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中生预防毒品的调研报告
禁毒 预防 调研报告
![禁毒 预防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34854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9.png)
禁毒预防调研报告禁毒预防调研报告一、引言禁毒工作对于保护社会安宁和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毒品问题的不断加剧,禁毒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为了加强禁毒预防工作,我进行了一次调研,旨在了解禁毒预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
在实地走访中,我到了社区、学校和禁毒宣传基地等地,观察了禁毒预防宣传的形式和内容。
问卷调查则针对了不同年龄段的群体,获取他们对禁毒预防工作的认知和态度。
最后,我还邀请了几位禁毒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当前工作的评价以及建议。
三、调研结果1. 禁毒宣传形式多样化通过实地走访,我发现禁毒宣传形式多样化,包括宣传展板、宣传单页、宣传视频等。
这些宣传形式以生动形象为主,通过明确的文字和图片,向大众传达了禁毒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2. 宣传内容部分存在陈旧然而,我也发现一些禁毒宣传内容已经过时,没有及时更新跟进。
例如,在一些宣传展板上,仍然使用了陈旧的毒品图片,这让人们对毒品的印象停留在较老旧的时期,无法准确了解最新的毒品形式和风险。
3. 强调个体责任感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于个体的责任感非常重视。
他们认为禁毒预防工作首先需要个体自觉远离毒品,并且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4.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专家访谈中,专家们一致认为学校教育在禁毒预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他们认为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禁毒教育,包括提高他们的禁毒意识、增强抵制毒品的能力等。
四、改进建议1. 更新宣传内容针对宣传内容陈旧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对宣传材料进行更新。
通过及时了解最新的毒品形式和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呈现毒品的风险,让大众更具警觉性和防范意识。
2. 强化学校禁毒教育学校应当成为禁毒预防的重要阵地,应该积极推行系统的禁毒教育课程,加强师生的禁毒意识和抵制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禁毒观念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
[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
![[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a5e22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a.png)
[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第一篇:[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玉溪市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省关工委对全省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开展调查的通知精神,玉溪市关工委专职副主任、市综治维稳委员会委员李江明负责的调研组,从2008年8月22日开始,在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关工委协助配合下,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先后深入市、县区公安禁毒部门和部分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等36个单位,了解禁毒工作情况,走访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关工委老同志及戒毒青年,对我市青少年禁毒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玉溪市青少年吸毒禁毒的基本情况玉溪地处滇中,国道213横穿我市,过境贩毒和吸毒问题历来较为严峻。
据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禁吸禁种预防教育科科长张有才提供的情况,1989年初我市发现首例吸毒人员,1997年发展到七、八百人,2000年吸毒人员高达1890多人。
调查发现,现在我市九个县区都有吸毒人员,其中红塔区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2165人,现有吸毒人员784人;江川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127人,现有吸毒人员30人;澄江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425人,现有吸毒人员108人;通海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595人,现有吸毒人员117人;华宁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378人,现有吸毒人员101人;易门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322人,现有吸毒人员49人;峨山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153人,现有吸毒人员128人;新平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205人,现有吸毒人员39人;元江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269人,现有吸毒人员98人。
据市禁毒委办公室统计,截止2008年7月,全市历年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为4625人,除戒吸巩固三年以上的1869人及戒吸巩固不足三年和因吸毒死亡、判刑、户口迁出等人员外,现有吸毒人员为1296人。
吸毒人员职业以农业人口和社会闲散人员居多。
就年龄状况看,现有吸毒人员中,26—35岁的吸毒青年为779人,占吸毒人员总数的60.1%;25岁以下的吸毒青少年为267人(其中有未成年人2人),占现有吸毒人员总数的20.6%。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770ed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8.png)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毒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毒品的成分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长期吸毒还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2、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和工作。
吸毒会导致研究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失去工作。
这不仅会给青少年的未来带来巨大的影响,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损失。
3、引发青少年犯罪和社会问题。
吸毒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如盗窃、抢劫等。
同时,毒品的流通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贩毒、毒品交易等,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
三、预防和治疗措施
为了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社会治安体系,打击毒品犯罪,减少毒品的流通。
同时,对已经吸毒的青
少年要及时进行戒毒治疗,帮助他们戒除毒瘾,重新回到社会。
此外,还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监管意识,预防青少年吸毒。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青少年吸毒问题。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远离毒品,珍惜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96cd8809a5e9856a57126024.png)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学会欣赏初一(19)班“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准备板凳坐下”,与烈日的亲密接触,仿佛回到了军训的日子。
