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物理方法 波动方程的建立
波动方程推导过程
波动方程推导过程波动方程是描述波动现象的一维偏微分方程,常见于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推导波动方程的推导过程,并附上适当的数学解释。
我们从一维弦的振动出发,假设弦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u(x,t),其中x为弦上的位置,t为时间。
我们希望找到u(x,t)满足的方程。
首先,我们考虑弦元素。
假设弦元素的质量为m,长度为Δx。
弦元素在x位置的受力可由受力平衡方程得到。
考虑弦元素下方的拉力,可以得到:T(x+Δx, t)cosθ(x+Δx, t) - T(x, t)cosθ(x, t) =mΔx∂²u/∂t²其中,T(x,t)为弦元素在位置x的拉力,θ(x,t)为弦元素在位置x 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我们进一步假设弦的线密度为ρ,弦的张力T与弦的位置无关且恒定。
即T(x,t) = T0。
同时,假设弦的振动幅度很小,θ(x,t)的正弦值与斜率成正比。
即:sinθ(x,t) ≈ ∂u/∂x,cosθ(x,t) ≈ 1将这些假设带入上述受力平衡方程中,得到:T0(∂u/∂x+∂u/∂xΔx)-T0∂u/∂x=mΔx∂²u/∂t²化简可得:T0∂²u/∂x²=mΔx∂²u/∂t²考虑到弦元素长度Δx的无穷小极限,我们取Δx→0,并将Δx去掉,得到:T0∂²u/∂x²=m∂²u/∂t²进一步,我们可以将上式中m除以弦的线密度ρ,并将T0除以根号下(ρ/μ)(其中μ为线密度ρ与弦的横波速度v的乘积),得到:∂²u/∂x²=1/v²∂²u/∂t²此即为波动方程。
上式表示了u(x,t)在时空上的二阶偏导数之间的关系。
从推导过程可以看出,波动方程的形式是基于一维弦振动的受力平衡获得的。
它说明了弦元素位移的二阶偏导数与时间的二阶偏导数之间的相关性。
波动方程描述了波动现象的特征,如波速等。
§19 怎样建立波动方程
§19 怎样建立波动方程1、 怎样建立简谐波的波动方程?简谐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波,任何复杂的波都 可看成由若干个简谐波叠加而成的,因此,它又是最重要的波。
[例1]已知波源的简谐振动方程为()0y Ac s t ωϕ=+,向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u,波动方程的建立如下(图2-19-1):如x 轴的原点与波源重合,则从源源传到某一点x ,所需要的时间为x u,这时间就是该点比波源迟振的时间,于是该点的振动方程为:cos x y A t u ωϕ⎡⎤⎛⎫=-+ ⎪⎢⎥⎝⎭⎣⎦由于假设媒质是均匀的、无吸收的,所以该点振幅与波源相同。
基于该点选择的随意性,所以该方程即为简谐波的波动方程,它描述了波线上任一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移。
如果波源在原点以右l 远的地方,则波动方程为:cos x l y A t u ωϕ⎡-⎤⎛⎫=-+ ⎪⎢⎥⎝⎭⎣⎦式中x l u-表示x 点比波源迟振的时间。
如果已知A 点的振动方程为[]cos y t ωϕ=+,波速与x 轴正方向相反,且A 点与原点O 相距l ,试建立波动方程。
设在A 点左方取某一点x ,则该点比A 点早振x l u-这么多时间,于是波动方程为: cos x l y A t u ωϕ⎡-⎤⎛⎫=++ ⎪⎢⎥⎝⎭⎣⎦当A 与O 重合时:cos x y A u ωϕ⎡⎤⎛⎫=++ ⎪⎢⎥⎝⎭⎣⎦其实上述四种情况只是坐标的选择不同使波动方程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
对于波线上某一点来说,这四种波动方程都退化为同一简谐振动方程。
一定点的振动方程是一定的,这可作为检查波动方程正误的判据,如不同形式的波动方程,对于一定点来说,得不到相同的振动方程,则肯定是错误了。
[例2]设A 、B 为一简谐振波波线上距离小于波长的两点,B 点比A 点的相位落后6π,已知AB 间的距离为2cm 、波的周期为2秒、振幅4cm(在传播中保持不变)。
如果t=0时,A 处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运动,请以B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此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和行波法
f ( x0 , y0 , z0 , t )
其中 f ( x0 , y0 , z0 , t ) 为已知函数。
35
第二类边界条件(Neuman 边界条件):
规定所研究物理量在边界外法线方向 n 上的
方向导数的数值.
