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3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 0 1 特征根: s1,2 n jn 1 2
Xc (s)
1 s
s2
n2 2ns n2
1 s
s2
s 2n 2ns n2
1
s 2n
s (s n )2 (n 1 2 )2
其阶跃输入下的暂态响应:
xc (t) 1
e nt
1 2
sin(n
1 2 t ) , arctan
WB (s)
X c (s) X r (s)
(1
1 K)s
1
1 Ts 1
式中:T 1 k , 称为时间常数。
3.2.2 单位阶跃响应函数:
X r (s) 1 s
11
Xc
(s)
Ts
1
s
,
xc (t)
L1[ 1 Ts 1
1] s
L1[ 1 s
s
1
1
]
1
t
eT
T
xc (t ) xss xtt
2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0
246
nt
8 10 12
⒊ 当 1时,特征方程有一对相等的负实根,称为临界阻尼
系统,系统的阶跃响应为非振荡过程。
➢当 1 时,
阶跃响应曲线为:
xc
(s)
1 s
s2
n2 2n s
n2
n2 s(s n )2
1 1 n s s n (s n )2
1 )( s
T1
1 T2
)
式中
T1
1 a
n (
1
2
1)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3第三节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3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3第三节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3
振荡环节的频率特性
K Kω n = 2 ⒋ 振荡环节的频率特性: G ( s ) = 2 2 T s + 2ζTs + 1 s + 2ζω n s + ω n 2
2
讨论 0 ≤ ζ ≤ 1时的情况。当K=1时,频率特性为:
G ( jω ) = 1 (1 − T 2ω 2 ) + j 2ζωT
1
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1 2T 1 T
1 10T
1 5T
2 T
5 T
10 T
Sunday, April 15, 2012
4
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
⒌ 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 微分环节有三种:纯微分、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传递函 数分别为: G( s) = s
G ( s ) = 1 + Ts G ( s ) = T 2 s 2 + 2ζTs + 1 频率特性分别为: G ( jω ) = jω
Sunday, April 15, 2012
12
二、开环系统的Bode图 系统的Bode图 系统的Bode
Sunday, April 15, 2012
13
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
三、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 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 定义:在右半S平面上既无极点也无零点,同时无纯滞后环节 的系统是最小相位系统,相应的传递函数称为最小相位传递函 数;反之,在右半S平面上具有极点或零点,或有纯滞后环节 的系统是非最小相位系统,相应的传递函数称为非最小相位传 递函数。 在幅频特性相同的一类系统中,最小相位系统的相位移最小, 并且最小相位系统的幅频特性的斜率和相频特性的角度之间具 有内在的关系。 对最小相位系统:ω=0时ϕ (ω)=−90°×积分环节个数 ; ω=∞时ϕ (ω)=−90°×(n-m) 。 不满足上述条件一定不是最小相位系统。 满足上述条件却不一定是最小相位系统。 14

自动控制原理 3

自动控制原理 3

cos( d t p ) 0
d tan( d t p ) tan n
d t p n
n = 1时出现第一次峰值
tp d n 1 2
当 ξ 一定时,tp 与 ωn 成反比; 当ωn一定时,tp 随 ξ 增大而增大。
3. 最大超调量
3.4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指标
xo(t)
Mp
1.0
%
0.5
0
td tr tp ts
t
一. 瞬态响应指标定义
上升时间tr:
对于欠阻尼系统,响应曲线从0到第一次达到稳态值所经 过时间。
对于过阻尼系统,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 所需时间。
延迟时间td:
响应曲线从0上升到稳态值50%所 需的时间。
n 1 1 s s n s n 2
xo (t ) 1 n te
nt
e
nt
(t 0)
1 e
临界阻尼二 阶系统单位 阶跃响应曲 线
nt
(1 nt )
xo(t) 1
0
t
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是稳态值为1的非周期上 升过程。
xi (t ) 1(t )
1 X i (s) s
单位阶跃响应为
x0 (t ) 1 e
1 t T
(t 0)
一阶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的特点
1) 一阶惯性系统总是稳定,无振动。 2) 经过时间T,曲线上升到0.632的高度,反过来,用实验 的方法测出响应曲线达到0.632的时间,即是惯性环节的时 间常数。 3) 经过时间3T~4T,响应曲线达稳定值的95%~98%,可 以认为其调整时间已经完成,故一般取调整时间(3~4)T 。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三章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三章课后答案

