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科普知识手抄报
关于太阳、月亮和地球的知识小报

关于太阳、月亮和地球的知识小报篇一:《太阳、月亮和地球的知识小报》嗨,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超级有趣的太阳、月亮和地球的知识。
这三个家伙呀,就像一个神奇的小宇宙组合,在我们的天空中各有各的神通呢!先来说说太阳吧。
太阳就像一个超级大火球,大得不得了。
你能想象出它到底有多大吗?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小小的弹珠,那太阳就像是一个超级巨大的篮球,而且是那种大到你都不敢相信的篮球。
太阳离我们可远了,远到你就算坐上最快的火箭,也要飞好久好久才能到呢。
不过呀,虽然它离我们远,但是它对我们的影响可大了。
太阳的光和热就像魔法一样,给地球带来了生机。
你看,地球上的植物要是没有太阳的光照,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啦。
那就像我们人没有饭吃一样,植物会变得病恹恹的,然后就死翘翘了。
那我们人类和动物怎么办呢?没有植物,食草动物就没有东西吃,食草动物没有了,食肉动物也得饿肚子。
最后啊,整个地球都会变得死气沉沉的。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链条,太阳就是这个链条开始的那个重要环节。
我再给你们讲讲太阳的温度吧。
哇塞,那温度高得吓人!太阳的表面温度就有五千多度呢。
五千多度是什么概念?咱们家里的火炉温度和它比起来,就像小蚂蚁和大象比大小一样。
这么高的温度,要是我们能靠近一点,肯定瞬间就被烤成灰啦。
不过呢,太阳也不是一直安安静静的。
有时候呀,它还会发脾气呢。
太阳发脾气的时候就会有太阳黑子和耀斑。
这就像是太阳脸上长了小痘痘,不过这个小痘痘可不得了,它一出现,就会对地球产生很多影响。
比如说会干扰我们的通讯设备,就像有人在你打电话的时候捣乱一样,让你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
说完了太阳,再来说说月亮吧。
月亮就像地球的小跟班,总是绕着地球转呀转的。
月亮看起来亮晶晶的,晚上的时候它就像一盏大灯挂在天上。
你们有没有想过,月亮为什么会发亮呢?其实呀,月亮自己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它那么亮。
月亮的形状还会变呢,有时候是弯弯的像个小船,有时候又圆滚滚的像个大圆盘。
儿童月球小知识

儿童月球小知识
儿童月球小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月球的基本信息: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围绕着地球旋转,并且相对固定地保持在天空中的某个位置。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4公里,相当于地球的0.27倍。
2. 月球的构造:月球表面有许多撞击坑和环形山,这是由于小行星、彗星等天体撞击月球表面形成的。
月球的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由岩石和尘埃构成。
3. 月球上的气候: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没有风、雨、雪等天气现象。
由于缺乏大气层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温度变化非常大,在白天可以达到120摄氏度,而在夜晚则可以低至零下180摄氏度。
4.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月球对地球的潮汐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导致了地球上海洋的潮汐现象。
同时,月球还能够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和轴向倾角等。
5. 月球上的探测器:人类自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向月球派遣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月球的地质、气候和历史等方面的信息。
以上是儿童月球小知识的一些方面,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月球的特性和历史,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月球的秘密手抄报

月球的秘密手抄报图片月球的秘密手抄报资料:月球表面地理月球表面有上万个直径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他们大部份都有上亿年的历史;缺少大気层和气象活动和缺少近期地质活动保证了它们大部份永久性的保持原样. [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也是太阳系内已知最大的,构成了South Pole-Aitken basin. 这环形山位于月球的背面,接近南极的地方,直径约2,240 千米,深13 千米。
那些暗色和较少特点的月球平原叫“月海”,这是由于古代的天文学家以为上面是海洋的原因。
事实上,月海由巨大陨石撞击后从月幔流出并覆盖表面的玄武岩岩浆构成。
较浅色的高地叫“月陆”。
几近只有面向地球的月面才有月海,月球背面的月海寥寥可数。
天文学家相信这是由于月球的质心比形心更靠近地球所导致的(详请参见月海)。
在月壳上是一层表面呈尘埃状的岩石层,称为月壤,月壤实在不是土壤。
月壳和月壤在月面的散布实在不均匀。
月壳的厚度由60千米(月球正面)至100千米(月球背面)不等,月壤则由约5米(月海)至十多米(月陆)。
在2004年,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Ben Bussey 博士带领的小组从克莱门汀任务拍摄得来的照片中,发现月球北极Peary crater边沿的4个区域经常遭到日照(南极却没有发现类似区域)。
这些长年日照区的产生是由于月球的自转轴倾角很小,一样道理,有很多位于两极的陨石坑底经常没有光照。
探月工程手抄报内容

