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名录编制大纲
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1.4 事件分级1.5 工作原则2 组织结构2.1 日常工作机构2.2 成员单位职责2.3 现场工作小组的组成与职责2.4 专家组的组成和职责2.5 地方政府应急机构及职责3 预警预防3.1 预警信息监测与报告3.2 预警级别的确定和发布3.3 预警预防措施4 应急响应4.1 信息报告4.2 响应措施5 应急终止5.1 应急终止的条件5.2 应急终止的程序5.3 后期处理5.3.1 善后处置5.3.2 保险6 应急保障6.1 资金保障6.2 通讯与信息保障6.3 技术装备保障6.4 人力资源保障7 监督管理7.1 预案演练7.2 教育与培训7.3 应急能力评价8 责任与奖惩9 附则9.1 预案制定、管理与更新9.2 预案解释部门9.3 预案实施时间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切实做好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工作,确保供水安全,建立健全应对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高效、有序地组织预防、控制和解除突发事件危机,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范围为江苏省行政区域内因环境污染威胁或造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的突发事件的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
1.4 事件分级依据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将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Ⅰ级)和重大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Ⅱ级)、较大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Ⅲ级)和一般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Ⅳ级)四级。
《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
附件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1总则1.1目的指导市、县级人民政府开展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以下简称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水源地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高水源地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水源地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1.2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水源地应急预案编制程序以及预案文本应涵盖的主要内容与具体要求。
本指南主要针对因固定源、流动源、非点源突发环境事件以及水华灾害等事件情景所导致的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预案编制工作。
本指南适用于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和修订水源地应急预案,县级以下人民政府亦可参照执行。
行政区域内有多个水源地的,可一个水源地编制一个应急预案,也可以多个水源地统一编制一个水源地应急预案,但要为每一个水源地单独编制一个符合各自特点和特定突发环境事件情景的应急响应专章。
应急响应专章的编制程序和文本内容可参照本指南要求执行。
1.3原则(1)系统性原则。
编制水源地应急预案,应全面掌握和分析行政区域内水源地的风险源信息、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和应急资源状况,逐一梳理明确各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工作职责、应急流程和任务分工,有效提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应急准备能力与应急处置能力。
(2)针对性原则。
编制水源地应急预案,应在全面调查和了解行政区域内水源地环境风险状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源地、面临的不同环境风险,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3)协调性原则。
水源地应急预案,应作为市、县级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源地应急预案与行政区域内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水上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和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等有机衔接。
1.4依据以下文件适用于本指南。
1.4.1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16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2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6号);《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31号)。
集中式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
附录A 工业企业风险评估推荐方法
(规范性附录)
根据工业企业生产、使用、存储和释放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结合取水口敏感性(V),综合评估得到适用本标准的、针对地表水水源地取水口的工业企业点源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
其中,常见风险物质的临界量、Q和M参照HJ 941“7 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分级”得出,V由本推荐方法规定。
A.1 取水口敏感性(V)
以水源地取水口作为受体,按照企业雨水排口、清净废水排口、污水排口三者距取水口的最近距离对受体脆弱性进行类型划分,将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其脆弱程度依次降低,分别以V1、V2和V3表示:
(1)当距离小于4小时流程时,划为V1类型;
(2)当距离小于8小时,且大于等于4小时流程时,划为V2类型;
(3)当距离大于等于8小时流程时,划为V3类型。
A.2 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水平
根据水源地脆弱性、企业涉水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和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按照表A.1分级矩阵确定工业企业风险水平。
表A.1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分级矩阵表
9。
关于印发《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附件: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1总则 (6)1.1 编制目的 (6)1.2 工作原则 (6)1.3 适用范围 (6)1.4 编制依据 (6)1.4.1 法律法规、规章 (7)1.4.2 相关预案 (7)1.5 术语和概念 (8)1.6 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9)2 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 (9)2.1水源地外风险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9)2.1.1 固定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9)2.1.2 流动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10)2.1.3 面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11)2.2 连接水体的环境风险防范 (11)2.2.1 连接水体的环境信息调查 (12)2.2.2 连接水体的环境风险防范 (12)2.3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范 (13)2.3.1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调查 (13)2.3.2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评估 (13)2.3.3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范 (14)2.3.4 取供水安全保障 (15)2.4 特殊时期水源地污染风险防范 (16)2.4.1 地震 (16)—3—2.4.2 汛期 (17)2.4.3 重大旱情 (18)2.4.4 雨雪冰冻时期 (18)3 水源地预警体系建设 (19)3.1 预警系统建设 (19)3.1.1 监测预警 (19)3.1.2 生物毒性预警 (20)3.1.3 环境监管预警 (20)3.2 跨界预警系统建设 (20)3.3 预警信息研判 (21)3.4 预警公告 (21)4 水源地环境应急准备 (21)4.1预案体系建设 (21)4.1.1 预案体系 (21)4.1.2 预案管理 (21)4.2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22)4.2.1 固定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22)4.2.2 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22)4.3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23)4.3.1 部门联动机制 (23)4.3.2 跨界联动机制 (23)4.4应急能力保障 (23)4.4.1 应急能力评估 (23)4.4.2 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24)5 水源地环境应急响应 (25)5.1 责任单位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25)5.1.1 事件报告 (25)5.1.2 应急处置措施 (26)5.2 环保部门的应急响应 (26)5.2.1 接报与报告 (26)—4—5.2.2 应急指挥 (27)5.2.3 应急监测 (27)5.2.4 应急处置 (29)5.2.5 信息发布 (30)5.2.6 应急终止 (30)6 水源地环境应急事后管理 (31)6.1 事件总结 (31)6.2 原因调查与追责 (32)6.3 事件评估 (32)6.4 措施改进 (33)—5—1总则1.1 编制目的提高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等饮用水水源管理部门(以下简称“水源管理部门”)对涉及饮用水安全突发环境事件(以下简称“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和处臵能力,避免或减少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和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大纲
