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安胎药方

合集下载

保胎的中药方子

保胎的中药方子

保胎的中药方子当女性朋友一旦怀孕了,就会担心腹中的宝宝是否安全,时刻小心以免流产。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保胎的中药方子寿胎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是非常有名的保胎安胎名方,很多妇科名家以此方为基础方,加减运用,临床多有效验。

组成及用法组成:菟丝子120克(炒炖),桑寄生60克,川续断60克,真阿胶60克。

用法: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每丸重0.3克。

每服20丸,开水送下,日服二次。

加减运用:气虚者,加人参60克;大气陷者,加生黄芪90克;食少者,加炒白术60克;有寒者,加炒补骨脂60克;有热者,加生地60克。

功用补肾,安胎,肾虚滑胎,及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胎萎不长者。

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肾旺自能荫胎;桑寄生、续断补肝肾,固冲任,使胎气强壮;阿胶滋养阴血,使冲任血旺,则胎气自固。

四药相配,共奏补肾安胎之功。

安胎丸【处�健康惫�川芎白芍条芩各30克白术(去芦)15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惯半产者。

早泄小阴经阳痿月经不调更多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茶汤任下,日三服。

妊娠宜常服之。

保胎金丹【处方】生地4两,鳖甲4两,香附4两,当归2两,茯苓2两,元胡2两,白薇2两,藁本2两,益母2两,川芎2两,炒艾2两,煅赤石脂2两,丹皮2两,白术2两,青蒿2两,肉桂5钱,没药1两5钱,五味1两,炙草1两,沉香6钱,人参2两,黄柏4两。

【制法】白酒2斤,入锅内封口煮1小时,同前药共轧细面,炼蜜为丸重3钱,朱砂为衣,蜡皮。

【功能主治】胎前产后诸虚症,胎漏,流产,滑胎,产后虚弱,倦怠无力,骨蒸潮热。

【用法用量】每次服1粒,1日2次。

多服可除流产。

保胎安胎中药1、清热安胎用黄芩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

”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

我最常用的保胎方——解构泰山磐石饮(上)

我最常用的保胎方——解构泰山磐石饮(上)

我最常用的保胎方——解构泰山磐石饮(上)每年的这个季节,也就是夏至前后,孕期妇女先兆流产的病例较其他季节要多,还有一些孩子出现流鼻血,因为夏至前,阳气生发之极,热迫血行,有的人肾气不足升发太过,就会出现腰腿无力脚后跟疼,造成上焦能量过盛,下焦能量不足,加上这个时节气候干燥,每天烈日炎炎,身体有虚热,胎儿也会躁动不安,如果肾气不足就容易引起先兆流产出血的现象。

这时我们最常用的保胎方就是张景岳的泰山磐石饮,古人也是很有意思的,用药安胎就想让腹中胎儿安若磐石,健康稳固,我们在用这个方子保胎的时候,从药物组成看,由八珍汤为基础,加了补肾安胎的药物,但这只是简单从方义分析,而我们要思考的是,有很多补气养血的方剂是以八珍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的,但泰山磐石饮中的八珍汤却减去了茯苓这味药,方中加了黄芪益气,砂仁理气,同时还有黄芩这类清热药,那这个方子中的药物到了孕妇的体内是怎样运动的,怎样互相协同起到保胎的作用呢?我们用药保胎既不能升提太过,又不能过用下行沉降的药物,比如大黄这类走后阴的药物,或者一些下行渗利的药物。

这又要说到李东垣的升降出入的思路,要想胎气稳固,首先要保证气血的充足,所以泰山磐石饮用了四物汤养血和血以养胎元,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安胎,四君子汤固中,四物汤调和气血,共同起到固中安胎保证身体气血充足的作用,保胎保的就是胎儿的稳固,经血成胎,胎儿要想稳固,就必须要有充足的气血供应,温暖舒适的子宫环境,但四君子汤中的茯苓,性味偏淡,味淡的东西性质是向下的,就像清水下渗一样,茯苓渗湿利水,所以在保胎时,去了药性趋下的茯苓,由此我们想到,在保胎的时候,下行药要慎用。

保胎保的就是胎气,经血成胎,气聚而养胎,这是保胎的前提条件,使身体气血充盈,胎气稳固,用药补益气血,健脾益肾,以保胎元。

泰山磐石饮中用了黄芪,人参补中益气,使中气上升,中气为脾胃之气,中气充足后天营养就会充足,温煦全身,有意思的是张景岳还用了两味下行的药物,用黄芩清降上焦的虚热,让上焦的热下行至胞宫温胎,砂仁降的是气,让上焦的气下降至胞宫,气聚血行而养胎,这样也可以防止黄芪人参升提太过,而导致身体能量上行而下焦能量不足,无法养胎。

保胎的中药验方

保胎的中药验方

保胎的中药验方文章目录*一、保胎的中药验方*二、保胎期间不能吃什么食物*三、保胎安胎喝什么汤好保胎的中药验方1、保胎的中药验方1.1、桑寄生:性平,味甘,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固冲任、安胎之功,多用于肝肾精血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常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同用。

1.2、砂仁:性温,味辛,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适用于妊娠初期胃气上逆所致之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常炒熟研末单用,或配苏叶、藿香、黄芩、白术、当归等一同使用。

1.3、艾叶:性温,味苦、辛,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适用于下元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香附、当归、小茴香、川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2、保胎期间要注意什么2.1、合理的运动大部分孕妇在保胎的时候都是选择卧床休息,主要是害怕运动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其实在怀孕期间做一些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孕妇的体质,对胎儿也是有用处的,可以减轻孕妇在怀孕期间的不适感,不过切记运动不要过于激烈。

2.2、保持良好的心情在保胎期间孕妇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孕妇做好了情绪调节,时常保持乐观的心态的话,对胎儿的发育也有好处。

