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测试精校版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测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测试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32分)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熅.(yún)火弋.(yì)射单.(chán)于B.劾.大不敬(hé)缪.(m¡ào)贤乞骸.(hái)骨C.衣.褐(yì)纺缴.(zhuó)辟.(pì)公府D.属.文(zhǔ)天雨.(yù)雪礼节甚倨.(jù)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古今异义的一组是()①请指示王②廉颇宣言曰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④朝夕遣人候问武⑤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⑥武等实在⑦卧起操持⑧常从容淡静⑨衡下车⑩伺者因此觉知A.①②③⑤⑦ B.②⑥⑧⑨⑩C.①⑥⑦⑨⑩ D.②③④⑤⑦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以先.国家而后.私仇也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⑥宜皆降.之⑦单于壮.其节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⑨尽归.汉使路充国等⑩毕礼而归.之A.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⑨ C. ④⑥⑦⑩ D. ②⑦⑨⑩4.选出“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都不相同的一组:()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5.下列句子都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君幸于赵王③效死于前④皆为陛下所成就⑤举孝廉不行⑥以勇气闻于诸侯⑦为降虏于蛮夷⑧幸蒙大恩⑨终不能加胜于赵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⑦⑨C.②③④⑥⑧ D.③⑥⑦⑧⑨6.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子卿尚复谁为乎?B.信义安所见乎?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必修4 第四单元测验试题
高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一、基础知识(14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禅.(shàn)让宫阙.(quē)解剖.(p ōu)粗鄙.(bǐ)B.暂.(zàn)时辟.(pì)路琐.(suǒ)碎啮噬.(shì)C.杀掠.(luě)舟楫.(jí)显赫.(hè)上溯.(shuò)D.涨.(zhàng)价恬.(tián)退轩冕.(mi ǎn)卓.(zhuó)著2.下列各组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编篡降格以求天真磬露夸大其辞B.国萃数见不鲜奋世嫉俗根深蒂固C.濒临心悦臣服莫名其妙吹毛求疵D.俯瞰直接了当实至名归泱泱不乐3.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听说连一向__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
②我们不必恭读《钦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__精神文明的高超。
③想无名而终于有名,其原因大概因为历史需要__清高的样板,而这类样板又只能通过才艺成果的传扬完成。
④陶渊明归隐田园,以“力耕”谋取“衣食”。
这种情况与富贵绝无__,在古人心目中乃成为纯正的清高。
A.执迷审察树立因缘B.执迷审察竖立姻缘C.直迷审查树立姻缘D.直迷审查竖立因缘4.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从抽象的道理上说,清高与市场经济是绝不相容的;实际情况使人感觉到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内涵,其价值趋向不仅未见疲软,坚挺之势,这似乎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系列正反互补思想的奥秘。
A.一定且又反有B.几乎但却反有C.几乎且却却有 D.一定但又却有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上海“申博”成功,离上海“几步之遥”又风情万种....的杭州,自然是游客们除上海以外的首选。
B.经过3年多努力和发展,被老百姓拍手称快....的“民心工程”——首批示范性高中建设已基本完成。
新课标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课标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综合测试本卷满分150分。
第I卷〔45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熅.〔yūn〕火弋.〔yì〕射不复省.(xǐng) 单.〔shàn〕于B.弹劾.〔hé〕天上差.〔chā¡〕乐缪.〔m¡ù〕贤骸.〔hé〕骨C.相当〔dàng〕重〔zhòng〕负国纺缴〔zhuó〕辟〔bì〕公府D.长指爪〔zhuǎ〕眷眷〔juàn〕天雨〔yǔ〕雪礼节甚倨〔jū〕2.指出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暴秦之欲无厌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④辞决而行⑤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⑥女为人臣子,不顾思义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⑧合盖隆起,形似酒尊⑨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⑩自分已死久矣A ①③④⑤⑦B ②④⑧⑨⑩C ①②⑤⑦⑧D ④③⑥⑧⑨3.以下各组句子中不全是古今意义的一组是〔〕①请指示王②廉颇宣言曰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④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⑤汉亦留之以相当⑥武等实在⑦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⑧如他人考量牵合⑨虚心以相待⑩何以汝为见A.①③④⑤⑦ B ②⑥⑧⑨⑩C.①⑥⑦⑨⑩ D.②③④⑤⑦4.以下加点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A.天雨.雪,武卧啮雪B.而相如廷.斥之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D.惠等哭,舆.归营5.以下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毕礼而归.之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⑥宜皆降.之⑦何久自苦.如此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⑨恒常从.小奚奴⑩太夫人急止.人哭A.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⑦ C ④⑥⑨⑩ D ②④⑦⑨6.选出“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含模块综合测试题)单元综合测评(一) 第一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本大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时代发展的需求,人民群众对戏曲的热情,使许多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诗人积极参与戏曲创作,甚至自操檀板,粉墨登场....。
②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山仰止....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③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④严冬的巨大雪毡一旦撤去,这时最触目惊心....的便是那暴露在眼前的种种污秽杂乱。
依我们的偏见看来,自然也并非生性好洁。
⑤他这人平素爱出风头,工作华而不实,喜欢夸夸其谈,我任他自言自语,不落言筌....,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⑥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文工团的青春岁月,不过是他们的黄粱一梦....,梦醒后才知人去楼空,早已面目全非。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B[①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
②高山仰止: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景仰他,此处应用“高屋建瓴”。
③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语义重复,删去“从根本上”。
与前文矛盾。
