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第1章技术指标 21.1系统功能要求 21.2 系统结构要求21.3电气指标 21.4设计条件 21.5 元器件介绍 31.5.1 数码管 31.5.2 发光二极管 31.5.3 排阻 41.5.4 4511译码器 41.5.5 八位拨号开关 41.5.6 74174芯片 51.5.7 74283芯片 5 第2章整体方案设计 62.1 算法设计 62.2 整体方案72.2.1 预期效果72.2.2 设计内容72.2.3 整体布局92.3整体方案图及原理10 第3章单元电路设计113.1 十进制显示电路设计113.2 8421BCD码控制电路设计113.3 二进制显示电路设计123.4 整体电路图143.5 实验实物图143.6 整机元件清单15 第4章测试与调整164.1十进制显示电路调测164.2 8421BCD码控制电路调测164.3二进制显示电路调测174.4 整体指标测试174.5 测试数据18 第5章设计小结195.1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195.2 问题及解决195.3 心得体会20 附录1:参考文献22 附录2:预习报告附录3:设计图第1章 技术指标1.1 系统功能要求人们在向计算机输送数据时,首先把十进制数变成二—十进制码,即 BCD 码, 运算器将接收到的二一十进制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后才能进行运算。

这种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过程称为“十翻二”运算。

1.2 系统结构要求系统结构方框图如下:系统复位 十进制数输入(0-9共10个数)1.3 电气指标(1)具有十翻二功能。

(2)实现三位十进制数到二进制数的转换。

(3)能自动显示十进制数及对应的二进制数。

(4)具有手动清零功能。

1.4 设计条件(1)电源条件:直流稳压电源提供+5V 电压。

(2)实验仪器:十翻二运算电路RESET二进制数显示十进制数显示名称备注稳压电源实验室配备万用表一个面包板1块剪刀一把镊子一把导线若干1.5 元器件介绍1.5.1 数码管规定用1 表示数码管a—g线段中的点亮状态,用0表示a—g线段中的熄灭状态。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ad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ad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ad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子电路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了解电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电子仪器和工具进行电路的搭建和测试,具备电子线路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制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的学习、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和电子电路实验。

具体内容包括:1.电子元件的学习: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性质和应用,讲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2.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介绍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

3.电子电路实验:进行简单的电子电路搭建和测试,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电子元件的性质和应用,基本电路定律和参数计算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实验经验。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电子电路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电路在实际中的作用。

4.实验法:进行电子电路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出版的电子线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子线路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直观地展示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实验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手操作,提高实验效果。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南邮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南邮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技术指标 (2)1.1 系统功能要求 (2)1.2 系统结构要求 (2)1.3 电气指标 (2)1.4 设计条件 (2)第二章整体方案设计 (3)2.1 整体方案 (3)2.2 整体原理及方框图 (3)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 (4)3.1 频率控制电路设计 (4)3.2 计数器设计(256) (5)3.3 存储器及正弦函数表 (6)3.4 D/A(II)正弦波产生电路 (7)3.5幅度控制 (8)3.6阻抗控制 (9)3.7整体电路图 (9)3.7 整体元件清单(理论值) (9)第四章测设与调整(数据) (11)4.1 频率控制电路调测 (11)4.2 地址计数器电路调测如下: (11)4.3 存贮器电路调测(R=1千欧) (11)4.4数字幅度电路调测 (11)4.5 波形扩展 (11)4.6 整体指标测试 (12)第五章设计小结 (13)5.1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意义 (13)5.2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 (13)5.3 问题及改进 (13)5.4 心得体会 (14)附录 (16)参考文献 (16)主要芯片介绍: (16)第一章技术指标1.1 系统功能要求人们在向计算机输送数据时,计算机首先要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十进制码,即BCD码,运算器将接受到的二-十进制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后才能进行运算。

这种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过程称为“十翻二”运算。

1.2 系统结构要求十翻二运算电路的结构要求如图(1)所示,其中十进制数输入采用并行BCD 码输入,由七段译码器转换成十进制数显示,同时经由四位超前进位并行加法器组成的电路转换成二进制数,用发光二极管显示。

