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比赛规定(修改)

合集下载

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细则

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细则

2016目录第十一届竞赛规则导读参加过往届比赛的队员可以通过下面内容了解第十一届规则主要变化。

如果第一次参加比赛,则建议对于本文进行全文阅读。

相对于前几届比赛规则,本届的规则主要变化包括有以下内容:1.本届比赛新增了比赛组别,详细请参见正文中的图1和第四章的“比赛任务”中的描述;2.第十届电磁双车组对应今年的A1组:双车追逐组。

其它组别与新组别的对应关系请参见图2;3.为了提高车模出界判罚的客观性,规则提出了两种方法:路肩法和感应铁丝法,详细请见赛道边界判定”;4.改变了原有的光电计时系统,所有赛题组均采用磁感应方法计时,详细请参见“计时裁判系统”;5.取消了第十届的发车灯塔控制的方式;6.赛道元素进行了简化,详细请参见“赛道元素”;7.赛道材质仍然为PVC耐磨塑胶地板,但赛题组A2不再需要赛道。

8.对于车模所使用的飞思卡尔公司MCU的种类、数量不再限制。

9.比赛时,每支参赛队伍的赛前准备时间仍然为20分钟,没有现场修车环节。

一、前言智能车竞赛是从2006开始,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高等学校自动化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旨在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培养团队精神的一项创意性科技竞赛。

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

在继承和总结前十届比赛实践的基础上,竞赛组委会努力拓展新的竞赛内涵,设计新的竞赛内容,创造新的比赛模式,使得围绕该比赛所产生的竞赛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为了实现竞赛的“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竞赛内容设置需要能够面向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和教学内容,同时又能够兼顾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第十一届比赛的题目在沿用原来根据车模识别赛道传感器种类进行划分的基础类组别之上,同时增加了以竞赛内容进行划分的提高类组别,并按照“分赛区普及,全国总决赛提高”的方式,将其中一个类别拓展出创意类组别。

第十一届比赛的题目各组别分别如下:●基础类包括B1光电组、B2摄像头组、B3电磁直立组、B4电轨组;●提高类包括A1双车追逐组、A2信标越野组;●创意类包括I1 电轨节能组。

智能车比赛规定(修改)

智能车比赛规定(修改)

智能车⽐赛规定(修改)⼀、⽐赛介绍华北电⼒⼤学智能汽车俱乐部,简称校智能车俱乐部,成⽴于2010年11⽉。

作为教务处直属的四⼤校级社团之⼀,其⽬的是服务同学,加强⾼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提升⼤学⽣的综合知识运⽤能⼒、基本⼯程实践能⼒,激发⼤学⽣从事科学实践研究与探索的兴趣与潜能。

校智能车俱乐部的宗旨是:热爱科学,快乐创新。

⽬前,校智能车俱乐部有成员200余⼈,遍布全校各个院系,拥有⼀间配有75套研发设备的实验室,并且和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合作创建了教学中⼼(Microcontroller Teaching Center ,简称MTC)。

在这过去的六届⽐赛中,华北电⼒⼤学的智能车有着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

在第⼀届⽐赛中,我校取得“全国赛优胜奖”的成绩;第⼆届⽐赛中,摄像头组荣获全国赛⼆等奖、光电组荣获全国赛⼆等奖;在第三届⽐赛中,摄像头组荣获东北赛区优胜奖、光电组荣获东北赛区三等奖;第四届⽐赛中,光电组荣获东北赛区⼆等奖和三等奖、摄像头组荣获东北赛区优胜奖;在第五届⽐赛中,光电组荣获东北赛区⼀等奖、⼆等奖,进⼊全国总决赛、摄像头组荣获东北赛区⼆等奖、电磁组荣获东北赛区⼆等奖、三等奖。

在第六届⽐赛中,我校再创佳绩:东北赛区⼀等奖⼀项,⼆等奖四项,优秀奖⼀项,并在全国总决赛中脱颖⽽出,取得全国⼆等奖的好成绩。

“梅花⾹⾃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届届辉煌的成绩都来⾃于队员们的不懈努⼒与汗⽔,同时也离不开⽼师们的孜孜教诲与指导。

我们希望校内赛的举办能够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并加⼊到智能汽车的队伍中来,所有的参赛队员能够在活动中锻炼⾃⼰的综合知识应⽤能⼒、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也坚信通过俱乐部全体成员的努⼒,以及⼤家对智能汽车的热情,这次校内赛⼀定能够圆满成功!在这⾥,衷⼼希望所有校内赛的参赛队伍取得好成绩!⼆、智能车⽐赛相关规定(⼀)器材限制规定(1)本次⽐赛传感器规定必须使⽤红外传感器,禁⽌使⽤摄像头、电磁和激光传感器,使⽤规定以外传感器的队伍可以申请参加表演赛,表演赛成绩可以在选拔校队成员时作为参考。

智能车竞赛规则

智能车竞赛规则

智能车竞赛规则
智能车竞赛是一项技术和创新的比赛,提供给参赛者展示他们设计和制造的自主驾驶智能车的能力和技术的机会。

以下是智能车竞赛的一般规则:
1. 车辆要求:参赛车辆必须是自主驾驶的无人驾驶汽车,能够根据环境和道路条件做出决策并执行操作。

2. 比赛场地:比赛场地通常包括不同的道路和障碍物,参赛车辆需要根据预定的道路规则进行驾驶。

3. 检查和测试:在比赛前,组织者将对参赛车辆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技术标准。

4. 程序编写:参赛者需要为他们的智能车编写程序以实现自动驾驶和决策功能。

这些程序可以使用各种算法和技术来实现。

5. 时间竞赛:比赛通常以时间竞赛的形式进行,参赛车辆需要尽快并安全地完成预定的路线和任务。

6. 测评标准:比赛结果基于参赛车辆的完成时间和安全性来评估。

参赛车辆需要尽量避免碰撞和违规行驶。

7. 奖项设置:通常会设置多个奖项,例如最快完成时间、最佳创新设计、最佳技术解决方案等。

8. 安全注意事项:参赛车辆需要安全驾驶,不得对其他车辆和
观众构成威胁。

组织者会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监督。

以上仅为智能车竞赛的一般规则,具体的规则和要求可能会因比赛而有所不同。

参赛者在报名参赛前应仔细阅读并遵守组织者公布的比赛规则。

智能车对抗赛比赛规则

智能车对抗赛比赛规则

智能车对抗赛比赛规则一、参赛范围(一)参赛组别:小学组(2-6年级)(二)参赛人数:每个队伍2名学生(三)指导老师:每个队伍1名指导老师二、器材要求1.本届比赛可自主搭建智能车模型,智能车模型需搭载各类电子元器件辅助自动驾驶,智能车模型外部需安装车壳。