附件:《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大纲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六年五月目 录1.总论 (1)1.1.工作背景 (1)1.2.规划原则 (2)1.3.规划编制依据 (2)1.4.规划范围与目标 (3)1.5.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4)2.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 (5)2.1.基本要求 (5)2.2.城市社会经济基础情况调查 (6)2.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8)2.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污染源调查 (9)2.5.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10)3.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价 (10)3.1.基本要求 (10)3.2.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11)3.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价 (13)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控制 (14)4.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14)4.2.不达标水源地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14)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14)5.1.基本要求 (14)5.2.全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15)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16)6.1.基本要求 (16)6.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16)6.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 (18)6.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19)6.5.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 (19)6.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20)6.7.规划投资—效益评估 (21)6.8.规划实施保障 (21)7.典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23)7.1.重庆市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23)7.2.大理市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23)7.3.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筛选技术示范 (23)7.4.沈阳市浑河地表—地下复合型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技术示范 (23)8.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支撑体系 (24)8.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究 (24)8.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研究 (25)8.3.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26)9.工作成果提交 (26)9.1.地市级规划成果 (27)9.2.省级规划成果 (27)9.3.国家级规划成果 (27)1.总 论1.1.工作背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堪忧。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武汉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武汉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1.08.06•【字号】武环〔2021〕70号•【施行日期】2021.08.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污染事故与应急管理正文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武汉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各相关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批复》(武政办〔2021〕74号),《武汉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并原则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8月6日武汉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保障公众饮用水安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建立健全武汉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能力,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2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1号)《湖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鄂政办函〔2021〕1号)《武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武政〔2020〕27号)《武汉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武政办〔2014〕205号)等。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影响及可能影响武汉市城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以下简称“水源地”)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包括堤角水厂水源地、白沙洲水厂水源地、平湖门水厂水源地、余家头水厂水源地、港东水厂水源地、沌口水厂水源地、金口水厂水源地、宗关水厂水源地、琴断口水厂水源地、白鹤嘴水厂水源地等10处水源地。
工作方案: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X省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根据省政府对全省城市、县城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的批复要求,结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技术要求》(HJ/T773—X)有关规定,全面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评估和环境监管体系,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不断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二、工作目标X年年底前,省辖市73个和省直管县(市)1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省辖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6%以上,省直管县(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县级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三、主要任务(一)开展保护区勘界,规范保护区建设X年年底前,各级政府要通过现场勘查和遥感监测,勘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走向和实地拐点坐标,核定保护区边界,绘制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矢量图和图集,作为保护区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X),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标立界,标识保护区范围;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在一级保护区周边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设置隔离防护设施。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及县级政府要于X年9月底之前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识、标志和隔离防护工程建设;各乡镇政府要于X年12月底之前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识、标志和隔离防护工程建设。
