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和免疫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知道常见的传染病及分类3、正确区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4、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计划免疫的意义重、难点分析重点:1、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流感、艾滋病)2、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3、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难点:1、正确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2、明确抗原和抗体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学案情景导入:听老师回忆2020年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讲述新冠疫情,设疑导课:这次疫情有什么引起的?人们为什么如此恐慌?为什么同一种病,不同的人反应不同?导出课题传染病与免疫贴近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基础梳理环节1:传染病1.对照传染病的思维导图,结合课本内容,快速梳理基础知识。
并将答案填写在学案的思维导图框架中2.辨析传染病和非传染病3.结合新冠肺炎辨析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4.区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出示传染病思维导图,随后让学生核对答案,然后对重点知识或有问题的知识进行解析。
学生先自主回顾基础知识,通过寻找知识间的彼此联系将知识汇总成知识网络。
查漏补缺环节2:免疫1.识图辨析第一、二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特点2。
通过观看动画并动手模拟抗体产生并消灭抗原的过程来突破难点3.总结免疫的类型4.识图回忆免疫的三大功能―――辨析和异常分析5.归纳总结免疫的思维导图通过病例分析和识图辨析,提升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而不是停留在简单机械记忆上。
这为下一步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寻找知识间的彼此联系将知识汇总成知识网络。
查漏补缺难点突破1.学生上台连线辨析以下几种方法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种措施?2.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在白板上模拟抗体产生,并消灭抗原的过程。
提问:1、如何正确区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抗体是如何产生,并消灭抗原的?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进行归纳:1、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对象和常用做法2、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基础上去模拟抗体产生并消灭抗原的过程通过认知冲突和动手模拟让学生对易混点进行理清弄懂没从突破重难点归纳提升:了解人体通过免疫系统来抵抗病原体对人体的损害,从而树立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的健康意识。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免疫教案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传染病的特点的了解,列举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认识传染病病源体。
能力目标:1、让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2、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的讨论,增强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对预防传染病的个人计划和行动的探讨,激发科学探究的精神,正确勇敢对待疾病,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播放“预防非典听我说”的一段动画,渲染气氛,让学生放松,并逐渐进入学习状态。
并为后继学习作铺垫。
二、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认为人的一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同学们齐答:“健康”。
)那好,从今天开始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健康的生活”让我们大家都健康的生活。
给出本单元标题“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
教师接着讲解:在人们生活中,危害人们健康的其中一种病就是传染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给出本节标题。
)三、什么是传染病: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得过或者听说过的传染病有哪些?学生积极的回答,可能的答案有:手足口病、流感、甲型H1N1、流脑、麻诊、水痘、艾滋病、结膜炎(红眼病)肺结核、肝炎、蛔虫病、腮腺炎、狂犬病2、教师给出传染病的定义:外来的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提出问题:什么叫病源体?3、给出一组病源体的图片:结合杆菌,HIV立体模式图,蛔虫卵。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片是我们原来学过的哪些生物。
学生分别回答出:这些图片分别是:细菌,病毒,寄生虫。
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病源体的定义: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称为病原体。
4、如何区别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初中生物传染病及其免疫教案

初中生物传染病及其免疫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传染病,掌握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2. 了解人类的免疫系统,掌握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机制;
3. 能够分析不同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传染病以及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2. 人类的免疫系统及其防御机制;
3.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4. 分析不同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传播方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传染病的概念和传播途径,例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3. 简要介绍人类的免疫系统,包括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4. 分组讨论常见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传播方式,列举几种传染病并讨论其预防措施。
5. 学生自主学习一种传染病,包括其病原体、传播方式、症状、预防措施等,并做展示。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传染病的预防重要性和个人防护措施。
四、教学评价:
1. 考察学生对传染病和免疫系统的理解程度;
2.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展示进行评价;
3. 了解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五、教学反思: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解、讨论和实践操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传染病及免疫系统相关知识,培养其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
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传染病和免疫教案引言:当下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冠疫情使人们重新关注起传染病和免疫系统的重要性。
传染病是一种通过传播病原体而导致的疾病,它们可以通过接触、飞沫、污染的食物和水等方式传播。
人体的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抵抗病原体入侵。
为了正确理解和预防传染病,教师们可以采用一些教学方法和教案,帮助学生提高对传染病和免疫系统的认识。
一、了解传染病和病原体的基本概念传染病的传播机制和病原体的种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模型或者幻灯片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传播方式和知名的传染病案例。
比如,将蚊子与疟疾的传播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通过叮咬传播的特点。
对于不同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可以使用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注意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和区别。
二、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线,它可以识别和击败入侵的病原体。
教师可以从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入手,介绍免疫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比如,从皮肤和黏膜说起,它们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可以阻止外来的病原体侵入。
进一步介绍淋巴系统和白细胞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消灭病原体的机制。
三、免疫系统异常和传染病预防措施在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免疫系统异常和不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感染疾病,或者为什么有些人对某些传染病有免疫能力。
