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歌中地通感现象
高二语文李贺诗二首
再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 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 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诗 歌就传神地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 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 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 的清幽淡远。在“暗香浮动月黄昏”中作者用 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鲜 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 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
四、文学常识
长吉 ,福昌( 李贺(790~816),唐朝诗人,字_______ 今河南宜阳西 ) 人。常骑弱马,从小奴,背古锦 囊,遇有佳句投囊中,终年二十七岁。因其多病 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 感触尤多。善于熔铸词彩,驰骋想象,运用神话 浪漫 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具有积极______ 主义精神,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 李长吉林 称为“____________”。但也有刻意雕琢之病。 昌谷集 》。 有《__________
1965年,杨昌林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主动申请并 赴藏工作,在阿里和藏族姑娘次仁德吉相爱成家 。1976年,积劳成疾的杨昌林高原性心脏病发作 ,无奈调回武汉大学工作。至2005年,他和爱人 一起,筑起武汉高校藏族学生的“武汉之家”。33 年来,他家接待、帮助过的藏族学生近1万人次 ,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用在了他们身上。
4.《雁门太守行》的颈联写的是什么内容? 【提示】 写施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 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 ,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 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 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施 援部队一靠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 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描绘音乐之美的经典诗篇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描绘音乐之美的经典诗篇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描绘音乐之美的经典诗篇,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箜篌的音乐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赏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秋夜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的精美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山上的白云都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被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是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得就像昆仑山的美玉被击碎,凤凰在鸣叫;时而又像像芙蓉在露水中饮泣,像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清冷的乐声让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帝王的心弦也被乐声打动。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引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看见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神女传授;湖中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潭中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徘徊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2、注释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
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箜篌:古代弦乐器。
又名空侯、坎侯。
形状有多种。
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
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
张:调好弦,准备调奏。
高秋:指弹奏时间。
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一、悲冷凄苦的语言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