X年6月底前,各级政府要对保护区内有道路交通穿越的地表水和潜水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建设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等设施;对穿越保护区的输油、输气管道采取防泄漏措施,必要时设置事故导流槽。
集中式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名录编制大纲
HJ□□-20□□附录C 集中式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名录编制大纲(规范性附录)XXX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名录(饮用水水源地编码)编制单位:编制时间:C.1 水源地概况包括水源地基础状况、自然资源概况、社会经济状况、水质监测状况以及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状况。
C.2 风险排查范围写明本标准要求的风险排查范围,并给出相关图件。
C.3 水源地风险源概况C.3.1点源风险源风险源排查范围内所有点源的数量、风险情况、分布状况及相关图件。
C.3.2移动风险源风险源排查范围内所有风险路段(桥梁/航道)数量、风险情况、分布状况及相关图件。
C.4 水源地风险源名录按照点源和移动源列出风险源名单。
表C.1 XX水源地风险源名单-工业企业部分注:1.点源代码:该代码按照HJ 608中的规定填写;2.危险物质名称:填写危险物质的化学品名;3.废水排放去向:参照《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中第5章内容填写;4.应急预案:有/无;5.应急物资:完备/部分/无;6.联系方式:填写能联系到该企业的联系电话;7.该表按照风险水平由重大、较大、一般的顺序排列15表C.2 XX水源地风险源名单-尾矿库部分注:1.点源代码:该代码按照HJ 608中的规定填写;2.特征污染物:填写特征污染物的化学品名;3.废水排放去向:参照《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中第5章内容填写;4.应急预案:有/无;5.应急物资:完备/部分/无;6.联系方式:填写能联系到该企业的联系电话;7.该表按照风险水平由重大、较大、一般的顺序排列16表C.3 XX水源地风险源名单-规模化养殖场部分注:1.点源代码:该代码按照HJ 608中的规定填写;2.养殖数量:按照当年最大存栏量计;3.处理工艺:填写粪便污水处理工艺;4.废水排放去向:参照《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中第5章内容填写;5.应急预案:有/无;6.联系方式:填写能联系到该企业的联系电话17表C.4 XX水源地风险源名单-污水处理厂部分注:1.点源代码:该代码按照HJ 608中的规定填写;2.处理工艺:按照实际处理情况填写核心工艺即可;3.排污口排放去向:填写排放入河的河流名称;4.与水源的关系:指排放河流与取水水源的关系,填“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其他”;5.应急预案:有/无;6.联系方式:填写能联系到该企业的联系电话18表C.5 XX水源地风险源名单-垃圾填埋场部分注:1. 点源代码:该代码按照HJ 608中的规定填写;2.处理工艺:按照渗滤液实际处理情况填写核心工艺即可;3.废水排放去向:参照《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中第5章内容填写;4.应急预案填写:有/无;5. 联系方式:填写能联系到该企业的联系电话。
《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解读
《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解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国务院2015年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防范环境风险、保障饮用水安全纳入工作目标,要求“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
”事实上,有些地方在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
2008-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222起,其中涉水源地事件125起,约占总数10%。
涉水源地事件中,有1起特别重大、19起重大、46起较大事件。
江苏盐城自来水厂出水异味造成部分城区停水事件、甘肃陇星锑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尾矿库溢流井破裂致尾砂泄漏事件等涉水源地事件,处置难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动辄影响数万甚至数十万群众供水,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1个省(辽宁)、320个地级市和568个区(县)编制了与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相关的专项应急预案。
其中,多数预案借鉴甚至照搬国家或省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一般模式,没有针对水源地的特点进行专门研究,普遍缺乏对水源地环境基础现状的深入调查和最大环境风险的充分考虑,未完全认识到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所编制的预案无论从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还是可操作性上均无法满足应对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实际需要,各地急需水源地预案编制等方面的指导。
为此,原环境保护部组织制定了《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01号,以下简称《指南》),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参考借鉴,进一步提高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能力。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可能对饮用水水源地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旨在针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生态环境事件,探讨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对措施。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1. 规划编制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源地,应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基本情况、应急组织机构、资源调用、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
预案的制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科学论证,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2. 组织架构建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工作的协调与高效。
主要包括指挥部、联络组、救援组、宣传组等,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人员配备和联系方式。
3. 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确保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并向相关部门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的发布应准确、快速,以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4. 应急资源明确应急所需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并建立供应渠道和调配机制,以确保应急资源的及时调用和使用。
三、应急措施1. 紧急响应一旦发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应急力量,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应对。
如隔离污染源、启动紧急供水设备、组织人员疏散等。
2. 污染控制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环境污染的扩散和蔓延。
如加强污染物监测、采取临时隔离措施、妥善处置废弃物等。
3. 应急抢修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可能导致水源地设施损坏,需要迅速启动抢修工作。
应建立健全的抢修队伍和抢修预案,确保设施的迅速修复和恢复。
4. 信息发布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事件情况、应急措施和安全建议,以增加公众对事件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信息发布应准确、透明,以避免谣言和恐慌的产生。
