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副词使用
古代汉语 副词
5
2、表示程度轻微
除了“颇”,还有“少、略、小、差”等,而“稍” 是时间副词,直到唐代都有“逐渐”意。例如: 今予病少痊。
(庄子·徐无鬼)
其为人也小有才。(孟子·尽心下) 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 往来差近。 (汉书·西域传下)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籍略知其意,又不 肯竟学。 (史记·项羽本纪)
(左传·僖公四年)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尚书·盘庚上)
35
“宁、庸、独”表示反问词气,相当于“岂”, 义同“难道”。例如: 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史记·陆贾列传)
虽得贤,庸必能用之乎?
(管子·在匡)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也?(孟子·许行)
36
七、否定副词
古汉语中常用的否定副词有
(三国志·魏书·阮 传)
俱死无益于国,适所以快敌耳。
(《三国志·吴书·孙峻传》注) 17
“曾”、“尝”在古代汉语中都可当“曾经” 讲,表示事实发生在过去。例如: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剌盎。(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至今仍袭旧名,未曾改正。
(梦溪笔谈·辩证一)
18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子皙信美矣。
(左传·昭公元年)
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
(吕氏春秋·爱类)
28
“固”作副词,在古代汉语中义为“本来”“当然” 或 “坚决”、“肯定”,与现代汉语“固然”意 思完全不同。例如: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禹拜稽首固辞。 (李)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古汉语副词
(二)古汉语副词的分类 有关古代汉语副词的分类各 家说法不一,采取常见的分法, 家说法不一,采取常见的分法, 将副词按照其用法和意义分为程
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 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 情态副词、否定副词和谦敬副词 情态副词、
六类。 六类。
1、程度副词——程度副词主要表示行为动作、 、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主要表示行为动作、 程度副词主要表示行为动作 性质状态、数量多少的程度, 性质状态、数量多少的程度,按照其所表 达的意义可以分为三类: 达的意义可以分为三类:
作为情态副词,表义丰富,可以是1、 乃:作为情态副词,表义丰富,可以是 、就、
• 固: 作为情态副词是“本来、当然”的意思,和 作为情态副词是“本来、当然”的意思,
现代汉语的“固然”意思完全不同。例如: 现代汉语的“固然”意思完全不同。例如:
•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孟子·许行)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 安书)
间,相当现代汉语的“曾经”。例如:
•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 (史记·孟尝君列传)
今天已经消失,值得注意。 例如:
•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诗经·卫风·河广)
• 尝: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曾经”。例如:
•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战国策·魏策四)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史记·陈涉世家)
•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诗·郑风·褰裳) •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左传·僖公十年) •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 (战国策·赵策)
古代汉语副词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在句中多位于谓语之前充当状语,有时也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这是古今一致的。
现代汉语中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而古代汉语的副词常可以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谓语,这是古今不一致的。
例如: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庄子·秋水)句中否定副词“非”可以修饰其后的名词。
对于副词的分类,各家的意见历来存在分歧。
比较一致的有:范围、时间、程度、否定、表敬五种。
根据语法作用,我们把副词分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表敬等六类。
此外,还有指代性副词,附带也说一下。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程度。
例如表示最高程度的主要有“最、绝、极”等,表示较高程度的主要有“太、殊、尤、甚”等,表示程度加深的主要有“弥、益、俞”等。
这些比较容易理解,不再举例。
下面的两个词值得注意。
1、少,是“稍微”、“略微”的意思,例如: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
(庄子·徐无鬼)太后之色少解。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2、颇,在古代有两种意义:一是程度偏高,略近“很、甚”。
例如: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另一个意思是“稍、略”。
例如: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
(论衡·别通)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二、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的范围。
1、表示总括全部的有“皆、悉、尽、咸”等。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全”“都”“总共”。
这些比较容易理解,下面各举一例。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左传·隐公元年)齐悉复得其故城。
(史记·燕召公世家)周礼尽在鲁矣。
(左传·昭公2年)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
(汉书·元帝纪)2、古汉语中,“但、徒、特、第、直”常用来表示“只”的意思。