请看他的《秋来》诗:枫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筒一编书,不遗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魂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来》这首诗大约作于李贺辞官归家的时期。
糟糕的心情、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触发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悲苦哀愁,诗人主观情思与孤坟野鬼融于一体,托物传情,借“鬼”寄慨,以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诗人抑郁未伸、怀才不遇的深广忧愤,凝成了瑰美而冷俏的语言,读来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
诗篇起句借“秋”发感,状景传情。
秋风瑟瑟,落木萧萧,残灯衰照,络纬哀鸣,这些景物很容易触动才人志士的感伤情怀。
但是李贺的感受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悲秋叹老,“惊心”、“苦”、“寒”、“衰灯”、“啼”、“素”这些强刺激、冷色调的字眼有力地表现出诗人生命之秋的锥心之痛和心灵之旅的绝望挣扎。
秋风落叶而已,于诗人却是魂惊魄悸,无限悲凉;衰灯鸣虫罢了,于诗人却是啼饥号寒,凄神寒骨。
如此冰凉透骨的感受,如此哀哀无望的倾诉,几人能有?谁人能敌?李贺何以这般伤心叫苦,堕泪惊魂?“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这是古往今来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
李贺的不幸身世,惊人才华和科场绝望使他对瑟瑟寒秋风格外敏感,秋天似乎宣判了他人生前途的死刑,秋天似乎戕害了他卓异超绝的艺术心灵。
于秋,除了络纬般呐喊,残灯般挣扎,他还能怎么样?一开始他便用这样的文笔营造了一个悲苦的环境。
接着诗人不禁问道:“在这混乱的年代,有谁肯读我的一编书简,不让那蠹虫蚀蛀,把我的心血化为尘土?”诗人其实是不想只做一介书生,他有着自己执着的追求,从“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国十三首》),“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等句子中可以看到年轻的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大展宏图。
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及成因
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及成因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及成因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征呢?下面来看看!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前人有的评,那就是奇诡。
看他的《恼公》一诗,铺写人物形貌风神不遗余力,词语求新奇,华丽的藻绘触目皆是。
前人论此诗,多说晦涩不通。
其实李贺的这首诗,用了许多省略,许多暗示创造了一个隐约朦胧的境界,我们尽可以在不理解中欣赏诗里的清词丽句和奇妙的思致。
“歌声春草露”妙在以春草上露珠状写歌声圆润清亮,妥贴切当。
“发重疑盘雾,腰轻乍倚风”极能摹写美人的风姿绰约,娇绕万种。
诗中的描写繁密跳断,又时有重复。
这正如一簇野花,枝枝香气四溢,色彩艳丽,而花枝丛杂,缺少安排。
但是我们可以在这种丛杂中体味到触目皆春的美感。
而《恼公》末四句从两方落笔,前二句写出丽人难近的怅惘(“汉苑寻宫柳,河桥阂惊钟”。
)后两句写出家中妻室对诗人情遇难再的幸灾乐祸,更是奇特中带着诙诡。
(“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
)奇情幽思是李贺的绝大长处。
我们看《苏小小墓》,诗人从幻想中的幽灵着笔,兰露如泪,兰花如烟,如茵绿草,松风水冷,组成了一个幽灵的世界。
《湘妃》、《秦王饮酒》、《秋来》等都有与此相类的特点,成为李贺诗歌中一个很鲜明突出的现象。
中唐诗坛产生出李贺的这种具有鲜明风格的诗歌,一方面是唐诗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
唐诗到李杜,题材的广泛、手法的变化、体裁的运用都达到了极高的境地。
他们是丰碑,更是不易跨越的障碍。
中唐诗人的境况即是为此:前辈诗人的辉煌成就可以给他们以借鉴,诗坛的喧嚣过后他们能够在师承之中冷静地有所扬弃,有所创新——形势逼着他们要有更细微的观察体会,更深刻的挖掘,更广泛的开拓。
和李杜相比,中唐诗家调不那么流畅了,格不那么高了,气不那么浑厚了,胸怀也不那么宽广了,但他们的体裁、手法、句式也有了更多更大的变化,这种发展的结果即是中唐诗坛的百花齐放、各占风流。
中唐诗坛上风格多样的诗歌,正体现了这种最可宝贵的独特性,所以也正是其个性和成就所在。
李贺诗中通感艺术手法的运用
张 溶 婷
想 象 和 联 想 , 人 们 对 客 观事 物 的认 识 产生 更 加 全 面 、 使 清 晰 、 刻 、 至 是 神 奇 的 印 象 , 而 获 得 更 高 层 次 的 深 甚 从 审美享受。” 如 果 他 生 活 在 二 十 世纪 的 中 国 , 则
他 必 然 也 写 现 代 诗 。 的难 懂 , 的超 现 实 主 义 和 意 象 他 他
主义 风 格 , 现 代 诗 是 呼 吸 于 同一 种 气 候 的 。 ” 贺 的 和 李
生 命 与 创 作 , 成 了一 种 强 烈 的 吸 引 力 。 深 厚 的 文 化 形 其