3、哪些情况需要保胎3.1、高龄产妇年轻的孕妇一般不需要保胎,而如果孕妇的年龄超过了35岁,医生都会建议孕妇在怀孕早期进行保胎工作。

3.2、孕早期出血在怀孕初期,一些女性可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经过B超检查之后如果是宫内孕的话可以进行保胎,如果是宫外孕的话需要及时做流产手术,以免危及孕妇的生命。

3.3、压力大的孕妇一些孕妇的工作压力比较大,虽然怀孕了可能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这样对胎儿是很不好的,最好进行保胎。

保胎期间不能吃什么食物1、辛辣食物:辣椒、胡椒、花椒等调味品刺激性较大,多食可引起正常人便秘。

因此,建议您尽可能避免摄入此类食品。

2、酒:酒精是导致胎儿畸形和智力低下的重要因素。

3、过多的糖:若经常食用高糖食物,常常会引起糖代谢紊乱,甚至成为潜在的糖尿病患者。

治疗习惯性流产安胎秘方

治疗习惯性流产安胎秘方

治疗习惯性流产安胎秘方.1安胎合剂【来源】朱水香,《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菟丝子、熟地各12克,党参、怀山药各15克,白术、续断、桑寄生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养血益气、健脾补肾、固冲安胎。

【方解】中医认为先兆流产主要是因脾虚肾亏,气血不足,冲任不固,胞脉失养所致。

方中菟丝子是保胎药中极重要之品,具有雌激素活性,而雌激素对维持妊娠起着重要作用;肾精之化,因于脾胃,故以党参、白术、山药、甘草健脾益气、养胎载胎;菟丝子配熟地、续断、桑寄生补肾养血。

诸药相伍,能促进子宫生长发育,且对胎儿无任何不良影响。

对妊娠晚期之先兆流产亦有效。

本方据江西中医学院实验证明,安胎作用有三方面:一是抑制子宫收缩;二是能加强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三是促进子宫发育。

【主治】先兆流产。

【加减】腰腹痛者,加杜仲、枸杞;胀痛甚者,加炒白芍、陈皮;阴道下血者,加阿胶、仙鹤草、地榆炭;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陈皮、黄连、苏叶、砂仁等;偏阴虚胎热者,加生地、麦冬、黄芩;偏气虚胎寒者,加黄芪、艾叶炭。

【疗效】治疗100例,均为住院病人,年龄最小21岁,最大36岁。

结果痊愈98例,治愈率达98%。

阴道出血停止,无腰酸腹胀,B超检查证明为活胎者方为治愈。

其中服药5剂以内即愈者12例,5~10剂愈者51例,11~15剂愈者27例,16~20剂愈者8例,20剂以上者2例。

2清热安胎饮【来源】刘奉五,《刘奉五妇科经验》【组成】山药15克,石莲、黄芩各9克,川连3克(或马尾连9克)、椿根白皮、侧柏炭各9克,阿胶块15克(烊化)。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补肾、清热安胎、止血定痛。

【方解】胎漏相当于西医的先兆流产。

妊娠初期,由于血聚养胎,故病人多见阴虚而阳气偏盛,阳盛则热,下扰血海,迫血妄行,以致胎漏下血,腰酸、腹痛等症。

《本草备要》中曾云白术、黄芩为安胎圣药。

因为白术能健脾,脾健则能统血,黄芩苦寒能清胎热。

安胎常用中药方子

安胎常用中药方子

安胎常用中药方子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安胎常用中药方子》的内容,具体内容:黄芩:清热安胎用由中医妇科得知,胎前宜清。

所以可以选黄芩,其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比如,张仲景的黄芩汤,由黄芩、芍药、大枣、甘草配制而成,可以治疗各种里热腹痛症...黄芩:清热安胎用由中医妇科得知,胎前宜清。

所以可以选黄芩,其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比如,张仲景的黄芩汤,由黄芩、芍药、大枣、甘草配制而成,可以治疗各种里热腹痛症。

它是妇科借用来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以下面的许多安胎药一起配合使用。

和胃糯米、砂仁在妊娠早期,可常见有围棋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症。

这时候首选是和胃安胎。

砂仁芳香和胃,对安泰止呕很有效,所以临床很常用。

较轻的人可以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也可以同与其他药同用。

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

糯米多胶黏之性,既能养胃也能安胎。

如:可以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吃,可常用食疗保胎的方法。

健脾安胎用白术要保证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的话,前提是先要孕妇的脾胃坚强。

反过来,如果妇女脾胃虚弱的话,就容易损伤胎气,健脾安胎可比和胃重要呢。

白术就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

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此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后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补气黄芪与党(人)参想要保证胎气牢固,必须母体元气充沛,如果孕妇元气不足,会出气中气不足,小腹有下坠感,或见小便不通等症状。

可以使用常用方法:补气安胎,而黄芪、党(人)参就是常用的补气首选。

如:香砂六丸中就由人参、白术、砂仁等药配合而成,既可补气安胎,又能健脾、和胃,所以为治妊娠恶阻的中成药。

补中益气重用黄芪、党(人)参、白术等药配升麻、柴胡而成,可以使中气上升,对有妊娠转胞、小便小通,或有小腹下坠感者更合适不过了。

养血地黄、阿胶、当归母体的血液是维持胎儿生长的重要物质。

孕妇如果血虚,会严重影响胎儿,如有见漏红的现象,则多为流产先兆。

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保胎无忧散..徐志华

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保胎无忧散..徐志华

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保胎无忧散..徐志华
51.保胎无忧散
炒艾叶3克,川贝母6克,黄芪10克,川芎5克,生姜3克,白芍10克,甘草6克,菟丝子10克,羌活、荆芥、枳壳、厚朴各3克,当归10克。