探月工程1. 什么是探月工程?探月工程,又称为月球探测计划,是指人类利用航天器和探测器进行对月球的科学研究和探索的项目。
通过探月工程,人们可以了解和研究月球的地质构造、起源与演化,以及探索月球上是否存在水资源和适宜人类居住的条件。
2. 探月工程的历史- 1959年:苏联的“月球1号”成为第一颗成功飞越月球并传回图像的人造卫星。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任务首次成功将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
- 2003年:中国启动嫦娥探月工程,进行月球探测和着陆器的发射。
- 2013年:中国的嫦娥三号成功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并在月球表面释放了“玉兔”号月球车。
3. 探月工程的意义-科学研究:通过对月球的探测,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资源开发:探索月球上的水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为未来太空探索和利用提供基础。
-太空技术发展:探月工程推动了航天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促使更多国家投入到太空探索领域。
-人类居住条件研究:通过对月球的勘测,寻找是否存在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为未来的月球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4. 探月工程的主要任务-嫦娥一号:2007年成功发射,在轨运行一年,完成绕月探测任务。
-嫦娥二号:2010年成功发射,实现绕月探测和落月试验。
-嫦娥三号:2013年成功发射,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并释放了月球车“玉兔”号。
-嫦娥四号:2019年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成为首个登陆月球背面的人造卫星。
5. 探月工程的未来展望-中国计划在2024年之前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球样品返回任务。
-美国提出“阿尔忒弥斯计划”,计划在2024年将宇航员重返月球。
-私人企业如SpaceX等也有探索月球的计划。
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手抄报内容
主要内容:
1.太阳是我们太阳系中的中心星体,其体积巨大,质量也非常大,它可以为整个太阳系提供光和热能;
2.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有自己的轨道和旋转周期,这使得我们可以有昼夜的变化,同时也能体验到季节的变化;
3.月球是我们地球的卫星,它的外表可以观察到月相的变化,它对于地球的大气环境、潮汐等大自然现象都有一定的影响;
4.地球和月球之间也存在着引力和互动作用,这种作用使得月球能够绕着地球旋转,同时也使得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
5.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观测和研究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各种特性和现象,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宇宙中的万物。
结论:
太阳、月球和地球是我们太阳系中最重要的天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于宇宙的运行和我们人类的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和研究太阳系中的其他星体,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们所在的宇宙。
小学生关于月球的手抄报简单又唯美模板五张

小学生关于月球的手抄报简单又唯美模板五张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月球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关于月球的作文1夜深人静,一个圆盘总会准时地出现在漆黑的天空中。
这个圆盘看起来像一面镜子,晶莹剔透。
它就是夜空中最璀璨的一颗星星——月亮。
月亮变幻无穷。
初一,一轮新月挂在夜幕中,如同那迷你版的银色彩虹。
满月总是会出现在十五的晚上。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是我看见那一轮圆月时情不自禁叹出口的。
从古到今,有不少关于月亮的神话,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嫦娥奔月”了。
在这个故事里,嫦娥为了保护仙丹而上了月亮,让人觉得十分惋惜。
月亮不止会“变形”,而且会变色。
它除了银色、白色以外,最常见的就是黄色了。
黄色的月亮如同一块金子浮在空中,又似一片落叶缓缓落下,更像画家在自己的画上点了一丝黄色。
月亮还能变成红色,红色的月亮倒映在湖面,仿佛红灯笼漂浮在湖面,给寂寞的夜晚增添了一份欢乐。
偶尔,月亮也会成淡蓝色的,似一汪无际的大海,那时的月亮十分好看,但总会给我们带来一份凉意。
在回新家的路上,我偶尔发现了天上的月亮十分圆,一想:今天十五了。
而天上的月亮是橙色的,橙色的圆月就像一块大饼。
正好我饿了,看看天上的月亮,感觉胃舒服了些。
哇,月亮居然有“画饼充饥”的功效!月亮,是变幻莫测的,也是富丽堂皇的。
关于月球的作文2昨天晚上,我发了一个又有趣又可怕的梦。
梦是这样的:我是一个探险家,我在网上查到月球上有一群外星人,于是,我就亲自来月球看看是否真的有外星人存在。
我坐着宇宙飞船来到月球。
一下飞船,我就立刻寻找外星人的足迹了,因为路面凹凸不平,可能是陨石撞成这样的,所以我只好小心翼翼地进行我的寻找旅程。
再向前走去,我发现真的有一群外星人在出没,他们全身都是白色的,其中有一个首领,他正与别的外星人讲话,我马上开启新发明的语言转换器。
“我们现在就开始入侵地球,你们每人各自在地球杀一个人,就变成他们的容貌去杀其他的人……”听到这里惊恐万分的我急中生智,利用无线电向世界各国发出求援信号。
科普月球手抄报简单的模板