羲 (秦 )“ 底 蕴 在 他 的 内心 中慢 慢 积 聚 ,也 使 他 的诗 歌 成 为 唐 诗 其 他 如 “ 和 敲 日玻 璃 声 ” 《 王饮 酒 》 、 烹 龙 炮 凤 玉 脂 泣 ”《 进 酒 》 (将 )等 等 ,都 是 以 听觉 写 视 觉 的典 型例 中不 可 多 得 的 可 细 读 范 本 。 子 。 以视 觉 来 写 听觉 的例 子 也 十分 常 见 。 李 贺 的诗 歌 风 格 受 到后 人 的 万 千 追捧 。 毛 泽 东 对 如 《 凭 箜 篌 弓 》 “ 山 玉 碎 凤 凰 叫 , 蓉泣 露香 李 l中 昆 芙 李 贺 诗 歌情 有 独钟 . 比如 他 写 “寂 寞 嫦 娥舒 广 袖 . 里 万 兰 笑 ” 像 昆 仑 美 玉 碰 击 声 声 清 脆 , 凤 凰 那 激 昂 嘹 亮 : 像 长空 且 为 忠 魂 舞 ” 从 天 上 看 人 间 . 的就 是 李 贺 的 跟 , 用 的歌 喉 。在 此 描 写 中 , 然 属 于 声 写 声 , 却 是 诉 之 于 虽 但 光 : 在喜 好 之余 也 大 胆 化 用 , 如 “ 唱 雄 鸡 天 下 白 ” 他 比 一 视觉 的。 这样 的例 子 很 多 , “ 凤语 ” “ 如 双 、 敲水 玉 ” 作 者 。 之 类 , 成 点 睛 之 笔 。毛 泽 东 曾 向陈 毅 专 门推 荐 “ 贺 俱 李 在这里 , 诉诸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 , 用 这样 可 以让 读 诗 很 值 得 一 读 ” 为 自己 在古 诗方 面 的 成 就 也 起 了 不 可 , 磨 灭 的作 用 。 而在 我 国历 代 诗 人 的 作 品 中 , 感 运 用 然 通 十分 普 遍 , 贺则 可 称 为 通 感 运 用 的 好 手 。 李
试论通感手法在李贺诗歌中的表现艺术(一)
试论通感手法在李贺诗歌中的表现艺术(一)论文关健词:通感表现个性想象论文摘要:通感手法,在李贺诗歌中的运用,其数量之多,运用之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表为突出的。
客现物象在李贺的笔下往往不是按其自然的本性和方式存在。
而是经过位移和变形,再依作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重新组合在一起,使他的诗歌更加富有个性。
在这种切刽组接中,通感手法的运用起到了关健作用。
这也是李贺诗歌风格形成的直接动因。
通感原为心理学概念,是一种心理现象,也称“感觉移借”或“感觉变换”。
“人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它们虽由不同的器官分别感受,并由不同的神经分别传送,但在神经中枢却可以发生这样的‘暂时联系”’仁‘〕。
而这种“暂时联系”,往往表现为由一种感觉引起对另一种感觉的联想,也称为“感觉转移”。
这种心理活动,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描对象,其文学表现方法,钱钟书先生6O年代的哎通感》一文借用心理学上的术语,称为“通感”。
张寿康先生在《关于移觉修辞格》一文中,把“感觉变换”和表现“感觉变换”的修辞格分开,且为了避免概念上的混乱,给这种修辞格取名为、‘移觉”。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为了突出事物的某方面特征,或突出表现某种感情,常需运用联想或想象活动,把某一感官所感觉到的事物,通过另一感官的感受表现出来。
这就是通感手法的表现。
通感的表现可以强化事物的某种特征和性状,可以巧妙地揭示作家瞬间的艺术感受。
反应在诗歌上则更为生动,艺术形象所引起的各种官感,在诗人特殊的主观感受里统一起来,使之表现得新鲜生动。
华兹华斯的诗句:“布谷鸟啊!你可是一只鸟儿,还是一个飘荡的声音?”诗人的主观感受上,布谷鸟已不再是一只鸟儿,而是倏忽飘荡着的美妙的声音。
这一形象不是比鸟的客观形象更加空灵美好么?通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中也有它生动、鲜明的表现。
王维《过青溪水》’‘色静深松里”,以触觉表现视觉感受到的松林的幽静、凝绿之美。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中“哀响馥若兰”一句,用嗅觉中兰草的幽香表现听觉中婉转动听的琴声,形象而又真切。
浅谈李贺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浅谈李贺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冯琴【摘要】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文学表现手法,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唐诗人李贺在其诗歌中大量运用这种艺术手法,构思精妙,体现出一种奇异、冷艳及瘦硬的风格。
本文阐述通感的含义及在诗歌中的作用并着重探讨和分析李贺诗歌中的通感手法。
%Shazitang New City New World Primary School Changsha China Feng Qin Synaesthesia as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and literary performance practice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famous poet Li He, who lived in the mid-tang dynasty, displayed many artistic technique of synaesthesia in his poetry with vagaries of fly fast, sophisticated ideas, to reflect a strangeness, elegant and thin-hard style. The article elaborate the implication of synaesthesia and its effect in the poetry and focused on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the synesthesia rhetoric in the poetry of Li He.【期刊名称】《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2页(P79-80)【关键词】李贺;诗歌;通感【作者】冯琴【作者单位】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新世界小学,湖南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2一、通感的含义及在诗歌中的作用通感就是人的诸种感觉的相互交通,也叫“移觉”或“感觉借移”。
【李贺诗歌创作的通感特征与超越传统的意识】 通感诗歌
《【李贺诗歌创作的通感特征与超越传统的意识】通感诗歌》摘要:钱锺书在《七缀集》中对“通感”有这样的论述:“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视、听觉与味、嗅、触觉互通,如《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辞•四月》中的“依微香雨春氛氲”,《秦宫诗》中的“帐底吹笙香雾浓”,《贾公闾贵媚曲》中的“今朝香气苦,珊瑚涩难枕”,李贺诗歌历来遭遇了众多诗评家的非议,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他的诗已经超越了传统批评观念关键词:李贺通感手法超越传统摘要:李贺诗歌在中国古代独树一帜。