3-1设温度计需要在一分钟内指示出响应值的98%,并且假设温度计为一阶系统,求时间常数T 。

如果将温度计放在澡盆内,澡盆的温度以10C/min 的速度线性变化。

求温度计的误差。

解:c(t)=c(∞)98%t=4T=1 min r(t)=10te(t)=r(t)-c(t)c(t)=10(t-T+e )-t/T =10(T-e )-t/T =10T =2.5T=0.253-2电路系统如图所示,其中F C k R k R μ5.2,200,20110=Ω=Ω=。

设系统初始状态为零,试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8)()(1=t u t u c c 以及时的1t 值;解:R 1Cs+1R 1/R 0G (s )= u c (t)=K(1–e t T -)KTs +1=T=R 1C=0.5 K=R 1/R 0=10=10(1–e -2t )8=10(1–e -2t)0.8=1–e-2te -2t =0.2 t=0.8g(t)=e -t/T T Kt 1=0.8=4u c (t)=K(t-T+T e -t/T )=4R(s)=1s 2R(s)=1R(s)=1s 3T 2=K(s s+1/T+T s 2-1s 3-T 2)=1.2Ts 1s 3K +1U c (s)= -0.5t+0.25-0.25e -2t )12t 2u c (t)=10(3-3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4)(+=s s s G 试求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解:C(s)=s 2+5s+4R(s)4s(s+1)(s+4)C(s)=4R(s)=s1s+41+1/3s =4/3s +1-c(t)=1+ 4e 13-4t -t 3-e3-4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s s s G 试求该系统的上升时间r t 。

、峰值时间p t 、超调量%σ和调整时间s t 。

1s(s+1)G(s)=t p =d ωπ 3.140.866= =3.63t s = ζ3ωn=6t s = ζ4ωn =8解:C(s)=s 2+s+1R(s)12= 1ωn 2ωn ζ=1ζ=0.5=1ωn =0.866d ω= ωn 2 ζ1-=60o -1ζ=tg β21-ζt r =d ωπβ-= 3.14-3.14/30.866=2.42σ%=100%e -ζζπ1-2=16%e -1.83-6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t te et c 10602.12.01)(---+= ,试求:(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2)系统的阻尼比ζ和无阻尼自然震荡频率n ω;解:s+60+C(s)=0.21s 1.2s +10-s(s+60)(s+10)=600=s 2+70s+600C(s)R(s)600R(s)=s 12=600ωn2ωn ζ=70ζ=1.43=24.5ωn3-7设二阶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如果该系统为单位负反馈系统,试确定其开环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特性

lim c (t ) 0 lim c (t )
t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均具有负实部, 或其特征根全部位于s平面的左半部。
C(s) 1 例. 试判断系统 3 的稳定性。 2 R(s) s 4s 5s 2 解 : s 3 4s 2 5s 2 0
C (s) G1 ( s )G2 ( s ) (s) R ( s ) 1 G1 ( s )G2 ( s ) H ( s )
R(s) E(s) Y(s) N(s) G1(s) X1(s) X (s) 2 G2(s) H(s) C(s)
2. 扰动作用下的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令R ( s ) 0 C (s) N (s)
R(s) E(s)
G2 ( s ) 1 G1 ( s ) 2 G ( s ) H ( s )
-
N(s) X1(s) X (s) G1(s) 2 G2(s) H(s)
C(s)
f (s)
Y(s)
定义:C(s)/N(s)为被控信号对于扰动信号的闭环 传函,记为 f ( S )。
E (s) R(s) 1 G1 (s)G 2 (s)H(s) E (s) R(s) R(s) 1 G(s) G2 ( s ) H ( s ) N ( s ) 1 G1 ( s ) G 2 ( s ) H ( s )
n
n -1
... a1s a 0 0
(1)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ai(i=1,2,…,n)都不为零;
(2)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ai(i=1,2,…,n)具有相同的符号。
充分条件: 劳斯阵列第一列所有元素为正。
劳斯阵列 s n a n a n -2 a n -4 a n -6 ...... n -1 s a n -1 a n -3 a n -5 a n -7 ...... n -2 s b1 b 2 b 3 ....... s n -3 c1 c 2 ...... ...... ...... a n1a n2 a n a n3 a n1a n4 a n a n5 b1 b2 a n1 a n1 a n1a n6 a n a n7 b3 a n1 b1a n3 a n1b2 b1a n5 a n1b3 c1 c2 b1 b1