系统复位转换启动十进制数输入图(1)1.3 电气指标1 具有十翻二功能。

2 实现三位十进制数到二进制数的转换。

3 能自动显示十进制数及对应的二进制数。

4 具有手动清零和手动转换功能。

5 十进制数输入采用并行输入。

(选做)十进制数输入采用串行输入。

1.4 设计条件电源条件:+5V,-5V•可供选择器件如下:•型号名称及功能数量•74283 四位超前进位并行加法器 3•4511 七段译码器3••7432 2四输入端或门 1•共阴极数码管 3•74174 复位六D触发器 2•拨码开关 2•100Ω电阻13•LED 发光二极管10• 1k 排阻 2导线若干第二章 整体方案设计2.1 整体方案事先对十进制数进行BCD 码置数,把置好的数存入锁存器中,触发启动后,经由锁存器分两路转发,一路转发给由七段译码器组成的静态显示电路,显示输入的十进制数;另一路转发给由四位超前进位加法器组成的十进制转换二进制数的电路,进行二进制显示。

西电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西电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西电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并应用基础电子元件的功能与特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解释并运用数字逻辑电路基础知识,进行简单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并进行仿真测试。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进行电路图绘制和电路仿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项目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子科学的兴趣,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和科研态度。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子电路原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为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课程设计将注重知识深度和实际应用。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础元件的原理与特性,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基本电子电路:分析并实践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数字逻辑电路:讲解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原理,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子电路仿真:运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课程项目实践:分组进行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如音频放大器、数字时钟等,综合应用前三章知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第二周:基本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第三周:数字逻辑电路原理学习;第四周:电子电路仿真训练;第五周:课程项目实践,分组设计并制作电子电路;第六周:项目展示与评价,总结反馈。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前言: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该训练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

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解决若干个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基础。

本文设计了包括选频网络的设计、超外差技术的应用和三点式振荡器在内的基础设计以及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的设计。

选频网络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作放大器的负载,具有阻抗变换、频率选择和滤波的功能;超外差技术是指利用本地产生的振荡波与输入信号混频,将输入信号频率变换为某个预定的频率的电路,主要指混频电路;三点式振荡器用于产生稳定的高频振荡波,在通信领域应用广泛;振幅调制解调都属于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是通信系统及其它电子线路的重要部件。

在设计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对所要设计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系统的了解,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最终通过独立思考,完成了对题目的设计。

实验过程及报告的完成中存在的不足,希望老师给予纠正。

目录摘要 (4)设计内容 (5)设计要求 (5)一、基础设计 (6)1、选频网络的设计 (6)2、超外差技术的设计 (9)3、三点式振荡器的设计 (11)二、综合设计:调幅解调电路的设计 (15)1、调幅电路的设计: (15)2、解调电路的设计 (20)结束语 (26)参考文献: (26)心得体会 (27)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完成选频网络的设计、超外差技术的应用、三点式振荡器的设计这三个基础设计以及调幅解调电路的综合设计。

其中采用LC并联谐振回路实现谐振频率为8.2MHz,通频带为600KHZ的选频网络;对超外差技术原理进行了学习并针对其主要应用收音机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三点式振荡器的构造原则和主要类型进行简明扼要地介绍,采用电容串联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完成一定振荡频率的振荡器的设计;充分了解了调幅解调的原理并进行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设计幅度调制和解调电路。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语音放大电路、汽车尾灯、可编程放大器)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语音放大电路、汽车尾灯、可编程放大器)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二O一九年六月三十日一、语音放大电路1、电路图与仿真电路2、电路分析该电路由三个LM324运放和一个LM386运放组成。

LM324系列器件带有真差动输入的四运算放大器,具有真正的差分输入。

该电路需要三个集成运放,LM324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

LM386是一种音频集成功放,具有自身功耗低、更新内链增益可调整、电源电压范围大、外接元件少和总谐波失真小等优点的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录音机和收音机之中。

