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练习题讲解

合集下载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1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 8 专题五 基因表达相关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 (12)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RNA 的组成及种类1.RNA 的基本单位及组成①磷酸 ②核糖 ③碱基:A 、U 、G 、C ④核糖核苷酸 2.RNA 的种类及功能 mRNA tRNA rRNA 名称 信使RNA 转运RNA 核糖体RNA 结构 单链单链,呈三叶草形单链功能传递遗传信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识别密码子,运载氨基酸参与构成核糖体[典例1]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RNA 功能的是( ) 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B.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D.参与核糖体的组成解析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 ,A 错误、B 正确;少数酶的化学本质为RNA ,C 正确;rRNA 参与核糖体的组成,D 正确。

答案 A【归纳总结】 RNA 和DNA 的区别比较项目DNARNA化学组成基本组成元素 均只含有C 、H 、O 、N 、P 五种元素 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碱基A、G、C、T A、G、C、U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无机酸磷酸磷酸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通常呈单链结构【归纳】DNA与RNA的判定方法(1)根据五碳糖种类判定:若核酸分子中含核糖,一定为RNA;含脱氧核糖,一定为DNA。

(2)根据含氮碱基判定:含T的核酸一定是DNA;含U的核酸一定是RNA。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的本质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的本质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试卷姓名班级座位号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实验不能证实的是()A.DNA能进行自我复制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C.DNA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遗传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2.以下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D.能直接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4.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B.细菌内的蛋白质C.噬菌体的DNA分子D.细菌内的DNA分子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A.吸附→注入→组装→合成→释放B.注入→吸附→组装→合成→释放C.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D.注入→吸附→合成→组装→释放6.最能说明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的事实是()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一级结构D.染色体的遗传动态引起DNA数量变化7.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中()A.含35SB.含32PC.含35S和32PD.不含35S和32P8.DNA完全水解(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四种脱氧核苷酸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9.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胞嘧啶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尿嘧啶10.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任一条链中A=T,C=GB.每个碱基分子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C.每个磷酸分子都直接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D.DNA分子两条链上的A与T通过氢键相连11面是4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部分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12. DNA分子中,两条链上排列顺序不变的是()A.碱基对排列B.四种脱氧核苷酸C.脱氧核糖和磷酸D.碱基和磷酸13.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 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 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A.4 000和900B.4 000和1 800C.8 000和1 800D.8 000和3 60014.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15.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完全被标记的DNA分子,在无放射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代,所产生的四个DNA分子的放射性状况如何()A.两个DNA分子有放射性,两个DNA分子无放射性B.均有放射性C.两条链中的半条具有放射性D.两条链中的一条具有放射性16.一个双链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3次自我复制,在第四代DNA 分子中,含有几条第一代脱氧核苷酸的长链()A.2B.4C.8D.161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正确顺序是()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③⑤④②D.③①④②⑤18.实验室内要模拟DNA复制过程,所需的一组条件相对合适的是①有关的酶②能量③DNA模板④脱氧核苷酸⑤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⑥适宜的光照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19.如图所示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后训练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后训练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生态系统第一节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生物B.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C.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链球菌D.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答案:D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植食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成分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答案:C解析: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硝酸盐细菌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进行的是化能合成作用,A项错误。

动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植食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B项错误。

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C项正确。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水、空气等,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成分,D项错误。

3.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非生物环境影响答案:D解析:甲表示个体,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项错误。

乙表示种群,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仍会出现上下波动,B项错误。

丙表示群落,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项错误。

丁表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非生物环境的影响,D项正确。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生物B.消费者全是真核生物C.分解者只包括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和分解者间均直接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答案:A5.下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丙是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甲和乙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成分答案:D解析:由题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答案解析)..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知识点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概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方程式以及图表、图像等数学表达式。

2.意义,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规律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种群数量的增长,1.种群的“J”型增长(1)“J”型曲线: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2)“J”型增长的原因: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这一理想条件只有在实验室或某物种最初进入一条件非常适宜的环境时才会出现。

(3)“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增长速率不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建立模型:,一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1=N0λ,两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2=N1×λ=N0λ2,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 t=N0λt,N0: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时间;N t:t年后种群数量;λ:增长的倍数。

注:当时,种群数量上升;当λ=1时,种群数量不变;当时,种群数量下降。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S”型曲线出现的原因,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使生存斗争加剧,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

(2)实例:高斯的实验。

(3)“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呈“S”型。

①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a.不同物种在同一环境中K值不同。

b.当环境改变时生物的K值改变。

②K/2值:K值的一半,是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点。

③增长速率:可以看出种群的增长速率在K/2时最大,K/2之前不断增加,在K/2之后逐渐减小,当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天铁二中高二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含答案