例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是指古汉语词汇在语境中的不同使用方式和功能。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词类的相互转换、派生和屈折等。
一、名词
古汉语的名词活用主要表现在:
1.名词的转义:名词可以通过转义获得新的词义和功能。
“义”原指义理,后来转义为义行,表示行为;“阴”原指山的北面,后来转义为推翻正统的反动势力。
2.名词作为动词使用:名词可以通过屈折和派生形成动词。
“目”原指眼睛的动作,后来转化为注视、看望的意思;“鼓”原指用手指碰打,后来转化为振奋、鼓动的意思。
4.名词作为副词使用:名词可以通过派生形成副词。
“甚”原指深远的意思,后来转化为很、非常的副词。
1.动词的屈折和派生:动词可以通过屈折和派生形成不同的时态和语态。
“来”原指向前走,经过屈折后可以表示过去的动作,派生后可以表示未来的动作。
2.动词的复合:动词可以通过合成形成复合动词,表示复杂的动作或状态。
“飞驰”由“飞”和“驰”两个动词合成,表示快速奔驰的动作。
1.形容词的派生:形容词可以通过派生形成不同的词义和功能。
“新”原指年轻的意思,后来转义为新鲜、陌生的意思。
3.形容词的屈折:形容词可以通过屈折形成不同的程度和时态。
“美”可以屈折为“美丽”表示程度的增强,“美国”表示时态的变化。
古汉语词类活用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怎么样”的意思。 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 内容。例如:项伯杀人, 内容。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古汉语里,动词、形容词、 古汉语里,动词、形容词、名词都可能带宾 语活用为使动。 语活用为使动。 1、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里,动词的使 、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里, 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 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 今以钟磬置水中,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虽大风浪不能鸣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 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 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例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例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 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例如:将军披坚执 例如:将军披 执锐。 兼有百花之长而各去其 而各去其短 兼有百花之 而各去其短。 欲往投之。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 旧,欲往投之。
有时,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共同带一宾语。 有时,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共同带一宾语。 这一宾语既是及物动词的受事者, 这一宾语既是及物动词的受事者,又是主语使得 它成为不及物动词的施事者。 它成为不及物动词的施事者。 例如:今夫水,搏而跃 可使在山。 例如: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在山。 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 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操
第五节常用副词简介(下)
第五节常用副词简介(下)古代汉语副词(下)四、情态副词情态副词是古汉语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一定的情态或语气的副词。
一般来说,凡不能归入程度、范围、时间、否定、谦敬、指代诸类的副词,均可视为情态副词。
古汉语中的情态副词比较丰富,按其所表语气和情态,约可分为六种,即:肯定确认语气、估量测度语气、反问诘难语气、转折语气、暂时让步情态、故意特指情态。
(一)表示肯定确认语气的副词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相当于“确实”、“的确”、“必定”、“本来”、“就是”等。
常用的副词有:信、诚、实、果、必、良、即、固、乃。
值得注意的副词是:固、乃。
1、固“固”的本义是“四塞也”,即“国所依阻者也”。
虚化为情态副词,表示两种含义:(1) 表示对进行某种活动态度坚决,可译为“坚决”、“坚定地”。
例如:《史记·齐太公世家》:“管仲固谏,不听。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娶之,固辞。
”(2) 表示对所述状况的肯定,译作“本来”、“当然”(与现代“固然”之义不同)。
例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左传·僖公十五年》:“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孟子·滕文公上》:“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此外,“固”和“也”结合成凝固结构“固也”,作应答之辞,意为“本来么”、“本来如此”、“当然如此”。
例如:《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晁)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2、乃“乃”的本义是“曳词之难也”,是个造字语词。
“乃”作情态副词,主要有两种含义:(1) 用在判断句的名词谓语前面,具有加强肯定和申明辩白的意味,译作“就是”、“是”。
例如:《史记·高祖本纪》:“吕公女乃吕后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韩信所以去也。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在古代文献中,汉语的词类活用是一个重要的词汇现象。
不同于现代汉语,古汉语的词类活用是广泛应用的,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地介绍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一、名词类1. 名词的数古汉语名词的数有单数和复数之分。
复数形式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方式:1)以“们”,“等”等结尾,如众人,诸侯等;2)重复同一个名词,如船船,马马,云云等;3)以“家”,“处”等词语表示单位数量,如三家、五处等。
例如:“笔下生花,语惊四座。
赖有牛倌心疼,毛驴皆知我心事。
”这里的“牛倌”和“毛驴”都是复数形式。
古汉语的名词有主格、宾格、属格、呼格、纪格等格。
其中,主格表示名词是主语,宾格表示名词是宾语,属格表示名词为某物的属主,呼格表示名词为被称呼的对象,纪格表示名词的标志。
例如:“夫君入宫天一九年,铜马铁骑空相见。
”这里的“夫君”是主格,“天”是宾格,“骑”是属格,“铜马铁骑”是呼格,“九年”是纪格。