电路最后通过一个LM386输出,实现语音放大的功能。

3、仿真结果蓝色波形为输入波形,红色波形为输出波形。

输入一个vpp为20mv的正弦波,输出一个vpp约为2.099v的正弦波,电路放大倍数大约为104.95倍。

因此仿真电路用的LM1877而不是LM386,仿真结果可能守到影响(输出波形略有失真)。

4、实际测试测得波形有失真,可能是因为噪声干扰,也可能是因为焊接的时候连线有错误或焊接不到位。

焊接实物:正面背面正面布局较为合理,但焊接时飞线较多,既给焊接带来一定难度,也不易检查,布局更合理的话可以减少飞线。

一、汽车尾灯1、电路图与仿真电路+5V2、电路分析该电路由七个芯片组成,分别是74LS08(2个)(与门)、74LS138(译码器)、74LS86(异或门)、74LS76(JK触发器)、74LS10(三输入与非门)、74LS04(非门)。

该电路用到的芯片都是十分基本的芯片,电路虽然用到的芯片较多,但结构其实十分简单,连线也很方便。

通过JK触发器和两路开关控制译码器的输入端,从而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根据两路开关有四种可能,发光二极管发光情况也有四种。

3、仿真结果两个开关均断开,六个发光二极管构成流水灯。

闭合S2,断开S1,左边三个发光二极管不亮,右边三个二极管构成流水灯。

闭合S1,断开S2,右边三个发光二极管不亮,左边三个发光二极管构成流水灯。

两开关均闭合,六个发光二极管都不亮。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包括电路图的识别、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子电路的特点,如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中常见参数的认识,如电压、电流、电阻等,并学会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子电路。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电子仪器、工具,并能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电子电路的制作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面对挑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电子垃圾回收习惯。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电子技术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图的识别、电子元件的种类及其功能,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常见电子电路原理:讲解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常见电路的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子元件的应用:学习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路制作与调试:学习电子电路的制作流程,包括焊接技术、仪器使用、故障排查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制作项目,如音乐门铃、小型放大器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学习,进行电路元件识别和电路图识别训练。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AM发射机设计(理论设计仿真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仿真1.设计内容及要求1.1设计内容1.经过方案比较,确定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指标对既定方案进行理论设计及分析,并给出各单元电路的理论设计方法2.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和分析,依据设计指标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计要求1.2设计要求载波频率MHz 10=cf输出功率mW 2000 ≥P负载电阻Ω =50AR输出信号带宽kHz 9=BW残波辐射dB 40≤单音调幅系数8 .0=am ;平均调幅系数 3 .0≥am发射效率% 50≥η2.设计方案及论证2.设计方案及论证2.1系统框图说明:调幅发射机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载波振荡器、音频放大器、振幅调制器和功率放大器四部分。

总体思路为:10MHz的载波信号与1KHz的音频信号经过缓冲器以及电压放大后输入到振幅调制器进行调幅得到调幅波,然后经过高频功率放大后输出。

2.2各单元电路设计方案论证2.2.1 主振器电路载波振荡电路是调幅发射机的核心部分,作用是产生高频载波信号用以调制信号。

载波的频率稳定度和波形的稳定度直接影响到已调信号的质量。

因此,载波振荡电路产生的载波信号必须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和较小的波形失真度。

载波振荡电路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方案一:LC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方案二:克拉泼振荡器电路方案三:石英晶体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Clapp oscillator)又称为电容反馈改进型振荡器,它是一种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线路。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当需要改变频率而调节振荡回路的电容参数时,也会影响电路的起振,为此,把一个电容C3串入振荡回路的电感支路中,这样改变电容C就可以调节振荡频率,而不影响电路的起振。

这种振荡器频率相比LC振荡器来说更加稳定2.2.2 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是在产生声音的输出元件上重建输入的音频信号的设备,其重建的信号音量和功率级都要理想——如实、有效且失真低。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魏子文学号201013929指导教师张晓华辛艳辉完成时间2012/6/23(一)设计的内容和意义内容:设计一个60秒的以中小规模元件构成的秒表计时器,要求计数的频率为1Hz ,计数周期为60秒,分别用两个七段数码管显示,最满刻度显示为59,之后再重新计数。

意义: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并焊接出一个60秒的数字显示的秒表计数,一方面加强我们同学的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巧,再者,真实的体验焊接电路的过程,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最后要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增进之间的友谊。