四、应急演练与评估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演练,提高应急组织和人员的协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任何饮用水水源地的突发环境事件都可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应急预案,是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供应的关键。
二、突发环境事件分类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等)、人为因素(如工业事故、环境污染等)以及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化学品泄漏等)。
三、应急预案制定1. 组建应急预案团队: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员组成的应急预案团队,负责制定、实施和评估预案。
2. 风险评估和演练: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全面风险评估,明确饮用水水源地受影响的可能性和程度,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 应急响应流程: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确保各部门和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行动,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供水安全。
4. 信息发布和公众教育: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渠道,向公众及时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加强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了解和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意识。
5. 资源储备和合作机制:建立完善的资源储备体系,包括应急物资、人员和设备,与相关单位和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协同处理突发事件,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6. 应急后续工作: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理结束后,要及时评估应急工作的效果和不足,并进行总结和改进,为未来类似事件提供经验和参考。
四、应急预案实施1. 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预案团队迅速组织人员,启动应急响应流程,采取必要措施保护饮用水水源地。
2. 建立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机制,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告知饮用水的安全状况,并提供防护措施和建议。
3. 启动资源储备和合作机制,确保应急物资供应,协调各相关单位一起处理突发事件,在保障饮用水供应的同时,尽量减少其他负面影响。
4. 随时进行应急工作的评估与调整,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饮用水供应的安全稳定。
《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遥感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目录1项目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工作过程 (1)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2)2.1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全域环境保护的要求 (2)2.2全面推广专项行动经验成果的需要 (3)2.3规范化开展水源地风险源遥感调查的需求 (3)3国内外研究进展 (3)3.1国外研究进展 (3)3.2国内研究进展 (5)3.3与相关标准的比较 (5)4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6)4.1基本原则 (6)4.2技术路线 (6)5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7)5.1适用范围 (7)5.2规范性引用文件 (7)5.3术语和定义 (8)5.4数据准备 (10)5.5遥感解译 (11)5.6现场核查 (12)5.7质量控制要求 (14)5.8成果提交要求 (15)6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17)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饮用水安全是人民生活的一条底线。
作为饮用水的源头,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保障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健康水的第一道关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将其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明确要求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
近年来,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在一些地区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不清、边界不明、违法问题较多,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水源保护区空间范围大(几十、上百、甚至几千平方公里)、地处偏远(山区或人烟稀少处)、交通不便、环境风险源种类多样(点源排放源、移动排放源、面状排放源),通过传统的人工信息调查手段建立问题清单,效率低下、主观性强、误差性大、时间滞后,快速、动态、持续的年度更新成本更高,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监督管理需求。
水源地环境安全是一个区域性、综合性问题,水源地精准执法、督查亟待引入新的技术和新的工作模式,开展全面、准确、高效的风险源调查。
自2009年起,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全域环境风险源遥感监管工作进行了持续性探索和系统性创新,运用遥感技术有力支撑了饮用水水源地多次专项行动和执法督查,积累了成熟的集中式地表型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遥感调查技术方法和流程,使饮用水水源地管控能力全面升级,有效支持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集中式水源地环境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保障集中式水源地环境安全,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集中式水源地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响应、处置和恢复等各个环节。
1.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快速反应,协同作战;(4)信息公开,透明公开。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集中式水源地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2.2 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工作。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制定和实施应急措施。
(3)应急专家组: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技术评估,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4)相关部门及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预防与预警3.1 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水源地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的管理;(2)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确保水质安全;(3)开展水源地周边环境风险评估,制定防范措施;(4)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3.2 预警措施(1)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供应;(3)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响应与处置4.1 响应级别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和危害程度,将响应分为四个级别: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
4.2 响应措施(1)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现场指挥部;(2)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和物资,开展应急处置;(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降低污染程度;(4)开展环境监测,及时掌握污染状况;(5)发布应急信息,及时告知公众。
五、恢复与重建5.1 恢复措施(1)对受污染的水源地进行治理,恢复水质;(2)对受损的设施进行修复,确保水源地正常供水;(3)对受影响的群众进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5.2 建立长效机制(1)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2)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素质。
