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服用的最佳时间段(详细版)
四联用药时间方法详细表

四联用药时间方法详细表
四联用药是指同时使用四种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通常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或症状。
在使用四联用药时,正确的药物使用时间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四联用药的时间方法。
1. 早晨。
在早晨,通常是最适合服用第一剂药物的时间。
这是因为早晨是人体新陈代谢活跃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吸收药物的成分。
因此,建议在早晨空腹时服用第一剂药物,以便药物能够更快地被吸收,并发挥最佳的疗效。
2. 中午。
在中午,是服用第二剂药物的最佳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人体的代谢活动依然较为活跃,能够更好地吸收药物。
此外,中午也是人体活动的高峰期,服用药物后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3. 下午。
下午是服用第三剂药物的最佳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人体的代谢活动开始逐渐减弱,但仍然能够较好地吸收药物。
此外,下午也是人体疲劳的时候,服用药物可以更好地缓解疲劳带来的不适感。
4. 晚上。
晚上是最适合服用第四剂药物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人体的代谢活动开始减缓,但仍然能够吸收药物。
此外,晚上是人体休息的时候,服用药物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帮助身体恢复和修复。
总结。
在四联用药的时间方法中,早晨、中午、下午和晚上分别是最适合服用四剂药
物的时间段。
合理的药物使用时间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以上就是四联用药时间方法详细表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身体健康!。
常用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PPT课件

▪ 因为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等胃肠 道反应,故应餐后立即服药或餐中服药,一 般每日服药2~3次。
13
▪ 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主要包括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 降糖原理:食物中淀粉、糊精和双糖(如蔗 糖)的吸收需要小肠粘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 苷酶,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就是抑制这一类 酶,可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 血糖,
▪ 这类药物有:奥硝唑、甲硝唑、红霉素、环 丙沙星、替硝唑、磺胺类等。
3
▪ 4、饭后立即服用的抗生素 ▪ 服用时间:饭后 ▪ 某些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需要依赖食物的帮
助,因此必须与食物同服,如脂溶性药物在 高脂饮食后服用可增加吸收。 ▪ 这类药物有:伊曲康唑、头孢呋辛酯、酮康 唑、、呋喃妥因、特比萘芬等。
等。能增强胃肠道蠕动,对泛酸、嗳气和胃胀 等有较好的疗效。通常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这 样当进食时,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能恰好达到高 峰,从而充分发挥药物作用。
9
第三类: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主要有四大类。不同降 糖药物因作用机制不同而用法不同,且多与 进餐时间相关联。临床上经常遇到因降糖药 物用法不合理而影响疗效的情况。那么如何 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呢?
药物服用的最佳时间段(详细版)

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一、宜清晨空腹服用的药品1.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上午为人体生理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高潮。
如泼尼松(强地松);泼尼松龙(强地松龙);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氟美松)等,因为人体内的分泌高峰出现在早晨7-8时,此时服用可避免药品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抑制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抑制较轻,可减少不良反应。
2.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洛活喜);依那普里利(悦宁定);贝那普利(洛丁新);拉西地平(乐息平);洛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索他洛尔(施泰可);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等。
血压在早晨和下午各出现一次高峰,因此为有效控制血压,每日仅服1次的长效降压药宜在早晨7时左右,每日服用2次的宜在下午4时再补充一次。
3.抗抑郁药:抑郁症为晨重晚轻。
如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赛乐特);瑞泼西汀;氟伏沙明等。
抑郁的症状如忧郁、焦虑,猜疑等常表现晨重晚轻.4.驱虫药:如四氯乙烯;甲硝唑等,晨服可迅速进入肠道,并保持高浓度.5.盐类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晨服可迅速在肠道发挥作用,服后4~5小时致泻。
6.免役抑制剂:如青霉胺等.晨服可减少食物对其吸收。
7。
利尿药:如呋塞米,为避免夜间排尿次数过多。
8。
左甲状腺素:易受食物中钙铁等金属离子的影响,应在晨起空腹时服用全天的量。
二、宜餐前(餐前30—60分钟)服用的药品1.止泻药:如鞣酸蛋白;药用碳鞣酸蛋白等。
餐前服,可迅速通过胃进入小肠,遇碱性小肠液而分解出鞣酸,使蛋白凝固,起到收敛和止泻作用。
药用炭饭前服,胃内食物少,便于发挥吸附胃肠道有害物质及气体的作用.2.胃黏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或复方制剂(胃舒平);复方三硅酸镁(盖胃平);复方铝酸铋(胃必治)等,餐前吃可充分地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屏障3。
苦味药:如龙胆、大黄等,宜于饭前10分钟左右服,可增加食欲和胃液分泌。
4.促进胃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立(普瑞博思);莫沙必利等,宜于餐前吃,以利于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
药物正确的服用时间