(一)聆听报告仍在继续,先前的新奇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背后被汗浸湿了一大片。
在烈日下,喝一口水,心情平静下来,珍惜那一丝丝的微风,聆听着戒毒者的自述,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
默默地记下演讲的主题,铭记于心。
周围开始有小小的骚动,因为太阳实在很猛,但,那一点点抱怨声又怎能影响心情?也许现在没有香茗,烈日下的独特没有人肯享受,静静坐在凳子上,聆听也在继续。
(二)捕捉第一次在外吃盒饭,而且是全班围坐在草地上,于是,兴趣盎然。
饭盒里没有多少菜,我很快就清理干净了,同学们和老师还在慢慢吃。
肚子还是有点饿,咕咕叫的声音被同学听到了。
“吃一点,给!”他微笑着夹来一点菜。
“不用不用!”我连忙推辞。
“没事啦,这边都是没有吃过的!”“不吃了不吃了,我其实不饿了!”笑容荡漾在每一位同学脸上,吃饱的人在草地上追着闹着,静静地喝水,大声地开心地叫着,还在吃饭的人凑作一圈圈,说上几句趣事,美好的中午在小小的楼荫下一点点地流淌。
我拿出相机,“咔嚓”声定格下这难得的美好。
(三)观看走进小小的娱乐城,观看那部短短的documentary,别国的侵略,人民子弟兵的艰苦奋斗,我在心里暗暗叫好,随着情节的一次次高潮,我的心一次次被提起。
南海守礁部队的艰苦,让人心痛;建立观测站的辛劳,让我心怀感激;外国船队的阻挡,让我愤慨填胸;建站后的喜悦,我似乎仍能分享!竟一点也不觉得这部很旧的纪录片很boring,先辈们的努力,也许我们不能经历,但一部部纪实的古老影片,却让我们身临其境。
感受辛劳,共享欢乐,那酸甜苦辣咸,样样体会。
(四)实践活动之外社会实践圆满结束,一切的一切都放进了我们的脑海里,一遍遍地放映着。
禁毒预防调研报告
![禁毒预防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c67e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0.png)
禁毒预防调研报告禁毒预防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毒品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毒品的危害以及禁毒预防工作的现状,本次调研旨在收集数据和信息,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推动禁毒预防工作的进一步加强。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在进行调研工作时,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途径,包括文献阅读、访谈、问卷调查等。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毒品的危害程度和形式: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了解各类毒品对人体健康、社会和家庭稳定的危害,以及其在不同地区的使用形式和扩散情况。
2. 禁毒预防政策和法规:调研了我国禁毒预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包括禁毒宣传教育、打击毒品犯罪、戒毒康复等方面。
3. 禁毒预防工作的宣传教育:调研了各地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社区活动等方面。
4. 禁毒治理网络的建设:了解禁毒治理网络在各地的建设情况,包括公安机关、司法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协作与配合。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通过对以上调研内容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毒品的危害程度和形式:毒品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不仅破坏健康,还会导致社会问题的加剧。
合成毒品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滥用草本药品和处方药成为新的问题。
2. 禁毒预防政策和法规: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禁毒预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包括刑法、禁毒法、禁毒规划等,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适用不严格、执行力度不够等。
3. 禁毒预防工作的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工作在各地开展较为广泛,但受制于资源和人力的限制,宣传力度和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4. 禁毒治理网络的建设:禁毒治理网络在一些地区已初步建立,但存在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协作难度较大等问题,需要继续加强网络建设和合作机制的完善。
四、改进措施和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推动禁毒预防工作的进一步加强:1. 宣传教育:加大对社会公众和青少年的禁毒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警觉性。
禁毒教育 调研报告
![禁毒教育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1da3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7.png)
禁毒教育调研报告禁毒教育调研报告这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禁毒教育在学校中的实施情况及效果,以及提出一些建议来加强和改进禁毒教育的工作。
调研方法及对象:我们选择了两所中学作为调研对象,分别是A中学和B中学。
采取面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访谈了10名教师和100名学生,并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调研结果:1. 教师角度大多数教师都认为禁毒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投入了很多精力和资源来教育学生。
他们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包括组织禁毒宣传活动、讲授相关知识等。
然而,他们也表示目前禁毒教育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对禁毒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还有待提高。
2. 学生角度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毒品的危害,但在实际行动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调查显示,有一小部分学生尝试过毒品,其中一些学生认为毒品可以给他们带来快感。
此外,还有学生表示他们对禁毒教育内容和方式不够感兴趣,觉得禁毒教育缺乏趣味性。
3. 学校的禁毒教育工作A中学的禁毒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教师的个人努力,没有建立系统化的教育机制,缺乏长期的规划和跟踪效果的评估。
B中学在禁毒教育方面更加重视,由专门的禁毒教育团队负责,定期组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建议:1. 加强家长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他们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
应该开展家长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禁毒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帮助他们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
2. 制定系统化的教育计划: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禁毒教育计划,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教育内容应该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形式多样,尽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加强师资培训:学校应该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禁毒教育意识和专业水平。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和培训,让教师能够获取最新的禁毒知识和教育方法。
4. 建立跟踪评估机制:学校应该建立禁毒教育的跟踪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教育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青少年禁毒情况汇报材料
![青少年禁毒情况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90199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3.png)