二、动词类古汉语动词的时态有过去、现在、将来三种。
例如:“圣人于帝王之世,主文修武,将海内九州融为一体。
”这里的“于帝王之世”表示过去时,“主文修武”表示现在时,“将海内九州融为一体”表示将来时。
2. 动词的语气古汉语动词的语气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假设语气等。
例如:“请安!疏阔虑得太深,盼吾妻永保清明。
”这里的“请安”是祈使语气,“盼吾妻永保清明”是假设语气。
三、形容词、副词类1.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古汉语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相似,一般在词尾加上“于”、“之”的后缀来构成。
例如:“楚王好为长鲸,将千里馀余。
虽有剧波亦不沉,猖珵可餐,不可制伏者也。
”这里的“长”是比较级,“最”是最高级。
古汉语形容词和副词的程度有“甚”的方式。
例如:“甚矣吾衰!”这里的“甚”表示非常,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很”。
综上所述,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浅谈古汉语副词的语法功能
浅谈古汉语副词的语法功能依据古代汉语副词的意义,可以将副词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表态副词、谦敬副词六类。
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1、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的程度。
可分为三种:(1)有的程度副词表示某种情况的最高程度。
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最”、“甚”、“极”、“绝”、“殊”、“太”、“尤”等。
例如:①群臣争功,岁余不决。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
(《史记萧相国世家》)②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贾谊《论积贮疏》)③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陶渊明《桃花源记》)④嫪毒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
(《史记吕不韦列传》)⑤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战国策赵策》)⑥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史记主父偃列传》)⑦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
(《史记张丞相列传》)(2)有的程度副词表示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
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愈、益、弥、加等。
例如:①承相发病死,错以此愈贵。
(《晁错传》)②汉矢且尽,广乃令持满勿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
(《史记李将军列传》)③退而修《诗》《书》《礼》《乐》,**弥众。
(《史记孔子世家》)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3)有的程度副词表示程度较轻。
这样的程度副词有“差”、“少”、“略”、“颇”等。
例如:①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
(《后汉书光武纪》)②太后之色少解。
(《战国策赵策》)③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史记项羽本纪》)④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2、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范围的副词。
可分为两种:(1)有的表范围的全部,如“皆”、“尽”、“悉”、“悉”、“举”、“徧(遍)、“咸”、“毕”等。
例如:①盎调为陇西都尉,仁爱士卒皆争为死。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②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古汉语中焉字的用法及意思解释
古汉语中焉字的用法及意思解释一、焉字的用法古代汉语中,焉字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多样化的字。
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副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词的组成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焉字在古汉语中的各种用法。
1. 作为独立副词使用在古代文献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焉”的身影。
作为一个独立副词,它可以表示“何处”、“何事”或者“如何”的含义。
例如《论语·述而》中有句话:“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里,“焉”就可以理解为“如何”,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如果你对自己要求很高却对别人要求很低,那么别人肯定会远离你。
2. 作为句末助词使用在某些情况下,“焉”还可以充当句末助词,起到补充说明或加强语气的作用。
比如《论语·雍也》中有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其中,“谨而信焉”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更加肯定的意思。
3. 作为疑问代词使用古代汉语中,“焉”还可以用作疑问代词,引导疑问句,并表示“何事”。
例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有句话:“扈乘蹇焉。
”这里的“焉”可以理解为“何事”,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扈车行进的非常困难,有什么问题吗?二、焉字的意思解释1. 何处作为副词使用时,“焉”经常用于表达地点或场所。
它可以指示一个具体或抽象的位置。
例如《论语·颜渊》中有句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中,“不厌精焉”表示无论食物多么精细,我都不觉得厌烦。
2. 何事当“焉”用作独立副词时,常常表示一个具体艰难或复杂的情况。
它可以引起读者对某个问题或事情产生好奇,并且期待得到答案。
例如《论语·述而》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里的“则远怨焉”表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要求很高而对别人要求很低,别人就会远离他。
3. 如何“焉”还可以表示某种方式或手段。
在《论语·述而》中的句子:“如有周行焉,虽舍车马,必有暴虎。
”这里,“周行焉”表示周旋、绕过,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够绕开危险,即使没有了车马,也能够避免遇到暴虎。