科普月球手抄报简单的模板标题:月球,地球的邻居一、月球的基本信息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卫星。
月球直径约为3474公里,质量约为7.342×10^22千克,平均密度约为水的5.56倍。
月球表面温度在白天可达120度,而在夜晚则可低至-180度。
月球的轨道运动导致潮汐现象,这对于地球上的海洋和大气层都有重要影响。
二、月球的构造和组成月球的构造主要由月壳、月幔和月核组成。
月壳是月球最表面的部分,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月幔位于月壳下面,主要由硅酸盐矿物和金属元素组成;月核位于月球的中心,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组成。
三、月球的形成关于月球的形成,目前科学界普遍接受的是大碰撞理论。
大约在45亿年前,一颗名为忒伊亚的天体与地球相撞,撞击后忒伊亚的碎片环绕地球运行,最终形成了月球。
四、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月球引力导致地球上的潮汐现象,这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月球还稳定了地球的自转轴,使得地球的气候保持稳定。
此外,月球还为地球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资源,例如氦-3等稀有气体以及钛铁矿等矿产资源。
五、探索月球自20世纪以来,人类已经多次成功登上月球。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
此后,人类对于月球的认识不断加深,也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科学信息。
例如,月球上存在水冰等资源,这对于未来的太空探索和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语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卫星,对于地球和人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未来,人类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月球,开发其资源,为人类的太空探索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太阳月球地球手抄报资料三年级(一)

太阳月球地球手抄报资料三年级(一)太阳月球地球手抄报资料一、太阳•太阳是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中心星体。
•太阳是一颗巨大的气体球体,主要由氢气和氦气组成。
•太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量来源,它的光和热使地球变得温暖。
二、月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运转。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没有水和氧气,温度变化非常大。
•月球上有许多火山、陨石坑和高山,月球上的表面呈现出灰色。
三、地球•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行星,是太阳系中第三颗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是水,所以又被称为“蓝色星球”。
•地球上有陆地、海洋、大气层和生物等多种环境和生命形态。
四、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太阳是地球的光和热的来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量来源。
•月球相对于地球而言较小,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运转。
•月球的运动给地球带来潮汐的变化,也影响了动植物的行为。
五、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人类应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地球的环境。
•多种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减少土壤侵蚀。
•学会爱护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希望通过本次手抄报的介绍,你能更好地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相关知识,也能意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珍贵的家园!六、了解遥远的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天体组成的一个庞大系统。
•八大行星分别是:水金火木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不再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认定为行星)。
•太阳系中还有很多小行星、彗星和太阳风等。
七、人类探索太阳系的历程•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始于古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太阳系有了更多的了解。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开启了人类太空探索的新篇章。
•人类陆续发射了无人探测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探索了月球、火星、木星等地。
八、未来太阳系的探索计划•目前,人类正在计划和进行许多探索太阳系的计划,其中包括:–探测火星和月球的人类登陆任务;–发射更多的无人探测器,如“朱诺号”、“凤凰号”等,探测木星、土星等行星;–研发新的太空技术,进行更远的探测,如让人类登陆火星等。
探索月球奥秘手抄报