u f n
u f ( x0 , y0 , z0 ) , n ( x0 , y0 , z0 )
36
第三类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 也叫 Robin边界条件 ):规定所研究物理量及其
外法向导数的线性组合在边界上的值
u Hun
( x0 , y0 , z0 )
f ( x0 , y0 , z0 , t )
u f H :常系数 u n
37
以上三类边界条件当 f 0 时,分别称为 第一、二、三类齐次边界条件。
22
应用微积分中值定理:
ux ( x dx, t ) T1ux ( x, t ) uxx dx
dy f ' ( x)dx
ux ( x dx, t ) T1ux ( x, t ) uxx dx
x Fdx dxutt
Tuxx dx Fdx dxutt
39
2 a u tt u xx 0 在这一点无意义.如果,将
l 分成 x x0 ,x x0 两段分别考虑,
在各段上,弦振动方程有意义,但它是一 根弦的两段,并不是各自振动的。从数学
上来讲,不可能在两端上分别列出定解问
题。两段可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两段的 振动是相互关联的。
40
u
F(0,t)
15
即整根弦由相互牵连的质点组成,对每个
波动方程推导过程
波动方程推导过程1.假设波动是在一维空间中发生的,即沿着x轴传播,波的振动方向与x轴垂直。
假设波动是机械波,即需要介质来传播。
同时假设波动是纵波,即介质的波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2.建立坐标系。
在一维空间中,选择一个坐标系,通常将波的起点设置为坐标原点。
3. 考虑微元上的受力平衡。
取波动方向为y轴,波的纵向位移为y(x,t)。
假设一个很小的区域,长度为dx,在位置x上物质点受到的作用力为F。
由于介质中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弹力与位移成正比,且反向。
可以使用胡克定律来描述这个弹力关系:F=-k*y(x,t)其中k为弹性系数。
4.考虑微元上的惯性力。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粒子具有质量,会有惯性力的作用。
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沿着x轴,所以x方向上的惯性力对受力平衡没有贡献。
所以只需要考虑y方向上的惯性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惯性力与加速度成正比。
粒子的加速度可以用纵向速度对时间的导数来表示:F = m * d²y/dt²其中m为单位长度的质量。
5.结合弹力和惯性力。
将弹力和惯性力相加,得到微元受到的总力:F = -k * y(x,t) - m * d²y/dt²6.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来描述微元受到的总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将微元受到的总力代入方程中,得到:-m * d²y/dt² = -k * y(x,t) - m * d²y/dx²7.化简方程。
将方程重写为标准形式:d²y/dx² = (1/v²) * d²y/dt²其中v²=k/m为波速的平方。
8.一维波动方程的描述。
将标准形式的方程扩展为一维波动方程:d²y/dx² - (1/v²) * d²y/dt² = 0这就是波动方程,它描述了波沿着x轴传播的过程。
如何推导波动方程解答波动问题
如何推导波动方程解答波动问题推导波动方程解答波动问题引言波动是物理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光、声、水波等各个领域。
在解答波动问题时,推导波动方程是一个关键步骤,通过波动方程可以获取波动现象的行为规律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如何推导波动方程并利用它解答波动问题。
一、波动方程的推导波动方程描述了波动现象的传播和演化规律。
对于简单的一维波动,我们考虑一根细弦上的波动,将弦上任意位置的横向位移用函数y(x,t)表示,其中x为坐标,t为时间。
为了推导波动方程,我们需要考虑弦元上的受力以及受力对弦元的加速度的影响。