(自动控制原理)3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

(自动控制原理)3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
系统的稳定性要求。
06
结论
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总结
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
一阶系统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其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通过分析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得出其时间响应的 特性,包括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节时间和超调量等。
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动态性能是一阶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能力,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等。通过分析一阶系统的开环和闭 环频率特性,可以得出其动态性能的特性,如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等。
3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实验或理论分析来获取 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阶系统的分类
01
根据时间常数T的大小,一阶系统可以分为快系统和 慢系统。
02
时间常数T较小的一阶系统称为快系统,其动态响应 速度较快。
03
时间常数T较大的一阶系统称为慢系统,其动态响应 速度较慢。
03
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
时间响应的定义与计算
实例二: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模拟
总结词:时间常数
详细描述:与单位阶跃响应类似,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时间常数也是系统的重要参数,它决定 了系统衰减到零所需的时间。时间常数越小,系统衰减到零所需的时间越短。
实例三: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优化实例
总结词
PID控制器
详细描述
为了优化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可以采用PID控制器。PID控制器能够根据系统 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调整系统的参数,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超调量、调 节时间和稳态误差等。
详细描述:由于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具有快速跟踪 的特点,因此系统在稳态时不会产生静差,输出能够精 确地跟踪输入信号。
详细描述: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时间常数是系统 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系统达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时 间常数越小,系统达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越短。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arctan 9 3
1.25rad
则响应为 y(t) 1 2 e 3t 0.95e j1.25e (1 j)t 0.95e j1.25e (1 j)t 5
1 2 e 3t 0.95e t e j(t1.25) e j(t1.25) 5 1 2 e 3t 1.9e t cos(t 1.25)
平衡位置:力学系统中,当系统外的作 D
用力为零时,位移保持不变的位置。
此时位移对时间的各阶导数为零。 A点和D点是平衡位置, B点和C点不是平衡位置。
O
B
C
A
稳定的平衡位置:若在外力作用下,系统偏离了平衡位置,但 当外力去掉后,系统仍能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则称这一个平 衡位置是稳定的平衡位置。
所以A点是稳定的平衡位置,而D点不是稳定的平衡位置。
注意:输入信号为非单位阶跃信号时,依齐次性,响应 只是沿纵轴拉伸或压缩,基本形状不变。所以ts 、 tr、 tp 、 σ并不发生变化。
当t < ts时,称系统处于动态;当t > ts时,称系统处于稳态。
3.2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一阶系统(惯性环节)
G(s) 1 Ts 1
单位阶跃响应为
t
y(t) 1 e T
设零初始状态,y(0)=0 r (t)=1(t)时,y(t)的响应曲线为
y(t)
1.05 y(∞)
ym
y(∞)
0.95 y(∞)
tr tp
ts
ym:单位阶跃响应的最大偏离量。 y(∞):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值。并非期望值。 ts:调节时间。y(t)进入0.5*y(∞)或0.2* y(∞)构成的误差带 后不再超出的时间。 tr:上升时间。 y(t) 第一次达到 y(∞)的时间。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响应曲线如图3-2所示。图中
为输出的稳态值。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法
图 3-2 动态性能指标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法
动态性能指标通常有以下几种:
延迟时间td: 指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上升时间tr: 若阶跃响应不超过稳态值, 上升时间指响应曲线从 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 对于有振荡的系统, 上升时 间定义为响应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上升时间越 短, 响应速度越快。
可由下式确定: (3.8)
振荡次数N: 在0≤t≤ts内, 阶跃响应曲线穿越稳态值c(∞)次 一半称为振荡次数。
上述动态性能指标中, 常用的指标有tr、ts和σp。上升时间tr 价系统的响应速度; σp评价系统的运行平稳性或阻尼程度; ts是同
时反映响应速度和阻尼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应当指出, 除简单的一 、二阶系统外, 要精确给出这些指标的解析表达式是很困难的。
中可以看出, 随着阻尼比ζ的减小, 阶跃响应的振荡程度加剧。 ζ =0时是等幅振荡, ζ≥1时是无振荡的单调上升曲线, 其中临界阻尼 对应的过渡过程时间最短。 在欠阻尼的状态下, 当0.4<ζ<0.8时过
渡过程时间比临界阻尼时更短, 而且振荡也不严重。 因此在 控制工程中, 除了那些不允许产生超调和振荡的情况外, 通常都希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4. 脉冲函数 脉冲函数(见图3-1(d))的时域表达式为
(3.4)
式中,h称为脉冲宽度, 脉冲的面积为1。若对脉冲的宽度取趋于 零的极限, 则有
(3.5) 及
(3.6)
称此函数为理想脉冲函数, 又称δ函数(见图3-1(e))。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法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3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3