水煎服。

功用补血安胎,疏气解郁。

主治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

保胎无忧散,又名保生无忧散、保产无忧散、十三太保。

本方是历代相传的妇科名方。

很多医学著作,如鲍相璈《验方新编》、陈修园《女科要旨》、程钟龄《医学心悟》、傅山《傅青主女科》均有记载。

近年香港中外出版社《华佗神方》一书,载有“华佗安胎神方”,其药物、用量与本方基本相同。

并主治明示:“凡胎动不安,势欲小产及临产艰危、横产逆产、子死腹中,皆可服之,极有奇效。

徐先生应用本方50余载,治疗习惯性流产,屡试屡验。

本方制方之妙,以程钟龄解释最可令人信服。

程氏曰:“新孕妇人,胎气完固,腹皮紧窄,气血裹其胞胎最难转动,此方用撑法。

本方尚可矫正胎位,在妊娠确诊后,隔日服1剂,连续服用2~3个月,并嘱孕妇卧床休息,就能达到安胎、足月分娩的预期疗效。

保胎煲汤药材配方大全

保胎煲汤药材配方大全

保胎煲汤药材配方大全保胎煲汤是一种传统的中医食疗方法,常用于孕妇在怀孕初期或中期,以帮助稳定胎儿,预防流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胎煲汤药材配方,孕妇在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确保安全有效。

1. 黄芪当归汤- 黄芪:10克,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

- 当归:5克,补血调经,对孕妇有良好的补血作用。

- 红枣:5颗,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枸杞:10克,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将上述药材洗净,加入适量清水,慢火煲1-2小时。

2. 党参黄精汤- 党参:15克,补中益气,增强体力。

- 黄精:10克,滋阴补肾,增强免疫力。

- 龙眼肉:10克,安神补心,养血。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转文火煲1小时。

3. 白术山药汤- 白术:10克,健脾利湿,安胎。

- 山药:30克,补脾益肺,固精止泻。

- 茯苓:10克,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1小时。

4. 熟地黄杞子汤- 熟地黄:15克,滋阴补血,润燥。

- 枸杞:15克,滋补肝肾,明目。

- 红枣:5颗,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1-2小时。

5. 阿胶红枣汤- 阿胶:10克,滋阴补血,润燥。

- 红枣:10颗,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将阿胶打碎,与红枣一同加入沸水中,文火煲30分钟。

6. 桑寄生杜仲汤- 桑寄生:15克,补肝肾,强筋骨。

- 杜仲:10克,补肝肾,强腰膝。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1小时。

7. 五味子桂圆汤- 五味子:5克,收敛止泻,安神。

- 桂圆:10克,补心脾,养血安神。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30分钟。

8. 山药白芍汤- 山药:30克,补脾益肺,固精止泻。

- 白芍:10克,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1小时。

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孕妇在使用这些配方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

煲汤时,注意火候和时间,以确保药材的有效成分能充分释放。

同时,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也是保胎的重要环节。

中医安胎有良方

中医安胎有良方

中医安胎有良方妊娠后阴道不时下血,或时下时止,量少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若妊娠期见有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胎漏、胎动不安是先兆流产的先兆,若不及时治疗,或久下不止,则可导致堕胎。

堕胎、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则属习惯性流产。

引起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胎元方面是夫妇之精气不足,两精虽能结合萌胎,但胎元不固,或胎元有缺损,胎多不能成实。

母体方面多因气血虚弱,肾气不足,或房事不节,耗损肾精,或因邪热动胎,或孕后跌仆闪挫,或手术和药物及有毒物质影响,干扰胎气。

一、分型论治1.肾虚胎元不固临床表现为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红或暗,质清稀,腰酸腹坠痛,或曾屡次堕胎。

伴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

治宜固肾安胎,佐以益气。

药如:菟丝子、桑寄生、党参各15g,续断、阿胶、白术各12g。

加减:阴道流血量多,加仙鹤草、旱莲草;腰腹坠痛加黄芪、升麻,以益气升阳;小便频数失禁加益智仁、桑螵蛸。

水煎服,每日1剂。

2.气血虚弱表现为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质稀薄,或腰腹胀痛或坠痛,神疲肢倦,面色无华或萎黄,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宜益气养血安胎。

药如:人参、熟地、杜仲、陈皮各10g,白术、当归、白芍各12g、炙甘草8g。

加减:若阴道出血量多加地榆炭、仙鹤草、苎麻根炭;腹痛者,加白芍、甘草;腰酸者,加桑寄生、杜仲、菟丝子。

水煎服,每日1剂。

3.血热动胎妊娠后阴道流血、色鲜红,腹痛下坠,心中烦闷,溲赤便结,口渴喜饮,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宜清热凉血、滋阴安胎。

药如:太子参20g,黄芪、苎麻根各15g,阿胶12g,生地炭、炒白芍各9g,川柏炭4.5g,黄芩炭6g,藕节炭10g、乌梅5g。

加减:热偏盛者,加金银花、山栀、黄连;偏阴虚者,加麦冬、石斛、五味子;大便干者,加杏仁、栝楼仁、火麻仁。

水煎服,每日1剂。

4.扭挫伤胎有妊娠外伤史,表现为腰酸,腹胀坠,或阴道下血,舌质正常或稍暗,脉滑无力。

孕畜保胎的有效措施

孕畜保胎的有效措施

孕畜保胎的有效措施
让怀孕家畜保住胎儿,从而顺利产下,实现增产增收,是广大养殖户
的企盼。

那么怎样保住怀孕家畜的胎儿呢这里介绍两则有效的孕畜保胎措施。

供大家在家畜生产中参考。

一、增喂锌保胎
二、灌服中药保胎
生产实践的结果证明,以下两种中药方剂能有效保住孕畜胎儿。

1、保胎中药方剂一:取当归、川断、阿胶、桑寄生各30克。

砂仁、
紫苏、甘草、陈皮各25克,川芎20克,党参40克,黄芩、杜仲、白术、熟地各50克,白芍70克,混合后碾磨成粉末,然后用开水冲调均匀,待
水温适宜后,给怀孕4~5个月的家畜一次性灌服,可有效避免胎动不安
和流产。