古汉语副词
古汉语副词古汉语副词古代汉语的副词数量很多,类别也很复杂,是学习的难点之一。
古代汉语的副词有否定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表数副词、情状副词、语气副词、谦敬副词等八类。
一、否定副词古代汉语的否定副词比较多,用法也复杂,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搞清楚。
古代汉语的否定副词可以分为五类:(1)一般否定;(2)祈使否定;(3)已然否定;(4)存在否定;(5)判断否定。
(一)一般否定一般否定主要有“不”和“弗”。
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不”与谓语动词(形容词)在搭配上不受限制,谓语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
“弗”一般只否定及物动词,而且受其否定的及物动词一般不再带宾语。
例如:(1)蔡小而不顺,楚大而不德。
(《左传·昭公十一年》)(2)君子谋道不谋食。
(《论语·卫灵公》)(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孟子·告子上》)(4)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左传·隐公元年》)受“弗”否定的及物动词带宾语的情况偶尔也有。
例如:伯廖告人曰:“(公子曼满)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
”(《左传·宣公六年》)(二)祈使否定表示祈使否定的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别”“不要”,主要是“毋”和“勿”,“毋”有时也写作“无”。
在伪古文《尚书》里“罔”也可以表示祈使否定。
此外,“莫”“不”有时也可以用于祈使否定。
汉代以后出现“曼(漫、谩)”,也表示祈使否定。
“毋”和“勿”的区别与“不”与“弗”的区别基本相同,受“毋”否定的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受“勿”否定的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
例如:(1)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伪古文《尚书·大禹谟》)(2)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3)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4)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是指汉朝以前的汉语,因此它的词汇和语法系统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
其中词类活用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等部分。
下面我们来简单地介绍一些古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方式。
1. 动词
动词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活用方式可以是:
(1)时态:古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有过去、现在、将来三种,分别对应于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
(2)语气:古汉语中的语气主要有陈述、疑问、祈使、虚拟四种,分别对应于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命令语气和虚拟语气。
(3)体:古汉语动词分为两种体,分别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
2. 形容词
形容词是描述名词特征的词汇,古汉语中的形容词一般分为两大类:形容词和形容动词。
它们的活用方式是:
(1)级别:形容词和形容动词都有比较等级和最高等级,表达不同程度的含义。
(2)修饰:在古汉语中,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修饰名词时,可以作前、后和后置定语。
3. 副词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的词汇,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概念。
古汉语中的副词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程度:副词可以表示不同的程度,如“极、甚、俄、微、庶、稍等”等。
(2)接续:副词可以与另一个副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短语,表达特定的含义。
(3)数量:副词可以表示数量,如“仍、尚、犹、靡”等。
总结起来,古汉语词类活用丰富多样,不同的词类之间可以灵活地相互组合,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学习古汉语的时候,要注意掌握其特殊的语法系统,提高汉语水平的同时也可以增长人文素养。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古汉语共有七种词类,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助词。
每种词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法,本文简要介绍古汉语七种词类的活用方式。
名词:古汉语名词的活用方式主要体现在它的数量和格的变化上。
古汉语名词的数量有单、复两种形式。
在汉语中,复数形式主要是由“们”字结尾来表示,但古汉语则没有这种表达方式。
古汉语名词主要通过加上“(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等量词来表示数量,例如“一年”、“十只羊”等。
此外,古汉语名词还有主格、宾格、属格、格格等不同的格形式。
动词:古汉语动词的活用主要表现在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
古汉语动词的时态有过去、现在、未来、完成、进行等时态,而语态则有主动、被动、使役等语态。
此外,古汉语动词还有实义动词和情态动词等分类,实义动词包括动作和状态两类,而情态动词则有可能和应该等类型。
形容词:古汉语形容词的活用主要包括比较级、最高级和否定词等形式。
古汉语的比较级一般是通过在形容词前面加上“更”来表示,而最高级则是通过在形容词前面加上“最”来表示。
此外,古汉语的否定词一般是通过在动词、形容词前加上“不”等否定形式来表示。
副词:古汉语的副词主要包括时间副词、地点副词、程度副词等类型。
古汉语的副词的活用方式较为简单,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例如“今日”、“此处”“甚”等。
连词:古汉语的连词主要用于连接句子和短语,组成复句。
古汉语的连词主要分为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两种类型。
并列连词主要用于连接同等地位的句子和词语,例如“而且”、“或者”等;而从属连词则用于连接主从句,例如“因为”、“如果”等。
助词:古汉语的助词主要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
古汉语的助词很多,例如“了”、“吧”、“得”等,其活用方式也比较多变。