ω n =1/ LC
RC ζ= 2L
ω n2 = 1/LC
第三节 二阶系统性能分析
二、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2 ωn C(s)=Ф(s)R(s)= 2 ζ (S +2 ω n S+ω n2 )S
闭环特征方程: 闭环特征方程: S2+2 ωn S+ω n2= 0 ζ 闭环极点: 闭环极点: S1.2 = -ζ ωn ± ω n ζ
欠阻尼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总结): 欠阻尼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总结):
1)上升时间tr )上升时间
π −β π -β tr = = ωd ωn 1 − ξ 2
2)峰值时间tp )峰值时间 3)超调量σ% )超调量σ% 4)调节时间ts )调节时间
π π tp = = ωd ω n 1 − ξ 2
[
c(t)=1sin(ωd n sin(ω 1-ζ2 cos(ωdt2p+β) -ζ ωt+β) dtp+β)]
e
− ζω n t
sin(ωdc(tp) -ζ ωntp -1 1-ζ2ωne tg(ωdsin(ωdtp+β) dtp+β) tp+β)=tgβ = 1-ζ2 [-ζ = 即 dt ζ cos(ωdtp+β) π -ζ ωntp π cos(ωdtp+β)]=0 ωdtp = 0,π,2π…+ωde tp= ωd =ωn 1-ζ2
第三节 二阶系统性能分析
三、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 (一)、欠阻尼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 主要性能 指标有
1
c(t)
σ%
ess
性能指标 求取如下
0
tr t

自动控制原理(3)

自动控制原理(3)

# 3—3 一阶系统分析 四、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R(s)=1 C(s)=[1/(Ts+1)]*1 -1 Ct(t)=L [1/(Ts+1)] --t/T K(t)=(1/T)*e (t > 0) 响应初始斜率: 响应初始斜率: 1/T dk(t)/dt|t=0 --t/T 2 = --(1/T )*e 1/2T 2 = --1/T
# 3—3 一阶系统分析 3— 3、性能指标 、 1)暂态性能 ) 由于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没有超调量, 由于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没有超调量, 所以性能指标主要 是调节时间ts,它表征 系统过渡过程的快慢。由于t=3T时,输 系统过渡过程的快慢。由于 时 出响应可达稳定值的95%;t=4T时,输 出响应可达稳定值的 ; 时 出响应可达稳定值的98%,故一般取: 出响应可达稳定值的 ,故一般取: ts=3T(s)(对应误差带为 ) )(对应误差带为 ( )(对应误差带为5%) ts=4T(s)(对应误差带为 ) )(对应误差带为 ( )(对应误差带为2%) 显然,系统的时间常数T越小,调节 显然,系统的时间常数 越小, 越小 就越小,响应过程的快速性也好。 时间ts就越小,响应过程的快速性也好。
0 T 2T 3T 4T 3/2T
# 3—3 一阶系统分析 五、三种响应之间的关系 Ct(t) = ∫ = ∫ (1-e )dt (t > 0 ) 0 --t/T = t – T+Te
超调 量 0.9 0.5 0.1 tr 峰值 tp ts td
误差带
# 3—3 一阶系统分析 3—
由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即 为一阶系统,一些控制元、 为一阶系统,一些控制元、部件 及简单系统如R——C网络,发 网络, 及简单系统如 网络 电机,空气加热器, 电机,空气加热器,液面控制系 统等。 统等。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本方法是分析系统的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分析 方法,时域分析法直覌、物理概念清晰。
2
一、典型的输入信号
1、阶跃信号 数学表达式
r(t) A t 0
拉氏变换式
R(s) A s
当A=1时,称为单位阶跃信号!
r(t) 1
2.斜坡信号 数学表达式
r(t)
R(s) 1 s
At t 0 0 t0
3
典型的输入信号
y(tr ) 1
经整理得
tr
n
1
2
25
二阶系统分析
t tp
2、超调量 :
暂态过程中被控量的最大值超过稳态值的百分数。