并形成了具有鲜明创作风格的李贺诗派;构思奇特、凄清怪异、新颖时尚。
历来评家褒贬不一。
其主要原因是:李贺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以及极强的超越传统的意识。
唐代诗人李贺是继李白之后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构思瑰丽奇隽、风格凄清怪异、新颖时尚。
在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独树一帜。
李贺诗歌吸收了屈原《楚辞》《九歌》、汉魏乐府、梁陈宫体诗的某些特点,并加以创造发展,富于幻想,善用色彩丽的辞藻,给人感觉新颖时尚且有“冷艳”之姿,这种凄清怪异的创作风格,对晚唐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以后婉约派词的发展。
晚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李贺的诗歌创作风格,并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流派,即李贺诗派。
同时,李贺又是一个历史上争议颇大,不易为人理解和接受的诗人。
究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李贺诗歌中大量通感手法的运用;二是,李贺的诗歌创作有着极强的超越传统的意识,这就造成了与传统批评方式在向度上的差异性。
一、通感手法的大量运用通感,指刺激物在刺激人的某种感觉受体的同时,也触发到另一种或多种感觉受体次生反应的心理现象,即各种感觉的互通和关联。
钱锺书在《七缀集》中对“通感”有这样的论述:“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李贺《李凭箜篌引》全文赏析
李贺《李凭箜篌引》全文赏析李贺《李凭箜篌引》全文赏析李贺《李凭箜篌引》全文是怎样的呢?李贺是唐代名噪一时的诗人,深受人们的喜爱,也在唐诗上作出了一番贡献。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李凭箜篌引》全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①十二门:长安城有十二道城门,这里指全城。
②二十三丝:竖箜篌的琴弦。
③神妪:传说中善于弹箜篌的仙女。
④吴质:即月亮上砍桂树的吴刚。
像昆仑山上的美玉碰击的清脆之声,像凤凰激昂嘹亮的歌喉;像出水芙蓉在低声地抽泣,像兰花迎风笑语盈盈。
整个长安城都在琴声中变得温馨,二十三根弦丝打动了天神的心弦。
乐声似乎震破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引出漫天秋雨。
李凭在梦中把技艺教给了神女,琴声让湖里的鱼龙都兴奋得舞蹈欢腾。
被关在月宫中砍树的吴刚沉醉于音乐,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无法入睡。
桂树下的兔子也静静地聆听,顾不上露珠打湿了地面。
译文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动心之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紧扣“打动人心”这四个字,先是形容琴声之美,如花似玉;然后具体说到琴声化解了京城的寒气,打动了天神的心灵,“惊天地,泣鬼神”,就连广寒宫中的吴刚和玉兔听见了李凭的箜篌,都呆坐着听得入神。
李贺诗歌的情感特点
中唐的李贺是一个苦吟诗人,他的诗歌称为“长吉体”,主要艺术特色有:
一.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
如《梦天》诗的前半部分写瑰丽的月宫仙境景色,扑朔迷离,后半部分突然转而俯览人世的苍桑,构思甚为奇特,想象力惊人。
二.诗歌的一向非同寻常,善于运用神话和怪诞、华美的词汇,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
强烈的主观色彩常表现为意象复合的“通感”,如《李凭箜篌引》。
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是李贺诗歌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三.“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
他的诗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喜用“啼”、“泣”、“腥”、“冷”之类的字眼,组成一幅幅冷艳的图画,表现出一种悲哀的美。
字词上浓妆重墨,如《雁门太守行》。
他的诗歌都在修辞设色上,千锤百炼而成的诗句和奇诡用语,美化了他的苦闷和悲观消极的情绪,使诗歌带有浓重的伤感冷艳风格。
四.唯美倾向。
他的诗苦闷的象征,其直观幻想和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李贺诗歌通感表现手法探析——以“讽刺帝王求仙”类为对象
Vo 1 . 27 N0. 2 Apr . 2 01 5
李 贺诗歌通感表现手法探析一
以“ 讽刺帝王求仙" 类为对 象
陈红梅 胡 健
(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 昆明 6 5 0 5 0 0 )
t o he t u s e o f a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t e c h n i q u e s o f s y n e s he t s i a s u r r e a l me a n s h a v i n g a p r o p e r wa y , c o n t a ns i he t p o — e t r y o f Li He” u n c o n s c i o u s . ”
L e a v ng i Ha n S o n g , ”” n g o f Q i n d r i n k i n g ”a n d” Wh i s k Da n c e S o n g s ” a r e t h e r e p r e s e n t i v e f o u r p o e ms , d u e