例如“了”字虽然是助动词,但是它的使用方式却比较复杂,有表示动作完成、变化、感叹、语气加强、问句变陈述等不同用法。
总之,古汉语的七种词类的活用方式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处理。
文言文虚词的语气表达方法
文言文虚词的语气表达方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文言文中使用了许多虚词来表达语气,从而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情感色彩。
本文将介绍文言文虚词的语气表达方法。
一、程度副词的使用在文言文中,程度副词常用于表示语气的强弱和情感的程度。
常见的程度副词包括“甚”、“颇”、“稍”、“亦”等。
例如,“甚”可以用于加强形容词或动词的程度,表达强烈的语气,如“甚好”、“甚大”、“甚善”等;“颇”表示程度较高,接在形容词或动词之前,如“颇好”、“颇善”、“颇得意”等。
二、语气助词的运用文言文中还存在一些语气助词,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语气。
常见的语气助词有“耳”、“乎”、“矣”、“兮”等。
例如,“耳”常用于意志的表达,表示坚决,如“行之耳”、“止之耳”等;“乎”表示疑问或命令,如“何乎?”、“毋乎?”等;“矣”则用于陈述句的结尾,表示确定的语气,如“然矣”、“可矣”等。
三、感叹词的运用感叹词在文言文中具有表达强烈情感和感叹的作用。
常见的感叹词有“咳”、“哉”、“夫”等。
例如,“咳”用于表示感叹或反问,如“咳,何其善也!”、“咳,众所周知也!”等;“哉”用于加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感叹或赞叹,如“哉!天地之间,物力相薄而情意深厚也!”、“哉!大人之德也!”等;“夫”表示强调,用于引出一个话题或说明事实,如“夫人者,人之贤者也!”、“夫妇者,社会之基石也!”等。
四、句末助词的运用文言文中的句末助词也是表达语气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句末助词包括“乎”、“矣”、“欤”等。
例如,“乎”用于疑问句或反问句的句末,表示询问或加强语气,如“何以敬之乎?”、“如此简便而明智之法,安能不用乎?”等;“矣”可用于陈述句、感叹句或命令句的句末,表示确定的语气,如“然矣”、“可矣”、“知矣”等;“欤”用于反问句或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如“君亦欤?”、“何不欤?”等。
五、虚词的语序变化在文言文中,虚词的语气表达还与语序的变化相关。
古汉语中焉的用法
古汉语中焉的用法一、焉的基本概念与用法古代汉语中,焉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词,它既可以作为副词使用,也可以作为疑问代词。
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焉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1. 副词用法作为副词时,焉常用来表示地点、时间或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它所表达的含义较为具体明确。
在表示地点方面:例如,“其家焉(就在那里)”。
这句话意味着某个对象或人就在某个特定位置。
又如,“故宫之精微焉(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细节)”。
这句话强调了故宫内部蕴藏的各种珍贵元素。
在表示时间方面:例如,“明日(明天)阳光可亲矣。
” 这句话意味着明天阳光将会很温暖。
再如“夫尘埃飞扬之道则朝暮皆劳累焉(人生道路充满了辛劳和艰辛)”。
这里“朝暮”指白天和黑夜,而“劳累”的范畴则包括了整个一天。
在表示原因方面:例如,“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焉(尽管人生与自由的本质相符合,但也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束缚)”。
这里强调了人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约束和限制。
2. 疑问代词用法作为疑问代词时,焉常用来引导一些疑问句。
它的使用场景较为广泛,并且可以表达多种含义。
在提出问题方面:例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鸡蛋焉来(鸡蛋从何而来)?”以强调对问题的解答的困难程度。
又如,“听说他家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何事焉发(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来就事件本身展开讨论。
在试探信息方面:例如,“我今晚想看一部好电影,你有没有什么推荐?” 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何片焉看好(请问有什么电影值得推荐)?”以征求对方意见。
二、焉的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1. 语气把握焉的使用需要灵活掌握,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语气。
在表示地点、时间或原因时,可以使用肯定式,来加强表达的确定性。
而在疑问代词用法时,则需要使用疑问句的语调。
2. 结果关联在处理引导问题的场景中,引导词焉通常和其他词语相互关联,如“何事焉发”、“何片焉看好”等。
这样做可以更全面地表达问题的核心内容和意图。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语言中的一种,其词类活用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古汉语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
下面对古代汉语词类的活用进行简要分析。
名词:古汉语的名词包括实词和虚词 two 英寸指物名称,也有部分动词和形容词用名词加“之”构成的形式表示状态。
例如“骆驼”、“鱼”、“花”等实词名词,而“礼之”,“怠之”等虚词名词。
古代汉语的名词没有性、数、格等变化,但在句子中根据语境可以表达单复数和主谓关系。
动词:古汉语的动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种。
实词动词表示具体的动作或状态,如“行”、“食”、“歇”等;虚词动词则表示抽象的动作概念,如“礼”、“怠”、“念”等。
古代汉语动词的活用和时态、语态等有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也是根据句子的语境来理解其意义。
形容词:古代汉语的形容词主要用于修饰名词或做谓语,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形容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放在主语之前或之后,也可以作为谓语。
古代汉语的形容词没有程度、性、数等变化。
副词:古代汉语的副词主要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
古代汉语的副词常常与动词连用,形成动状结构,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数词:古代汉语的数词主要用于表示数量,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种。