2、保胎中药方剂二:取炒白芍、炒艾叶羌活、炙甘草各20克,川芎、杜仲炭、黑芥穗、厚朴、炒枳壳各25克,补滑脂40克,菟丝子、川断、
黄芪各50克,混合后碾磨成细末,用开水冲调均匀,等水温适宜,以新
鲜童尿(含有盐分,可诱使孕畜吞服药汁)1杯为引,给怀孕4~5个月的
家畜一次性灌服,可有效避免胎动不安和流产。

以上两种保胎中药方剂,养殖户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其中的一种方剂,均能达到保胎的效果。

此外还须注意的是,以上方剂中保胎所需药物
必须保质保量,切忌使用霉变或别的药物替代,否则就会适得其反,造成
流产。

安胎方剂收集整理

安胎方剂收集整理

安胎方剂收集整理1、葱豉安胎汤【处方】香豉27克(熬)葱白(切)27克阿胶6克(炙)【功能主治】养血安胎。

主妇人怀妊,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上三味,切。

以水600毫升,煮前二物,取200毫升,去滓,下阿胶,更煎至胶烊化。

一日一夜可服三四剂。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删繁方》2、葱白汤【处方】葱白(切)6克阿胶(炙)当归续断芎藭各9克银适量【功能主治】养血安胎。

主妊娠胎动不安,腹痛者。

【用法用量】上六味,切。

用水2升,先煮银,取1.4升,去银,纳余药,煎取500毫升,纳胶令烊,分三服。

不愈,更作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集验方》3、柴葛安胎饮【处方】柴胡8分,葛根8分,青黛8分,石膏1钱5分,升麻5分,栀子1钱,知母7分,葱白3根。

【功能主治】孕妇热病,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有痰,加竹沥1小杯,姜汁2匙。

【摘录】《胎产心法》卷上4、补中安胎饮【处方】白术6克当归6克人参3克甘草0.9克熟地3克黄芩1.2克紫苏1.2克白芍1.2克【功能主治】主妊娠气血虚弱,致患胎漏。

受孕之后,下血不止,或按月来血点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胎产指南》卷一5、必应散【处方】枳壳4两(去瓤,麸炒),甘草2两(炙),阿胶2两(炙),黄耆1分(细锉,蜜炙),川芎半两(不见火)。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安胎养气,和血辟邪。

主难产。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空心茶点下,有孕5个月外,日3次。

能除产后诸痛。

【摘录】《产宝诸方》6、保孕丹【处方】当归1两,香附炭1两,白人参1两,熟地1两,茯苓1两,广砂1两,川断1两,白术4两,杜仲炭8钱,艾炭8钱,贡胶8钱,陈皮8钱,益母草8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

【功能主治】补血安胎。

主流产,妊娠漏血,腹痛腰酸,跌闪伤胎,妊妇腰痛白带。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早、晚2次,大枣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7、保气散【别名】保气饮【处方】香附子4两,山药2两,缩砂仁1两,木香4钱,粉草1两1分,益智仁半两,紫苏叶半两。

安胎方剂汇总(收集整理)

安胎方剂汇总(收集整理)

安胎方剂汇总(收集整理)1、救损安胎汤【处方】当归30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生地30克(酒炒)白术15克(土炒)炙草3克人参3克苏木9克(捣碎)乳香3克(去油)没药3克(去油)【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祛瘀安胎。

治妊娠跌损,致伤胎元,腹中疼痛,势如将堕。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2、救生散【处方】人参半两(去芦,切片),诃子半两(湿纸裹,煨熟,去核),白术半两(锉,炒黄),陈皮半两(去白,炒),大麦糱半两(炒黄),神曲(细锉,炒黄色)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安胎益气,易产。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6分,去滓温服。

入月加1倍,用水2盏,煎1盏,温温空心服之。

【摘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3、寄生汤【处方】桑寄生(洗,锉)秦艽阿胶各15克糯米15克(研粉)【功能主治】补肾安胎。

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用水1.8升,先下寄生、秦艽二味,煮至L2升,去滓;次入阿胶、糯米,再煮至600毫升,分三次空腹时服。

【注意】忌酒、醋三五日。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二4、荆防安胎散【处方】人参3钱,当归(酒洗)3钱,白术(土炒)3钱,生地2钱,天麻2钱,麦冬1钱(去心),条芩8分,荆芥3分,防风3分,陈皮4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孕妇破伤失血,或吐衄血,忽患口噤、项强、背直之类中风证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胎产心法》卷上5、加味寿胎丸【处方】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黄耆、白术、阿胶、莲房炭。

【功能主治】补肾安胎。

主肾虚胎漏。

先天不足,肾气虚怯,或房事不节,损伤肾气,冲任不固,胎漏下血,腰脊酸痛腿软,头晕耳鸣,尺脉细弱。

【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6、加味圣愈汤【处方】熟地(酒拌,蒸半日)白芍(酒拌)川芎人参当归(酒洗)黄耆杜仲续断砂仁【功能主治】养血安胎。

治妊娠伤胎,腹痛不下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六7、加味胶艾四物汤【处方】党参15克,生黄芪24克,干地黄12克,续断12克,炒当归9克,白芍9克,阿胶9克,焦艾叶9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炒川芎4.5克,炙甘草3克。

安胎补血药材配方大全

安胎补血药材配方大全

安胎补血药材配方大全在孕期,孕妇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和照顾,特别是补血和安胎。