(二)实现方法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电路包括四部分。

脉冲信号发生器:它的作用是产生频率为1Hz 的脉冲信号,由定时器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

计数器:它的作用是接收来自多谐振荡器的秒脉冲,进行加计数,计数器由两个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及四输入与非门组成。

驱动器:由CD4511作为驱动器驱动共阴七段数码管显示数字。

七段数码管。

总方框图(三)基本原理秒脉冲系统所需要的秒脉冲由定时器NE555所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提供,多谐振荡器如下左图所示,图中NE555外引线排列如下右图所示。

其中1脚是电路地GND ;8脚是正电源端Vcc ,仿真工作电压5V ;2脚是低触发端TR ;3脚是输出端OUT ;4脚是主复位端R ;5脚是控制电压端Uc ;6脚是高触发端TH ;7脚放电端DISC 。

R1、R2和C 为定时电阻和电容,分别为47K 欧 47K 欧 100UF ,C1为电压控制端稳定电容,其电容值为0.01uf 。

在信号的输出端产生矩形脉冲,其振荡频率为 f=1.44/( R1+2R2)C 。

TH Uc集成电路555加计时器倒计时器由两位4位十进制同步计数器74LS160、四输入与非门构成。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通过课程设计实验,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电子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实现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本实验报告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总结。

1. 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通讯、电力等领域的基础,通过开展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培养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的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通过实验过程和结果来验证和分析设计的合理性。

2. 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任务:设计一个LED流水灯电路。

该电路由多个LED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亮起和熄灭,形成流水灯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我们将使用以下组件和元件:Arduino开发板、蜂鸣器、电阻、电容、开关等。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包括Arduino开发板、LED灯、蜂鸣器等电子元件,以及杜邦线、面包板等实验工具。

3.2 电路连接将所需的元件根据电路图连接在面包板上。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3.3 编程使用Arduino开发板的编程软件,编写相应的代码,控制LED灯的亮灭顺序,实现流水灯效果。

3.4 调试将编写好的代码上传到Arduino开发板上,并通过调试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灯的亮灭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功能完备的LED流水灯电路。

该电路可以使多个LED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亮起和熄灭,形成流水灯效果。

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电路的亮灭顺序与我们预期的设计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5. 实验总结本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使我们对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通过实践巩固了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南邮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南邮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南邮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原理,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能力,能够对电子电路进行调试和检测。

2. 提高学生运用电子设计软件(如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和绘制电路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电子科技领域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讲解常用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的原理、特性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简单电子电路设计:介绍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基本电路的设计方法,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电子电路仿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使学生了解电路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电子电路,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调试,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故障分析与排查:培养学生分析电路故障、找出问题原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6. 课程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设计,从电路设计、仿真、制作、调试到故障排查,全面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大纲安排:第1周:电子元件基础第2周:简单电子电路设计第3周:电子电路仿真第4周: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第5周:故障分析与排查第6-8周:课程项目实践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南邮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南邮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南邮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南邮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元件特性、电路分析方法和相关理论。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电路基本概念:电子元件、电路元件、信号与系统等。

2.电子电路分析方法:节点分析、回路分析、叠加分析、频率分析等。

3.常用电子电路:放大器、滤波器、调制器、解调器、振荡器等。

4.电子电路设计:设计方法、设计步骤、设计实例等。

5.实验操作与调试: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设备、实验结果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价值。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南邮电子电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交流平台。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电路图的绘制方法,了解电子电路的仿真与实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子电路设计中的问题,具备电子电路组装、调试和测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电子电路图的绘制、电子电路的仿真与实验。

具体安排如下:1.电子元件:介绍半导体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电子电路图:教授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元件符号、线路连接、信号 flowchart 等。

3.电子电路仿真:学习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观察电路性能。

4.实验操作:进行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测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电子电路图的绘制方法等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电路设计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测试,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进行实验。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电路电子综合课程设计

电路电子综合课程设计

电路电子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路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2. 学生能运用电子元件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电子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3. 学生能了解并解释电路中的基本现象,如电压、电流、频率响应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