青少年禁毒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青少年禁毒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青少年禁毒情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和分析,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青少年禁毒态势分析。
青少年禁毒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青少年面临的诱惑和挑战越来越多。
毒品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渠道向青少年渗透,毒品的新型化、多样化也给禁毒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同时,一些青少年出于好奇、追求刺激等心理因素,容易受到毒品的诱惑,导致吸毒人数逐年增加。
二、青少年禁毒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首先,教育和宣传力度不够。
一些学校和家庭对禁毒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对毒品的正确认识和防范意识。
其次,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些青少年成长环境恶劣,家庭破裂、父母离异、缺乏关爱等因素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走上吸毒的道路。
再次,网络和娱乐活动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青少年接触到更多的不良信息,一些网络游戏、综艺节目中的毒品内容也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三、青少年禁毒工作的主要成果。
为了有效应对青少年禁毒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教育宣传。
通过开展禁毒知识讲座、校园宣传活动等形式,提高青少年对毒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其次,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制度,加强对家庭环境恶劣青少年的关爱和帮助。
再次,加强网络管理。
加强对网络毒品信息的监管,规范网络娱乐内容,净化网络环境。
四、青少年禁毒工作的下一步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禁毒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学校、社区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青少年的关爱和监管意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的青少年禁毒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青少年禁毒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挑战,让青少年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禁毒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青少年吸预防教育效果实验报告
![青少年吸预防教育效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3028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e.png)
青少年吸预防教育效果实验报告一、引言青少年吸毒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地预防青少年吸毒,我们进行了一项青少年吸预防教育效果的实验,旨在评估特定教育措施对青少年吸毒认知、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影响。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一)实验对象选取了来自_____所中学的_____名青少年作为实验对象,年龄范围在 13 18 岁之间。
(二)实验方法1、分组设计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专门设计的预防教育课程,对照组则不接受任何额外的教育干预。
2、预防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毒品的种类、危害、成瘾机制、法律法规以及拒绝毒品的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3、教育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教育视频以及邀请戒毒成功人士分享经验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三)实验时间实验持续了_____个月,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三、实验结果(一)吸毒认知方面实验组在实验后对毒品的种类、危害和成瘾机制等方面的认知有了显著提高。
例如,在毒品种类的识别上,实验组的正确率从实验前的_____%提高到了_____%;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认知水平变化不大。
(二)态度方面实验组对吸毒行为的态度变得更加坚决反对。
实验前,部分实验组青少年对吸毒持有较为模糊的态度,但实验后,几乎所有的实验组青少年都明确表示坚决抵制吸毒。
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态度变化不明显。
(三)行为倾向方面实验组表示在面临毒品诱惑时能够坚定拒绝的比例从实验前的_____%提高到了_____%。
而对照组在这方面的比例变化较小。
四、讨论与分析(一)教育内容的有效性丰富且全面的教育内容有助于青少年系统地了解毒品的相关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认知。
(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三)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尽管预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倾向,但家庭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禁毒调研报告范文(精选)
![禁毒调研报告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462ec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7.png)
禁毒调研报告范文(精选)禁毒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毒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我国禁毒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禁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
首先,我们前往各地的禁毒机构、社区以及毒品治疗中心进行实地访谈。
其次,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不同群体的问卷,通过发放和收集问卷的方式了解人们对于毒品问题的认知程度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
最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和比对,形成了本次调研的报告。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毒品滥用情况根据实地调查数据显示,毒品滥用的主要对象为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
其中,大部分的毒品使用者是在校学生,占总数的60%以上。
另外,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防范和教育体系,毒品滥用的情况更为突出。
2. 毒品来源和传播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毒品是通过非法走私渠道进入我国的,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境外贩运进入,另一部分是通过内地的黑市贩卖。
此外,互联网也成为毒品传播的新途径,大部分人是通过互联网购买毒品的。
3. 禁毒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对于禁毒政策持肯定态度,并认为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仍有一些人对于禁毒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处罚力度不够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另外,一些受访者认为目前的禁毒政策更应注重预防和教育,以避免青少年成为毒品滥用者。
4. 禁毒社区治理情况实地调查显示,在一些禁毒社区,禁毒宣传和教育工作并不充分。
部分受访者反映,一些社区划定的禁毒区域并不合理,导致禁毒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