服用药物的正确时一.早上服用的药品1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强的松龙,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
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的高峰是上午7时左右在血中达峰值 ,中午开始下降 ,午夜零时降至最低。
每晨7时1次给药 ,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最轻 ,副作用最小 ,可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而且长期用药者突然停药 ,也很少发生停药危象。
2降压药根据人体血压生理波动特点,人的血压一般于夜间睡眠中下降,晨起升高,为了控制清晨高血压,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通常主张晨起即服长效降压药如:纳催离(引达帕胺),波依定(非洛地平)等。
建议病人在家中自测血压,以确定合理的用药时间。
3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应晨服。
4利尿药物如速尿可避免晚间多次起床。
5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甲硝唑,以迅速进入肠道保持高浓度,与虫体直接接触增强疗效。
另外此类药物多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晨服使药物在肠道停留时间较少,减少人体毒害。
6盐类泻药如硫酸镁溶液口服后应多饮水使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 ,服后4~5h致泻。
二.晚上服用的药物1他汀类调血脂药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在午夜至清晨之间合成最旺盛,故对于调血脂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采用每日晚餐后服。
2抗哮喘药因哮喘多在夜间凌晨发作 ,故1日服用1次的抗哮喘药多在睡前半小时口服。
3催眠药起效快的如水合氯醛 ,需临睡时服用 ,起效慢的如苯二氮卓类的劳拉西泮 ,需睡前半小时服用。
4轻泻药治便秘的温和泻药如酚酞、液状石蜡等 ,服用后8~10h见效 ,均需在睡前半小时服用,次日早晨排便。
5 H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 , 在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时,除白天服药外,常于睡前服一次,这样可控制整夜的胃酸分泌。
6阿片类镇痛药吗啡,羟考酮,曲马多用于癌症病人的止痛,以夜晚临睡前服用为好 ,因为人的痛觉以上午最为迟钝,而午夜至凌晨最为敏感,这与脑中存在的内源性脑啡肽等止痛物质有关。
7其他类①抗结核药异烟肼晚间顿服较早晨顿服抗结核效果好,晚间服药后半衰期由早2-5h延长到晚上4h。
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

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服药时间药品示例说明空腹(清晨)1.驱虫药1.使药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2.盐类泻药如硫酸钠、硫酸镁等(服用后应多饮水) 2.使药迅速入肠发挥作用,服后4-5小时致泻3.青霉胺3.食物可减少其吸收睡前(一般指睡前15-30分钟)* 1.泻药如大黄、酚酞等1.服后8-12小时见效,入可在睡前服下,第二日上午排便2.催眠药(入睡快的,如水合氯醛,可在临睡时服,入睡较慢的,如巴比妥,服后半小时至一小时起作用,应提早服) 2.使适时入睡3.驱虫药使君子等,抗肿瘤药甲酰溶肉瘤素、甲氧芳介等饭前(食前30-60分钟)** 1.苦味药如龙胆、大黄等的制剂(宜于饭前10分钟左右服) 1.可增加食欲和胃液分泌2.收敛药如鞣酸蛋白2.使药较快通过胃入小肠,遇碱性肠液分解出鞣酸,起止泻作用3.胃壁保护药如氢氧化铝、三硅酸镁、次碳(硝)酸铋等3.使药充分作用于胃壁4.吸附药如药用炭4.胃内食物少,便于发挥吸附胃肠道有害物质及气体的作用5.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及其合成代用品,止吐药如吐来抗等,内服局麻药苯佐卡因等5.使药物保持有效浓度,发挥作用快6.利胆药如硫酸镁(小剂量)、胆盐等6.使药物通过胃时不致过分稀释7.肠道抗感染药如磺胺脒等(但黄连素因刺激性较强,宜饭后服)及驱虫药甲紫7.同上8.肠用丸剂8.使较快通过胃入肠,不为食物所阻9.人参制剂、鹿茸精等以及其他一些对胃无刺激的滋补性药物9.使吸收较快饭时1.消化药盐酸、胃蛋白酶、淀粉酶等(饭前片刻服亦可) 1.使及时发挥作用2.灰黄霉素2.油类食物有助于它的吸收饭后(食后15-30分钟) 大部分药物可在饭后服,特别是:1.刺激性药物如乙酰水杨酸、水杨酸钠、保泰松、吲哚美辛、盐酸奎宁、硫酸亚铁、金属卤化物(如碘化钾、氯化铵、溴化钠等)、呋喃丙胺、亚砷酸钾溶液、醋酸钾、强力霉素、黄连素等1.避免对胃产生刺激2.驱虫药雷丸(可在饭后2-3小时半空腹时服) 2.减少副作用,且通过胃较快3.维生素B2 3.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以利吸收注:本表仅代表一般情况,有时由于个体差异性、用药目的不同、剂型不同等等,服药的时间和方法也会改变。
药物服用时间的合理选择

药物服用时间的合理选择药物服用时间的合理选择需根据药物类型和患者的具体需求进行。
以下是几种常见药物的类型及其需求:消化系统药物:这类药物通常需要在餐前或餐后立即服用,以发挥最佳疗效。
例如,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等。
心血管系统药物:这类药物需要在血压和心率稳定时服用,一般在早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为佳。
例如,降压药、调脂药等。
神经系统药物:这类药物通常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为佳,以减少胃肠道不适。
例如,抗抑郁药、镇静剂等。
针对不同药物类型和需求,以下是一些服药时间的合理选择建议:饭前:宜在餐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消化系统药物,以充分发挥药效。
饭后:宜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心血管系统药物和神经系统药物,以减少胃肠道不适。
睡前:宜在睡前1小时服用催眠药,以帮助患者入睡。
还需要注意食物、水果、维生素类药物的摄入时间。
例如,服用维生素C时,宜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以避免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相互作用。
服药剂量和次数需要根据病情和药物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给药。
服药次数也需要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病情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例如,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剂量调整和服药次数安排,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合理用药的其他方面。
例如:不宜过量:药物的剂量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不要擅自增加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
不要随意停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患者不要随意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病情反弹。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应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物服用时间的合理选择对于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应该根据不同的药物类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并注意合理用药的其他方面,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各类药物服药时间汇总,为了安全必须熟记!