天铁二中高二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含答案

天铁二中高二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2013-5-20一、选择题1.(2008上海生物)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 B.660 C 990 D.1 3202.(2008,江苏生物)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人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的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3.(2004上海生物)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DNA能自我复制C.DNA是遗传物质D.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4.(2005上海生物)组成DNA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①核糖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⑤胸腺嘧啶⑥尿嘧啶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5.(2006江苏生物)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6.(2006上海生物)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 )A.0个B.2个C.30个D.32个7.(2007广东理基38)下列四种病毒中,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的是( )A.引发禽流感的病原体B.烟草花叶病毒C.T2噬菌体D.引起AIDS的病原体8.(2007上海生物)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带答案重点知识点大全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带答案重点知识点大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带答案重点知识点大全单选题1、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2、某DNA分子片段中共含有3000个碱基,其中腺嘌呤占35%。

现将该DNA分子片段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图甲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图乙结果。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X层与Y层中DNA分子质量比大于1:3B.Y层中含15N标记的鸟嘌呤有3600个C.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倍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4:13、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与此相关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B.“分子量大”可体现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的多样性C.“半保留”复制保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连续性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使后代获得遗传多样性4、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5、肺炎双球菌有多种类型,S型菌可以分为I、Ⅱ、Ⅲ型等,其中Ⅲ型荚膜最厚,致病力最强。

下列有关R 型菌和S型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R型菌无毒,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催化多糖荚膜合成的酶B.厚荚膜基因(S-Ⅲ)和薄荚膜基因(S-I)可能是一对等位基因C.将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只有少数R型菌会转化成S型菌D.若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则小鼠不会死亡6、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高一必修2第4章基因的表达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必修2第4章基因的表达测试题及答案

三、四章测试题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噬菌体在繁殖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原料是()A.自身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自身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核苷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身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2.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 )A.都是DNA B.都是RNAC.是DNA或RNA D.是DNA和RNA3.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精确进行自我复制,保证代与代之间的连续性C.能够精确地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机会4.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5%的A、20%的C、35%的G、10%的T。

它是一段( ) A.双链DNA B.单链DNAC.双链RNA D.单链RNA5.某DNA分子含腺嘌呤150个,占碱基总数的30﹪,则其复制两次需要多少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参与到新的DNA分子中()A、100B、150C、300D、4506.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17% B.32% C.34% D.50%7.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DNA复制所必须的条件是下列的哪几个①酶②游离的脱氧核苷酸③ATP ④DNA分子⑤mRNA ⑥tRNA ⑦适宜的温⑧适宜的酸碱度()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⑦⑧8.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 (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9. 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A.aB.1/aC.1D.1-1/a10.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A.碱基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千变万化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千变万化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11.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是()①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②能自我复制,保持上下代连续性③能指导蛋白质合成④能产生可遗传变异⑤能指导蛋白质的分解,形成氨基酸⑥分子结构具有多变性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12、DNA的主要功能是遗传信息的:()A、储存与分配B、转录与翻译C、储存与释放D、传递与表达1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A.噬菌体吸附在细菌细胞上B.噬菌体把DNA注入到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C.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与感染噬菌体相同D.DNA有自我复制现象1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是()A.注入→吸附→释放→组装→复制B.复制→组装→释放→吸附→注入C.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D.吸附→注入→组装→复制→释放15.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分别形成()A.DNA、RNA、蛋白质B.DNA、RNA、氨基酸C.DNA、RNA、核糖体D.核苷酸、RNA、蛋白质16.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A.蛋白质→RNA B.RNA→DNAC.DNA→RNA D.DNA→DNA17.遗传密码是指()A.DNA分子决定蛋白质合成的有意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B.转运RNA分子一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排列顺序C.信使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D.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18.决定信使RNA中核苷酸顺序的是()A.转运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核糖体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19.在翻译过程中,不属于信使RNA与转运RNA的碱基配对的一组是()A.U-A B.A-U C.G-C D.A-T20.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体现在()A.DNA的复制过程中B.转录过程中C.翻译过程中D.以上各种过程中21.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此转运RNA转运的氨基酸是()A.精氨酸(密码子CGA)B.丙氨酸(密码子GCU)C.酪氨酸(密码子UAU)D.谷氨酸(密码子GAG)22.下列对DNA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人白细胞的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②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③同种个体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⑤翻译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D.②③23.人的促黑色素细胞激素是一个22肽化合物,它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的转运RNA最多有多少种()A.60种B.22种C.4种D.64种24.在细胞核内从DNA中的……A-T―G―C ……转录成RNA中的……U―A―C―G ……这一具体过程中共有核苷酸()A.2种B.4种C.5种D.8种25.一个DNA分子片段有碱基2 400个,它指导合成的肽链最多有氨基酸()A.200个B.400个C.600个D.800个26.一种RNA病毒引起艾滋病,被称为HIV病毒。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习题含答案部分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习题含答案部分解析