%
y(t
P ) y y
100
%
峰值时间 t t p
在 t 时t p刻对 求y导t,令其等于零,经整理得
tp 1 2n
将其代入超调量公式得
% e 1 2 100%
r(t)
A 0t 0 t0 t
拉氏变换式 R(s) A
5
典型的输入信号
当A=1时, 称为单位理想脉冲信号
r(t) (t) R(s) 1
5、正弦信号 数学表达式
r(t) Asin t t 0
拉氏变换式
R(s)
A s2 2
6
二、时域性能指标
以单位阶跃信号输入时,系统输出的一些特征值来表示。
系统对输入信号微分(积分)的响应,就等于该输入 信号响应的微分(积分)。
例3-1(解释)
14
第三节 二阶系统分析 一、二阶系统
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 二、二阶系统典型的数学模型
先看例:位置跟踪系统
15
二阶系统分析 系统结构图: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3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3
实验 三
经典三阶系统旳稳定性 研究
一、试验目旳
1、 熟悉反馈控制系统旳构造和工作原理; 2、了解开环放大系数对系统稳定性旳影 响。
二、试验要求:
观察开环增益对三阶系统稳定性 旳影响。
三、试验仪器:
1.自控系统教学模拟机 XMN-2 1台; 2.TDS1000B-SC 系列数字存储示波 器1台; 3.万用表
由劳斯判据懂得,当:
11.9619.6 19.6k 0
19.6k 0
得到系统稳定范围:0 k 11.96
当:
11.96 19.6 19.6k 0
得到系统临界稳定时:
k 11.96
当:
11.96 19.6 19.6k 0
得到系统不稳定范围:k 11.96
将K=510/R代入(3-6)~(3-8)得: R>42.6KΩ 系统稳定 R=42.6KΩ 系统临界稳定 R<42.6KΩ 系统不稳定
G(S)H (S)
510 / R
S(0.1S 1)(0.51S 1)
系统旳特征方程为:
S 3 11.96S 2 19.6S 19.6K 0
用劳斯判据求出系统稳定、临界稳定、 不稳定时旳开环增益:
S3
1
19.6
S2
11.96
19.6K
11.96 19.6 19.6K
S1
11.96
S0
19.6K
四、试验原理和内容:
利用自控系统教学模拟机来模拟 给定三阶系统。
经典三阶系统原理方块图如下图 所示。
G(S )H (S )
K1K 2
T0S (T1S 1)(T2S 1)
K
S(T1S 1)(T2S 1)
给定三阶系统电模拟图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自动控制原理
17
调量越小, 响应的振荡 越弱,系统 的平稳性越 好,灵敏性?
越大,超
自动控制原理
18
3-3-2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一定时 ,瞬态分 量衰减速 度取 n e 决于 n 故 衰减系数