1.1 弦元受力分析我们考虑弦元上的张力和重力对弦元的影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弦元上的受力为张力和重力的合力。
由于弦的垂直性质,我们将张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别作用于水平和垂直方向上。
1.2 弦元受力对加速度的影响根据受力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弦元受力对加速度的贡献。
将受力分解为弦元上横向位移y(x,t)对x的偏导数和t的偏导数,得到加速度的表达式。
1.3 波动方程的推导将弦元受力对加速度的表达式带入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中,并考虑弦元长度的微元Δx趋近于0的极限情况,即可得到一维波动方程的表达式。
二、波动问题的解答得到波动方程后,我们可以基于方程进行波动问题的解答。
这里以弦上的波动为例,讨论如何利用波动方程解决弦的振动问题。
2.1 边界条件的确定在解答波动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边界条件。
对于弦的振动问题,边界条件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弦的初始形状和弦的初速度。
确定了边界条件后,我们可以将其代入波动方程并进行求解。
2.2 波动方程的解法波动方程通常是一个偏微分方程,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其中一种常见的求解方法是分离变量法。
通过将波动方程中的变量分离,并应用边界条件,我们可以获得波函数的具体表达式。
2.3 波动问题的讨论在解答完波动问题之后,我们可以从波函数中分析波的传播性质、幅度和频率等方面。
数理方程第2章波动方程
π
2π sin x,"" l
kπ 2 π 1,cos l x, cos x,""cos l l
π
x,"
是[0, l]上的正交函数列
⎧l , m=n≠0 ⎪ l mπ nπ ⎪2 = cos cos ∫0 l x l xdx ⎨ l m = n = 0 ⎪ ⎪ ⎩0 m≠n
17
例:
2 ⎧ ∂ 2u u ∂ 2 = , t > 0, 0 < x < l a ⎪ ∂t 2 2 ∂x ⎪ ⎪ u (0, t ) = u ( l , t ) = 0, ⎨ ⎪ u ( x , 0) = x ( l − x ), ⎪ 2π x ⎪ u t ( x , 0) = sin l ⎩
kπ X k ( x) = Bk sin x l
所以定解问题的级数形式解为
u ( x, t ) = ∑ X k ( x)Tk (t )
k =1
kπ a kπ a ⎞ kπ ⎛ t + bk sin t ⎟ sin x = ∑ ⎜ ak cos l l ⎠ l k =1 ⎝ ak =Bk Ck ,bk =Bk Dk .
8π at 8π x u ( x, t ) = 3cos sin sin + 5 cos l l l l
π at
πx
23
• 其它边界条件的混合问题
2 ⎧ ∂ 2u u ∂ 2 x ∈ (0, l ), t > 0 ⎪ ∂t 2 = a ∂x 2 , ⎪ ⎪ ⎨u ( x, 0) = ϕ ( x), ut ( x, 0) = ψ ( x), x ∈ [0, l ] ⎪u (0, t ) = u (l , t ) = 0, t≥0 x x ⎪ ⎪ ⎩
波动方程的建立
x
解:(1)t=0时,0点的相位,即初相位 故波函数
p , 2
y A cos (t x ) p u 2
u
当考虑O处质点的振动初相为零时
x y=A cos t- u
质点的振动速度
y x v A sin[ (t ) ] t u
二、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1) 当给定 x x1 时
x1 y ( x1 , t ) y (t ) A cos[ (t ) 0 ] o u
8-2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介质中任一质点(坐标为 x)相对其平衡位置的位移(坐 标为 y)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即 y ( x, t ) 称为波函数.
y y ( x, t )
各质点相对平衡位 置的位移 波线上各质点平 衡位置
简谐波:在均匀的、无吸收的介质中,波源作简谐运动 时,在介质中所形成的波. 平面简谐波:波面为平面的简谐波.