另外,禁毒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对于毒品滥用者的救助和康复工作相对薄弱。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禁毒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有效的毒品预防和教育体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2. 毒品滥用者中的青少年比例较高,需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工作;3. 禁毒社区的禁毒工作不够充分,缺乏科学合理的禁毒区域划定;4. 禁毒人员的工作压力大,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
涉毒学生调研报告
![涉毒学生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3087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c.png)
涉毒学生调研报告【调研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涉毒学生的情况,调查他们的毒品使用情况、影响因素以及相关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以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涉毒学生为研究对象,获取他们的个人信息、毒品使用情况、所受教育及家庭环境等方面的数据。
【调研结果】1. 涉毒学生的年龄分布广泛,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其中高年级学生涉毒情况更为突出。
2. 涉毒学生中男生占据绝大多数,女生涉毒比例相对较低。
3. 不同地区涉毒学生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地区的涉毒学生比例较高。
4. 涉毒学生的家庭环境普遍存在问题,如家庭不和谐、缺乏有效沟通等。
5. 朋友圈和社交媒体对涉毒学生的影响较大,其中朋友圈的影响更为突出。
【调研分析】1. 涉毒学生的年龄分布广泛表明毒品问题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需要关注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2. 女生涉毒比例较低可能与其在社交圈中受到更多限制和监管有关,但也不容忽视其存在的涉毒风险。
3. 城市地区涉毒学生比例较高,可能与城市中毒品传播渠道多、社交压力大等因素相关。
4. 家庭环境对涉毒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需要加强家庭教育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5. 朋友圈和社交媒体对涉毒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并培养良好的朋友圈。
【预防措施建议】1. 制定全面而有针对性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计划,覆盖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
2. 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毒品知识及预防意识,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互动。
3. 加强学校的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组织相关讲座和培训活动等。
4. 增加社会宣传力度,强调毒品危害性,提高公众的毒品意识和警惕性。
5. 加强警方执法力度,打击毒品犯罪,减少毒品的供应和流通。
【调研结论】涉毒学生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日益突出,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宣传,并加大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是有效化解涉毒学生问题的关键。
禁毒教育调研报告
![禁毒教育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0a4d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5.png)
禁毒教育调研报告禁毒教育调研报告一、引言禁毒教育是预防和控制毒品滥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由于毒品问题日趋严重,禁毒教育在各级学校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禁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选择了某市的几所中学作为调研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向师生了解他们对禁毒教育的认识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1. 学生对禁毒教育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禁毒教育的认识程度较低。
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毒品的危害和滥用的后果。
还有一些学生对禁毒教育持消极态度,认为这是一种束缚他们自由的教育方式。
2. 学校禁毒教育的开展情况大部分学校都开展了禁毒教育,但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有些学校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和宣讲的阶段,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并未将禁毒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仅仅进行一些零散的宣传活动。
3. 师生对禁毒教育的需求教师普遍认为,禁毒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学生则希望通过实际案例、影片等形式,更直观地了解毒品的危害,从而增强警惕性和拒绝毒品的能力。
四、调研分析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认为禁毒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 教育内容陈旧,缺乏实际案例和生动的形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2. 教育方式单一,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上,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3. 教育效果不明显,学生对禁毒教育的认识程度较低。
五、建议为了改善禁毒教育的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更新教育内容:加入实际案例、真实故事、影片等形式,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2. 强化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参与禁毒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提高教师培训:加强对禁毒教育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技巧;4. 加强家长参与:增加家庭禁毒教育的开展,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六、结论禁毒教育的开展对毒品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禁毒专题调研报告
![禁毒专题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9bbc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0.png)
禁毒专题调研报告调查背景和目的:随着毒品滥用问题在社会中的日益严重,禁毒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禁毒工作的实施情况,揭示当前毒品滥用形势及对策,为禁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受访者进行了广泛的抽样调查。
同时,还进行了相关文件和政策的文献研究,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调查结果:一、毒品滥用形势1.调查结果显示,毒品滥用在青少年群体中呈逐年上升趋势。
2.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网络传播的便利性加剧了毒品滥用问题的蔓延。
3.多数受访者指出,毒品滥用问题与校园暴力、犯罪活动密切相关。
二、禁毒政策和措施1.调查结果显示,禁毒政策和宣传在禁毒工作中起到了初步的作用。
2.大多数受访者希望加强禁毒宣传,提高公众意识。
3.多数受访者认为,应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法律惩处力度。
三、禁毒工作中的问题1.调查结果显示,禁毒工作存在着法律执行上的不确定性和滞后。
2.一些受访者认为,禁毒工作中的经费投入与问题的严重性不相符。
3.部分受访者提到,禁毒宣传的内容和形式需要更加贴近现实需求。
四、禁毒工作的建议1.加大禁毒宣传力度,包括开展校园宣传、社区讲座等。