智能车模型规格限制如下:1)尺寸:智能车在出发位置的垂直投影最小尺寸为22cm×14.5cm×10cm(长×宽×高),最大尺寸为30cm×25cm×20cm(长×宽×高)。

2)轮胎尺寸:50mm<直径<70mm3)结构:智能车模型需为2车轮及以上结构,智能车模型内部需搭载各类传感器,控制板以及2个TT马达,实际布局可自行设计。

4)外壳:智能车模型需增加车壳,也可利用结构件对外壳进行相应的拓展。

2.电子元器件1)主板:需采用芯片为ATmega328p的主控板作为智能车模型中唯一可编程控制器件。

2)传感器以及执行器:传感器以及执行器运行过程中不得超出车身投影,电机需用TT马达(减速比1:48),其它不做限制。

三、任务说明智能车对抗赛是一项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于一体的竞赛活动。

参赛选手需根据规则自主设计智能车,实现半自动半遥控的比赛任务。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寻找问题解决途径,从而培养编程思维及创新能力。

(一)比赛场地说明智能车对抗赛整体环境为一个2m×3m(长×宽)的长方形区域,主要包含出发区、木块放置区、基地,其中线宽1.8cm,四周有宽度为2cm的警戒线。

整体场地如下图所示(赛道误差大小将控制在±2cm以内):图3.1 赛道整体布局图(二)比赛任务说明1出发区出发区域如上图所示,红色方框内为智能车出发区域(25cm×35cm),分别在比赛场地的四角。

2基地基地如上图所示,红色方框内为智能车基地区域(150cm×75cm),分别在比赛场地的两侧位置。

智能车竞赛规则

智能车竞赛规则

智能车竞赛规则1. 背景介绍智能车竞赛是一项以开发和设计自主驾驶汽车为目标的比赛。

参赛者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控制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使车辆能够在不同的道路环境中自主导航、避开障碍物并完成指定任务。

2. 参赛要求2.1 参赛车辆参赛车辆必须是自主设计和制造的,具备完全自主驾驶功能。

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动力系统和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

车辆必须符合国际道路交通安全标准,并且没有任何危险品。

2.2 参赛队伍每个参赛队伍由若干队员组成,包括工程师、程序员和设计师等。

每个队伍需要有一个指导老师或导师来指导他们的工作。

2.3 报名与资格审核所有有意参加比赛的队伍需要提前进行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进行资格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参赛车辆的技术规格、团队成员及其专业背景等。

2.4 安全要求参赛车辆必须具备安全性能,包括防止碰撞的措施、避免系统故障导致危险的设计等。

在比赛过程中,车辆必须始终保持在指定的赛道内行驶,并遵守交通规则。

3. 比赛规则3.1 赛道设置比赛赛道根据实际道路环境进行设计,包括直线道路、弯道、上坡、下坡和障碍物等。

赛道上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标志和交通信号灯。

3.2 任务要求参赛车辆需要完成一系列指定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 跟随导航:根据提供的地图信息,在规定时间内从起点到终点自主导航。

- 避障行驶:在路上布置各种障碍物,参赛车辆需要识别并避开这些障碍物。

- 车辆间通信:与其他参赛车辆进行通信,共享交通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 速度控制:根据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调整车速以符合交通规则。

3.3 评判标准参赛车辆的评判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完成任务的时间: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越短,得分越高。

- 完成任务的准确性:车辆是否能够准确地遵守交通规则和执行指令。

- 避障能力:车辆是否能够识别并避开障碍物,以及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4. 比赛流程4.1 预赛预赛阶段是为了筛选出表现优秀的队伍,确定参加决赛的资格。

瑞萨mcu智能车 比赛规则

瑞萨mcu智能车 比赛规则

瑞萨杯智能车模型大赛竞赛规则大赛平台第1条:本次大赛的赛车单片机主板由组委会统一提供,采用Renesas H8/3048F-ONE MCU 作为控制单元,RY3048F-ONE作为底板,以赛车现场成功完成赛道比赛时间长短来决定胜负。

赛车规格第2条:参赛车模必须满足以下规定:1.所有参赛者制作的赛车模型必须采用大赛主办方提供的单片机主板,限定采用Renesas H8/3048F-ONE MCU作为唯一主板微控制单元。

2.车模电源采用5号碱性电池或者5号充电电池来充当电源。

3.车模外形尺寸要控制在:宽300mm、高150mm以内,车模长度、重量以及材质不限,赛车的高度必须能够遮挡计时传感器,如下图所示:4.在比赛开始后,禁止为了争取时间上的优势来自动变化赛车长度。

5.车模只能在赛车底盘安装驱动车轮并与赛道表面接触,在轮胎和赛道表面禁止喷洒具有黏附性的物质。

6.禁止赛车安装在比赛中污染或损伤赛道的装置。

赛道第3条:1.赛道的厚度为30mm,表面为宽300mm的亚光黑色聚丙烯膜。

材质另行规定,如下图所示:2.赛道的中心线由宽20mm的白线和其两侧为宽10mm的灰色线组成,赛道两侧的路肩为宽30mm的白线。

材质另行规定,如下图所示:3.赛道由直线、弯道、直角弯道(90°的左右弯道)、S字弯道(最小内径为450mm)以及倾斜角在7°以内的坡组合而成。

如下图所示:4.关于赛道直角弯道的说明:在距弯道前500mm处有两条宽度为20mm、间隔为30mm的垂直于赛道的白线。

如下图所示:5.赛道起始处有一个长为1000mm的出发区,计时器感应器之间的赛道表面有一条宽为30mm垂直于赛道的白色起始线。

6.赛道结合处的间距在1mm以内。

7.除计时器传感器及立体交叉点以外,路线两侧50mm以内禁止设置任何墙等障碍物。

但是,赛道连接用的金属部件视为赛道的一部分。

8.附:参赛队伍练习用的赛道图可以在网上下载打印,尺寸为大图。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规则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规则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规则一、赛事简介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是一项以开发智能自动驾驶汽车为主题的比赛,旨在鼓励和促进智能汽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参赛车辆将在指定的路段上完成一系列任务,包括避障、停车、道路识别、交通标志识别等。