L i H e ' s P o e t r y P e r f o r m a n c e P r a c 锚 0 f s y n e s 血 髑i a ・ t b ” I r o n y
CHE N Ho n g — me i ; HU J i a n
l mm o  ̄d i t y ' ’ C l a s s o b j e c t
《 诗经》 以降 , 历朝历代诗歌作 品, 都或多或少 运用通感手法进 行创作 。其 中中唐诗人李 贺“ 讽 刺帝王求仙 ” 的诗歌虽然距今 已一千多年 , 但他 留
李贺诗歌通感手法运用的艺术价值
李贺诗歌通感手法运用的艺术价值作者:陈春霞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05期摘要:李贺,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
他的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他在创作中从不蹈常袭故,而是力创新意。
和现实主义写实有所不同,李贺的诗歌采用的是主观写心的手法。
即为了表达自己激愤、压抑与迷惘感伤相交错的悲苦心情,诗人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扭曲、变形、重组,构造扑朔迷离、虚幻荒诞的诗境。
在这个意象重组的过程中,通感修辞手法起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李贺通感手法艺术价值李贺,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
一千二百年来他在诗坛上一直享有声誉,被称为“鬼才”。
他的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他讲究字句锤炼,构思奇特,想象丰富,下笔毫无庸俗之意。
毛泽东曾认为“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实在值得一看,这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艺术地位。
统观李贺的诗歌,不难发现,他在创作中从不蹈矩袭故,而是力创新意。
从诗歌的题材意象和表现手法来看,他的诗歌并不是单一的现实主义诗歌或浪漫主义诗歌,而是既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具有独特的风格。
这是因为,他的诗歌并不全是对现实世界实物的反映,而常常是摒弃真实世界去追求虚幻的世界。
和现实主义写实有所不同,李贺的诗歌采用主观写心的手法,即为了表达自己激愤、压抑与迷惘感伤相交错的悲苦心情,诗人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扭曲、变形、重组,构造扑朔迷离、虚幻荒诞的诗境。
在这个意象重组的过程中,通感修辞手法起了重大作用。
通感也称为“感觉转移”,往往表现为由一种感觉引起对另一种感觉的联想。
李贺在进行诗歌的艺术创作时,常常把眼光不仅仅局限在描写的对象上,而是抓住事物的某一典型特征,充分发挥丰富的联想,利用通感手法触类旁通来表现他对美的发现和理解。
在多种感官互通中,视觉和听觉的互通是最常见的。
李贺诗中的这类互通也最为多见。
“山莹泣清漏”(《感讽·其五》),就是以听感来写视感;“军吹压芦烟”是以视感来写听感。
论李贺诗中“通感”手法的“奇幻性”与“感伤性”
论李贺诗中“通感”手法的“奇幻性”与“感伤性”摘要:该文分析了李贺诗歌中通感手法的“奇幻性”:这一特质的出现与“李贺作为浪漫派诗人所具有的丰富想象力”有关;“把看似无关的感官联系起来”“让读者通过通感去感受奇幻事物”是其具体表现。
其次,该文分析了李贺笔下通感的“感伤性”:李贺怀才不遇的生平及中唐黑暗的社会环境催生了这一特质;“作品中‘啼’‘泣’等字反复出现”“通感作为伤感诗歌的一部分,沾染了感伤色彩”是其具体表现。
关键词:李贺;通感;奇幻性;感伤性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唐朝时涌现出众多诗人”是这一高潮的具体表现。
诗人李贺就是其中之一,他为唐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在呈现这一独特色彩时,李贺以多种手法为媒;其中,“通感”这一手法尤其受他青睐,并显示出一定的“感伤性”与“奇幻性”。
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要分析“通感”手法的特殊性,首先,需要明确“通感”的概念。
最初,“通感”是一种日常生活体验。
[1]“通”意为打通,“感”意为“感官、感觉”。
“通感”意为“打通各个感觉,各种感官”。
[2]具体而言,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3]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4]文学创作者“凭借着想象力和他的敏感,看出不同事物间的这种相互感应”[5],并把“通感”这一日常生活体验诉诸笔端,“通感”就成了文学创作所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6]在明晰概念的基础上,去翻阅《李贺诗歌集注》,不难发现李贺笔下的“通感”所具有的“奇幻性”与“感伤性”。
一、奇幻性“奇幻性”是李贺笔下通感的特质之一。
这一特质的出现有其缘由。
李贺是浪漫派诗人,在“联想”方面,他往往能由平常之物想到奇异之物,在不相关之物中看出它们的共性;常把平常无法相遇的元素组合在一起。
[7]这样的想象力体现在丰富的修辞中,就是把别人看似无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写出新奇的诗句。
浅谈李贺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第1 3卷第 2 期
2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 UR NA L OF HU N AN I N D US T R Y P O L Y T EC HN I C
V0 l _1 3 No . 2 Ap r . 201 3
和 分析 李 贺 诗 歌 中的 通 感手 法 。
[ 关键词 ] 李贺 ; 诗歌 ; 通感 [ 中图分类号 ] I 1 0 6 .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0 0 4《 2 0 1 3 )0 2—0 0 8 2—0 2
El e me n t a r y i nt r o d uc t i o n t o a p pl y s y ne s t he s i a r he t o r i c i n t he po e t r y 0 f Li He