2.改进毒品滥用防治法律体系,加强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和处罚。
3.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
4.加强对毒品滥用者的康复和帮助,强化社会关怀和治疗措施。
结论:禁毒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仍需加大力度和改革创新。
建议加强禁毒宣传和法律打击力度,改进禁毒工作的机制和制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形成多方合作的局面,以全面应对毒品滥用问题。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毒品离我们有多远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毒品离我们有多远](https://img.taocdn.com/s3/m/0c3c05dbf12d2af90342e69d.png)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毒品离我们有多远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毒品离我们有多远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毒品离我们有多远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初一(16)班黄子健第六周,我们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听取来自z市戒毒劳教所人员的讲话。
据刘所长介绍,我国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20万人,现有吸毒人员已超过74万人。
令人担忧的是,其中青少年就占72.2%,并且大多是在不知毒品危害的情况下,被诱骗染上毒品的。
尽管地处南端,毒品活动并非十分猖獗,但在禁毒教育上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也不算是杞人忧天。
对此,我就本地情况在网上组织了毒品离我们有多远主题活动,对初一及初二级学生进行了毒品知识问卷调查.一、调查结果与分析1、毒品名称了解情况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知道海洛因、鸦片、冰毒、吗啡,部分学生听说过摇头丸、大麻、杜冷丁、可卡因等。
可见除对海洛因、可卡因、大麻这三大传统毒品外,新近充斥社会的冰毒、摇头丸,学生也有所知晓,高年级比低年级所知更广,更超前。
如在调查中知道冰毒的学生由初一的32.4%升到初二的69.1%,知道摇头丸的由初一的42.8%升至初二的68.8%.其影响面之广不可忽视。
把香烟(尼古丁)、酒及砒霜、敌敌畏等误以为毒品的总共占34.5%。
我国刑法所界定的毒品范围是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
学生混淆毒品与非毒品会给禁毒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外,认为自己对毒品名称难以列出的占4.4%,具体是初一的6.1%,初二的2.1%。
可以看出,由于知识阅历的增长,毒品知识所知越来越多。
2、毒品危害的了解情况毒品对人类最直观的危害就是它对人体健康的直接损害,不仅对身体有害,还会使精神颓废,人格扭曲,真是哀莫大于心死。
大而言之,负面影响还涉及人类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对身体有害的和使人失去人生价值的分别达到32%、64.4%。
对危害一无所知的占1.7%。
未成年吸毒人员调研报告
![未成年吸毒人员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4c1797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7.png)
未成年吸毒人员调研报告未成年吸毒人员调研报告简介:吸毒问题是社会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它不仅破坏了个体的身心健康,也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特别是未成年人吸毒问题,更加令人担忧。
为了更好地了解未成年吸毒人员的情况和原因,我们开展了一次调研。
调研目的:1. 了解未成年人吸毒的普遍程度;2. 探究未成年人吸毒的原因;3. 提出预防和干预的方法。
方法:我们选择了一所中学,在学校中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为14至18岁的学生,其中涵盖了吸毒者和非吸毒者。
调研结果:1. 吸毒普遍程度:调查显示,有10%的学生承认自己曾经尝试过吸毒,并且1%的学生是经常吸毒的。
2. 吸毒原因:2.1 好奇心:许多未成年吸毒者表示他们对毒品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尝试使用。
他们认为吸毒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并且能够让他们逃避现实的压力。
2.2 家庭因素:一些吸毒者表示他们的家庭环境不良。
他们往往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矛盾频发或者受到家庭暴力的影响。
2.3 同伴压力:许多吸毒者表示他们开始吸毒是因为他们的朋友圈中有人在使用。
他们觉得如果不参与吸毒的活动,就可能边缘化或者被排斥出来。
3. 预防和干预方法:3.1 教育宣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禁毒教育宣传,增加他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宣传片等形式,向他们传递禁毒的重要性。
3.2 家庭关爱:加强家庭关爱,提供一个健康、安全、温馨的家庭环境,使未成年人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3.3 同龄互助:建立同龄吸毒者间的互助机制,通过组织座谈会、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他们摆脱吸毒困境,重新融入社会。
结论:未成年吸毒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于预防和干预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
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家庭关爱和同龄互助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未成年吸毒人员的数量,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毒品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共同构建一个禁毒的社会。
当前初中生预防毒品的调研报告
![当前初中生预防毒品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6467d633d4b14e852468f4.png)
当前初中生预防毒品的调研报告毒品祸害是当今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
禁毒斗争的成败,不仅关系整个社会治安和三个文明建设,而且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关系我们民族盛衰和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
据有关资料,去年全国因吸毒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高达19万余起,可见吸毒与犯罪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禁毒难,难就难在吸毒容易戒毒难,戒毒已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
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戒毒必须防患于未“染”,戒毒工作的关键在于预防。
关于吸毒是否可预防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所有禁毒工作者正在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在中国公安部发布《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中指出,目前,全国现有海洛因吸食人员70万,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8.3%。
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69.3%。
滥用新型毒品问题正呈不断扩大蔓延之势,多个省份吸食新型毒品人数已超过传统毒品人数,滥用新型毒品种类增多,冰毒、摇头丸、氯胺酮及安钠咖、三唑仑等在部分地区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消费市场。
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性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进入2000年以来,青少年吸毒人数急剧增长的趋势已波及几乎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有吸毒问题的县、市已占全国县、市的70%。
从温州市的情况看,自1993年发现第一例吸毒人员后,至2005年7月底已查处的吸毒人员达3万多人次,其中51.29%系25岁以下的青少年;从瑞安来看,仅玉海街道在册吸毒人员就达800余人;前不久,本市又发现一例在校初中生的吸毒事件。