第3节DNA的复制一、填空题1.在 DNA 合成中负责复制和修复的酶是2.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呈 Y 开结构,称为。

3.在 DNA 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 DNA 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

4.在 DNA 复制过程中,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另一条非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

6.DNA 后随链合成的起始要一段短的,它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合成的。

7.复制叉上 DNA 双螺旋的解旋作用由在DNA 链单向移动。

8、DNA损伤修复的方式主要有- 、切除修复、。

9、在DNA复制中,可防止单链模板重新缔合和核酸酶的攻击。

10、原核生物DNA合成时,先由引物酶合成,再由在其3’端合成DNA链,然后由_DNA聚合酶Ⅰ切除引物并填补空隙,最后由_DNA连接酶连接成完整的链。

二、选择题1.DNA 的复制()。

A.包括一个双螺旋中两条子链的合成B.遵循新的子链与其亲本链相配对的原则C.依赖于物种特异的遗传密码D.是碱基错配最主要的来源E.是一个描述基因表达的过程2.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按全保留机制进行B.按 3′---5′方向进行C.需要 4 种 dNMP 的参与D.需要 RNA 引物的形成3.使 DNA 超螺旋结构松驰的酶是()。

A.引发酶B.解旋酶C.拓扑异构酶D.端粒酶E.连接酶4、DNA复制时,5’—TAGA-3’序列产生的互补结构是下列哪一种:()A、5’—TCTA-3’B、5’—ATCT-3’C、5’—UCUA-3’D、5’—GCGA-3’5、下列关于原核细胞转录终止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是随机进行的B、需要全酶的ρ亚基参加C、如果基因的末端含有回文结构则不需要ρ亚基参加D、如果基因的末端含A-T丰富的片段则对转录终止最为有效6、DNA按半保留方式复制。

如果一个完全放射标记的双链DNA分子,放在不含有放射标记物的溶液中,进行两轮复制,所产生的四个DNA分子的放射活性将会怎样:()A、半数分子没有放射性B、所有分子均有放射性C、半数分子的两条链均有放射性D、一个分子的两条链均有放射性三、判断题1.所谓半保留复制就是以 DNA 亲本链作为合成新子链 DNA 的模板,这样产生的新的双链 DNA 分子由一条旧链和一条新链组成。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第4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后习题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第4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后习题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第四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B.物质只能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返回非生物环境C.物质循环不具有全球性D.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能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答案:D解析:硝酸盐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也可以使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进入生物群落。

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的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使碳返回非生物环境。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2.在碳循环中,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化能合成作用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A解析:在碳循环中,碳进入生物群落要通过自养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来实现。

生物群落中的碳再回到非生物环境中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现的。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质就是呼吸作用,包括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两种方式。

蒸腾作用是植物水分代谢的一部分,在水循环中有一定的作用。

3.在碳循环中,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返回大气的途径是( )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植物的光合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答案:D4.下图表示a、b、c三个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由弱到强依次是( )A.a、b、cB.c、b、aC.b、a、cD.a、c、b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a地区落叶供给量最多,土壤中有机物相对含量却最少,说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最强,c地区正好相反。

5.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物质循环类型之一。

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非生物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CO2和碳酸盐,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B.碳循环的循环过程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C.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D.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D解析: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自养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课本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课本答案

第三章 第 3 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三章 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三章 第 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章 复习与提高
第四章 第 1 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第 2 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四章 第 3 节 生态工程
第四章 复习与提高
第一章 第 1 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一章 第 2 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一章 第 3第 1 节 群落的结构
第二章 第 2 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 第 3 节 群落的演替
第二章 复习与提高
第三章 第 1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三章 第 2 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S型细菌有毒,会使小鼠死亡;R型细菌无毒,不会使小鼠死亡。

(1)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①实验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无毒细菌转化为S型有毒细菌。

②此实验只说明有转化因子,并未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

(2)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①设计思路:设法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分开,分别单独、直接地研究它们的作用。