(2)振动状态以一定的速度传播—波速。(注意波速不 是质点的振动速度) (3)波动所到各点振动规律相同。 沿波的传播方向,各质点的相位依次落后。
(4)波形在空间移动—行波。
三、波线、波面、波前
同相面(波面): 某时刻介质中同相点的集合。 波阵面(波前): 传在最前面的波面. 波线(波法线):由波源出发,沿波传播方向的线.波线上任 一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波的传播方向。 平面波: 波阵面为一平面。 球面波: 波阵面为一球面。 平面波 波 线 波 面 波 线 波 阵 面 在各向同性媒质中波线和波阵面垂直 球面波
0
注意区分:
方向平行:纵波 方向垂直:横波
固体: 纵波 u
Y
数学物理方程——3 波动方程的建立
∂ 2u ∂t 2
x = x0
mg
cosθ1 ≈ cosθ 2 ≈ 1
sin θ1 ≈ tanθ1 = − ∂u1 ∂x
x = x0 − ε
sin θ 2 ≈ tanθ 2 =
∂u2 ∂x
x = x0 + ε
数学物理方法
双曲型方程的建立
因此有:
T1 = T2 ≡ T
⎛ ∂u T⎜ 2 ⎜ ∂x ⎝
数学物理方法
双曲型方程的建立
定义 初始条件——完全描述物理问题的研究对象在初始时刻时, 其内部及边界上任意一点的状况。 边界条件——完全描述物理问题的研究对象的边界上各点 在任一时刻的状况。
第一类边界条件:边界上各点的函数值—— u S
∂u 第二类边界条件:边界上各点函数的法向导数值—— ∂n S 第三类边界条件: u S 与 ∂u 的线性关系 ∂n S
可知: u1 ( x0 , t ) = u2 ( x0 , t ) 受力分析后,由牛顿定律可知,x0 处: 纵向:T1 cos θ 1 − T2 cos θ 2 = 0 设小球引起的 θ1 、θ2 很小: 横向:T1 sin θ 1 + T2 sin θ 2 − mg = m
y
o
θ1
x0
θ2
x
T1
T2
第二章 典型方程的建立
2.1 双曲型方程的建立
数学物理方法
双曲型方程的建立
数学物理方法
双曲型方程的建立
数学物理方法
双曲型方程的建立
数学物理方法
双曲型方程的建立
数学物理方法
双曲型方程的建立
数学物理方法
双曲型方程的建立
数学物理方法
双曲型方程的建立
波动方程数学模型
有关“波动方程”的数学模型
有关“波动方程”的数学模型如下:
波动方程是揭示波动现象奥秘的数学工具,描述了波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传播行为,并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无论是声波、电磁波还是水波,波动方程都能揭示它们的传播速度和振幅变化规律。
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²u / ∂t² = v² ∂²u / ∂x²,其中u表示波的位移或振幅关于时间t和空间位置x(以及可能的其他坐标)的函数,v表示波的传播速度。
这个方程在一维情况下描述了波沿着x轴正向传播且保持形状不变,而在二维或三维情况下,则需要考虑更多维度上的变化。
此外,波动方程还可以通过差商代替微商的方式进行表述,例如向前差商和二阶差商等。
总之,波动方程是理解和研究波动现象的重要工具,其数学模型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探索波动行为本质的基础。
波动方程 的建立
地震勘探原理(一)—— 波动方程的建立
要点
狭义胡克定律; 运动微分方程; 拉梅方程的建立;
P波、S波的波动方程;
存在问题。
狭义胡克定律
2 u 2 u u f t 2
将上式中的位移矢量场u和体力f,分解成无旋 场和无散场:
2 2 2 t 整理得:
拉梅方程的建立
2 ui f i ji t 2 2 ui u j 2 ui f i x 2 xi xi x j t 2 j ui 根据体积应变定义: x u i x j x j ui u j x xi j
广义胡克定律:表征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 关系。
11 c11 22 c21 33 c31 12 c41 23 c51 31 c61 c12 c22 c32 c42 c52 c62 c13 c23 c33 c43 c53 c63 c14 c24 c34 c44 c54 c64 c15 c25 c35 c45 c55 c65 c16 e11 c26 e22 c36 e33 c46 e12 c56 e23 c66 e31
拉梅方程的建立
基本方程: ji
x j 2ui f i t 2
(1) (2) (3)
ji ji 2eji
第一章_波动方程
假定有垂直于x轴方向的外力存在,并设其线密度为F(x,t),则 弦段(x, x+Δx)上的外力为:
x x
x
F ( x ,t) dx
它在时间段(t, t+Δt)内的冲量为:
t x
t t x x
F ( x , t ) dx dt
数学物理方程
第一章 波动方程
于是有:
2 2 u ( x , t ) u ( x , t ) [ 2 T F ( x , t )] dx dt 0 2 t x t x t t x x
数学物理方程
第一章 波动方程
回 答 下 列 方 程 是 线 性、 的非 线 性 的 ? 齐 次 非次 齐? 阶 数 ?