比赛将根据车辆所完成的任务数量、效率和准确性来评定成绩。

二、参赛车辆要求1.参赛车辆必须是真实的车辆,能够真实地模拟智能自动驾驶汽车的功能和性能。

车辆应具备自主决策、感知环境、通信和操作等功能。

2.参赛车辆必须装备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必要的感知设备,以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情况。

3.参赛车辆必须具备自主导航和避障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指令实时调整行驶路线。

4.参赛车辆必须能够准确识别和理解道路标志、交通标志等,并做出相应的行驶决策。

三、赛事任务参赛车辆将在指定的路段上完成以下任务:1.避障:车辆需要避开路上障碍物,包括固定的障碍物和移动的障碍物。

2.停车:车辆需要在指定的停车区域内完成停车任务,包括并线停车、侧方停车等。

3.道路识别:车辆需要准确识别并行驶在道路上的情况,包括道路线条、交通信号灯等。

4.交通标志识别:车辆需要准确识别和理解路上的交通标志,并做出相应的行驶决策。

四、比赛规则1.参赛车辆的控制与处理必须全部由车辆自身完成,不得有人为干预。

2.参赛车辆的导航和避障能力会通过设定的难度和复杂场景进行评判。

任务完成时间越短、路径距离越短且准确性高,则得分越高。

3.比赛路段和任务设置会通过抽签确定,以保证公平性和随机性。

4.参赛车辆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道路规定,不得超速、闯红灯等违规行驶。

5.参赛车辆的感知设备必须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情况,否则视为失效,并扣除相应的分数。

6.参赛车辆中途出现故障的,可进行修复后重新参赛,但必须在规定的修复时间内完成。

7.参赛车辆完成比赛后,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文档和代码,以供评委审查和验证。

五、裁判与评分1.比赛中的裁判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监督和评判参赛车辆的表现和成绩。

智能车对抗赛比赛规则

智能车对抗赛比赛规则

智能车对抗赛比赛规则1.比赛场地2.参赛车辆参赛车辆应根据组委会规定的尺寸限制进行设计和构建。

通常来说,参赛车辆的长宽高限制为150cm x 70cm x 50cm,重量限制为20kg。

3.比赛规则3.1.开始比赛前,参赛车辆需经过技术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车辆大小、质量、电源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

3.2.比赛分为几个阶段,包括预选赛、半决赛和决赛。

参赛车辆需通过预选赛,才能晋级到后续阶段。

3.3.比赛采用计时方式进行,参赛车辆需尽快完成指定路段的驾驶任务。

驾驶任务可能涉及避开障碍物、识别和遵守道路标志、遵循规定的速度限制等。

3.4.参赛车辆需自主行驶,不得有人工干预。

车辆应搭载自主驾驶系统,通过感应器、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设备进行环境感知和路径规划。

3.5.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车辆遇到障碍物时应及时避让,不得停滞不前。

3.6.比赛结果以完成任务的耗时为评判标准。

耗时越短的车辆排名越靠前。

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参赛车辆驾驶的行驶距离越短,也将获得更高的排名。

4.安全规定4.1.参赛车辆应具备安全性能,确保比赛过程中不会对其他车辆和观众造成伤害。

4.2.参赛车辆的电力系统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并具备过载保护功能。

4.3.参赛车辆应搭载防碰撞装置,以避免与其他车辆或障碍物发生碰撞。

4.4.比赛现场应设置安全围栏,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比赛区域。

5.着装要求在比赛过程中,参赛人员应穿着适合的运动装备,包括鞋子、上衣和裤子,以确保安全和舒适。

6.奖项设置6.1.性能奖:根据车辆在比赛中的性能表现评选。

6.2.创新奖:表彰在车辆设计和技术上表现出创新性和独特性的参赛团队。

6.3.美学奖:评选外观设计、工艺技术和造型美感等方面出色的参赛车辆。

6.4.强化学习奖:评选利用强化学习算法实现智能驾驶的参赛车辆。

以上是一套典型的智能车对抗赛比赛规则。

不同的比赛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上都是为了考察智能车辆在自主驾驶方面的能力和技术创新。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是一项高科技智能赛事,以下是其规则:
1. 比赛目的:测试参赛车辆的跑酷能力、控制精度和创新性。

2. 参赛车辆:参赛车辆必须是自主研发或经改装的小型车辆,
并搭载必要的传感器、控制器和电源。

3. 比赛形式:采用赛道和障碍物相结合的形式,场地要求不小
于 10m*5m。

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预赛时间为 10 分钟,决赛时间为15 分钟。

4. 赛道设计:赛道由直线、弯道、障碍物和陡坡组成,通过设
计不同的难度和挑战性,测试参赛车辆的适应能力和控制能力。

5. 参赛要求:参赛车辆在比赛中必须自主完成完整的赛道,包
括但不限于直线行驶、弯道转弯、穿越障碍物、攀越陡坡等环节。

同时,参赛车辆必须保证行驶安全,不得撞击赛道边界、障碍物或其他
车辆。

6. 评分标准:根据参赛车辆完成赛道的速度和完成度进行评分,其中速度和完成度各占 50%。

完成度评分将考虑参赛车辆行驶路径的
精准度,例如是否穿越障碍物的位置正确、是否绕过不必要的弯道等。

7. 注意事项:比赛期间,禁止干扰其他参赛车辆,禁止对比赛
场地和设备进行私人修改或更改。

8. 奖项设置:根据参赛车辆的成绩和表现,颁发最佳成绩奖、
最佳创新奖、最佳设计奖等奖项。

以上是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的规则,希望参赛车辆能够以高水
平的技术和精湛的智能控制能力,展现出中国青年的创新能力和实践
能力。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
1.比赛时间:比赛时间为两天,每天比赛时间为8小时,包括比赛和休息时间。

2.比赛场地:比赛场地为野外复杂地形,包括山地、草原、沙漠等,比赛路线将在比赛前一天公布。

3.参赛车辆:参赛车辆需符合智能车要求,并通过比赛前的技术检查。

4.比赛方式:比赛采用计时赛制,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程越野,其中设有多个检查点,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检查点。