②S型细菌中只有DNA才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

(此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3)噬菌体侵染细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赫尔希和蔡斯)①用32P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另一组噬菌体的蛋白质。

②实验过程:a.标记大肠杆菌:用分别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b.标记T2噬菌体:分别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被标记为32P和35S的T2噬菌体;c.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搅拌、离心(目的);1)搅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2)离心: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d.检测放射性。

③实验结果: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留在外面。

④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1、DNA的相关知识回顾:(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结构:一般为双链(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1分子脱氧核苷酸=1分子磷酸+ 1分子脱氧核糖+ 1分子含氮碱基(A、T、G、C)(3)脱氧核苷酸不同的原因:含氮碱基不同★2、DNA的结构特点: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人与环境考点梳理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人与环境考点梳理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人与环境考点梳理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人与环境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

生态足迹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

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例如保持水土、蓄洪抗旱等。

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1)人类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使栖息地丧失或碎片化。

2)掠夺式利用,过度采伐、滥捕乱猎。

3)环境污染。

4)农业、林业品种的单一化导致遗传多样性丧失。

5)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在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2)异地保护:将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例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XXX等,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3)建立库、种子库、基因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5)做好生态系统管理,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育研究。

三、生态工程1.概念: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

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自生: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答案解析)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含答案解析)总结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知识点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概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方程式以及图表、图像等数学表达式。

2.意义,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规律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种群数量的增长,1.种群的“J”型增长(1)“J”型曲线: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2)“J”型增长的原因: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这一理想条件只有在实验室或某物种最初进入一条件非常适宜的环境时才会出现。

(3)“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增长速率不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建立模型:,一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1=N0λ,两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2=N1×λ=N0λ2,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 t=N0λt,N0: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时间;N t:t年后种群数量;λ:增长的倍数。

注:当时,种群数量上升;当λ=1时,种群数量不变;当时,种群数量下降。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S”型曲线出现的原因,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使生存斗争加剧,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

(2)实例:高斯的实验。

(3)“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呈“S”型。

①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a.不同物种在同一环境中K值不同。

b.当环境改变时生物的K值改变。

②K/2值:K值的一半,是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点。

③增长速率:可以看出种群的增长速率在K/2时最大,K/2之前不断增加,在K/2之后逐渐减小,当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带答案专项训练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带答案专项训练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带答案专项训练单选题1、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酶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高温和酶都能加快H2O2分解,原理都是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D.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RNA分子上的特定位点并与之结合2、下面是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①〜③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其中②表示()A.氢键B.脱氧核糖C.碱基D.核苷酸3、细胞内有些反密码子含碱基次黄嘌呤(I)。

含I的反密码子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1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例子反映了密码子的简并性B.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C.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D.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空间结构的不同造成其功能不同4、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由R、r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

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突变B.图示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过程①需RNA聚合酶参与,能发生A-U、C-G、T-A配对D.参与过程②的mRNA上每三个相邻碱基都能决定一个氨基酸5、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缺乏酶⑤会导致人患白化病B.缺乏酶③会导致人患尿黑酸症C.据图可知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苯丙酮酸积累可阻碍脑的发育,需给此类患儿提供不含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6、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规律。

在下图所示的中心法则中虚线表示少数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向。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流向的说法错误的是()A.DNA、RNA都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表达产物B.ATP可以为图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提供能量C.过程②和④所需模板不同,所需的原料、酶都相同D.染色体上基因的②③过程是在不同结构中进行的7、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B.起始密码子是核糖体进行翻译的起点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8、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含 n 个碱基的 DNA 分子,转录的 mRNA 分子的碱基数是 n / 2 个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 DNA 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C.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 DNA 和 RNA 上D.在细胞周期中,mRNA 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多选题9、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4章第3节生态工程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4章第3节生态工程作业含答案

第3节生态工程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循环原理,在于使各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顺利进行,尽量减少产生废弃物B.自生原理,是各种生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使各种生物种群数量保持基本稳定C.整体原理,只考虑自然系统的规律,所有的人类活动必须完全以生态系统的稳定为核心D.协调原理,是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解析:整体原理不仅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因为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2.在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B.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C.尽量减少有害生物的种类D.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解析:良性循环生态农业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3.下列实例中违背了协调原理的是( A )①引进的水葫芦泛滥成灾,太湖水体中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②在我国北方地区引进柑橘树苗种植,树苗不能正常生长③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沙漠化④大量堆积生活垃圾,造成环境污染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协调原理反映的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关系,①②③均涉及协调原理。