探索月球奥秘手抄报篇一:探索月球奥秘知识卡片七年级电子小报手抄报(精心制作)直接打印即可!!!!!!谁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国的宇航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384400千米(Neil Aiden Armstrong)一、分裂说。
189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就指出,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成了二、俘获说。
这种假设认为,月球本来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有一次,因为运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
三、同源说。
这一假设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浮动的星云,经过旋转和吸积,同时形成星体。
四、大碰撞说。
1986年3月20日,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本兹、斯莱特里提出。
月球,而遗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现在的太平洋。
篇二:探索月球的秘密板报1. 月球怎么诞生的?月球成因学说争论的焦点在于,月球是与地球一样,在太阳星云中通过星云物质的凝聚、吸积而独立形成,还是由地球分裂出来的一部分物质形成的?月球形成时就是地球的卫星,还是在后期的演化中被地球俘获而成为地球卫星的?任何有关月球的起源的假说都必须符合以下一些基本事实: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月球的公转是围绕地月系统质量的质量中心旋转,月球的公转平面与地球的赤道面并不一致。
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81,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34克/立方厘米,只有地球平均密度的60%。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成分差异很大,月球比地球富含难熔元素,匮乏挥发性元素和亲铁元素。
月球比地球缺水,比地球还原性强。
月球内部也有核、幔、壳的圈层状结构。
月球表面岩石的年龄一般均大于31亿年,表明月球的演化主要是在其形成后的15亿年内进行的。
月球现今是一个内能接近枯竭而活动近于僵死的天体。
2. “痘疮历史”月球表面痘疮般的陨坑揭示出过去它曾遭受猛烈的陨石碰撞,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以及月球内部缺乏活动性,其表面的陨坑可记录几十亿年前陨石碰撞的迹象。
探月手抄报简单内容

探月手抄报简单内容
探月是指人类发射火箭将探测器送往月球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行为。
自20世纪以来,人类在探月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和成就。
探月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月球的形成与演化:通过研究月球地质构造、表面特征、岩石组成等,可以了解月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探索宇宙的起源与进化过程。
2. 探索月球资源:月球可能存在水冰、稀有金属、氦-3等资源,探月可以寻找并评估这些资源的潜在价值,为未来可能的月球基地或月球探测活动提供支持。
3. 为人类太空探索铺路:探月是人类登陆火星等其他行星或者小行星的重要技术储备,可以验证相关技术和装备在极端环境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太空探索打下基础。
4. 天体物理研究:通过探月能够观测到月球无干扰的太空环境,进行天体物理的研究,例如观测宇宙背景辐射,探测宇宙射线等,提供对宇宙的更深入了解。
自苏联于1959年成功发射“月球1号”实现首次飞越月球,人
类已经开展了多次月球探测。
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更是在20世
纪60年代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
现在,中国也成为全
球第三个成功实施人类月球探测的国家。
2019年,中国将嫦
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送上月球背面,并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的软着陆。
这一系列的探月活动,推动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和探索不断深入。
探月对于人类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进展,还有助于发展太空探索技术,提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同时,探月也可在未来为人类的资源开发和太空探索活动提供基础和支持。
月球科普小知识

月球科普小知识
1. 你知道吗,月球其实一直都在陪伴着我们呢!就像一个默默守护的好朋友。
比如晚上你抬头看天,那明亮的月亮不就是在对你微笑嘛!
2. 嘿,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哦,这可太神奇了!想象一下要是地球也没有大气层,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啥样呀!
3. 哇塞,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可大了去了!就好像一个有力的帮手,潮汐不就是它带来的嘛!
4. 你晓得不,月球上的陨石坑那叫一个多呀!多得就像麻子脸一样,这都是它经历过无数撞击的证明呀!
5. 哎呀呀,月球上的温度差别超大的!白天热得要命,晚上又冷得要死,这差别简直就像冰火两重天!
6. 嘿,人类已经登上过月球啦!这多了不起呀,就跟我们登上了一个超级神秘的星球一样!
7. 哇哦,月球表面可不像我们地球这么平坦哦!到处都是高低起伏的,跟坐过山车似的!
8. 你说,月球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呀?是不是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箱子等着我们去打开!
9. 哎呀,要是能在月球上生活该多有意思呀!每天都能看到那么美的星空,那感觉肯定棒极了!
10. 嘿,我们对月球的了解其实还只是冰山一角呢!还有那么多未知等着我们去探索,想想都让人兴奋啊!。
以月亮为主题的手抄报内容