各类药物服药时间汇总,为了安全必须熟记!导语“药到底是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是人们经常要问的问题,但科学用药对时间的要求绝不仅于此。
选择合适的时间服用某种药物,有时不仅能提高疗效,还会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服药说明空腹:一般指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饭前:饭前15~60分钟服用;饭后:饭后15~30分钟服用;餐中:进餐少许后服药,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晨服:早上服(早餐前或早餐后);睡前:睡前15~30分钟服用。
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1、空腹可增加药物的吸收有些药物因为食物可显著减少其吸收,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比如卡托普利片,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因此宜在进餐前1小时服用。
吗替麦考酚酯片,食物对吸收的程度无影响,但食物使吗替麦考酚酯片的达峰浓度(Cmax)降低40%,因此需在空腹服用。
阿仑膦酸钠、左甲状腺素钠需在早餐前至少3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用药后至少30分钟方可进食,在服用前后30分钟内不宜饮用牛奶、奶制品和含较高钙的饮料,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以下这些药物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1)治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氯膦酸二钠、雷奈酸锶等;(2)增强免疫力的药:细菌溶解产物、匹多莫德等;(3)抗菌药物:罗红霉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等;(4)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5)降血压药:卡托普利、培哚普利;(6)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7)解毒药:青霉胺;(8)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胰激肽原酶;(9)抗乙肝病毒药:恩替卡韦;(10)影响脑血管药物:丁苯酞;(11)利胆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2)终止早孕药: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13)抗凝血药:舒洛地特;(14)甲状腺激素药:左甲状腺素钠;(15)辅助治疗药:角鲨烯。
2、空腹有利于发挥作用有的药物例空腹服用有利于发挥作用,如驱虫药在空腹服用时,肠道的药物浓度较高,有利于肠道药物与虫体的直接接触,增强疗效,因此建议清晨空腹或睡前服用。
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

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一、宜饭前服用的药:1、健胃滋补药:苦味药如龙胆、大黄等制剂,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
2、抗酸药:碳酸氢钠、胃舒平、次碳(硝)酸铋等,可中合胃酸,在胃中形成保护膜以避免刺激,利于溃疡面的愈合。
3、止泻、驱虫药:活性炭、驱蛔灵等,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保持较高浓度。
二、宜饭后服用的药:1.刺激性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硫酸亚铁、金属卤化物等,被食物稀释后可缓和其对胃粘膜的刺激。
2.助消化药:稀盐酸、胃蛋白酶、淀粉酶等,因可与食物拌和,发挥最大疗效。
三、其它药物的最佳时间:1.抗组织胺药:实验证明,服用同剂量,若早上7点服用,疗效可持续15~17小时,若晚上7点服用,只能持续6~8小时。
因此,患皮肤病需要服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织胺药者,早上服药效果最佳。
2.激素类药:患有慢性肾炎或类风湿病,需长期服用激素,清晨一次服药比“1日3次”分用的副作用要小得多,因为早上6~8点是肾上腺分泌激素的高峰期,而晚上10点则处于低潮。
3.止痛药:上午9点,人的痛觉最不敏感,而中午11~12点痛觉最敏感,这与脑组织中脑啡呔物质的浓度有关。
若患某种疾病需间断服用止痛药时,中午服用最佳。
4.降血压药:早晨是一天内血压的低值时间,服降压药剂量宜小,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晚饭后大约7点钟左右,由于激素分泌的变化,血压处在一日之中最高蜂,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尽量使自己的情绪稳定,避免血压骤升而发生脑血管意外。
以晚7点服降血压药疗效最佳。
5.止喘药:夜里12点到凌晨2点,是哮喘病人对引起支气管痉挛的乙酰胆碱及组织胺反应最敏感的时间,大多数病人也往往在凌晨时容易发病。
为预防和减轻哮喘病的发作,临睡前服稍大剂量的止喘药最佳。
什么时间服中药效果最好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
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药(如人参)、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消毒片);而驱虫药(如乌梅丸)和泻下药(如大承气汤),则空腹时服用较好;安神类中药应在睡前服用。
十二时辰服药最佳时间

十二时辰服药最佳时间清晨3:00~5:00【肺经,服用药物效果好】《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
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等。
早上5:00~7:00【大肠经,吃蔬果排便顺】《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早上7:00~9:00【胃经,一定要吃早餐】《辰时》血气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胃经」。
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早上9:00~11:00 【脾经,禁食辛辣刺激】《巳时》血气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补养,都要很小心。
中午11:00~下午1:00【心经,适度午睡佳】《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陈旺全提醒,很多人说中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下午1:00~3:00【小肠经,肠胃要休息】《未时》血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此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未时过后肠胃开始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否则易在体内累积。
下午3:00~5:00【膀胱经,多喝水利排泄】《申时》血气流注于膀胱,此为「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水,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
下午5:00~7:00【肾经,工作完毕多休息】《酉时》血气流注于肾经,称为「足少阴肾经」,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由于此时是工作完毕需稍事休息之时,因此不宜过劳。
一天吃药的最佳时间

