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强调了英语课程的双重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
一、强调了英语课程的双重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最初是出现在语文课程性质里,其次出现在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里,如品德、自然、历史、地理。
随着我国经济以展,政治地位的不断强大,国力的不断强状大,国际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与国际沟通交流的现状对语言工具性的需求越发显得重要,英语课程必然担负起了“工具”这责任。
那么,在语言学习中,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能使用英语做为交流、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对学生还要进行人格品质,道德情操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培养。
也就是说,既学会基础知识,用它能做事情,又培养具备较高的品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观;既学会知识,又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恰当的语言,这就是它的人文性。
换句话说,工具性和人文性既是目标,又是追求目标、落实目标的过程所要做的,是途径,也是结果。
所以有人说,一个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的人,必定是综合人文素养很高的人,也必定是适应社会更快,对社会服务更好的人。
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教育理念,符合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再次明确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英语教学理念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
使他们能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我们的教学过程的基本属性就是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合作交往。
以这样的发展宗旨。
在《实验版》的“基本理念”第一条:“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在《修订版》第一条“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课件中)这些关键词都是素质教育的内涵所在。
三、加强了对小学阶段课程指导,使课标更具有可操作性。
2022年版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
11.语言能力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相关主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12.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
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3.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
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14.学习能力指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
15.学段目标是对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学业成就的预设或期待,是总目标在各学段的具体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分为三个学段,各学段目标设有相应的级别,即一级建议为3〜4年级学段应达到的目标,二级建议为5〜6年级学段应达到的目标,三级建议为7〜9年级学段应达到的目标。
各学段目标之间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和进阶性。
16.能根据图片或关键词,归纳语篇的重要信息;能就语篇信息或观点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或意见;能根据标题、图片、语篇信息或个人经验等进行预测是思维品质学段目标一级中的表现。
17.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
18.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以及科技、艺术等方面的优秀成果,进行中外文化比较分析,拓宽国际视野,加深中华文化理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9.教师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组织各语篇教学内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
初中英语新课标解读
初中英语新课标解读初中英语新课标是以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力求帮助学生转变单纯的接受式研究方式,掌握自主式、探究式的研究方法,使其成为懂得如何处理问题的研究者。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从课程性质上说,义务阶段的英语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质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确定了课程目标的技能目标,即每堂课都要凸显出听说读写的重要性,研究英语的目的在于与他人沟通,所以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做到融会贯通。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还确定了课程目标的语言目标,学生通过课堂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包含有语音知识、词汇、基本的语法,功能和日常的话题。
对于每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又有不同的要求。
就人文性而言,通过英语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英语课程的人文性确定了英语课程的情感态度目标、研究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是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祖国意识、合作精神、自信意志以及兴趣动机。
文化意识目标是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文化理解以及文化知识。
研究策略是指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调控策略以及认知策略。
通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我们可以了解到英语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研究策略和文化意识的研究形成综合语言能力。
每个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研究目标,初中生的具体的研究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三级: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
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
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
课例解读教学中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课例解读教学中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摘要】本文将探讨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在将对工具性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阐述,探讨人文性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平衡工具性和人文性。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将探讨工具性和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
结论部分将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辅相成,重视二者结合对英语教学的意义,并展望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引起教育者对于英语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程、工具性、人文性、教学、平衡、案例分析、学生影响、相辅相成、意义、发展。
1. 引言1.1 探讨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英语课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工具性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本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而人文性则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中,平衡工具性和人文性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文化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在课堂中既能够提高语言能力,又能够感受到英语课程的人文魅力。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特点。
教师应该注重平衡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学中既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2. 正文2.1 工具性的定义和重要性工具性的定义指的是英语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和知识的能力。
工具性包括语言技能的训练,如听、说、读、写以及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工具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学生获取语言能力的基础。
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工具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具性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语言基础,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教案设计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教案设计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本文将分析大学英语课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教案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在教案设计中应该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工具性方面,教案应该包含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教案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学习目标,根据大纲要求确定每节课的具体目标。
然后,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技能。
此外,教案还应该包含课堂练习和作业安排,以 consolite 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人文性方面,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选择那些和社会热点、文化背景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探讨和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通过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教案还可以引入一些与英语相关的文学作品和电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
在教案设计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首先,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关注最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社会热点和文化背景,及时引入新的话题和材料,使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相结合。
其次,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讨论、合作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2、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在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3、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二、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三、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四、强调学习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5、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6、语言即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7、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8、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
9、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的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新课程标准考点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新课程标准考点
一、课程性质
1.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
二、课程理念
1.英语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试评价,指导教材建设,开展教师培训。
3.英语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4.英语课程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
5.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需要坚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
6.加强“教-学-评”一体化设计需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7.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包括什么?