(1)
4u
4
x x y y u u ( 2)u xy 0 x x
2u
2
2
4u
2 2
4u
4
0
四阶线性齐次 一阶非线性,拟线性的 二阶线性齐次的 二阶线性非齐次的 三阶非线性
要在区域 ( 0 x l ,t 0 )上(见右上图)求上述定解问题的解,就是
要求这样的连续函数u(x, t) ,它在区域0<x<l,t>0中满足波动方程(2.1);在x 轴上的区间[0,l]上满足初始条件(2.2);并在边界x=0和x=l上满足边界条件 (2.3)和 (2.4)。 一般称形如(2.3)和(2.4)的边界条件为第一类边界条件,也叫狄利克雷 (Dirichlet)边界条件。
非均匀弦的强迫横振动方程
一维波动方程不仅可以描述弦的振动,还可以描述: 弹性杆的纵向振动 管道中气体小扰动的传播 ………等等 因此,一个方程反应的不止是一个物理现象, 而是一类问题。
数学物理方程第二章(波动)
T T ',与x位置无关
纵向: sin T 'sin ' gds f 0 ds ma T 其中: cos 1 cos ' 1
y
M'
u ( x, t ) sin tan x u ( x dx, t ) sin ' tan ' x m ds
分析与假设:
1)柔软的细弦:弦上的任意一点仅有的张力且沿弦的切线方向。 2)拉紧:指弦线在弹性范围内,服从虎克定律。 3)横振动:指振动只有沿u轴方向的位移,可用u(x,t)表示。
u 1 x
4)微小:指弦上各点位移与弦长相比很小,夹角很小,即
数学物理方程
第二章 波动方程
用微元法及牛顿运动定律推导:
数学物理方程
第二章 波动方程
第二章 波动方程
§1 §2 §3 §4 §5 方程的导出及其定解条件 一维波动方程的初值问题 半无界弦的自由振动问题 高维波动方程的初值问题 混合问题的分离变量法
数学物理方程
第二章 波动方程
§1、方程的导出及其定解条件
一、弦的自由振动方程的建立
问题:均匀柔软且拉紧的细弦, 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微小横振动, 求不同时刻弦线的形状。
2 u ( x, t ) u ( x dx, t ) u ( x, t ) T gdx f 0 dx t 2 dx x x
u ( x dx, t ) u ( x, t ) u ( x, t ) 2u ( x, t ) 其中: dx x 2 dx x x x x
u ( x,0) af1( x) af 2( x) ( x) t 1 x 积分得: f1 ( x) f 2 ( x) ( )d C a 0 1 1 x C 1 1 x C f 1 ( x) ( x) ( )d f 2 ( x) ( x) ( )d 2 2a 0 2 2 2a 0 2 1 1 x at C 1 1 x at C u ( x at) 0 ( )d 2 2 ( x at) 2a 0 ( )d 2 2 2a 1 1 x at u ( x at ) ( x at ) xat ( )d 2 2a 一维波动方程的达朗贝尔公式
数学物理方法波动方程教学ppt
(0 x l;t u xl 0
0)
u t0 ( x);
ut t0 ( x)
B
II
:
utt
a 2uxx 0 ux x0
0;
(0 x u xl
l;t 0
0)
u t0 ( x);
ut t0 ( x)
DII
:
utt
a 2uxx 0 ux x0 0;
u t0 ( x); ut t0 ( x)
x [0, l]
物理解释:
一根长为 l 的弦,两端固定,给定初始位 移和速度,在没有强迫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齐次方程+齐次边界条件
求解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分离变量
偏微分方 程变成常 微分方程
设 u(x,t) X (x)T (t) 代入 utt a2uxx 0
Tn (t )
An
cos
na
l
t
Bn
sin
na
l
t
T(t)的表达式
第三步:定系数
na
na
n
un ( x, t) ( An cos
l
t Bn sin
l
t ) sin( l
x)
通解:
u( x, t)
( An cos
n1
na
l
t
Bn
s
in
na
l
t)sin( n
l
x)
由初始条件确定An, Bn u t0 ( x); ut t0 ( x)
X ( x l) B sin l 0 B 0 sin l 0
l n 0 n / l (n 1,2,3,...)