[ A b s t r a c t ] S h  ̄i t a n g N e w C i t y N e w Wo r l d P r i m a r y S c h o o l C h a n g s h a C h i n a F e n g Q i n A b s t r a c t : S y n a e s t h e s i a a s a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p h e n o m e n o n a n d
浅议李贺诗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在 李贺 的诗 《 南府试 十二 月乐 河 词・ 四月》 中 : 晓凉暮凉树如盖 ,千山浓绿生云外。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f. li ,霜重鼓寒声不起 。 f ll  ̄ l易水 i
、
着重 运用 突 出的颜 色 来表 现
不 同 的 感 觉体 验
二、通 过 写气 味而渲 染不 同 的感
觉体 验
在李 贺的代表诗作 《 雁门太守行》 中 ,诗句 用浓烈 的色 彩表 现 出紧 张悲
壮 的战斗场 面 :
在 我 国古 代 诗 文 的 描 写 手 法 中 ,
通感 是常 用 的一种 。唐代 是诗 歌 创作 的繁荣 期 ,许 多诗人 在诗 中运 用 了通 感 形式 来 表现不 同的感觉 体验 。诗 人
学术研究
XU E sHU YAN 删
浅议李贺诗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摘
杨
彦
要 :在李贺的诗歌 创作中 ,通感手法的运用较 为多见 ,艺术感染力突出。视 觉、味 觉、触觉和听觉等人体感官的不 同功能 ,在李贺
的诗 中相互贯 通 , 调动 着、激发着诗人 所有的感觉体验 。 关键 词:李贺诗歌 ;通感手法;运用
嗅觉并 不能表 现 出春 雨 的特征 。但 用
“ 雨 ”两 字足 以写 出 四月 春景浓 绿 、 香
仿 佛 置身其 间 ,增添 了深 山丛 林 的僻 静 之 感 。 自居 易 的 诗 歌 《 琶行 》 琵 :
“ 弦 嘈嘈 如 急雨 ,小 弦切 切 如 私 语 大
… …
春花清香 的雨 中景象 。
李贺鬼神诗歌中的表现手法研究
古代文学李贺鬼神诗歌中的表现手法研究邰贯虹西北民族大学摘要:纵观李贺的诗歌,最常见的表现手法莫过于通感以及用典。
他的创作不拘于现实,运用通感的手法将虚像与实境结合,营造了出尘出世的意境,又通过用典援古证今、借古抒怀,既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也让语言更加精炼含蓄。
诗歌创作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本文试从李贺的生平背景和人生际遇着手,结合李贺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作品,分析通感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在其诗歌创作中的运用,并对李贺不同风格的诗歌进行解析,以期获得对李贺其人及其作品更深层次的解读。
关键词:李贺;鬼神诗歌;表现手法;通感;典故因李贺作品富于想象力,并经常运用古时的神话典故来借古喻今,有“鬼仙之辞”,因此被世人称为“诗鬼”。
直至今日仍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的说法。
李贺以“鬼神诗歌”著名,并不仅仅因为他喜欢写鬼魅神仙题材的诗歌,主要原因还在于他蕴于诗歌中的想象格外别出心裁,使用的意象虽独特而怪异,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易为奇险,营造出的意境有一种怪诞瑰丽之美。
他的诗歌虽然受唯心主义思想影响颇深,但其中蕴含的唯美主义色彩以及传承自《楚辞》与《离骚》的浪漫主义精神更令人着迷。
因此,李贺的鬼神诗歌不仅在唐朝诗坛中独占一席,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都有着崇高的地位。
一、李贺鬼神诗歌中对通感手法的运用纵观李贺不长的一生,他虽才华满腹,少年成名,却始终郁郁不得志,他也曾说自己“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一生抑郁,一生不得意,让李贺的鬼神诗歌中充满无尽的凄冷衰亡之情,随处可见幽清奇诡之意境。
这种意境的构造离不开他在诗歌创作中对“凄清冷景”的大量描写,之所以对“凄清冷景”描写甚多,皆是因为他心理上的压抑与愁苦无法排遣,“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种心态也成为了造就李贺鬼神诗歌中变幻无穷的独特瑰诡艺术风格的重要基石。
(一)创造新奇的词汇营造通感艺术李贺对语言的自觉性、对意象的敏感性都达到了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无可企及的高度。
李贺诗歌通感表现手法探析--以“讽刺帝王求仙”类为对象
李贺诗歌通感表现手法探析--以“讽刺帝王求仙”类为对象陈红梅;胡健【期刊名称】《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
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
至中唐时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运用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以《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为代表,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