以月亮为主题的手抄报内容
标题:月亮,天上的明珠
1.月亮的简介: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是我们最亲近的天体之一。
它展现出不
同的相位,给人们带来美丽的景观。
月亮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
2.月亮的形成:
科学家认为,月亮形成于约45亿年前。
它是由一颗叫做“Theia”的天体与地球相撞后产生的碎片聚集而成。
3.月亮的表面:
月球表面有许多高山和深谷,还有许多陨石坑。
最著名的是
位于月球正面的巨大撞击坑——太阳湾。
4.月亮的相位:
月亮常常呈现出圆形、半圆形以及弯月的形态。
这是由于月
亮绕地球一周花费的时间是29.5天,而正好分为满月、新月、上弦月和下弦月四个阶段。
5.月亮的象征意义:
月亮在许多文化中都有象征意义。
它代表了爱情、浪漫和温柔。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月亮来辨别季节,安排农事活动,还赋予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6.未来探索:
人类一直对月亮充满了好奇,探索月球也成为了人类的目标
之一。
1969年,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成为了第一批登上月球的宇航员。
未来,人类还将继续探索月球,希望找到更多关于它的奥秘。
图示:
- 月亮的不同相位图示
- 月球表面的地形图
- 登月的照片
插图和装饰:
- 月亮的艺术插图
- 星星和夜空的背景画面
- 环绕标题的月亮图案
总结:
月亮作为地球的伴侣,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美丽和神秘。
通过学习月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并且在每个月亮下,都能感受到它给人们带来的宁静和温暖。
月亮科学手抄报大全

月亮科学手抄报大全手抄报一:月球的简介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太阳系内的卫星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的质量比。
月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球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在地球形成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得到更多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法是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围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说”。
月球正面大量分布着由暗色的火山喷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击坑,形成了广阔的平原,称为“月海”,实际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没有。
月海的外围和月海之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斜长岩高地和显目的撞击坑。
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
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历法编制、文学艺术和风俗传统等产生重大影响。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称为潮汐锁定),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
地球海洋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
由于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转总是受到一个极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给地球自转“刹车”,长期积累下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越来越慢,一天的时间极其缓慢地增长,大约几年增加1秒;由于地球的反作用力,使月球缓慢地距离地球越来越远,每一年远离地球大约3.8厘米。
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
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1958年美国和前苏联发射的月球探测器都宣告失败。
1959年前苏联和美国分别成功发射了“月球号”和“先驱者号”月球探测器。
科技手抄报:中国探月工程

科技手抄报:中国探月工程
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1)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在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2)第二期工程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5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
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
3)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2015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
后期即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
此段工程的结束将使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科技手抄报:中国探月工程相关内容:
1。
月亮手抄报的内容

月亮手抄报的内容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1/81,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
一般认为月亮形成于约45亿年前,地球出现后的不长时间。
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最被普遍认可的解释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宏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
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潮汐锁定),因此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正面标记着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间夹杂着明亮和古老地壳的高地和显目的陨石坑。
它是天空中除了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外表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
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语言、历法、艺术和神话等产生重大影响。
月球的引力影响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一天的时间延长。
月球现在与地球的的间隔,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而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间隔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
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星球。
前苏联的月球方案在1959年发射了第一艘登月的无人太空船,而美国NASA的阿波罗方案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实现的载人登月任务。
卫星就是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然或人造天体。
月球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卫星。
的天然卫星总数(不算构成行星环的碎块)至少有40颗。
土星的天然卫星最多,其中17颗已得到确认,至少还有五颗尚待证实。
天然卫星的大小不一,彼此差异很大。
其中一些直径只有几千米大,例如,火星的两个小月亮,还有木星外围的一些小卫星。
还有几个却比水星还大,例如,土卫六、木卫三和木卫四,它们的直径都超过5200千米。
人造卫星的概念可能始于1870年。
第一颗被正式送入轨道的人造卫星是前苏联1957年发射的“人卫”1号。
小学生手抄报之嫦娥一号登月_手抄报

