行保护、创建、 连接和管理,来维护、 培育和保障生物多样 性,同时提供自然科 考以及野外徒步旅行。
பைடு நூலகம்
谢 谢
LOGO
2
市域绿地系统空间结构
北部山体绿带:以低山丘陵为主,构筑起三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生态支撑屏障,也 是河流水系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域,同时还是陆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同时亦 是三亚市旅游观光地区。 中部山体绿带:全市农业尤其种植业发展的集中区域,中心城区的生态保护屏障,对于水 源 涵养起到重要作用,是维系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区域。亦为中部防风与旅游的重 要地带。

海南三亚天涯海角总体规划

海南三亚天涯海角总体规划

1 规划分析——现状
马岭地区
马岭地区是天涯海角重要的景观背景。 现状景观资源丰富,山体植被保护较好, 仅在部分潜山地区有轻微破损。
马岭山顶为军事用地,近期无法纳入 整体游赏系统,在远期可做系统考虑。
1 点主要是凤凰镇管辖 的大兵村(人口约902人,230户)和属天 涯镇管辖的少量散居居民点(人口约30户 ,106人) 。村落人口规模较小,居民中大 部分为黎族,传统手工艺不发达,受教育 水平较低,年轻人一般最高学历高中毕业, 基本上以农业生产和服务业为主。
1.3 规划应对
• 构筑大天涯旅游综合体
拓展大天涯腹地,构筑国 际旅游综合体,容纳观光、度 假、休闲、娱乐、体验、文化 产业等综合功能。
大天涯旅游综合体、南山 景区、三亚市区、亚龙湾、海 棠湾、崖城共同构成承载三亚 旅游发展五大旅游板块,平衡 三亚旅游空间布局,提高国际 旅游竞争力。
1.4 规划定位
天涯海角景区 大天涯旅游综合体
集聚历史、文化精华的国家文化品牌 海南特色自然人文景观的代表 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的重点景区
具有热带滨海田园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旅游综合体
天涯海角景区详规
1 规划分析——规划范围
景区 天涯海角景区 天涯海角重点景区 天涯海角核心景区
面积 16.4平方公里 3.5平方公里 1.19平方公里
大天涯 天涯海角景区
1.3 规划应对
• 落实上位规划要求,扩容天涯海角景区规模
按照上位规划要求,将目前类似于公园的景区范围扩 展至16.4km²,与南山景区及亚龙湾景区规模在一个数量级上, 从而为天涯海角景区的发展创造先期条件。
1.3 规划应对
• 升华天涯海角自然价值 • 挖掘天涯海角文化内涵
“今天的海南岛不管多么繁荣 多么现代,它对于整个中国版 图而言仍然应该是一个人文气 息浓重的休闲所在,温暖而祥 和,寻常而自然。堵住非人文 的功业噪音,删削急功近利的 短视作为,使急急赶路的中国 人哪怕是在地图上看到它也能 获得一种全身心的抚慰。”

三亚市双本水库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情况介绍1107

三亚市双本水库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情况介绍1107

项目背景——区位分析
吉阳镇在海三亚的位置
本次规划项目位于三亚市吉阳镇镇域的东北部。规划用
地紧邻海榆中线,距离吉阳镇区7千米,距离三亚市主城区不
到20千米。距离吉阳镇区东北部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出 入口约6.5千米。
项目位置示意
项目背景——规划范围示意
本次规划东以海榆中线为界,西至双本水库,
北靠甘什岭,南至大茅村二组,东西最宽处为 905米,南北最长处为1221米。规划面积为 50.92公顷。
项目背景——现状场地条件
场地高程
本次规划范围内地势高差较大,最 高点位于规划区的西北侧,高程为92
米,最低点在海域中线西侧侧,高程
为45米。
项目背景——现状场地条件
场地坡度
本次规划范围内,坡度大于25% 的区域较多,占用地的30%以上;少 部分用地的坡度在10%以下,占用地 的15%左右
项目背景——现状场地条件
(1)、海滨旅游 亚龙湾 三亚湾
2008年
成功申请设立国际旅游岛综合实验区
(1)、起步阶段
(2)、生态旅游
吊罗山 呀诺达
2009-2013年
(3)、温泉旅游 七仙岭 南田
(1)、起步阶段
(2)、发展阶段(现阶段)
入境游客占10%以上,旅游外汇收入占20%以上
(4)、民俗旅游 槟榔谷 黎村苗寨
2013-2018年
三亚市双本水库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方案汇报
三亚市规划局 海南津杭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汇 报 目
PART1 PART3 PART5 项目背景 规划思路 规划布局