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加深对免疫系统异常的理解。
在阐述不同传染病预防措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或个人展示。
例如,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学生可以了解咳嗽和打喷嚏时的避免传播方法;对于食源性传染病,学生可以学习食品安全和正确烹饪方式。
通过这样的实践性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还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研究和角色扮演以传染病案例为基础的案例研究和角色扮演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真实的传染病案例,让学生分组研究病例背景、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并进行小组讨论。
初中初二生物下册《传染病和免疫》教案、教学设计

4.情感教育,渗透课堂:
-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社会责任感。
5.评价反馈,促进成长: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情感教育:强调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4.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必做作业:
-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巩固传染病和免疫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预防措施。
2.知识讲解:详细介绍传染病和免疫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等。
3.探究活动:设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防控问题。
4.实践操作:开展实验、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免疫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情感教育: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学生笔记: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2.传染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病例,分析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学生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传染病预防方法,增进课堂氛围。
3.人体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
-教师讲解:利用图示、动画等形式,生动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学生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免疫系统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4.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谢谢聆听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传染病的症状因病原体和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等。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 能障碍或死亡。
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病原学检查(如细菌培 养、病毒分离等)、血清学检查(如抗体检测等)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如PCR等)。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腮腺肿痛 等,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等。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 病,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等,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等。
06 实验操作与探究活动设计
实验:观察细菌培养过程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和记录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 长情况,了解细菌的生长条件和繁殖 方式,加深对细菌等微生物的认识。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 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
播。
症状
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腹胀、肝区疼痛等。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注意饮食卫生、避 免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
等。
其他常见传染病
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眼结 膜炎等,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等。
传染病分类
根据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呼吸 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 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等。
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病原体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 、病毒、寄生虫等。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 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体内。常见 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食 物传播、接触传播和虫媒传播等。
传染病和免疫 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教学设计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课题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型新授课标要求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情感目标:探讨传染病的危害,关注艾滋病等传染病。
重点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用身边的事例来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艾滋病宣传片,各种常见传染病材料,课件学生准备搜集非典型肺炎等传染病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调控设计意图组织教学生物小演讲引言:那年的一场“非典”闹得人心惶惶。
请你回想一下,“非典”与平时我们常见的疾病有什么不同?当时,人们对付“非典”主要采取了哪些有力施?第一节传染病极其预防一、常见的几种疾病中哪些是传染病?二、传染病分为三种类型: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常见的几种病原体结核杆菌、蛔虫卵、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演讲思考联系自己从小打疫苗的实际情况,分析哪些病是传染病。
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观察图片,利用病原体的不同,将传染病进行分类。
评价引言举出常见的疾病名称,试着让学生进行分类。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引入让学生通过病例分析,认识什么是传染病学生提出的问题:传染病是怎么得来的?传染病是怎么传染到别人身上的?怎样预防传染病?……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五、练习:请你说出“非典”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提出问题从流感、甲肝等具体事例,分析传染病的流行需要经过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和免疫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学习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
所以,本章教材对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的处理有别于传统的教科书,而将其列入健康生活的第一个方面。
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是历来概念多,名词多,而且比较抽象,特别是免疫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教材中作了如下处理:1、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材料,在建立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的建构概念。
2、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特别是免疫一节中有许多卡通图片,这些图片能形象生动的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免疫的功能,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
3、活动设计时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
4、注重情感教育。
如练习中与艾滋病人怎样相处的问题。
本教材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引起注意。
一是传染病。
二是艾滋病。
三是器官移植与免疫的关系。
传染病及其预防课题:传染病及其免疫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4、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教学重点:能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主要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