以下是一些传统的中医药材配方,它们被认为有助于安胎和补血。

请注意,在使用任何药材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医生,以确保安全和适宜性。

1. 当归黄芪汤:当归和黄芪是补血的常用药材。

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功效;黄芪则能补气固表,增强体力。

将当归10克、黄芪15克煎水服用,可助于补血和增强免疫力。

2. 红枣枸杞茶:红枣和枸杞都是补血的佳品。

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枸杞则有滋阴补肾、明目的作用。

将红枣5-6颗、枸杞10克泡水饮用,适合日常保健。

3. 阿胶炖鸡:阿胶是补血的名贵药材,具有滋阴补血、润燥止血的功效。

将阿胶10克与鸡肉适量炖煮,适合孕妇补血。

4. 白芍甘草汤:白芍能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甘草则有和中益气、解毒的功效。

将白芍10克、甘草5克煎水服用,有助于缓解孕期不适。

5. 桂圆红枣粥:桂圆具有补心益脾、养血安神的作用;红枣则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将桂圆10克、红枣5-6颗与适量大米煮粥,适合孕妇食用。

6. 桑椹枸杞膏:桑椹能滋阴补血、润燥通便;枸杞则有补肾益精、明目强身的功效。

将桑椹和枸杞适量熬成膏,可作为补品服用。

7. 党参茯苓粥:党参能补中益气、生津止渴;茯苓则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作用。

将党参10克、茯苓10克与适量大米煮粥,适合孕妇调养身体。

8. 熟地黄炖排骨: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润燥的功效。

将熟地黄15克与排骨适量炖煮,适合孕妇补血。

9. 山药薏米粥:山药能补脾益肺、固肾涩精;薏米则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

将山药和薏米适量煮粥,适合孕妇日常食用。

10. 龙眼肉炖鸡蛋:龙眼肉具有补心益脾、养血安神的作用。

将龙眼肉10克与鸡蛋适量炖煮,适合孕妇补血安神。

在使用这些药材配方时,孕妇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要,适量选用,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孕期保健的重要部分。

安胎十三太保药方

安胎十三太保药方

安胎十三太保药方中医著名妇科良方十三太保,出自《傅青主女科产后篇攠篇》。

由十三味中药组成。

以前我国民间妇女在妊娠期,常会到中药店购买“十三太保”方药来煎服,以期保母子健康平安。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安胎十三太保药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十三太保方药应用方药:酒当归4.5克、黑芥穗2.5克、川芎4.5克、艾叶3.6克、炒枳壳3克、炙黄芪2.5克、酒莬丝6克、姜厚朴2.5克、羌活2.5克、去心川贝3克、酒白芍3.6克、生甘草2克、老生姜3片组成。

方歌:钱半芎归钱半芍,钱半菟丝六枳壳,八分黄荆芥穗,七分祈艾姜厚朴,川贝一钱姜和药,羌活甘草五分作。

方解:此方虽然不是“大补”的药方,却可治多种妇科疾病。

方中: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

黄芪补气举胎。

羌活、荆芥升举元气,更兼能治孕妇感冒发热、头痛、身体酸痛。

艾叶暧宫,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安胎之功。

川贝利肺气消痰。

莬丝子益精固胎。

厚朴、枳壳宽胸理气,消除腹满胀痛、宿食不消。

生姜可治腹寒痛、呕吐、泄泻。

甘草甘苦和中缓急,能缓解子宫肌痉挛而止腹痛,又能调和诸药。

功效:安胎,催产。

主治:胎动不安,腰酸腹痛,以及难产,可用于纠正胎位。

也用于妊娠呕吐、痰水、心中郁闷、头重目眩、恶闻食气或胎动不安、腰腹卒痛、下血不止。

适合怀孕七个月以后,胎位不正、胎动不安的孕妇吃的。

加减:身体虚弱者可酌加人参或党参。

对孕妇呕吐甚者可去甘草。

本方去川贝对治疗孕妇妊娠尿潴留有良好疗效。

服法:水煎服。

原书有记载,怀孕七个月服一剂、八个月服两剂、九个月服三剂、十个月也服三剂,要临产时再服一剂。

禁忌:阴虚血热者忌用。

十三太保药方临床应用中医认为胎位不正与气血虚弱、无力运转有关。

应用本方助气养血推动气血运行,促进经络通畅,增强胎儿活动,自然矫正胎位。

中医认为先兆流产,究其病因有二,一则气血虚,冲任不固;二则孕后过度安逸,则气血欠通畅,胞脉阻滞,胎元失养。

应用本方,助气养血,理气安胎,补而不滞,疏而无过。

名医保胎方

名医保胎方

名医保胎方孕妇不能用咖喱粉姜黄粉作调料会造成胎停。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尤其是不发达地区(非洲区域和东南亚区域)的孕妇,通过食用胡萝卜、南瓜、全奶等富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食物,改善孕期环境。

《李凤翔临证经验》P119 李凤翔猪肾保胎方。

预防习惯性流产的保胎方:雄猪肾一对洗净,清水煮熟吃,并喝汤,连用2天(每天一对)即可安然无羌。

用法:在确定怀孕刚刚出现早孕反应时即可依法服用,过晚则疗效不可靠。

张锡纯的寿胎丸菟丝子120克(炒熟) 桑寄生60克川续断60克真阿胶60克【用法】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每丸重0.3克。

每服20丸,开水送下,日服二次。

(可用于预防习惯性流产)。

气虚者,加人参二两,大气下陷者加黄芪三两。

食少者,加炒白术二两。

凉者,加炒补骨脂二两。

热者,加生地二两。

此方乃思患预防之法,非救急之法。

若胎气已动,或至下血者,又另有急救之方。

曾治一少妇,其初次有妊,五六月而坠。

后又有妊,六七月间,忽胎动下血,急投以生黄芪、生地黄各二两,白术、山萸肉(去净核)、龙骨(捣)、牡蛎(捣)各一两,煎汤一大碗,顿服之,胎气遂安。

将药减半,又服一剂。

后举一男,强壮无恙。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P501陈文伯:每日食鲜山药50-100克,可安胎壮子。