自动控制原理
19
3-3-2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2)等幅振荡型
h(t ) 0 1 e nt 1
c (s)
自动控制原理
12
3-3-1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开环传递函数
K G(s) s(Tm s 1)
c ( s) K ( s) r ( s ) Tm s 2 s K
R(S) C(S)
闭环传递函数
二阶系统微分方程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
2 n ( s) 2 2 s 2 n s n
自动控制原理
4
3-1 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动态性能指标
在阶跃函数作用下测定或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因为阶跃输入可以表征系统受到的最严峻的工作状态 (1)延迟时间
td
h ()
(2)上升时间
(3)峰值时间 (4)调节时间
tr
tp
0.9h() 0.5h() 0.1h()
td
ts
tr
ts
tp
5
误差带:±5%, ±2%
3-3-3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
(3)峰值时间 t p 的计算
dh(t ) n t e n p sin( d t p ) 0 dt t t p 1 2
则 sin( d t p ) 0
d t p 0, ,2 , d t p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3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3

KP值( 值)适中
经过少数几个减幅振荡后,逐渐趋于稳定,有一 定的静差。 静差——当系统稳定运行时,设定值和运行参数之 间的差值。
问:纯比例调节可以消除静差吗?
2、 I控制——积分控制
KI代表积分速度。当输入偏差是常数A时:
当偏差存在时,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长。 当偏差为零时,输出才停止变化而稳定在某一值上。 用积分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可以达到无余差。
室外温度补偿特性
根据室外温度变化,全年自动调节控制室内温度
3.3.2 软件控制器
1.直接数字控制器(DDC)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算法
3.可编程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 4.现场控制单元的软件结构
1.直接数字控制器(DDC)
1)DDC系统具有如下的特点:①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能分
3、 D控制——微分控制
加入微分控制的目的:防止出现超调现象。 微分控制方法:输出量与输入偏差对时间的微分成 正比。——根据被控参数变化的快慢进行调节,属 超前控制。
微分控制: TD为微分时间
TD值过大
系统反应过于灵敏,调节时间长,余差大,有时 甚至会出现大幅振荡。
TD值过小 微分作用不明显,超调量大。 TD值适中
②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普通的PID控制算式,对具有高频扰
动的生产过程,微分作用响应过于灵敏,容易引起控制过程振荡,
降低调节品质。尤其是计算机对每个控制回路输出时间是短暂的, 而驱动执行器动作又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输出较大,在短暂时间 内执行器达不到应有的相应开度,会使输出失真。为了克服这一 缺点,同时又要微分作用有效,可以在PID控制输出串入一阶惯
性环节,这就组成了不完全微分PID调节器。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例1. 系统特征方程式为
s 6 s 12 s 11 s 6 0
4 3 2
例2. 系统特征方程式为
s 3 s 2 s s 5s 6 0
5 4 3 2
特殊情况:
1) 劳斯行列表中某一行左边第一个数为零,其余 不为零或没有. 例: 例:
s 4 3s 3 s 2 3S 1 0
-
1/s
k/(s+5)(s+1)
例:系统特征方程式:
2 s 3 T s 2 10 s 100 0 s
4
按稳定要求确定T的临界值.
六.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3-3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一.误差及稳态误差的定义 系统的误差为 e(t)=被控量的希望值-被控量的实际值 常用的误差定义有两种
二.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线性定常系统微分方程为:
a0
d dt
n 1
n
n
c (t )
d a dt
1
n 1
c (t ) n 1
d a dt
2
n2 n2
c (t )
d a dt
3
n3 n3
c ( t ) ........
a

d dt
m m
c (t )
a
n
c (t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引言
一. 典型输入信号 1、阶跃函数
r(t)
r (t ) {
0 A
t0 t0
A
t
2、斜坡函数
r(t) {
r(t)
0 At
t0 t0
斜率=A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总结

