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bcce3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c.png)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强弱的顺序 A
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
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 A.H2SO3 > I- > Fe2+ B.I- > Fe2+ > H2SO3 C.Fe2+ > I- > H2SO3 D.Fe2+ > H2SO3 >I-
电子的得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二者关系
元素化合价
电子的转移
升高
失电子(偏离)
降低
得电子(偏向)
二者是同时进行的
1.下列变化过程中,元素失去电子的是( D )
A.MnO2 → Mn2+
B.CuO → CuCl2
C.Ag+ → Ag2O
D.Sn2+ → Sn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先后进行的 C.有电子得失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C + H2O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物质 CuO
C H2O
C CuO H2
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化合价变化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化合价升高 —— 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 —— 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化合价
得失电子
高中化学第二章 第3讲
![高中化学第二章 第3讲](https://img.taocdn.com/s3/m/ba28127276c66137ef06195d.png)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基础【2020·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核心素养: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氧化还原的观点,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建立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配平的思维模型。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理解。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频数:★☆☆难度:★☆☆)名师课堂导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属于基础理论知识,双线桥法是串联各概念的有效途径,是后面方程式配平和计算的基础。
1.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和特征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O2和O3的转化。
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示例:在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的反应中Fe 2O 3是氧化剂,CO 是还原剂;C 元素被氧化,Fe 元素被还原;Fe 2O 3具有氧化性,CO 具有还原性;CO 2是氧化产物,Fe 是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三大误区”(学生举出反例)误区1.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误区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只作氧化剂。
误区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实例: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到”、“失去”字样。
实例: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图示总结:①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②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d60a2c7375a417866f8fe7.png)
氧化还原反应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⑴.理解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和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规律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⑵.能配平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包括常规配平、缺项配平、离子方程式配平、简单的有机反应配平等)。
⑶.掌握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并能进行判断分析。
2.能力目的:⑴.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方法⑵.理解和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列的概念⑶.掌握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⑷.能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⑸.运用氧化还原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3.考纲透视:⑴.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⑵.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⑶.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⑷.掌握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⑸.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⑹.依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解决一些计算问题(7).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二、教学重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三、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规律的应用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四、教学过程:1.学案导学⑴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电子或电子对)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电子或电子对)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是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或)的反应。
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⑷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氧化剂:是电子(或电子对)的反应物。
还原剂:是电子(或电子对)的反应物。
还原产物:物质电子(或元素化合价)后的生成物。
氧化产物:物质电子(或元素化合价)后的生成物。
⑸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对概念:[口诀:升被养(氧),降被换(还)]氧化剂→()→()→()→()→()反应物→化合价变化→表现性质→变化过程→发生反应→所得产物还原剂→()→()→()→()→()或以H2 + CuO = H2O + Cu 加以记忆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总数目≡还原剂总数目;中的元素的化合价总数≡中的元素的化合价总数。
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d8abc66caaedd3383c4d314.png)
氧化还原反应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3.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4.熟练掌握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5.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6.能运用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计算7.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知识梳理:(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小结: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
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
例: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2)双线桥法。
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
例: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注意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
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
例:3Cl 2+6KOH KClO 3+5KCl+3H 2O②归中反应。
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
例:KClO 32+ 6KCl ↑ +3H 2O(三)常见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得2e-——2e -失2e -—失得5×得5e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 性质强弱规律3.反应先后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
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讲)(解析版)
![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讲)(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552456ba1aa8114431d9df.png)
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
3.能够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4.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
2.基本概念(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4)还原剂(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2)单线桥法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在“桥”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重要的氧化剂一般有以下几类:(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Br2、O2等。
(2)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等。
(3)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
(4)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等。
人教必修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人教必修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06d5e202d276a200292e9d.png)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20世纪初的疑问?