《中国现代百名临床家——陈文伯》P262注:食用新鲜山药一天不超过100克,也就是2两,多食有可能大便干结。

玉米嫩衣(即紧贴米粒之嫩皮)。

[制用法] 怀孕后每天以1个玉米嫩衣煎汤。

代茶饮,饮到上次流产期则用量加倍,一直服至分娩为止。

[功效] 固摄安胎。

国家级名医刘云鹏固胎汤【组成】党参、白术、熟地黄各30g,白扁豆、山茱萸、杜仲、续断、枸杞子各9g,桑寄生、山药各15g,白芍18g,炙甘草3g。

7天为1个疗程。

-----------------------------------墨鱼鸡肉饮[:母鸡一只,墨鱼干(带骨)一条,糙糯米150克,食盐少许。

[制法] 将母鸡宰杀洗净后,连内脏、与带骨墨鱼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炖烂熟,取浓汤备用。

泰山磐石散保胎经验

泰山磐石散保胎经验

泰山磐石散保胎经验泰山磐石散保胎经验作者/周正祎组成:人参12g,黄芪18g,当归12g,续断15g,黄芩12g,熟地黄、川芎、白芍、白术各12g,炙甘草6g,砂仁9g,糯米一撮(个人常用量,仅作参考)。

水煎服。

有孕后即可每3~5日进1剂,至5个月后,则可无虞矣(原方注)。

此方服至8个月后,方可无忧,此为我的经验。

因多服有益无害,且可助胎儿孕育,故多服3个月,大有裨益。

功用:益气养血,固胎保育。

用于气血两虚,或肥而不实,或瘦而血热,或肝脾素虚,倦怠少食,屡致堕胎者。

但觉有孕,即常服之,以安其胎。

方解:参、芪、术、草、糯米健脾益气;归、地、芎、芍补血养血;续断肝肾开,暖子宫;黄芩清热安胎。

用于安胎保育,验治千人无失,我甚珍之。

加减:肾虚腰痛加杜仲;睡眠不实加茯神;纳差胃胀加陈皮;恶阻呕哕加芦根、竹茹。

余随症审慎加减,不可与主方冲忤。

治验1 :屡堕不育张某,女,33岁。

2005年6月2日初诊。

自22岁结婚至今,已流三胎,第一胎怀孕近4个月流,第二胎不足3个月流,第三胎近2个月流。

现在又怀孕近50天,似乎又有异常,小腹隐约坠胀,腰微酸胀,与以前流产症状近似。

视患者精神气色无明显异常,隐约表现担忧。

舌质、舌苔无病象,脉来细弦微滑,时见一动,来盛去衰,尤以尺部较为明显,此为胎气不安之象。

辨证:冲任屡损、胎孕不安。

治法:补益肝肾,固胎保育。

用本方加杜仲15g以固肾安胎。

3剂,文火缓煎浓汁,日2服,夜1服,1剂一日夜尽剂。

6月6日二诊。

脉来细缓,弦动之象已无,胎气得安。

危象已除。

患者告知:服至2剂时,腰腹不适症状消失,3剂服后,一切平静。

嘱患者每月用上方煎服3~5剂,分娩以前禁止性生活。

保持情绪稳定,勿勉强劳累,营养适度,睡眠充足,勿久坐久睡,适当运动,勿过食辛辣油腻、爆热伤津之物,若有不适,及时来诊。

2006年春节后,患者家人告知:顺生一男婴,母子平安。

治验2 :胎死腹中李某,女,35岁。

2004年4月1日诊。

【保胎名方17首】

【保胎名方17首】

【保胎名方17首】一、寿胎丸加味方菟丝子15克续断15克桑寄生1 0克阿胶(烊化)1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9克山药10克炙甘草3克白芍15克【功效】补肾固冲,养血安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先兆流产。

【加减法】气虚者方中益气药加量重用;血虚者加何首乌、枸杞子;阴虚者加生地黄、麦冬、黄芩、女贞子、墨旱莲;阳虚者加杜仲、巴戟天,重用菟丝子30克;情志不调者加合欢皮、珍珠母;阴道流血多者加仙鹤草、侧柏炭等。

【方义】肾为冲任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安胎必须滋肾健脾,可用寿胎丸方治疗。

菟丝子性柔润而多液,补而不腻,方中重用菟丝子为主药;续断补益肝肾安胎,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而有利于孕卵的发育;桑寄生除补肝肾外,兼有养血安胎的功效;阿胶能补血滋阴,止血安胎;加白术、山药补益脾胃。

全方具有补肾气、固冲任、调气血、安胎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加用黄体酮治疗者,与单用中药组治疗者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

二、寿胎丸加减方菟丝子10克续断10克桑寄生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阿胶珠12克炒杜仲15克预知子8克炙甘草3克荷叶1张【功效】补肾固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

【加减法】气虚者加黄芪15克、升麻3克;血热者加黄芩炭5克、苎麻根30克。

【方义】方中菟丝子、续断、桑寄生、杜仲补肾壮腰以固冲任;阿胶珠、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养血安胎;预知子、荷叶理气和胃。

三、寿胎丸合举元煎黄芪15克党参15克桑寄生15克续断15克菟丝子24克白术10克阿胶10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功效】补肾固胎,健脾益血。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先兆流产。

【加减法】阴虚者加沙参、玄参各20克;阳虚加淫羊藿、肉苁蓉各10克;偏热者加黄芩10克、决明子15克;恶阻加姜半夏10克、砂仁3克。

【方义】方中用寿胎丸补肾,固胎之本;取举元煎健脾、益血之源;本固血充则胎可安。

四、胎元饮合寿胎丸菟丝子10克桑寄生10克续断10克阿胶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杜仲10克熟地黄15克艾叶5克【功效】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固胎。