2.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仪器和工具进行电路搭建、调试和故障排除。

3. 学生能够运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2. 学生能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以电路电子基础知识为主线,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路基本元件及其工作原理:-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与功能- 电路分析方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2. 电子电路设计与搭建:- 基本放大器电路: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放大器- 滤波器电路: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 仿真软件应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3. 电路实验与调试:- 电路搭建与调试方法- 故障分析与排除技巧- 实验报告撰写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电路基本元件及其工作原理第二周:电路分析方法第三周:基本放大器电路第四周:滤波器电路第五周:仿真软件应用第六周:电路搭建与调试第七周:故障分析与排除第八周:实验报告撰写与成果展示教材章节关联:《电路电子技术》第一章:电路基本元件第二章:电路分析方法第三章:放大器电路第四章:滤波器电路第五章:仿真软件应用实践教学环节:电路搭建、调试与故障排除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电路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背景电工电子综合课程是电气工程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在实践中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和实用性,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和电力系统的操作技能。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如下:1.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电路设计方法;2.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电力系统设计和电子电路测试;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团队合作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子电路;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体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断探索、研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设计具体内容1.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本次课程设计将深入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深入了解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为后续的课程设计做好铺垫。

2.电路设计与实现在学习了基础知识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电路设计和实现。

本次课程设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包括各种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比较电路等;然后是单元电路的组合,设计出整个系统的电路。

学生们需要团队合作,进行设计和实验,利用已学习的电路知识,自行完成电子电路的设计,体验电子设计的乐趣和成就感。

3.电力系统维护和调试在电子电路设计阶段结束后,接下来是电力系统的维护和调试。

学生将学习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如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逆变器原理、控制电路原理等,然后进行电力系统的调试和维护,实际操作学习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如何发现电力系统运行异常,如何进行维护调试等,为日后的电力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学生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实习(设计)地点年月日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一)、目的:1、熟悉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2、学会阅读印刷电路板。

3、通过对一台调幅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熟悉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

4、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

5、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及基本的手工焊接技巧。

6、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任务:1、分析并读懂收音机电路图。

2、参照电原理图看懂接线电路图。

3、认识电路图上的符号,并与实物相参照,认识个电子元器件。

4、根据技术指标测试各元器件的要紧参数。

5、熟练焊接的具体操作,认真细心地安装焊接。

6、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调试。

7、初步掌握电子线路故障的排除方法。

(三、实习器材:1、电烙铁2、螺丝刀、镊子、剪刀等必备工具3、松香与锡4、DS05-6电路板5、各元器件6、两节5号电池二、分析与设计1、设计任务分析①方案选择目前调频式或者调幅式收音机,通常都使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固、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我们要求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收音机接收天线将广播电台播发的高频的调幅波接收下来,通过变频级把外来的各调幅波信号变换成一个低频与高频之间的固定频率—465KHz(中频),然后进行放大,再由检波级检出音频信号,送入低频放大级放大,推动喇叭发声。

不是把接收天线接收下来的高频调幅波直接放大去检出音频信号(直放式)。

在设计中,是根据所要求的内容、指标进行各单元的设计,拟定单元电路,初步确定电路元件参数;再根据组合起来的系统电路进行核算,确定整机电路。

最后通过安装调试达到要求的电气性能指标,确定最终的电路元件参数,固定、封装,成为完整的收音机产品。

②要紧性能指标频率范围:535~1065kHz中频频率:465kHz灵敏度:<1mV/m(能收到本省、本市以外较远的电台及信号较弱的电台)选择性:20lg21(1)(110)E MHzE MHz MHz>14dB输出功率:最大不失真功率≥100mW电源消耗:静态时,≤12mA,额定时约80Ma1.设计方案论证择中波晶体管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其方框图如图1所示。

电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电路元件的功能、电路图的识别等。

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并能阐述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简单电子电路的能力,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如串并联电路、交流电路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使用电子仪器、工具进行电路搭建和测试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正确选择电子元器件,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电路仿真。