我们在预防传染病是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只要切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
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全切断一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时,要抓住三个环节中的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提问三、导入新课请你回想一下,自己从小到大都得过哪些病?(学生回答:流感、腮腺炎、风疹、水痘、蛔虫病、肺结核、结膜炎、贫血、龋齿、近视眼等)其中流感、腮腺炎、风疹、水痘、蛔虫病、肺结核、结膜炎是能够传染的,像大家常说的禽流感、非典、艾滋病也是能够传染的,像这些疾病都是传染病。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教案通用1篇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教案通用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教案通用1篇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教案 1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地方措施。
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1、 传染病的相关内容口决:突破本节课的难
传染病的危害大,点,用更有利于
学生掌握的方法
流行传染两点吓。
进行强化。预ຫໍສະໝຸດ 得当不可怕,综合重点双管下。
控 源 措 施 做“五
早”,
依据类型巧断径。
保护易感很重要,
强身健体打疫苗。
环节1:师友
检测
达标检
限时测试
2、 抗原和抗体的作用机理动画展示
乙肝疫苗
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
自己腿部的皮肤
结合典型例题中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巩固训练,以学友讲给师傅为主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师傅或其他师友。
通过变式练习, 拓宽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2.被称为人体“健康杀手”的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环节
1
师傅给学友进行讲解。突出三个方面:
找出题目的关键词:(考点词和方向词),答案及理由。
一组师友讲解后,其他师友可以进行补充和修改
针对重点知识, 进行
示范引领以学定教
典例解析
师友
讲解
。
环节
2:
师友
巩固
直ft会考:
1.(2016·威海)下列属于抗原的是()
①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
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
2、 抗原是病原体或异物,抗体是特殊的蛋白质抗体具有专一性、延时性、存留性、记忆性等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在知识、能力和方法上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惑?
通过复习巩固让学生对易混点进行理清弄懂
传染病和免疫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学习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
所以,本章教材对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的处理有别于传统的教科书,而将其列入健康生活的第一个方面。
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是历来概念多,名词多,而且比较抽象,特别是免疫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教材中作了如下处理:1、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材料,在建立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的建构概念。
2、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特别是免疫一节中有许多卡通图片,这些图片能形象生动的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免疫的功能,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
3、活动设计时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
4、注重情感教育。
如练习中与艾滋病人怎样相处的问题。
本教材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引起注意。
一是传染病。
二是艾滋病。
三是器官移植与免疫的关系。
传染病及其预防课题:传染病及其免疫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4、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教学重点:能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主要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
我们在预防传染病是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只要切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
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全切断一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时,要抓住三个环节中的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提问三、导入新课请你回想一下,自己从小到大都得过哪些病?(学生回答:流感、腮腺炎、风疹、水痘、蛔虫病、肺结核、结膜炎、贫血、龋齿、近视眼等)其中流感、腮腺炎、风疹、水痘、蛔虫病、肺结核、结膜炎是能够传染的,像大家常说的禽流感、非典、艾滋病也是能够传染的,像这些疾病都是传染病。
传染病与免疫教案(2024)

疫苗接种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2024/1/28
疫苗接种程序
根据疫苗种类和接种对象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接种程序,包括接种时间、接种剂 量、接种途径等。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在接种疫苗前,需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如适用人群、禁忌症等;在接种过程中 ,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接种安全;在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观察有 无异常反应。
由梅毒螺旋体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不洁性行为、注 意个人卫生、接种疫苗等。
2024/1/28
14
04
疫苗接种与免疫策略
2024/1/28
15
疫苗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2024/1/28
01
疫苗的种类
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 工程疫苗等。
02
疫苗的作用机制
通过模拟病原体进入人体,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 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等。
伤寒
由伤寒杆菌引起,通过食物或水 传播。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
生、不喝生水、接种疫苗等。
2024/1/28
13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及其免疫预防
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 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不洁性行为、不共 用注射器、接种疫苗等。
梅毒
淋病
由淋病奈瑟菌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不洁性行为、注 意个人卫生、及时治疗等。
针对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进行 检测,如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 (dsDNA)等。
免疫治疗监测
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患者体内免疫相关 指标的变化,以评估治疗效果及调整治疗方案。
2024/1/28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教案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传染病的定义、类型、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免疫的原理。
•培养学生自我保健和健康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免疫的种类和免疫的原理。
四、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传染病的定义: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如感冒、肺结核等。
–食物和水传播:通过食物或水中的病原体传播,如腹泻、霍乱等。
–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传播,如病毒性肝炎、性传播疾病等。
–昆虫媒介传播:通过昆虫叮咬传播,如蚊子传播的疟疾、登革热等。
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咳嗽打喷嚏时遮口遮鼻等。
•家庭卫生的重要性:保持家庭环境清洁、注意饮食安全、加强通风等。
•社区卫生的重要性: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参加健康教育等。
3. 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免疫的定义:指机体对病原体的特异性防御和抵抗能力。
•免疫的种类:–自然免疫:通过遗传获得的免疫能力,如皮肤、黏膜等的屏障作用。
–被动免疫:通过注射抗体获得的免疫能力,如破伤风抗毒素。
–主动免疫:通过机体自身产生抗体获得的免疫能力,如疫苗接种。
4. 免疫的作用及免疫的过程•免疫的作用:–防御作用:通过抗体和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阻止病原体入侵和繁殖。