④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⑤不落言筌: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而有言外之意,褒贬失当。
⑥黄粱一梦:美好的事物转眼成空,也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近期举行的中法领导人会晤中,中方愿意继续本着合作共赢为原则,密切同法方各领域合作,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B.当前,企业生产利润如何?投资方向会调整吗?记者日前在多省市展开调查,不少靠实业起家、仍依靠实业创新发展的企业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C.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设计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形象,同时也体现了轮椅等残奥会特殊器械的形态。
【高中教育】最新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23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可予不B .请毕今日之C .召有司案图D .言武等在某泽中解析:A 项,“不”通“否”;B 项,“”通“欢”,欢聚;C 项,“案”通“按”,审察、察看。
答案:D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特地B .单于益骄益:更加 C .因跪请秦王请:请求 D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平素,平常解析:A 项,特:只,不过。
答案:A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B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C 。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D 。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解析:C 项,两个“以”均作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A 项,介词,通过,经由/介词,趁机;B 项,指示代词,这/第一人称代词,我;D 项,动词,成为/介词,被。
答案:C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A .璧有瑕,请指示王B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 .匈奴与汉和亲D .公车特征拜郎中解析:C 项,古今意义都是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统治集团之间,通过结亲建立友好关系”。
A 项,“指示”古义为“指给……看”,今义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B 项,“亲戚”古义为“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为“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D 项,“特征”古义为“特地征召”,今义为“可以作为人或事情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④辞决而行⑤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⑥拜送书于庭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⑧合盖隆起,形似酒尊⑨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⑩若知我不降明A.①③④⑤⑦B.②④⑧⑨⑩C.①②⑤⑦⑧D.③④⑥⑧⑨解析:①“说”通“悦”;②“蚤”通“早”;③“颁”通“斑”;④“决”通“诀”;⑤“亡”通“无”;⑥“庭”通“廷”;⑦“禽”通“擒”;⑧“尊”通“樽”;⑨“倍”通“背”。
答案:B[来源:学科网]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A.天雨.雪,武卧啮雪B.而相如廷.斥之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D.惠等哭,舆.归营解析:A项,名词作动词,落下。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毕礼而归.之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⑥宜皆降.之⑦何久自苦.如此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⑩太夫人急止.人哭A.①④⑥⑧B.②③⑤⑦C.④⑥⑨⑩D.②④⑦⑨解析:“膏”为名词的使动用法,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动词的使动用法,④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动词的使动用法,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⑧意动用法,⑨动词的使动用法,⑩动词的使动用法。
B、C、D三项与题干中的“膏”均为使动用法,A项中的⑧为意动用法。
答案:A4.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连辟公府不就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大王来何操解析:例句与B项都是被动句式;A项是定语后置句;C项是判断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B5.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子卿尚复谁为乎?B.何以知之?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解析:C项为定语后置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瑕疵(cī)渑池(miǎn)前倨后恭(jū)B.弓弩(nú)单于(chán)肝脑涂地(nǎo)C.帷幄(wò)辟邪(bì)熟谙战法(ān)D.蟾蜍(chú)灼人(zhuó)拾级而上(shí)2.下列语段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曾一度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因囊括了哈佛、耶鲁、牛津等世界名校名师的公开课视频,近年来逐渐登堂入室,引人瞩目。
它让许多没有机会进入国际名校学习的人,都能通过互联网免费学习,亲聆顶尖名师的谆谆教诲,汲取人类知识的精华,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国家因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和教育费用高不可攀而导致教育发展缓慢的问题,此举可谓空前绝后——这一切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是无法想象的。
A.登堂入室B.谆谆教诲C.良莠不齐D.空前绝后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据权威部门的调查显示,全国各大中城市楼市成交量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调控措施让不少人对购房持观望态度。
B.他前几年南下创业,开了一家有20多名具有大学学历员工的美术设计公司,这些员工的平均年龄在30—35岁之间。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要查处部分地区加油站超价销售或变相涨价等价格违法。
D.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货币,这些举措可能会收到短期效果,但对未来未必有利。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其名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4
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单元测试1一、基础题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熅(yún)火弋(yì)射单(chán)于B.劾大不敬(hé)缪(m¡ào)贤乞骸(hái)骨C.衣褐(yì)纺缴(zhuó)辟(pì)公府D.属文(zhǔ)天雨(yù)雪礼节甚倨(jù)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古今异义的一组是()①请指示王②廉颇宣言曰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④朝夕遣人候问武⑤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⑥武等实在⑦卧起操持⑧常从容淡静⑨衡下车⑩伺者因此觉知A.①②③⑤⑦ B.②⑥⑧⑨⑩C.①⑥⑦⑨⑩ D.②③④⑤⑦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以先国家而后私仇也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⑥宜皆降之⑦单于壮其节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⑨尽归汉使路充国等⑩毕礼而归之A.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⑨C. ④⑥⑦⑩D. ②⑦⑨⑩4.