5.计分方式:按照比赛成绩进行排名,成绩优先的选手获得更高的分数。

6.比赛规则:比赛期间选手需要服从组委会的指挥,严禁违反比赛规则,如违反规则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7.奖励设置: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同时设有最佳技术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等奖项。

8.比赛安全:比赛期间选手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组委会将设置安全组织人员,确保比赛过程中选手的安全。

9.组委会权利:比赛组委会保留对比赛规则进行修改、解释、裁决的权利。

- 1 -。

第12届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规则

第12届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规则

第12届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规则一、赛事概况第12届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智能车比赛之一,旨在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赛以自主设计、自主开发及自主控制的智能车辆为竞赛对象,要求参赛车辆能够在虚拟道路上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参赛队伍1.参赛队伍由全日制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及高级中学报名组成。

2.每队参赛队员人数不限,但建议不超过10人。

3.参赛车辆必须由参赛队伍自行设计、制作及调试完成。

三、比赛项目1.参赛车辆自主驾驶能力测试-车辆在模拟虚拟道路上进行自主导航和驾驶,完成预设的任务。

任务包括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停车、避障等操作。

-需要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耗时最短者获胜。

2.智能车项目展示-参赛队伍将展示他们设计的智能车辆,并演示车辆在各种情况下的智能驾驶能力。

-展示内容包括车辆配置、传感器使用、算法设计等。

3.创新设计项目-参赛队伍提供智能车的设计方案和创新点,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向评委会做详细展示。

-创新设计方案将考虑设计的实用性、先进性、可持续发展性等因素。

四、竞赛规则1.实车赛道-比赛使用标准的道路设计,包括直线道路、弯道、交叉路口、停车区等。

-赛道标识应采用模拟的方式进行,确保车辆能够准确识别和理解。

-车辆的导航和控制应完全依靠自主感知和决策。

2.基本参数要求-参赛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重量等基本参数需在规定范围内。

-参赛车辆需搭载适当数量的传感器,提供必要的感知和环境信息。

3.限时比赛-参赛车辆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

每个任务的时间限制将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确定。

4.车辆判定-根据车辆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和完成任务的情况,由评委对车辆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包括完成时间、准确性、稳定性、速度等因素。

五、奖项设置1.竞赛成绩将分别对实车和创新设计项目进行评选和表彰。

2.评选和表彰的奖项包括冠军、亚军、季军等,以及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新奖等。

智能车比赛规则

智能车比赛规则

智能车比赛规则智能车比赛是一项旨在测试无人驾驶车辆性能和智能技术的竞赛活动。

在这项比赛中,参赛车辆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和挑战,以展示其自动驾驶、感知和决策能力。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安全,智能车比赛有一系列严格的规则和要求,下面将对智能车比赛的规则进行详细介绍。

1. 参赛车辆要求参赛车辆必须是无人驾驶车辆,具备自主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

车辆必须搭载各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车辆还需要配备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以确保其在比赛中能够准确地定位和导航。

此外,参赛车辆还需要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先进的算法,以实现自主驾驶和决策。

2. 赛道设计比赛赛道通常由各种道路场景组成,包括城市道路、郊区道路、高速公路等。

赛道上会设置各种挑战和障碍物,如交通信号灯、隧道、施工区域等,以测试参赛车辆的应对能力。

赛道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公平性,确保比赛过程中不会造成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风险。

3. 比赛任务和挑战智能车比赛通常包括多个任务和挑战,如自主导航、避障、交通规则遵守等。

参赛车辆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并且需要在保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完成。

比赛中还会设置一些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以测试参赛车辆的应急处理能力。

4. 评分标准参赛车辆的表现将根据一系列评分标准进行评判,包括完成任务的时间、避障能力、交通规则遵守程度等。

评分标准需要充分考虑比赛的公平性和客观性,确保对参赛车辆进行公正的评判。

5. 安全规定智能车比赛中的安全规定至关重要。

参赛车辆需要符合严格的安全标准,包括防撞设计、紧急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等。

比赛现场也需要设置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比赛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件。

6. 参赛资格参加智能车比赛的车辆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核,确保其满足比赛要求。

参赛车辆的团队也需要具备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以确保比赛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7. 禁止物品比赛中禁止携带任何可能对其他车辆或观众造成危险的物品,如爆炸物、易燃物等。

山东省第十一届智能车竞赛补充规定

山东省第十一届智能车竞赛补充规定

山东省第十一届智能车竞赛补充规定
(讨论稿)
说明:由于第十一届智能车竞赛增加了不少新元素,特别是增加了边界铁丝检测方式。

为了能使铁丝检测方式能更加接近人工裁判方式,通过6月份的青岛市第三届智能车竞赛检验,特提出如下的补充规定,凡是与全国赛规则相冲突的规定均以本补充规定为准。

1. 关于边界铁丝的布置
由于铁丝检测模块的灵敏性,即使只有一个轮子压过黑线以及没有轮子出界的情况下,铁丝检测模块有时也会判定车模出界。

为此,对铁丝的铺设做如下规定:
铁丝铺设在距离赛道黑色胶条边缘1cm 的地方,如图1所示。

1cm
铁丝赛道边缘
图1
2. 十字路口的超车区
对于双车追逐组来说,十字路口以及加宽赛道的超车区相当于往届的直角元素。

在十字路口实现超车、由直道进入加宽的超车区以及由加宽的超车区进入直道的过程。

修改如下:
将铁丝铺设在距离赛道黑色胶条边缘1cm 后,直角处留出8cm 空白,斜方向铺设过去,如图2所示。

图2
3. 铁丝检测模块及其安装位置
⑴ 模块安装过程中,部分参赛队将模块闪烁灯覆盖,裁判无法通过闪烁灯判别,因此各参赛队禁止覆盖闪烁灯,否则按违规处理!
⑵ B 车模铁丝检测模块安装位置如图3所示。

图3
C车模铁丝检测模块安装位置如图4所示。

检测模块前后安装
位置检测模块左右安装
位置
检测模块前后安装
位置
检测模块
左右安装
位置
模块中磁
铁放正,
紧贴车模
外侧图4
4、双车组只要有一个车模发车成功,成功跑完赛道,均算完成比赛,成绩加罚60秒。