现状概况 功能与业态分析 专项规划
PART2 PART4 PART6

《三亚市鹿回头控制性详细规划》A11-1,A12地块规划调整

《三亚市鹿回头控制性详细规划》A11-1,A12地块规划调整

SIT E S I T E A11-1A12SITE 原选址用地200米海岸带范围鹿回头公司权属用地半山半岛未来水世界半山半岛双海湾半山半岛鹿回头湾悦榕庄鹿回头社区鹿 鸣路鹿 回 头路鹿 彤 路小 东 海路重新选址用地⏹项目概况:项目位于三亚吉阳区鹿回头片区鹿鸣路南侧。

项目原选址于鹿回头鹿鸣路南侧约10.6亩用地上。

因用地涉及海岸带200米范围内建设问题,经市政府同意退出海岸带200米范围后重新选址于原选址用地东侧,面积保持不变。

经核查《三亚市鹿回头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约1.5亩用地位于A11-1地块内(原选址地块),其余约9.1亩用地位于A12地块内。

为了项目建设需要,结合上位规划拟对A11-1、A12地块进行规划调整。

项目区位《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年)》《三亚市鹿回头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图⏹控规修改依据:第五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组织编制机关方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改:(一)因城市、镇、乡、旅游度假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发生变化,需要修改的;(二)实施国家、省重点工程需要修改的;(三)实施市、县、自治县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防灾减灾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需要修改的。

《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8修正必要性分析三亚市总体规划根据《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本次项目地块为城镇建设用地,用地条件成熟。

其他特殊用地发展需求三亚特殊设施建设及安全保护发展需求。

海岸线防护根据《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修正案》,在沿海区域自平均大潮高潮线起向陆地延伸最少二百米范围内的生态保护红线区,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

原选址用地在200米海岸保护线区域内,不符合防护要求,因此需重新选址。

9.19.1⏹规划修改内容规划调整后:☐A12-1地块用地性质为其他特殊用地(1507),用地面积约0.71公顷,容积率≤0.75,建筑高度≤16米,建筑密度≤30%,绿地率≥30%。

三亚市崖州中心渔港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市崖州中心渔港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市崖州中心渔港控制性详细规划六、居住用地规划1、居住用地用地西北侧设置单一居住功能的渔民生活社区,用地9.5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8.9%。

规划以布置多层住宅为主。

2、商住用地用地西侧中部地块设置具有旅游功能的渔民生活社区,集中设置居住和部分商业功能,规划用地8.8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8.27%。

规划以多层和小高层相结合。

七、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疏港道作为与西线高速平行的城市快速路,为规划片区主要对外交通通道,与海榆西线相衔接,西到海口,东到崖城、三亚。

规划按照交通性、休闲性两类道路体系的分类方式,构建满足不同类型交通需要的道路体系,区域内采用方格网道路形式。

交通性道路主要承担货物运输和对外交通疏散,休闲性道路主要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出行需求和游客游览、观光可达性要求。

区域内干道即交通性道路,是片区对外及联系的机动交通道路,道路以机动交通为主,道路路幅为双向四车道,规划红线宽度30米。

支路为休闲性道路,主要为功能区内部道路和沿海的休闲步行道路,支路红线宽度9—12m,休闲步道宽4—6m,其断面形式为一块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沿线景观感受,做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规划区域可以通过渔港码头,形成海上交通线路,起到联系规划功能区和三亚市域其他功能区域、旅游区域的作用。

公交线路主要布设在城市干路和支路。

根据规划区域规模将公交站点的服务半径定为250米,服务面积覆盖规划区域的90%以上。

设置社会停车场两处,占地1.25公顷,为地块A-02-06、C-01-05;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正常交通情况下,沿部分支路两侧以及沿高速路的防护绿地设置临时性停车场所;停车场所适宜采用分散成组布局形式;其它建筑设施内按照相应的规定配置停车位。

八、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1、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包括滨海滨河绿地、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总用地为21.7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0.30%。

(1)滨河和滨海绿地沿滨河设置宽度为20米的绿化带,沿滨海设置宽度为100米的绿化带。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2024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2024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2024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30•【字号】三府〔2024〕104号•【施行日期】2024.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2024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育才生态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三亚市2024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于2024年3月28日经八届三亚市人民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亚市人民政府2024年3月30日三亚市2024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一、编制目的、意义和编制依据(一)编制目的充分发挥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推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三亚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用地保障。

审慎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拓宽用地来源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有力促进乡村振兴,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二)编制意义制定实施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产业用地发展政策及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重要保障。

通过实施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有利于确保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稳定土地市场预期,促进全市产业升级、协调和统筹城乡发展。

制定实施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是政府科学把握和灵活调控区域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的有效措施。

通过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可合理安排政府投资项目、有力引导社会投资项目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及计划有序落地、建设发展。

制定实施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是建设诚信政府、规范土地市场的有力举措。

制定实施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将有效避免土地资源供应的随意性和不规范做法,确保土地资源配置取得最大效益,有利于建立规范有序、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市场。