因此,如何加强在校初中生的预防毒品意识和禁毒宣传更是摆在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为了研究学校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工作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实施的基本模式、有效途径、方法和措施,为此,笔者对当前学校的禁毒形势、问题、原因与对策建议开展调研。
一、对当前在校生的预防毒品意识的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以及在校生的预防毒品情况,笔者就禁毒情况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对瑞安市区以及周边城郊若干学校进行抽样调查。
校园内毒品滥用防治工作调查报告
![校园内毒品滥用防治工作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5829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8.png)
校园内毒品滥用防治工作调查报告调查背景校园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维护校园的安全和谐至关重要。
近年来,虽然我国毒品滥用问题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在校园内的滥用情况仍不容忽视。
为了深入了解校园内毒品滥用现状,加强防治工作,本次调查组对校园内毒品滥用防治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对我国部分高校、中学及职业教育学校进行了全面梳理。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校园毒品滥用现状、防范措施、教育宣传、辅导干预等方面。
调查结果校园毒品滥用现状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毒品滥用现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但也发现部分中学生存在滥用情况。
毒品种类以传统毒品为主,新型毒品也有所涉及。
滥用原因多样,部分学生因为好奇心驱使、Peer pressure(同伴压力)、心理问题等尝试毒品,进而成瘾。
防范措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防范机制,如加强校园安保、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建立心理咨询室等。
学校与公安、家庭、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共同构建校园毒品滥用防治体系。
教育宣传学校通过举办讲座、主题班会、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毒品预防教育。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毒品的危害、如何抵制毒品等。
同时,学校也积极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
辅导干预对于涉嫌毒品滥用的学生,学校通常会采取辅导干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心理辅导、戒断治疗、家庭教育等。
学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协助学生走出困境,重返正常生活。
建议与展望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进一步加强校园安保,严打毒品流入校园;2. 深入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高学生防范意识;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干预毒品滥用风险;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防范毒品滥用问题。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校园内毒品滥用问题将得到有效治理,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远离毒品调研报告
![远离毒品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24f3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b.png)
远离毒品调研报告远离毒品调研报告毒品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严重社会问题,对个人、家庭和社区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毒品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禁毒工作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远离毒品的调研。
我们选择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业背景的人进行调查,以全面了解毒品的问题以及人们对毒品的认识和态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毒品的种类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毒品的种类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知道毒品的种类包括大麻、海洛因、冰毒等。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对毒品的种类了解不够,甚至有人将一些非毒品物质误认为毒品。
这说明普及毒品知识的宣传仍然不够,需要加强相关教育。
二、毒品的危害在调查中,大多数人对毒品的危害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认为毒品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和社交关系,并且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毒品并不会对自己造成危害。
这表明需要加强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人们对毒品的警惕性。
三、远离毒品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都认为远离毒品的最好方式是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己的意志力、与朋友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
此外,还有人认为加强家庭教育对远离毒品也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如何远离毒品或者认为远离毒品是不可能的。
这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远离毒品的信息和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四、禁毒工作的措施在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禁毒工作的措施还需加强。
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同时提供更多的戒毒治疗和康复机构。
此外,也有人认为社会各界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呼吁禁止毒品的存在。
这表明禁毒工作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总结起来,毒品对社会的危害不可小觑,禁毒工作任重道远。
为了远离毒品,我们需要加强对毒品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政府的打击毒品犯罪力度,提供戒毒治疗和康复机构;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青少年毒品调研报告
![青少年毒品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fb79f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4.png)
青少年毒品调研报告近年来,青少年毒品滥用问题愈发严重,给社会治安和青少年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少年毒品滥用的现状和原因,本次调研旨在揭示相关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调研对象为年龄在14至19岁的青少年群体,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共计调查了1000名青少年,其中男性550人,女性450人。
调查内容包括毒品接触情况、滥用原因、滥用方式以及对于毒品滥用的认知等方面。
调研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曾接触过毒品,其中接触时间普遍在13岁左右。
同时,受调查的青少年中有35%曾尝试过毒品,而其中近一半的人承认已经形成了毒品依赖。
毒品滥用的主要原因包括好奇心、追求刺激、逃避现实压力以及受到不良影响等。
关于毒品滥用方式,调查显示吸食毒品的方式占据主导,其中大部分青少年选择注射吸食。
此外,部分受访者还通过社交媒体渠道进行毒品交流和购买。