II 0 X(x) A Bx A B 0
第六章_波动方程
一、波动方程
薛定谔方程
氢原子中的电子非相对论能量动量关系:
E p / 2m V (r )
2
把式中的能量E和动量P换成相应的算符,并作用在波函数上:
i 2 V (r ) t 2m
2
再用它算氢原子,结果对了,这就是薛定谔猜到的薛定谔方程。
ˆ 一般写成: i H t
ka ka u C cos D sin 0 2 2 ka ka u C cos D sin 0 2 2 ka ka u C cos D sin 0 2 2
(3)
(4)
一、波动方程
3+4:
3-4:
ka 2u 2C cos 0 2 ka (1,3,5,...) 2 2 k
n 0,1, 2,...
(7)
7式给出能量算符 H的本征值,是简谐振子的量子化能级。能 级差为hν,最低能级是 hν/ 2 而不是0! 许多物理问题可以简化为简谐振子问题,这一结果具有普遍 意义。 例如电磁振荡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简谐振动,所以辐射场的 能量子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的能量为hν,这就是普朗克假 设的物理本质。
波动方程
一、波动方程
第七章 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wave equation)是一种重要的偏微分方程,主要 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的波动现象,例如声波,光波和水波。波动方 程抽象自声学,电磁学,和流体力学等领域。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如达朗贝尔、欧拉、丹尼尔²伯努利和拉格朗日等在研 究乐器等物体中的弦振动问题时,都对波动方程理论作出过重要贡献。
一、波动方程
在红色区域V=∞,1式写为:
d 2 u 2m 2 2 V E u u; 2 dx
数学物理方法16.1 行波法1-波动方程
( )d xat
a[ f1(x at) f1(x at)] a[ f2 (x at) f2 (x at)]
1
x at
( )d
a xat
[ f1(x at) f2 (x at)] [ f1(x at) f2 (x at)]
确定待定函数(法二)
待求的?
1
x
(v)dv
0
f1(0) f2 (0) 2
能消去吗?
f2
(
x)
(x) 2
1 2a
x
(v)dv
0
f1(0) f2 (0) 2
待求的解为
u f1 (x at) f2 (x at)
确定待定函数(法一)
f1
(x)
(x) 2
1 2a
x
(v)dv
0
f1(0) f2 (0) 2
(x) 1
那么,可得原问题的解为
u(x,t) 1 [(x at) (x at)] 1
x at
(v)dv
2
2a xat
确定待定函数(法二)
(x) (x)
f1(x) f2 (x) af1(x) af 2(x)
有何关联?
观察第一个方程,和待求解 u f1(x at) f2 (x at)
上述方程组中:4个待定函数,3个方程, 因此,不能直接求解各个待定函数。
u f1(x at) f2 (x at) 整体思想
确定待定函数(法二)
(x at) (x at)
[ f1(x at) f2 (x at)] [ f1(x at) f2 (x at)]
1
x at
( )d
行波法:算例1
2u u(tx2 ,0)
数学物理方法 波动方程的建立
取弦的平衡位置为OX轴,运动平面为XOU U P O Q U P Q L 在时刻 t ,弦线在 x 点的位移为 u(x, t) X
α2
T ( x + ∆x)
α1
O
此为上图中PQ 的放大图示
x + ∆x
T (x) x
X
假设弦线是均匀的,弦作微小振动,即倾斜角α 很小,故
∆s =
( ∆x ) + ( ∆u )
(*1)
T ( x + ∆x ) ≈ T ( x )
这表明张力的大小与 x 也无关,即
T ≈ T0
常数
T ( x + ∆x) sin α 2 − T ( x) sin α1 − ρ g ∆x + F ∆x = ρ∆xutt (*2)
T [u x ( x + ∆x, t ) − u x ( x, t )] − ρ g ∆x + F ( x, t )∆x = ρ utt ∆x,
t
的已知函数, H 为常系数. 为常系数.
作业
一根长为 l 的弦在 x = 0 端固定,另一端 x = l 自由,且在初始时刻 t = 0 时处于水平状态,初始速度为
x (l − x ) ,且已知弦作微小横振动,试写出此定解问题.