选出“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都不相同的一组:()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5.下列句子都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君幸于赵王③效死于前④皆为陛下所成就⑤举孝廉不行⑥以勇气闻于诸侯⑦为降虏于蛮夷⑧幸蒙大恩⑨终不能加胜于赵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⑦⑨C.②③④⑥⑧ D.③⑥⑦⑧⑨6.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子卿尚复谁为乎?B.信义安所见乎?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7.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请奏瑟②请奉盆缶③欲因此时降武④不如因而厚遇之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四第四单元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吊丧.(sāng)属.文(zhǔ)郓.城(jùn)连辟.公府(bì)B.更.嫁(gēng)汤镬.(hùo)摈.弃(bìn)乞骸.骨(hé)C.负荆.(jīng)渑.池(miǎn)避匿.(nì)檠.弓弩(qíng)D.刎颈.(jìng)陛.下(bì)节旄.(máo)礼节甚倨.(j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坦露心扉完璧归赵藕断丝连翻手为云,复手为雨B.坚明约束所向披糜苦心孤诣春宵一刻值千金C.屈节辱命困顿穷厄哀声叹气众口铄金,积毁销骨D.合契若神锐不可当婉言辞谢受之有愧,却之不恭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比……怎么样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佯为:装作C.苟信然,则天之高邈……信然:相信是这样D.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理:政治清明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C.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D.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B.得夜见.汉使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6.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公车特征拜.郎中B.未尝得题然后..为诗C.张胜许之,以货物..于大王乎..与常 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
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9—12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9.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贪,负其强负:依仗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只,不过C.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D.怀其璧,从径道亡亡:丢失10.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侍从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布衣:平民C.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列观:一般的宫殿D.固请,召有司案图有司:司法人员11.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C.大王必欲急.臣D.乃使其从者衣.褐12.下列各句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
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
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称,皆为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而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
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
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
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
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赞曰: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
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
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
(选自《汉书•袁盎晁错传》)13.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治:研究B.莫敢难,独窦婴争之难:非难C.公言善,吾亦恨之恨:怨恨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恐:担心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乃.赏成,献诸抚军B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C以.其辩得幸太子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干。
B.晁错极力主张借诸侯的罪过来削弱它们的土地,收取他们四边的郡城,只有这样才能尊崇天子的地位,国家才会安定。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晁错死后,邓公作为抗击吴楚叛军的将领,向景帝谈及他对诛杀晁错的看法,他认为处死晁错其实是替诸侯报了仇。
16.联系全文看,下列对司马迁和班固评述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认为吴楚发动叛乱之后,晁错并不急于匡救国家之难,却想着公报私仇。
B.班固认为晁错进行改革是为国家长远计,而没有看到改革给自身带来的危害。
C.司马迁认为晁错当权后变更国家原有的制度,不计个人得失,是难能可贵的。
D.班固认为晁错虽然没能终其天年,但其忠心可鉴,为后代人所同情。
17.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2)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苏武庙〔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18.有人说温庭筠的这首诗中寄寓了“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的感叹”,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赞颂爱国者的崇高精神”的,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三、语言综合运用19.默写。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
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2)武既至海上,,。
(《苏武传》)(3)以精铜铸成,,,,。
(《张衡传》)(4)长吉细瘦,,,。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李贺小传》)20.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选自刘开《问说》)21.模仿给出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四、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22.(1)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在“实话实说”节目中讲过一个小故事:他在国外某地如厕,发现一个小男孩在不停地拉水箱冲便,因拉不下水来而着急。
龙永图十分感慨地说,由此事可以看出,这样的小孩子已有了可贵的责任感。
又据悉,我国已经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也将责任感列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
(2)非典时期,西安市长安区有叔侄三人,从疫区回来,他们没有回家,而是自动将自己隔离在山坡上的旧窑洞里。
这件事被政府知道后,马上给他们送来食物和饮用水,他们三人也被评为陕西2003年最有责任感的人。
请以“责任感”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答案与解析研读1.C (A“郓”读yùn,B“镬”读huò,“骸”读hái,D“倨”读jù。
)2.D (A 复—覆,B 糜—靡,C 哀—唉。
)3.C (确实如此。
)4.C (A 孰—熟;B驩—欢;D 版—板。
)5.C (C 是使动用法,其他三项是名词用作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