这些滥用方式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发现,对于毒品滥用的认知普遍存在误区。
超过60%的受访者对毒品的危害知之甚少或存在错误的认知。
这可能是导致毒品滥用问题日益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外宣传活动,提高青少年对毒品的认知水平和对毒品的危害性的正确认识。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并与学校和社会机构合作,共同营造一个以抵制毒品为核心的家庭环境。
3. 加大打击毒品滥用的力度,建立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毒品走私和销售的打击力度,并对青少年毒品滥用者实施及时的救助和帮助。
青少年毒品滥用问题长期存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大教育力度、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以及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我们有理由相信可以从源头上扼制住青少年毒品滥用问题的蔓延,为他们的健康和未来铺平道路。
禁毒调查报告范文1000字中学生
![禁毒调查报告范文1000字中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fdb4270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c.png)
禁毒调查报告范文1000字中学生据统计, 我国中学生滥用毒品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滥用毒品的原因和现状, 我们进行了一次禁毒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中学生滥用毒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 年轻学生易受外界的诱惑, 群体氛围和同伴影响是他们滥用毒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中学生为了追求“潮流”和逞强心理, 加入了吸毒的朋友圈, 这导致毒品的传播和滥用越来越普遍。
其次, 对于毒品的认知不足也是中学生滥用毒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们大多数对于毒品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 认为毒品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或者解除压力, 这样的认识误导了他们,使他们无法正确判断毒品的危害性。
最后, 家庭环境和教育的缺失也使得中学生滥用毒品的情况严重。
一些中学生长期被虐待, 存在家庭不幸福的情况下, 他们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差, 容易陷入滥用毒品的恶性循环。
调查还显示出中学生滥用毒品的现状。
在此次调查中, 我们发现有30%的被调查者坦言他们有过试过吸毒的经历, 即使是偶尔尝试的学生也占到了调查总数的13%。
这些数据表明, 中学生滥用毒品的情况非常严重, 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
并且, 调查还显示, 中学生滥用毒品的主要种类是大麻和冰毒。
这两种毒品具有较强的成瘾性和危害性, 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的威胁。
此外, 调查还发现, 中学生滥用毒品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周边地区和娱乐场所, 这也说明了滥用毒品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 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 全体师生和家长应该加强对于滥用毒品危害性的宣传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禁毒知识讲座、举办禁毒主题活动等, 提高学生对于毒品的认识和辨识能力。
其次, 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防止他们因压力而滥用毒品。
同时, 家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注孩子情感需求, 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初中生预防毒品的调研报告毒品祸害是当今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
禁毒斗争的成败,不仅关系整个社会治安和三个文明建设,而且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关系我们民族盛衰和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
据有关资料,去年全国因吸毒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高达19万余起,可见吸毒与犯罪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禁毒难,难就难在吸毒容易戒毒难,戒毒已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
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戒毒必须防患于未“染”,戒毒工作的关键在于预防。
关于吸毒是否可预防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所有禁毒工作者正在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在中国公安部发布《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中指出,目前,全国现有海洛因吸食人员70万,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8.3%。
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69.3%。
滥用新型毒品问题正呈不断扩大蔓延之势,多个省份吸食新型毒品人数已超过传统毒品人数,滥用新型毒品种类增多,冰毒、摇头丸、氯胺酮及安钠咖、三唑仑等在部分地区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消费市场。
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性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进入2000年以来,青少年吸毒人数急剧增长的趋势已波及几乎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有吸毒问题的县、市已占全国县、市的70%。
从温州市的情况看,自1993年发现第一例吸毒人员后,至2005年7月底已查处的吸毒人员达3万多人次,其中51.29%系25岁以下的青少年;从瑞安来看,仅玉海街道在册吸毒人员就达800余人;前不久,本市又发现一例在校初中生的吸毒事件。
因此,如何加强在校初中生的预防毒品意识和禁毒宣传更是摆在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为了研究学校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工作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实施的基本模式、有效途径、方法和措施,为此,笔者对当前学校的禁毒形势、问题、原因与对策建议开展调研。
一、对当前在校生的预防毒品意识的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以及在校生的预防毒品情况,笔者就禁毒情况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对瑞安市区以及周边城郊若干学校进行抽样调查。
旨在了解:当前学校禁毒教育的有效性和学生在预防毒品方面还存在着哪些方面问题,有哪些主要表现,其发生频率有多大。
结合相关材料,我们的调查问卷围绕着“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的‘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等问题设计系列问卷,并组织调查、统计结果,最后召开座谈会共同研讨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1、问题的设计。
我们编制的问卷内容涉及:什么是毒品;哪些行为是吸毒;吸毒为什么会成瘾;法律对吸毒行为的处罚;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你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戒毒有无特效资药等等,并采取定案型和半定案型相结合的模式设计相关问卷的问题。
同时,针对市区及城郊等四所学校的不同年级的240名学生进行团体施测,减少了无关变量的干扰,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达100%。
2、问题的分析。
在问卷中反映出:毒品常识只之甚少近一成人表示只听说过鸦片、海洛因,让学生选择听说过(或见过)哪些毒品时,鸦片、海洛因、摇头丸、咖啡因是学生们认知比较多的毒品,知晓率达95%以上。
但有90%的学生不知麻谷、K粉是毒品。
有37%的学生对一些流行于娱乐场所的新型毒品的成瘾性和危害性缺乏判断力。
在进行青少年对毒品认知程度调查中:(表一)对毒品了解的程度包括质的了解(对毒品性质的认识),及量的了解(知道多少种毒品的名字)。