一天吃药的最佳时间某些药物,除了确定是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用外,还需选择一天中最适宜的时间服用。
这样做不仅能提高疗效,还会降低药物的副作用,那么你知道一天吃药的最佳时间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一天吃药的最佳时间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一天吃药的最佳时间1 、凌晨4点:胰岛素、洋地黄等强心药人体对胰岛素最为敏感,此时即使给予低剂量,也可达到满意效果;而心衰病人对洋地黄等强心药物,在凌晨4点时最为敏感,这时药效比其他时间高10~20倍。
不过,若需要此时服药应适当减少剂量,以防中毒。
2、早晨7点:利尿药利尿剂在体内发挥药效,与肾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等因素密切相关,故择时服药尤为重要。
如双氢克尿噻,在早晨7点服药较其他时间服用的副作用要小,而速尿于上午10点服用,利尿效果最强。
3、上午9~11点:高血压药经研究表明,血压在上午9~11点为高峰值。
夜间入睡后则下降到一天的最低点。
故血压高患者一般只需白天用药。
且上午的用药量略大;若夜间继续服药,则血压减得更低。
易诱发脑血栓。
4 、中午12点:关节炎药骨关节炎患者通常晚上比白天更易感觉到疼痛。
美国德克萨斯州科技大学的研究报告说,若能正确服用布洛芬等消炎镇痛药,可以保证当人体感觉到最疼痛时,药物在血液中浓度最高。
由于这类药物通常要经过7~8个小时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因此,中午12点时服用效果最好。
5、下午3~4点:平喘药人体的生物钟会在夜晚自动减少激素分泌,从而缩小气管的宽度,因此,哮喘症状通常会在夜间加剧。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下午3~4点吸入类固醇,有助于预防次日凌晨3~4点哮喘发作。
”6 下午4点:感冒药下午4点是高烧及其他普通感冒症状的发作高峰,所以,也是服用感冒药物的最佳时间。
7 、晚上8点:抗贫血药葡萄酸铁、硫酸亚铁等补血剂,晚上8点服用最佳。
吸收率比早晨8点要高得多,且可延长疗效达3~4倍。
8 、晚上7~9点:降胆固醇药大部分用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在夜晚服用效果最好。
吃药最佳时间一览表

吃药最佳时间一览表“这药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是人们经常要问地问题,但科学用药对时间地要求绝不仅于此.选择合适地时间服用某种药物,有时不仅能提高疗效,还会降低药物地副作用.而英国《每日邮报》月日更刊出了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等几所世界著名大学地最新研究,对于某些疾病,比如关节炎、癌症和哮喘来说,要想药物起作用,服药时间很关键.哪怕是同一种药物、同一剂量,在一天中地不同时间服用,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到底什么才是药物地最佳服用时间呢?凌晨—点:糖尿病药、强心药凌晨点,人体对胰岛素最为敏感,此时即使给予低剂量,也可达到满意效果;而心衰病人对洋地黄等强心药物,在凌晨点最为敏感,这时药效比其他时间能高—倍.不过,若需此时服药应适当减少剂量,以防中毒.早晨点:利尿药利尿剂在体内发挥药效,与肾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等因素密切相关,故择时服药尤为重要.如双氢克尿噻,早晨点服药较其他时间服用地副作用要小,而速尿于上午点服用,利尿作用最强.上午—点:高血压药物经研究表明,血压在上午—点为高峰值,夜间入睡后则下降到一天中地最低点.故高血压患者一般只需白天用药,且上午用药量略大;若夜间继续用药,则血压下降得更低,易诱发脑血栓.中午点:关节炎药骨关节炎患者通常晚上比白天更易感觉到疼痛.美国得克萨斯州科技大学地研究报告说,若能正确服用布洛芬等消炎镇痛药,应可以保证当人体感觉最疼痛时,药物在血液中浓度最高.由于这类药物通常要经过—个小时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因此中午点时服用效果最好.下午—点:平喘药人体地生物钟会在夜晚自动减少激素分泌,从而缩小气管地宽度,因此哮喘症状通常会在夜间加剧.巴西圣保罗大学地研究人员说:“下午—点吸入类固醇,有助于次日凌晨—点预防哮喘发作.”下午点:感冒药.下午点是高烧及其他普通感冒症状地发作高峰,所以也是服用感冒药物地最佳时间.晚上点:抗贫血药葡萄糖酸铁、硫酸亚铁等补血剂,晚上点服用最佳,吸收率比早晨点要高得多,且可延长疗效达—倍.晚上—点:降胆固醇药大部分用于降低胆固醇地药物在夜晚服用效果最好.英国桑德兰大学研究表明,当患者把服药时间从晚上改为早上后,胆固醇含量会明显上升.晚上点:胃溃疡药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研究表明,胃酸水平在白天会变化,使溃疡症状在深夜和清早比较厉害,所以治疗溃疡地药物在晚间服用效果最好.午夜:抗癌药.免疫增强剂是癌症病人普遍使用地药物,但上午用时易出现发热、寒战和头痛等严重副作用;如改成晚上用药,则可避免,且疗效不减.另外,一旦您准备更改服药时间,一定要征求开具处方地医生地意见. 铁剂:贫血患者补充血剂,如果晚上点服用,比早上点服用在血中地浓度增加倍,疗效最好.. 钙剂:人体地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故临睡前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地吸收和利用.. 降血压药物:根据人体生物钟地节律,服降血压药日次,宜分别于早上时,下午时和晚上时服用,早晚两次地用药量比下午用量要适当少些.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致脑血栓形成.. 抗菌素及消炎类药物:抗菌素药物排泄较快,为了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浓度,每隔小时应服药次.消炎药物,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每天清晨和上午关节疼痛较重.如服消炎止痛等药物,可在早晨加大剂量服次,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地次服药.. 降糖药:糖尿病患者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甲糖宁()宜上午时口服,作用强而且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相同地效果.. 强心药:心脏病患者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药物,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服药,疗效倍增.. 抗哮喘药:氨茶碱宜在早上时左右服用,效果最佳.. 抗过敏药:赛庚啶于早上时左右服用,能使药效维持~小时,而晚上时服用,只能维持~小时.. 激素类药:人体对激素类药地反应也有时间节律.由于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分泌高峰在上午时左右,故在每天上午时一次性给药疗效最佳..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在早上时左右(餐后)服用疗效高而持久,若在下午时和晚上时服用,则效果较差.. 降胆固醇药:由于人体内地胆固醇和其它血脂地产生在晚上会增加,因此,病人宜在吃晚饭时服用降胆固醇地药物..催眠药、驱虫药、避孕药:一般宜在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抑制胃酸地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可以选择每晚睡前服用,因为胃酸地分泌有昼少夜多地规律.。
11类常见药物最佳服用时间