一阶系统特点:
1. 响应曲线在[0,) 的时间区间中始终不会超过其稳态值,把这样的响
应称为非周期响应。无振荡 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是一条初始值为0,以指数规律上升到终值1的
曲线。 3. ※实验中求取时间常数的方法--输出响应为0.632时对应的时间。 4.一阶系统可以跟踪单位阶跃信号,因为无稳态误差。
Td
n
2 1 2
ln( 1 )
p
2 (ln 1 )2
p
ts
3.5
n
ts
4.4
n
2.2 1 2
N
, 0.02
1.75 1 2
N
, 0.05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4 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总结:
c(t) 1
1
1 2
ent
sin(dt ), t
0
c(t)
% e 1 2 100%
n s1j
j
j n 1 2
s1
0
s2
s1,2 j n (d) 0
0
j n 1 2
n
s2
s1,2 n j n 1 2
(e) 1 0
j
s1
s2
0
s1,2 n n 2 1 (c) 1
j
s1
s2
0
s1,2 n n 2 1
(f ) 1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来自s2 2n s n2 R C
2L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1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标准化二阶系统的结构图为:
R(s)
+﹣
n2
C(s)
s(s+2ξn)
n2

自动控制原理3

自动控制原理3
0 0
单位速度 输入
r(t) t
单位加速 度输入
r(t) 1 t 2 2
1 K
0
K 1
1. 稳态误差与输入、系统结构有关. 2. 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的方法:
a、增加开环放大系数K; b、提高系统的型号数;
扰动对稳态误差的影响
N(S)
R(S) + E(S) G1(S)
+ G2(S)
B(S)
+
H(S)
essn
1 G1(0)
总输出:C(S)=CR(S)+CN(S)
CR(S): 单独计算输出对参考输入的响应 C R (S ) M R (S )R (S ) 1 G G 1 ( 1 S (S )G )G 2 ( 2 S (S )H )(S )R (S )
CN(S):单独计算输出对干扰信号的响应 C N (S ) M N (S )N (S ) 1 G 1 (S G )G 2 (2 S () S )H (S )N (S )
充要条件 劳斯表的首列非零且不变号
劳斯表 s n
an an2 an4
s n1 a n1 a n3 a n5
s n 2 a 2 ,1 a 2 ,2 a 2 ,3
s n 3 a 3 ,1 a 3 ,2 a 3 ,3
其中
s0
a n ,1
ai,j
1 ai1,1
ai2,1 ai1,1
ai2,j1 ai1,j1
特征方程(拉氏变换)
a n s n a n 1 s n 1 a 1 s a 0 0
输出函数
ct
k
r
C iesit
ejt
A jco s jtB jsinjt
i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5 2s4 3s3 6s2 4s 8 0
辅助方程 2s4 6s2 8 0 的根为 s1,2 1, s3,4 2 j
原方程的根为
s1 2, s2,3 1, s4,5 2 j
劳斯判据的应用
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和根的大致分布 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参数取值范围
例1 系统如图所示,试确定参数范围
s ansn an1sn1 a1s a0 0
充要条件 劳斯表的首列非零且不变号
劳斯表 sn an an2 an4
sn1 an1 an3 an5 sn2 a2,1 a2,2 a2,3 sn3 a3,1 a3,2 a3,3
其中
s0 an,1
ai, j
1 ai1,1
ai2,1 ai1,1
存在共轭复根 存在符号相反的实根
要用全零行的上一行元素为系数组成辅助方程,对其求导,将所得方 程系数作为全零行的元素
例 s3 s2 16s 16 0
s3 1 16
s2 1
16 辅助方程 s 2 16
首列不变号,系统是临界稳定
稳定的系统:输出是有界的
si

为负实数
j
lim c (t) 有限值
t
si , j是特征方程的根(或根的实部)
稳定性问题演变为研究特征方程根的分布
判断稳定的基本方法
直接求根 劳斯判据 李亚普诺夫方法 相平面分析
劳斯判据
必要条件(特征根中无正根) 特征多项式系数全部同号且不为零
s3 1 1 s2 4 6 s1 2.5 s0 6
正根数目:两个
s3 4s2 s 6 s 1s 2s 3 0
例2 2s4 s3 3s2 5s 10 0
同号,无缺项,稳定? 由劳斯判据判定:
s4 2 3 10 s3 1 5 0 s2 7 10 s1 6.43 s0 10
s z 1
得到新变量的特征方程,对新方程应用劳斯判据。
即将稳定的判断边界由0平移到 11 0
例 检验特征方程式 s3 8s2 10s 2 0 是否
有根在右半平面,并确定有几个根在 s 1 的
右边。
绝对稳定性
相对稳定性
s3 8s2 10s 2 0 令sz1 z3 5z 2 3z 1 0
系统不稳定,且有两个正根
特殊情况 1
某行第一列元素为零,其余项不为零或不全为零。
用无穷小正数 取代零,继续计算。