–记忆作用:通过记忆细胞,使机体在再次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能迅速产生抗体。
•免疫的过程:–抗原识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出入侵的外来抗原。
–抗原呈递:免疫细胞将抗原呈递给淋巴器官中的免疫细胞。
–免疫应答: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中和抗原或标记抗原。
–免疫记忆:记忆细胞储存并记住抗原的特性,以便在再次遇到时能快速产生抗体。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传染病和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
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目标:1)举列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举列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导入:在上课的前几天,布置学生和家人共同填写教材中的表格,并在填写表格时注意思考下列问题:问题1、上述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病?哪些病不是传染病?并说明理由。
问题2、哪些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问题3、除了表格中已有的传染病之外,你还能写出传染病的名称?问题4、你能根据这些传染病发病的原因而将它们分为几种类型呢?[资料分析]:讨论下列的问题:问题5、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说一说为什么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问题6、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问题7、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和有关知识做出概括。
问题8、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怎样开展对传染病的预防?问题9、你能分别说出流感、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其应采取的措施吗?(三)小结:按照不同的标准,传染病可以分为哪几类?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那几个?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有哪些?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问题1、(复习)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和。
思考:是不是只要病原体入侵人后,人就会患病?为什么?提问:1)你知道器官移植吗?2)当一个人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如果不能这样做,原因是什么?活动:阅读P75-76资料分析,思考P76讨论1-3,3分钟后回答。
活动:快速阅读P77内容,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回答。
问题2、人体的有几道防线,各指什么?各有什么作用?问题:为什么吃饭时口腔内壁不慎被咬破,但这种伤口一般不会感染发炎,这是为什么?问题3、什么叫抗体?是怎样产生的?问题4、什么叫抗原?举例说明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传染病和免疫》教学设计

专题复习:《传染病和免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防疫材料的分析,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认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2.通过分析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说出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及其作用,明确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3.讨论病原体与人类的关系,关注新冠肺炎等社会热点,发展多角度辩证分析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4.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体会国家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
5.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网络,提高学生归纳、整理、迁移的能力,深化重要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PBL教学法、观察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视频、希沃课件
过的疫苗,比如近期接种的疫苗。
疫的意义,体会国家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
【课堂小结】素养达成分析病原体与人类的关系,比如新冠病毒虽
然对人类有害,但它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繁
衍才不断变异,与人类作斗争。
我们只有真
正的认识新冠病毒,认识病原体,了解它的
结构、繁殖方式、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进
行防治。
懂得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病原体与
人类的关系。
发展多角度
辩证分析问
题能力和批
判性思维,
形成健康生
活的态度习
惯和社会责
任感。
形成
进化与适应
观。
【作业设计】根据两则资料尝试编制试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教案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物年级:八年级学科内容:传染病和免疫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传染病、它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使学生熟悉主要的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等信息。
3.使学生了解本课所涉及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正确预防传染病。
三、教学重点难点1.传染病的定义、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
2.表格的制作及使用。
四、教学方法1.板书法2.课件授课法3.问答法4.小组讨论法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向学生描述一件身边的事情:最近有一个孩子因为没有注意个人卫生,患上了传染病,导致整个班级爆发了疫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传染病:Q: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它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什么影响?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定义、种类、危害等。
第二步:学习主体1.传染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1)病因:通过投影或PPT,呈现学生感兴趣的传染病相关的病原体;(2)症状:通过小组讨论活动或图表演示,了解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和症状;(3)治疗:介绍各种传染病治疗的方法(如药物和手术);(4)预防:讨论清洁和卫生的重要性。
将生活中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整理为表格。
传染病名称|传染途径|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第三步:巩固检测1.通过综合性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预防传染病。
例如,张三的朋友小王返校时发烧、咳嗽,身上出现了红点等症状。
张三该如何预防自己感染呢?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布置课后作业:答题或写反思。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讲述了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在这个特殊时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所以教案借助了一些表格和图表,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所涉及的知识。
同时,以问答法、小组讨论等交互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
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触,减少传播风险。
就诊治疗
尽快安排疑似病例前往 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
疗。
追踪管理
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 行追踪管理,确保及时
采取防控措施。
06 家庭中如何预防传染病 传播
家庭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1 2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
定期清扫地面、擦拭家具和电器表面,确保室内 环境整洁卫生。
01
细菌性传染病
如霍乱、伤寒等。
03
寄生虫性传染病
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05
02
分类
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和宿主的不同,传染 病可分为以下几类
04
病毒性传染病
如流感、艾滋病等。
06
其他传染病
如立克次体病、螺旋体病等。
传染病流行环节
传染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 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 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
除病原体。
04 疫苗接种与预防策略
疫苗种类及作用机制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通过培养并杀死病原体,保留其免疫原性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