①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
②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
③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④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⑤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⑥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初中英语新课标解读
初中英语新课标解读初中英语新课标解读如下:课程性质: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性质。
课程理念: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调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课程目标:初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构成了英语课程总目标。
课程内容:初中英语课程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
此外,课程内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课程实施:教师在实施英语课程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应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过程。
评价标准应科学、公正和客观,并尽可能与课程内容相匹配。
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应遵循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等原则,注重教材的体系化和系统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
教材应涵盖各种题材和体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资源,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初中英语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语言是什么,语言就是人与人交流的一个工具,具有很强的工具性。
语言是通过交流、合作来实现的,所以乐于与他人合作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这个载体,文化就无从存在。
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要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德,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不仅有爱国主义精神,还要有国际主义精神。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
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这就要特别注意“跨文化”,因为学生熟悉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这是用不着说的,大家都能很好地理解它。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肯定能够通过课堂中的各种活动,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培养初中学生对自己祖国文化的热爱。
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是指所学语言的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等。
首先,我们要对本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等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然后,推而及之,对待外国的文化也是一样,也包括这些内容。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不仅利于对英语的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一方面,我们由己及人,热爱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尤其是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更多地了解英语的民族的文化,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又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也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
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英语课程的工具性语言是思考问题、表达感情的工具;就人与人的关系讲,语言是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就人类的生存来讲,语言是人类传递文化的工具。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语言体现出来,进行交流和传递。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
因此,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的掌握说听读写技能的训练这是工具的基础。
试问,如果学生的词汇量较少,基本的句型不会,基本的语法没有掌握,他如何去交际?所以,必须注重英语的工具性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英语课程的人文性现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教学中对于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态度等人文性的内涵不够重视。
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远大的目标、浓厚的兴趣、愉悦达观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高素质的人才,这就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英语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其目的是让教学过程更生动有趣,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陶冶学生性情,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英语课程既要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
如果语言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以及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那么语言学习就应该在各种思维训练活动、交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
也就是说,不能把语言单纯看作一个知识体系来记忆和学习,而应该在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
我国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能把人文性体现在教学中的学校实在很少,英语课大多是以课本知识为主,其次就是搞听说读写这些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课后就是大量的做题巩固。
英语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理解性渗透
(2) Language tree 形式
(3) Sunflower 形式
3.读后---活动设计:
升华性渗透
(1) 活动设计,体现文本的思想性和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2)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识。
(3)图、文、音并茂,实现情感的共鸣和升华。
1. 读前---导入设计:
(1) 激趣求知,开阔思路,提高人文素养。 选择适合文本材料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 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 成主动求知。或是用生动活泼、富有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材料导入,有助于 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
When did the story start?
When did Laoshe write the story?
____In__19_5_7_._____
In 1898.
______________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The Story Tea House
_I_n_th_e__te_a_h_o_u_s_e__
Who wrote the story?
__L_a_o__s_he_______
End
After the war, Wang loses the teahouse
__a_n_d__h_e_d_ie_s_.___
What is the
story?