化合价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失去e-
Na
Cl
失去e-
得到e-
Na+ [ Cl ]-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电子的得失
Na+ Cl -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符号表征: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
的表示方法
化合价变化
锌元素化合价 升高 氢元素化合价 降低
氧化 反应 还原 反应
锌原子失电子 氢离子得电子
电子转移
宏观特征
Zn + 2H+ = Zn2+ + H2↑
氧化还原反应
微观本质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双线桥法 符号表征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归纳总结
得氧失氧角度 化合价升降角度 电子转移角度 氧化反应 得到氧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失去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 失去氧的反应 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得到电子的反应
氧 化 还 原 得 氧 失 氧 同 时 化合价升降同时发 得失电子同时发
没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即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 时
探究二
反应实例
点燃
Cu + Cl2 = CuCl2
CaO+H2O===Ca(OH)2
高温
CaCO3 === CaO + CO2↑
第三讲 氢和氧的化学 3.6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讲 氢和氧的化学 3.6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5f37550c7375a417866f8f26.png)
=E(+)- E(-)
第三讲 氢和氧的化学
第三讲 氢和氧的化学
氧化还原平衡
G = - n F
G = - RT lnK
G = G - RT lnK
第三讲 氢和氧的化学
平衡常数 K 对转化过程达到平衡后反应物和产物 之间量的相对关系 溶度积常数 酸碱平衡常数 氧化还原平衡常数
第三讲 氢和氧的化学 3.6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
第三讲 氢和氧的化学
• 氧化和还原反应的电极电势及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 可设计为分离的两个半电池反应 氢标电极:
第三讲 氢和氧的化学
第三讲 氢和氧的化学
标准电极电势 (E ) 应用:
判断氧化还原能力
能否置换出氢气 估算和计算电池电动势: 电势图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讲 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88307660ddccda38376baf11.png)
3. 已知H2SeO3 + 2SO2 + H2O的知识判断下 列强弱关系正确的是( BC ) A. 还原性: TeO2 >SeO2>SO2 B. 氧化性: TeO2 >SeO2>SO2 C. 还原性: H2Te>H2Se>H2S D. 酸性:H2SeO3>H2SO3 4. 某FeCl2溶液中有FeI2,根据已知反应①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② 2FeCl2 + Cl2 = 2FeCl3 ③F2 + 2KI(熔融) = 2KF + I2中 的一些有关事实.要除去其中的FeI2,应选用的试剂是( C ) A. F2 B. 过量的Cl2 C. FeCl3 D. FeCl2
6、5NH4NO3 = 4N2 + 2HNO3 + 9H2O
例、向含a mol FeI2和b mol FeBr2的混合液中逐渐通入c mol Cl2,试分别填写不同c值范围内被氧化的离子及其物 质的量。
c值范围 0<c≤a 被氧化的离子符号
I-
Fe2+ Br-
被氧化离子的物质的量 /mol
2c
2c-2a 2c-3a-b
1、根据下列反应: Cu + 2FeCl3 === 2FeCl2 + CuCl2 2KMnO4+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8H2O 2FeCl2 + Cl2 === 2FeCl3 判断以下各组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C A.KMnO4、FeCl3、Cl2、CuCl2 B.Cl2、FeCl3、KMnO4、CuCl2 C.KMnO4、Cl2、FeCl3、CuCl2 D.CuCl2、FeCl3、Cl2、KMnO4
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97b829707fd5360cba1adb1e.png)
│ ↑ └───────────┘ -e-×5 (2)单线桥法 )
4.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
(1)常见的还原剂 ) ①活泼的金属单质:如Na、Mg、Al、Zn、Fe等。 活泼的金属单质: 、 、 、 、 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 某些非金属单质: 、 等 ③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等 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 、 等 ④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HCl、H2S等 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 、 等 ⑤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 、FeSO4等 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
解析: × = 解析:2×2=3x x=4/3mol = y=2/3mol =
1×2=3y × =
4/3+2/3=2mol =
2. 选:C B 溶液中缓缓通入amol Cl2,结果溶液中有50 2.向VmLFeBr2D 溶液中缓缓通入amol 结果溶液中有50 被氧化,则原FeBr2的物质的浓度为( )mol/·L. 的物质的浓度为( %的Br2被氧化,则原 A. B. C. D.