艾萨克·牛顿( )(1643 -1727) 艾萨克 牛顿(Isaac Newton)( 牛顿 )( ) 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自然哲学家 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 数学家 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 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 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 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 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 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 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 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 家。 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 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 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 “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
波动方程推导过程ppt课件
一维波动方程推导:
四个条件
横振动 微小振动 弦是柔软的 弦是均匀的
张力沿切线方向 密度均匀 ρ
u ux+Δx
ux
单位长度外力 F(x,t)
P
α1
T1(x,t)
x
α2 张力T2(x,t)
Q
x
x+Δx
x 0
精品课件
1
由牛二定律:
因运动为微小横振动,可得:
注:
tan 1 x
0
u
x
dx,t
x
u
xt
精品课件
2
可得:
即: T2 T1 T
u x dx,t u x,t
T
x
dx
x
dx
F
x,
t
dx
dx
2u
t
x,
2
t
T
2u x,t
x2
dx
F
x, t
dx
dx
2u x,t
z, t
a2
2u x, y,
x2
z, t
2u x, y, z, t
y2
2u x, y, z, t
z 2
f
x,
y,
z, t
三维非齐次波动方程
注: 在没有外力f的作用下,方程变为齐次。
精品课件
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t 2
T a2, f x,t F x,t
记:
精品课件
3
可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T ( x + ∆x ) ≈ T ( x )
这表明张力的大小与 x 也无关,即
T ≈ T0
常数
T ( x + ∆x) sin α 2 − T ( x) sin α1 − ρ g ∆x + F ∆x = ρ∆xutt (*2)
T [u x ( x + ∆x, t ) − u x ( x, t )] − ρ g ∆x + F ( x, t )∆x = ρ utt ∆x,
F ( x, t ),
其方向垂直于 x 轴
Q 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U P
α2
T ( x + ∆x )
α1
O
T (x) x
x + ∆x
X (*1) (*2)
T ( x + ∆x) cos α 2 − T ( x) cos α1 = 0
T ( x + ∆x) sin α 2 − T ( x) sin α1 − ρ g ∆x + F ∆x = ρ∆xutt
utt = a 2u xx ,
称为弦的自由振动方程 自由振动方程. 称为弦的自由振动方程.
2、 均匀杆的纵振动
B 段的运动方程为
YS u x − YS u x x = YS x + dx ∂u x dx = ρ ( Sdx )utt ∂x
可得
ρu tt − Yu xx = 0
这就是杆的纵振动方程. 杆的纵振动方程 杆的纵振动方程
tan α 1 = u x ( x , t )
cos α 1 ≈ 1 cos α 2 ≈ 1
tan α 2 = u x ( x + ∆ x , t )
sin α 1 ≈ u x ( x , t ) sin α 2 ≈ u x ( x + ∆ x , t )
u x << 1
T ( x + ∆x) cos α 2 − T ( x) cos α1 = 0
第二类边界条件 规定了所研究的物理量在边界外法线方向上方向导数的数值
∂u = f (x0, y0, z0,t) ∂n x0 , y0 ,z0
第三类边界条件 规定了所研究的物理量及其外法向导数的线性组合在边界上的数值
(u + Hun) x ,y ,z = f (x0, y0, z0,t)
0 0 0
其中 f 是时间
t
的已知函数, H 为常系数. 为常系数.
作业
一根长为 l 的弦在 x = 0 端固定,另一端 x = l 自由,且在初始时刻 t = 0 时处于水平状态,初始速度为
x (l − x ) ,且已知弦作微小横振动,试写出此定解问题.