(三)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2.《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等国务院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3.《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第39号令)、《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21号令)、《划拨用地目录》(第9号令)等原国土资源部关于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的规定;4.《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两个暂停”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琼府〔2017〕76号);5.《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宏观调控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的意见》(琼府〔2018〕3号);6.《关于实施产业项目发展和用地准入协议的指导意见》(琼国土资规〔2018〕8号);7.《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产业项目发展规划和用地保障的意见》(琼府〔2021〕44号);8.《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住房保障体系的指导意见》(琼府〔2022〕25号);9.《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办法的通知》(琼府〔2023〕9号);10.关于印发《海南省产业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琼自然资用〔2023〕12号);11.《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函〔2023〕141号);12.《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三府办〔2023〕77号)。

三亚海棠湾概念性总体规划

三亚海棠湾概念性总体规划

三亚海棠湾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单位:EDSA1. 基址环境(1)区域概况海棠湾位于三亚市东北部滨海地带,距三亚市区仅28公里。

规划用地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平均宽约8.4公里,规划用地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由三亚市海棠湾镇的海棠湾和陵水县英洲镇的土福湾组合而成。

区内气候受海洋气候的影响较大,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4ºC,冬季月平均最低气温17.4ºC至21ºC,区内常年主要风向为东北风。

(2)基址分析此次概念性总体规划的规划实际规划范围西侧以境内海榆东线公路为界,东至海边,面积约为90平方公里。

l在规划范围之内,南部主要为铁炉港泻湖,泻湖面积约8平方公里;中部为以龙江塘为核心的湿地,龙江塘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北部为椰子洲和土福湾。

其中椰子洲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内的一个景点,面积约2平方公里。

基地内包括两块重点自然保护用地,南部的红树林和北端的藤桥河湿地保护区。

红树林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濒临灭绝。

在今后的开发建设中需要重点保护。

地形海棠湾地势总体上由西向东倾斜,西部多为山地,东部主要为宽阔平坦的河流冲积和滨海平原。

规划区域内除局部山地外,坡度较平缓,周边山地坡度较陡。

高敏感地区和重要栖息地淡水资源:饮用水库及主要水库,这些水域为动、植物提供了水生环境,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淡水资源。

河口生态系统: 椰子洲, 河口生态系统属于敏感系统,是许多水生动物的重要生境之一。

湿地资源: 红树林湿地,湿地资源在水循环、碳循环过程起到重要作用,是许多鸟类和其它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沙坝、沙滩生态系统: 自然海岸线资源,是长期自然演替的结果。

(3)用地适宜性分布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三类用地类型,即可开发用地、不可开发用地和可适度开发用地。