s5 s4 5s3 5s2 2s 1 0
s5 1
52
s4 1
51
s3 0
1
s
2
5 1
0
1
s1
5 1 2 5 1
0
s0 1
首列变号,系统不稳定
特殊情况 2
任意一行所有元素为零,说明有下列情况出现:
随频率变化的方法。
稳态和动态
系统输出:
ct ct t cs t
ct (t) 为瞬态响应,
lim
t
ct
(t
)
0
cs (t) 为稳态响应,
cs
(t
)
lim
t
c(t
)
2 稳定性
定义1:扰动消失后系统能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
ct
定义2:有界的输入产生有界的输出
ct M
产生稳定性问题的原因
s3 1 10
s2 8
2
s1 9.75
,
H
s
1
现要求系统闭环稳定,试确定参数范围,并 画出稳定区域
解: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Ts 3 2 T s2 k 1s k 0
利用劳斯判据
劳斯表
参数稳定:
s3 s2 s1
2T 2T
2 T K 1 2TK
2T
K 1 K
2T 0
2 T 0
(2 T )(K 1) 2TK
2T
0

1

s
k
s 1s 5
解: 闭环特征多项式为 s3 6s2 5s k
稳定的参数范围
利用劳斯判据:
s3 1
5
s2 6
k
s1 30 k 6
s0 k
30 k k 0
0
0 k 30
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是:0<k<30
例2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为
G
s
H
s
s
K s 1 1 Ts 1
2s
0
T
K
1 2(K 1)
K 1
K 0
s0 K
参数稳定的区域图
K
参数稳定区域:0
T
K
1 2(K 1)
K 1
K T 2 T 2
1
2
T
相对稳定性
绝对稳定性:系统是否稳定
稳定、不稳定、临界稳定
相对稳定性:系统稳定的裕度
确定相对稳定性 对于任意给定的与纵轴平行的直 线,可以判断直线右侧极点数。令
闭环回路:小增益原理
运动方程:输出响应为指数函数
控制系统的响应与稳定性
系统的动态方程
d nc t
d n1c t
an dt n an1 dt n1
a1
dc t
dt
a0c
t
dmr t
d m1r t
bm dt m bm1 dt m
b1
dr t
dt
b0
r
t
输入为零的方程
d nc t
第三章 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引言 稳定性 劳斯判据 稳态误差和稳态误差系数 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指标 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1 引言
三种特性分析: 稳定性 动态特性
两类研究方法
稳态特性
1. 时域方法:以时间t为函数变量,研究系统响应 随时间变化的方法。
2. 频域方法:以频率为函数变量,研究系统响应
d n1c t
an dt n an1 dt n1
a1
dc t
dt
a0c
t
0
特征方程(拉氏变换)
ansn an1sn1 a1s a0 0
输出函数
k
r
c t Ciesit e jt Aj cos jt Bj sin jt
i 1
j 1
其中 si 为实根, j j j 为复根
ai2, j1 ai1, j1
结论
劳斯表的行数为特征方程的阶次+1,最后两行 每行只有一个元素;
劳斯表首列元素不变号,系统是稳定的(反之 亦然);
劳斯表首列无零元素,则首列元素符号变化的 次数,等于系统具有正根的数目;
例1 s3 4s2 s 6 0
由必要条件可判定系统不稳定。 由劳斯判据判定:系统不稳定
注意
在以上特殊情况下,劳斯表首列不变号,系统 是临界稳定。
劳斯表首列变号,系统不稳定。
辅助方程的根
例1 闭环特征方程为
s6 2s5 8s4 12s3 20s2 16s 16 0
辅助方程 s4 6s2 8 0 的根为 s1,2 2 j, s3,4 2 j
例2 已知闭环特征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