而④为生活垃圾与环境的关系,不属于协调原理涉及的范畴。

4.“菇—菜”立体栽培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等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如图所示。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图中X可代表CO2,Y可代表O2B.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分解者C.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了能量D.该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等生态工程原理解析:菌渣作为有机肥,只能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为蔬菜提供CO2和无机盐,蔬菜不能从菌渣中直接获取能量。

5.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该工程采用工程学和生态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解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采用工程学和生态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动植物物种引进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考试复习题——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一、选择题:1.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C.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D.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2.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 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B.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C.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D.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15N、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A.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以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以在DNA中找到15N、32P、35S4.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正确解释是:①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②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2P的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③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过程表示用TMV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B.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接种烟叶,结果说明其有侵染作用C.c、d过程表示用TMV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6.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的是A.四种脱氧核苷酸B.一种五碳糖C.八种碱基D.五种碱基7.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4%和16% B.34%和18% C.16%和34% D.32%和18%8.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A.肽键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C.氢键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9.右图表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B.a链中(A+C)/(G+T)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a链中(G+T)/(A+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10.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11.已知某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2∶2∶1∶5。

该DNA 分子连续复制2次,则第2次复制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A.700个B.1400个C.1800个D.2100个12.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 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则下图所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13.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2小时B.4小时C.1.6小时D.1小时14.一双链DNA分子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A.1/2 B.1/2n-1C.1/2n D.1/2n+115.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有A.0个B.1个C.2个D.4个16.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时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A.5条B.10条C.20条D.40条17.下列属于基因的是:A.控制抗体合成的DNA片段B.组成DNA的4种脱氧核苷酸及其序列C.组成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D.含有编码淀粉酶遗传信息的DNA分子18.等位基因控制的是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下列关于等位基因R、r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R、r空间结构不同B.基因R、r碱基种类相同C.基因R、r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基因R、r碱基数目可能不同19.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O”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20.对于下图,正确的说法是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需要解旋酶④共有8种核苷酸⑤共有5种核糖⑥C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⑤21.某生理过程经分析发现有两个核酸分子、五种碱基、三条多核苷酸链,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复制:两个DNA分子B.转录:一个DNA分子,一个RNA分子C.翻译:一个DNA分子,一个RNA分子D.复制:两个RNA分子22.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B.图中所示的全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作媒介D.图中①在该过程中起模板作用23.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AUG为甲硫氨酸,GUG为缬氨酸,UUA、UUG、CUU、CUA为亮氨酸,CGU、CGA、AGG为精氨酸,一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GGCUAUUA-(39个碱基)-GUUUAGCGUCGA-这个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至多多少种?A.16 B.17 C.19 D.2024.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成的氨基酸如下表所示。

则右图所示的转运RNA(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反密码子从携带氨基酸的一端开始读码)GCA CGT ACG TGC赖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苏氨酸A.赖氨酸B.丙氨酸C.半胱氨酸D.苏氨酸25.如图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合成过程图,请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所示的阶段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解旋酶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C.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D.图中的②合成后,直接进入细胞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26.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A.na/6 B.na/3-18(n/3-1)C.na-18(n-1)D.na/6-18(n/6-1)27.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

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中应含有碱基AA.19% B.21% C.23% D.42%28.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C.tRNA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的现象可出现在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上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29.人与猪、羊、天竺鼠的胰岛素都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下表是人与猪、羊、天竺鼠在组成胰岛素的氨基酸的差异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与猪、羊、天竺鼠合成胰岛素的mRNA一样长B.人与猪、羊、天竺鼠合成胰岛素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它们共用一套遗传密码C.合成人胰岛素的mRNA与合成天竺鼠胰岛素的mRNA至少有54个碱基不同D.合成人胰岛素的mRNA与合成天竺鼠胰岛素的mRNA所包含的密码子个数相同30.在人的成熟红细胞、蛙的红细胞和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是A.DNA复制B.转录和翻译C.ATP合成D.着丝点分裂31.2010年8月,研究人员利用一种量化单分子测序技术,探测到人类细胞中一类新型小分子RNA,在基因转录方面代表着一个全新的种类,并证实了哺乳动物细胞能通过直接复制RNA分子来合成RNA。

下列关于RNA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需要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所需要能量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需要RNA聚合酶催化D.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32.下面是几个同学对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其中错误的是A.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是不同的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较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D.对于一个动物个体来说,几乎所有的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合成不同的mRNA33.在同一生物体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①不同DNA分子中,可能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②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③不同mRNA分子中,不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④不同核糖体中,不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4.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35.利用同位素作为示踪元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以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的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