3.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故障排查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对电路进行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3. 培养学生遵循安全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子技术知识,对电子电路设计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回顾:包括电路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电路图识别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详细介绍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路分析方法:讲解串并联电路、交流电路等分析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教授如何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元器件,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电路仿真,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电路搭建与测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包括电路搭建、测试、故障排查与解决,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摘要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摘要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如电路组成、电子元件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3.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用电工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规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进行测量、调试及故障排查;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认识到电工电子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善于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设计,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电路组成、电路图识别、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路基础2. 电路分析方法: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分析法、回路电流分析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3. 电工电子仪器使用及安全操作: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烙铁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规范。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工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4. 电路设计实践:根据实际需求,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电路,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电路分析方法学习第三周:电工电子仪器使用及安全操作第四周:电路设计实践与小组讨论第五周:总结与评价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有序安排,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电工电子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电气工程电子电路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电气工程电子电路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电气工程电子电路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目的是通过讲课示例、上机实验、电路设计和调试使学生掌握Altium Designer软件的使用,通过自己设计电路、绘制电路和调试电路完成课程设计,了解电路设计的思路和步骤。

主要目的和任务:(1) 了解电子电路及电路板设计基本方法、步骤及设计原则;(2) 通过完成一个电子电路的设计训练,初步具有电路板设计的能力,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3)培养查阅书籍、参考资料、产品手册、工具书的能力;上网查寻有用信息的能力;电子电路及电路板设计的能力,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从给出的四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电路设计和电路调试。

也可自选难度不低于范例的电路自己独立完成。

要求提供电路设计原理图、PCB图、原理图说明、调试过程和调试结果。

题目1:波形发生器使用题目指定的555芯片和一片通用四运放324芯片或两片LM358(双运放),设计制作一个频率可变的同时输出脉冲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Ⅰ、正弦波Ⅰ的波形产生电路。

在报告中给出设计方案、详细电路图和现场自测数据波形,设计制作要求如下:(1)同时四通道输出、每通道输出脉冲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Ⅰ、正弦波Ⅰ中的一种波形,每通道输出的负载电阻均为1k欧姆。

(2)四种波形的频率关系为1:1:1:3(3次谐波):脉冲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Ⅰ输出频率范围为8kHz—10kHz,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1V;正弦波Ⅰ输出频率范围为24kHz—30kHz,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9V;脉冲波、锯齿波和正弦波输出波形应无明显失真(使用示波器测量时)。

频率误差不大于10%;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误差不大于5%。

脉冲波占空比可调整。

(3)电源只能选用+10V 单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

不得使用额外电源。

(4)要求预留脉冲波(三角波)、锯齿波、正弦波Ⅰ、正弦波Ⅰ和电源的测试端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及要求 (3)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
1、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案论证 (3)
2、触摸式防盗报警器原理图及仿真结果分析 (4)
3、安装调试方法和调试过程 (9)
4、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9)
四、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9)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
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
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
调试。

3、进行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
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
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及要求
1.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
2.画出总体电路图;
3.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在通用板上焊接。

焊接完毕后应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虚焊的现象;
4.调试电路;
5.电路性能指标测试;
6.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案论证
此次触摸式报警器总体的电路设计如下图:
图1 整体电路图
电路基本工作为:当人体触摸电容的二脚时,IC1555的2脚得到一个低于一个1/3Vcc触发信号,3脚输出一个高电平,同时VT截止,电路进入暂稳态,定时开始工作。

IC2555的第4脚清零端由初始的低电平翻转到高电平,多谐振
荡器开始工作,蜂鸣器因此作响。

555定时器
集成时基电路又称为集成定时器或555电路,是一种数字,模拟混合型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应用十分广泛。

它是一种产生时间延迟和多种脉冲信号的电路,由于内部电压标准使用了三个5k的电阻,故取名555电路。

555电路的内部电
路框架图如下图所示:
图2 555内
部电路及引
脚位配置
555
定时器的
内部电路由分压器,电压比较器C1和C2,简单SR锁存器,放电三极管T以及缓冲器G组成,3个5KΩ的电阻串联组成分压器,为比较器C1,C2提供参考电压。