(2)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
![第二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6ff96d4a1c7aa00b52acb99.png)
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通关 课时规范训练
高三一轮 · 化 学
解析:选 D。CuFeS2 中 Cu、Fe 均为+2 价,S 为-2 价,
,Fe3+为氧化剂,CuFeS2 为还原剂, S 为氧化产物, A、 B 错误; 生成 x mol 单质硫时转移 2x mol 电子, C 错误;生成 x mol 单质硫,则参加反应的 Fe3 的物质的量为 2x
高三一轮 · 化 学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通关 课时规范训练
高三一轮 · 化 学
最新考纲要求 核心素养脉络 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来看, 要求 1.了解氧化还原反 依据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氧化 应的本质。 性和还原性。从变化观念来看,要求进
2.了解常见的氧化 一步深化化学反应实质的认识, 知道可 还原反应。 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物质转化, 而 转化是有规律的,电子转移是守恒的。
的数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通关 课时规范训练
高三一轮 · 化 学
[ 小题快练 ] 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
中正确的是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通关 课时规范训练
高三一轮 · 化 学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通关 课时规范训练
高三一轮 · 化 学
提示:④⑤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通关 课时规范训练
高三一轮 · 化 学
教材对接高考 1.(RJ 必修 1· P38T7 改编)在下列反应中,HCl 作还原剂的是 ________,HCl 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 ①CaCO3+2HCl===CaCl2+CO2↑+H2O ②Fe+2HCl===FeCl2+H2↑ △ ③PbO2+4HCl(浓)=====PbCl2+Cl2↑+2H2O △ ④KClO3+6HCl(浓)=====KCl+3Cl2↑+3H2O ⑤CuO+2HCl===CuCl2+H2O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83908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2.png)
Part 01
二、氧化剂及还原剂
2、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1、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化合 价降低的物质)
氧化剂
还原剂
e-
Zn + 2HCl == ZnCl2 + H2 ↑
分析:下列反应的元素化合价变化。
2Na + Cl2 = 2NaCl
+1
0
0
-1
虽然没有氧的得失,但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
定义: 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练习:1、分析下列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并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及氧化还原关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再如:
升失 氧, 降 得还
化合价升高
是因为失去了电子
这种元素被氧化或 发生了氧化反应
规律:
练习: 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情况。
① Fe2O3 + 3CO 2Fe + 3CO2 ② Zn + 2HCl == ZnCl2 + H2 ↑
练习: 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情况。
① Fe2O3 + 3CO 2Fe + 3CO2
② Zn + 2HCl == ZnCl2 + H2 ↑
+4
+3
+2
0
化合价升高 失2e- × 3 被氧化
0
+1
+2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2章_第3讲_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2章_第3讲_氧化剂和还原剂](https://img.taocdn.com/s3/m/3af1c2d2ad51f01dc281f1a6.png)
2-1.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 应中, 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 A.1∶6 C.1∶5 B.6∶1 D.5∶1
2-2.(2010· 全国卷Ⅱ)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
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
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A.1∶4 C.2∶1 B.1∶2 D.4∶1
Cd2+<Co2+<Ag+,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知A项错
误。 答案:A
1-2. 根据反应: 2H2S+O2===2S↓+2H2O,4NaI +O2+2H2SO4===2I2+2Na2SO4+2H2O, Na2S+
I2===2NaI+S↓。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判断正确的
是 A.O2>I2>S C.S>I2>O2 B.H2S>NaI>H2O D.H2O>NaI>H2S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
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
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
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
优先与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发生反应。
5.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
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
1-3. 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判断选项中四种粒子在酸
性条件下,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
CCl4层呈紫红色;
(2)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呈红
色;
(3)向KMnO4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振荡后紫色褪去。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aec85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0.png)
(1) 2Al
高温
+ Fe2O3
2Fe + Al2O3
(2)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O
(3) MnO2 + 4HCl Δ MnCl2 + 2H2O + Cl2↑
失2×3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0 +3 高温 0 +3
(1) 2Al + Fe2O3
2Fe + Al2O3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1.根据反应方程式来比较 “强” 制“弱”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1:根据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1)2 Fe3+ + 2 I- = 2Fe2+ + I2 (2)2 Fe2+ + Cl2 = 2 Fe3+ + 2Cl- 试比较:
得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剂: Fe2O3 还原产物: Fe
还原剂:Al 氧化产物: Al2O3
失1×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0
(2)Cl2 + 2NaOH
-1
+1
NaCl + NaClO + H2O
得1×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剂、还原剂:Cl2
还原产物:NaCl 氧化产物:NaClO
+17
Cl-
NaCl
Na+ Cl-
NaCl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2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得到2×1个电子,化合价降低2×1
第二章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章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8d47a805c5da50e2524d7f28.png)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有关概念口诀:升(化合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作还原剂,本身具有还原性), 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作氧化剂,本身具有氧化性)。
例如:反应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中,氧化剂是MnO 2,氧化产物是Cl 2,还原剂是HCl ,还原产物是 MnCl 2;生成1 mol Cl 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__mol ,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 2__mol 。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请用双线桥法标出Cu 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单线桥法请用单线桥法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例如:2.常见还原剂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
例如: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中:Fe2+、SO2-3主要表现还原性,H2O2主要表现氧化性。
[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漂白粉漂白织物。
()(2)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 2和H 2SO 4,即可得到I 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MnSO 4(或Mn 2+)。
( )(3)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 )(4)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db923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4.png)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不同 的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 什么关系?