十八届智能车规则

十八届智能车规则

十八届智能车规则十八届智能车规则引言智能车竞赛作为一种新兴的比赛形式,其参赛者不仅需要具备机械、电子等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软件编程和算法设计能力。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保证选手以及观众的安全,制定本规则。

一、参赛资格1. 参赛队伍必须由3-5名成员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本科生或研究生。

2. 参赛队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手续,并提交相关材料。

3. 参赛队伍必须具备基本的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和硬件设备。

二、比赛场地1. 比赛场地应当是平坦、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内或室外空间。

2. 比赛场地应当设置起点和终点,并且标明路线和障碍物等信息。

3. 比赛场地应当设置观众席,并严格控制观众行为,保证选手和观众的安全。

三、比赛装备1. 比赛装备包括智能车、遥控器、传感器等硬件设备,以及相关软件和算法。

2. 智能车必须符合规定的尺寸和重量,并且能够熟练运行各种功能。

3. 遥控器必须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和稳定性,并且能够准确控制智能车的移动和操作。

4. 传感器必须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并且能够准确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

5. 相关软件和算法必须符合比赛规则,且能够实现智能车的自主导航、避障等功能。

四、比赛规则1. 智能车比赛分为多个环节,包括起点加速、直线行驶、弯道转弯、障碍物避让等环节。

2. 参赛队伍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内完成各个环节,并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

3. 参赛队伍在比赛过程中不得干扰其他参赛队伍,不得使用任何违规设备或手段,如发射干扰信号等。

4. 参赛队伍在比赛过程中必须遵守比赛规则,如不得逆行、碰撞障碍物等。

5. 参赛队伍在比赛过程中必须保证智能车的安全,如发现智能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裁判组。

五、比赛评分1. 比赛评分根据参赛队伍完成各个环节所用时间和准确度进行评定。

2. 参赛队伍完成各个环节所用时间越短,得分越高;准确度越高,得分越高。

3. 参赛队伍在比赛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或者智能车出现故障等情况,将扣除相应的分数。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规则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规则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规则1.比赛介绍。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比赛主要针对微型智能车作品进行竞赛,目的是通过比赛的形式,推广智能车制作技术及其应用。

2.参赛要求。

2.1队伍人数:每支队伍3到5人,其中必须有一名队长负责队伍报名、交接材料等事宜。

2.2可供参赛装备:参赛队伍需自备微型智能车,其它相关设备及材料需自行购买。

2.3报名时间:初赛报名截止日期为XX月XX日,复赛报名截止日期为XX月XX日。

3.微型智能车规格。

3.1 外壳尺寸:长宽高不超过 250mm x 250mm x 200mm。

3.2 重量要求:重量不超过 1.5kg。

3.3电源要求:使用电池供电,电池电压不得超过12V,电池容量不得超过10000mAh。

3.4推进器要求:微型智能车必须自带至少一种推进器,并配有相应的控制器。

4.初赛项目。

4.1直线行驶:智能车需通过一段直线道路,行驶距离不少于3米。

4.2交通信号灯识别:车辆需识别交通信号灯红、绿灯状态,并按照相应的状态作出对应的行驶决策。

4.3立交桥通行:智能车需通过一个模拟立交桥的测试场地,测试场地包含连续上下坡、拐弯等障碍。

4.4避障行驶:智能车需通过一个障碍物测试场地,场地中包含模拟障碍物和环卫设施等障碍,智能车需在场地内行驶并避开障碍。

5.复赛项目。

5.1自动泊车:智能车需在停车场内自动找到一个空闲车位,并完成自动停车操作。

5.2车道保持:智能车需在模拟公路道路上保持车道行驶,同时要求保持安全距离并正确识别道路标志和交通信号灯。

5.3环路行驶:智能车需在环形路口内行驶,并保持安全距离和正确的行驶轨迹。

5.4模拟城市道路行驶:智能车需在模拟城市道路内行驶,场地包含丰富的道路情景,包括路口、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灯、红绿灯、超市等。

6.颁奖及评选。

6.1初赛排名:按照初赛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前三名队伍晋级复赛。

6.2复赛排名:按照复赛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前三名队伍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智能车竞赛规则

智能车竞赛规则

智能车竞赛规则1. 背景介绍智能车竞赛是一项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比赛,旨在通过模拟真实道路交通环境,测试智能车辆的自主驾驶能力和交通规则遵守程度。

比赛中,参赛车辆需要通过感知、决策和控制等环节,模拟真实驾驶过程,完成规定的任务。

2. 比赛规则概述智能车竞赛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参赛资格参赛车辆必须是具备自主驾驶能力的智能车辆,能够通过感知设备获取道路环境信息,并根据规则进行决策与控制。

参赛车辆必须符合相关交通规定,且驾驶员必须具备相关驾驶资格。

2.2 比赛场地比赛场地模拟真实道路环境,包括直线道路、弯道、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等。

场地应具备足够的安全措施,确保参赛车辆和观众的安全。

2.3 比赛任务比赛任务根据实际道路交通环境设计,包括车辆起步、直行、转弯、超车、停车等操作。

参赛车辆需要根据场地上的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等信息,合理规划行驶路径,完成指定任务。

2.4 评分标准参赛车辆的评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行驶稳定性、遵守交通规则、感知准确性、决策及时性、任务完成度等。

评分标准应事先公布,确保公平公正。

2.5 竞赛组别智能车竞赛可以根据参赛车辆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竞赛组别。

例如,可以分为初级组、中级组、高级组等,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比较不同车辆的性能。

3. 比赛流程详解3.1 报名与资格审核参赛车辆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进行资格审核。

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正式比赛。

3.2 车辆检查与测试参赛车辆需在比赛前进行车辆检查与测试,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符合要求。

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车辆外观、感知设备、决策与控制系统等。

3.3 比赛场地布置比赛前,组织者需要根据比赛任务的要求,对比赛场地进行布置。

包括设置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等,模拟真实道路环境。

3.4 比赛规则说明在比赛开始前,组织者需要对比赛规则进行详细说明,确保参赛选手充分理解比赛要求和评分标准。

3.5 比赛过程比赛过程中,参赛车辆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比赛。

第七届飞思卡尔智能车新规则1

第七届飞思卡尔智能车新规则1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竞速比赛规则与赛场纪律参赛选手须使用竞赛秘书处统一指定的竞赛车模套件,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8位、16位、32位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单元,自主构思控制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电机驱动、转向舵机控制以及控制算法软件开发等,完成智能车工程制作及调试,于指定日期与地点参加各分(省)赛区的场地比赛,在获得决赛资格后,参加全国决赛区的场地比赛。