采用减毒方法处理病原体,使其毒性减弱 但仍保留免疫原性,接种后引发轻度感染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
基因工程疫苗
多肽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病原体抗原蛋白, 接种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
倡导勤洗手
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餐前、便后等关键时刻。
保持个人卫生
要求学生保持个人物品清洁,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加强锻炼与营养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均衡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
发现疑似病例处理流程
及时报告
传染病与免疫教案

《传染病与免疫》详案授课人——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生物组郭荣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2.学会如何预防传染病,并能掌握如何区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巩固复习人体的三道防线,以及他们的区别。
4.了解免疫的定义二.重难点:1.如何区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区分人体的免疫三道防线3.了解抗体的功能,并区分抗原3.联系生活实际,用免疫学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新闻内容:介绍在上海、安徽首次发现禽流感H7N9感染到人的情况,并对H7N9进行了初步的介绍!)从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至今,目前已经确诊了130例,死亡人数达到27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5亿美金,也就是接近400亿人民币!目前,关于H7N9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许多专家也束手无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回专家,利用我们已学的“传染病与免疫”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这次疫情!(二)传染病:首先,请大家看到学案上的资料,给大家3—5分钟时间,完成资料后的1—5题,尤其请大家注意第三题。
(学生做完后,1、2组讨论交流1、2题的答案,3、4组讨论交流3、4题的答案,剩下的4个组讨论交流第5题也是最难的一题的答案)(板书标题)学生:讨论完成学案的1-5题得出答案的小组请举手,那么谁来跟大家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见解?学生:由三个学生分别玩策划那个1-2,3-4,5题。
(如有错误由其他学生补充完成)教师补充:1.班上近视眼越来越多,所以它是传染病吗?2.传染病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只要缺一个便不能流行了!3. H7N9的患者是传染源吗?生:略(不是,传染源的定义是散播病原体的人或者是动物。
人并不是传染源,资料中已经告诉了我们,并未发现人传染人的例子)4.针对传染源与病原体的区别再做补充:病原体:能够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初中生物床染病和免疫教案范文

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以及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理解免疫的概念,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4.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
2. 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3. 免疫的概念,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免疫的概念和类型。
2. 难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 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传染病流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传染病对人类的影响,引出本课主题。
2. 讲授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
3. 分析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4. 讲解免疫的概念,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5.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免疫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设计一道关于传染病预防和免疫的实践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对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的正确性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答案的准确性、思路的清晰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课后实践报告:检查学生对传染病预防和免疫知识的实际应用,如家庭作业中设计的预防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大学传染与免疫教案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传染病和免疫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功能。
2. 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
3. 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传染病和免疫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功能。
2.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
3.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1. 传染病和免疫的相互作用。
2. 人体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和调节机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传染病?什么是免疫?2. 引导学生思考传染病和免疫的关系。
二、传染病的基本概念1. 介绍传染病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2. 讲解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概念。
三、传染病的流行环节1. 讲解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 分析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 讲解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
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预防措施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免疫的基本概念1. 介绍免疫的定义、类型和功能。
2. 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1. 讲解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 分析三道防线的功能和特点。
三、免疫的类型和功能1. 讲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类型和功能。
2. 分析免疫在人体中的作用。
四、传染病和免疫的相互作用1. 讲解传染病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2. 分析免疫在传染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五、总结与讨论1. 总结传染病和免疫的基本知识。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预防和治疗传染病。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论文。
2. 课堂提问:考察学生对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和免疫》教学设计
黑水县中学洛伍卓玛
课程要求
从课标中可读出以下主要内容:
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地方措施。
②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③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能力目标: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②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建立正确的传染病预防观。
②了解自己接种疫苗情况,体会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关心。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学习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
所以本章教材的学习是对后面学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做了一很好的只是铺垫,让学生真正做到健康的生活。
本章教材内容分析
1.本章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传染病及其预防免疫与计划免疫
2.重点: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②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3.难点: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②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材设计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⑴从生活引入
⑵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有助于形成概念。
⑶小组合作
⑷学生展示
⑸精讲点拨
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注重情感教育。
如:如何与艾滋病病人相处?