安胎方剂收录汇总(收集整理)

安胎方剂收录汇总(收集整理)

安胎方剂收录汇总(收集整理)1、阿胶汤【处方】阿胶(炒令燥)半两,桑上寄生(锉,焙)半两,大腹皮(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黄耆(锉)半两,防风(去叉)半两,丹参半两,羚羊角(屑)半两,柏子仁(微炒)半两,缩砂仁半两,人参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惊胎,转动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2、调中汤【处方】白术、川芎、当归、熟地、人参、黄耆、苍术、甘草、陈皮、川断、香附、砂仁、柴胡、乌梅、大枣。

【功能主治】理顺三焦,养血安胎。

主妊娠四月,胎动不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3、调气清肺汤【处方】苏子杏仁橘红砂仁白茯苓桑白皮马兜铃【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安胎。

主妇人肺阴不足,每受孕至七月,肺气不肃,咳嗽气促,震动胞络,胎因不安,以致半产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4、大枣汤【处方】大枣、浮小麦、麦冬、人参、川芎、当归、竹茹、茯苓、茯神、陈皮、熟地、香附、白芍、黄耆。

【功能主治】养心血,滋肺金,肃清上焦,安胎定神。

主妊娠无故终日悲泣,或独居一室,喜笑不休,状如鬼祟所附,或惊悸数发,此由脏燥故也。

【各家论述】是方以枣、麦为君;四物养血,参、苓、甘、耆补气为臣;麦冬、茹、神清心安神,陈、附使气不上逆为佐。

使气以煦之,血以濡之,脏不燥而血自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5、阿胶散【别名】阿胶汤【处方】大独头蒜1个(以秋瓜蔓裹,外用黄泥固济,以炭火2斤,烧令通红,放冷打开,取出细研,如未有瓜蔓,但只以瓜根半两,代之),羌活1分,独活1分,苍术(米泔浸1宿,去粗皮,焙)1分,紫菀1分,白术1分,人参1分,附子(炮,去皮脐)1分,阿胶1分,甘草半两(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安胎出汗。

主妊娠伤寒。

【用法用量】阿胶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摘录】《博济》卷四6、达生散【处方】大腹皮(用黑豆汁洗,晒)3钱,人参5分,甘草(炙)5分,紫苏梗叶5分,陈皮5分。

【傅青主:保胎2方】

【傅青主:保胎2方】

【傅青主:保胎2方】傅青主:中医教你如何科学准确保胎,一看就能学以致用了冯欣小白郎中 2022-12-13 08:00 发表于江苏【方剂名】安奠二天汤,清·《傅青主女科》。

“安奠”,稳稳地奠定,“二天”,即指脾、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名“安奠二天汤”。

【组成】人参一两(30克)、熟地黄一两(30克)、白术一两(30克)、山药五钱(15克)、山茱萸五钱(15克)、炙甘草一钱(3克)、杜仲三钱(9克)、枸杞子二钱(6克)、扁豆五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健脾益肾,固冲安胎。

【主治】脾肾虚弱,妊娠小腹作疼,胎动不安,如有下坠之状,舌淡,脉弱。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等病症。

1.先兆流产:本方加减治疗72例,疗程3周。

以血止胎安,兼证消失,妇科检查、B超检查证实正常妊娠为痊愈标准。

结果:痊愈68例,好转2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5.8%。

(《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第13期)2.习惯性流产:本方加减治疗36例。

以阴道出血停止,腹痛、腰痛等症状消失,停药后无复发,B超检查提示胚胎发育正常为治愈标准。

结果:治愈31例,占86.1%;未愈5例,其中2例为妇科器质性病变所致。

(《医药论坛杂志》2008年第5期)【方解】本方用人参、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等健脾补肾治本;杜仲、白术等安胎,补肾为固胎之本,培脾为益血之源,本固血充,则胎自安。

本方加减治疗习惯性流产,经临床观察随访,对所生儿、母体均无不良反应。

临床上习惯性流产,特别是屡孕屡坠者,多属脾肾两虚,保胎非常棘手,治疗脾肾两虚,尤其是肾虚导致冲任不固,胎动不安,用本方加减,补脾益肾,固冲安胎,效果良好。

【现代研究】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具有维持子宫黄体,抑制宫缩,促进孕卵发育的功能。

【方歌】安奠二天熟地参,白术山药萸杜仲,扁豆枸杞炙甘草,专治妊娠少腹痛。

助气补漏汤【方剂名称】助气补漏汤【功效主治】气虚不能摄血,妊娠胎漏。

安胎方剂收集整理大全

安胎方剂收集整理大全

安胎方剂收集整理大全1、芎椒白术散【处方】白术,芎藭,蜀椒3分(去汗),牡蛎。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养胎,调补冲任,扶养胎气,壮气益血,保护胎脏。

主妊娠脾虚,寒湿中阻,脘腹时痛,呕吐清涎,不思饮食,胎动不安,胎萎不长;室女带下,妊娠宿有风冷,胎萎不长;或失干将理,动伤胎气,多致损堕;妊娠脾虚寒湿中阻,每见脘腹时痛,呕吐清涎,不思饮食,甚至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方中白术、芎藭、牡蛎用量原缺。

《外台》引《古今录验》本方用白术、芎藭各四分,蜀椒三分,牡蛎二分。

但苦痛,加芍药。

心下毒痛,倍加芎藭。

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1两;半夏(大者)20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注意】忌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直解》:白术主安胎为君,川芎主养胎为臣,蜀椒主温胎为佐,牡蛎主固胎为使,按瘦而多火者,宜用当归散;肥而有寒者,宜用白术散,不可混施也。

芍药能缓中,故若痛者加之。

川芎能温中,故毒痛者倍之。

痰饮在胸膈,故令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破痰下水,半夏消痰去水,更服浆水以调中。