米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米易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米易县人民政府2017年8月1.概述 ................................................................................................... - 1 -1.1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 - 1 -1.2地形地貌.............................................................................................. - 1 -1.3气候特征.............................................................................................. - 2 -1.4水文特征.............................................................................................. - 2 -2.总则 ................................................................................................... - 4 -2.1编制目的.............................................................................................. - 4 -2.2工作原则.............................................................................................. - 4 -2.3适用范围.............................................................................................. - 5 -2.4编制依据.............................................................................................. - 5 -2.5术语和概念.......................................................................................... - 7 -2.6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 9 -3.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 ........................................................................ - 11 -3.1水源地外风险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 11 -3.2连接水体的环境风险防范................................................................ - 14 -3.3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范.................................................................... - 16 -3.4特殊时期水源地污染风险防范........................................................ - 27 -4.水源地预警体系建设 ........................................................................ - 32 -4.1预警系统建设.................................................................................... - 32 -4.2预警信息研判.................................................................................... - 33 -4.3预警公告............................................................................................ - 33 -5.水源地环境应急准备 ........................................................................ - 37 -5.1预案体系建设.................................................................................... - 37 -5.2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 38 -5.3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 39 -5.4应急能力保障.................................................................................... - 39 -6.水源地环境应急响应 ........................................................................ - 51 -6.1责任单位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 51 -6.2环保部门的应急响应........................................................................ - 53 -7.水源地环境应急事后管理 ................................................................. - 60 -7.1事件总结............................................................................................ - 60 -7.2原因调查与追责................................................................................ - 61 -7.3事件评估............................................................................................ - 62 -7.4措施改建............................................................................................ - 63 -8.奖励与责任追究................................................................................ - 64 -8.1奖励.................................................................................................... - 64 -8.2责任追究............................................................................................ - 64 -9.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 66 -9.1预案评审............................................................................................ - 66 -9.2预案备案............................................................................................ - 66 -9.3预案发布与发放................................................................................ - 66 -9.4应急预案的更新................................................................................ - 67 -9.5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时间................................................................ - 68 -1.