随堂检测
1. 回答下列问题:
① CO2+C 高温 2CO ③ C+H2O(g) 高温 CO+H2 ⑤ CaCO3 高温 CaO+CO2↑
② CaO+H2O===Ca(OH)2 ④ 2H2O 电解 2H2↑+O2↑
00
2Na+Cl2
+1 -1
2NaCl
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电子的得失
三、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微观探析:以H2与Cl2反应为例
H +1 1
都可得1个e-
Cl +17 2 8 7
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
共用电子对
00
H2+Cl2
点燃
+1 -1
2HCl
化合价降低,还反应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共用电 子对的偏移(偏离或偏向)
一、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以下反应:
得到氧
2Cu+O2
2CuO
➢ 铜: 得__到__氧变成了氧化铜,发生 氧___化_反应,被氧气_氧___化。
一、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以下反应:
得到氧
2CuO+H2
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
0 +2
Fe+ CuSO4
+2
0
FeSO4+Cu
化合价降低 ➢ Fe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 Cu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虽没有物质得氧、失氧,但反应前后却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子«新课标»高三化学〔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标:1.依照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举例讲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知识梳理(1)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
③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方法和依据,确实是________。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_______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_______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关系是:二者是同一个反应中的两个半反应,是一个反应的两个方面,是既___又___的,相互___,总是同时___,同时___,没有先后。
(3)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______的反应物叫做氧化剂;而______的反应物叫做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对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__物而言的。
但一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它的反应物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做了氧化剂或还原剂。
但有氧化剂也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还原剂,能够是_____的物质,还能够是_____物质。
(4)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是指__剂具有的能力,表现在反应中是化合价有___趋势的一种表现能力;还原牲是指__剂具有的能力,表现在反应中是化合价有___趋势的一种表现能力。
(5)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_____失去电子被_____所得的产物叫氧化产物;____得到电子被____所得的产物叫还原产物。
2、概念的联系氧化剂(具有__性) —__电子—被__—发生__反应—__产物。
还原剂(具有__性) —__电子—被__—发生__反应—__产物3、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予转移的表示方法一双线桥法:要求:(1)〝双〞线桥的双是指从_____到_____之间一条和从____到_____之间的这两条线桥。
每条线桥都要从_____指向_____。
箭号起止所措均为_____.(2)线上标出电子得失情形 (3)两条线桥上的得到与失去的电子的总数应该_____。
例如:4.常见的氧化剂有〔1〕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等(2)含有高价或较高价元素的含氧化合物__________等等〔3〕高价的较不爽朗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等。
常见的还原剂有:〔1〕爽朗或较爽朗的金属单质_______等;(2)低价金属阳离子_______等; (3)较不爽朗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等(4)非金属的阴离子_______等;(5)含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_______等。
5.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判定:元素处于_______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_______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难点拨1、双线桥法(1)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号起止所指的均为同一种元素。
(2)线上标出得失电子的情形及价的升降、被氧化或被还原等内容。
氧化剂为Fe2O3,还原剂为CO,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Fe。
氧化剂为HCl,还原剂为Zn,氧化产物为ZnCl2,还原产物为H2。
2、单桥线法(1)箭号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2)线上只标出转移电子的总数。
二、氧化还原差不多规律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常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运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岐化规律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
岐化反应化合价的特点是: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
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常用于判定某种元素的化合价高低以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运算。
3、归中规律同种元素由不同价态〔高价态和低价态〕转变为中间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之为归中反应,也称〝反歧化反应〞。
常用于方程式的书写,当有中间价态时,才可能发生,否那么不反应,如SO2 与浓硫酸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
4、不交叉规律同一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要降低,低价要升高,它们最多变为同一价态,不可能发生交叉现象。
这一规律常用于量的关系的确定,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等。
