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钻(拉管)施工方案

定向钻(拉管)施工方案
定向钻(拉管)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1 编制依据

(1)阜阳市泉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配套管网-北京路污水管道工程图纸;

(2)北京中路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3)北京中路施工技术调查报告;

(4)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答疑;

(5)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 编制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的集中施工力量,按期完成;按照工序关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考虑。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阜阳市北京路污水管道施工,西起古泉路,东至太和路,分三段排水区域,分别为:古泉路至界首路以西接入古泉路污水干管;界首路至老泉河接入界首路污水干管;老泉河至太和路接入太和路污水干管。污水管为双侧布管,干管管径为DN500与DN600,支管管径为DN400。管材采用PE给水实壁管,施工方式采用水平定向钻施工,其中DN500管道长3277.5m,DN600管道长1070m,DN400管道长339m。

2.2 设计概况

本工程全线污水管道采用定向钻施工,管材采用PE给水实壁管,PE100级公称压力0.6Mpa;附属检查井均采用砖砌污水检查井,内外均抹灰,井盖及井座采用树脂复合材料,踏步采用灰口铸铁踏步。

2.3 计划工期

本单位工程计划工期95天,具体开工日期以业主开工令为主。

2.4 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4)《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 19472.2-2004);

(5)《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6)《水平定向钻进管线铺设工程技术规范》;

(7)《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

(8)《给水用(PE)聚乙烯管材》(GB/T 13663-2000);

(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5 自然条件

2.5.1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阜阳市城区西北部,微地貌单元属老泉河漫滩,现场地地形略有起伏,现有道路两侧原

有多条水沟及池塘,现在均为绿化带和人行道,孔口高程(黄海高程)为 28.17~31.76 米,高差 3.59 米。

2.5.2 地基土层构成及特征

根据钻探揭露地层及土工试验成果和原位测试数据分析,场地地基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如下 3 层:第1层,杂填土(Q4 ml ),层厚 0.70~2.60 米,平均厚 1.06 米,层底高程 26.78~30.06米,平均 28.73 米,灰~灰黄色,湿,土质软弱,均一性差,含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局部为素填土,主要成分为黏土及粉土,高压缩性。

第2层,黏土夹粉土(Q4 al ),层厚 1.10~8.30 米,平均厚 4.64 米,层底高程 20.49~27.04 米,平均 24.13 米,灰~灰黄色,湿~很湿,黏土,软~可塑, 局部流塑,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较高,高压缩性;粉土,很湿,松散~稍密状态,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高~中压缩性。

第3层,黏土(Q3 al ),本次勘察未揭穿此层,最大探明厚度 8.40 米,至高程 17.67 米,灰黄色,湿,可~硬塑,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较高,中压缩性。

2.5.3 地下水条件

(1)地下水类型及补给:钻孔揭示的地下水为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下渗补给,排泄以大气蒸发为主,并与地表水侧向互补。

(2)地下水位:勘察期间测得钻孔中稳定水位 26.13~27.66 米,平均 26.82 米,水位埋深 1.90~2.00 米,平均埋深 1.95 米,水位随季节变化,冬春季节水位低,夏秋季节水位高,变化幅度在地面下 1~4 米。

(3)腐蚀性: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以 HCO3—-Ca2+型为主,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

2.6 施工条件

场地:本工程施工场地部分位于北京中路两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内,部分位于商铺或门面内,目前,征地拆迁问题尚未解决,仅污水管道部分主干管可供施工。

道路:施工场地位于既有道路(北京中路)两侧,交通便利。

水源:由于施工地段地下水位较高,施工用水采用就地打井取水,出水量可满足施工需要。

电:施工用电部分由配电箱接入,部分由发电机提供,目前沿北京中路已安置配电箱6处,可供用电接入,配备30KW发电机2台。

2.7 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详见表 2.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