参赛队伍的名次(成绩)由赛车现场成功完成赛道比赛时间来决定,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队伍同时必须提交车膜技术报告。

大赛根据车模检测路径方案不同分为电磁、光电与摄像头三个赛题组。

车模通过感应由赛道中心电线产生的交变磁场进行路经检测的属于电磁组;车模通过采集赛道图像(一维、二维)或者连续扫描赛道反射点的方式进行进行路经检测的属于摄像头组;车模通过采集赛道上少数孤立点反射亮度进行路经检测的属于光电组。

竞赛秘书处制定如下比赛规则适用于各分(省)赛区预赛以及全国总决赛,在实际可操作性基础上力求公正与公平。

一、器材限制规定1. 须采用统一指定的车模。

本届比赛指定采用三种车模,分别用于三个赛题组:编号车模外观和规格赛题组供应厂商A型车模车模:G768电机:RS380-ST/3545,摄像头组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舵机:FUTABA3010B型车模车模型号电机:540,伺服器:S-D6 光电组 北京科宇通博科技有限公司C型车模车模型号:N286电机:RN260-CN 38-18130伺服器:FUTABA3010 电磁组 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各赛题组车模运行规则:a) 光电组,摄像头组:车模正常运行。

车模使用A 型车模(摄像头组)、B 型车模(光电组)。

车模运行方向为,转向轮在前,动力轮在后。

如图1所示:图1 光电组车模运行方向说b) 电磁组:车模直立行走。

使用C 型车模。

车模运行时只允许动力轮着地,车模直立行走。

智能车大赛比赛细则

智能车大赛比赛细则

哈尔滨工业大学智能车竞赛比赛细则
设计要求:
参赛选手使用统一提供的竞赛车模套件,控制不分可选择主办方提供的AT89S52单片机,亦可以自己选用单片机。

传感器可使用主办方提供的模块,亦可自行设计,但传感器的数目不得超过8个。

障碍赛基本规则:
其场地为设有20cm左右高模拟墙壁的,场地样图见图1。

在300秒内,小车需从场地的入口自动壁障行使到场地出口,比赛成绩为完成任务的时间。

如果300秒内没有完成任务,视为比赛不成功,每个组有三次比赛机会,算最好成绩。

循迹赛基本规则:
其场地设有黑线,场地样图见图2。

在300秒内,小车需从场地的起始线自动循迹行使到场地终止线,比赛成绩为完成任务的时间。

如果300秒内没有完成任务,视为比赛不成功,每个组有三次比赛机会,算最好成绩若在终止线没有停下,比赛成绩加一秒。

制作要求:
参赛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车的制作,制作过程中车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但不可以拷贝程序,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

比赛过程中,队员可以向仲裁老师申请硬件检修,但不准改程序,检修时间为10分钟。

车模改动要求:
不准更换电机和车的地盘可以换主控板。

不准对车底盘进行切削加工,在不损坏不损坏车底盘前提下,可以用胶粘,或去掉某些可拆连接部分。

PS:如果车模损坏,我们会根据损坏程度进行适当的赔偿,最高不超过车的原价。

未能详细规定之处,参考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比赛规则。

本细则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图1障碍赛赛道示例图2循迹赛赛道示例。

智能车比赛规则

智能车比赛规则

“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比赛规则参赛选手须使用竞赛秘书处统一指定并负责采购竞赛车模,采用飞思卡尔16位微控制器MC9S12DG128作为核心控制单元,自主构思控制方案及系统设计,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控制算法及执行、动力电机驱动、转向舵机控制等,完成智能车工程制作及调试,于指定日期与地点参加各分赛区的场地比赛,在获得决赛资格后,参加全国决赛区的场地比赛。

参赛队伍之名次(成绩)由赛车现场成功完成赛道比赛时间为主,技术方案及制作工程质量评分为辅来决定。

竞赛秘书处制定如下比赛规则适用于各分赛区预赛以及最终决赛。

在实际可操作性基础上力求公正与公平参与。

秘书处将邀请独立公证人监督现场赛事及评判过程。

一、器材限制规定1. 须采用统一指定的车模,细节及改动限制见附件一;2. 须采用限定的飞思卡尔16位微控制器MC9S12DG128作为唯一控制处理器,有关细节及其它电子器件使用之限制见附件二;3. 其他事项如果损毁车模中禁止改动的部件,需要使用相同型号的部件替换;车模改装完毕后,尺寸不能超过:250mm 宽和400mm长,高度无限制。

二、有关赛场的规定1. 赛道基本参数(不包括拐弯点数、位置以及整体布局)见附件三;2. 比赛赛道实际布局将在比赛当日揭示,在赛场内将安排与实际赛道具有相同材料的测试赛道供参赛队进行调试;三、裁判及技术评判竞赛全国决赛阶段,由组委会全体主任、副主任(或其授权代表)组成组委会执委会负责审查及批准比赛赛优胜名单,受理参赛队对裁判决定提出之异议或抗辩,并作出最终裁决。