同一种药物、同样剂量,对同一个体、不同的给药时间,疗效和不良反应也大不相同,有时可能相差几倍、甚至是几十倍!西南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唐敏表示,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达到更好的疗效。
11类常用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1降糖药:餐前半小时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及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等,宜餐前半小时服用。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暂,应在餐前5-20分钟口服,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给药可能引起低血糖。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与吃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好,如在饭后或饭前过早服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甲双胍对胃肠道有些刺激,故宜在餐中或饭后服。
2降压药长效——早晨7~8点短效——早晨7~8点及下午2~4点一般来说,血压在清晨和下午时最高,晚间血压最低。
每日一次给药的长效降压药或缓控释制剂,以早晨7~8点服用为宜,如氨氯地平、氯沙坦、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短效降压药每日两次给药,早晨7~8点及下午2~4点服用为宜,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硝苯地平片等。
3他汀类调脂药:晚餐后服用调脂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宜晚上服用,因肝脏合成胆固醇峰期多在夜间,晚餐后服用有利于提高疗效。
4抗抑郁药:清晨服用抑郁、焦虑、猜疑等症状,常表现为晨重晚轻,适合清晨服用: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5非甾体抗炎药:餐后服用应该餐后服用,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除外)、对乙酰氨基酚、贝诺酯、吲哚美辛、尼美舒利、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
6骨质疏松症药物:早晨空腹口服双膦酸盐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宜早晨空腹服用,服药半小时内避免躺卧,以减少对食管的刺激。
因骨质疏松症患者常服的钙剂和维生素D,会干扰双膦酸盐发挥药效,必须间隔至少半小时后再服用。
7维生素类药、钙剂维生素及复合维生素等宜餐后服用,有利于吸收。
钙剂宜睡前服,因人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睡前服用可使钙得到更好的利用。
药物合理服用时间一览

药物合理服用时间一览这些药的合理服用时间你得知道2016-03-10 11:41来源:丁香园作者:药灬孩子字体大小-|+同一种药物,同一剂量,同一规格,同一批号,同一厂家,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用,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
这在医学上称为「时辰药理学」。
作为对临床给药起指导作用的一门学科,时辰药理学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好好学习,从而对于患者有关合理用药时间的询问,能真正进行专业的解答,最终可以达到最小剂量、最佳疗效、最小毒性,提高用药效果。
心血管系统药物1. 降压药人的血压在1 天24 小时中呈「两峰一谷」的状态波动,即9:00~11:00 时、16:00~18:00 时最高,从 18:00 时起开始缓慢下降,至次日凌晨 2:00~3:00 时最低。
故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白天,而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夜间。
轻度高血压患者切忌在晚上入睡前服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也只能服白天量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夜间为生理性低血压服药使血压降低,从而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脑血栓。
1 天服用 1 次的降压药(包括控缓释制剂)多在 7:00 时给药。
1 天服用2 次的降压药,以上午 7:00 时和下午 14:00 时两次服药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吻合。
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因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常在睡前给药。
2. 强心苷类药心力衰竭患者对洋地黄、地高辛和毛花甙C 等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 4∶00 时左右最高。
此时用药效果比其他时间给药增强 40 倍。
若按常规剂量使用极易中毒, 所以这个时间给予强心苷类药物一定要考虑药物的剂量和毒副反应。
地高辛于8:00~10:00 时服用,血峰浓度稍低,但生物利用度和效应最大;14:00~16:00 时服用,血峰浓度高而生物用度低,所以上午服用地高辛不但能增加疗效, 而且能减低其毒性作用。
3. 他汀类药该类药物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而阻碍肝内胆固醇的合成,同时还可增强肝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使血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
服药时间大全

服药时间大全服药说明:空腹:早晨餐前1小时;饭前:饭前15-60分钟服用;饭后:饭后15-30分钟服用;餐中:进餐少许后服药,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晨服:早上服(早餐前或早餐后);睡前:睡前15~30分钟服用。
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1、空腹可增加药物的吸收有些药物因为食物可显著减少其吸收,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比如卡托普利片,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因此宜在进餐前1小时服用。
吗替麦考酚酯片,食物对吸收的程度无影响,但食物使吗替麦考酚酯片的达峰浓度(Cmax)降低40%,因此需在空腹服用。
阿仑膦酸钠、左甲状腺素钠需在早餐前至少3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用药后至少30分钟方可进食,在服用前后30分钟内不宜饮用牛奶、奶制品和含较高钙的饮料,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以下这些药物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1)治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氯膦酸二钠、雷奈酸锶等(2)增强免疫力的药:细菌溶解产物、匹多莫德等(3)抗菌药物:罗红霉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等(4)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
(5)降血压药:卡托普利、培哚普利。
(6)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
(7)解毒药:青霉胺。
(8)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胰激肽原酶。
(9)抗乙肝病毒药:恩替卡韦。
(10)影响脑血管药物:丁苯酞。
(11)利胆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12)终止早孕药: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13)抗凝血药:舒洛地特。
(14)甲状腺激素药:左甲状腺素钠。
(15)辅助治疗药:角鲨烯。
2、空腹有利于发挥作用有的药物例空腹服用有利于发挥作用,如驱虫药在空腹服用时,肠道的药物浓度较高,有利于肠道药物与虫体的直接接触,增强疗效,因此建议清晨空腹或睡前服用。
盐类泻药如刺激性强的、高浓度的硫酸镁、蓖麻油等,早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迅速经过空胃而快速进入大肠,在大肠内保持较高浓度,强烈刺激肠壁而发挥致泻作用。
止泻药洛哌丁胺空腹服用可提高疗效。
(1)抗血吸虫药:吡喹酮。
常见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