小学生手抄报之嫦娥一号登月
提示:
1.图片经过缩放处理,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原图,或将图片存盘至电脑中查看。
2.本手抄报图片为网友推荐而来,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
在本站展示仅为网友借鉴、欣赏他人作品时提供方便。
如有任何疑问,请与本站联系。
3.欢迎您向本站提供推荐优秀的手抄报作品。
小学生手抄报之嫦娥一号登月相关内容:小学生手抄报:升格点金石小学生读书手抄报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学生手抄报之嫦娥探月小学生手抄报之嫦娥奔月小学生手抄报之嫦娥登月小学生大自然手抄报小学生讲文明手抄报小学生消防手抄报查看更多>> 小学生手抄报
1/ 1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月球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月球的手抄报内容资料月球的手抄报内容资料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
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
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月球的手抄报内容资料,欢迎来参考!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它与地球有着密切的演化联系。
根据对建立在月球上的阿波罗11号和12号月震台记录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月球表面和月岩的研究,可知现今的月球内部也有圈层结构,但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并不完全相同。
月球表面有一层几米至数十米厚的月球土壤。
整个月球可以认为由月球岩石圈(0~1000公里)、软流圈(1000~1600公里)和月球核(1600~1738公里)组成。
月球岩石圈又可进一步分为四层,即月壳(0~60公里)、上月幔(60~300公里)、中月幔(300~800公里)和月震带(800 ~1000公里)。
软流圈又称为下月幔。
在月壳的10公里、25公里和60公里深处,均存在月震波速的急剧变化,表明在这些深度处存在显著的不连续性。
月球表面至25公里深处为玄武岩组成的月壳第一层次,25公里~60公里之间为月壳的第二层,由辉长岩和钙长岩组成。
上月幔由富镁的橄榄石组成,中月幔和下月幔由基性岩组成。
月球震源的位置位于600~1000公里的深度之间,平均月球震源深度为800公里。
由于月球表面岩石的密度并不比整个月球的平均密度小很多,因此,可以认为月球核不会是较重的铁镍等元素组成,它可能呈塑性或部分熔融状。
在月球1000公里深处,月幔温度不会高于1000°C。
根据对月球内部状况的了解,固体部分圈层结构并不是地球本身所特有的。
月球的上述圈层结构,也是月球的演化过程中整个月球物质圈层分月面特征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没有水,大气极其稀薄,大气密度不到地球海平面大气密度的一万亿分之一。
没有火山活动,也没有生命,是一个平静的世界。
已经知道月海有22个,总面积500万平方公里。
3-6岁儿童月球科普知识

3-6岁儿童月球科普知识
1.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自然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之一。
2. 月球的表面主要由熔岩流形成的撞击坑、山脉和平原组成。
3. 月球有自己的引力场和磁场,虽然比地球弱得多。
4. 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温度差异极大,白天可以达到127C,晚上会降至-173C。
5. 月球上有水,但只是被发现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处于月球的南极和北极附近的深处。
6. 人类第一次月球探险是在1969年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后来还有许多人类的登月任务。
7. 未来,人们计划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用它来研究月球和太空,也可能用它为深空飞行做准备。
8. 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这可能为未来太空旅行和开发空间资源提供了方便。
9. 各国的月球探测任务还在进行中,未来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
10.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月球的认识会不断深入,为人类更深入地探索宇宙提供更好的基础。
月亮变化获奖手抄报一等奖内容。内容。

月亮变化获奖手抄报一等奖内容。
内容。
大文学家苏轼曾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后者指的就是月相变化。
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只能靠反射太阳光发亮,当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我们会看到月球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大体上分为朔、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望、亏凸月、下弦月、残月等几个阶段。
农历初一时,月球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的背面被太阳照亮,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它。
这种月相称为“朔”,也叫“新月”。
在这一天,月亮与太阳几乎同时升起,同时落下。
在朔之后,月球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晚,太阳落山后不久,在西边天空可以看到状如眉毛的弯弯月牙,被称为“蛾眉月”。
“蛾眉月”的月面突出部分朝西,呈反C状。
农历初七左右,上弦月会出现在上半夜的西南方天空,从北半球上看,月亮的右半边被照亮,呈半圆状。
农历十五、十六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都会被照亮,圆圆的月亮整晚可见,这时的月相称为“望”,又称“满月”。
每个月都会看到满月,不是只有在八月十五才能看到。
到了农历二十二左右,在下半夜的东南方天空可以看到近似半圆状的“下弦月”,从北半球上看,月亮的左半边被照亮。
之后到了农历月末,黎明时分可以在东方天空看到“残月”,月面突出部分朝东,像字母“C”。
月相从残月又回到朔,再度开始新一轮的周期变化。