艾萨克·牛顿( )(1643 -1727) 艾萨克 牛顿(Isaac Newton)( 牛顿 )( ) 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自然哲学家 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 数学家 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 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 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 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 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 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 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 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 家。 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 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 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 “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
两端除以 ∆x, 再令 ∆x → 0 可得
Tu xx ( x, t ) − ρ g + F ( x, t ) = ρ utt ( x, t )
或
utt =
T
ρ
u xx − g +
F
ρ
= a 2u xx − g + f ,
其中 f ( x, t ) = F ( x, t ) / ρ 表示单位长度单位质量所受的力。 表示单位长度单位质量所受的力。
讨论如何将这一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上的定解问题. 讨论如何将这一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上的定解问题.要 确定弦的运动方程,需要明确: 确定弦的运动方程,需要明确: (1)要研究的物理量是什么? 要研究的物理量是什么? 要研究的物理量是什么 弦沿垂直方向的位移 u(x,t) 确定 弦的 运动 方程 (2)被研究的物理量遵循哪些 ) 物理定理?牛顿第二定律. 物理定理?牛顿第二定律 (3)按物理定理写出数学物 ) 理方程(即建立泛定方程) 理方程(即建立泛定方程)
第二章
典型方程的建立
2.1波动方程的建立 2.1波动方程的建立 1. 弦的微小横振动
一长为L的柔软均匀细弦,拉紧后,当它受到与平衡位置垂直的外力作用时, 一长为 的柔软均匀细弦,拉紧后,当它受到与平衡位置垂直的外力作用时, 的柔软均匀细弦 开始作微小横振动。 开始作微小横振动。 假设这运动发生在同一平面内且与方向垂直于平衡位置,求弦的振动规律。 假设这运动发生在同一平面内且与方向垂直于平衡位置,求弦的振动规律。
注意: 注意:
物理问题涉及的因素较多, 物理问题涉及的因素较多,往往还需要引 入适当假设才能使方程简化. 入适当假设才能使方程简化. 数学物理方程必须反映弦上任一位置上的 垂直位移所遵循的普遍规律, 垂直位移所遵循的普遍规律,所以考察点不能 取在端点上, 取在端点上,但可以取除端点之外的任何位置 作为考察点. 作为考察点.
2.2 波动方程的定解条件
定解条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1.初始条件 初始条件 波动方程含有对时间的二阶偏导数,它给出振动过程中每点 的加速度.要确定振动状态,需知道开始时刻每点的位移和速度. 波动方程的初始条件通常是
u(x, t)|t=0 = u(x, 0) =ϕ(x),
ut (x,t)|t=0 = ut (x,0) =φ(x)
utt = a 2u xx − g + f ,
a=T .
ρ
讨论: 讨论: 若设弦的重量远小于弦的张力, (1)若设弦的重量远小于弦的张力,则上式右端的重力加速 度项可以忽略.由此得到下列偏微分方程: 度项可以忽略.由此得到下列偏微分方程:
utt = a u xx + f ,
2
称为弦的受迫振动方程. 称为弦的受迫振动方程. 受迫振动方程 (2)若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则得到下列齐次偏微分方程: 若没有受到外力的的弦,两端固定于 x = 0 和
x = l ,在距离坐标原点为 b 的位置将弦沿着横向拉开距离
h
u
,如图1.4所示,然后放手任其振动,试写出初始条件。 【解】 初始时刻就是放手的那一瞬间, 解 按题意初始速度为零,即有
h x l
ut ( x, t ) |t =0 = ut ( x, 0) = 0
取弦的平衡位置为OX轴,运动平面为XOU U P O Q U P Q L 在时刻 t ,弦线在 x 点的位移为 u(x, t) X
α2
T ( x + ∆x)
α1
O
此为上图中PQ 的放大图示
x + ∆x
T (x) x
X
假设弦线是均匀的,弦作微小振动,即倾斜角α 很小,故
∆s =
( ∆x ) + ( ∆u )
初始位移如图所示
h (0 ≤ x ≤ l ) bx u ( x, 0) = h (l − x) (b ≤ x ≤ L) l − b
o
b
2.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
常见的线性边界条件分为三类: 第一类边界条件 直接规定了所研究的物理量在边界上的数值
u(x, y, z,t)|x0 , y0 ,z0 = f (x0, y0, z0,t)
2
2
∆u = 1+ ⋅ ∆x ∆x
2
≈ 1 + tg 2α ⋅ ∆x ≈ 1 + sin α ⋅ ∆x ≈ ∆x,
即表明弧段PQ在振动过程中长度近似不变。因此根据 Hooke定律,弦上各点的张力 T 的大小与时间 t 无关。 再由于弦是柔软的,弦上各点的张力 T 的方向正是弦 的切线方向。 设在时刻 t,x 点处的外力密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