可开发用地是指开发本身不会对环境产生太多影响,而且土地适于开发;不可开发用地指具有环境特质性或受到人为影响后容易在质量退化或对整个区域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这类土地作为保护型用地;可适度开发用地是指这类用地的开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或建设用地安全性需要予以重视,这类土地如果开发要考虑更多的安全性以及环境影响,在建筑密度、数量、布局上要多予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三亚市域人
口约95万人(含一年
以上暂住人口),市
域城镇化水平约75%。
市域接待游客人数为
1600万人次,平均停
留时间4~6天,折合
日平均游客人数约为
17~26万人同时,到
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
约50万人
城市总体规划市
域、滨海地区和主城
区三个层次突出“以
人为‘本’”的理念
和坚持城市建设可持
升三亚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四港”(空港、客运港、货运港、渔港)、“六网”(路网、
电网、水网、气网、通讯网、污水网)、“两站”(火车站迁建、 汽车站迁建)
同时又“五路”、“一桥”等一系列的工程的展开,彻底
的给城市的交通打了一针镇静剂
a
20
a
21
市区的公路网
a
22
市区的交通网
主城区形成 的四通八达 的交通网
旅游区、村镇和主城区
。 形成的组团用地
a
13
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
滨海一线规划商业旅游 二线腹地安置居民
作为城市型旅游目 的地,如何布局旅游商 业?如何就近安置居民? 按规划,“阳光海岸” 滨海一线地集中规划商 业服务业、文化娱乐、 游艇游船码头设施、酒 店公寓、主题公园等项 目,该片区的居住功能 也逐渐向旅游度假功能 转化。二线腹地规划居 住及商住混合功能的用 地,用于就近安置本地
产业等。
12
城市规划发展的方向
滨海地区的布局是以
三亚主城区为核心向东
西两翼延伸的带状组团
式结构,形成“一带、
两片、一中心、多组团”
的空间布局。
“一带”:指沿滨
海形成的旅游产业带。
“两片”:指东翼 的休闲度假片和西翼的
温和的 红太阳
休闲观光片。
“一中心”:指三
亚主城区形成的城市旅
游服务中心。
“多组团”:指各
续发展的目标强调更
加个性化的城市环境
a
7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三亚市市域城镇总体 布局采用沿海带状城 镇群布局结构 ,市域 城镇体系由中心城市、 中心镇、一般乡镇 (含农场场部)和旅 游组团构成,是全市 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教育和社会服 务中心,海南省南部 中心城市,热带海滨 风景旅游城市、旅游
。 接待基地和服务中心
秀丽的a水域公园
3
三亚市地形
a
4
根据发展的需要,三亚深入分析和评估了城 市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和总体思 路,给三亚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了一幅美丽的蓝
图。
发展目标——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 规划指标现况——城市化水平高,典型人口导入型城市 经济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构建多产业并行发展的产业体系 规划思路——为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统筹规划 规划空间限定——“一心、两轴、两节点、五片、多组团” 公共设施布局——努力打造海、陆、空区域性交通枢纽,强化城市功能,
滨海地区的旅游布局 分为沿海的滨海旅游景观 带、沿北部山区的健康生 态休闲带和主城的城市景 观旅游带。
清 新 的 海 棠 湾
a
宁 静 的 大 亚 湾
9
滨海的美景怎么不可能不成为三亚的支柱产业呢? 各种清新、洁净、温润,真是令人神往!真不愧是度 假的天堂
总会有蓝蓝 的天和白白的 云,椰子树和 干净的沙滩
a
10
主城区西起海坡,北接高速公路规划线,东至田独和 榆林湾,面积172.76平方公里,带状圈层布局,以城 市居住生活为主形成城市人居文化区;北部为城市科 技文化产业圈。
a
11
新形势的经济发展
技工贸产业园 高新技术产业园 三亚创意新城 梅山工业区 高水平的设计机构
a
位于东线高速 公路大茅洞口 至田独镇的道 路两侧,规划 面积5平方公 里,现已进入 13个工业项目。 重点发展生物 制药业、旅游 商品业、信息
提升三亚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景观规划——强化生态保护要求,坚持原则,总体规划
a
5
城市发展方向
坚持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 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升 城市价值,实施高端战略,
温 润
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把三亚

建设成为旅游度假胜地、天

涯文化源地和创意创新高地

a
6
三亚市的规划指标
国际性热带滨海
风景旅游城市。到
三亚市规划分析
a
1
三亚市地理位置
a
2
海南省三亚市简介
三亚,使我们比较熟悉的城市了, 她是我国著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同时也是处于我过最南端的重要城 市。
三亚又处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位 于东南亚中心,是中国同东南亚各 国交往最便捷的大门,也是中国与 西南亚,非洲、欧洲的海上交通要 道。
景色怡人的海棠湾
只因为说这是一个成功的规划在于:
(一)进一步深化了对市情的认识
(二)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总体思路
(三)进一步强调了城乡统筹发展和完善未来发展的空间布局结构
(四)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未来发展的人文要素水平
(五)进一步突出了城市功能的完善
居民,
a
14
飞机场
城市用地功能分析
高新技术 产业园
主城区·居民安
置·游客接待区




休闲观光区
a
15
规划布局:“一心、两轴、两节点、五片、 多组团”
“一心”:旅游服务中心
“两轴”:沿滨海形成的旅游产业发展轴,沿迎宾大道的城 市生活发展轴
“两节点”:月川行政服务节点,荔枝沟交通服务节点
“五片”:指旧城片、月川片、鹿回头片、临春片、海坡片
市域的江边的昼夜景色
a
8
迷人的滨海景观
滨海地区为三亚市主 城区及海棠湾、天涯、崖 城三个镇所构成的带状沿 海地区,面积1250平方公 里。该区体现了三亚热带 海滨城市特点,是三亚旅 游重要的资源。规划范围 内容包括了城市建设及重 要基础设施用地,以及风 景名胜区、环境保护区、 生态控制区和近海水域。
a
23
各种交通都很畅通
当然货运也有它 漂亮的航空港
a
24
主干道的通达性让各种交通方 式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运行着
海滨旅游区与市区交通的 通达性
a
25
居民安置区的优美环境
还有清新的空气和阳光aFra bibliotek26还有豪华的别墅,吸引外地的游客
a
27
三亚市的城市规划可谓是充满野心,一个即将迈入国际的 现代化城市在一个成功的规划推动下,正在加速腾飞
“多组团”:指田独、红沙、榆林、六道等相对独立地区。
a
16
城市片区的规划情况
a
17
a
18
三亚市崖城市的优秀规划
现代农业观光 的发展方向
a
19
城市的交通规划
交通是城市的脉络,有了它,城市的各个功能分区才能相互配合, 使城市活起来
三亚将对外交通作为“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 重,要努力打造海、陆、空区域性交通枢纽,强化城市功能,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