组委会下设独立的技术评判组及现场裁判组,分别负责技术评分及现场车赛裁判,成绩确认等事项;两个组共同商议决定赛道布局。

所有竞赛组织委员会工作人员,包括技术评判组及现场裁判组人员均不得参与除提供S12培训以外的任何对个别参赛队的指导或辅导工作。

在分赛区预赛阶段中,裁判以及技术评判由各分赛区组委会参照上述决赛阶段组织实施。

大学生智能车比赛规则

大学生智能车比赛规则

附件1:赛道基本参数(不包括拐弯点数目、位置以及整体布局)赛道路面用专用白色基板制作,在初赛阶段时,跑道所占面积在5m×7m 左右,决赛阶段时跑道面积可以增大。

赛道宽度不小于50cm。

铺设赛道地板颜色不作要求,它和赛道之间可以但不一定有颜色差别。

跑道表面为白色,中心有黑线作为引导线,黑线宽25mm±5。

引导黑线大部分为连续黑线,部分线段会是虚线。

虚线的规格如下:虚线段可能出现在赛道的直线部分,也可能出现在赛道的转弯部分,如下图所示:每段虚线长度不超过1米。

虚线不会出现在十字交叉路口、坡道中。

赛道中心黑色线下铺设有直径0.1-0.8mm漆包线,其中通有20KHz,100 mA的交变电流。

频率范围20K±1K,电流范围(100±20mA)。

跑道最小曲率半径不小于50cm。

跑道可以交叉,交叉角为90°。

赛道直线部分可以有坡度在15°之内的坡面道路,包括上坡与下坡道路。

赛道有一个长为1m的出发区,如下图所示,计时起始点两边分别有一个长度10cm黑色计时起始线,赛车前端通过起始线作为比赛计时开始或者结束时刻。

在黑色计时起始线中间安装有永久磁铁,每一边各三只。

磁铁参数:直径7.5 - 15mm,高度1-3mm,表面磁场强度3000-5000高斯。

起跑线附近的永磁铁的分布是在跑道黑色中心线两边对称分布。

相应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附件2:大学生智能车比赛规则比赛规则参赛队根据比赛类别分为三个组,并以抽签形式决定组内比赛次序。

预赛分为两轮,每支参赛队伍可以在每轮比赛之前有10分钟的现场调整时间。

在此期间,参赛队伍只允许对赛车的硬件(不包括微控制器芯片)进行调整。

第二轮比赛在同一赛道沿逆向进行。

在每轮比赛中,选手首先将赛车放置在起跑区域内赛道上,赛车至少静止两秒钟后自动启动。

每辆赛车在赛道上跑一圈,以计时起始线为计时点,跑完一圈后赛车需要自动停止在起始线之后三米之内的赛道内,如果没有停止在规定的区域内,比赛计时成绩增加1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比赛介绍华北电力大学智能汽车俱乐部,简称校智能车俱乐部,成立于2010年11月。

作为教务处直属的四大校级社团之一,其目的是服务同学,加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实践研究与探索的兴趣与潜能。

校智能车俱乐部的宗旨是:热爱科学,快乐创新。

目前,校智能车俱乐部有成员200余人,遍布全校各个院系,拥有一间配有75套研发设备的实验室,并且和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合作创建了教学中心(Microcontroller Teaching Center ,简称MTC)。

在这过去的六届比赛中,华北电力大学的智能车有着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

在第一届比赛中,我校取得“全国赛优胜奖”的成绩;第二届比赛中,摄像头组荣获全国赛二等奖、光电组荣获全国赛二等奖;在第三届比赛中,摄像头组荣获东北赛区优胜奖、光电组荣获东北赛区三等奖;第四届比赛中,光电组荣获东北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摄像头组荣获东北赛区优胜奖;在第五届比赛中,光电组荣获东北赛区一等奖、二等奖,进入全国总决赛、摄像头组荣获东北赛区二等奖、电磁组荣获东北赛区二等奖、三等奖。

在第六届比赛中,我校再创佳绩:东北赛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优秀奖一项,并在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取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一届届辉煌的成绩都来自于队员们的不懈努力与汗水,同时也离不开老师们的孜孜教诲与指导。

我们希望校内赛的举办能够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并加入到智能汽车的队伍中来,所有的参赛队员能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也坚信通过俱乐部全体成员的努力,以及大家对智能汽车的热情,这次校内赛一定能够圆满成功!在这里,衷心希望所有校内赛的参赛队伍取得好成绩!二、智能车比赛相关规定(一)器材限制规定(1) 本次比赛传感器规定必须使用红外传感器,禁止使用摄像头、电磁和激光传感器,使用规定以外传感器的队伍可以申请参加表演赛,表演赛成绩可以在选拔校队成员时作为参考。

(2) 本次比赛允许各参赛队使用任意类型单片机。

(3) 本次比赛禁止使用现成模块,例如BTS7960模块等。

(4) 本次比赛允许使用各类型车模,若使用B型车模,电机驱动必须自己手焊。

(二)车模规定(1)禁止改动车底盘结构、轮距、轮径及轮胎(2)禁止采用其他型号的驱动电机,禁止改动驱动电机的传动比(3)禁止改造车模运动传动结构,包括滚珠轴承(4)禁止改动舵机,但可以更改舵机输出轴上连接件(5)禁止改动驱动电机以及电池,车模前进动力必须来源于车模本身直流电机及电池(6)禁止增加车模地面支撑装置。

在车模静止、动态运行过程中,只允许车模原有四个车轮对车模起到支撑作用(7)为了安装电路、传感器等,允许在底盘上打孔或安装辅助支架等(8)本次比赛中,允许使用A、B、C任意型号车模,但是传感器规定只允许使用红外传感器(三)有关赛场规定(1)赛道基本参数(见附件)(2)比赛赛道实际布局将在比赛当日揭示,在赛场内将安置与实际赛道材料一致的测试赛道供参赛队进行现场调试。

(四)裁判及技术评判规定所有竞赛组织者均不得泄露任何有失公允竞赛的信息,所有裁判必须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判比赛。

(五)校内初赛及决赛比赛规则【一】初赛规则(1)比赛之前有现场调试时间,在此期间,参赛队伍只允许对赛车的硬件(不包括微控制芯片)进行调整。

(2)每轮比赛,选手首先将赛车放置在起跑区域内赛道上,赛车至少静止两秒钟之后自动启动。

(3)每辆赛车在赛道上跑一圈,以及时起始线为计时点,跑完一圈后赛车需要自动停止在起始线之后三米之内的赛道上,若没有停止在规定区域,比赛计时成绩增加1秒。

(4)每辆赛车以在两个单轮成绩中较好的一个作为赛车最终初赛成绩。

(5)全部车模在整个比赛期间都统一放置在车模的展示区内,不得私自取回,否则取消比赛成绩。

【二】决赛规则(1)参加决赛队伍按照初赛成绩进行排序,比赛顺序为初赛成绩的倒序。

(2)每支决赛队伍只有一次比赛机会,在跑道上跑一圈,过程与初赛要求相同。

(3)初赛成绩不计入决赛成绩,只决定决赛比赛顺序。

没有参加决赛的队伍,初赛成绩为最终成绩。

【三】比赛犯规与失败规则(1) 比赛过程中,由裁判根据规则对赛车是否冲出赛道进行裁定。

赛车前两次冲出跑道时,由裁判员取出交给比赛队员,立即在起跑区重新开始比赛,选手也可以在赛车冲出跑道后放弃比赛。

(2) 以下情况算作赛车冲出跑道一次a. 比赛开始后,30秒内,赛车没有离开出发区。

b. 赛车在离开出发区后60秒内没有跑完一圈的。

(3) 以下情况判为比赛失败a. 赛车冲出跑道的次数超过两次b. 比赛开始后未经裁判允许,选手接触赛车【四】比赛禁止事项(1) 比赛场地内,除了裁判与一名队员外,不允许任何其他人员进入场地(2) 不允许有其他干扰赛车运动的行为(3) 不允许车模设计方案抄袭三、智能车比赛培训及网站服务比赛培训: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智能车的有关信息,我们将组织赛前培训。