基数词用于表示数量的总体,如“一”、“二”、“三”等;序数词用于表示次序,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古代汉语的数词在句子中常常放在名词之前修饰名词。
量词:古代汉语的量词用于表示物品的数量或者物品的类别。
古代汉语的量词没有现代汉语丰富,大部分使用基础的量词,如“个”、“只”、“条”等。
代词:古代汉语的代词主要用于代替名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
古代汉语的代词在句子中的位置、语法功能等和现代汉语有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也是根据句子的语境来理解其意义。
连词:古代汉语的连词用于连接句子或词语,表示逻辑、关系、条件等。
古汉语副词分析
P112 例( 33)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P112 例( 27)
欲之而言叛,祇见疏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想要卞地却又借口有人反叛,你这不过是疏远我)
P112 例( 22)
疑臣者 不适 三人。(战国策·秦策二) (不仅限于三个人)
限定副词的功能是限定,同时也是排除,比如“只” :他只给我 10 元钱。(没给我 20、30、40)这是
管仲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 谓左右曰, 吾甚恶紫之臭。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 公必曰:『 少
却,吾恶紫臭。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少却:稍稍后退) (从先秦文献情况看, “少”主要搭配动 作动词,而不是形容词和心理动词)
C.颇: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我愿意略微用古代礼节,和秦朝 礼仪杂糅起来制定新礼节) 秋,复会诸侯于葵丘, 益有骄色。 周使宰孔会。 诸侯 颇有 叛者。(史记· 齐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孟子·公孙丑下) (哪里只是齐国百姓得太平) P112 例
( 26)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史记·老子申韩列传) (你所说的礼,倡
导礼的人和骨头都已腐烂,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和“耳”呼应,表限止语气。
、祗(秖)、适、才(纔、裁)”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荀子·非相) (非特以其……:不仅
仅是因为……) P112 例( 31)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梁惠王上) ( P112 例( 30))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战国策·齐策四) (只不过能够免于死) (P112 例( 25))
古汉语副词
(二)范圍副詞
1、但、徒、特、第(弟)、直 、 )、直 2、獨 、 3、僅 、
(二)範圍副詞
但
現漢中的“ 現漢中的“但”是轉折連詞; 是轉折連詞; 古漢中的“ 主要是表示範圍副詞, 古漢中的“但”主要是表示範圍副詞, 用來限制範圍, 僅僅” 用來限制範圍,是“只”、“僅僅”的意 現代漢語中的“ 思。現代漢語中的“不但”、“但願如 ”“但求無悔”等詞語中還保留“ 此”“但求無悔”等詞語中還保留“但” 的古代用法。 的古代用法。如: 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 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但見老弱及羸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畜。(《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不聞爺娘喚女聲,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 樂府詩集·木蘭詩》 濺。(《樂府詩集·木蘭詩》)
(四)情態副詞 蓋
古漢, 可作情態副詞 情態副詞, 古漢, “蓋”可作情態副詞,常放在 句子開頭,表示提示或推測性論斷的語氣, 句子開頭,表示提示或推測性論斷的語氣, 起引起下文的作用,一般不好進行對譯。 起引起下文的作用,一般不好進行對譯。如: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
劌論戰》 劌論戰》)
田忌一不勝而再 史記·孫臏》 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史記·孫臏》) 到了唐代,又可以專指“第二次” 到了唐代,又可以專指“第二次”: 寺憶新遊處,橋憐再渡時。 杜甫《 寺憶新遊處,橋憐再渡時。(杜甫《後游
修覺寺》 修覺寺》)
(三)時間副詞 復
現漢, 現漢,“復”是不成詞語素,表示事情 不成詞語素, 又一次發生,意思是“ 古漢, 又一次發生,意思是“再”、“又”。古漢, 是時間副詞,表示事情又一次發生, “復”是時間副詞,表示事情又一次發生, 意思也是“ 意思也是“再”、“又”。如: 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古汉语指代性副词
古汉语指代性副词:相和见在古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两个具有指代作用的副词,就是“相”和“见”。
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
这一用法,多见于汉以后的文献中。
现分述如下:相“相”可以称代三种人(物)称。
例如:1.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百万,不肯相救。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这句的意思是:现在大王和我早晚之间就要死去,可是你拥有几万士兵,不肯救我。
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世说新语•文学》)曹植《七步诗》的这两句的意思是:本来是从一条根上长出来的,煎熬我怎么这么急迫!3.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
(《后汉书•冯鲂传》)这句的意思是:你知道悔过服罪,现在一切都赦免你。
4.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
(韩愈《答李翊书》)这句的意思是:向我韩愈问的人多,考虑你的话用心不急切为利,姑且为你说这些。
5.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孔雀东南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现在就立即答应他家(指代太守家)吧,马上成就两家的婚姻。
6.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柳宗元《黔之驴》)这句的意思是:渐渐地出来靠近它,提心吊胆地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例1、2两句中的“相”指代第一人称的人,例3、4两句中的“相”指代第二人称的人,例5、6两句中的“相”指代第三人称的人和物。
由上所述,可以明确以下两点有关“相”的用法:1.各句的“相”都用在动词或介词之前。
加点的词,除例4是介词以外,其他全是动词。
画浪线的“相”与动词或介词组成的语言单位,类似倒置的动宾短语。