3.倡导探究性学习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分组教学法
2、生活实例相联系
3、插图教学
4、精讲点拨
六、学法指导
1、重视有目标任务的高效自主学习2快速阅读3合作交流
4分析归纳5比较学习6、背诵记忆
7、结合生物卡通图学习
七、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引入
(二)新知探究
1、学生阅读教材P68,观察图VIII-1思考问题:
①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传染病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什么是病原体?
③分析图VIII-1中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在了解传染病特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传染病在满足什么条件(即环节)下就可流行起来呢?
2 学生阅读课本P69资料分析和P70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完成P70的讨论题。
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③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如何预防?怎样与艾滋病
患者相处?
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
①、区分“病原体”与“传染源”
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既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如何预防传染病达到健康的目的呢?
3、学生阅读P71第二自然段,了解三种预防措施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观察图VIIII-3,说出这些措施分别属于哪一方面?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
师强调点拨:控制切断保护三个动词,通过6幅图片理解。
指出要根据针对对象来确定是哪一措施。
(三)教师小结:
病因:由病原体引起
传染源
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播途径
传染病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四)当堂达标:
学案P100达标测试题1、3、5、6、7、9
(五)作业布置:
互动训练P56第一题P58第九题及调查当地的传染病。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引入: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有大量的病原体,我们之所以能健康的生活是因为人体
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1、学生阅读P75资料分析1,观察图VIIII-4.5,思考①皮肤有什么功能?链球菌为什么消失?②第一道防线的组成与功能是什么?
学生交流展示。
师点拨巩固:①第一道防线的组成与功能
②烧伤病人皮肤易感染的原因。
2、学生分析资料2,观图VIIII-6-7,思考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溶菌酶”及吞噬细胞的作用。
联系生活:小狗受伤了,它不停地用舌头舔伤口,不久伤口愈合了,为什么?
在学生理解以上知识的基础上,总结:
第一、第二道防线的特点:①人人生来都有的②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从而引出非特异性免疫
我们人体具有了这两道防线,是不是就可以健康的生活呢?学生分析资料三,思考:
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的或出过水痘的人能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并带着此问题阅读P71最后一自然段并理解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展示:
师点拨: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抗体消灭对应的抗原,并且在消灭抗原后可存留在体内,从而解释上面的问题。
启发学生比较第三道防线与第一、第二道防线的不同,引出特异性免疫
任务二:免疫的功能
衔接:同学们听说过器官移植吗?(听说过)当一个人需要器官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意一个健康人的器官移植给病人呢?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好,带着这个问题阅读P78内容及图VIII--8并思考免疫的功能。
教师重点强调①免疫三个功能中的重点词语,如:自己和非己成分、破坏和排斥等。
②解释“器官移植”时免疫的弊端,及如何移植?移植的器官相当于什么?
学生简单了解“过敏反应”并认识免疫功能的双面性。
任务三:计划免疫
我们国家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施行了计划免疫,让我们一起了解计划免疫的在关知识吧。
学生阅读P79最后一框题,思考:①疫苗的研制及目的②计划免疫的概念及意义
学生交流展示第一道防线
(三)梳理总结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组成和功能)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免疫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计划免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