大致计划如下,详细计划等候通知。

希望大家要积极参与。

6.30日进行第一期培训, 8.25日、9.1日进行第二期培训,具体时间有所变化,俱乐部会另行通知。

网站服务:参赛队员如需网络服务,可以通过校内网络登录以下网址:http://202.206.208.57/zhinengche/,或通过华北电力大学校网,登陆主页VOD系统页面,在下方学生社团中找到智能汽车俱乐部主页。

网络服务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最新动态,获奖信息,相关链接,文件下载等。

四、奖励竞赛获奖名额产生方式:一等奖,占参加决赛队伍数量的10%;二等奖,占参加决赛队伍数量的25%;三等奖,占参加决赛队伍数量的35%;附:获奖者必须跑完全程;成绩以决赛成绩为最终成绩,预赛时跑完全程未在决赛中完成者,可以根据比例记为三等奖;预赛与决赛无必然联系。

五、比赛说明(1)校内智能汽车分为校内交流赛和校内预决赛。

校内交流赛初定为9月16日;校内预决赛定为2013年1月12和13日,准确时间以俱乐部通知为准。

选拔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数目是本次参加预赛队伍数的(2)比赛结束后,退车与退款都以俱乐部所发收据为凭据,请大家保存好俱乐部所开收据。

(3)本次比赛中,允许使用A、B、C任意型号车模,但传感器规定只允许使用红外传感器。

(4)自报名起,不得无故更改参赛队员信息,俱乐部会安排交流赛后一周统一为大家更改信息,其余时间所更改信息无效,请大家注意俱乐部所发通知。

六、元器件清单器件清单电阻封装规格售(单)价47Ω(碳膜1/4W直插)0.05100Ω0.05 200Ω0.05 220Ω0.05 620Ω0.051k0.052k0.05 5.1k0.0510k0.0520k0.0533k0.0547k0.05 100k0.05 680k0.051m0.05电位器封装规格售(单)价500Ω电位器精密可调32960.71k电位器0.72k电位器0.75k电位器0.710k电位器0.720电位器0.750k电位器0.7 100k电位器0.71M电位器0.7 电感封装价格售(单)价10mH工字形圆柱8*10 1.5330uH工字形圆柱8*8110uH工字形圆柱8*80.8电容封装规格售(单)价330nF/16v CC-DIP(独石)0.2 479pF/16v CC-DIP(瓷片)0.08 0.01uF/16v CC-DIP(独石)0.20.1uF/16v CC-DIP(独石)0.251uF/16v CC-DIP(独石)0.34.7uF/16v CC-DIP(独石)0.510uF/25v CD-DIP(铝电解)0.147uF/16v CD-DIP(铝电解)0.1 100uF/16v CD-DIP(铝电解)0.2 470uF/16v CD-DIP(铝电解)0.4 1000uF/16v CD-DIP(铝电解)0.5二极管封装价格售(单)价1N5819通用0.21N41480.1 三极管封装规格售(单)价9013T0920.29014T0920.28085T0920.28550T0920.2 MOS/集成IC封装规格售(单)价LM78053-Lead TO-220AB1.2LM79053-Lead TO-220AB2LM2940CT-53-Lead TO-3.2220ABLM2940-123-Lead TO-220AB3.6LM3173-Lead TO-220AB1.5LM324JG (R-GDIP-T14)1.6LM393JG (R-GDIP-T8) 1.2LM339JG (R-GDIP-T14)1.5MC34063JG (R-GDIP-T8) 1.2 LM1881JG (R-GDIP-T8)10 UA741JG (R-GDIP-T8) 1.5CD4011JG (R-GDIP-T14)1.5IRF49053-Lead TO-220AB4.6IRF32053-Lead TO-220AB3.8TIP1473-Lead TO-220AB2.2RPR220DIP-4 3.3杂件封装规格售(单)价LED 红-DIP(短脚Φ3)0.18LED 红-DIP(短脚Φ3)0.2排针单排40P0.4排针双排2*40P0.6排座单排40P0.5排座双排2*40P0.8杜邦线单头20cm带头0.4杜邦线单头30cm带头0.5万能油漆板7cm*9cm7万能油漆板9cm*15cm12开关船型开关 1.2开关小型自锁开关0.5接线柱2P0.5七、赛道基本参数(1)赛道路面用专用白色基板制作(2)赛道宽度不小于50cm跑道表面为白色,两边有连续黑线作为引导线,黑线宽幅25mm。

铺设赛道地板颜色不作要求,它和赛道之间可以但不一定有颜色差别。

如图3 所示。

(3)跑道表面为白色,赛道两边有黑色线,黑线宽25mm±5,沿着赛道边缘粘贴,如图4所示。

(4)跑道最小曲率半径不小于50cm.(5)跑道可以交叉,交叉角度为90度。

如图5所示(6)赛道有一个长为1m的出发区,计时起始点两边分别有一个长度10cm黑色计时起始线,赛车前端通过起始线作为比赛计时开始或者结束时刻。

如图6所示。

八、技术说明图1红外发射接收基本电路图2电机驱动电路九、附件1、赛道情况:图3 赛道宽度以及间距图4赛道颜色以及边线图5 交叉路口示意图图6 赛道出发区示意图2、STC12C5A16AD单片机说明文件3、H桥原理说明4、CD4011、IRF3205、IFR4905中文数据手册备注:请自行登陆俱乐部网站下载说明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