"相"的这种用法,从成语中可以看到。
如:拔刀相助、倒屣相迎、豆萁相煎、反戈相向、刮目相看、降心相从、解囊相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等。
2.要和范围副词的“相”区别开来。
表示范围的副词“相”用在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前,既表示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又表示动作行为的受事者,此为"互指"。
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中的“相”是指“爷和娘”,义为互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 项羽本纪)
③ 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庄子· 田子方) ④ 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史记· 五帝纪)
⑤ (灌)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 · 魏其武安侯列传)
⑥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
(二)表示动作将要发生(将然): 将、且、行、方、欲、行将、方且、方将
① 夏五月,楚师将去宋。(左传〃宣公十五年) ②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 语〃述而)
③ 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史记〃 李将军列传)
④ 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史记〃龟策列传)
(二)低程度副词:古汉语中表示稍微 、略微、程度不深的副词有“差”、“ 少”、“略”、“颇”、“小”等。
①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后汉书〃光武纪)
②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③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史记〃项羽本纪)
④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中有二义: 1、一是表示少,相当于“只”。例如:
①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
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2、另一义是表示多,有“几乎”、“将近”、“差 不多达到”的意思。这一用法在中古开始出现,主 要见到唐代的诗文。
⑦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 陈涉世家)
⑧ 天子春秋鼎盛。(汉书· 贾谊传)
(四)表示动作终究发生了: 终、竟、卒、终已、既
① 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但
现代汉语“但”主要是表示转折的连词,古代汉语“但” 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和现代的“只”相当。 ①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 叔孙通列传) ②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乐府诗集〃 木兰诗)
③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现代汉语的“不但”和“但愿如此”等保留了古代的这种 用法。
③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陶渊明《桃花源 记》) ④ 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⑤ 嫪毒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史记〃吕不 韦列传)
⑥ 四面险绝,无由升陟矣。(水经注〃清水)[补语]
⑦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
高程度副词例
这些例子中的“渐”、“浸(寖)”、“稍”都 是逐渐、渐渐的意思。
程度副词
但“稍”字又有稍微、略微义,后起义,例如: ⑤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柳宗元《黔之驴》) 大体来说,在程度副词中,表进一层意思的“加 ”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稍”表逐渐,“少” 表略微与今用法不同;“颇”字的二义中,今天 现代汉语中只保留下表程度之高一义。
(四)表分别、共同、相互的副词:
表分别、共同、相互的副词主要有“各”、“共 ”、“相”等。这几个词都有称代作用,是称代 性副词,一并在范围副词中加以介绍。例如: ①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 公冶长)
② 父老乃帅子弟共杀沛令。(汉书〃高帝纪)
③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 十章)
有称代作用的副词-相
互相 递相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 王也哉? 《战国策· 赵策》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我、我们
偏指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孔雀东南飞》
你、你们 他、他们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有称代作用的副词-见
⑤ 巨是凡人,偏在远方,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汉纪〃 献帝十三年)
⑥ 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史记〃张 仪列传) ⑦ 殷浩始作扬州,刘尹行,日小欲晚,便使左右取襆fú。人 问其故,答曰:“刺史严,不敢夜行。(世说新语〃政事)
(三)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正当、恰逢: 方、正、适、会、鼎
⑧ 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 乎!”(史记〃伍子胥列传) ⑨ 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史记 〃张丞相列传) ⑩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史记〃主父 偃列传)
这一组程度副词中,“最”、“太”可以不译, “甚”、“极”、“至”、“绝”、“殊”、 “以”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很”、“非常”, “尤”相当于“特别”义。
“颇”字的二义中,今天现代汉语中只保留下表 程度之高一义。
(三)有的程度副词表示在原来的基础 上更进一层:愈、益、滋、弥、加等。
①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战国策〃魏策)