常见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近年来,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专家们发现许多药物的疗效与用药时间密切相关。
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与昼夜节律波动现象有关。
因此,应根据疾病的昼夜波动规律,选择最佳服药时间,以达到最佳疗效。
1.铁剂:贫血患者晚上7时服用铁剂,血液中铁的浓度是早上7时服用时的4倍,疗效最好。
2.钙剂: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
故临睡前服用钙剂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3.降血压药物: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节律,降血压药,宜分别于早上7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三次服用,早晚两次的用药量比下午用量要适当少些。
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致脑血栓形成。
4.抗菌素及消炎类药物:抗菌素药物排泄较快,为了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浓度,每隔6小时应服药1次。
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每天清晨和上午关节疼痛较重,如服消炎止痛类药物,可在早晨加大剂量服1次,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的1次服药。
5.降糖药:糖尿病患者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
甲糖宁(D860)宜上午8时口服,作用强而且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6.强心药:心脏病患者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药物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服药,疗效倍增。
7.抗哮喘药:氨茶碱宜在早上7时左右服用,效果最佳。
8.抗过敏药:赛庚啶于早上7时左右服用,能使药效维持15~17小时,而晚上7时服用,只能维持6~8小时。
9.激素类药:人体对激素类药的反应也有时间节律。
由于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在上午7时左右,故在每天上午7时一次性给药疗效最佳。
10.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在早上7时左右(餐后)服用疗效高而持久,若在下午6时和晚上10时服用,则效果较差。
11.降胆固醇药:由于人体内的胆固醇和其他血脂的产生在晚上会增加,因此,病人宜在吃晚饭时服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12.催眠药、驱虫药、避孕药:一般宜在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
药物与服药时间总结

药物与服药时间总结一般来说,对于口服的药物是有晨起空腹服用、饭前服用、饭中服用、饭后服用、睡前服用之分的,其药物服用时间的不同主要是考虑更好的发挥药效或是避免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宜“饭前”服用的八类口服药物多数情况下,宜饭前服用的药物,多指是适宜于在吃饭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左右的样子服用的药物。
1、胃黏膜保护药分析:餐前口服可使药物有效的附着于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
在进餐前就更好的保护好胃黏膜。
如:硫糖铝、米索前列醇、枸橼酸铋钾、复方三硅酸镁等。
2、胃肠解痉类药物分析:主要是餐前服用可保持机体的血药浓度,使药物快速发挥治疗效果。
如:止吐药(甲氧氯普胺)、抗酸药(碳酸氢钠)、阿托品及其代用品等。
3、胃动力药分析:主要是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其在餐前服用可增强胃动力,有利于胃部蠕动和促进食物的排出。
如:潘立酮、西沙比利、莫沙必利等。
4、部分抗菌类药物分析:主要是餐前服用可加快药物的吸收,利于病情。
如: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克洛、阿奇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等。
5、利胆类药物分析:主要是在餐前服用可使其不被胃酸过多分解,能更好的发挥药效。
如:小剂量硫酸镁、胆盐等。
6、止泻类药物分析:在餐前服用可使药物快速进入胃肠。
经小肠吸收分解,使蛋白快速凝固,从而起到收敛和止泻的效果。
如:药用炭、鞣酸蛋白等。
7、降糖类药物中的格列吡嗪类分析:在早餐前小剂量口服可快速提高治疗效果,其血液高峰时间要短于餐中服用。
如:格列吡嗪等。
8、滋补类药物分析:这类药物宜餐前服用也主要是可加快药效的吸收。
如:人参、鹿茸等。
二、宜“饭中”服用的五类口服药物一般来说,宜饭中服用的药物是指宜在刚吃几口饭时或是用餐整个过程的某一个时候一同服下的药物。
主要有以下几类药物:1.降糖药中的双胍类和阿卡波糖类药物分析:主要是一方面因为其有效需与食物一起嚼服,另一方面是其在用餐同时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二甲双胍等。
2.部分抗真菌类药物分析:主要是在餐中服用是由于其较难溶于水,其与脂肪类食物同时食用后。
口服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和方法