5、强弱规律氧化还原反应假设能进行,一样为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常用于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必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定1、依照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关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依照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参照二、5〕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那么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那么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依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强〔铂金除外〕;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
4、依照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步增强,还原性逐步减弱。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步减弱,还原性逐步增强。
5、依照反应的难易程度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表现为反应所需条件越低〕,那么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6、其它条件一样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那么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那么越弱。
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典型例题】【例1】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A.元素的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
如:NaCl中的Na+只有氧化性,但其氧化性极弱。
B.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要紧表现还原性。
MnO4-具有强氧化性。
C.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是指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非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
如:Na-e-=Na+, Mg-2e-=Mg2+,Al-3e-=Al3+,但还原性:Na>Mg>Al。
D.一样情形下,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相遇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假设是同种元素之间还必须存在中间价态才能发生反应,如浓H2SO4〔强氧化剂〕与SO2〔强还原剂〕就不能发生反应。
答案:D 。
【例2】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I2+SO2+2H2O=H2SO4+2HI,以下粒子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I- > Fe2+ > Cl- > SO2B.Cl- > Fe2+ > SO2 > I-C.Fe2+ > I- > Cl- > SO2D.SO2 > I- > Fe2+ > Cl-解析:序号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能力①I-Fe2+I-> Fe2+②Fe2+Cl-Fe2+> Cl-③SO2I-SO2 > I-结论还原能力:SO2 > I-> Fe2+> Cl-答案:D。
【例3】: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W2>X2>Y2>Z2,以下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2NaW+Z2=2NaZ+W2B.2NaX+Z2=2NaZ+X2C.2NaY+W2=2NaW+Y2D.2NaZ+X2=2NaX+Z2解析: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W2>X2>Y2>Z2,氧化能力强的单质能氧化其后的元素的阴离子成单质,即W2能氧化X-、Y-、Z-,X2能氧化Y-、Z-,Y2能氧化Z-。
故C、D正确。
【例4】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2+Y2-,现有以下表达: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 具有氧化性④Y2-是还原产物⑤Y2-具有还原性⑥X2+具有氧化性⑦Y的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解析:由题述可知:X失电子被氧化,Y得电子被还原,①④正确,同时需注意,有些咨询事实上是等同的,如②和③,即②错③也错综合即得正确答案为B。
答案:B.【例5】在100ml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2.24L氯气〔标准状况〕,假设有三分之一的溴离子被氧化,求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并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答:设溴化亚铁的物质的量为X,由电子守恒得:那么X + X×2×1/3 = 2.24/22.4×2X=0.12mol溴化亚铁溶液的浓度:0.12/0.1 =1.2mol/L从运算可知,0.1 mol氯气氧化0.12 mol溴化亚铁,即5 mol氯气氧化6 mol溴化亚铁,4 mol,因此其离子方程式为:6Fe2++4Br-+5Cl2 == 6Fe3++2Br2+10Cl-1.〔06年吉林市期考, 3〕暴露于空气中不易变质的物质是A.小苏打B.石炭酸C.植物油D.FeSO4溶液2.以下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O2+H2O==H2CO3B.H2CO3==CO2+H2O C.CaCO3+2HCl==CaCl2+H2O+CO2 D.CO2+C==2CO 3.以下讲法中正确的A.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C.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D.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4.实现以下变化,一定要加入其它物质作氧化剂的是:A.CaCO3→ CO2B.NaCl → NaNO3 C.Zn → ZnCl2D.CuO → CuSO4 5.以下讲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6.单质X2和Y2起反应生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XY,X是正价,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X2被还原,X2是还原剂 B.Y2被氧化,Y2是氧化剂C.X2被氧化,X2是还原剂 D.Y2被氧化,Y2是还原剂7.以下微粒不具有还原性的是A.H2B.H+C.Na D.CO8.以下反应中,SO2作还原剂的是A.2H2S+SO2==3S↓+2H2O B.SO2+2Mg==2MgO+S C.Cl2+SO2+2H2O==H2SO4+2HCl D.SO2+2NaOH==Na2SO3+H2O 9.黑火药发生爆炸的反应中:S+2KNO3+3C==K2S+N2↑+3CO2↑被还原的元素是A.只有N B.只有S C.只有C D.N和S10.〔2006江苏化学〕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