若呕者,复用浆水服药以止呕,呕不止,再易小麦汁以和胃。

呕止而胃无津液作渴者,食大麦粥以生津液。

病愈服之勿置者,以大麦粥能调中补脾,故可常服,非指上药可常服也。

2.《金匮要略心典》:妊娠伤胎,有因湿热者,亦有因湿寒者,随人脏气之阴阳而各异也。

当归散正治湿热之剂;白术散白术、牡蛎燥湿,川芎温血,蜀椒去寒,则正治寒湿之剂也。

仲景并列此,其所以诏示后人者深矣。

【摘录】《鸡峰》卷十六)、2、白术散【处方】川芎1钱,归身8分,白术(土炒)5分,白芍(酒炒)8分,竹茹5分,紫苏1钱,前胡8分,木香5分,乌药8分,香附(便制)1钱,陈皮8分,甘草4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定痛安胎。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如兼腹痛,加砂仁、泽泻。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3、白荷花露【处方】鲜白荷花瓣。

【功能主治】清暑,凉脾,消瘀,止血,安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胎安胎药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保胎安胎药方》的内容,具体内容:最常用的几味安胎中药。

当女性朋友一旦怀孕了,就会担心腹中的宝宝是否安全,时刻小心以免流产。

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寿胎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最常用的几味安胎中药。

当女性朋友一旦怀孕了,就会担心腹中的宝宝是否安全,时刻小心以免流产。

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寿胎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是非常有名的保胎安胎名方,很多妇科名家以此方为基础方,加减运用,临床多有效验。

组成及用法
组成:菟丝子120克(炒炖),桑寄生60克,川续断60克,真阿胶60克。

用法: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每丸重0.3克。

每服20丸,开水送下,日服二次。

加减运用:气虚者,加人参60克;大气陷者,加生黄芪90克;食少者,加炒白术60克;有寒者,加炒补骨脂60克;有热者,加生地60克。

功用
补肾,安胎,肾虚滑胎,及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胎萎不长者。

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肾旺自能荫胎;桑寄生、续断补肝肾,固冲任,使胎气强壮;阿胶滋养阴血,使冲任血旺,则胎气自固。

四药相配,共奏补肾安胎
之功。

安胎丸
【处?a href='//yangsheng/' target='_blank'>健康惫?川芎白芍条芩各30克白术(去芦)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惯半产者。

早泄小阴经阳痿月经不调更多功能主治 >>>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茶汤任下,日三服。

妊娠宜常服之。

保胎金丹
【处方】生地4两,鳖甲4两,香附4两,当归2两,茯苓2两,元胡2两,白薇2两,藁本2两,益母2两,川芎2两,炒艾2两,煅赤石脂2两,丹皮2两,白术2两,青蒿2两,肉桂5钱,没药1两5钱,五味1两,炙草1两,沉香6钱,人参2两,黄柏4两。

【制法】白酒2斤,入锅内封口煮1小时,同前药共轧细面,炼蜜为丸重3钱,朱砂为衣,蜡皮。

【功能主治】胎前产后诸虚症,胎漏,流产,滑胎,产后虚弱,倦怠无力,骨蒸潮热。

【用法用量】每次服1粒,1日2次。

多服可除流产。

保胎安胎中药
1、清热安胎用黄芩
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

"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

妇科借用
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

2、健脾安胎用白术
孕妇的脾胃健强,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

反之,若孕妇脾胃虚弱,易于损伤胎气。

健脾安胎比和胃重要。

白术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

《备急千金要方》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

后世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方,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3、和胃糯米与砂仁
妊娠早期常见有胃气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恶阻之证。

和胃安胎是首选之法。

砂仁芳香和胃,善于安胎止呕,故以临床所常用。

轻者单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亦同与其他药伍用。

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

糯米多胶黏之性,既可养胃又能安胎,民间有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食之,可常用食疗保胎法。

4、养血地、胶、芍、归身
母体的血液是维持胎儿生长的重要物质。

如果孕妇血虚,最为影响胎儿,或见漏红之象,多为流产先兆。

养血安胎法为临床最常用。

主要药物有地黄、芍药、当归身、阿胶等。

成方胶艾四物汤即以四药为主,既可养血安胎,又能止血止漏,故为临床所常用。

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孕妇气血两虚者,每多选用之。

5、补气黄芪与党(人)参
母体元气充沛,胎气自然牢固。

如果孕妇元气不足,会出气中气不足,小腹有下坠感,或见小便不通等症状。

补气安胎是常用大法,黄芪、党(人)能是常用的补气首物。

香砂六丸中就由人参、白术、砂仁等药配合而成,
既可健脾、和胃,又能补气安胎,故为治妊娠恶阻的中成药。

补中益气重用黄芪、党(人)参、白术等药配升麻、柴胡而成,使中气上升;对妊娠转胞、小便小通,或有小腹下坠感者甚为合适。

6、南瓜蒂和苎麻根,配合六法胎安宁
上述民间验方苎麻根糯米粥中,有的再加南瓜蒂同煮吃,收效更佳。

临床医家常服用南瓜蒂和苎麻根与以上六法配合应用。

成方泰山磐石饮为治疗屡屡滑胎即习惯性流产的安胎名方。

综观全方用法,以上各法齐备,用的及时,其胎自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名符其实矣。

7、补肾仲、断、菟、寄生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

"妊娠亟须肾气充足,胎儿易生长成熟。

又谓"腰为肾之府",孕妇肾虚,会出现腰酸,每当孕妇流产之际,必然腰酸、腹痛、出血三症并见。

因此,补肾安胎一法是不可缺少的。

常用药有菟丝子、杜仲、续断、桑寄生、山茱萸等。

张锡纯的寿胎丸就是用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等药组成的,既可补肾安胎,又能强腰、止血,确为一首良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