当控制电压端(5)悬空时,比较器C1,C2的基准电压分别为2Vcc/3和Vcc/3。

放电三极管T
为外接电路提供放电通路,在使用定
时器时,该三极管的集电极(7)脚一般都要外界上拉电阻。

当V11>2Vcc/3,V12>Vcc/3时,比较器C1输出低电平,比较器C2输出高电平,简单SR锁存器Q端置0,放电三极管T导通,输出端Vo为低电平。

当V11<2Vcc/3,V12<Vcc/3时,比较器C1输出高电平,C2输出低电平,
简单SR锁存器置1,放电三极管截止,输出端Vo为高电平。

V11<2Vcc/3,V12>Vcc/3时,简单SR锁存器R=1,S=1,锁存器状态不变,
电路保持原状态不变。

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电路
没有触发信号时Vi处于高电平(Vi>Vcc/3),如果接通电源后Q=0,Vo=0,T导通,电容通过放电三极管T放电,使Vc=0,Vo保持低电平不变。

如果接通电源后Q=1,放电三极管T就会截止,电源通过电阻R向电容C充电,当Vc上升到2Vcc/3时,由于R=0,S=1,锁存器置0,Vo为低电平。

此时放电三极管T导通,电容C放电,Vo保持低电平不变。

因此,电路通电后在没有触发信号时,电路
只有一种稳定状态Vo=0。

若触发输入端施加触发信号(Vi<Vcc/3),电路的输出状态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电路进入暂稳态,放电三极管T截止。

此后电容C充电,当C充电至Vc=2Vcc/3时,电路的输出电压Vo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同时T导通,于是电
容C放电,电路返回到
稳定状态。

电路的工作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4 单稳态触发波形图
由555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
图5 多谐振荡电路
接通电源后,电容C被充电,当Vc上升到2Vcc/3时,使Vo为低电平,同时放电三极管T导通,此时电容C通过R2和T放电,Vc下降。

当Vc下降到Vcc/3时,Vo翻转为高电平。

当放电结束时,T截止,Vcc将通过R1、R2向电容C充电。

当Vc上升到2Vcc/3时,电路又翻转为低电平。

如此周而复始,于是在电路
的输出端就得到一个周期性的矩形波,波形如下图:
图6 多谐振荡电路波形图
由于555定时器内部的比较器灵敏高,而且采用差分电路形式,因此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受电源电压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2、触摸式防盗报警器设计电路原理图及仿真结果分析
3、安装调试方法和调试过程
原理了解后,进行安装之前,首先要运用所学知识用万用表对发下来的元器件进行校对检验,确保电路的元器件都是好的,再对焊接板进行元器件整体布局,以达到线路整洁,布局美观。

接下来就要进行焊接,整个焊接的过程是需要耐心的,尤其是在高温下使用电烙铁需格外小心,避免烫伤灼伤。

尽量减少两条线路的共同焊接处,防止焊接不当造成不必要的短路与断路,最后将接地与接输
入正极的电线引出,便于后期的调试与检查。

第一次调试时,接入电源,蜂鸣器作响,检查电路后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将第二个
555的4脚与电源正极相接;还有第一个555的2脚与6,7脚相接了,
致使电路出现故障。

重新焊接后再次对电路进行检查,有无虚焊漏焊的地方,用万用表检查了各器件的好坏,并且讲各器件的引脚剪掉,避免较长相互接触,造成不必要的短
接。

最后电路接通后,用两只手触碰电容,蜂鸣器作响,手松开,蜂鸣器不响,
电路调试成功。

四.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这次的数字电子课程设计,安排在期末考试后,我们有两周的时间去学习、设计、焊接电路,这一次的设计,整个课程设计需要我们独立自主设计电路,焊接电路,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让我们在实践中合理运用理论知识,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思考问题,提高了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次焊接电路印象很深刻,刚开始好多焊的都不牢,焊锡快又大,但在焊接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但最后终于克服了困难,把电路做得还算完美。

并且掌握与巩固了一些电工最基本的技能要求,还了解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与工作坏境,熟悉他们的内部结构,对以后更好地掌握电子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次的课程设计还培养了我团队协作精神,大家在一起有什么问题一起讨论,一起解决,比一个人单干好多了,给我以后学习焊接电路很大的勇气,我对以后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希望,我一定要学好焊接电路,争取做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

附录:
1、元器件清单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