It shows the audience life in China, and tell us the story of Wang Lifa and his
1. 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2. Are they in danger?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2、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在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3、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二、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三、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四、强调学习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5、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6、语言即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7、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8、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9、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的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10、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11、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12、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3、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最新文档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英语作为语言,本身就是为了交流。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这句话,就是说要掌握英语这个工具,这就是它工具性的属性,工具性的目标。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实施好这双重性质,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意义重大而深远。
上学期我所承担的是初一。
对我而言,培养学生的兴趣比教给学生知识更加重要。
我们学校是一个山区学校,位于潍坊、青岛、日照三市的交汇地带,这里山清水秀,但是文化底蕴十分匮乏,人们的思想较为落后,接近半数的家庭还未脱贫,读书无用论十分流行。
师资力量的短缺也制约了英语教学的进行,加上部分教师的急功近利思想,使得他们没有遵循语言规律进行教学,泯灭了孩子的对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到初中时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开阔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二模块是 The Spring Festival(新教材中已经放到了上册最后一模块)。
这个话题对学生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在进行教学时,提前安排学生对这个话题进行材料的搜集,比如有关春节的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差异、饮食习惯等等,通过课堂上的个人展示、小组竞赛等方式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及素养,然后再进行拓展,把我们的春节与外国的圣诞节进行比较,了解我们民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英语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工具性方面,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包括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发展英语听说读写技能,以及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这为学生今后继续研究英语和用英语研究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人文性方面,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包括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以及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研究奠定基础。
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研究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研究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英语课程有利于学生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丰富思维方式,增进国际理解,提高人文素养。
英语教育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研究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学会如何研究,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研究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英语课程的设计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研究者的个体差异性。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
英语研究是个性化的活动,研究者由于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研究需求和研究特点。
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
英语课程的整体设计目标应该体现语言研究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学生在研究英语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渐进式的研究来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整体设计目标。
同时,英语课程应该具有持续性,即学生在研究英语的同时,应该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和思维方式,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英语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英语以下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新课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变化:1.课程性质: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工具性是指英语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人文性是指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2.基本理念: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3.课程设计思路:采用分级设计的方式,按照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设定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
其中,一级为起始级别,九级为最高级别。
4.内容标准: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
每个级别的目标要求都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描述。
5.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等。
其中,教学建议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建议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注重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
此外,在2022年的新课标中,还有一些具体的变化,如将义务阶段的英语改为四个等级,词汇量要求增加,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提高,模板化写作不再适用等。
这些变化旨在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今天学习了第一模块: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倾听了教授相关的视频讲座,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英语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最主要的一点是:明确了关于英语课程的功能的新理念:“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
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从《课标》中的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关于课程性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双重性质的提法,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理念在语言课程,尤其是外语课程中的具体落实,它是“又红又专”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的与时俱进的深化和提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新了我们的理念,要求我们用全新的理念于教学实践中,下面是我结合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设计的一节教案。
Module 10 Unit 2
Jamie is a cook whose ideas are changing school dinners.
Teaching steps:
Step I .Warming up (Activity1)
1. Revision.
What kind of sports/movies do you like?
2. Show an advertisement and some pictures, and guide them
to talk about healthy food and junk food.
(1.通过谈论图片自然过渡到本单元涉及的饮食话题, 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
2.采用多媒体播放影片和图片,创设英语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体现了课程的人文性。
)
Step II. Reading (Activities 2, 3, 4, 5)
1.Read the passage silently and quickly, answer the question in Activity 3.
Check the answers one by one.
(通过默读,培养学生抓住文章大意的能力,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
2. The teacher shows the paragraphs and the main ideas to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m match it. Check in groups and together.
(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继续熟悉课文大意,掌握课文结构,为下一步课文学习打好基础,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
)
3.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in Activity 4, 5.
4. Draw a diagram of the text and retell the story with the help of it.
(细读文章,领略大意并进行复述,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所阅读文章的体验和阅读的兴趣和动机。
体现了课程的人文性。
)
Step III. Language Points: Find 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s.
Go over the text again to find as many 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s as possible.
1. Jamie Oliver is a young cook who wants to improve school dinners.
Children whose midday meals were unhealthy were difficult to teach in the afternoon.
Then he talked to the people who worked in the kitchens.
Jamie is a cook whose ideas are changing school dinners all over Britain.
Now try to make similar sentences.
1. Jamie Oliver is a young teacher who wants to improve teaching of school English.
2. Students whose English and Chinese were not good were difficult to find a job in the future.
3. Then he talked to the students who were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classroom.
4. Jamie is a teacher whose ideas are changing the English teaching all over the world.
(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定语从句,学会使用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谈论健康饮食。
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
Step IV. Writing
1. Do the questionnaire about your healthy habits according the questions below.
(1) How many times do you exercise every week?
(2) What kind of exercise do you do?
(3) 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eat best?
(4) How many hours of sleep do you get every night? Do you sleep well?
2. Work in group of four and find the ways of keeping fit.
(通过现场调查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的健康习惯,引发学生讨论如何保持健康饮食。
体现了课程的人文性。
)
Step V. Homework
Finish Exercises1 and 2 in Workbook..
以上是我自己根据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解,设计的一节教案,还请大家给与指导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