概述1.1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米易县共设置1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6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水源地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自治县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八一水库、大营子集水廊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人民政府时间:2019年10月目录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调查范围 (2)1.4评估程序 (5)1.5调查内容及方法 (6)2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 (7)2.1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划、水功能区划 (7)2.2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基本情况 (8)2.3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自然地理特征 (14)2.4****供水情况 (18)图2-6 ****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图 (19)2.5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现状调查 (19)3环境风险源调查与分析 (24)3.1风险源识别定义 (24)3.2风险源识别范围 (24)3.3风险源调查内容 (24)3.4风险源风险分析 (32)4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34)4.1 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的突发水污染事件 (34)4.2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等排放造成的突发水污染事件 (34)4.3生活垃圾渗液突发水污染事件 (34)4.4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突发水污染事件 (34)4.5特殊气象条件引发的次生水污染事件 (35)5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建议 (36)5.1固定源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36)5.2移动源的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36)5.3非点源的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36)5.4连接水体的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36)5.5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37)5.6特殊时期水源地污染风险防控措施 (38)1总则1.1编制目的通过分析调查了解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周边一定范围内基本情况,全面了解****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八一水库和大营子集水廊道)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固定、流动及非点源风险源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件的物质。
分析周边固定风险源、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畜禽养殖场等风险源,并析突发环境事件时,事故造成的后果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3.05•【字号】青政办字[2020]19号•【施行日期】2020.03.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3月5日1.总则1.1 编制目的切实做好我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以下简称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机制,高效、有序组织预防、控制,提高应对处置能力,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青岛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青岛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青岛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青岛市打好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攻坚战作战方案》,《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影响及可能影响青岛市跨区(市)的城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但尚未实质造成取水中断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集中式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
附录A 工业企业风险评估推荐方法
(规范性附录)
根据工业企业生产、使用、存储和释放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结合取水口敏感性(V),综合评估得到适用本标准的、针对地表水水源地取水口的工业企业点源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
其中,常见风险物质的临界量、Q和M参照HJ 941“7 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分级”得出,V由本推荐方法规定。
A.1 取水口敏感性(V)
以水源地取水口作为受体,按照企业雨水排口、清净废水排口、污水排口三者距取水口的最近距离对受体脆弱性进行类型划分,将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其脆弱程度依次降低,分别以V1、V2和V3表示:
(1)当距离小于4小时流程时,划为V1类型;
(2)当距离小于8小时,且大于等于4小时流程时,划为V2类型;
(3)当距离大于等于8小时流程时,划为V3类型。
A.2 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水平
根据水源地脆弱性、企业涉水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和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按照表A.1分级矩阵确定工业企业风险水平。
表A.1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分级矩阵表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J□□-20□□附录C 集中式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名录编制大纲
(规范性附录)
XXX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名录
(饮用水水源地编码)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C.1 水源地概况
包括水源地基础状况、自然资源概况、社会经济状况、水质监测状况以及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状况。
C.2 风险排查范围
写明本标准要求的风险排查范围,并给出相关图件。
C.3 水源地风险源概况
C.3.1点源风险源
风险源排查范围内所有点源的数量、风险情况、分布状况及相关图件。
C.3.2移动风险源
风险源排查范围内所有风险路段(桥梁/航道)数量、风险情况、分布状况及相关图件。
C.4 水源地风险源名录
按照点源和移动源列出风险源名单。
表C.1 XX水源地风险源名单-工业企业部分
注:1.点源代码:该代码按照HJ 608中的规定填写;2.危险物质名称:填写危险物质的化学品名;3.废水排放去向:参照《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中第5章内容填写;4.应急预案:有/无;5.应急物资:完备/部分/无;6.联系方式:填写能联系到该企业的联系电话;7.该表按照风险水平由重大、较大、一般的顺序排列
15
表C.2 XX水源地风险源名单-尾矿库部分
注:1.点源代码:该代码按照HJ 608中的规定填写;2.特征污染物:填写特征污染物的化学品名;3.废水排放去向:参照《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中第5章内容填写;4.应急预案:有/无;5.应急物资:完备/部分/无;6.联系方式:填写能联系到该企业的联系电话;7.该表按照风险水平由重大、较大、一般的顺序排列
16
表C.3 XX水源地风险源名单-规模化养殖场部分
注:1.点源代码:该代码按照HJ 608中的规定填写;2.养殖数量:按照当年最大存栏量计;3.处理工艺:填写粪便污水处理工艺;4.废水排放去向:参照《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中第5章内容填写;5.应急预案:有/无;6.联系方式:填写能联系到该企业的联系电话
17
表C.4 XX水源地风险源名单-污水处理厂部分
注:1.点源代码:该代码按照HJ 608中的规定填写;2.处理工艺:按照实际处理情况填写核心工艺即可;3.排污口排放去向:填写排放入河的河流名称;4.与水源的关系:指排放河流与取水水源的关系,填“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其他”;5.应急预案:有/无;6.联系方式:填写能联系到该企业的联系电话
18
表C.5 XX水源地风险源名单-垃圾填埋场部分
注:1. 点源代码:该代码按照HJ 608中的规定填写;2.处理工艺:按照渗滤液实际处理情况填写核心工艺即可;3.废水排放去向:参照《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中第5章内容填写;4.应急预案填写:有/无;5. 联系方式:填写能联系到该企业的联系电话。
19
表C.6 XX水源地移动源名单
注:1.路段类型:桥梁/沿河公路/航道;2.移动源路段代码:填写沿河公路或桥梁的道路编码;3.关联水体:填写道路伴河的河流名称、桥梁跨越的河流名称、航道所在河流名称;
4.应急防护措施:在分类中写“有”或“无”;
5.最大日车流量:填写从当年1月1日起,至填表截止日期之间最大日车流量;
6. 该表按照风险水平由重大、较大、一般的顺序排列。
20
HJ□□-20□□C.5 水源地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梳理
C.5.1点源风险管理情况
是否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完备应急设施、应急队伍和物资等及问题分析。
C.5.2移动源风险管理情况
运输路线是否为危险废物运输路线、风险路段是否建有完备的应急设施等及问题分析。
C.6 下一步加强管控的措施及计划
根据风险管理差距分析,结合风险源的风险水平、风险分布情况,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管控要求、措施及实施计划。
C.7 附件
(1)需补充的图集和相关编制说明。
(2)重大风险企业的应急预案(风险水平为重大以下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