%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poetry , synesthesia is a poetic way. Classical poetry, to some extent, employs the use of a sense of creative techniques. Li He,s "Ironically imperial Immortality" poems in the Tang Dynasty is a perfect sample of using synesthesia , among which the "Yaohua Yue", "Bronze Statue Leaving Han Song,""King of Qin drinking" and"Whisk Dance Songs"are the representive four poems, due to the use of a combination of techniques of synesthesia surreal means having a proper way, contains the po-etry of Li He"unconscious.【总页数】6页(P5-10)【作者】陈红梅;胡健【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相关文献】1.浅谈李贺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J], 冯琴2.论李贺诗歌中的用典和通感手法 [J], 毛静3.李贺诗歌通感手法运用的艺术价值 [J],4.析李贺“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通感表现手法 [J], 胡健;魏刚5.物有所通心有所感——试论李贺诗歌的通感运用 [J], 宁沈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6月26日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摘要: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九世纪初,在百家齐放的唐代诗坛上,李贺是一位有着独特成就,早熟而短命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短短一生和他留下来的诗歌,像长空中倏忽飞逝的流星一样,强烈的光芒在人们头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诗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个性特征鲜明,极富新意和独创性,其中大量所使用的通感手法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李贺诗歌通感现象目录一、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 (1)(一)通感手法的特点 (2) (3)(二)通感手法的风格 (4) (5)二、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的原因 (5)…………………………………………………6 …………………………………………………7…参考文献 (8)致谢 (9)在中唐诗坛,李贺诗风可谓独树一帜,彰显个性,向来受到历代诗评家的关注,并且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李贺诗一向怪异,其独特的想象力令人称道。
怪诞、幽冷、跳跃的灵动;瑰丽、鲜艳的色彩,天地神鬼,凄风冷雨皆有其造化,可谓别出心裁。
故有人赞叹李贺诗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易为奇险。
且称他为"诗鬼".这是李贺诗歌的成功之处。
一、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通感》中指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 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如汉语中的一些表达法"热闹,冷静,冷眼,清净,音色,彩铃,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
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面奶闻起来好甜啊!"。
电视广告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同样,在文学艺术创作(鉴赏)中通感也是各种感觉(官能的、心灵的)间的互相沟通,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觉的通联。
在通感作用下,色彩可以呈现冷暖的变化,声音可以表现为物体的质感和动感,原有的界限在心灵中被突破。
在我国历代诗人的作品中,通感的运用十分普遍,然李贺较为突出。
李贺是一个强调自我感受的诗人,运用这种表达来塑造形象的的诗句很多:"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行》),"海绡红文香清浅"(《秦王饮歌》),"东关酸风射眸子"(《金铜仙人辞汉歌》),"松柏愁香涩"(《王睿墓下作》),"愁红独自垂"(《黄头郎》),"苦风吹朔寒"(《感讽六首.其二》)等等。
通感作为一种常见的的修辞手段,诗人经常会大胆地运用新颖甚至是离奇的通感现象。
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感受,有深细的体会,因此推敲出新奇的词句。
从语言形式上来看,通感隐喻十分新奇,捉摸不定,正如在李贺笔下,风有"酸风",雨有"香雨",箫声可以"吹日色"(《难忘曲》),月光可以"乱寒露"(《春坊正字剑子歌》),形容夏日之景色,是"老景沉重无惊飞"(《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表现将军之豪勇是"独携大胆出秦门"(《吕将军歌》)......借助通感,使抽象有了外形,李贺追求神似,着意"表现",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惊世境界。
(一)通感手法特点综观李贺诗的通感手法,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前人有的评,那就是奇诡。
"李贺字长吉,郑王后,其诗尚奇诡。
以鬼才称"[1]浪漫派的文学,总是想象力愈丰富愈奇诡便愈见精彩。
而李贺诗字字句句都经过呕心斟酌,想象力更是千锤百炼。
他"凭想象和他的敏感可以看出不同事物的相互感应。
"他的写法,确有几分诡道,总在不经意间将你的想象力引发至极致,通过无声的语言唤醒你的各种官能感受.[2]如"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咏怀》之一)风吹动的是鬓发,不是影子。
但影随鬓动,加一"影"字,细腻地表达出物体运动带来的光和影的变化。
"石涧冻波声,鸡叫清寒晨。
"(《自昌谷到洛后门》现实中,因天寒而凝冻的只能是水波,但声随波止。
"冻波声",更衬托出周围的寂静,及溪流凝固的样子,凭添几分冷的感觉。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妖啼色"(《南山田中行》。