② 汉矢且尽,广乃令持满勿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 ,杀数人,胡虏益解。(史记〃李将军列传)
③ 居闻,益自刻苦,务记览。(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二、范围副词
1、总括范围: 全部:皆、尽、悉、咸、举、毕、全、通、周、徧(遍)、 备、一、一概、一并
总计:凡、合
2、限定范围:但、直、特、独、只、唯、徒、仅、第 3、共同:俱、兼、并、共、相 4、类同:亦
(一)总括范围
表总括范围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全”。如: ① 盎调为陇西都尉,仁爱士卒皆争为死。(史记〃袁盎晁 错列传) ②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史记〃项 羽本纪) ③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孟子〃离娄下) ④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 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下)
(一)总括范围
⑤ 公疾,徧赐大夫。(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⑥ 范蠡徧游天下。(汉书〃李广苏建传) ⑦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⑧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战国策〃齐策)
“凡”、“合”相当于“共”、“总共”,如:
⑨ 陈胜王,凡六月。(史记〃陈涉世家)
(二)限定范围
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只有”。
④ 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孟子〃公孙丑上)
⑤ 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史记 〃孔子世家)
⑥ 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柳宗元《封建论 》)
例:
⑦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 惠王上) ⑧ 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汉书〃文帝 纪) ⑨ (马)援数以书记责譬于嚣,嚣怨援背己,得书增怒, 其后遂发兵拒汉。(后汉书〃马援传)
先看几个现代汉语基本已不再用的:
①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 ②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 浩然之广陵》) ③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 《黄冈竹楼记》)
④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
⑤ 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史记〃儒林列 传)
⑤其为人也小有才。(孟子〃尽心下)
“颇”二义
但是,“颇”有时也表示程度之高,相当于今天 的“很”,根据现有语料来看,有学者认为这一 用法始见于《史记》,例如:
①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 盎晁错列传》) ②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史 记〃儒林列传》)
1.第一人称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吾相遇甚厚,何以见负?
今仍有: 请见谅
李密《陈情表》
《晋书· 罗企生传》
2.第三人称
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
《论衡· 知实》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
三、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用在谓语前或句首,表示动作发生 的时间,以及与时间有关的各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已经或曾经发生的时间副词
12 语法专题(二)
副词
副词的性质及类别 副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中的修饰 性成分,有时也修饰整个句子。作状 语或补语。
副词与其他各类虚词相比较,一般词 汇意义较实在,所以有的语法著作把 它归入实词;也有人认为是半实半虚 的一类词。
副词的性质及类别
实的一面,副词能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 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情态和否定作用 等,有一定的词汇意义; 虚的一面,它不能单独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 或一种实事,也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只能 充当修饰性成分,而从来不能充当被修饰性成分。 古汉语副词数量较多,各种语法著作对副词内部 的再分类意见颇不一致。我们依据语法意义把副 词分为七类: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 否定副词、情状副词、语气副词、表敬副词。
相
“相”字除具有相互义外,还很早就用于偏指, 起偏指一方的称代性副词的作用。
①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以与我郑国争土地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 兵数万,不肯相效。(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例①“相从”是说让许国服从郑国,而不是两国 互相服从;例②是说陈余不肯救张耳,而不是说 二人不肯互相救助。
仅
① 自兵兴六十余日,战所杀害仅十万人。(《晋书〃赵王 伦列传》) ② 佛之生也,远中国仅二万里,其没也,距今兹仅二千岁 。(柳宗元《龙安海禅师碑》) ③ 槐花满田地,仅绝行人迹。(白居易《昭国闲居》) ④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 愈《张中丞传后叙》) ⑤ 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白居 易《庐山草堂记》) ⑥ 江国踰千里,山城仅百层。(杜甫《泊岳阳城下》) 这类“仅”一般只用在数目字之前,读去声jì n。
2、曾然:尝、曾
①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战国策〃魏策四) ②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③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记〃袁盎传) ④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史记〃孟尝君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