口服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和方法合理用药在时间上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饭前,空腹,饭后等,这主要是由发挥这些药物特定药理作用和所致疾病的性质来决定。
药物服用时间一般为每天3次,轻症可与3餐挂钩,重症必须8h 1次。
体内消除慢的药物可每天1~2次,少数药每天1次,体内消除快的药物最好选用缓释制剂。
服用时间分为:饭前服(30~60min)、饭中服(饭前片刻亦可)、饭后服(15~30min)、晨服(空腹)、睡前服(15—30min)。
1、空腹服药主要由于两种情况:一是充分发挥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局部作用,如泻药硫酸镁,通过局部作用引起肠蠕动增强而加速排便,且作用发生快。
又如恶心性祛痰药氯化铵,碘化钾等盐类药物,口服后刺激胃粘膜,可引起轻度恶心,反射地促进呼吸道分泌增加,因此空腹服药效果好。
再如驱虫药,空腹服药有利于药物与虫体的接触,充分发挥药效。
另一种情况时空腹服药可以避免胃的充盈度和食物对某些吸收的干扰,例如异烟肼,利福平,四环素类应空腹服好。
2、半空腹服驱虫药如丙氧咪唑,左旋咪唑等可在两餐之间服用,便于药物迅速进入肠道,以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而发挥作用,又不致刺激胃肠引起恶心呕吐,甚至因肠道吸收快而致中毒。
消化药宜饭时服,如胃酸片、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在饭前片刻服能及时发挥作用。
3、饭后服药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铁剂、呋喃类药物、水杨酸盐类、氯喹等,饭后服可减轻其对粘膜的刺激性。
另一是饭后服药可减慢胃排空速度,是药物缓慢而均匀地到达肠道吸收部位,以利某些药物的吸收。
如空腹服用维生素B2,胃排空速率快,大量的维生素B2,出现在小肠吸收部位,可能由于吸收的限制,仅部分维生素B2 被吸收。
其它如鱼肝油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宜于饭后服用。
4、睡前服药例如应用催眠药(巴比妥类、水合氯醛、导眠能)或抗焦虑药(利眠宁、安定)治疗失眠时,须于睡前15~30分钟给药,以便保持夜间睡眠。
又如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多见于夜间,为此可预防发作的平喘药如麻黄素、氨茶碱,常于睡前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得最佳服用时间
一、宜清晨空腹服用得药品
1、肾上腺素皮质激素: 上午为人体生理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得高潮。
如泼尼松(强地松);泼尼松龙(强地松龙);倍她米松;地塞米松(氟美松)等,因为人体内得分泌高峰出现在早晨7-8时, 此时服用可避免药品对激素分泌得反射抑制作用,对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皮质得抑制较轻,可减少不良反应。
2、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洛活喜);依那普里利(悦宁定);贝那普利(洛丁新);拉西地平(乐息平);洛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索她洛尔(施泰可);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等。
血压在早晨与下午各出现一次高峰,因此为有效控制血压,每日仅服1次得长效降压药宜在早晨7时左右,每日服用2次得宜在下午4时再补充一次。
3、抗抑郁药:抑郁症为晨重晚轻。
如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赛乐特);瑞泼西汀;氟伏沙明等。
抑郁得症状如忧郁、焦虑,猜疑等常表现晨重晚轻。
4、驱虫药:如四氯乙烯;甲硝唑等,晨服可迅速进入肠道,并保持高浓度。
5、盐类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晨服可迅速在肠道发挥作用,服后4~5小时致泻。
6、免役抑制剂:如青霉胺等。
晨服可减少食物对其吸收。
7、利尿药:如呋塞米,为避免夜间排尿次数过多。
8、左甲状腺素:易受食物中钙铁等金属离子得影响,应在晨起空腹时服用全天得量。
二、宜餐前(餐前30-60分钟)服用得药品
1、止泻药:如鞣酸蛋白;药用碳鞣酸蛋白等。
餐前服,可迅速通过胃进入小肠,遇碱性小肠液而分解出鞣酸,使蛋白凝固,起到收敛与止泻作用。
药用炭饭前服,胃内食物少,便于发挥吸附胃肠道有害物质及气体得作用。
2、胃黏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或复方制剂(胃舒平);复方三硅酸镁(盖胃平);复方铝酸铋(胃必治)等,餐前吃可充分地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屏障
3、苦味药:如龙胆、大黄等,宜于饭前10分钟左右服,可增加食欲与胃液分泌。
4、促进胃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立(普瑞博思);莫沙必利等,宜于餐前吃,以利于促进胃蠕动与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
5、降血糖药:如甲磺丁脲(甲糖宁),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瑞怡宁,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等,小剂量在餐前服用疗效高,血浆达峰浓度时间比餐中服用短。
6、滋补药:如人参,鹿茸等与其她一些对胃无刺激性得滋补药等,于餐前服用吸收快。
7、抗生素:为了快速显效与减少干扰;如头孢拉定(泛捷复,克必立);头孢克洛(希刻劳);氨苄西林(安比林);阿莫西林(阿莫仙);阿奇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与食物同用可延迟吸收。
8、肠用丸剂类。
能较快通过胃入肠,不为食物所阻。
9、利胆药:如小剂量硫酸镁,胆盐;胆道抗感染药(如磺胺脒);驱虫药(如甲紫)等,使药品通过胃时不至过分稀释
10、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及其合成代用品;止吐药(如吐来抗);内服局麻药(如笨佐卡因)抗酸药碳酸氢纳,能使药品有效浓度高,发挥作用快。
11、活菌制剂:如双歧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因活菌不耐酸,宜餐前30分钟服用,以避免就餐时刺激胃酸得分泌使酸性增加而灭活菌体,也不宜与抗菌药物同服。
三、宜餐时服用得药品
1、助消化药:如乳酶生;酵母;胰酶;淀粉酶等,宜在餐中吃,既与食物在一起以发挥酶得助消化作用,又避免被胃液中得酸破坏。