前者是此项调查所无法得知的,只能观察后者的情形。
说得出多少种毒品的名字,并不代表他对该项毒品有多熟悉,但表示其接触毒品的可能性:知道越多的人,越有可能接触毒品。
表一显示的是调查学生对毒品认知的量,一般来说,青少年中对毒品有了解的人,可说是相当普遍,真正说不出任何毒品名字的人只占全体的1/6(16.6%)“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尝试一下吸毒吗?”面对这个问题,7%的学生竟回答愿意,理由是:“听说一两次上不了瘾,可以试试。
” 据警方统计,青少年吸毒的成因,38%是好奇,12%是受亲友影响,26%是精神空虚,24%是被引诱上钩。
青少年容易被“免费尝试”、“不上瘾”、“能减肥”等错误的认识蒙蔽导致涉足毒品。
一些毒品贩子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采取多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致使染上毒瘾,难以戒断,有些被送进劳教所劳教。
因此,学生的这种毒品意识和对待毒品的心态导致在现有青少年吸毒者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吸毒者中80%以上是在不知新型毒品有危害的情况下吸食的。
此外就是错误的人生观导致很多年轻人误将吸毒视为时髦和气派的象征。
少数人相信朋友:给毒品也要“当最好的朋友邀请你尝尝毒品时,你会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时,竟有3人选择“朋友不会害我,可以吸”。
面对“有没有人曾让你尝试吸毒?”这个问题时,有2人回答“有”,所幸的是没有发现在调查对象中有吸食过毒品的迹象。
这样,青少年容易因为交友不慎或者“你不让我干,我偏要试试”的逆反心理而导致染毒。
近七成学生没接受过系统的禁毒宣传教育在调查“是否接受过毒品教育?”一项,94%的学生回答“有”。
“是否接受过比较系统的预防毒品的教育?”一项,则有68.8%的学生回答没有。
(见表一)(见表二)在调查“接受怎样形式的毒品教育?”95%的学生回答:“看图片”;60%的学生回答:“看录象、听讲座”;只有30%学生说班级组织过班会、演讲等多形式的互动性的教育活动(见表四)〔复选题〕在调查学生对学校预防毒品教育活动的评价时:(见表五)此外,有85%的学生不了解种、贩、吸毒分别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这表明学校对于学生的毒品宣传教育往往是“跟形势”、“应景式”的活动,方法手段简单化,宣传广但不深入,效果有但不长久;班主任、教师等教育者对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知识也不深入。
在调查,我们也询问了“假设你不慎吸毒要戒毒或者帮助你的亲友戒毒时,请问你觉得最需要什么?”一项题目,整理成表六:可由此表得知,戒毒者最需要得到的帮助是来自家人和好友,共占调查对象的59.5%,反映出:在青少年的认知中,亲情和友情是帮助青少年戒毒最强有力的支柱。
但是,此数据也可侧面反映出家庭、学校和社会还没能形成一张有效的“防毒拒毒戒毒网”,尚未形成合力。
二、对当前初中生的预防毒品教育的意义从公安部门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出,毒品正加剧地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引发刑事犯罪,传染多种疾病,导致家破人亡……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说,毒品在吞噬着我们整个社会,毒品在毁掉我们的青年和未来。
青少年涉毒问题增多有诸多原因:除了目前毒品泛滥的大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受毒品暴利引诱,毒品犯罪分子猖獗以外。
还因为社会、学校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力所造成的。
毒品对青少年的诱惑力是相当大的。
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往往采取在饮料、啤酒中放置冰毒或摇头丸的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
加上娱乐场所管理混乱,易为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教育本应是超前的预防,学校是预防青少年吸毒,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
但是近几年学校教育普遍存在政治思想工作薄弱、只强调升学率的现象,加之教育制度上某些环节缺陷,使一部分青少年过早离开学校走上了社会,而社会又无法提供就业机会,致使一些青少年在空虚、无聊和家庭、社会的压力下,为寻求刺激或受他人引诱而染上毒瘾。
因此,学校应完善教育体制,从小学开始抓,形成制度化和经常化,使青少年充分认识吸食毒品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摧残、毁灭自己。
要帮助青少年识别毒品、抵制毒品的知识和方法,防止青少年由于好奇无知而受到毒品的侵害,增强免疫力,这对预防和减少新吸毒人员,建设防毒遏制系统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毒品预防教育要始终坚持从小抓起,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比较全面地学到识毒、防毒的知识,在走向社会前增强对毒品的抵御力。
此外,社区工作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单亲家庭的子女得不到亲情的关爱,因而造成青少年涉毒问题愈演愈烈。
当前,青少年在吸毒者中的比例居高不下,并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因此,对青少年吸毒的早期预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而学校预防毒品教育对青少年吸毒的早期预防教育具有开展面广、阻力较小、影响深远的特点。
所以,要着力构建一个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早期预防的环境和网络,发挥教育在预防毒品的重要作用。
此外,加强学校的预防毒品教育,要从“人”的源头着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涉毒行为,进一步打击毒品犯罪,对于治国安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三、对当前初中生的预防毒品教育的对策和建议针对学校教育的特点,对于初中生的预防毒品教育除了要建立学校禁毒教育的专门领导机构。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开展禁毒教育、法制教育研讨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设计禁毒教育的工作方案,指导班级开展禁毒教育工作。
对于班级,要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整体负责制,强化目标管理。
还应该做到:1、学校的禁毒宣传融入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全体师生的行为规范和共同的价值准则,是学校共有的信仰、期望、价值观。
学校预防毒品教育要与校园文化、校风校纪相结合。
在建立校园文化的同时,注重创建有积极意义的预防毒品的活动、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文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使学生充沛的精力得以发挥。
诸如: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八个一”系列活动,即:上一堂禁毒法律法规课、读一本毒品知识教育的书、举办一次禁毒图片展、开一次禁毒知识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征文活动、开展一次“禁毒小调查”活动、出版一期手抄报、开展“小手拉大手,不让毒品进我家”致家长一封信活动。
再如,举办禁毒宣传周活动;将禁毒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进行量化考核等等。
2、学校的禁毒教育与社区沟通相结合据有关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吸毒青少年都存在缺乏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问题。
另据某市对青少年吸毒与家庭环境关系的调查表明,因父母离异,家庭残缺,得不到家庭温暖而导致吸毒的占30%;受家庭吸毒成员影响而吸毒的占28%;因家庭溺爱,娇生惯养而走向吸毒的占5%。
除家庭成员的吸毒行为成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外,父母离异或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教育;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使孩子有充分物质条件去寻求毒品刺激等,都可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
因此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与社区的沟通显得尤其重要。
我们在与社区的沟通方面,主要依托所建立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开展社区教育研究,实施社区管理和假期实践活动,将禁毒宣传教育和预防毒品工作纳入社区教育,并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
3、学校的禁毒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