"冷"本是人的感觉,却和表示颜色的"红"放在一起,来代表秋天的花朵,秋风萧瑟.人为禁起阵阵凉意,娇嫩的小红花独自绽放于这秋日的原野,但亦有冷的感觉."冷红"二字是触觉与视觉的沟通,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又似人之泪珠点点,于是仿佛听到啼哭之改朝换代,视觉形象又转化为听觉。
而一"娇"字又写出秋花如女子般柔弱又楚楚动人的状态。
这等悲秋可爱可怜之态,又不禁又令人联想到女子的形象.如果说这些足以体现诗人诗人表现力和词汇的丰富,不如说是其感觉的细腻;如果说这是诗人语言的生动,不如说是诗人生活体验的真切。
其次, 他很善于借助浓郁的色彩和光感将内在的情感视觉化。
色彩对视觉的刺激是十分强烈的,如能将某种情感或心灵的感受以色彩传达出来,那么就不仅是视觉上的刺激,同时也将心灵的感受,即情感视觉化、形象化了。
用色彩抒情,用色彩状物,是贺诗的一大特点。
在他的二百余首诗中,用以表现色彩的字竟有五百余处。
他不但擅长在诗歌中涂抹,点染色块,而且还要努力让那些静态的视觉意象里的颜色活起来,动起来;人格化,情感化,于是色彩与触觉、情感相通。
色彩在他的诗中已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的刺激,而是一种情感的刺激。
为此,有人认为李贺以丰富的色彩形象,竭力表现强烈而独特的自我感受。
这种强烈的色彩涂抹使他的诗具有了西洋油画的况味。
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中,我们看到了情感化,人格化的色彩。
“云”上一“黑”字,一方面凸显了形势的紧张严峻,另一方面表现了心理的压抑并具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之后又有“甲光向日金鳞开“的金光闪烁,在色彩和形象上与前句形成了强烈对比。
再如;什么"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二月》),什么“白日下昆仑,发光如舒丝"(《日出行》),等等,有红有白也有光。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诗人的头脑里,自然界所引发的具有官能性的意念、情感在综合地发挥着作用。
在这里,颜色不仅是视觉的,同时又是情感的,是诗人心之灵光;它不是语法意义的存在,而是情感的象征意义的存在;它调动着诗人所有的感觉,包括心的感觉;它是活的,流动的,可见的情感。
“黑”、“白”、“淡”都蕴涵着某种象征义,是情感突破了心灵的内在抑制,以鲜活的色彩向心外的流泻;是油画的品质和造型艺术的风格在我们眼前的活现。
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家必须是创造者,他必须在他的想象里把感发他的那种意蕴,对适当形式的知识,以及他的深刻的感觉和基本的情感都溶于一炉,从这里塑造他所要塑造的形象”看来李贺确实抓住了事物间“本质”的关系,并把“感觉”与“情感”溶于一炉了.还有,就是多种通感的泛化运用。
他的感觉的交互共通可说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李贺通感的运用,简单的如一种感觉比喻另一种感觉,复杂的如几种感觉混同在一起使用(即复合通感),在他的诗篇中都很常见。
典型的如"烹龙炮凤玉脂泣",以听觉中的一个"泣"字,写出了烹饪着的食物的视感、听感,读着这一句诗,即想见食物的色香味来。
"羲和敲日玻璃声"也是听觉、视觉、触觉复合使用,表现力的丰富在这里有很好的说明。
超常的感觉是李贺的天生特质。
他的所有感官都像雷达一样敏锐地张开着,各种感觉互相贯通,他凭想象和敏感可以领会到不同事物的互相感应。
而且正因为有想象的介入,使他在通感中所使用的意象也往往离奇诡谲、意出天外,他甚至用非现实的事物来比拟现实中的事物或经验,使要传达的感觉更为神秘莫测。
如《李凭箜篌引》,写的本应是一种单一的感觉---听觉,可是在富于幻想的诗人笔下,却成为有声有色,有人物有情节的缤纷绚丽的一篇神话故事。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人对箜篌声音的直接描写。
听,乐声是多么激越清脆,就象那昆仑美玉碎裂的声响;乐声是多么舒缓柔和,就恰似那对舞的凤凰在悠扬鸣唱:乐声又是如此凄淡哀怨,就象那残荷泣露含着无限忧伤;乐声又是如此明丽而适畅,就象那兰花吐蕊,解颐开颜,栩栩自得,笑声中送来阵阵芳香。
李贺写演奏调动了各种知觉和联想,这两句诗中运用了听觉、视觉、嗅觉交错变化,新颖贴切。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描绘四种声音:适、怨、清、和。
兰花吐笑为"适";芙蓉泣露为"怨";昆山玉碎为"清";凤凰欢鸣为"和",这是李贺成功运用以声写声的通感手法。
诗人不仅擅于以声写声,而且擅于以形绘声,以境写声,把对音乐的意境描绘到了丝丝入微的地步。
这样充分调动听觉、视觉、感觉功能,创造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最后,应该指出的是,李贺诗中的通感,往往是动作中表现感觉,以听觉来涵盖各种感觉。
无论是"银浦流云学水声",还是"石破天惊适秋雨",五音繁汇中的音乐感始终是强烈的主旋律。
(二)李贺诗歌的风格中唐诗坛产生出李贺的这种具有鲜明风格的诗歌,一方面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
诗歌到盛唐时题材的广泛、手法的变化、体裁的运用都达到了极高的境地。
他们是丰碑, 更是不易跨越的障碍。
中唐诗人的境况即是如此:前辈诗人的辉煌成就可以给他们以借鉴 ,诗坛的喧嚣过后他们能够在师承之中冷静地有所扬弃,有所创新。
李贺是当中的一束奇葩,他最大的成就也就在于艺术手法上的创新,以浪漫主义的笔法写出了很多唯美的文章。
这其中最应该提出的也就是李贺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可以说,他把这种艺术技巧运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他更能在色彩感的调动中把比喻、拟人、夸张各种手法交互使用,浓墨重彩 ,确实是别人很难达到的成功。
这种色彩感常常通过对冷色彩词的使用,硬基质词的形容而得到加强.看他的"桃花乱落如红雨",他的"小白长红越女腮",总是觉得像是很高明的青绿国画。
而《王浚墓下作》中"松柏愁香涩"一句甚至还加入情意觉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绪。
这种多种官能感觉的打通,造成了立体的感知,使意象具有一种复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