2、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华止)餐后0、5-1h或餐中服用;阿卡波糖(拜糖平)就餐时随第一、二口食物给药;伏格波糖(倍欣);格列美脲(阿迈瑞)等,宜餐中服,以减少对胃肠道得刺激。
3、抗真菌:药如灰黄素等,灰黄霉素难溶于水,与脂肪餐同服后,可促进胆汁分泌,促使微粒型粉末溶解,便于吸收,可提高血浆浓度近2倍。
4、非甾体抗炎药:如舒林酸(奇诺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依索昔康;氯诺昔康;美洛昔康(莫比可);奥沙普嗪(诺松)等。
舒林酸(奇诺力)与食物同服,可使镇痛得作用更持久。
吡罗昔康、依索昔康、氯诺昔康、美洛昔康、奥沙普嗪、与饭同服,可减少胃黏膜出血。
5、治疗胆结石与胆囊炎药:如熊去氧胆酸(护肝素)等,于早、晚进餐时服用,可减少胆汁胆固醇得分泌,有利于结石中胆固醇得溶解。
四、宜餐后(餐后15-30分钟)服用得药品
大部分药品可在饭后服,特别就是:
1、刺激性药品: 包括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布落芬(芬必得);盐酸奎宁;硫酸亚铁;金属氯化物(如碘化钾;氯化铵、溴化钠等);呋喃丙胺;亚砷酸钾溶液;醋酸钠;多西环素;黄连素等,避免对胃产生刺激。
2.维生素:如核黄素(维生素B2)等,以利于吸收。
3.其她:如呋喃妥因、普奈洛尔、苯妥英钠、螺内酯、氢氯噻嗪等,以利于吸收。
五、宜睡前服用得药品
1、催眠药:各种催眠药得起效时间有快、慢之分,水合氯醛、咪达唑仑(速眠安)、司可巴比妥(速可眠)、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异戊巴比妥(阿米妥)、地西泮(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苯巴比妥(鲁米那)、分别约在服后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45分钟、或60分钟起效,失眠者可择时选用,服后安然入睡。
2、平喘药:如沙丁胺醇;氨茶碱;二羟丙茶碱等,哮喘多在凌晨发生,睡前服用沙丁胺醇、氨茶碱、二羟丙茶碱止喘效果更好。
3、降血脂药:如洛伐她汀;辛伐她汀;普伐她汀;氟伐她汀等,提倡睡前服用,因肝脏合成脂肪得峰期多在夜间,睡前服用有助于提高疗效。
4、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特非那定;赛庚啶;酮替芬等,服后易出现嗜睡、困乏与注意力不集中,睡前服用较安全且有助于睡眠。
5、缓泻药:如酚酞(果导);比沙可啶(缓泻作用迟缓);液状石蜡等,服后约12小时排便,于次日晨起泻下。
六、不要嚼碎服用得药品
1、胃舒平、氢氧化铝、硫糖铝、胶体次枸橼酸铋片等,嚼碎后进入胃中很快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轻胃内容物对胃壁溃疡得刺激
2、酵母等,因其含有黏性物质较多,不嚼碎在胃内形成黏性团块,会影响药品得作用。
3、硝苯地平、硝酸甘油片等,在心绞痛发作时,嚼碎后可使药物迅速起效而发挥作用以迅速缓解症状。
4、咀嚼片:如铝镁加咀嚼片等,咀嚼片更需要咀嚼细碎后而发挥作用。
5、肠溶片等,因许多药物在胃液得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分解失效或对胃黏膜有刺激性;还有得药只在小肠中能吸收,如把肠溶片嚼碎,就失去了剂型对药物得保护意义
6、缓释片(胶囊)等,缓释片就是在普通药片外层包有一层半透膜,胃液可通过半透膜进入片内溶解部分药物,形成一定得渗透压,使药物溶液通过膜上得微孔在一定时间内非恒速地缓慢释放,若嚼碎服用,则破坏了半透膜,不能起到缓慢释放得作用。
7、控释片(胶囊)等,控释剂型就是药物用优质得药用辅料制成得缓慢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得药物剂型,若嚼碎后将起不到恒速与减少用药次数得效果。
七、不宜用热水服用得药品
1、助消化药:如胃酶合剂、胰蛋白酶、淀粉酶、多酶片、乳酶生、酵母片、双歧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此类药物多就是酶、活性蛋白质或益生细菌,受热后即凝固变性而失去作用,达不到助消化得目得
维生素类药:如维生素C 、维生素B
1维生素B
2
因部分维生素类药性质不稳定,
受热后易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
2、止咳糖浆类等,此类糖浆为复方制剂,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粘稠度,不能在呼吸道形成一种保护“薄膜”而影响疗效。
八、宜多喝水得药
1、平喘药:茶碱或茶碱控释片、安茶碱、二羟基茶碱等,由于其可提高肾血流量,具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易致脱水;同时哮喘者又往往伴有血容量较低。
因此宜多喝开水以适量补充体液。
2、利胆药:如苯丙醇(利胆醇)、曲匹布通(舒胆通)、羟甲香豆素(胆通)、去氢胆酸与熊去氧胆酸等。
利胆药能促进胆汁分泌与排出,机械得冲洗胆道,有助于胆道内得泥沙样结石与少量结石排出,但有些利胆药可引起胆汁得过度分泌与腹泻,因此应尽量多喝水,以免腹泻与脱水。
3、抗尿结石药:排石汤、排石冲剂、消石素等,多喝水可冲洗尿道,稀释尿液并降低尿中盐类得浓度,减少尿盐沉淀得机会。
4、双磷酸盐:阿仑瞵酸钠、帕曲膦酸钠、氯曲膦酸钠等。
双磷酸盐在治疗高钙血症时,可致电解质紊乱与水丢失,故应注意补充体液,使每日尿量达2000ml以上。
5、抗痛风药:如磺吡酮(痛风利仙)、丙磺舒(羧苯磺胺)、别嘌醇等。
应用排尿酸药治疗痛风时应多饮水,使每日尿量达2000ml 以上,同时碱化尿液,使pH保持在6以上,以防止尿酸在排出过程中在泌尿道形成结石。
6、电解质:口服补液盐(ORS)等,多喝水(至少1000)可补充钠、钾离子及体液,调节体内水及电解质平衡,防止急性腹泻或大量水分丢失所致得体内脱水。
7、抗感染药物:如磺胺类药,(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酶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
因磺胺类药主要经肾排泄,易形成结晶使尿路刺激与阻塞。
若大量饮水,碱化尿液,可使结晶溶解而排出;此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得毒性大,浓度越高对肾小管得损害越大,故宜多喝水以稀释并加速药物排泄。
九、不宜与乳制品或食物同服得药物
抗感染药: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拉定、头孢克洛、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抗感染药若与牛乳或奶酪合用,会降低血浆药物浓度,其比白开水送服得浓度至少要低50%。
十、摄入蛋白质得量与种类可能影响其药效学得药物
异烟肼、华法林、左线多巴、糖皮质激素
十一、饮用葡萄柚汁得饮料可能升高其生物利用度得药物
特非那定、她汀类、非洛地平、口服环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